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5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2-13 17:14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5条
第25条
【原文】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词解】
暍:伤暑。
洒洒然:形寒毛耸的样子。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中暍的主要脉证及其误治的变症。
【释义】
暑为六淫之一,病从太阳开始,故有发热恶寒的见症;但暑多挟湿,故又见身重而疼痛。由于暑月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所以伤暑多呈气阴两伤的病证,喻嘉言所谓“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就是指的是这种病情。其脉或见弦细,或见芤迟,都属阴阳两虚之象。太阳内合膀胱,外应皮毛,小便之后,热随尿失,一时阳气虚馁,所以感觉形寒毛耸。阳虚不温四肢,所以手足逆冷。但稍有劳动,又即阳气外浮而身热,口开气喘;阴津内耗而失润,则前板齿躁。本证实属机体不能适应气候炎热,因虚而致之病,热不甚高,虚象却很突出,与其它外感初起多见实证者迥异。
本证表里异气,虚实错杂,治应兼顾;如因见有表证,而贸然发汗,必更伤阳气而恶寒加重;如仅注意其寒邪而贸然温针,则更助暑邪,必使发热益剧;如果误认口开、齿躁为内有躁热而数加攻下,则更伤其阴,津液内竭,必致小便淋涩,较溺赤之症更甚。凡此诸症,皆属误治之变。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11 09:36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3-28 08:49 编辑
暍 音叶。
中暍,即伤暑,又名中热。三者同属一类疾病,属于西医的中暑。这是一类疾病而不是一个疾病,25条所列的临床表现不是一个病人必须同时具备的,而是不同的临床类型只综合。26条、27条就是两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温病中的暑湿、暑热等卫分证都不属于中暍范畴,属于夏季夏秋季传染病中的前驱期。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28 16:5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3-28 23:30 编辑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是病机,不是具体的疾病,而是存在于许多疾病过程中的病机,或者共同点症状。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中介,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是全书的概论,论述一般原则。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第三,是涉及全身性的疾病,不好归类,单独先提出来。
疟病脉证第四,疟疾是最常见的疾病,作为具体的疾病,首先论述。以下都是具体的疾病,基本上是按照脏腑、部位、典型症状、症状相关等为依据分类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