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12 21:22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watermark]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  勇
这个时代医患冲突频率增加,危害扩大,人们所希望的医患和谐好象还很艰难。我们国家和卫生主管部位,各级医院都在重视研究医患冲突的根源,切实抓好医疗单位内涵建设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
近日,我院组织了医务人员的人文情怀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使我这样一位坐门诊的临床中医师深受启发,受益非浅。
听了院长的报告,我在想医患冲突的原因很多,冲突的根是什么?所有一切冲突的根本在哪里?真正的根在哪里?我认为是:自利跟他利的冲突。从寻求医患和谐关系来讲,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与患者相处,第一个念头就想到对方患者的利益,冲突可能会减少,把自己融入患者去考虑,沟通可能容易达成。如果大家念头都一换,符不符合你的利益,只要循情循理,什么冲突都可能合理解决。现在就是从我们自身做起,起心动念想到患者的利益没有,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我是不是吃亏了?在防止发生冲突上,我想,利他才能利已,真正帮助了病人,是真正帮助了自己;你能够为别人利益着想,是真正为自己利益着想。这是解决问题根本之所在。让患者感动,你就会被患者感动。
比如说我是门诊中医医生,相信我的病人不少,但病人并不太清楚自己该看哪科,挂号来就诊的有老、中、妇、幼儿的不同,各种病都有,通过首诊,有的病人需要去专科进一步检查治疗,那么我就不能仅为了个人收入的利益趋动、包揽包医,特别是传染病病人,急、重病人更应该分诊去专科治疗。有时病人不理解说:“我是别人介绍来专找你的,你还把我推给别人……。”当给病人耐心讲明去专科诊治的好处后,他会很高兴和感激你的。一方面合谐了医患关系,也合谐了医生学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防止事故和医患冲突的发生。首诊应该负责,但不能论包医,一切要为了患者的真实利益出发。
从人文情怀来说,我国历代医家就很重视医患合谐,与医术相比,它不只是医德的体现,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显露的是其人文素养,品格修行融注于专业技术的综合表现。它以友善、仁爱为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富有同情心,追求人性化。
在医学发展的初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原本是浑然一体的。“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就是证明。二者的分离是医学发展到近代出现的现象。科学精神强调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规律,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以求真求实和理性为特点,因而病人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以及病人的各种感受,似乎退于次要位置。以至出现某些医生“见病不见人”,“爱病不爱人”的现象。现代医学技术的客观和冷峻,逐渐替代了原本与医学融为一体的亲情与仁爱,这又不是冲突的根本原因所在呢?
人文精神则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生命的价值被置于神圣的地位,唐代医学家孙思貌所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它强调尊重患者的情感和人格,富有同情心,追求人性化,它以友善、仁爱为特点,关心病人,尊重患者,注重情感的倾入,既见病也见人,人重于病。
祖国传统医学一向讲究、注重人文精神,《黄帝内经》就要求医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情怀,这是发扬人文精神的前提。对医者要求:精神饱满,态度和蔼,心情恬静;关心患者,注重患者精神情态心理;遵守医疗常规,同时灵活应变;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对患者要:相信医者,配合治疗;遵从医嘱、节制欲望、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明确医患双方为标本关系。历代医家都有精彩的论述。“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长于吾者,以母视之;少于吾者,以女视之,不敢稍萌妄念。”(明•龚廷贤)这是讲了医家的修养。“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已,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清•喻昌),这是讲了医家的情怀。我们这些后学之辈,应该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在自己的临床工作和实践中,正确建立起医患合谐关系,防止不该发生的医患冲突。

[/watermark]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7-11-12 21:43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事实上,医疗体制不改变,任何支节的修饰都是无济于事的。无可否认,和西医一样,在一切向金钱看齐的时代里,中医人也同样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抚育儿女成人。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12 22:13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7/11/12 09:43pm 发表的内容:
事实上,医疗体制不改变,任何支节的修饰都是无济于事的。无可否认,和西医一样,在一切向金钱看齐的时代里,中医人也同样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抚育儿女成人。
仁海中西医先生说的有理!我们临床做中医的很难,我一个科室的老中医退休返聘,他一天看病很多,看了50来年,当过中医院院长.很有临床经理,我也有30年医生经历,我们共同的感受是现在临床做中医的很难,现在是法制时代,学会保护自己是很重要!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7年11月12日 10:19pm 时添加 -=-=-=-=-
我们见到不少有干劲的医生遭遇医患冲突吊销执照,往往是细节的问题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12 22:31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仁海中西医先生说的有理!中医人也同样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抚育儿女成人。只有多看病,看好病,争取不遭遇或少遭遇医患冲突,遇到医患冲突能化解冲突,这样才能保证生存.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7-11-16 18:11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7/11/12 10:13pm 发表的内容:
我们见到不少有干劲的医生遭遇医患冲突吊销执照,往往是细节的问题
  

