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现代化是个很现实的紧要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16 08:52
标题: 中医现代化是个很现实的紧要问题
  中医现代化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中医不现代化,拒绝现代化,无视现代化,就会被社会渐渐淡化,丑化,边缘化,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人们有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去找西医,而不是去找中医,除非西医久治无效,不得已,死里求生才去找中医;还有就是社会上的许多骗子,也经常打着中医的旗号,去忽悠群众,骗色骗财。一旦被揭穿,就极大地丑化了中医的形象;再就是社会上中西医院并立,但是西医医院的规模、人力和医疗设备上,都大大超越了中医。作为一个西医,可以完全不懂中医,一样可以大行医道,阔步发展。而作为一名中医,如果看不懂化验单,CT、X光片,就会显得很无知,会遭遇尴尬,甚至被人耻笑。基于此,中医难道还不应该警醒,还不抓紧洗心革面,努力用现代科技改造自己、武装自己吗?

  至于什么是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尚无定论,大家可以讨论和研究。但是必须接受和运用现代科技,是确定不移的。对如何现代化,也是见仁见智,争议不绝。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中医的现代化就是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气、阴阳、脏腑、经络、证等抽象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和翻译,从而使中医成为一门物质基础明确、实验指标客观、数据精确、标准具体的学科。

  关于中医现代,是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首先中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论治、经络气血、阴阳平衡、以人为主等,这些基本观念不能改变,必须努力继承和发扬。如果改变了,就是对中医的否定。但是中医四诊信息的客观化、证候诊断的标准化、临床疗效评价的规范化问题。就应该改进和解决好。在这些方面,正是西医所长,我们以西医为师也未尝不可。


  西医药学是在西方哲学及科学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按照西方的主导观点,任何生物学问题是必须在物理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根本解释的,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这种观点可称为还原论。而根据这种观点,整体由局部组成,高级运动由低级运动组成,可一直追溯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因此,自然就会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分析而轻综合,重微细结构而轻相互关联。我们向西医学习,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扩大我们的优势。

  你所说“如果我们让患者先去做仪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法,这点患者都可能接受不了,就是患者可以接受,可我们是根据检查结果来处方啊,还是根据中医的八钢辩证来处方呢?”让患者去做仪器检查,这不应该是问题。这在西医医院,甚至许多中医医院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关键是这方面的问题,不是出现在于患者身上,而是出现在许多中医医生身上。面对仪器检查的结果,许多中医看不懂,或者看懂了却不能用中医的观念去分析和认识。古人不知道体温表,血压计X光,CT,不懂得红白血球,肝功,肾功检查结果,那是历史条件所限,难道我们还不应该看懂,并用中医的理念来分析,根据中医的八钢辩证来处方吗?如果你一定要因循守旧,顽固不化。被时代抛弃,被群众漠视。也只能说:活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6 09:32
     " 现代中医和中医现代化"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
    1   ”现代”不单单是一个时间观念,而是一个时代概念。历史学家把人类历史人为的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古代大致是封建社会以前的阶段,近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初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有人认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社会。
    2   我们一般所说的“中医”是指清代以前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中医理论,及传统中医。基于此,“现代中医”这个概念就根本不存在。先生所说的“现代中医”是指现在存在于世界上的中医人以及他们看病使用的理论、方法、技术等等,这些只能够称为“现在的中医”。
    3   什么是现代化?简单地说现代化就是机械化,工业、农业、养猪、养鸡可以现代化、机械化,所有这些不具备社会性质的有生命、无生命的事物可以机械化处理,作为具有社会性质的人类患的疾病可以机械化处理吗?禽流感来了,相关的养鸡场成千上万只鸡宰杀无害化处理,人可以吗!西医现代化可以这样机械化吗?所以,我一直不同意中医现代化这个提法。
    4   中医能够西医化吗?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中医是个无理数,中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中西医结合的现实等等都证明此路不通。这是已经走过的路和必须走的弯路,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告诉我们此路不通,应该寻求他路,并且为寻求他路做好了实践、实验、数据准备。
    5   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应运而生。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融合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
   
