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我对有关六淫中、风邪致病特点问题的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4 12:29
标题: 我对有关六淫中、风邪致病特点问题的理解
我对有关六淫中、风邪致病特点问题的理解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
其实,如果以风力的大小论,那么,还是冬天的风大些。有热,就要找能散热的途径,故热病致血管扩张而易汗,寒病致血管收缩而不易汗。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
————————————————————————————————————————
这时的受风,一般地,说是受凉更合适。劳累、上火或受凉等,致身体抵抗力低下,病原微生物乘虚入侵而发病。流动的空气没有寒热燥湿(再加上病原微生物)的参与,是不会致病的。热则上升、易汗,寒则下降、不易汗。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
————————————————————————————
“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为病邪建的“据点”尚不巩固;痛处固定不移,病邪盘踞日久,已有“扎根”之势。二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此系多种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或外来异物剌激所得,或不易出汗血行欠畅新陈代谢减慢,有害物质剌激血管,临床上因肝病致敏者也不少。因些,与风无关。用“风”描述,在诊断上不准确,在治疗上亦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如肝病所致者,单纯用发汗的方法几近无效。


  “(3)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
由多种因素促使血管或肌肉肌键痉挛所致。应该寻找病因以从根本上治疗。
如破伤风、脑炎、脑动脉硬化、帕金森氏症等。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加用肌肉松弛药物如白芍等。如此诊疗更准确,效果也更好。




  “(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
”————————————————————————————————————

  细想一下,风寒,就是劳累、上火、寒凉等原因导致抵抗力底下,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起的;风湿,就是外部(皮肤肌肉)长期处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发病的;风燥,秋天空气干燥而受凉,就患凉燥(多为细菌感染);久旱不雨,气候燥热,就是温燥(其实就是病毒感染,或细菌病毒合并感染)。风热病多为病毒感染,气候应寒不寒反温,春季患之是春温,冬季患之是冬温。


补充内容 (2013-10-5 18:34):
自然界中的“风”只是流动的空气。一般地说,风本身不能致病,只有在外界过度寒热燥湿的环境中,才能导致疾病。最终是否发病,要看病人的体质与病邪两方力量的胜负对比.
  
  中医所谓的“风”,有内外之分。“外风” 就是外部环境中过度的寒、热、燥、湿,简言之,为不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风寒、风热、风燥(或称凉燥、温燥)风湿。其中风寒就是受寒而起,风热即是热邪(病毒等)侵袭所致。“内风” 即是由于脏腑功能不协调,使气血运行失常,产生一些病理现象。或为实热(病毒、细菌等)、瘀阻等病因伤及中枢神经而出现的“中腑、中脏等等病理变化,或因肝肾阴虚火旺影响及肌肉、肌键等组织而产生的异常反应。
  
  
  或问“外風不存在嗎?在冷氣房裡吹吹電風扇試試!”
  答曰:“怎么不吹适宜的气呢?适宜的气也能受凉?冷气下怎样?不还是受凉吗?风咋就伤人了?风,不过是流动的气而已.风,何罪之有?
  我们通常嘱咐孩子适当地多穿点衣服,别冻着。
其实冻感冒了——太阳病;冻得腹痛、腹泻了——太阴病。如此而已,哪有风的原因?如冬季严冷的天气,就应该防止受“凉”防“冻”。天不冷,有风也没事。不冷不热的天,风大点小点都无妨。
  
  或问“风,夏风酷热,秋风燥,冬风特寒冷,没风就暖和.春风宜人,若太过,冬之水冰地坼未解冻,春风暴至,振拉摧拔,能没有危害吗?”
  
  答曰:“‘风,夏风酷 热,’不因风,是因酷热。‘秋风燥,’不因风,是因空气水分少。‘冬风特寒冷,’冬季没风也寒冷,岂是风之过?‘没风就暖 和.春风宜人’春天没风也暖和。
  
  
  或问“这些自然不是风之过.然脑溢血呢? 能说不是风之过吗?”
  答曰:“脑溢血更不是风之过,只是肝肾阴虚,、或中医所谓的中腑、中脏,西医称之为脑血栓、脑溢血等,而出现的头晕、四肢麻木,甚或半身不遂等症,而通过比类取象说成风而已。实际上风在哪里呢?这些不切实际的理论,让初学者如入五里雾中,贻误中医学子。
  
  综上所述,无论外风,还是内风,都是不存在的,那只是比类推象产生的结论,因此现代完全应该推翻这种错误理论,将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修改为四淫“寒、热、燥、湿”。
  
  
  中医要想发展、乃至崛起,其首要任务就是要重新改写教材。因此,也就必须冲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积极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正确的,要毫不犹豫地坚持;错误的,同样要毫不吝啬地改正。使之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 更适应于临床需要。
  
  
  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受到非议,这是可以理解的,这对双方都有利。创新者,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非议者,也将从中得到理论水平的提高。新的理论就应该是在这种反复批评、修改、再认证、再修改的过程中完成。因此,作为中医中的一员,应该从爱护作者的立场出发,给予善意的批评 意见;并且要积极鼓励创新的人士,即使创新者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5 08:25
   "故热病致血管扩张而易汗,寒病致血管收缩而不易汗。"

     什么是热病?什么是寒病?患者高热、不出汗,是热病还是寒病?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5 17:37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5 04:25
"故热病致血管扩张而易汗,寒病致血管收缩而不易汗。"

     什么是热病?什么是寒病?患者高热、不出 ...

