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我对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中医理论本质及治病机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3-7-24 12:04
标题: 我对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中医理论本质及治病机理)
1 ,中医是治病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病”,而不是其它。

2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与系统论观念。阴阳五行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内容,不是中医的研究内容与对象。

3 ,脏象学说:中医的脏象概念,源于解剖,而又高于解剖。是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而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的集合。

4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的生理生化学。血是血液。津液类似于体液。气的概念比较复杂,有广义的,有狭义的;有哲学层面的,有生理病理层面的。在中医领域里,我们只讨论生理病理层面的“气”。 元气与三羧酸循环、ATP相关;清气与O2相关;营气,与血液中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相关;宗气与交换吸收了O2与营养物质的动脉血相关;卫气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相关;所谓的“气机”、“气化”,所谓的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皆可以作“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理解。

5,经络:经络的本意是血管。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渐渐具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而是成了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具体言,是血管、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的部分功能的集合。所以,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概念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与内涵的,但十四经脉及其循环,在解剖学层面上讲,是不存在的,是主观构建的产物。

6 ,中医的病因学:中医的病因,如六淫与七情,从整体上言,从严格意义上言,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而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条件”。有趣的是,虽然中医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有着巨大的缺陷,却仍然在大多数病症的诊治上取得相当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医所特有的诊治模式——辨证论治。

7 ,中医辨证论治:辨是辨别,是诊断;证是证候。证候又是什么呢?就是机体的病理状态。辨证论治,就是从病人外在的症状表现出发,去寻找判断病人机体内部的病理状态,并随“证”治之。运用相关的方药、针刺穴位,去纠正改善调节机体内部相应的病理状态。

8,辨证论治的缺陷:在感染性、传染性疾病中,如结核、霍乱、疟疾、血吸虫病等,这类病症的诊治核心,在认识并治疗病因。中医辨证论治模式未能抓住该类病症的诊治核心,疗效有局限性。

9,辨证论治的优势:在慢性内伤杂病中,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这一类病症病因大多是多源而非特异性,对该类病症的病因的认识,有助于对疾病的预防,却对疾病的治疗用药指导帮助不大。同时这一类病症大多内在的病理状态多发而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为标本。这一类病症的诊治核心,已转移到机体内在的病理状态上。在内伤杂病领域,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治模式,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并且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如方药、针灸等。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2-3 20:59
         中医是治病的学问
     ——————————————————
      陈先生这个观点与我不同。
      我的观点是:中医是治证的学问。中医辨证是治证,中医的病,也没有出症的范围。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2-3 21:52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2-3 12:59
中医是治病的学问
     ——————————————————
      陈先生这个观点与我不同。 ...

 陈先生这个观点与我不同。
      我的观点是:中医是治证的学问。中医辨证是治证,中医的病,也没有出症的范围。

一一中医是治病的学问,是相对于哲学研究的学问而言,中医不是搞哲学研究的学问。

中医是通过治证来治病,解决病人的病症问题。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2-3 22:2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2-3 22:42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2-3 21:52
陈先生这个观点与我不同。
      我的观点是:中医是治证的学问。中医辨证 ...

     这就对了!中医是通过辨证治证来治病,若再细论起来,治的是疾病中的一部分病。因为有些病,无症可辨。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2-3 22:27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2-3 22:47 编辑

我对中医的认识:
1 ,中医是通过治症来治病的学问,它的科学基础是蛋白自我修复功能(诺奖研究)。

2 ,阴阳五行是自然界动态变化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因其具有普遍性,上升为哲学思想,并被应用于中医。阴阳五行概念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内容,也是为自然科学应用(探索阶段),包括对人体的一些系统运行关系研究。

