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2 09:42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9 07:00 编辑

第21条
【原文】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词解】
  日晡所:晡,即申时,约傍晚的时候。
  取冷:贪凉的意思。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风湿在表的证治和成因。
  以上两条,虽同是外湿的表实证,但有所不同,本条是风湿郁于肌腠,其疼痛可呈游走性,病位较浅、有化热化燥倾向,故用麻杏苡甘汤辛凉轻剂;前条是寒湿着于肌肉,以身痛而重着为主,易损伤阳气,故宜麻黄加术汤辛温发散,应善为区别。
【释义】
  风湿在表,故一身尽疼。风与湿合,风邪容易化热化燥,故身疼发热而日晡增剧,这是风湿病的特点,其病多由汗出当风,或经常贪凉,湿从外侵所致。病既属于风湿在表,仍当使之得微汗而解,所以用麻杏苡甘汤轻清宣化,解表祛湿。方中麻黄、甘草微发其汗,杏仁、薏苡利气祛湿。本方实为麻黄汤以薏苡易桂枝,是变辛温发散而为辛凉解表之法。本证较前者表证轻,用药量也少。 前者指20条,湿家,身烦痛,麻黄加术汤
【参考】
  ①程林《金匮要略直解》:“一身尽疼发热,风湿在表也,日晡,申时也,阳明旺于申酉戌,土恶湿,今为风湿所干,当其旺时,邪正相搏,则反剧也。汗亦湿类,或汗出当风而成风湿者,或劳伤汗出,而入冷水者,皆成风湿病也。”
  ②临床应用:本方以麻黄解表宣肺,为治水湿在表、在上之要药;杏仁宣降肺气,苡仁健脾利湿,排脓。故诸药相合,既可治风湿在表之痹症,又适当加味,可治肺系化脓性感染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副鼻窦炎等。
  对湿郁肌腠之扁平疣本方也有较好疗效,若气虚加生黄芪,血虚加当归,脾虚加白术、陈皮,疣表面硬结者加僵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2 09:47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薏仁(拉丁Semen Coicis英文名Coix Seed)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薏米是补身药用佳品。据医药部门化验分析,薏米含蛋白质16.2%,脂肪4.6%,碳水化合物79.2%。冬天用薏米炖猪脚、排骨和鸡,是一种滋补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饮冰薏米,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薏米的种仁和根又能入药治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近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薏米还是一种抗癌药物,初步鉴定,它对癌症的治抑率可达35%以上。难怪桂林地区有首民谣这样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
[编辑本段]科属
  禾本科薏苡属
[编辑本段]形态描述
  栽培为一年生草本。秆直立,高1~1.5米,约有10节。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厘米,宽 1.5~3厘米。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长6~10厘米,直立或下垂,具总柄;雌小穗位于花序的下部,长7~9毫米,外包以念珠状总苞,小穗和总苞等长,能育小穗第一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具10数脉;第二颖船形,被包于第一颖内,先端厚纸质,渐尖;第一小花仅具外稃,较颖略短,先端质较厚而渐尖;第二稃稍短于第一外稃,具3脉;内稃与外稃相似而较小;雄蕊3枚,退化,微小;雌蕊具长花柱,柱头分离,伸出总苞;退化雌小穗2个,圆柱状,并列于能育小穗的一侧,顶部突出于总苞;雄小穗常3个着生于一节,其中一个无柄,长 6~7毫米,颖革质,第一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先端钝,具多条脉;第二颖船形,具多数脉;内含2小花,外稃和内稃都是薄膜质;每小花含雄蕊3个;有柄小穗和无柄小穗相似,但较小或更退化。果实成熟时,总苞坚硬具珐琅质,卵形或卵状球形,内包颖果;颖果,长约5毫米。花、果期7~10月。
[编辑本段]生态环境
  喜生于湿润地区,但能耐涝耐旱。我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各地有野生。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
[编辑本段]药材性状
  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产地:福建、河北、辽宁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
  成分:薏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B2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长期饮用,能治疗褐斑、雀斑、面疱,使斑点消失并滋润肌肤。而且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也被当作节食用品。
[编辑本段]中药化学成分
  种种仁含薏苡仁酯(coixenolide),粗蛋白13%-14%,脂类2%-8%。脂类中三酰甘油61%-64%,二酰甘油6%-7%,一酰甘油4%,甾醇酯9%,游离脂肪酸17%-18%。在三酰甘油中亚油酸(linoleic acid)含量可达25%-28%,在游离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为27%-28%,游离脂肪酸还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顺-8-十八碳烯酸(cis-8-oc-tadecenoic acid)即油酸等。一酰甘油中有具搞肿瘤作用的α-单油酸甘油酯(α-monoolein),甾醇酯中有具促排卵作用的顺-、反-阿魏酰豆甾醇(cis-、trans-feruloylstigmasterol)和顺-、反-阿魏酰菜油甾醇(cis-、trans-feruloylcampesterol)等。种仁还含抗补体作用的葡聚糖和酸性多糖CA-1、CA-2及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coixan)A、B、C。 种子挥发油含69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有已醛(hexanal),已酸(hexanoic acid),2-乙基-3-羟基丁酸已酯(2-ethyl-3-hydroxy-hexylbutrate),γ-壬内酯(γ-nonalactone),壬酸(nonanoic acid),辛酸(octanoic aid),棕榈酸乙酯(ethylpalmitate),亚油酸甲酯(methyllinoleate),香草醛(vanillin)及亚油酸乙酯(ethyllinoleate)等。
[编辑本段]功效
  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阑尾炎。常用量9~30克。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编辑本段]功能主治
  1. 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末稍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
  2. 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3. 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4. 降血糖: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
  5. 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苡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之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
  6. 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7. 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8.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编辑本段]薏仁油疗效
  有兴奋、解热、止血的作用,还具有消炎排脓的效用,对于癌细胞还可以抑制成长。治疗
  1.用于头发:它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的作用。
  2.用于皮肤: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此外,薏仁算是谷物的一种,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编辑本段]用药禁忌
  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编辑本段]食疗DIY
  作法:最简单的,是将炒过的薏仁当作茶泡来喝,或是将炒熟后的薏仁磨碎,每天服薏仁粉。薏仁茶或薏仁茶或薏仁粉市面上都有贩售。也可以和绿豆一起煮,煮成绿豆薏米粥(在煮之前把薏仁浸在水中泡软,煮起来会比较快)。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1.1.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艾氏腹水癌(ECA)细胞的增殖,显著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从该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的2个组分,其一可引起癌细胞的原生质变性,另一组分能使细胞核的分裂相停止于中相。
  1.2.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也能抑制ECA的生长,此种抗肿瘤活性可转移到石油醚可溶的酸性部分中,若将其皮下注射,可使腹水变透明,肿瘤细胞几乎消失,但这一部分的毒性也相应较高。薏苡仁丙酮提取物还对子宫颈癌14(U14)及腹水型肝癌(HCA)实体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1.3.临床应用薏苡仁配伍的煎剂,能观察到对晚期癌症患者有延长生命的效果,并发现给癌症患者腹腔注射薏苡仁丙酮提取物后,经腹水检查,癌细胞的原生质发生显著变性。还发现薏苡仁50%乙醇提取物可促进培养的扁平上皮癌细胞的角化。
  2.免疫作用:
  2.1.从薏苡仁热水提取物分得的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Ⅱa-1,2,3,Ⅱb 部分均显示抗补体活性。
  2.2.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是高度异质性的,用HPLC可分得7个葡聚糖,它们是在主链0-6位含葡糖基侧链的1→4连接的a-D-葡聚糖,每个经纯化的葡聚糖在碘反应中有不同的最大吸收(530nm或>550nm),>500nm-葡聚糖比530nm-葡聚糖更为有效,认为有相当的抗补体活性。
  2.3.酸性多糖Ⅱ a-1,2,3,Ⅱb 进一步分离纯化而得抗补体多糖CA-1和CA-2,分子中含8-11%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60000和70000。在低剂量时,CA-2比CA-1 显示更强的抗补体活性。
  3.降血糖、血钙、血压作用:
  兔皮下注射薏苡仁的乙醚提取物(薏苡仁油),可使血糖值和血钙值降低。薏苡仁的水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可显著降低血糖浓度,从中分得三个有效成分,即薏苡聚糖A、B、C。这些成分可引起正常小鼠和阿脲(Alloxan)诱导的高血糖小鼠的低血糖作用。薏苡素静脉注射可引起兔血压暂时下降。
  4.抑制胰蛋白酶作用:
  从软壳的薏苡种子麸皮中发现一种热稳定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为一种简单蛋白质,分子量约12000,含有许多半胱氨酸或胱氨酸残基。它对牛胰蛋白酶的分子比为1:2,表明是双头的(doubleheaded),其活性在pH3-11和高温100℃的某些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抑制活性的热稳定性程度主要地依赖于溶剂的种类。
  5.诱发排卵作用:
  顽固性无排卵症患者服用薏苡仁为主药的方剂后,可显著改善下丘脑的机能。薏苡仁的提取物也诱发金仓鼠排卵,其促排卵的活性物质是阿魏酰豆甾醇和阿魏酰菜子甾醇。9:1反式阿魏酰豆甾醇和反式阿魏酰菜子甾醇(1)在200ug/天剂量时显示诱发金仓鼠排卵作用。
[编辑本段]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勿用YU米,颗大无味,其YU米时人呼为粳YU是也。
  2.《别录》:薏苡生真定平泽及田野。八月采实,采根无时。
  3.《纲目》:薏苡,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用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YU也。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ZHA结而味甘也。
  各家论述
  1.《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志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脓,利膈开胃。以其性凉,故能清热,止烦渴、上气。但其功力甚缓,用为佐使宜倍。
  2.《药品化义》: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 主治脾虚泻,致 成水肿,风湿盘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盖因湿胜则土败,土胜则气复,肿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部,用治脚气肿痛,肠红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气和力缓,倍用无不效。
  3.《本草述》: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益中气要药。然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
  4.《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5.《本经疏证》:论者谓益气、除湿、和中,健脾,薏苡与术略似,而不知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也。盖以云乎气,则术温而薏苡微寒,以云乎味,则术甘辛而薏苡甘淡。且术气味俱厚,薏苡气味俱薄,为迥不相侔也。此其义盖见于《金匮要略·痉湿蝎篇》,曰湿家身烦疼,当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家,慎勿以火攻之。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夫身烦疼者,湿而兼寒;一身尽疼者,湿而兼风。寒从阴化,风从阳化。故身烦疼者,属太阳;发热日晡所剧者,属阳明。属太阳者宜发汗,属阳明者宜清热,发汗所以泄阳邪,清热所以折阳邪,质之以用术用桂者为发汗,薏苡则为清热矣。虽然,薏苡既治风湿,又主筋急铁拘挛,不能屈伸,彼风湿相搏,骨节疼烦,不得屈伸,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独不用薏苡何耶?
[编辑本段]采收和储藏
  工9-10月茎叶枯黄,果实呈褐色,大部成熟
  (约85%成熟)时,割下植株,集中立放3-4d后脱粒,筛去茎
  叶杂物,晒干或烤干,用脱壳机械脱去总苞和种皮,即得
