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打印本页]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07-6-10 10:48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watermark]《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伤寒论》把人体分为三个系统,六类疾病症候群,九大治疗方法。
一、三部的划分
   1、表部系统:凡是和空气直接接触的部位都属于表。《内经》曰:“肺与皮毛相表里。”故肌表和肺系均属表部的范畴,完成呼吸功能,以通天。
   2、里部系统:凡与饮食物接触并行消化、吸收、排泄的部位都属里,即《伤寒论》所称之“胃家”,以通地。
   3、半表半里系统:介于表里之间的部位,即半表半里,实则是与血液接触的部位,包括整个循环系统,心为之主,以通人。
二、六证的确立
疾病的属性不外阴阳两类:依对立统一法则,把正胜于邪的实热、亢奋、进行性症候群的统称为阳性病,把邪盛正衰的虚寒,抑制、退行性的症候群统称为阴性病。《伤寒论》将其命名为:表部的太阳证、厥阴证,里部的阳明证,太阴证,半表半里部的少阳证,少阴证。
   1、太阳证        根据《伤寒论》第1条的太阳病提纲,并参考第7条:“病有发病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阳证应有发热,且以“恶寒发热”为特征。因表部以自汗为虚,无汗为实,且结合第31条看,补入“无汗”。又因“肺与皮毛相表里”,“温邪上爱,首先犯肺”,所以肺系咳喘之症当列入主症为妥,但因咳喘未必人人皆见,故冠以一“或”字。这样太阳证的提纲修改为:“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
太阳证之治,当辛凉解表。过去以麻黄汤、桂枝汤为其主方,但是以热治热,犹抱薪救火。麻黄、桂枝汤证只是太阳病的一种证型,而非太阳证。通过多年实践,以葛根合麻杏石甘汤作为太阳证的主方,命名为“葛根麻黄汤”,方中葛根辛凉以散太阳之热,麻黄辛温以驱太阳之实,余药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以解表部之实热。
   2、厥阴证        素以第326条为提纲,从原文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均属里部症候。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纵观此篇,唯此两条为厥阴证的病理和证治,厥阴证为表部阴性病,其伴随手足逆冷而来的当有恶寒、肢节痹痛等症候,故厥阴证的提纲修订为:“厥阴之为病,手足逆冷,脉细,恶寒,肢节痹痛”。治当以温通血脉,方选当归四逆汤。当归主补、桂枝主温,共为主药,故命名为“当归桂枝汤”。
   3、阳明证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系指整个胃肠道,即“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参第208条,第212条及第215条可知,阳明胃家实当伴有“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故此三症补入阳明证提纲内,治用泻热除实,方选大承气汤。方中大黄苦寒可泻热,芒硝软坚可祛实,共为主药,命名为“大黄芒硝汤”。
   4、太阴证        里部为病,“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故胃肠虚寒则呈现一系列受纳、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的表现,太阴证提纲依第273条,概括为:“腹满,或吐,或利,时腹自痛”。根据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故太阴证当温胃健脾,方选《金匮》甘姜苓术汤,且以苍术易白术,名为“苍术干姜汤”。
   5、少阳证        原提纲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因少阳证属半表半里之实热证,其重心在心胸,发热为少阳所必有,且多以往来寒热为特征,小便亦当黄赤。根据第77条“烦热胸中窒”等症,对少阳证提纲补充为“胸满热烦,发热或往来寒热,小便黄赤”。治用黄芩汤合竹叶石膏汤,清热除烦,命名为“黄芩柴胡汤。”
   6、少阴证        第281条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证属半表半里虚寒证,据第77条“心动悸”补出其气虚见症;依第304条之“背恶寒”补出其阳虚之常见症;据临证所见,还当有“短气”。所以少阴证纲领证充实为“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治以强心回阳,方选附子汤合生脉饮,命名为“人参附子汤”。
三、三部和解
   1、表部葛根汤证: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本证为表部同一部位上阴阳两种病性并存的病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非虚非实非寒非热,形成了矛盾的统一性。治以解肌发表。葛根汤中桂枝汤、麻黄汤的汤性俱在。葛根、麻黄以治太阳,桂枝汤以治厥阴,葛根汤是表部合治之方。在表部难以辨清太阳、厥阴病时,就用葛根汤治疗。
