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第18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0-25 09:09
标题: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第18条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25 23:39 编辑
第18条
【原文】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释义】
诸有水者,指一切水肿病而言。凡治水气病,腰以下肿者,其病在下在里,多因阳气衰弱,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潴留于下而成,故治宜化气利水,渗利水湿,使腰以下之水从小便而排出;腰以上肿者,其病在上在表,多因外邪侵袭肌表,闭郁阳气,水湿停留于上在表所致,故治应宜通肺气,发汗散邪,使水邪从汗液而排出。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参考】
[按语] 水之去路有二:在表者发汗;在里者渗利。此因势利导,使水气迅速而去。但临床所见,也有腰以上肿,而渗于里;腰以下肿,而溢于表。此多与肺气不开,脾气不运,肾气不降,三焦不利,大气不转,水湿不去有关。所以,在治疗上:腰以上肿,发汗去表邪,又要兼用渗利,使在里之水尽去;腰以下肿,既要渗利,又要兼开肺气,健运中州,使上窍通而下窍利,则水气尽去。
本条以发汗、利水为治水两大法则。然而,在本篇中又有温阳化气,健脾化湿,调和营卫,益气固表,行水散结,温经通阳等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2-26 07:39
本条以发汗、利水为治水两大法则。然而,在本篇中又有温阳化气,健脾化湿,调和营卫,益气固表,行水散结,温经通阳等法。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