[编辑本段]药用植物栽培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耐肥。各类土壤均可种植,对盐碱地、沼泽地的盐害和潮湿的耐受性较强,但以向阳、肥沃的壤士或粘壤上栽培为宜。忌连作,也不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近年来在潮湿的水稻上上栽培,特别在抽穗扬花期给以浅水层,可显著增产。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为预防黑穗病,播前将种子用60℃温水浸种10-20min,捞出种子包好置于5%生石灰水中浸1-2d注意不要损坏水面上的薄膜。取出以清水漂洗后播种,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4-72h,于3月至4月,穴播,按行株距27-30cm见方,穴深5-7cm,每穴播种子5-6颗,覆土2-3cm,镇压。每1hm2需种75-90kg。
  田间管理 幼苗有3-4片真叶时间苗,每穴留苗4-5株。中耕除草一般3次。薏苡是需肥量较大,耐肥性较强的作物,生长前期看重施氮肥提苗,后期应多施磷肥、钾肥,促进壮秆孕穗,田间水分管理以湿、干、水、湿、干相间的原则,即采用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薏苡是异株花粉授精,辅助授粉是在盛花期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上午10-12时),使花粉飞扬,可提高结实率。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黑穗病,注意选种和种子处理,发现病
  株应立即拔除烧毁。还有叶枯病等为害。虫害有玉米螟、粘虫为害
[编辑本段]其他
  ●炮制方法
  炒薏苡仁:取拣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或用麸皮同炒亦可。(每薏苡仁100斤,用麸皮10斤);《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一两,以糯米,取使。若更以盐汤煮过,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实、色白、无皮碎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主体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多面形,直径2-20μm,脐点星状、三叉状、人字形或裂缝状,复粒少见,由2-3分粒组成。
  性味
  甘;淡;微寒
  薏米 介绍:
  薏米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薏米具有容易消化吸收的特点,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医疗,作用都很缓和。
  薏米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药食皆佳的粮种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福建、河北等省为主,由于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和“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最近又被列为防癌食品,因此身价倍增。
  薏米 营养分析:
  1. 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2. 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3. 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4. 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5. 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
  薏米 相关性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各种癌症患者、关节炎、急慢性肾炎水肿、癌性腹水、面浮肢肿、脚气病浮肿者、疣赘、美容者、青年性扁平疣、寻常性赘疣、传染性软疣、青年粉刺疙瘩以及其他皮肤营养不良粗糙者、适宜肺痿、肺痈者食用;
  2. 据前人经验,妇女怀孕早期忌食;另外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
  薏米 食疗作用: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
  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淋浊、白带等症。
  薏米 制作指导:
  1. 生薏米煮汤服食,利于去湿除风;用于健脾益胃、治脾虚泄泻则须炒熟食用。
  2. 薏米用作粮食吃,煮粥、做汤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
  3. 将鲜奶煮沸,加入薏仁粉适量,搅拌均匀后食用。常食可保持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
  4. 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在吸收了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很容易熟了。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2 12:03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不知李老从现代医学角度如何理解“风湿郁于肌腠”与“寒湿着于肌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2 18:29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1/22 00:03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李老从现代医学角度如何理解“风湿郁于肌腠”与“寒湿着于肌肉”?
   谢谢关注。
   我的思路是:首先把中医的意思搞清楚,也就是把有关湿痹的全部内容集合在一起,理清楚有关证之间的演变关系,鉴别关系,湿痹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相比较,最后才能从现代医学角度理解“风湿郁于肌腠”与“寒湿着于肌肉”的联系与区别。如果不把握全体,没有掌握中医的理论体系特征,盲目或者强求中西医融合,必然失败。
   我担心的是,中医没有吃透,没有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盲目或者勉强去理解中医的证,差之分毫,失之千里,这是搞理论研究的大忌,一步失误,前功尽弃。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23 12:51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呵呵,我也凑凑热闹,谈谈我的思路与理解。
此处的风湿或寒湿,应当从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从病因的角度去理解之。其所描述反映的,是某种姑且命名为风湿或寒湿的特定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而不是某种姑且命名为风湿或寒湿的特定的致病因素(病原体)。从祛风湿或寒湿的药物来看,其大多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这就部分的反映了风湿或寒湿的病理内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3 17:52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金匮要略》中的湿主要是指湿痹,即关节与肌肉的疼痛,而且与感受风、寒一起致病,引起的病理变化只能通过临床表现(症状组合)反推出来。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23 19:04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3 05:52pm 发表的内容:
《金匮要略》中的湿主要是指湿痹,即关节与肌肉的疼痛,而且与感受风、寒一起致病,引起的病理变化只能通过临床表现(症状组合)反推出来。
此处的湿(湿痹),似乎是一种广泛的结缔组织炎症与血管炎症。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4 01:05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陆渊雷案:薏苡仁,《本经》云:主筋急拘挛,不可曲伸,久风湿痹。《别录》云: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汤本右卫门《皇汉医学》云:考诸家本草,薏苡仁治甲错,脓汁,脓血,带下,利尿,治疣赘,发疹,而有镇痉镇痛消炎解凝诸作用。余常用葛根汤加薏苡仁,治项背筋拘挛;又加术,治急慢关节痛;又用柴胡剂加薏苡仁、桔梗,治腐败性枝气管炎及肺坏疽;又用大黄牡丹皮汤加薏苡仁,或去芒硝、或去芒硝、大黄,治鱼鳞廯、盲肠炎、淋疾;又于猪苓汤加薏苡仁,又加甘草、大黄之等,治淋疾;又用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之类,加薏苡仁,治白带下。又单用薏苡仁,或与诸方配伍,治疣赘,皆取卓效。惟有一事,须注意者,薏苡仁性寒,有利尿缓下作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4 08:53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中医称风湿病为“痹证”、“痹病”。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风湿的记载。《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多处论及风湿,之后,在中医学文献中“风湿”被“痹”代替,但是在民间,从古到今广泛使用“风湿”这个概念,表示肢体疼痛、酸困等,多遇风寒湿或阴雨天加重,呈发作性、游走性。这一组临床表现与欧洲医学中Rheumatism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如前所述,Rheumatis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是欧洲医学的一种古典病理概念。Biallou将这一概念转移至临床疾病与综合征,限定为运动系统疾病,以酸痛为主要表现,可呈发作性、游走性。遂将Rheumatism翻译为“风湿”,“风湿病”。“风湿病”这个名称已经被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广泛接受,共同认为它是指具有运动系统慢性疼痛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由于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尽管风湿的临床表现与研究对象是同一的,但是对风湿的病因、病理、分类、诊断、治疗、预后和转归等方面的认识却大不相同。在我国关于风湿病的研究,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都有许多专著,本书仅就《伤寒论》与温病中涉及的证与西医风湿病中的相应病理状态作一简单介绍。
    湿热郁于经络证与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当归四逆汤证、附子汤证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炙甘草汤证与风湿性心肌病是一个证态
===========================================================================    《金匮要略》中的湿痹应当是伤寒论与温病痹病的补充,他们集合起来应当与西医的风湿性疾病大致相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4 08:57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西医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已出现风湿(rheuma)一词,意为流动,指冷湿液体从头部下流至内脏、四肢发生病变,是一种古典的病理概念。反映最初人们对此类疾病发病机理的推想,即病因学中著名的体液论。长期以来风湿病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Biallou(1538~1616)最早将风湿病与关节疾病联系在一起,他用风湿病来表示一类与痛风不同的急性关节炎,从而首次将风湿病看作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中又根据各自的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各种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9世纪初,有些学者认识到风湿病分类学进展的缓慢,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各类风湿病的特征,目的是彼此加以区分。他们通过对大量风湿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各自临床特点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而提出许多新的疾病名称。但限于认识尚不够深入,最初报道的病例常不能反映出疾病的独特性。例如早在1831年和1856年,就已有人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了描述,但直到19世纪末才与其他脊柱炎区别开来。随着病理学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风湿病为一全身性疾病,可累及身体各个部位。1941年有人提出了“胶原病”的概念。由于风湿病的病变并不局限于胶原组织,1952年又将“胶原病”改名为“结缔组织病”,这一病名曾被临床学家和基础学家广为应用。然而结缔组织病并不能包含风湿病的全部,所以当今的临床学家多主张仍使用风湿病这一名称。
近30年来,由于生物化学、免疫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展,风湿病的研究领域也大为扩大和深入。1950年左右,类风湿因子(1948年)、狼疮细胞(1948年)、抗核抗体(1950年)陆续被发现以及泼尼松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1950年),一系列重大进展使风湿病学有了一个飞跃发展,使风湿病的研究进入到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崭新阶段。
风湿病的类别:从病因学、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以及临床医学等不同角度对风湿病进行归纳后分为十大类,包括100余种风湿病。这样既表达了风湿病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突出了各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相互关系,更便于临床实用,以纠正“风湿病就是单一的关节痛”的错误概念。风湿病分为十大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2)与脊柱炎相关的风湿病
(3)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痛、骨关节炎)
(4)与感染因素有关的风湿病
(5)与风湿状态有关的代谢性和内分泌病
(6)肿瘤引起的骨关节病变
(7)与风湿病有关联的神经病变性疾病
(8)伴有骨、骨膜和软骨病变的风湿病
(9)非关节性风湿病
(10)与风湿病有关的其他各种疾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4 09:05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2-13 00:25 编辑