"故热病致血管扩张而易汗,寒病致血管收缩而不易汗。"

     什么是热病?什么是寒病?患者高热、不出汗,是热病还是寒病?
——————————————————
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医分类中的风寒、风热感冒,到一定时间,都会发热,但风寒感冒不易汗,而风热感冒易汗。这是临床事实。



人体出汗的原理
百度上的:
http:   //zhidao.baidu.com/link?url=mEYatTVL80mYlMqpLOiJyAsuqQRfT0kPHGH540eK3nroHEWS8Aft7stfujoKY4KXLVK-8e_d6-YTdHo1inoPXa
1、中医的解答
出汗  

出汗与气候、运动、情绪或药物无关者多是机体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所致。《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汗出的分类有多种,按汗出量的多少分类,可分大汗,微汗。汗出量多不止,称大汗;汗出量少,绵绵不断,称微汗。按出汗感觉情况分类,可分自汗,盗汗。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气过热,而汗出,动则益甚,称为自汗,多由阳气虚衰,表卫不固而致;盗汗是指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多由阴虚,阴不敛阳,汗随阳泄而致。按部位分类,可分头汗,心汗,半身汗,手足汗。亦有些特殊出汗,如绝汗(又称脱汗)、黄汗、战汗等。绝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的绝脱之证。黄汗与战汗是外感热病中的特殊症状。  

2、西医的解答
人为什么出汗?出汗又与人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人体出汗可分为不显汗和有效汗。当气温较低,即在20度以下时,人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呼吸、皮肤孔隙扩散,每小时都从体内排出汗液,散发热量,这种汗人感觉不出来,故称不显汗。当气温升到25度到30度以上时,人体通过辐射、对流,不显汗每小时大约散发174~348千卡的热量,但仍低于体内产生并需要散发的热量,这时人体就要通过遍布全身的汗腺排出汗液以蒸发的形式散热。这种汗呈液体状态,人可以感觉出来,故称有效汗。所以出汗是调节体温、使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使人处于较舒适的状态,从而保持充沛精力和健康体魄的重要机能。人体着凉感冒,实际上是皮肤孔隙和体表汗腺因受寒而禁闭,不能以出汗方式散发体内热量,导致人体温度升高。这时如果多喝些热汤盖严棉被,使汗腺和皮肤孔隙因受热而舒张,排出汗液,散发体热,体温则立即下降,可谓汗到病除。但敬请各位注意,如果是原因不明的体温升高,则不能照上述方法办,要尽快找医生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拖延时机。

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一般保持在37℃左右,由神经系统体中的温调节中枢控制,使身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人们吃进食物,通过消化吸收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人们的工作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向外界发散。通过散热过程,身体才得以保持一定的体温啊。皮肤是人体散热的主要渠道。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33℃)时,出汗便成了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咯。夏天,气温经常在30℃以上,有时可高达38℃,出汗就成了人体主要的或惟一的散热方式。因此,夏天人们出汗最多。汗是汗腺分泌出的一种稀淡液体,热刺激汗腺分泌汗液。除此以外,像情绪紧张、饮水过多、身体活动(运动或劳动)量大,也能刺激汗腺分泌汗液。汗腺活动主要在于调节体温,其次也有排泄的作用。大量出汗时,汗液成为汗珠滴落或被擦干,散热效果就不佳;让汗液留在皮肤表面渐渐蒸发,就有较好的散热作用啦。
http:  //   zhidao.baidu.com/question/6591098.html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5 19:38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3-10-5 19:39 编辑

于兄,你对风邪的理解,我认为是错误的。你引的相关论述,是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观点。教材里把风邪当做病因,本身是错误的,是对古人论述的误读。你想纠正“病因”说的错误,不管用现代医学的认识,还是用临床实际来认识。你这种方法都行不通。
因为,把风当做病因,本来是错的。你又想用真实的病因来纠正,也是错的。靶子错了。假如,你用现代医学的内容,完全否定了风为病因。这好像容易做到。但因此否定中医对“风”的认识,就错了。

中医的六淫说,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把六淫(应是五淫,暑除外)做为病因来讲,却错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5 19:43
llyyjj 发表于 2013-10-5 15:38
于兄,你对风邪的理解,我认为是错误的。你引的相关论述,是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观点。教材里把风邪当做 ...

请先生谈谈您对“五淫”的认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5 19:55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3-10-5 19:56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5 19:43
请先生谈谈您对“五淫”的认识、

如果要比较全面的阐述这个问题,还得多懂点脑筋,整理文字,我想了一段时间,还不成熟,我思考表述都比较慢,还没有写成。

基本观点是两个:1,五淫不是病因,实际是五种病理变化。2,六淫说,在辨证论治里很重要,单纯靠脏腑辨证不行。

举两个资料供参考:
1,《医学真传》
六淫外感
六淫外感之说,世多不得其解,谓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而孰知其非也。……故外感之说,其义有二∶一言六淫外通于天;一言六淫主外通于六气。义虽有二,总谓六淫在人而不在天,凡有所病,皆本人身之六淫,而非天之六淫也。且独不观卒病论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是中风之名,从人身而定也。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是伤寒之名,从人身而定也,非外至也,若果外至,胡不曰六淫外中,六淫外伤,而必曰外感也?世多不知此义,一遇病,辄云外感,岂无病时遂不感耶?甚矣!