先生说得对啊,在这种医疗体制里行医,就是要战战兢兢,没办法。——只好多沟通+慎重。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3 20:07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此文章在健康报发表                                                

起心动念为患者


2007.11.22  3版  中医专刊     编辑:祁芳
作者:王勇
  近日,我所在的医院组织了医务人员的人文情怀培训教育。作为
一个坐门诊的临床中医师,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认为,医患冲突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是自利与他利的冲突。
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与患者相处,第一个念头就想到患者
的利益,冲突自然会减少,沟通可能更容易。如果医生与患者都能换
位思考,只要循情循理,什么冲突都能合理解决。现在就要从我们自
身做起,起心动念都想到患者的利益,不要只想到我是不是吃亏了。
利他才能利己,真正帮助了病人,也是真正帮助了自己,你能够为患
者的利益着想,才是真正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是解决医患关系的根
本之所在。
  比如说我是门诊中医医生,来找我的病人不少,但病人并不太清
楚自己该看哪科,挂号来就诊的有老、中、妇、幼儿的不同,各种病
都有。通过首诊,有的病人需要去专科进一步检查治疗,那么我就不
能仅为了个人收入的利益驱动而包揽包医,特别是传染病病人、急危
重病人更应该分诊去专科治疗。有时病人不理解说:“我是经人介绍
来专找你的,你还把我推给别人……”当给病人耐心讲明去专科诊治
的好处后,他会很高兴和感激你的。一方面和谐了医患关系,也和谐
了医生之间、学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防止了医疗事故和医患冲
突的发生。首诊应该负责,但不能包医,一切要从患者的利益出发。
  我国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医患和谐,与医术相比,它不只是医德的
体现,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是医生的人文素养、品格修行融
注于专业技术的综合表现。它以友善、仁爱为特点,强调以人为本,
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富有同情心,追求人性化。
  在医学发展的初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原本是浑然一体的。“
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就是证明。二者的分离是医学发展到近
代出现的现象。科学精神强调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规律,排除主观因
素的影响,以求真求实和理性为特点,因而病人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
以及病人的各种感受,似乎退于次要位置,以至出现某些医生“见病
不见人”的现象。现代医学技术的客观和冷峻,逐渐替代了原本与医
学融为一体的亲情与仁爱,这难道不是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所在?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生命的价值被置于神圣的地
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就集中体现了
这一点。他强调尊重患者的情感和人格,富有同情心,追求人性化,
以友善、仁爱为特点,关心病人,尊重患者,注重情感的倾入,既见
病也见人,人重于病。
  中医学一向注重人文精神,《黄帝内经》就要求医者精神饱满,
态度和蔼,心情恬静;关心患者,注重患者精神情态心理;遵守医疗
常规,同时灵活应变;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在这方面历代医家
都有精彩的论述:“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
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长于吾者,以母视之;少于吾者,
以女视之,不敢稍萌妄念。(明·龚廷贤)”这是讲了医家的修养。“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
自无不到之处”(清·喻昌)。我们这些后学之辈,应该将科学精神
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在自己的临床工作和实践中,正确建立起医患
和谐关系,防止不该发生的医患冲突。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3 21:19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论坛团结和谐从真诚心做起                                                  来到论坛学习,学术上在各位老师的启发下,受益非浅 ,大家业余来到这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宏扬中医药事业,为国、为民、为自己。工作很辛苦,有时为了不同意见发生争论是正常的,我认为只要循情循理,互相尊重,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只要从真诚心做起 ,矛盾都可以化解。这里每天好话一句胜是宽心丸:              1.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4 17:55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2.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7-11-24 22:28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中西医结合,融合的领域非常广阔.我们现在急于在理论体系方面突破.中西医在医德方面,在养生方面也存在着融合的问题.在解决医患关系方面中医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希望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5 12:28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做一个中医,无论待人处事、临床、论坛交流,必须认真、专心、坦诚、大方、守规则,只要不过分,大方能适度,不犯挖苦、讽剌,则没有什么行不通的。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5 12:32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11/24 10:28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结合,融合的领域非常广阔.我们现在急于在理论体系方面突破.中西医在医德方面,在养生方面也存在着融合的问题.在解决医患关系方面中医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希望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观点和意见很好!中西医结合,学习!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6 12:33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4.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6 21:33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好医生