     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的一组疾病,病因多样如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化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等。风湿性疾病以疼痛(关节、肌肉、软组织、神经等疼痛)为主要症状,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炎占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风湿性疾病不只限于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具有多样性,涉及全身的间质组织,结缔组织是最重要的病变场所,无论致密结缔组织如软骨和肌腱,还是疏松结缔组织,均可有广泛的不同程度的损害。血管炎广泛存在,尤以动脉系统中的小动脉炎为主,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外皮细胞增生或全层炎症。当四肢的小动脉发炎时,血管变细,影响到末梢的血液供给,手足就会发凉。免疫损伤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风湿性疾病,至少部分是因为免疫异常所致的组织损伤。风湿性疾病大约有140多种病,可分为十大类,包括肿瘤、感染性关节炎等在内,显而易见不是附子汤能够解决的。附子汤证只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部分,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播散性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及雷诺氏现象、多发性神经炎等,具有“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的临床表现,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全身衰弱表现的病理状态。这些疾病都呈慢性过程,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少阴病,得之一二日”,是从“复发”开始,而不是从第一次发病算起。总之少阴病寒湿证与慢性风湿性疾病是一个证态,其特点是:(1)临床表现以关节痛全身痛手足寒为主;(2)慢性病程,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3)免疫损伤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24 11:46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4 08:53am 发表的内容:
本书仅就《伤寒论》与温病中涉及的证与西医风湿病中的相应病理状态作一简单介绍。
   湿热郁于经络证与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当归四逆汤证、附子汤证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炙甘草汤证与风湿性心肌病是一个证态
风湿病(结缔组织病)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各自相对不同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这些构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证”的物质基础。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4 15:04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湿”可能是中医学中的难点与突破口。湿温、湿痹、内湿是难中之难。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24 15:55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4 03:04pm 发表的内容:
“湿”可能是中医学中的难点与突破口。湿温、湿痹、内湿是难中之难。
湿温似与湿痹、内湿的“湿”的内涵不同。
后二者似应从机体的内在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去入手理解。
而湿温则是以温为主,是温病中的一种,是病,温热病,而不是证。对于湿温病的诊治,大抵参照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辨出某种证后,行相应的证治。这里的“湿温”的本质或内涵,似应与致病因素(病原体)相联系。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4 16:02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从麻杏苡甘汤到三仁汤,是中医疗“湿”史。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24 16:09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1/24 04:11pm 第 1 次编辑]


湿温

[color=#0000FF]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热遏阻证候为主要特点。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胃肠型感冒等某些病毒感染疾病相似,故以上疾病可参考湿温病进行辨证治疗。
湿温的诊断要点  
本病常年可见而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
起病较缓,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恶寒头重,身痛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
传变较慢,以脾胃为病变重心,常留恋气分,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病变后期,可有化燥伤阴与湿胜阳微两种不同转归。
本病应注意与暑湿相鉴别。虽然两者发病季节类同,证候表现相似,但暑湿病起病较急,初起暑热证候表现突出,兼湿证候表现为次,而湿温病起病较缓,初起湿重于热证候表现突出,两者自是不同。