   2、里部生姜泻心汤证: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本证为里部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部证,以干噫食臭,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为主证。
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汤证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心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故补入。本证为生姜泻心汤类证,不同点在于一为干噫食臭,一为呕而不食。
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本证之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为胃肠蠕动加快,食物下行过速所致,其味秽臭,与四逆汤证之下利清谷不同,为生姜泻心汤类证。
柯韵伯说:“寒热并举,攻补兼施,以和胃气,此本方之主治也。” 治则:和中消痞。
   3、半表半里部小柴胡汤证: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本证为半表半里部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澉然汗出而解”。小柴胡汤通过对半表半里的协调,能使上焦胸腔气机通畅,水道通调,津液下达,胃气调和,营卫和谐,从而起到对周身表里上下的协调。
[/watermark]
作者: hulaiyuan    时间: 2007-6-10 15:33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根据黄帝内经太素阴阳合篇云、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因此归为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肾为阴中之太阴。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脾为中央至阴。胃为谷海亦主中央津液之运也、脾为太阴、胃为阳明。今之分法为何不同故请教。谢谢。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07-6-14 11:01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与《内径》的六经三阴三阳不是一个概念。
作者: hulaiyuan    时间: 2007-6-17 12:43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内经三阴三阳与伤寒论三阴三阳细究之同为一概念。是为广义概念。若从狭义概念以天和与地德而论细椎演、三部、六病是有一定道理。其实均源于内经也。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07-6-17 13:41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三阴三阳研究之我见
马文辉 主任医师  
    三阴三阳是一个古老而敏感的课题,它涉到中医的两大经典著作《内经》和《伤寒论》。《内经》奠基了针炙经络辨证论治的体系,《伤寒论》奠基了汤方辨证论治的体系,而三阴三阳是这两部奠基之作的根基,关乎中医学的整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拨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所以历代医家对这一问题是慎之又慎,敬而远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医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和挑战,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疗效严重倒退。在当今科学昌明之盛世,学术自由之宽境下,中医界许多学者开始注意到三阴三阳的价值和重要性,为中医振兴,重树一个《内经》《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新时代。
一、三阴三阳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
(一)历史源渊.三阴三阳是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伴随着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完善的。
    1、阴阳学说起源于古天文历法:古人对时间的最早的认识是昼和夜,最好的标识物是日和月,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黑和白,所以老子说:“一黑一白为天下式”。昼夜的交替形成了阴阳的更叠、消长、转化。姚廷周认为:“最初的阴阳仅仅是白天和黑夜的代表,即把一天分为一阴一阳两部分。”
    ①四象是对昼夜的二分法产物。把昼一分为二,则成上下午,把夜一分为二,则成前后夜,这就是太少阴阳产生的基础。
    ②六时是对昼夜的三分法产物。把昼一分为三,则成上中下午,把夜一分为三则成前半后夜,这就是三阳三阳产生的基础。
