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10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5-15 08:13
标题: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10条
第10条
【原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  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词解】
  气:寒气。
【释义】
  寒湿侵袭于关节之间,凝结不去,阻碍气血的运行,所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强直拘急,脉象沉紧。治以乌头汤散寒止痛。方中麻黄辛温,散风寒湿邪;乌头温通阳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通络敛阴;黄芪益气祛湿,可制麻黄发汗太过;乌头大辛大热,有毒,用白蜜之甘润以缓其燥热,并能解毒。本方使寒湿之邪微微汗出而解,邪去而正气不伤。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寒湿历节的辨证论治。
【参考】
  1.临床应用:本方用于治疗寒邪偏胜之痛痹,证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关节不可屈伸,畏寒喜热,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白,脉弦紧。病在上肢者加桑枝、秦艽;病在下肢者,加桑寄生、牛膝;若寒甚痛剧者加草乌、桂枝;病久挟有瘀血者,加乳香、没药、元胡、红花、全蝎、蜈蚣、乌梢蛇;兼气血两亏者,加人参、黄芪、当归、芍药;寒阻痰凝,兼有麻木者,酌加半夏、桂枝、南星、防风;病久肝肾阴虚,关节畸形,酌加当归、牛膝、枸杞子、熟地等。有用本方加虫类药治疗硬皮病获效者。此外,本方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三叉神经痛、腰椎骨质增生症,属寒湿痹阻者。
  方中乌头为峻猛有毒之品,故用乌头炮用,且煎药时间宜长,或与蜂蜜同煎,以减其毒性。服乌头汤后,若唇舌肢体麻木,甚至昏眩吐泻,应加注意,如脉搏、呼吸、神志等方面无大的变化,则为“瞑眩”反应,是有效之征。古人有“药弗瞑眩,厥疾难瘳”之说。如服后见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脉搏有间歇等现象,甚至神志昏迷,则为中毒反应,应当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2.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5-15 08:17
标题: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10条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4-22 02:44 编辑

     方中乌头为峻猛有毒之品,由于其毒性剧烈,而现在西医止痛的药物毒性比较小,大可不必冒险使用本方。

        2019,4,22
        上述说法,似有不妥,另当别议。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4-22 10:42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有人认为“ 脚气”为历节之误。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4-22 11:2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4-22 10:42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有人认为“ 脚气”为历 ...

确为寒湿痹证者,用之有效、生姜、黑豆、防风同煮久煎,喝时调蜂蜜,用过几例,末见有中毒反应。反而是麻黄汤用后易有兴奋失眠震颤手拌等反应,后也悟出喝时调蜂蜜可解其副作用,制其毒而又有利咽止咳作用。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