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消渴小便利和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第5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0-9 10:46
标题: 消渴小便利和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第5条
第5条
【原文】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词解】
水入:饮入水。
【释义】
外感邪气,循经入府,与膀胱之水互结,水蓄于下,气因水阻,津不上布故口渴。蓄水过多,上干于胃,胃失和降,故渴饮之水,拒而不纳,水入则吐。魏念庭认为“此名之曰水逆,其人小便亦必不利”。此与上条病机基本一致,故亦用五苓散化气行水利小便,蓄水得去,则诸症自解。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水逆证治。
【参考】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水气上逆,饮入即吐者,此非消渴之证,与消渴正相反;一水入即渴,一水入即吐也。此名之曰水逆,其人小便亦必不利,亦宜五苓散主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2-19 06:24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18 22:28 编辑
参考《伤寒论现代解读》相关条文。太阳蓄水证。
水逆,即西医的水中毒。水逆-水中毒证态。轻者,渴欲饮水,水入则吐;重者,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五苓散对于水电解质紊乱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治疗失盐失水低血容量状态,又可以治疗各种水肿,包括脑水肿、胸腹腔积水等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2-19 16:4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8 08:10 编辑
第74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中 也有类似于“水逆”的表现,注意鉴别。
“五苓散”方证总结
五苓散主要在于补充津液:通过加强胃对饮入之水的吸收功能来补充人体的津液。
五苓散证是汗出过多导致的津伤,因津伤阴虚而导致发热、口渴、小便不利;也可有胃对水的吸收功能出现障碍的表现,水入则吐、心下痞、吐涎沫等,甚至呕吐下利并见。
对于汗多导致的津伤,津伤导致的阴虚,主要的措施是补充水分,中医没有静脉补液的途径,只能通过饮水来补充,而饮水能否达到补充人体水分的目的,关键在于胃对饮入之水的吸收功能。
轻度的伤津,胃本身对水的吸收功能是正常的,少少饮之就可以,如第71条的前半段;重度的伤津,加上胃本身对水的吸收功能下降、变弱,就需要用五苓散帮助胃对饮入之水进行及时的消化吸收。
说五苓散是补充津液的可能会比较费解,因为五苓散并不是养阴生津的方,如果说五苓散是中医的补液疗法,可能理解起来会容易些。
五苓散证有以下要素
有伤津的原因,汗出过多。
有津伤的表现,口渴、小便不利。
有津伤导致阴虚,阴虚导致内热的表现,如发热、脉浮或浮数;或者有胃对饮入之水消化吸收障碍的表现,如水入则吐、吐涎沫、心下痞、甚至呕吐下利等。
排除阳明里热炽盛的可能。
五苓散证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大汗出导致的津伤,和西医所说的高渗性脱水相似,也可以通过补液治疗。
“五苓散”的特异性方证
(一)大汗之后,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说明:
即原文第71条后半段。
特异性方证构成要素:
伤津的原因:大汗。
伤津的表现:小便不利、消渴。
伤津导致阴虚,阴虚导致内热的表现:脉浮、微热。
(二)大汗之后,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说明:
即原文第72条。
特异性方证构成要素:
伤津的原因:大汗。
伤津的表现:消渴。
伤津导致阴虚,阴虚导致内热的表现:脉浮数。
(三)大汗之后,发热,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五苓散主之。
说明:
即原文第74条。
特异性方证构成要素:
伤津的原因:大汗。
伤津的表现:渴欲饮水。
伤津导致阴虚,阴虚导致内热的表现:发热、烦。
胃对饮入之水消化吸收障碍的表现:水入则吐。
(四)大汗之后,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心下痞者,五苓散主之。
说明:
即原文第156条。
特异性方证构成要素:
伤津的原因:大汗。
伤津的表现:渴而口燥、小便不利。
伤津导致阴虚,阴虚导致内热的表现:烦。
胃对饮入之水消化吸收障碍的表现:心下痞。
(五)大汗之后,发热,渴欲饮水,呕吐下利者,五苓散主之。
说明:
即原文第386条。
特异性方证构成要素:
伤津的原因:大汗。
伤津的表现:渴欲饮水。
伤津导致阴虚,阴虚导致内热的表现:发热。
胃对饮入之水消化吸收障碍的表现:呕吐、下利。
(六)水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无明显寒热之象者,五苓散主之。
说明:
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第十二》第31条。
特异性方证构成要素:
有水的表现:水肿、小便不利。
舌象:舌质淡苔白。
排除因素:无明显寒热之象。无寒象是为了排除真武汤证和肾气丸证;无热象是为了排除猪苓汤证。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