    2、阴阳学说完成于《周易》:《易经》是古人将天文历法知识和卜筮相结合的产物,《易传》从各种自然社会现象中,特别是卜筮爻象中,抽象上升为哲学,成为古人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辨证法和方法论。王梅竹认为“中医学就是医家在他们反复积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中,在古代《周易》的思维成果和从哲学内涵指导下而建立起来的”。
    ①太极的概念也是从古天文历法的概念中抽象出来的,它是由昼夜组成的一个时间单位“天”或“日”的代名词。古人对时间的划分,首先是认识了昼夜,而后从不断更叠的昼夜中抽象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单元叫“日”或“天”,这就是太极的来历。
    ②阴阳的概念从昼夜、黑白的时间概念中分离出来而上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后,它的内涵就扩张为一对哲学“范畴”,成为一种无所不包,普遍适用的道。所以《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事物的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法则。
3、阴阳之外的另一种道:《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它讲述了物质世界除阴阳之道外,还普遍存在着的另外一种规律,时间和空间之道。也叫“三极之道”,或“三才之道”。古人在对时间过程和空间结构的认识上发现它们遵循一分为三的规律。任何事物在时间上都存在始、中、末,过去、现在、将来的三时过程;在空间上都存在内中外、上中下、表枢里三维结构层次。                  
(二)哲学意义.三阴三阳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对事物属性的标识(划分)。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分则为三阴三阳,《素问?阴阳离合论》使用“离”和“合”来表述三阴三阳这种属性,。阴阳离合具有对立统一普遍意义,离则可分别为用,合则为一个整体。
    2、对事物时间性的标识。三阴三阳除属性之外还具有了量的意义,因而可以用它来标识时间的过程??初、次、未。
    3、对事物空间性的标识。物质是在空间中存在的,三阴三阳可以用来标识物质及其能量、信息在空间的运动和分布状态。《内经》说:“六合之内,其气三。”
(三)三阴三阳的命名
    1、三阴三阳从文献记载看,最早出现于医藉中。李培林氏认为:三阴三阳是由太阳、少阳、阴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符号组成的,“三阴三阳概念最早见于医学帛书中,而且也仅用于医学”。并进一步论证“三阴三阳是阴阳与足六脉发生联系的产物”。薛振斌也认为:“人体三阴三阳是运用阴阳理论于认识人体过程中,针对经脉提出来的”。从《素问?阴阳离合论》“名曰少阴”、“名曰太阳”、“名曰太阴”、“名曰阳明”、“名曰少阳”、“名曰厥阴”来看,的确三阴三阳就是足六脉的代名词。现存的文献中,《易传》只有阴阳二分法的逻辑形式,却没有三阴三阳的内容。最早载有三阴三阳内容的著作有《黄帝内经》和《史记》,在后世仅见于古医学上的运用。这种奇特现象古代医家也发现了,如日本丹波元简说:“太少阴阳,原是四时之称……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乃医家之言也”。
2、三阴三阳名称除上述太少厥明之外,还有一套命名方法就是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这一名称要较上述为早,应该是最原始的三阴三阳的命名,它所包含的内容极为简单,就是一个阴阳次序的标识,最早应该应用于天文历法,将一年分为六个阶段。另外,三阴三阳在《内经》还有一种过度名称,就是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巨阳、巨阴、至阴等。它是四时阴阳向三阴三阳的过度、交融,名称很不规范,由此而产生许多歧义出来。
二、三阴三阳的含义及功用
    由于三阴三阳针对不同领域所标识的对象不同,三阴三阳的功用也不尽相同,含义也千差万别,但就其整体而言,它主要有如下含义及功用。
1、说明时间的节律。王玉川通过对《内经》29种三阴三阳的分析,发现三阴三阳总共标识了日周期、旬周期、年周期、六年至十二年周期。详尽地讨论了不同篇章在标识同一周期时不同的类型。王氏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表述阴阳的能量和层次的标准,又是说明事物生长衰亡运动节律的理论。三阴三阳的序次不同,则其涵义亦异。三阴三阳序次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体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存在着有待探索研究的多种多样的各不相同的节律周期”。                                                         
2、说明空间的层次。刘绍武依据《伤寒论》原文精神,重新编排三阴三阳六病在三部之中定位、定性。从三部定位的哲学基础、生理基础、病证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伤寒论》三阴三阳的三部定位问题,澄清了三阴三阳在说明空间层次上的混乱局面。
3、说明气之多少异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常用三阴三阳来表大小、盛衰、多少、极尽.  
