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谈—《内经》课本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宾十三经    时间: 2013-7-31 16:47
标题: 谈—《内经》课本
谈—《内经》课本

素问、灵枢,合称内经。可是该书,卷帙浩繁,博而不约,诵读学习,均有不便,所以素问、灵枢的摘要合编就有需要。明李中梓依据客观要求编成了《内经知要》,为历来选注内经诸家中最为简明扼要的一种课本,直到现在仍在《中医经典文库》中排列首位!“秦内经”的《内经知要浅解》,颇为初学者所欢迎,影响亦较大。……“秦内经”将前贤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用现代白话解读出来,并尽可能地使它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避免难懂的术语名词。由于“秦内经”的经验之广,理论水平之高,因此,整理出来的东西就很好、很可信!

署名秦伯未原编、余瀛鳌重订的《内经类证》,将内经所述病证重予分类编排,并注明病证条文的篇论出处,每类病证后又加写按语,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查用,完全达到了重订的目的。
1962年4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的《内经类证》,原编者是秦伯未先生,重订者是余瀛鳌先生。
《内经》是学习祖国医学的必读经典,包含宏富,学习方法不一,单从临床方面需要的辨证论治讲,如果不把散在整部《内经》里有关这一方面的记载分析归纳,有系统地列述出来,不容易领会古代遗留下来丰富的经验知识,从而深入研究,全面掌握着去应用。本书原编问世时,对学习上要求减少这种苦无头绪的感觉,曾经有所帮助。现由重订者就原编加以补充修订,计分析《内经》中所有病症为44病类,310种病候,提纲挈领,揭示线索,使读者从探讨各类症治中认识祖国医学理论的完整性。

由现存的《素问》、《灵枢经》合二而一的《内经》原著(白文),是不是只有14余万言?
《内经知要》的字数是《内经》字数的14分之1左右,可读可记。《内经类证》,可读可记。

《内经》原书,鸿篇巨制,今之学者,一般宜从《内经知要》入手,然后再读《内经》原书,这样多半不会云里雾里,半途而废。《内经》告诉大家:“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名老中医任应秋先生云:“《内经知要》仅上下两卷,分做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已足以概括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而无遗”,比其他人的选辑技术要高明些。名老中医秦伯未先生作的《内经知要浅解》,我等认为比其他人的解读艺术要高明些。“不薄今人厚古人”。今之几经西化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西化较重之暇,都要把中医之瑜给掩没了,固弗如《内经知要》远甚也。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7-31 20:29
要想懂得中国的古典医学,必须先读《内经》原文,否则会被其他的观点带离《内经》原意
作者: 张宾十三经    时间: 2013-8-1 10:55
转发时贤河间金栋先生(创建)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中医十三经(未获通过)作者:河间金栋
中医十三经:
时贤成都张宾先生仿儒学十三经,遂创中医十三经之说。将中医经典汇总为十三部,即“九大经典”与“四小经典”。
著名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在其著作《任应秋论医集》中认为,中医经典仅有九部,即《内经》、《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脉经》、《甲乙经》、《太素》,主要是唐以前的重要医学典籍。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四大经典之说,虽然是研习中医学术必读的“四大经典”,但因其文字古奥,寓理深邃,初学者实难以问津;即使是学过一些中医基本理论的人,对如何进一步学习、钻研这“四大经典”,也感棘手。所以有些中医学者认为,首先必须从《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药性赋》(撰著不详)、《汤头歌诀》(清•汪昂)、《濒湖脉学》(明•李时珍)这四部医籍入手。因为这四部医籍,医理浅显易懂,容易掌握和理解,是初学中医最方便、实用的教材,相对于四大经典而言,故有“四小经典”之称谓见载于《名老中医之路》和《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这十三部中医经典,包括了从基础到临床,从入门、普及到提高、深造等具体、全面、系统、深化的内容和特点。与儒学十三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十三经包括哪些书?从流到源,列举如下:
1、《医学三字经》;
2、《药性赋》;
3、《汤头歌诀》;
4、《濒湖脉学》;
5、《黄帝内经》;
6、《神农本草经》;
7、《八十一难经》;
8、《伤寒论》;
9、《金匮要略方论》;
10、《中藏经》;
11、《脉经》;
12、《针灸甲乙经》;
13、《黄帝内经太素》。
附:《药性歌括四百味》、《温病条辨》。
————————————————————————————————————

转发 药性赋和药性歌括四百味
两者都是中药入门典籍,偏重不同而已,不必拘泥
《药性赋》把中药分为四类——寒热温平,它只是把古代某种中药最具有代表性的功效编入歌诀,如果《药性赋》能背熟,那看方子基本能知道这是治哪类病。但不能完全概括中药的药性。
《药性四百味》很全面,第一句是性味,后几句是常用功效。举个黄芪的例子
《药性赋》:“抑又闻补虚弱、排疮脓,莫若黄芪”
《四百味》:“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药性赋》少了个收汗固表,但同时,有些性味功能《药性赋》却比《四百味》多。
《药性赋》好背一点,《四百味》背到后面会串起来。药性赋大致三千多字,四百味有六千多字
当然我建议你两个都背下来,这些都是基本功,如果精力有限,就背《药性赋》,毕竟朗朗上口。
两者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医中状元”龚廷贤的药性歌括四百味,流传至今,比任何一本中医书的印数都多,实际读者也比无名氏的药性赋多,故附在药性赋后。
转发《经方剂量揭秘》的作者说:“吴鞠通应用经方更为广博,《温病条辩》中载方204首,其中直接引用经方37首,由经方化裁变化而成者54首,师经方之法而创制的新方16首,计107首,占全书所载方剂半数以上。吴氏将桂枝汤列于《温病条辩》诸方之首,颇遭后人非议,但在某种意义上讲,正体现了《伤寒论》方不只为伤寒而实亦为杂病所设的指导思想。吴氏善用经方之精要,根据温病的病理特点创制新方,在继承中每寓创新之意。如一物瓜蒂汤、化斑汤、新加黄龙汤、黄连白芍汤、加减复脉汤等,均属师法仲景所创之新方。尤其是从仲景调胃承气汤演变而成的增液承气汤、护胃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等,发仲景之所未发,补经方之所未备。这个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从某种角度上看,实质上是经方应用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深入和扩展。”所以,温病条辩,理应附在伤寒论后。
在儒学《十三经》中,有无托名之作和重复之作?时间老人的答案是有和可以称经。
对《中医十三经》等原书,有不解之处,应存疑待考。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要把我们没有认识的内容作为糟粕。

作者: 张宾十三经    时间: 2013-8-2 10:25
时贤河间金栋先生(创建)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中医十三经(未获通过)

敝见认为:中医十三经词条未获通过,是百度百科不识中医之真面目。
作者: 张宾十三经    时间: 2013-8-12 22:02
中医十三经 光芒照现代 乃至于将来 这并不奇怪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