2,我的观点:一个“内风,就否定了风为病因。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5 20:22
llyyjj 发表于 2013-10-5 15:55
如果要比较全面的阐述这个问题,还得多懂点脑筋,整理文字,我想了一段时间,还不成熟,我思考表述都比较 ...


2,我的观点:一个“内风,就否定了风为病因。

先生说得很对。
同时,我也认为外风也不是病因,因为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还是风燥,都与“风”无关。这里的“风”,是否可以称“外”,即外寒、外热、外湿、外燥,而与内寒、内热、内湿、内燥相对应?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5 20:2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5 20:22
2,我的观点:一个“内风,就否定了风为病因。

先生说得很对。

这样以风统寒热燥湿,就是不把因和其他四邪并列,这也不适合。因为“风”的各种病确实存在。中风(引起半身不遂偏瘫的那种),痹证、痿证,癫狂痫等等许多病,中医都曾经认为是风引起的。尽管病因说不成立,但中医既然把这许多看起来各不想关的疾病看做一类,必定有它的道理。我的思考还不成熟,所以在论坛提出多次,可惜大家都不愿意深入。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5 20:30
llyyjj 发表于 2013-10-5 20:29
这样以风统寒热燥湿,就是不把因和其他四邪并列,这也不适合。因为“风”的各种病确实存在。中风(引起半 ...

我在那个论坛曹东义版有个帖,谈风的,题目是请教曹老师……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5 20:33
llyyjj 发表于 2013-10-5 16:29
这样以风统寒热燥湿,就是不把因和其他四邪并列,这也不适合。因为“风”的各种病确实存在。中风(引起半 ...

那咱们就抽时间专门探讨一下。现在先弄主要的五行学说的存废之辩。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5 20:35
llyyjj 发表于 2013-10-5 16:30
我在那个论坛曹东义版有个帖,谈风的,题目是请教曹老师……

我看到了,但被禁言中,无法参与探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11:11
      中医的“风”既是病因,又是病机、证侯、诊断、治疗原则、药物性质等,他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成为复合因素之一。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11:30
llyyjj 发表于 2013-10-5 12:29
这样以风统寒热燥湿,就是不把因和其他四邪并列,这也不适合。因为“风”的各种病确实存在。中风(引起半 ...

请把不成熟的东东拿出来看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11:39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3)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
   

    风的科学定义:
    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风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风是矢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 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而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风的测量多用电接风向风速计、轻便风速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农田中微风的热球微风仪等仪器进行;也可根据地面物体征象按风力等级表估计。

     两种“风”能够混为一谈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6 12:1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6 07:11
中医的“风”既是病因,又是病机、证侯、诊断、治疗原则、药物性质等,他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成为复 ...

中医的风,无论从病因,还是病机、证侯、诊断、治疗原则、药物性质等,都是根据自然界“风”的特性中类比出来的,二者的实质则截然不同。因此,在科学不发达时期,这种方法是难能可贵的。但在当代,已经不满足这种似是而非的模糊理论了,事实上,也已经不需要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15:1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6 11:30
请把不成熟的东东拿出来看看。

简单说,风就是一大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半身不遂、痹证、痿、痫等等。您认为这些病共同的地方在哪里?我不是故意要您说,是我还没想完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16:24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07:16
简单说,风就是一大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半身不遂、痹证、痿、痫等等。您认为这些病共同的地方在哪里? ...

       关于风的共同病理特征,不知先生问的是:西医的病理特征还是中医的病理特征?
    中医的风,其共同特征如前述: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为百病之长。
    归类于风的中医证或者病,是西医的那些病或者病理状态,诸如半身不遂、痹证、痿证、癫痫等等,这就需要一个一个的求证,中西医融合观就是干这件事。目前已经完成的是:中医外感热病学(伤寒、温病)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痰饮与炎症的融合,瘀血与血液凝固的融合,分别在《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三本书中逐一论述。关于六淫在下本书中可能论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16:24
  关于风的共同病理特征,不知先生问的是:西医的病理特征还是中医的病理特征?
    中医的风,其共同特征如前述: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为百病之长。
    归类于风的中医证或者病,是西医的那些病或者病理状态,诸如半身不遂、痹证、痿证、癫痫等等,这就需要一个一个的求证,中西医融合观就是干这件事。目前已经完成的是:中医外感热病学(伤寒、温病)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痰饮与炎症的融合,瘀血与血液凝固的融合,分别在《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三本书中逐一论述。关于六淫在下本书中可能论述。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16:3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6 16:24
关于风的共同病理特征,不知先生问的是:西医的病理特征还是中医的病理特征?
    中医的风,其 ...