2007.11.23  1版  今日要闻     编辑:陈炬
作者:
  在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颁奖后,本报记者采访了获奖
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把自己的智慧
和热情献给患者,用一生维护人民的健康。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
谐社会的今天,人们呼唤出现更多的好医生,希望有更多的好医生为
他们驱除病痛,为他们送来关心和真情。
  请看今日第6版《每周看点》——本周关键词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7 19:50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5.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作者: 大千世界    时间: 2007-11-27 22:05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作为社会中人,不是医方,就是患方,谁也无法独立于医患关系之外。医患和谐,人人有责。构建和谐医患,医生要多一份高尚情操,医院要多一份责任意识,社会要多一份宽容心态,体制要多一份医疗保障。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坚实牢固的医患和谐之桥。

多方构建和谐之桥


2007.11.26  3版  医生论坛     编辑:吴卫红
作者:连建伟 何永生
  医德是消融冰雪的阳光
  我的恩师即已故的国医泰斗岳美中先生堪称楷模。记得当年我求
学京城,每次到岳老家中拜访,他家客厅上所挂的那副对联——“治
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特别醒目。该对联乃岳老自著,它
的意思是,要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病救人的神圣
事业中,却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才能够达到唯以病人身家性命为重的忘
我境界;之所以要怀抱这样的理想,是因为医生治病,随时都有可能
误诊误治以至于夺人性命啊。岳老穷其一生实践了这副对联。
  分析产生医患矛盾、医患冲突的原因,虽然不一而足,但医务人
员自然也有一定的责任。医生是构建和谐医患的主角,要构建和谐的
医患关系,首先要从医生做起,关键在于提高医生的医德。医生的医
德高了,就会思病人所思,痛病人所痛,视病人如亲人,就会认认真
真地去研究医术,千方百计地去治好病人。
  治心何日能忘我?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医生都能永葆世代相承的高
尚医德,那么大批仁心厚德、技术一流的医生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
而出,医德阳光照耀下的医患矛盾、医患冲突,将自然冰雪消融。
  医院是推进和谐的关键
  我们不能苛求所有医院都怀有“但求人安康,宁可药生尘”的崇
高道德追求。毕竟医院有生存的竞争压力,也有发展的现实需要。但
医院绝不能成为以谋利为目的的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要真正成为提
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公益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建设要加快,群众负担要减轻。当前医院推进医患和谐的关
键,在于寻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医院既要从精
神与物质层面激活医生的服务热情,又要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医生的医
疗技术;既要降低利润让利于患方,又要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既要
推进软硬件建设,又要提升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所有这些,都是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层的职责所系,任重道远。
  社会要理解医学的缺陷
    1926年,梁启超因血尿症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因诊断有误割除了
他功能健全的右肾,而且术后他的尿血依然未止。他的家人对此气愤
万分,社会舆论也多加谴责。但梁先生却以医生并非有意出错,医疗
事故无法绝对避免等理由,不仅劝慰家人,还站在协和医院一边,在
报纸上撰文敬告亲友“千万不必为我忧虑”。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渐紧张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医疗纠纷事件
逐年递增,医疗纠纷的处理成了医方和患方之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甚至还出现了职业性“医闹”。
  为什么?除了医务界不可推卸的自身因素外,一些病人过于以自
我为中心,缺乏对医生、对医学的理解与宽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
的病人以为医学能够解决所有的人体疾病,稍有不顺、不满就脾气火
暴,马上对医生产生不信任乃至对立情绪,有的闹得不可开交,甚或
演化成恶性事件。特别是那些以敲诈医方为目的,没事闹事、小事闹
大的“医闹”们的所作所为,就更不应该了。
  实际上,医学上的未知数还很多很多,到目前为止,连十分常见
的高血压、慢性胃炎等常见病也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遑论恶性肿瘤、
艾滋病等令人谈之色变的灾难性疾病。在疾病和死亡面前,有时医生
还真的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所以全社会对待医学、对待医生,都要
多一份平常心,多一份宽容与厚爱。不管是谁,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
乃是一种美德,也是自身保持良好心态、平衡心理的有效方法。这对
提高人体自身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加快疾病康复,也是很有好处的。
  政府要搭建和谐的平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
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
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是一幅美好的蓝图,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医疗卫生工作指明
了方向。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仍不平衡,城乡、区域、社会
成员之间的医疗卫生保障差异较大,有的则还根本没有享受到基本医
疗卫生保障。国家首先要根据现有国力,力所能及地加大卫生保障投
入。
  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首先是“基本”,就是人人共享,公平合理。
要念好“基本”这本经,所要采取的行动是要尽快完善分级就诊制度,
如果一个感冒也要到大医院求诊,实在是牛刀杀鸡。对小病和诊断明
确的慢性病,为什么不让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解决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在这样,才能杜绝医疗卫生保障经费过度集中在少
数强势群体上使用的不合理局面。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最大公平地
把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阳光照耀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连建伟(何永生整理)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8 12:25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6.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1-29 22:06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5.马克思有句名言:“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
“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
和为贵,谐为美!
作者: 大千世界    时间: 2007-12-7 19:41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站在自然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点