湿温的辨证分析  
湿温病的发生由感受湿热病邪而致。因夏秋雨湿偏盛,容易形成湿热病邪致病;或人们嗜食生冷,损伤脾胃,水湿内停,复感外邪,内外相引,并为湿热。本病所及脏腑、部位,以脾胃为重心,可外郁遏肌表,内熏肝胆,上蒙心包,中困胃肠,下注小肠,蕴结膀胱。
湿热病邪重浊粘腻,侵犯人体发病较缓,传变较慢。临床上,初起多见湿重于热,湿中蕴热,邪遏卫气分;进而湿热并重,湿热郁蒸气分,由于湿热弥漫,可波及多处脏腑、部位;湿热久恋气分,可渐化火,则出现热重于湿的证候表现。若气分湿热郁蒸日久不解,也可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出现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也可因湿热邪气久困,偏于湿胜,损伤阳气,而致湿胜阳微的转归。
湿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总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必须根据湿、热的偏盛以及病变所及脏腑、部位,辨证选方用药。至于湿热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则参考暑温病营血分病证进行辨证治疗。
湿温的辨证论治  
邪遏卫气型
【证见】 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芳香辛散,宣透湿热。
【方药】
1.主方藿朴夏苓汤(石芾南《医原》)
处方:藿香9克,法半夏8克,赤茯苓15克,杏仁10克,生薏苡仁18克,白蔻仁8克,猪苓12克,泽泻8克,淡豆豉9克,厚朴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
若湿渐化热,无恶寒,但有口渴、小便黄者,可去藿香、赤茯苓、猪苓、泽泻、淡豆豉,加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竹叶10克(即成为三仁汤)。若身重体倦较甚,并见关节肌肉酸痛者,可加入秦艽10克,苍术9克。
2.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每次l。2瓶口服,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金不换正气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厚朴10克,藿香10克,半夏10克,苍术10克,陈皮6克,炙甘草8克,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湿热郁阻膜原型
【证见】 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汗出身痛,手足沉重,胸胁胀满,恶心呕吐。舌尖边红,舌苔白厚腻浊,脉缓。
【治法】 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
1.主方雷氏宣透膜原法(雷少逸《时病论》)方药
处方:厚朴6克,槟榔8克,草果6克,黄芩9克,藿香叶8克,法半夏8克,生姜3片,粉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
若身热不扬、纳呆、口渴不饮或喜热饮者,可加佩兰10克,鲜荷叶9克,连翘9克,以升清化浊,透邪外泄。
2.中成药小柴胡冲剂,每次l~2包;配以藿香正气丸,每次1~2支口服,两药均以每日服用3次。
3.单方验方柴胡达原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柴胡8克,枳壳9克,厚朴8克,青皮6克,黄芩10克,桔梗6克,草果6克,槟榔6克,荷梗9克,甘草3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湿热并重。交蒸蕴毒型
【证见】 发热,口渴,胸脘痞胀,肢酸倦怠,或咽喉肿痛,或身目发黄,纳呆,便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泄浊解毒。
【方药】
1.主方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温热经纬》)
处方:滑石30克,绵茵陈12克,黄芩12克,石菖蒲9克,川贝母8克,木通8克,藿香9克,射干8克,连翘9克,薄荷6克,蔻仁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
若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恶心呕吐者,可加茯苓皮10克,薏苡仁15克,竹茹9克,法半夏9克。若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者,可加皂荚子9克,枳实9克,寒水石20克。若咽喉肿痛甚者,加马勃9克,岗梅根30克,板蓝根20克。
2.中成药甘露消毒丸,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广益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绵茵陈30克,金钱草18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败酱草18克,丹参15克,板蓝根30克,茯苓25克,萆薜12克,薏苡仁2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适用于湿热蕴毒发黄。
湿热困郁中焦型
【证见】 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滑腻,脉滑数。
【治法】 苦辛通降,清热化湿。
【方药】
1.主方王氏连朴饮(王孟英《霍乱论》)加味
处方:川黄连8克,厚朴9克,石菖蒲9克,法半夏9克,淡豆豉9克,栀子12克,滑石20克,竹叶12克,藿香梗9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津伤甚而口渴多饮、小便短赤明显者,加芦根15克,天花粉15克。若湿热郁蒸外发白痦者,加薏苡仁30克。若便溏泄泻者,加火炭母15克,马齿苋15克。
2.中成药救苦丹,每次4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黄芩滑石汤(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黄芩12克,滑石20克,茯苓皮12克,大腹皮8克,白蔻仁8克,通草6克,猪苓9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型
【证见】 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治法】 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方药】
1.主方菖蒲郁金汤(孟澍江《温病学》)
处方:石菖蒲9克,广郁金9克,炒栀子9克,连翘9克,木通6克,鲜竹叶9克,粉牡丹皮9克,淡竹沥12克,灯心草6克,玉枢丹1.5克(冲)。水煎服,每日2剂。
若热偏重,见有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者,加服至宝丹2—3克。若痰浊偏重,见痰涎涌盛,或喉中痰鸣、胸闷气促者,加服苏合香丸3克。若兼见手足抽搐,或颈项强痛、牙关紧闭,或双目上视者,加地龙20克,僵蚕10克,全蝎8克。
2.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以6-8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推注,继以20毫升加人5%或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静脉点滴。
3.单方验方凉膈散加减(彭胜权《岭南温病研究与I临床》)
处方:栀子15克,薄荷9克,黄芩15克,连翘12克,石菖蒲12克,郁金10克,佩兰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2剂,送服苏合香丸。用于治疗湿热秽浊熏蒸,蒙蔽心包,效果显著。
热重于湿,邪从热化型
【证见】 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引饮,身重脘痞,纳呆,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 辛寒清泄胃热,苦燥兼化脾湿。
【方药】
1.主方 白虎加苍术汤(朱肱《类证活人书》)加味
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粳米18克,苍术12克,佩兰12克,芦根18克,栀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兼恶寒者,可加香薷9克(后下),藿香9克。若小便短赤者,加滑石30克,薏苡仁30克。大便溏泄、泻下热臭、肛门灼热者,加黄连8克,黄芩12克,火炭母25克。
2.中成药
新癀片,每次3片,每日3次;配以藿香正气丸,每次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银花白虎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金银花25克,连翘20克,防己25克,木瓜25克,知母15克,粳米18克,石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邪从湿化,湿胜阳微型
【证见】 湿温病日久,身热渐退,形寒神疲,心悸,头晕,面浮肢肿,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滑。
【治法】 温阳利水,健脾祛湿。
【方药】
1.主方真武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茯苓25克,白芍12克,生姜3片,白术9克,熟附子10克,桂枝8克,薏苡仁20克,紫苏梗9克,大枣6枚。清水800毫升煎至35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
若心悸兼气促,动则喘促不宁者,加党参20克,黄芪15克。便溏而腹胀者,加苍术10克,厚朴8克。
2.中成药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温阳汤(赖天松等《I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熟附子12克,炙黄芪25克,党参20克,丹参20克,泽泻20克,茯苓18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淫羊藿9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1剂。
湿温的其他疗法  
1.拔火罐
湿温病腹胀脘痞者,可于神阙穴拔火罐,15分钟后起罐。
2.揉摩法
湿温病脘痞胸闷欲呕者,用酒浸泡葱白(15克)及灯心草(10克)后,文火炖热,取葱白及灯心草于脘腹揉摩;冷后炖热再揉,一般10—20分钟,诸症可除。
3.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4.擦浴法
湿温病持续发热者,将清水一盆煮沸后,加入柴胡、荆芥、紫苏、薄荷各25克,再煮5分钟,待水温适中,进行全身擦浴,微汗而热退。
5.饮食疗法
(1)鲜芦根薏苡仁粥:鲜芦根60-10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25克,淡豆豉15克,粳米45克。洗净合煮为稀粥,加适量食盐调味,每日食用l~2次,用于湿温初起的辅助治疗。
(2)藿荷芦根茶:藿香10克,薄荷叶10克,鲜荷叶10克,佩兰叶8克,鲜芦根12克(洗净切碎)。共人杯中,加滚开水煽泡20分钟,分次饮服。适宜于湿温病后期,余邪未净出现的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等