风病的共同特征,是中医的特征。我是不讨论西医内容的。

中医的风,其共同特征如前述: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为百病之长。
-----------------------------

这一段话,是《中医基础理论》里的。编教材时综合各医家的论述归纳的。可是这个归纳,把风的本质内容给弄丢了,留下了一个空壳子。
风为阳邪,这太简单,把邪气分阴阳两类。
善行而数变,这风性主动。这句话就很模糊。是风这种邪气有这个特性还是风引起的病有这种特性,需要说明白。
风为百病之长。这是一句废话。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18:11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08:34
风病的共同特征,是中医的特征。我是不讨论西医内容的。

中医的风,其共同特征如前述:风为阳邪、善行 ...

      请先生赐教。教材里的内容一般是许多人认可的,错误难免,愿闻其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18:13
   请先生赐教。教材里的内容一般是许多人公认的,错误难免,愿闻其详。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19:13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3-10-6 19:1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6 18:11
请先生赐教。教材里的内容一般是许多人认可的,错误难免,愿闻其详。

赐教不敢说。咱们来这里都是朋友,不必客气。

我前面说不成熟,是桂枝汤证称作中风,我还没有想通。除此外,凡是和风有关的病,都是筋的病。

所以,筋病,中医认为是风病。动、善行、变,都是筋病所具有的特点。
中医认为,肝主筋。现在筋病了,当然要找肝的事。所以有了肝风内动证。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6 21:12
风为百病之长,错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21:26
gl0101 发表于 2013-10-6 21:12
风为百病之长,错了?

说不上来个对错。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6 21:33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21:26
说不上来个对错。

你说不上来那就让老于说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22:01
gl0101 发表于 2013-10-6 21:33
你说不上来那就让老于说吧。

请谁来也不行。因为此风非彼风。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6 22:13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22:01
请谁来也不行。因为此风非彼风。

嗯?说说。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22:24
gl0101 发表于 2013-10-6 22:13
嗯?说说。

《内经.风论》:……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胸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
此段前还有几种风病的论述。结论是风者,百病之长也。其实,这里的风,就是泛指一切外来的致病因素。《中基》里,善行数变、主动的风,是六淫之一。两个概念,《中基》给混一块了。这请老于老也不行。咱们要分开说。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6 22:28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22:24
《内经.风论》:……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 ...

两个概念?两种风?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22:35
gl0101 发表于 2013-10-6 22:28
两个概念?两种风?

两个概念不是两种风,一个词汇表示几个概念,汉语里常有,还有一个词汇,本来就是一个概念,可是以一个概念代表一类概念也是常有的。这里用外邪之一的风,代表所有的外邪。就和伤寒的寒,代表所有的外邪一样。

百病之长的风,代表的是各种外邪。主动的风,代表的是六淫之一。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6 23:02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22:35
两个概念不是两种风,一个词汇表示几个概念,汉语里常有,还有一个词汇,本来就是一个概念,可是以一个概 ...
风湿之风和中风之风不是一个概念,中风和中风也不是一个概念,但表象有时类似,面神经麻痹,也叫中风,脑血栓脑溢血也叫中风,但都会嘴歪眼斜。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先生的话?
风湿和中风是两种病,两个概念。但里面的风,是不是一个概念,是的话,含义是什么,我们要探讨的正是这个问题。

我前面提到,风,都是(桂枝汤证除外)筋的病变。先生以为如何,请发表高见。


作者: 红莎草    时间: 2013-10-6 23:43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15:02
风湿之风和中风之风不是一个概念,中风和中风也不是一个概念,但表象有时类似,面神经麻痹,也叫中风,脑血 ...

风湿之风我的理解是风邪,嘴歪眼斜那种中风也可以说是风邪,而半身不遂那种风应该是中医所谓的内风,这样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7 00:06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6 23:43
风湿之风我的理解是风邪,嘴歪眼斜那种中风也可以说是风邪,而半身不遂那种风应该是中医所谓的内风,这样 ...

您的意思前两种是外风,后一种是内风。这是通常的说法。但这种说法,不能说明风是病因。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7 07:30
llyyjj 发表于 2013-10-6 16:06
您的意思前两种是外风,后一种是内风。这是通常的说法。但这种说法,不能说明风是病因。

