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郝守玉郝志玲在 2010/01/21 02:41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是对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中西医融合与中西医结合不是一回事,两种方法根本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医疾 ...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在 2010/01/21 04:12pm 发表的内容:
确实如此。
但是,正确理解中医理论却是一大障碍。
许多中西医融合或中西医结合者,本身对大多数中医知识不能理解的前提下,就急于融合或结合,那样的效果会好吗?
甚者,自己不能理解,干脆就说中医的理论是僵 ...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10/01/21 04:43pm 发表的内容:
敬请先生指教,我们对于中医的哪些认识发生了错误,如果我们对于中医的认识发生了错误,例如痰饮,如果我们把痰饮仅仅理解为咳嗽咳出的痰,把痰饮与肺炎融合起来,岂不大错特错!我之所以选择全球中医药论坛发 ...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在 2010/01/21 05:19pm 发表的内容:
是先生可以在读读理解一下和氏璧问的是什么。
本人同样赞同郝守玉郝志玲的观点,但在论坛中却发现下面我提到的问题。所以,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些现实的问题。
确实如此。
但是,正确理解中医理论却是一大障碍 ...
下面引用由杨生军在 2010/01/21 05:07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不说中西医融合不仅是对人类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帮助西医步入科学发展正轨最有力的武器呢?
谁帮谁为主的问题必须搞清楚。如果对中医根本没有信心,就不必到本论坛发慈悲啦。中医从来就是包容的 ...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10/01/21 05:51pm 发表的内容:
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要一个证态一个证态的论证,由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证态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才是中西医融合形成的理论体系。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在 2010/01/21 05:59pm 发表的内容:
原来先生是“要一个证态一个证态的论证,由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证态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中西医融合的。
不知“郝守玉郝志玲”对在下所提的问题,如何看法,请指教。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在 2010/01/21 06:19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是以中医学为体,西学为用,衷中参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无数中医学子几代甚至几十代的努力,中西医才能最终走向融合。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在 2010/01/21 06:28pm 发表的内容:
是的,是个漫长的努力过程。
然而,先生以中医的那些理论为体呢?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10/01/21 06:27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学习中医经典,按照中医经典中对于证的描述,翻译成现代汉语,这部分工作中医界的学者已经完成了。其次看看中医界对于该证的争论,大概有几种意见。
中医对于证的判定:1 症状体征、脉象、舌象;2 ...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10/01/21 06:39pm 发表的内容:
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为体。三年解决。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在 2010/01/21 06:29pm 发表的内容:
西学东进,百余年来,有不少学者主张中西汇通,融进现代科学知识,事实上现在的中西结合学科已遍地开花。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用桂枝汤合阿斯匹林治感冒,后世用经方和西药合用治疗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医 ...
下面引用由郝守玉郝志玲在 2010/01/21 07:16p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一个证态一个证态的论证,好比解决战斗二百米内的硬功夫,必须拿下。我很佩服李同宪李月彩先生,在这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但是我认为目前中医证概念,有许多尚待规范,在西医病理状态中,不能马上找到相应 ...
下面引用由zhhj在 2010/01/22 08:07pm 发表的内容: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349
有病的不仅仅是中医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1-29 02:18
中西医融合的提法目前已有两种,两者有质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一种是中西医理论的真融合,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2-1 09:02
《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伤寒论现代解读》在本论坛全文发布,几乎没有看到反 ...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