    这是重复发布,请先生赐教。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16 12:12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0-16 08:13 编辑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向来灵活机动的、以辨证施治为最高处事准则的中医们,为什么反而成了死板教条的群体代表了?古人说得正确的,继承之,错误的,抛弃之;今人正确的,学习之,错误的,抛弃之。对待外国的知识,同样以法法之。这是连刚懂事的小孩子也完全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到了中医群体里,反而不知东西南北了呢?
      不顾临床实际,一味以“”解“”者有之;对一些脏的结构现在已经很明了的,反说中医指的不是解剖脏器,而是功能单位。真是令人笑掉大牙!难道中医理论中是另一套脏器不成?中医治的病,是人的,还是“神”的?古人弄明白之后,肯定会改过来。可是我们现在弄明白了,为什么还改不过来呢?
       所以说,中医的萎缩,是中医群体自身的原因,基本上与他人无关。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16 13:04
中医现代化,大问题,小声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7 08:05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3-10-16 15:21
中医现代化,核心是中医理论现代化,要用现代的科学的语言来诠释阐述中医药理论本质及治病原理,概念内涵须 ...

        如果这是中医现代化,我认为《伤寒论现代解读》这本书已经达到了先生的要求。在这本书里运用现代科学,现代西医的语言逐条解释了《伤寒论》原文,当然,还有少数条文没有办法解释,只能够存疑,以待后者。例如《伤寒论》中的热实结胸证与西医的急性腹膜炎是一致的,在《中西医融合观》书中称之为: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对于这个证态的论证就在《伤寒论现代解读》这本书中。这个证态的确立,西医在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急性炎症渗出期可以使用大陷胸汤,而中医在诊断热实结胸证时可以使用诊断急性腹膜炎的一切影像学、各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还可以帮助中医判断哪些状况必须手术(手术适应症),哪些可以保守治疗,如何使用抗菌素、胃肠减压等等治疗措施。不言而喻,热实结胸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病理形态学改变与急性腹膜炎是等同的。
     这是中医现代化么?

这是重复发布,为了引起注意。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17 09:0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17 00:05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3-10-16 15:21
中医现代化,核心是中医理论现代化,要用现代的科学的语言来诠释阐述中 ...

同意先生的看法,这样确实是走出了中医现代化的坚实的一步。道路已经开通,坚冰已经打破,坚持下去,继续努力,中医总有一天会取代西医成为中国的,以致世界的主流医学!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17 09:1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16 01:32
" 现代中医和中医现代化"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

惯常的理解,现代从五四的建国,建国到现在为当代。
文学史
近代,从1840到1919 现代,
从1919到1949 当代,
从1949年至今 这是中国文学的时代划分 并不是历史领域的划分

◎中国史
古代: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前(这里面也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半社会”
现代:1949年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文学界说是五四运动之后,史学界说是1949年之后(即和现代同义)

◎世界史
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17 15:00
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尤其最后两个字振聋发聩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7 16:1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0-17 01:16
惯常的理解,现代从五四的建国,建国到现在为当代。
◎文学史
近代,从1840到1919 现代,

      先生发现了什么奇怪现象了吗?
    把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作个比较,中国的古代是鸦片战争(1840年)之前,是指封建社会以前,欧洲的古代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之前;中国的近代是指(1840~1949),欧洲近代(1689~1917);中国的现代是指1949以后,世界的现代是指1917之后。大致如此。1917 是十月革命成功,1949 是中国革命成功,欧洲的近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大致是指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中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哪里?中国的近代社会只有1840~1949大约150年的历史,中国与欧洲历史的时间差应当让我们思考许多问题,例如中医没有经过长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几乎直接进入现代社会,而现代工业社会引发的社会因素疾病高发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直接碰撞,中国哲学、中医可以解决现代社会与现代疾病的许多问题。中国现代社会与世界现代社会的不同特点,与中国现在医学的各种表现是什么关系?