风的病因是什么啊,是不是说很多问题都可以刨根问底呢?中医不是取象比类吗?中医的风邪,实质上是取象自然界之风啊。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07:52
风就和气一样,很难懂。很多问题都出在概念上,比如病因。风怎么会成为病因呢?风是怎么致病的呢?有人认为理越辨越明,这个需要辩论,可是概念都没弄清楚,你辩论什么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07:57
因果关系,必然的因果关系,需要实验,需要实证,不是辩论就能释疑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08:00
如果中医是科学,怎么会不能实验,不能实证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08:03
中医可不能糊里糊涂,可不能再糊里糊涂下去了,再糊里糊涂下去就完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08:06
西医明明白白,中医糊里糊涂,曾经被很多中医奉若神明,其实呢,结果一塌糊涂,一败涂地,很糟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09:25
      我们的教育,经常给学生的提供的是逻辑思维,也就是因果关系的思维,一个原因和一个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线性关系,由因可以知道结果,由结果也可以反过来找到原因。我们的教育,经常给学生布置的是确定性的问题,一加一只能等于二,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应然性的,也有些事物是或然性的,用因果关系的思维去处理应然性的问题是合适的,去处理或然性的问题就会出现问题。
   复杂事物或者复杂系统,其因果关系是多因素、多机制、多结果的,一个因素通过多个不同的机制,可以引起几种结果;多个因素通过几个不同的机制可以引起一个结果;不同的因素组合可以引起一个结果或者多个结果等等的不确定性,使得因果关系十分复杂。现在的实验研究是把单因素的作用,限制在一种机制中进行研究,得出一个结果,当把这样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复杂系统中时,由于其他因素与机制的参与、干扰,得不出单因素、单机制那样的结果,使得实验研究与实际不符合的结论,也就在所难免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09:29
gl0101 发表于 2013-10-7 00:06
西医明明白白,中医糊里糊涂,曾经被很多中医奉若神明,其实呢,结果一塌糊涂,一败涂地,很糟糕。

    西医未必明明白白;中医未必糊里糊涂。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09:47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0-7 01:48 编辑

        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属于内风范畴,多是肝脏阴阳气血失调,发展至极期的病理变化。临床上以眩晕、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特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之分。
       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盛动风,多因邪热炽盛所致。其病理特点为:发病急骤,多在里热、实火情况下出现,常见于温热病邪人营血阶段,或某些发热性疾病的极期,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为其临床特征。
        肝阳化风:肝阳化风,系肝阴不足,肝阳失去制约,阳亢无制,妄自升动而致。其病理变化多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候,继之出现眩晕欲仆、肢麻震颤、筋惕肉困等,甚则昏仆、偏瘫,发为中风。
        血虚生风:血虚生风系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一般是在血虚基础上发生的,阴血不足症状比较明显,风胜则动之表现轻微,或仅见于肌表,如皮肤瘙痒、手足发麻等,少有抽搐现象。
        阴虚风动:阴虚风动多是在温热病末期:病人下焦肝肾阴血不足所致,以手足蠕动、心中儋儋大动为特征。
       总之,肝风内动,以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的阳气升动太过者为多见。
      综上所述,可知“气、火、风”为肝脏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的表现。肝郁不舒,郁而化火,可形成肝火;久之肝火内耗肝阴,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致肝阳上亢;肝阳升动无制,风气内动,则为肝风(肝阳化风)。三者之间,常以肝气郁结为先导,亦即肝病的原发因素。再则,气病及血,气滞必血瘀,气郁不达,津液停聚,亦可酿痰。气、火、痰、瘀、风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产生各种复杂的病变,其病理根源,则均与肝气郁结有关。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09:4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09:29
西医未必明明白白;中医未必糊里糊涂。

中医也要明明白白才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09:58
      风温、风寒、风湿、风燥、风热、风火、暑风等等,未必与肝相关。中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点是连贯、相关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0:13
gl0101 发表于 2013-10-7 01:48
中医也要明明白白才好。

        中医大夫运用中医理论看病,是明明白白的,讲给西医听,西医糊里糊涂!
      你问西医院士:疾病的定义是什么?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能够说的明明白白!连疾病的定义都不知道,还是医学院士?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10:2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10:13
中医大夫运用中医理论看病,是明明白白的,讲给西医听,西医糊里糊涂!
      你问西医院士:疾 ...

他说不明白,您给他说明白了不就得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1:21
       疾病至今没有一个完美的、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定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要以为西医就是标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11:3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11:21
疾病至今没有一个完美的、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定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要以为西医就是标准。

我没有以西医为标准,我只是为我们伟大的中医几千年了发展到今天竟然对于疾病这样一个医学的基本概念却还“没有一个完美的、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定义”而感到惶恐和不安。

这是真的吗?这可能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1:52
        关于疾病的定义,至今的确没有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完美的定义,如果先生知道,可以说出来。因为疾病没有定义,所以疾病分类没有统一的分类,因此,没有一个像进化论那样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
      我采用的定义是:疾病是稳态的失衡,与中医的阴阳失调一致。不知道有多少人支持?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12:25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3-10-7 12:2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11:52
关于疾病的定义,至今的确没有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完美的定义,如果先生知道,可以说出来。因为疾 ...

我觉得疾病的概念应该是古今中外相通的,应该早有定义,不然医生怎么看病呢?但是这个疾病的定义可能大家都没有看到,不知道,需要挖掘。

现在才给疾病下定义,大概已经都晚了几千年了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7 16:33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3-10-7 16:3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09:58
风温、风寒、风湿、风燥、风热、风火、暑风等等,未必与肝相关。中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点是连 ...

暑风是肝风内动,其他的不一定属肝,我前面说思考的不成熟,就是因为有许多风的病证和肝的联系还没有想好,我们一起探讨,争取有弄明白一些问题。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3-10-7 16: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7 16:55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7 07:30
风的病因是什么啊,是不是说很多问题都可以刨根问底呢?中医不是取象比类吗?中医的风邪,实质上是取象自 ...