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http://www.wujue.com),详细请参考:http://www.wujue.com/jbdq/ShowArticle.asp?ArticleID=816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4 16:19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1/24 04:02pm 发表的内容:
从麻杏苡甘汤到三仁汤,是中医疗“湿”史。
请赐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4 16:35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1/24 04:09pm 发表的内容:
湿温
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热遏阻证候为主要特点。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 ...
    同意先生的看法。
    湿温在《中西医融合观》这本书中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湿温不是一种病名,也不是一个证。温病学中非常特殊,风温、春温、湿温、秋燥、暑湿、伏暑都不加“病”字,说明他们没有构成“病”,也不是证。
   “ 内湿”是一种病理状况,以后再详细讨论。
    “湿痹”应该是一个病。是一个病名。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4 16:37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上海何时希先生曰:湿之为病,南方之人,以饮食水、稻,土气卑下之故,诚如韩文公所谓“常常有之,不足以为忧也”。惟值脾胃不运,或感时邪,或逢雨季乃作耳。北人则不然,地高风燥,多食麦、黍、牛、羊、辛辣之品,几有不知湿为何物者,故仲景见舌上有苔则特书之,不若南人常见有薄黄舌苔也。尤氏所谓“先有内湿,后感外湿,平日土德不及,湿动于中”之说。(未完待续)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4 16:59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续上文)本篇之论湿,凡所谓湿家、风湿、太阳病、伤寒等语,已明指为表湿无疑;虽或兼阳虚,或兼里湿,征以其厕篇目于痉、暍之间,决同为外感,故当以表湿为范畴也。
又湿为四时特定之邪,《内经》虽定为长夏之太过,然作为湿季,则各地不一,以雨季自南而北,粤于初春,汉中已初夏,上海在四。五月所谓“梅子黄时雨”也,鲁地迟一月,北京又迟一月,率在秋孟矣。当其雨湿之至,天地如雾,中人如霉,困困顿顿,心中愦愦,几乎人人有纳呆烦满,四肢疲重之象,此岂尤氏。。。。。惟脾不运,内有湿者,则其困顿更甚也耳。湿之困人,里重则治里,而水湿质重,性喜下流,必以小便为出路;又湿胜成濡泄,故仲景云:“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小便正是湿之出路耳。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未完待续)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4 17:24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续上何论)
治湿必须予以出路,或汗、或利小便、或下是也。以下法为较少用。湿为粘腻之邪,苟无瘀滞痰癖实质之积与相凭藉,则无可下之据,下之未必能祛湿,徒伤脾气耳。表湿一汗可解,易治。治里湿为难,久渍又易化热,湿与热合,如油入面,更为掣肘。湿居于内,约有三处,三焦少阳、膀胱太阳、脾太阴也,而以三焦决渎失渎,湿浊留潴为尤难治。治之须三法并举,一开上、二宣中、三导下是也。。。。。仲景此条麻杏苡甘汤而言,麻、杏开上而有余,苡、甘导下,宣中则阙如也。此治湿之法已可启人思路,导三仁汤、杏苏散之先河。开辟草莱,仲景北人导之于先,南方多湿,得吴鞠通而光大之,使今之治湿者得有遵循也。
录之共学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24 17:46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1/24 06:2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4 04:35pm 发表的内容:
湿温不是一种病名,也不是一个证。温病学中非常特殊,风温、春温、湿温、秋燥、暑湿、伏暑都不加“病”字,说明他们没有构成“病”,也不是证。
个人以为,从实质出发,而不是从“名”出发,温病与其下诸病(风温、春温、湿温、秋燥、暑湿、伏暑),是总病与分病之关系,是温病的分类,分而为风温、春温、湿温等,合而总称为温病。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9-1-24 18:00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湿温、秋燥、暑湿、伏暑)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参照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的方法,辨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在这里,适用于“同病异证”,证是“疾病(外感或内伤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位、病性的病理概括”,病与证的关系,是过程与阶段、纲与目的关系。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5 01:04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说得是!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25 11:01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2-13 23:16 编辑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三仁汤、杏苏散,治“湿"之发展过程。
谢谢赐教.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1月25日 11:03am 时添加 -=-=-=-=-
从<金匮>到温病的发展过程.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9-1-28 21:30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这个讨论有些意识,不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14 16:21
   请大家继续讨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14 21:39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4 13:41 编辑

       《中医湿病证治学》是凝聚了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及其编委会近20年心血的我国第一部中医湿病专著。2013年本书第2版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第3版也在广大读者需求声中应运而生。全书分上、中、下篇和附篇。上篇全面阐述了湿病的概述、病因病机、诊断、常见证候、治疗及湿病的研究进展、湿病的预防与护理;中篇分内科、妇科、儿科、皮科、外科、五官科等,集中介绍常见湿病证治;下篇为名家论湿精粹,首先介绍了中医名家干祖望、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何任、张琪、李今庸、萧熙、康良石、杨春波先生治疗湿病的宝贵经验,然后具体介绍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湿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附篇介绍湿病常用中药、湿病常用中成药、方剂索引。第3版新增了湿地、雾霾的相关内容,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健康之本的思想。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15 06:39
   为了说明湿温,首先复习一下相关的免疫学内容。转载《中西医融合观》

                 (四)机体抗各类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学特性:(正气的功能)
病原侵入机体后,由于其生物学特征的不同,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是有差别的。
1.按照病原体分类
    ①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学特性: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以外毒素为致病方式的细菌感染——外毒素血症;2.胞外菌感染;3.胞内菌感染。对于外毒素只有用抗毒素中和之,抗毒素只能中和未与细胞组织结合的游离毒素,已和细胞结合的毒素则不能被中和。胞外菌感染多为急性感染,如肺炎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免疫机制一般以体液抗体的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为主。化脓性细菌一旦被吞噬即被消灭,一般不会在吞噬细胞内繁殖。胞内感染则不同,多种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等,常常能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和其它宿主细胞内,甚至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并随吞噬细胞游走而播散,使感染成为慢性过程。
    ②抗病毒感染的免疫特性:因为病毒为专性胞内寄生,所以,以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但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需要抗体与细胞的共同作用。由于病毒的不同组织亲嗜性,有些病毒可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慢性过程;有些则直接侵袭亲嗜组织,引起急性特异性病理变化。
2.病原侵入机体后,由于其生物学特征的不同,可分为胞外菌感染和胞内菌感染两类,机体对这两类感染的免疫反应是有差别的。
(1)胞外寄生菌的抗感染免疫:                     
①抗体对细菌繁殖的抑制作用:抗体与细菌结合,可以出现凝集和鞭毛制动现象,但一般而言,对细菌的活力只有微弱的影响,甚至没有影响。如果抗体的结合能抑制细菌的重要酶系统或代谢途径,则可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例如,某些细菌(例如败血巴氏杆菌)从血清转铁蛋白摄取铁的能力可被特异性抗体封闭,从而导致细菌生长受抑制。
  ②抗体对细菌吸附作用的抑制:病原菌吸附到粘膜上皮细胞是造成感染的先决条件。粘膜表面的抗体,在防止病原菌对粘膜的侵犯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在粘膜表面起这种作用的抗体主要是SlgA,它是局部免疫的主要因素。SlgA抗细菌感染可有以下几种方式:在补体和溶菌酶的参与下溶解某些细菌;在肠道局部增强吞噬作用;防止细菌对粘膜上皮细胞的吸附。例如SlgA能阻止链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对粘膜表面的吸附。
③抗体和补体对细菌的溶解作用:在许多感染中,机体能产生相应抗体(lgG、lgM、lgA),当细菌表面抗原和lgG、lgM结合的免疫复合物一旦通过经典途径使补体活化或由分泌型lgA或聚合的血清lgA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即可引起细胞膜的损伤,最终发生溶菌。实验证明补体的溶菌作用仅对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包括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发挥作用。但这种作用往往并不彻底,仅使杆菌菌体膨大或变为球形,不引起溶解。但若于试验中加入适量的溶菌酶,则可出现溶菌现象。
    ④抗体和补体对吞噬作用的调理:抗体和补体单独能对适当的靶细胞起调理吞噬作用,若两者联合作用效应更加强大。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具有lgG的Fc受体,当lgG通过其特异性抗原结合部位(Fab)与细菌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Fc受体结合,即可在细菌与吞噬细胞间形成抗体“桥梁”,这不仅能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而且有助于强化细胞内的杀菌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还有C3b受体。因此,细菌与所有能结合补体的抗体(lgG、lgM)形成的复合物,均可激活补体形成活化产物C3B,从而发挥调理吞噬作用。尤以lgM的作用更强,此作用在感染的早期特别重要,因为此时lgM抗体占优势。
    (2)胞内寄生菌的抗感染免疫
凡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宿主细胞内并繁殖的病原菌称胞内寄生菌。例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等均属此类。由于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所以体液免疫对这类细菌感染的作用受到限制,对胞内感染的防御功能主要靠细胞免疫。例如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由于细胞免疫尚未建立,吞噬细胞虽可将它们吞噬,但不能有效地消化杀灭,因此病原菌容易随吞噬细胞在体内扩散,蔓延,而造成全身感染。但在传染过程中,机体在病原菌的刺激下逐渐形成细胞免疫,通过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各种淋巴因子,激活吞噬细胞,可大大增强其吞噬消化能力,抑制病原菌在吞噬细胞内生存,从而获得防御同种病原菌再感染的免疫力。
(3)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感染:细胞免疫指T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介导和调节的免疫,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它免疫系统。
   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参与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15 06:40