2007.12.06  3版  中医专刊     编辑:祁芳
作者:汪卫东 王国强 曹洪欣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互相融合,是新世纪医学模式发展中反映
的主题思想。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处在自然科学与人
文科学的交叉点上。中医心理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理
论为指导,积极汲取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知识,
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
  中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对中医药学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
先,中医学是孕育中医心理学的宝藏,其对中医心理学的阐述历史悠
久,博大精深。《黄帝内经》开卷第一篇、开篇第一言、开言第一论
就是“生而神灵”的心理学思想。《内经》篇名命题与心理学有关的
达32篇,占整个篇章162篇的19.8%。在内容中涉及心理学、医学心理
学思想的达129篇,占162篇的79.6%。其次是认识深刻,理论丰富。
中医古代治病的原则是先调神,二食疗,三针灸,四汤药,把治心调
神放在一切治疗方法的首位。第三是治法多样,实用性强。在几千年
的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治疗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方法,
临床实用性很强。第四是见解独特,内容丰富。
  中医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那是因为它
与中医学的历史一样悠久。说它年轻,是因为与中医学的其他学科相
比,虽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便有很多的中医专家投身于这个事业,
但毕竟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学科,它还没有作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分离出来进行研究发展,以至于连最基本的学科代码还未能
获得,这必影响着的中医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
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既有以中医非药物疗法,特别是中医系统心
理疗法治疗各类心理疾病为主的心理门诊和睡眠专题门诊,也有以中
医中药治疗和研究心身疾病为主的心身医学科。
  我们可以将全部疾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典型的心理障碍和心理
疾病的病人,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失眠症等;第二
类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哮
喘、肿瘤等;还有就是由于各种躯体疾病产生的心理反应。很多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像肿瘤、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产生与发
展,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临床医生除了能够对一些躯体疾
病排查以外,还必须对各种精神心理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才不至于误
诊、漏诊。比如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但在北京市社
区的抑郁障碍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未
治率高达62.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将心理和谐作为构建和
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了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
发了精神卫生工作中长期规划和指导意见,精神心理疾病在群众中的
认知度明显提高。2006年6月,卫生部疾控局成立了精神卫生管理处,
统筹规划和管理全国精神卫生与心理卫生工作。所以,从建立和谐社
会的高度和医院建设要进一步以病人为中心、改善医患关系的角度,
都应该重视发展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医心理学学科,培养中医临
床心理学人才队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汪卫东

  链接——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中医祖先提出的“心主神明、心神感知、形神一体、五脏化五志”等
重要理论,奠定了中医对人类心理疾病、心身疾病诊治的基础,形成
了系统的情志理论与治疗技术,这是人类共同的医学财富,我们应该
努力挖掘,整理提高,服务人民,造福人类。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链接——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综合性医院中25%~40%的患者伴有各种心理
问题。抑郁障碍患者的就诊率只有37.1%,有七成的患者在发病之初
不清楚自己是否患有抑郁障碍,一成的患者认为抑郁障碍是思想问题,
仅有不到10%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抑郁障碍。

  链接——
  中医心理学出自东方文化背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
观念,辨证施治,强调形神合一。它高度重视物理化学致病因素,更
重视心理、生理的内在联系,同时强调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
于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一批中医专家即投身于中医心理学研
究。80年代开始,部分中医院校开设了中医心理专业或中医心理学科,
培养了一批从事中医心理人才。
  近年来,我国中医心理学无论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发展方面,还是
在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
中医科学院拥有以薛崇成老先生为代表的几十年投身于这门学科研究
的老专家,也有一批年轻的学者,他们和全国中医专家和心理专家一
道辛勤耕耘,在中医心理学临床和科研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
出了辛勤汗水。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12-11 18:17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要做医生先学做人