科学上的问题,很难刨根问底完全弄清楚。不是说,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吗。咱们只要把古人说的风,是治什么弄清楚就行。
中医大家都提倡读经典,确实非常重要、经典里的风,到底指什么,经典里的六淫,到底是什么意思。咱们就探讨这个。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3-10-7 16: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7:04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疾病的定义:
    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疾病,有如健康一样,从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最常应用的定义是"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现代医学对人体的各种生物参数(包括智能)都进行了测量,其数值大体上服从统计学中的常态分布规律,即可以计算出一个均值和95%健康个体的所在范围。习惯上称这个范围为"正常",超出这个范围,过高或过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属于不正常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定义是适用的,如伤寒可以表现为一定时间内体温和血中"伤寒血凝素"(抗体)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很大,有时这一定义就不适用。如正常人心脏的大小有一定范围,许多疾病可以造成心脏扩大,但对于运动员来说,超过正常大小的心脏伴有心动过缓(慢至每分钟40次左右)并非病态;这种偏离正常值属于个体差异。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过同龄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从功能或适应能力来定义疾病,认为功能受损和与环境的协调能力遭到破坏才是疾病的表现,这样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误划为疾病。缺氧时才出现症状的镰状细胞性贫血,就表现为适应能力的缺陷。对许多精神病人,特别需要考察其与环境的协调能力。但是适应功能的不良并不一定是疾病,如一个长期缺乏体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不能适应常人能够胜任的体力活动,稍有劳累就腰酸背痛,这不一定是有病。因此有人建议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增加一个"无病状态"。所以说疾病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定义。

    由百度转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7:08
llyyjj 发表于 2013-10-7 08:55
科学上的问题,很难刨根问底完全弄清楚。不是说,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吗。咱们只要把古人说的风,是治什么 ...

请先生首先发言,说说六淫是什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7:10
llyyjj 发表于 2013-10-7 08:55
科学上的问题,很难刨根问底完全弄清楚。不是说,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吗。咱们只要把古人说的风,是治什么 ...

请先生说说什么是六淫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7 17:1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17:10
请先生说说什么是六淫

这个不用我说,《中基》有现成的:
六淫: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冬季当凉而反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7 17:24
llyyjj 发表于 2013-10-7 08:55
科学上的问题,很难刨根问底完全弄清楚。不是说,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吗。咱们只要把古人说的风,是治什么 ...

风为百病之长也,变动而不居。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7 21:55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0-7 17:57 编辑

欢迎大家来做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8 09:29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0-8 01:40 编辑

      中西医结合之所以结而不合,一个原因是:对于中医学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说对于中医典籍的真谛没有认识到,一知半解,急于结合;二是以西医为参考系评价中医理论,或者其潜意识的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恐怕许多中医、中医院校也是潜意识的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虽然他们口头上捍卫、铁杆,在潜意识里摆脱不了西医的阴影。

    所以,对于经络、藏象、阴阳五行、六淫等等,中医要运用中医的语言、现代语言把中医理论、概念说清楚,是中医界的头等大事,中医界自己说不清道不白,西医们无从下手,差之分毫失之千里,千千万万的人民币付之东流。经络、六淫的中医真面目究竟是什么?中医界首先应说清楚,企盼大家讨论。