       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感染



           
  
细胞内感染病原                     
  
  
细胞外感染病原
  
  
细菌
  
  
病毒
  
  
真菌
  
  
原虫
  
  
其它
  
  
细菌
  
  
真菌
  
  
原虫
  
  
蠕虫
  
  
布鲁菌属
  
  
巨细胞病毒
  
  
皮炎芽生菌
  
  
利什曼原虫
  
  
衣原体
  
  
绿脓杆菌
  
  
曲菌
  
  
疟原虫
  
  
血吸虫
  
  
猪红斑丹毒丝菌
  
  
单纯疱疹病毒
  
  
念珠菌属
  
  
兔弓形虫
  
  
立克次体
  
  
脆弱类杆菌
  
  
接合菌
  
  
贾第鞭毛虫
  
  
粪类圆线虫
  
  
土拉热佛郎西斯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粗球孢子菌
  
  
克氏锥虫
  
  
梅毒螺旋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
  
  
旋毛虫
  
  
产单核细胞
  
  
EB病毒
  
  
新型隐球菌
  
  
  
  
  
  
  
  
  
  
  
  
  
  
李斯特菌
  
  
  
  
  
  
  
  
  
  
  
  
  
  
  
  
  
  
肺炎军团菌
  
  
麻疹病毒
  
  
荚膜组织胞浆菌
  
  
  
  
  
  
  
  
  
  
  
  
  
  
结核杆菌
  
  
  
  
巴西副球孢子菌
  
  
  
  
  
  
  
  
  
  
  
  
  
  
麻风杆菌
  
  
  
  
  
  
  
  
  
  
  
  
  
  
  
  
  
  
鸟结核分枝杆菌
  
  
  
  
  
  
  
  
  
  
  
  
  
  
  
  
  
  
星状诺卡菌
  
  
  
  
  
  
  
  
  
  
  
  
  
  
  
  
  
  
沙门菌属
  
  
  
  
  
  
  
  
  
  
  
  
  
  
  
  
  
  
耶尔森菌属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15 06:41
         
   3.湿热病邪的现代医学机制(正气与外邪的胶着态势)

阿肖夫(Aschoff)1924年根据体内巨噬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贮存活体染料功能和吞噬作用,将这组细胞称为网状内皮系。但是,后来通过对体内放射标记细胞及其发育和行为的研究,对这一概念作了修改。发现,上述血窦内皮细胞并非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更强的吞噬能力。过去借助光镜显示的吞噬作用实际上是血窦周围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且巨噬细胞同其他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粒细胞除外)均源于单核细胞或其前体细胞。所以,有人提出应将网状内皮系改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包括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中固定和游离的巨噬细胞。肝的枯否氏细胞、肺泡的巨噬细胞或尘细胞、小胶质细胞以及血窦和血管周围的巨噬细胞等,这些细胞的胞膜上有免疫球蛋白受体。

(1)网状内皮系统:血、淋巴组织、肝、脾、骨髓和肺中的吞噬细胞组成网状内皮系统,又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这个系统能去除微生物及受损或衰老的宿主细胞的微粒。对微粒的识别是由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完成,纤连蛋白可包裹受损细胞碎片、胶原蛋白碎片、改变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以增强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另一方面,巨噬细胞能识别LPS(脂多糖)等微生物的表面成分。血清中的大多数补体是由巨噬细胞合成的,在感染反应时产量增加,补体的活动可导致微生物溶解,在吞噬、产生细胞因子、吸引白细胞达到感染部位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补体的溶解作用甚为重要,绝大多数肠道细菌对此敏感,所以,肠道细菌感染容易形成迁延性过程。网状内皮系统对不同的病原体其作用的强度不同,选择性特异性不同,有的病原体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内繁殖和复制,对网状内皮系统造成损害。网状内皮系统对一些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强,对另外一些病原体的降毒作用弱,直接影响疾病的临床过程。那些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内繁殖和复制,而且网状内皮系统对这些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强,那么疾病就会表现为缠绵难愈的慢性或迁延性过程。如果病原体的致病作用非常强,而且网状内皮系统对病原体的作用弱,或者病原体能够抵御吞噬(例如胞外菌),那么疾病就会表现为急性的、暴发性的、重型的过程。温热类温病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初起病邪多犯肺卫,发热及热症突出,伤阴明显,传变较快,容易内陷生变,病程较短,呈现出一派急性过程;湿热类温病的临床特点是:起病较慢,初起时热像可不明显,传变较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伤阳气,呈现出比较慢性的过程。温热类温病多见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湿热类温病多见于消化道传染病。所以病原体(外邪)与网状内皮系统的相对态势也是“湿”与“热”的辨证依据之一。网状内皮系统是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几乎所有的病原体都要受到这个系统的抵制,所以,几乎所有感染病都会具有湿热的可能。只要病原体与网状内皮系统“胶着”,疾病过程就可能呈现迁延、粘腻的可能,即具有了湿温的性质。迁延粘腻的程度与“胶着”的程度相关联。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既可以杀灭病原体,也可以保护病原体不被抗菌素等杀灭,病原体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并释放出来形成二次菌血症,出现前驱期表现,再进入典型期,这也是形成慢性炎症的机制之一。总之,能够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的病原体容易形成慢性迁延性过程,属于湿温。

中医温病学根据临床辨证与湿热有关的西医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扁桃体炎、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肝炎、腺病毒感染、立克次体病、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尿路感染、风湿热、变应性亚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沙门氏杆菌感染(包括伤寒、痢疾等)、布鲁氏菌病、登革热、病毒性脑膜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除外)、脊髓灰质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以上疾病基本上都属于湿温范畴或者夹湿,除了结核病与麻风病之外,与湿热有关的西医疾病与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体可以说完全一致,如上表如示。因为温病湿热或者湿邪的理论来源于中医的临床实践,用湿温及湿邪的理论研究西医的感染病,得出了以上西医的疾病与湿邪有关的结论,这个结论与西医对于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体的研究是在完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理论指导、不同理论框架、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科学范式下得出的,所以这种比较完全是双盲的,因此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对每一个与湿热有关的西医疾病的病理机制及病理过程进行复习,发现其病理过程中都有病原体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的过程,所以湿热病邪与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是湿温证本质的重要证据。

(2)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病原菌都有避免被吞噬细胞吞噬的能力;相反,慢性感染的病原菌则往往都很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但具有躲避细胞杀伤的能力。急性炎症启动急骤,持续几天至1个月,以血浆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慢性炎症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小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其特征。可见慢性炎症与湿温一致,急性炎症与温热类温病一致。此处的慢性与西医的慢性有区别,此处的慢性包括西医的亚急性过程。

(3)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在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布氏杆菌病等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免疫复合物的早期迅速形成,并广泛沉积在各组织的微血管内膜和肾小球基底膜上,因而加剧了病变的发展。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过强、大量肝细胞破坏有关;慢性活动型的发病则可能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复合物或者自身抗体形成、某些淋巴细胞直接攻击肝细胞的综合结果。布氏杆菌病的病原和破损菌体及内毒素均可作为特异性抗原使人致敏,引起一些变态反应性病变,如网状内皮系统中的肉芽肿、血管增生破坏性病变等。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可被认为是Ⅲ型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实际认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布氏杆菌病等与变态反应有关的西医疾病属于中医的湿温、暑湿。

(4)湿热缠绵难愈的另一病理机制认为是:肥甘饮食与细菌内毒素联合作用是导致温病湿热证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肥甘饮食起“湿”的作用,内毒素起“热”的作用。人们早已知道,高密度脂蛋白对内毒素有中合和脱毒作用,有研究发现人工合成高密度脂蛋白能降低内毒素对多形核细胞的粘附活性,减少内毒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因子1、6、8(IL-1、IL-6、IL-8)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又有研究低密度脂蛋白也有中和内毒素病理活性的作用,但脂蛋白不能完全阻止革蓝阴性菌的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的病理进程。脂蛋白对内毒素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能可逆地、不完全地中和内毒素的病理活性,又能使内毒素的半衰期延长,清除减慢。动物实验观察到对照组单纯注射单次剂量内毒素(热邪)后病理反应剧烈,血液肿瘤坏死因子、IL-1的浓度剧增。实验组喂养肥甘食物造成高脂血症后,再注射内毒素(湿热合邪),可能由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中和作用,血中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因子浓度的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恢复较慢。这与湿热致病的认识一致。中医认为,热邪为阳邪其性猛烈,湿邪为阴邪其性黏滞,两者相合,胶着难分,多滞留气分,缠绵难愈,不易发展到营血分。现代人营养状态比较好,血中的脂蛋白较高,所以湿性质的表现比较多见。