   大致理解了以上情况,也许会对中西医的关系,中西医融合有更为宽广的认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17 16:28
gl0101 发表于 2013-10-17 07:00
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尤其最后两个字振聋发聩啊!

谢谢先生惠顾。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17 16:30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17 08:14
先生发现了什么奇怪现象了吗?
    把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作个比较,中国的古代是鸦片战争(1840年 ...

谢谢惠顾,欢迎指导。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13-10-19 05:30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3-10-18 21:34 编辑

中医辨证论治是现代意义的整体和个体医学,2000多年一直领先。
       但中医理论与现代不接轨,需要"中医理论现代话"。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1 09:23
    但中医理论与现代不接轨,需要"中医理论现代话"。
    回复: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理论、精气神、气血津液、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等等需要用现代科学语言、现代医学语言解读出来,只有这样,中医理论才能够与现代社会接轨,世界才能够接受中医,全人类才能够享受到中医学的恩惠。
    我们现在做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没有做?正在做什么?
    2003年出版了《伤寒论现代解读》运用现代科学语言、现代医学语言逐条解释了《伤寒论》。2007年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把《伤寒论》、温病学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并与现代感染病学融合,等于解读了温病学与《伤寒论》。2012年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续》,把气血津液与西医的内环境稳态融合,着重解决了中医痰饮、血瘀与西医炎症、血液凝固的融合,并且以此为基础,解读了《金匮要略》中的痰饮与血瘀。四大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我们已经完成了两部半,剩下来的是中医的所谓铁核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精气神这正是没有做和正在做的事情。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21 11:2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0-17 16:28
谢谢先生惠顾。

中医现代化歧义很多,阻力很大,现在在中医界敢说中医现代化的人已经不多了。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3-10-23 09:52
千总好文!!!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24 22:28
      只要是有生命力的医学,都必须与当代的科学认知水平相适应。——这就是医学现代化。
      西医学如此,因而就兴盛了;中医学不能如此,所以就萎缩了。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0-28 16:58
要跟當代科學取得聯繫是真的
自古以來中醫不也是一直在
與時俱進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8 17:11
说的非常的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29 07:13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0-28 09:11
说的非常的好。

谢谢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3-10-29 11:16
逸湘 发表于 2013-10-28 08:58
要跟當代科學取得聯繫是真的
自古以來中醫不也是一直在
與時俱進

兄弟有进步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0-29 11:31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0-29 03:16
兄弟有进步

我當年在中國中醫藥時代就說過同樣的話!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3-10-29 15:45
逸湘 发表于 2013-10-29 03:31
我當年在中國中醫藥時代就說過同樣的話!

兄弟现在是更进一步!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1 10:2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3-11-1 10:32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0-17 09:01
同意先生的看法,这样确实是走出了中医现代化的坚实的一步。道路已经开通,坚冰已经打破,坚持下去,继续 ...

医总有一天会取代西医成为中国的,以致世界的主流医学!
————————————————————————————————————————————————————
千秋雪先生对于中医的期望值过高,根据中医治病方法的应用,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是不可能做到取代西医学的。
中西医两种治病方法可以互补并存,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中西医理论可以在互相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但中医永远取代不了西医,只是两类治病方法之一。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1 10:38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0-29 07:45
兄弟现在是更进一步!

謝謝鼓勵!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1 10:39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1 02:29
医总有一天会取代西医成为中国的,以致世界的主流医学!
—————————————————————— ...

應該是可以互補長短的!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1 10:40
比如說八角被西醫拿去治成克流感
這就得算西藥
因為用的是西醫觀念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1 10:41
麻黃提煉出麻黃素
也就成了西藥
所以關鍵在理論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1-1 12:24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1 02:29
医总有一天会取代西医成为中国的,以致世界的主流医学!
—————————————————————— ...