4.用以经脉的命名。《灵枢?经脉》将主要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六经,分别给于三阴三阳的名称,这是中医学与三阴三阳理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联系,许多三阴三阳理论由此引申出去,形成新的理论。中医的三阴三阳理论始于经络,形成于足六经,而后扩充为手足十二经,并与脏腑相联系,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是中医整体观的基础。
5、用于事物的分类。
①对疾病的证候归类。《素问?热论》是对外感热病的分类。《素问?刺疟》是对疟疾的分类。《素问?厥论》是对厥证的分类。《素问?刺腰痛》是对腰痛的分类等。
②对脉象诊断的分类:《素问?六节藏象论》对人迎、寸口脉的比诊法,用一盛、二盛、三盛与三阴三阳来分类。《素问?腹中论》有相似的论述。《素问?三部九候论》则对全身脉诊法则用天地人三阴三阳进行分类。
    ③对人体体质类型的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对人体体质特征进行分类。
三、三阴三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阴三阳内部相互之间除了其排序的先后关系之外,还存在着多种时位上的关系,其中陈治恒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三阴三阳的表里关系。陈氏又称作“底面”关系,它是从上下定位来看三阴三阳的关系,阳在上,阴在下,故上为面,下为底。又阳主外,阴主内,故外为表、内为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在《内经》只是来源于足六脉在下肢的循行对应关系,足少阴行至三阴交出厥阴之前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关系。它完全建立在足六经基础之上,离开了经络,这种关系就不复存在。古人将这一关系扩充为十二经络脏腑之间的广泛生理、病理的依存关系是错误的,也不完全附合人体的实际情况。
2、三阴三阳的司天在泉关系。把三阴三阳以气之多少异用划分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以此说明三阴三阳的数量关系。太阳对太阴、阳明对少阴、少阳对厥阴,把这种关系移置于运气学说,就构成了运气学说的司天在泉关系。
3、三阴三阳的对立依存关系。《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张景岳认为:“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合,谓阳气蓄于内;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厥阴为合,居阴分之里也;少阳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合者主入,枢者主出入”。这里需说明的是太阴为开,居里,为三阴之始,厥阴为合,居表,为三阴之末,少阴为枢,居表里之间,为三阴之中。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07-6-17 13:42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四、《伤寒论》的三阴三阳
仲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六病分篇,作为《伤寒论》的辨证纲领,由于与三阴三阳六经名称相同,故千余年来多以“六经辨证”称其名,成为《伤寒论》研究中分歧最多的一个理论问题。《伤寒论》是一部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经典著作,也是将三阴三阳运用于临床实践的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三阴三阳六病分证的辨证方法直接指导着临床处方用药,正如仲景在其原序中所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一)、六证概念。用三阴三阳分类和标识疾病的本质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属性标准。《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阳,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仲景把哲学中的阴阳奇偶,转化为疾病过程中的发热恶寒作为标准来区分和标识疾病是发于阴还是发于阳。
②时间标准。《伤寒论》采用了六病欲解时的疾病昼夜节律和六病传变过程中的六日周节律来标识六病的长短曲折,来预测愈后和转归。藏东来认为“太阳之为病,其义是说在太阳的时间里发生了发热、脉浮、头痛、项强并且恶寒怕冷的病位症候,叫典型的太阳病”。
③空间病位标准。《伤寒论》148条说:“必有表,复有里也。……  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把六病的空间病位落实在了三部上。日本丹波元坚、喜多村氏虽然把六病的病位也定在了三部,但三阴病中少阴在表,厥阴主半表半里的观点仍未突破经络学说。刘绍武对六病病位三部的划分方法,把少阴归入半表半里,厥阴主表,太阴主里。
(二)关于六病提纲证.
    1、少阳病的有关问题:半表半里为金•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中首先提出,即“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传统一般仅把小柴胡汤证称为少阳病,这与少阳病证属热属实的性质是相矛盾的。刘绍武把非表非里证之非汗非下的可清之法皆归入少阳病。如白虎汤、栀子豉汤、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汤等。
2、厥阴病的问题:多数医家认为326条不能成为厥阴病提纲。厥阴病的本质应该是寒厥,热厥只是作为鉴别诊断而列入厥阴篇。337条是厥阴病提纲,病性属虚寒,治用温通,方选当归四逆汤。古今许多医家,有认为厥阴病是寒热错杂之证,有认为是厥热胜复,有认为只要见厥证便是厥阴病,故可有白虎、承气、四逆、通脉四逆、吴茱萸汤、四逆散、白头翁汤之不同治法。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在于对厥阴病的提纲认识差异,以及对厥阴病和厥证的混淆。