    此为重复发言,希望引起注意。企盼大家赐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8 10:35
        风温综合征与春季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
(1)中医认为:
立春以后,阳气渐升,风木当令,气候转暖,在这种温暖多风的季节环境中,容易衍生出一种风热病邪。风热病邪属阳属热,其性升散疏泄,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所以本病初期多以邪犯肺卫,病在上焦肺经者居多。
    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一般起病急骤,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而出现神昏等重症。故清代医家叶天士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揭示了本病的传变特点。清代医家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指出:“风温为病,春月与冬月为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揭示了风温的临床特点。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发于春季的称风温,发于冬季的称冬温。
风热病邪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于肺,出现发热,恶风,咳嗽,口渴等症状。若病邪不及时解除,其发展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顺传于胃,出现阳明热盛或热结胃肠等临床表现;一是逆传心包,出现神昏,谵妄等危重症状。后阶段多呈肺胃阴伤之象。
病理特点(分三期)
(2)西医认为
春季冷热空气交替频繁,气温变化幅度大,冷热不定。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等,这是因为:①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冷空气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减低了粘膜的防御能力;春、秋季一般较干燥,干燥使血管粘膜极易发生细小的皲裂,病毒易侵入;当气温下降时,鼻腔局部温度降低到32℃左右,此温度适合感冒病毒繁殖生长;受寒后,鼻腔局部血管收缩,一些抵抗病毒的免疫物质,特别是鼻腔内局部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在降温后明显减少,为病毒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容易引起感冒。②由于寒冷,人口大多聚集在室内,患者咳嗽与打喷嚏造成的飞沫播散在空气中,并保持30min,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传播速度取决于人群的拥挤程度,很容易引起流行;③春季多风,利于飞沫传播;④冬春季节还有一些引发病原体增殖的未明因素,例如,气温适宜病毒生长与存活、紫外线强度不高延长了病毒在飞沫中的存活时间、雨雪较少利于飞沫传播等;⑤多种动物都是病毒的宿主,例如候鸟、家禽、老鼠、牲畜等,都可能是致病菌的寄生地。春季各种动物经过长期休眠或是冬藏,春季开始活动、迁徙,动物携带的病毒有了四处扩散的机会。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8 10:35
        风温综合征与春季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
(1)中医认为:
立春以后,阳气渐升,风木当令,气候转暖,在这种温暖多风的季节环境中,容易衍生出一种风热病邪。风热病邪属阳属热,其性升散疏泄,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所以本病初期多以邪犯肺卫,病在上焦肺经者居多。
    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一般起病急骤,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而出现神昏等重症。故清代医家叶天士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揭示了本病的传变特点。清代医家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指出:“风温为病,春月与冬月为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揭示了风温的临床特点。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发于春季的称风温,发于冬季的称冬温。
风热病邪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于肺,出现发热,恶风,咳嗽,口渴等症状。若病邪不及时解除,其发展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顺传于胃,出现阳明热盛或热结胃肠等临床表现;一是逆传心包,出现神昏,谵妄等危重症状。后阶段多呈肺胃阴伤之象。
病理特点(分三期)
(2)西医认为
春季冷热空气交替频繁,气温变化幅度大,冷热不定。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等,这是因为:①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冷空气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减低了粘膜的防御能力;春、秋季一般较干燥,干燥使血管粘膜极易发生细小的皲裂,病毒易侵入;当气温下降时,鼻腔局部温度降低到32℃左右,此温度适合感冒病毒繁殖生长;受寒后,鼻腔局部血管收缩,一些抵抗病毒的免疫物质,特别是鼻腔内局部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在降温后明显减少,为病毒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容易引起感冒。②由于寒冷,人口大多聚集在室内,患者咳嗽与打喷嚏造成的飞沫播散在空气中,并保持30min,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传播速度取决于人群的拥挤程度,很容易引起流行;③春季多风,利于飞沫传播;④冬春季节还有一些引发病原体增殖的未明因素,例如,气温适宜病毒生长与存活、紫外线强度不高延长了病毒在飞沫中的存活时间、雨雪较少利于飞沫传播等;⑤多种动物都是病毒的宿主,例如候鸟、家禽、老鼠、牲畜等,都可能是致病菌的寄生地。春季各种动物经过长期休眠或是冬藏,春季开始活动、迁徙,动物携带的病毒有了四处扩散的机会。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8 10:44
(3)融合中西医后认为
春季多风,温暖,动物与植物生气盎然,欣欣向荣,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某些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中医分为风温与春温;西医分为呼吸系统感染病与非呼吸系统感染病。风温与春季呼吸系统感染病相关,春温与春季非呼吸系统感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相关。风温综合征与呼吸系统感染综合征具有同一症候群(发热、咳嗽、咯痰、气喘),而且疾病传变的过程也相同。
     在风温中有肺热发疹、肺热移肠腹泻证、逆传心包等,都是由于不同的病毒,或同一病毒不同的类型感染引起的。所以风温中的所有证,在呼吸道感染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如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生在春季,也属于风温的范畴。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肺炎;而中耳炎、多行性红斑、心包炎、心肌炎等可作为并发症也可单独发生;该病在夏、秋季较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干咳、粘痰带血,胸痛、咽痛、声音嘶哑、耳痛等,与秋燥相似。
     春季呼吸系统感染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与风温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二者是一致的。说明春季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体是风热病邪的载体。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及呼肠病毒的某些型、EB病毒等、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肺炎双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在春季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就是风热病邪的载体。

     以上两贴是《中西医融合观》中的内容,风温与春季呼吸道感染是一个证态。余类推,请批评指正。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8 22:4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8 10:44
(3)融合中西医后认为
春季多风,温暖,动物与植物生气盎然,欣欣向荣,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某些疾病 ...

中西医融合观博士先生(以后简称博士吧),您的观点是明确的,我也基本赞同。归纳起来:

在这种温暖多风的季节环境中,容易衍生出一种风热病邪。……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某些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中医分为风温与春温;西医分为呼吸系统感染病与非呼吸系统感染病…………在春季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就是风热病邪的载体。
----------------------------------------------------
您是根据疾病的表现和规律(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发展变化规律等等)把中医的这些温病,和西医的传染病联系起来,从大的范围上,这两类病是一类病。

可是,我想探讨的外感病的病因问题。“风热病邪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于肺”,这里的风热是什么意思?叶天士是不是认同风热就是六淫中的风邪和热邪?如果叶天士认同,他错了还是对了?如果叶天士不认同,“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温邪是什么?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8 23:16
俺先去照顾主辩帖,容后再与各位先生学习交流。请海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9 08:26
      中医学中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是有差别的,是在特定语境中比较而言的。温邪是与伤寒相比较而言的,单独讲温邪是什么,不容易说清楚,他只能与伤寒相比较,伤寒是寒邪致病,温病是温邪致病。风温是合邪,具有风与温的特征,但不是二者相加,是另外一种病邪。“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也是针对伤寒而言,寒邪首先伤及太阳经。温病学派为了与伤寒学派区分开来,斗争了很长时间,历史上的寒温之争,众所周知。

      我是不是正确理解了叶天士的意思,还请中医界的朋友不吝赐教。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9 23:55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11-30 07:0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9 08:26
中医学中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是有差别的,是在特定语境中比较而言的。温邪是与伤寒相比较而言的, ...