       中医是中国的固有医学,生于斯,长于斯,与中国的山河和人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但是自从西医传入中国,近百年来这个外来物种不但坐地生根,而且已经喧宾夺主,取代了中医原来在中国大地上的独霸天下的局面,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在庞大的西医医院里的诸多的科室中,中医往往只是其中屈居一隅的不受重视的科室;即便是在号称中医医院的单位里,中医也是表面的牌照,从行政到临床,无不淹没在西医的海洋里。总而言之,中医反而好像成了寄人篱下的借宿客了。
      目前,相对西医,中医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局面,这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但是,我深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只是暂时的情况,只要中医不死,中医的特长和优势总有一天会被中国人民,以致世界人民认识和推崇。因而中医会出现空前盛况,取代西医,成为中国的,以致世界的主流医学!我说中医会成为主流医学,并不是要排斥西医或者压制西医,更不是用中医取代西医。而是取代西医的在中国的主流医学局面。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1 14:1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3-11-1 14:22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1 12:24
中医是中国的固有医学,生于斯,长于斯,与中国的山河和人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但是自从西医传 ...


只要中医不死,中医的特长和优势总有一天会被中国人民,以致世界人民认识和推崇。因而中医会出现空前盛况,取代西医,成为中国的,以致世界的主流医学!我说中医会成为主流医学,并不是要排斥西医或者压制西医,更不是用中医取代西医。而是取代西医的在中国的主流医学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个人感情出发,我也希望中医能成为中国的主流医学。但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能否实现,受多种条件制约。
     1、西医的理化检查、急救、手术是西医争夺医疗市场的三大法宝,患者需要这些,深信,但这些中医一样没有。
     2、西医以治急病为优势,中医以治慢病为优势。这种相对的分法已基本定局,改变不了。患者重视急病,可卖房子卖地来治病,不惜一掷千金,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恰恰相反,患者不重视慢病,轻时不想彻底治,找中医治病怕花钱,扣的要命,加重时还是去找西医,所以,中医的市场不可能好到哪去。
     3、中医收费低难以生存,目前靠国家补助,西医收费高,利于生存。
     4、从医术上看,西医治病方法全国都一样,水平难分高下;中医治病一个人一样,高手少,混饭吃的多。只能中医高手能与西医比试一下,低手则无此能力。历代中医千千万,成名医的能有多少分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一位学生因患病休学在家一年以上,到处求医,并在中华中医药论坛上发布求医消息,后经论坛的雷公先生治疗好转。
     5、中医理论不能解释疾病原理,疗效参差不齐,令老百姓半信半疑,如果不能用现代科学理论揭示中医理论原理,中医会永远成为一代一代反中医者攻击的对象。这种环境不利于中医生存。
     还有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中医的发展。
     目前,有的西医急症病房收费达到每日一万元,相比之下,开中药治病收费几何?
     从医疗市场来看,在中国,中医能保住慢性病的治疗,收个小钱过日子,维持生计,也就到头了。
     不信的话,请千先生论述一下,通过什么方法能使中医成为取代西医主流医学的地位,愿闻。



补充内容 (2013-11-1 15:51):
像广州中医药大学这位学生,在中医学院里读书,居然都治不好病. 还须到别处求医. 甚至到网上求医,这使我感到惊讶. 这说明什么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1 16:56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1 13:22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1 10:19
只要中医不死,中医的特长和优势总有一天会被中国人民,以致世界人民认识和推崇。因而中医会出现空前盛 ...

但我不认为如此。理由如下:
     1、西医的理化检查、急救、手术是西医争夺医疗市场的三大法宝,患者需要这些,深信,但这些中医一样没有。

——————————————————————————————
       这三大法宝,中医完全可以学过来,这就是中国医学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的具体体现。继承中医精髓,废除原有糟粕,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西医三大法宝上来。


     2、西医以治急病为优势,中医以治慢病为优势。这种相对的分法已基本定局,改变不了。患者重视急病,可卖房子卖地来治病,不惜一掷千金,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恰恰相反,患者不重视慢病,轻时不想彻底治,找中医治病怕花钱,扣的要命,加重时还是去找西医,所以,中医的市场不可能好到哪去。


————————————————————————
       除了用药途径欠缺及外科手术外,中医并不比西医逊色。很多急性病,中医效果更胜于西医。中医只能治慢性病,是一种误解。