(5)中医有内湿的理论,肥胖之具有内湿的性质,或者发胖的人多有湿热,湿邪为阴邪其性粘滞,久则生痰,痰与慢性炎症有关。现代研究证明肥胖、代谢综合征与炎症介质有关,与慢性炎症有关。

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提示,肥胖和炎症的关系是代谢综合征共同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肥胖和有关的代谢病生理变化伴有慢性炎症反应,产生异常的细胞因子及激活炎症信号通路,与肥胖本身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疾病状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肥胖时炎症反应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是被启动的、最初主要位于脂肪组织,其中白色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炎症相关因子基因起着重要作用。炎症指标可能用于代谢综合征的预测和诊断。对肥胖与炎症之间关系的新认识为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新的途径。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人群中某些炎症标志物如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等血浆浓度明显升高,它们可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酪氨酸磷酸化、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降低葡萄糖转运体(GLUT)4mRNA的表达水平、影响血脂代谢、升高游离脂肪酸水平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及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它们尚可通过与瘦素、脂联素等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在与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TNF-α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有:①直接作用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减少酪氨酸磷酸化。②降低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及转运从而减弱胰岛素的作用。③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相互拮抗,负性调节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的核转录因子。④通过促脂解作用介导游离脂肪酸增加。

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时相反应时出现于血清中,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常伴有低度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肥胖可导致血清CRP水平升高,而高水平CRP可加重糖、脂代谢紊乱、内皮功能失调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腹部脂肪增多者围绕冠状动脉的心外膜脂肪也增多。与心血管内的脂肪一样,心外膜脂肪也产生大量促炎症细胞因子,例如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它们可透过血管壁弥散,导致内皮功能异常。

SIRS综合征与炎症介质有关,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也与炎症介质有关,白虎汤能够治疗糖尿病,也能够治疗SIRS综合征,所以推论白虎汤一定与炎症介质有关。大柴胡汤能够治疗急性胰腺炎,也能够治疗高血脂,急性胰腺炎能够引起SIRS综合征,高血脂属于代谢综合征,那么急性胰腺炎与高血脂之间应该有关系。《伤寒论》与代谢综合征发生了联系,这为现代医学提出了新课题。

小结:湿热病邪与湿温的机理:①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②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及二次病原体血症;③变态反应。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与变态反应都属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的免疫功能与中医的脾、西医的脾都有关。在西医的概念中脾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中医概念中的脾气虚、脾阴虚、脾不统血都与免疫功能有关。湿温病势缠绵难愈,起病缓慢,以脾胃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15 06:46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4 22:49 编辑

              
(三)湿温综合征、暑温综合征、暑湿综合征                          
夏秋季节(长夏)容易发生的疾病非常多,中医认为这些疾病是热与湿的胶着而致,与暑湿、暑温、湿温相关,讨论如下:

夏季容易发生下列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霍乱、副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以及伤寒等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血吸虫病等。

(2)蚊媒传染病: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

(3)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等。

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消化道传染病与消化道感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按主要病变部位和临床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病变主要在肠道且以腹泻为特点,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O157:H7出血性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巳病等。另一类虽然通过肠道传染,但病变脏器主要在肠外,包括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中医认为,暑湿、湿温、伏暑都是湿邪与热邪交织而成,吴鞠通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只是发病季节与湿与热的态势有区别。夏秋季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分别属于中医的暑温、暑湿、湿温、伏暑。

1.湿温综合征与消化系统感染综合征
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消化道感染病,如痢疾、伤寒等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因为:①气候条件适宜于肠道感染病细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在猪肉、米、面等食品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痢疾杆菌的增殖率由温度上升而增高,在37℃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造成人群暴发流行。②夏秋季节水的温度及其中的腐败物质有利于肠道杆菌科细菌繁殖及存活,伤寒杆菌在水中可存活2~3周,痢疾杆菌在溏水中可存活数月,同时人饮用水的机会比较多,容易引起暴发;③夏秋季节的气候与湿度适宜苍蝇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传播媒介;④由于大量出汗需要补充水分,饮水过多,稀释了胃酸,降低了杀伤肠道杆菌科细菌的能力;⑤气候炎热喜食生冷,暴饮暴食,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能力,同时增加了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肠道杆菌科细菌进入消化道之后侵入肠粘膜,由于肠道免疫系统特别是肠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肠道杆菌科细菌的吞噬作用,使得肠道传染病的病情呈现出比较慢性的、缠绵难愈的特点。这类疾病中医称为湿温,其病因是湿热病邪,所以,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只是湿热病邪的载体。(见感染过程中的“湿温”)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在夏季,副热带高压或大陆暖高压控制时,大气湿热,如果持续时间长,就会导致丘脑下中枢形成兴奋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兴奋降低,通常在夏季天热时,人们尤其是儿童,经常感到胃里满满的,甚至肚胀、不消化、不想吃东西,这就是迷走神经兴奋降低、胃的蠕动减慢造成的。

肠道疾病一般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细菌或病毒与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和人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一般肠道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幼儿和老人之中,约占82.3%,10岁以下的幼儿特别多,占69%。肠道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正好相反,最多年龄段为青壮年,占65.7%,10岁以下的年龄段较少。肠道感染与季节有关,集中在8~11月,以夏、秋季最多,有两个突变转折期,分别是7~8月突升期和11~12月突降期。

季节与天气变化虽不是引起传染病的直接原因,但病原体和媒介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及机体抵抗力均受四季气象要素的影响。持续高湿天气,病原体也易繁殖、传播,容易发生肠道感染病。统计表明,最小相对湿度45%以上,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发病住院人数明显增加,占总病例数的76.4%。

肠道传染病与气压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肠道感染病例集中的5~11月,统计气压与肠道病的关系得知,平均气压小于1015百帕时,肠道病住院人数占97.3%,小于1010百帕时病例占总数的52%。可见,低气压有利于肠道病发生。

消化道感染症候群: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

 中医认为:夏秋季节湿热交蒸,人体脾胃功能大多较为呆滞,内湿易于留困;若素禀脾胃虚弱,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脾胃更易受损,以致湿停聚,此时再感外来湿热病邪,就会引起湿热病。湿温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白露,公历7月下旬~9月上旬)气候炎热雨湿较多之时。发生在其他季节,有湿热表现的疾病虽然可以以湿温论治,但一般不称作湿温。湿温指的是夏秋季肠道感染病。

    湿温的临床特点:

  ①初起多湿重于热,呈卫气同病表现。初期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

  ②发病缓,病势缠绵,传变慢,病程长。

  ③虽一般具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病理演变,但常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而稽留气分。出现腹痛、腹泻、大便不爽、恶心呕吐等症候群;后期可有湿热化燥伤阴或湿盛伤阳两种不同转归。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发,多在夏秋(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西医相关病症:凡夏秋季节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消化系统感染病都属于湿温,例如伤寒、副伤寒、夏季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的部分类型,以及其它急性热病之有湿热表现者,均可归属于本病范围。

    根据湿温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与消化道感染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之比较,可知发病季节、症候群是完全一致的,推导其病因也相同,所以,湿热病邪就是引起消化道感染的那些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侵入消化道以后,引起侵袭性腹泻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并穿过粘膜进入腹腔淋巴组织,呈现出湿温综合征或者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湿温综合征与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是等同的。

2.暑温综合征与夏秋季节神经系统感染综合征
    暑温,指的是夏暑之季人体感受暑热邪毒所导致的病症。发于夏季(夏至~立秋,公历6~8月),起病即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的急性外感热病。现代临床上“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暑气感冒”“中暑”等病中的某些类型,均属“暑温”的范畴。