博士先生,您这一条如果不是针对我65楼问题的话,讲寒温之分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我65条可能说的不清楚,重新说一下:

1,“风热病邪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于肺”,这句话里的“从口鼻而入”好像叶天士原文里没有。您认为叶天士有没有这个认识?

2,如果叶天士或其他温病学家有“从口鼻而入”的认识,那他们所认识的邪气,是不是六淫里面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0 06:27
 叶氏著述更多方面的内容在《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及其他前人医著中可寻找到其脉络,故姜春华先生亦认为“叶氏关于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伏于膜原之说,脱胎于吴又可(《温疫论》);热分三焦来源于罗天益(叶氏称宗河间,可能误记,罗著《卫生宝鉴》有热分三焦篇);冬温伏于少阴肾,来源于喻嘉言(《尚论后篇》),治法则多自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况即使顺传、逆传等说皆由袁体庵的《证治心传》而来,叶氏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高下自有不同。

      由百度转来。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10 20:06
“风热病邪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于肺”,这句话是不是叶天士说的,我记得是吴又可说的。谁说的不要紧。要紧的是在明清温病学说之前有没有人说过。这个很关键。关系到六淫为病因能不能成立的问题,甚至关系到中医有没有病因学说的问题。

请中西医融合观博士继续。

另外:病邪从口鼻而入,在现代医学里面是个常识,在古代中医里面,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了不得的。吴又可著成《瘟疫论》的时间,在西方人用显微镜看见细菌的七八十年前。如果发明显微镜的是中国人,以《瘟疫论》为假说,用显微镜来证实,现代医学就应该再中国诞生。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3-10-17 15: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7 16:48
llyyjj 发表于 2013-10-10 12:06
“风热病邪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于肺”,这句话是不是叶天士说的,我记得是吴又可说的。谁说的不要紧。 ...

    《瘟疫论》了不起,当时没有显微镜,但是作者已经认识到了传染病的存在,并且推断病因是戾气,如果中国这个时候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中国的医学发展是什么样子,难以想象。
    中医的病因学说是有的,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因学说。外因:风寒暑湿燥火,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在《中西医融合观》书中已经做了详细论证,并且尽可能的、科学的与病原体进行了对应,个人认为这是可能的、必须的。
作者: yanshoufeng    时间: 2013-10-17 19:32
就风字在中医的含义解读有如下基层意思:
“中风”就是形容发病、病变突然很快,现代就知道是脑血管意外。
“恶风”在伤寒论里面就是怕风微风吹畏寒的意思,这是风与温度问题。于是就有了“中风”外感伤风的最早病名。风家经常伤风感冒的患者等等。
穴位方面有风池、风府、风市、风门这些穴位的出现与归纳都与感冒表证和五官、头颅及脑血管疾病有关。
仲景:“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仲景认为是外感表热的反应。主要指:“邪风”。
仲景:“风湿”指的是伤风感冒与风湿关节疼痛有关。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这段里面的“风”就是我们中医里面的心神惑乱的神志疾病现象。
下了有空再写。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23 21:5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17 16:48
《瘟疫论》了不起,当时没有显微镜,但是作者已经认识到了传染病的存在,并且推断病因是戾气,如果中 ...

《瘟疫论》了不起,可惜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了。但可以吸取一点教训,吸收一点合理的东西。

请教,温邪从口鼻而入。对中医的病因学说有何意义?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4 19:24
我用短消息回复不了,可能是来的时间短。我也非常的想你  在这,我们终于团圆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3-10-24 19:34
请中西医博士先生在考虑一个问题:

吴有性在《瘟疫论》里,疫气看做不同于六气的致病因素。
那么:
1,疫气致病,如何判断?如何辨证论治?
2,疫气是六气之外的一种的话,可以看做是六淫之外的第七邪?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4 19:38
llyyjj 发表于 2013-10-24 19:34
请中西医博士先生在考虑一个问题:

吴有性在《瘟疫论》里,疫气看做不同于六气的致病因素。

,先生的很多质疑  都很有力,但全盘否定五行  是不行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24 19:50
llyyjj 发表于 2013-10-24 15:34
请中西医博士先生在考虑一个问题:

吴有性在《瘟疫论》里,疫气看做不同于六气的致病因素。

哈哈,我回来了,咱们继续并肩战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24 19:53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0-24 15:38
,先生的很多质疑  都很有力,但全盘否定五行  是不行的

将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掉,但把由五行学说带给中医理论的优秀成果,全部留下来,并给以合理的解释。这就是取其长,去其短。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4 20:02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24 19:53
将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掉,但把由五行学说带给中医理论的优秀成果,全部留下来,并给以合理的解释。 ...

说的好  说的高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24 20:44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0-24 15:24
我用短消息回复不了,可能是来的时间短。我也非常的想你  在这,我们终于团圆了

彼此彼此,月儿终于圆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