     3、中医收费低难以生存,目前靠国家补助,西医收费高,利于生存。

、、、
目前,有的西医急症病房收费达到每日一万元,相比之下,开中药治病收费几何?
————————————————————————————————
        这是当前医疗体制使然。



     4、从医术上看,西医治病方法全国都一样,水平难分高下;中医治病一个人一样,高手少,混饭吃的多。只能中医高手能与西医比试一下,低手则无此能力。历代中医千千万,成名医的能有多少分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一位学生因患病休学在家一年以上,到处求医,并在中华中医药论坛上发布求医消息,后经论坛的雷公先生治疗好转。

     5、中医理论不能解释疾病原理,疗效参差不齐,令老百姓半信半疑,如果不能用现代科学理论揭示中医理论原理,中医会永远成为一代一代反中医者攻击的对象。这种环境不利于中医生存。
————————————————————————————————

       只要是中医界觉醒了,对中医理论进行大手术后,学中医就非常简单,中医群体的水平就不会相差太过悬殊。
       将西医的有用部分吸收进来,再加上阴阳学说-升降浮沉、寒热虚实等等即可,届时,西医能治的,中医能治,西医不能治的,中医仍然能治。




     
        从医疗市场来看,在中国,中医能保住慢性病的治疗,收个小钱过日子,维持生计,也就到头了。

————————————————————————————————
        这就要看国家医疗卫生方面,遇上什么样的决策人物了。医疗行业本来就应该不以盈利为目的,现在之所以走上一心赚钱的道路,其本身就是整个民族的一种自甘堕落的行为。如此医疗体制,是浪费了谁的数量惊人的钱财呢?答案是肯定的,那都是我们自己的,人人都有份儿。这就象一个家庭,不会精打细算着过日子一样,其结果,只会成为他人笑柄。



       毫无疑问,在中国必然会出现中西医融合的结局,这是任何人都 左右不了的。不管最终是西医融合了中医,还是中医融合了西医,都是中国医学的胜利。换句话,中医只有吸收了西医知识,才会发挥出她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中国医学的最终发展转归,这大概也是中华民族的命运之一。这 一命运无疑就掌握在今后几代中医及西医们手里,是功在千秋,还是罪及千秋,就看这几代医务人员能否觉醒了。
       路漫漫兮、、、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1-1 20:32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1 08:56
但我不认为如此。理由如下:
     1、西医的理化检查、急救、手术是西医争夺医疗市场的三大法宝,患者 ...

说得很有道理,谢谢你的帖子。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1 22:33
中醫不要去跟西醫爭急症的治療
比如慢性病西醫完全不會治
比如高血壓西醫玩全不會治
這些都是中醫可發揮之處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1 23:33
逸湘 发表于 2013-11-1 18:33
中醫不要去跟西醫爭急症的治療
比如慢性病西醫完全不會治
比如高血壓西醫玩全不會治

       错!
      如果没有对危急重症的抢救技术的保驾护航,以更好地发挥出中医优势,那么,中医势必被西医逼到绝路上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2 09:2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3-11-2 09:56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1 16:56
但我不认为如此。理由如下:
     1、西医的理化检查、急救、手术是西医争夺医疗市场的三大法宝,患者 ...


      
      1、这三大法宝,中医完全可以学过来,这就是中国医学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的具体体现。继承中医精髓,废除原有糟粕,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西医三大法宝上来。
——————————————————————————————————————
      这三大法宝是西医的东西,学过来当然好,但终归是从人家那里借来的,这时就成为中西结合医学了,不再是原来的中医学了。