2007.12.10  3版  医生论坛     编辑:吴卫红
作者:裘法祖
  我毕业后从医已经67年了,常扪心自问,是否让每一个经过我诊
治的病人感到温暖?是否做到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我深
感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在我67年的外科生涯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就是:做一个医生不难,做一个好医生很难,永远做一个好医生更难。
早年读春秋《左传》时,记得有一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
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们做
医生的,是做学问的,但是做人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我常常思索如
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道理。
  如何做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只能靠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年
前我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周恩来总理的外交秘书李慎之先生写的《
做学问首先要做人》;另一篇是2年前去世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
韦加宁医生的讲稿《最重要的是做人》。两篇文章读后我感受甚深,
思考了好久,更感到要做一个医生,一个好医生,首先应做一个好人。
什么是好人,就是要诚实、正直,要谦虚、本分,要关心别人胜于关
心自己,要成为一个胸襟开阔的人。
  第一,要做诚实的人。3年前我遇到两件事情,心中很不平静。
一件是一位硕士研究生,带着一封倍加称赞的推荐信去我的母校上海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职。但他工作甚差,表现不好,一查询那封
推荐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当然,他也就此被辞退。另一件是某
院的一位医生,在德国进修后写了一篇论文,2003年投入我院院刊(
英文版)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他本人,另两位是德国人(导师和
一位医生)。由于投稿时附有这两位德国人同意发表的信,当然,我
院院刊编辑部就刊出了。2004年此事被这两位德国作者发现了,不同
意他发表此论文,因为研究工作不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再查询,发
现这两封德国作者同意发表的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并代签了名。
后来德国作者坚持要他以英文、德文两种文字在我院院刊(英文版)
公开道歉,并要求取消此论文。中国有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
莫为。做了不诚实的事,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古语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和诚实,是每个医生或每个科学家应该
具备的、不可或缺的品德。我一直认为,最老实、最诚实的人,是最
聪明的人。
  第二,要做谦虚的人。我已93岁,对计算机、纳米、细胞因子、
基因等新技术、新理论都不太懂了,我总是请教我的研究生,我并没
有因此丢面子,相反,他们更尊重我了。现在,有的年轻人学成回国,
自以为高人一等,遇到一点不愉快或目的未达到就拿架子,甚至扬言
要走人,这是极不可取的。做了一个外科医生,或获得了一个博士学
位,不要以为就高人一等了。想一想,一个司机、一个电工,如果他
们有机遇学医,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外科医生。
  第三,要做尊重他人的人,并尊敬老师。尊重人是相互的,要想
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先尊重别人。要尊敬老师,理由很简单,因为
每一个人都要老的,你不尊敬你的老师,等你老了,你的学生也不会
尊敬你。韦加宁医生在他写的《最重要的是做人》一文中说,每一个
医生都有他光辉灿烂的事业顶峰,也都会有他衰老退休的时期。如何
对待退休的老师?他们已无力和你争什么,至少在你的心底应该给他
留一块尊重的领地。这句话是何等深刻,何等高尚!
  第四,要做能容人的人。要团结人,要能原谅别人不足的地方。
要胸襟开阔,与人为善,特别是做了一个科室领导或上级医生,更要
注意做到这一点。
  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最近提出要“自我的和谐”,也就是如何正
确处理自我与社会(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对待荣誉、挫折和困难。
我认为“自我的和谐”非常重要。如何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做到“自我
的和谐”,值得我们深深地去理解、去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在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庆祝百年华诞之时,发表了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演讲,本版摘编其中一段,以飨读者。




作者: 王耀勋    时间: 2008-2-2 09:28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其实,真正的中医,很少存在医患关系问题,因为他们只要给患者看病,就需要好很多、很好的沟通,否则,效果多数不会好的。每个中医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医患关系问题多数出现在西医或者西医医院是很好理解的。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2-3 12:27
标题: [原创]中医如何实践医患合谐
下面引用由王耀勋2008/02/02 09:28am 发表的内容:
其实,真正的中医,很少存在医患关系问题,因为他们只要给患者看病,就需要好很多、很好的沟通,否则,效果多数不会好的。每个中医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医患关系问题多数出现在西医或者西医医院是很好理解的。
先生言之有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