(三)三阴三阳六病辨证体系的规范。这个工作历代医家多有著述,王梧川说:《伤寒论》的写法是按病分篇,但为了说明疾病的传变过程和对照鉴别的需要,往往各病错综出现,如太阳病篇中有少阳柴胡汤证,是为了说明太阳病传入半表半里成为少阳病的传变过程,太阳篇中的真武汤、茯苓四逆汤证是说明太阳病误汗、下后,可以变为少阴病,第70条指出发汗后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变证,“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就变成少阴病,“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即转属阳明病,而为调胃承气汤证,太阳病篇中变证甚多。……把太阳篇中许多已经转变了的非太阳病,笼统地认作都是太阳病,就使太阳病提纲失去规范作用,造成鱼目混珠,指鹿为马的错觉,破坏了张仲景揭示的辨证论治法则。……同样的道理,少阴篇中三急下证,厥阴篇中的小承气汤证,白虎汤证……这虽然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却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把里真热即外现假寒的大承气汤与白虚汤证当作少阴病与厥阴病,创为少阴热化与厥阴热化之说,究竟什么是少阴病,什么是厥阴病,就没有标准可循,就搞不清楚了。三阴三阳六病辨证体系是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高度概括和综合,既是认识疾病的思辨框架,又是控制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是理论和临床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刘绍武的三部六病说在三阴三阳六病辨证体系的规范化上作了探索:
1、太阳病,病位在表,病性属阳,病体为实,病势为热。主证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主方:葛根麻黄汤(葛根30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
2、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阳,病体为实,病势为热。主证见:胸满热烦,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小便短赤。主方:柴胡黄芩汤(柴胡15克,黄芩30克,竹叶10克,石膏30克,知母15克,麦冬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3、阳明病,病位在里,病性属阳,病体为实,病势为热。主证见:胃家实,发潮热,白汗出,大便难。主方:大黄芒硝汤(大黄10克,芒硝10克,白芍30克,厚朴20克,枳实30克)。
4、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属阴,病体为虚,病热为寒。主证见:腹满时痛,食不下或呕或利。主方:苍术干姜汤(苍术15克,干姜10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
5、少阴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阴,病体为虚,病势为寒。主证见:心悸短气,背恶寒,脉微细。主方:附子人参汤(附子5克,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
6、厥阴病,病位在表,病性属阴,病体为虚,病势为寒。主证见:手足逆冷,恶寒,肢节痹痛,脉沉细。主方:当归桂枝汤(当归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5克,通草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三阴三阳六病是辨证论治的思辨框架,六病的复合,转化,传变是疾病的具体表现。针对六病传变的辨证论治规律,三部六病学说形成了合病、并病、合证、兼症,而它们的基本证型是十二单证,即三部的寒、热、虚、实四证。合病是不同部位的六病的复合,并病是同一部位六病的并存,兼证则是六病与十二单证的相兼,合证则是十二单证的复合而不形成六病,并病。这样三阴三阳六病辨证体系就可形成C112+C212+……C1112+C1212=4095个证型,从而在理论上用数学的方法实现了三阴三阳六病辨证体系的规范化和规律化。
五、结论:
    三阴三阳作为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中医所特有,也是中医对阴阳学说的巨大贡献。三阴三阳学说对早期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的完成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至今仍未被动摇。而后又对汤方辨证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由于后人把指导汤证用药的三阴三阳“六病”张冠李戴,指鹿为马与指导针灸治疗的三阴三阳“六经”混为一谈以后,从根本上动摇了“三阴三阳”对汤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逐渐沦落为“文献”,索之高阁、研而不用。时至今日,有必要还三阴三阳本来面目,使中医这一独有的学说思想能在新的时代重显生机,带领中医走出困境,再显《内经》、《伤寒论》三阴三阳兴盛时代,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更为重大现实意义。
1、《内经》三阴三阳为六经学说,《伤寒论》三阴三阳为六病学说。
2、《伤寒论》的辨证方法为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诊断模式。
作者: hulaiyuan    时间: 2007-6-17 16:50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您好:所指内经也好、伤寒论也罢。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据文中所言、广义概念其理则一也。以上所研究内容可供初学者认真学习。谢了。
作者: 诸淡兮    时间: 2007-6-20 15:00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伤寒六经与内经六经应该有关系,为证位关系,我认为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07-6-20 20:38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病位在哪呢?难道在经络吗?
作者: hulaiyuan    时间: 2007-6-20 22:09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根据圣济总录一书:广义概念为表里半表半里定位归伤寒病而论。狭义概念: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定位即病位。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07-6-22 10:49
标题: [原创]三部六病九治法
广义概念为表里半表半里定位归伤寒病而论。
同意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