     2、 除了用药途径欠缺及外科手术外,中医并不比西医逊色。很多急性病,中医效果更胜于西医。中医只能治慢性病,是一种误解。
——————————————————————————————————————————————————
      静脉给药是医学的巨大进步,主要适合西药系列,输液反应较少,中药分子复杂,静脉给药风险极大,多次被警告。中药的口服,使它的用途受到了限制,用途也大打折扣。
      西医治急性病安全系数高,中医治急病,没有得到肯定。不要认为张仲景和温病学家治急病行,就是中医治急病行,而是要看现实,有几个患者患急病时,会把生命交给中医。患急病时不能进食这一样,就限制了中药用药。你要打静脉,那就是西医方法,不再是中医。结果还是借助于西医的手段。要说中医治急病能发挥作用的话,就是在西医保驾措施的支撑下用药,这就是事实。


     3、中医收费低难以生存,目前靠国家补助,西医收费高,利于生存。
           这是当前医疗体制使然。
————————————————————
      并不是体制使然,而是人们对于中西医医疗手段的认可度。患者宁可把钱花给西医,决不肯把同样多的钱花给中医。不信,就慢慢观察,看看是不是这样。


     4、只要是中医界觉醒了,对中医理论进行大手术后,学中医就非常简单,中医群体的水平就不会相差太过悬殊。
——————————————————————————
      仁海先生想的太简单了。以目前的中医界而言,不可能觉醒,从上到下,你见到过几个用心研究中医理论的中医。绝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空话、套话、重复话的议论之中。有几人拿出来一点象样的、经得起推敲的理论成果来。反过来说,你如果把一本好书推荐给他,你看看有几人舍得花钱去买书学习的?包括各论坛在内,多数人都是在喊喊口号。当然,论坛主办者是真心想为中医做贡献的。
     我去年3、4月份把拙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送给一位最出名的国医大师,一年之内去信催、去电话催,他居然不敢给拙著下一句评语。至今没有回信。这就是现状。
     国家每年给中医研究投了以亿为单位的资金,但在中医理论的研究上有突破吗?相反,本人报了一个自然基金课题,就是中医理论研究课题,并以拙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这本书做为支撑,竞然被评审组认为不能实现,不给予资金支持。然而,就是这一本书,今年被收入国家中医局主管编撰的《国医年鉴》2013卷《成果、著作》专栏,而且排名第二。据了解,我国各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方面的书籍达几千本,而《国医年鉴》共选入9本。我说这个问题是,真正重视中医理论研究的人,了了无几。所以,中医理论是不可能大手术的。相反,中国中医药报上登的文章,大多是没有学术价值的文章,用萧铁先生的话说,就是喜欢登长篇的倒骑驴文章,提倡什么中医文化,而对于提倡中医科学的文章则是删节较多。
     所以,我说,你这个想法不现实。就是说,没有人给中医理论大手术,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真正想给中医理论做手术的人,是极个别人,包括你我在内,还是本论坛的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以我为例,每天工作很累,只能在晚上业余时间研究,能有多少精力啊!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2 09:3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1 15:33
错!
      如果没有对危急重症的抢救技术的保驾护航,以更好地发挥出中医优势,那么,中医势必 ...

那你去爭吧!
我專住在高血壓跟慢性病
試想
當高血壓患者得到適當治療
中風急救派得上用場嗎?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2 09:3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3-11-2 09:50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1 16:56
但我不认为如此。理由如下:
     1、西医的理化检查、急救、手术是西医争夺医疗市场的三大法宝,患者 ...


     5、将西医的有用部分吸收进来,再加上阴阳学说-升降浮沉、寒热虚实等等即可,届时,西医能治的,中医能治,西医不能治的,中医仍然能治。
————————————————————————————————
      只要中医吸收了西医已在应用的东西,那就是中西医结合,不能再称是中医自己的。


     6、 这就要看国家医疗卫生方面,遇上什么样的决策人物了。医疗行业本来就应该不以盈利为目的,现在之所以走上一心赚钱的道路,其本身就是整个民族的一种自甘堕落的行为。如此医疗体制,是浪费了谁的数量惊人的钱财呢?答案是肯定的,那都是我们自己的,人人都有份儿。这就象一个家庭,不会精打细算着过日子一样,其结果,只会成为他人笑柄。
————————————————————————————————
      仁海先生这就不明白了吧。这个现状是社会的一个侧面,说句俗语,只能听天由命。