3 ,脏象学说:中医的脏象概念,是人体的重要生命功能系统,五脏与五个解剖器官不是完全对应关系,但各器官在脏腑各脏中起到主导作用。

4 ,气血津液学说:其内涵与中医脏腑学说有很大的重合,可能是另一种表述理论。

5,经络:是人体的空间分布的功能系统,是人体的模态系统,神经元是该系统的激励和传感,具有频率特性。

6 ,中医的病因学:中医的病因,如六淫与七情,从整体上言,从严格意义上言,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而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条件”。有趣的是,虽然中医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有着巨大的缺陷,却仍然在大多数病症的诊治上取得相当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医所特有的诊治模式——辨证论治。

7 ,中医辨证论治:辨是辨别,是诊断;证是证候。证候又是什么呢?就是机体的病理状态。辨证论治,就是从病人外在的症状表现出发,去寻找判断病人机体内部的病理状态,并随“证”治之。这与系统故障原理相通,通过表象来分析病症,但由于信息是压缩投影的,会产生误诊。

8,辨证论治的缺陷:由于无法认清病因和及时发现局部性病变,会造成某些病症治疗延误。

9,辨证论治的优势:在慢性内伤杂病中,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这一类病症病因大多是多源而非特异性,对该类病症的病因的认识,有助于对疾病的预防,却对疾病的治疗用药指导帮助不大。对人体器官衰竭问题上有延缓调节作用。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2-4 11:30
陈先生说的“病”,是疾病,不是为了区分病、证、症,是针对有人说”中医治人不治病“的。


中医治人,很理想的一种说法,听起来很美。
可惜说话人没有想到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没病的人不会去找中医,二是中医的理论,是在治病过程中形成的。
不治病,哪里会有中医啊!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2-4 11:31
首帖和5楼的内容综合一下就好。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2-4 11:54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2-3 14:22
这就对了!中医是通过辨证治证来治病,若再细论起来,治的是疾病中的一部分病。因为有些病,无症可 ...

这就对了!中医是通过辨证治证来治病,若再细论起来,治的是疾病中的一部分病。因为有些病,无症可辨。

——王先生说的很好。如之前讨论中所述,中医证的诊断是偏重于病理学层面而不是病因层面,是偏重于病理生理学层面而不是病理解剖学层面。所以,中医对证的认识判断与处理,只是客观存在的疾病中的一部分病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2-4 12:06
llyyjj 发表于 2016-2-4 03:30
陈先生说的“病”,是疾病,不是为了区分病、证、症,是针对有人说”中医治人不治病“的。

中医治人,很理想的一种说法,听起来很美。
可惜说话人没有想到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没病的人不会去找中医,二是中医的理论,是在治病过程中形成的。
不治病,哪里会有中医啊!

——中医治人,是相对于西医治病而言的。

其实中医所理解的西医治病,就是病因治疗,就是抗菌,抗病毒等。

而中医中药的病因治疗作用不强,或不明,但又能在治疗病人疾病中取得效果,没有合理合情的解释,就归结为“中医治人”。

其实中医治疗疾病,是围绕机体的病理状态或过程为核心而展开的。从这个角度言,中医治人,不治病(细菌病毒等独立于机体的、外来的病因存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2-4 12:23
llyyjj 发表于 2016-2-4 03:30
陈先生说的“病”,是疾病,不是为了区分病、证、症,是针对有人说”中医治人不治病“的。

陈先生说的“病”,是疾病,不是为了区分病、证、症,是针对有人说”中医治人不治病“的。

——关于病的定义,其实中西医的认识与定义是不一样的。

中医对病的认识,认为“病人所苦即为病”,实际上这一阐述,已暗中包含了中医的疾病本质观,即视机体的病理状态或过程为疾病概念的核心或本质。在内伤杂病领域,中医的疾病本质观(病理为核心)较西医疾病本质观(病因为核心)更为深刻正确的反映了病症诊治的客观规律与要求。

关于病人所苦即为病,论坛里河间金栋先生有文章提及阐述过。金栋先生可以为大家更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2-4 16:19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2-4 12:23
陈先生说的“病”,是疾病,不是为了区分病、证、症,是针对有人说”中医治人不治病“的。

——关于病 ...

区分病、证、症这些内容基本说的清楚着,不需要多说了。首帖是个有深度的文章,陈先生继续讲下去。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