       中国医学的最终发展转归,这大概也是中华民族的命运之一。这 一命运无疑就掌握在今后几代中医及西医们手里,是功在千秋,还是罪及千秋,就看这几代医务人员能否觉醒了。
       路漫漫兮、、、
——————————————————————————————————————

       中医从业者,大都是为了以此谋生,这样的人比牛毛都多,想改变中医面貌并为了努力奋斗者,比牛角都少。想让大家觉醒,只是一个梦想,不符合实际。历代中医的进步,只是极少数中医名家而为,这样的中医大家,所占比例,恐不到万分之一。所以,我说,让大家觉醒,是不可能的。拿科研经费的人,搞不出象样的成果,能下大决心搞研究并出成果的人,得不到资金的扶持。这是我的深刻体会。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2 09:45
攻有戰略有戰術
不先攻敵之弱點卻去功強項
無異以卵擊石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13-11-4 19:19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3-11-4 11:28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1 02:29
医总有一天会取代西医成为中国的,以致世界的主流医学!
—————————————————————— ...


中医绝对取代不了西医。西医的学科定位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永远取代不了中医。
       中医是现代意义的整体和个体医学,用寒热虚实分析整体状态,兼顾局部病痛的诊治,其学科定位是[状态应对医学]。
       中 西医是互补关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4 21:29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4 17:30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2 05:25
1、这三大法宝,中医完全可以学过来,这就是中国医学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的具体体现 ...

       汉代吸收了张仲景的思想,就是汉代的中国医学水平;明清时期吸收了温病学派思想,就代表了明清时代的水平。同理,现在有西医学了,再吸收西医学的有用部分,就是当代中国医学的水平。就因为是西方的,就不吸收?
      中医界觉醒了,就一定会将胸怀宽广起来的。那就是:不管是谁的知识,那怕是“敌人”的,只要对诊治自己同胞的疾病有好处,都要吸收,这才是真正的仁心仁术的医学,否则,就是表里不一
       中医们已经开始觉醒了,现在的中医界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中医界了。
       一切会好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4 21:5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3-11-4 21:58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4 21:29
汉代吸收了张仲景的思想,就是汉代的中国医学水平;明清时期吸收了温病学派思想,就代表了明清时 ...


汉代吸收了张仲景的思想,就是汉代的中国医学水平;明清时期吸收了温病学派思想,就代表了明清时代的水平。同理,现在有西医学了,再吸收西医学的有用部分,就是当代中国医学的水平。就因为是西方的,就不吸收?
——————————————————————————————————
         吸收时代的先进成果,当然是可以的了,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
      但我与你的看法不完全相同,区别在于说法的不同。
      准确的说法是,张仲景和明清温度学派本身就是中医,不是中医吸收了他们的成果,而是张仲景和温度学派都发展和创新了中医。
      至于中医吸收西医的理化检查和手术,当然也可以,那就必须学习西医的理论,否则,中医就看不懂理化检查单,手术就弄不清结构。如果学了西医的理论和技术,那就成为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但那是毛主席在半个世纪前就已提出的,至今这个新医学,仍然是我国医学界中西医结合学派奋斗的目标。

      中国人如果搞成了中西医结合,那就是中国的新医学体系,但已不能再称为“中医”。因为他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而且是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是我国医学现阶段三支力量之一。我觉得这样称谓更合理一些。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4 22:0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3-11-4 22:06 编辑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3-11-4 19:19
中医绝对取代不了西医。西医的学科定位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永远取代不了中医。
       中医是现代 ...


中医绝对取代不了西医。西医的学科定位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永远取代不了中医。
       中医是现代意义的整体和个体医学,用寒热虚实分析整体状态,兼顾局部病痛的诊治,其学科定位是[状态应对医学]。
       中 西医是互补关系。
————————————————————————————————————————
          中医方法取代不了西医方法,西医方法也取代不了中医方法,二者是互补关系。这个观点,我们二人是一致的。
       但我还有进一步的说法,中西医理论终有相互诠释的一天,到那时,一个医生可以同时灵活应用这两种技术。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3-11-4 22:1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4 14:05
中医绝对取代不了西医。西医的学科定位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永远取代不了中医。
       中医是现代 ...

這是合理的推測!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4 23:12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4 19:1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4 18:05
中医绝对取代不了西医。西医的学科定位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永远取代不了中医。
       中医是现代 ...

但我还有进一步的说法,中西医理论终有相互诠释的一天,到那时,一个医生可以同时灵活应用这两种技术。
——————————————————————————
       说得好!
       这是中国医学的必然归宿。
       届时是称中医,还是称中西医结合,都不重要。而重要的,那就是真正的中医现代化了。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3-11-5 15:17
好文章。
不能要求民众理解中医,而要要求中医符合大众需求、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5 17:4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4 18:05
中医绝对取代不了西医。西医的学科定位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永远取代不了中医。
       中医是现代 ...

说得好!重要的是,只有中医做到了这一步。
————————————————————————————
       先生这个说法,我不认可。事实上,现代中医的进步,全是西医的功劳。

一、西医对中医的威胁。遇上了西医,中医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可能就叫置于绝地而后生吧。
二、西医对中医的帮助、带教。现代的中医学习西医有条件了,处处是老师。

       如果没有上述两个原因,中医大跨步的前进,将会遥遥无期。
       因此,说穿了,中医的进步,是西医的功劳,尽管保守的中医们不愿承认,但这是事实。


作者: 95awzh    时间: 2013-11-5 18:43
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我相信中医一定会大放异彩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5 20:3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3-11-5 20:40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5 17:41
说得好!重要的是,只有中医做到了这一步。
———————————————————————————— ...


       哈哈!是打字打错了。请谅。
      我是说,重要的是,只有中国做到了这一步。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3-11-5 21:25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5 15:17
好文章。
不能要求民众理解中医,而要要求中医符合大众需求、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看到梁院长了,欢迎!
这里有几个老朋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1-6 08:03

       但我还有进一步的说法,中西医理论终有相互诠释的一天,到那时,一个医生可以同时灵活应用这两种技术。
      那就是真正的中医现代化了。
     回复:
     《中西医融合观》这本书把中医外感热病学(伤寒论、温病)与现代感染病学进行了相互诠释,谁能够评判我诠释的正确不正确?距离一个医生同时使用两种技术诊断治疗疾病尚有待时日。这是中医现代化么?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6 08:26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5 16:37
哈哈!是打字打错了。请谅。
      我是说,重要的是,只有中国做到了这一步。

哈哈,这就对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6 20:35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6 16:37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5 16:37
哈哈!是打字打错了。请谅。
      我是说,重要的是,只有中国做到了这一步。

没有西医的参与,中医的振兴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因此,中医的振兴,必然是中、西医同仁鼎力合作的结晶。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1-6 21:36
欢迎各位前来参与讨论。




特别邀请各位中、西医师长同仁参与“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68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0 19:23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6 20:35
没有西医的参与,中医的振兴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因此,中医的振兴,必然是中、西医同仁鼎力合作的结晶。 ...

我也赞成。
作者: 清清流水    时间: 2013-11-12 18:14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应该取长补短,中医要和现代科学接轨,就要学习现代科学理论,我们不能站在手术台上,但是我们可以站在医学讲坛上,我们不仅可以应用祖国医学八纲辨证,也应该掌握现代科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应用于临床开花结果,只要患者欢迎,就有医疗市场,就有我们的阵地,要坚守这块阵地,就要不断的努力!
     中医现代化,我个人认为就是要与时俱进,诊断医疗现代化!不只是要登讲坛,也能登上手术台,所以中医理论也要有现代科学理论补充才有实现,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13-11-12 19:06
强烈支持!
作者: 老恕    时间: 2013-11-14 20:54
中医还不够现代吗?
多代的与时俱进,把有用的东西,丢的也差不多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8-14 21:45
中医现代化要着眼于中医教育、科研、临床,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需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讨论,不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太大了,光吵架了。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8-15 17: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