  古代中医已经认识到“暑温”与天气、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增多,易生疲劳,同时也影响睡眠和食欲,使得身体内虚,元气亏乏,暑热邪毒就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暑温病发生。其发病特点和症状,一是病情来势凶猛,患者会迅速出现发热、口渴、头痛等症状;暑热炽盛之时,会出现频繁呕吐、昏迷、抽搐、惊厥等危险症状。二是暑温常常与“湿”形成夹攻之势,从而对人体危害更大:上可犯肺,中可困脾胃,下可阻滞气机,出现咳嗽、呕吐、泄泻、小便不利等症。我国许多地方盛夏之前的梅雨时节,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气压低,属于“暑必夹湿”的气候时段,是暑温病的高发时节,很多病症追其源由,都是“暑”和“湿”所致。

  夏日天气通常有两大类型,一类“火”气很重,亢热少雨干燥,多半出现在盛夏或“秋老虎”时节。另一类“湿”气很重,天闷热而多雨,空气湿度大,一般都出现在盛夏之前(南方尤其显著,梅雨最为典型)。某年石家庄流行“乙脑”,属于“火”天气,中医用白虎汤主治,疗效显著。第二年,北京地区又流行“乙脑”,用同样的方法治疗,收效甚微,原来这年夏季北京地区多雨,患者多出现夹湿较重的症候,某著名中医适时提出用“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结果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症候群特点: 

①发病急骤,往往起病即见壮热、汗多、烦渴、面赤、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证候。少数病例可见短暂表证,很快转为阳明气分热盛证候。

    ②病变过程中极易伤津耗气,变化多端而迅速,易出现闭窍动风及津气欲脱等危重证候。有的病例在出现短暂的表证之后迅速出现神昏、肢厥、抽搐等窍闭动风之证;或由阳明气分证迅速转变为高热、肢厥、大汗、昏愦等暑热内闭,正气外脱之证候;或热退而见汗出不止、气短喘息、脉散大等津气欲脱之象(战汗、热退、休克过程)。

西医认为

夏秋季节的温度与湿度利于蚊虫等媒介昆虫的生长繁殖和活动,也利于病原体在其体内生长和繁殖,因此媒介传染病在此季节容易形成流行,例如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中暑的发病因素在高温,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由于气温高于皮肤温度,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机制均不能维持,使得人体汗液大量分泌、蒸发成为主要散热方式。如此一来,长时间的出汗便会引起汗腺疲劳,同时引起体内水分、盐分减少,致使汗量减少,散热完全失衡。接踵而来的是环境加热和体内余热使体温逐渐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机能增强,蛋白质、糖类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强,产热也增加,使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可达42℃以上,最终出现中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于6~10月,集中于7、8、9三个月,十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临床上以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昏迷、惊厥为特征。除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外,恶性疟疾脑型、超高热型,登革热引起的脑膜脑炎等,其临床表现与发病季节与暑温综合征一致。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就是暑热病邪的载体。

3.暑湿综合征
暑湿是感受暑湿病邪所致,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秋分,公历7~9月),气候炎热,雨湿较盛之时发生的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暑邪炎热酷烈、传变迅速的暑热见证,并兼具湿邪重浊、易犯中焦、弥漫三焦、病势缠绵难愈的双重特点。实际上暑湿兼有湿温与暑温二者的特征。

暑温是指典型的中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轻型的、不典型的中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典型的病毒性脑炎属于湿温。典型的伤寒病及夏秋季的消化道传染病属于湿温,暑湿与湿温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现代一般认为钩端螺旋体病是暑湿综合征的代表,其临床表现复杂,具有暑湿与湿温的两种特点。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起病急骤,恶寒发热,肌痛显著,尤以小腿肌肉(腓肠肌)疼痛明显,眼结膜充血或黄疸,有出血倾向,脑膜刺激征与肝、肾损害等表现为特征。常发生于7-11月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季节,故民间有“打谷黄”、“稻瘟黄”之称。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季节是暑湿的典型代表。

小结:中医没有见到、也不认识病原体,但是根据临床表现与季节的变化,把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作出了大致的分类,冬春季节容易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属于冬温与风温;夏秋季节容易发生肠道杆菌科细菌肠道感染病,属于湿温。但是冬春季节还有一种与风温表现不同的疾病,春温,这种外感热病是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如流行性脑膜炎等。同样,发生在秋冬季节的伏暑是指另外一类传染病,例如,流行性出血热等。在夏秋季节有两种外感热病,一是湿温,一是秋燥。湿温是指侵袭性肠道感染病,这类细菌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和存活,容易在水灾之后或者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传播媒介也需要湿热的环境,这与湿热的气象条件完全相符,而且湿邪黏滞、缠绵难愈与肠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免疫功能有关。秋燥则完全相反,它是发生在干燥的秋季的呼吸道感染,出现的证候也具有干燥的性质,多雨的气象条件(湿)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飞沫传播,即使在游泳池传播的流行性结膜角膜炎,也是因为气候干燥炎热,游泳池内过于拥挤造成的。中医根据临床表现与季节的不同组合,对于病因病性的分类与西医病原体与季节气候条件的组合大致是相符的。这说明中西医的病因学可以融合为外邪,还说明季节气象条件与病原体、临床表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夏秋季节如果多雨潮湿,容易流行肠道感染即湿温;如果干燥炎热,容易发生头面部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秋燥。冬春季节除了容易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外(风温),还容易发生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春温)。季节与病原体、临床表现之间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很复杂、很宽泛的。例如夏秋季节最常见的是胃肠道感染病,但是呼吸道感染病、媒介传染病也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行。这就需要进一步分类,因此夏秋季节才有暑湿、暑温、湿温、秋燥等病种;而冬春季节的常见病进一步分类为风寒、风温、春温、伏暑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15 07:07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4 23:10 编辑

           重复一下;

          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以外毒素为致病方式的细菌感染——外毒素血症;2.胞外菌感染;3.胞内菌感染。对于外毒素只有用抗毒素中和之,抗毒素只能中和未与细胞组织结合的游离毒素,已和细胞结合的毒素则不能被中和。胞外菌感染多为急性感染,如肺炎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免疫机制一般以体液抗体的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为主。化脓性细菌一旦被吞噬即被消灭,一般不会在吞噬细胞内繁殖。胞内感染则不同,多种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等,常常能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和其它宿主细胞内,甚至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并随吞噬细胞游走而播散,使感染成为慢性过程。
         
 中医认为夏秋季节(长夏)湿热交蒸,人体脾胃功能大多较为呆滞,内湿易于留困;若素禀脾胃虚弱,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脾胃更易受损,以致湿停聚,此时再感外来湿热病邪,就会引起湿热病。湿温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白露,公历7月下旬~9月上旬)气候炎热雨湿较多之时。发生在其他季节,有湿热表现的疾病虽然可以以湿温论治,但一般不称作湿温。湿温指的是夏秋季肠道感染病。

    湿温的临床特点:

  ①初起多湿重于热,呈卫气同病表现。初期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

  ②发病缓,病势缠绵,传变慢,病程长。

  ③虽一般具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病理演变,但常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而稽留气分。出现腹痛、腹泻、大便不爽、恶心呕吐等症候群;后期可有湿热化燥伤阴或湿盛伤阳两种不同转归。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发,多在夏秋(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西医相关病症:凡夏秋季节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消化系统感染病都属于湿温,例如伤寒、副伤寒、夏季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的部分类型,以及其它急性热病之有湿热表现者,均可归属于本病范围。

    根据湿温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与消化道感染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之比较,可知发病季节、症候群是完全一致的,推导其病因也相同,所以,湿热病邪就是引起消化道感染的那些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侵入消化道以后,引起侵袭性腹泻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并穿过粘膜进入腹腔淋巴组织,呈现出湿温综合征或者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湿温综合征与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是等同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20 21:31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0 13:33 编辑

    湿病:
    按照病因分为:外湿、内湿。
                 外湿:湿与风、寒、热相兼,风湿、寒湿、湿热(包括湿温、暑湿)。
                  内湿:由于脾肾阳虚、气虚引起的水(水气病)、湿、痰、饮。

        这是一大类病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1-28 08:03
      【原文】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21条【原文】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以上两条,虽同是外湿的表实证,但有所不同,本条是风湿郁于肌腠,其疼痛可呈游走性,病位较浅、有化热化燥倾向,故用麻杏苡甘汤辛凉轻剂;前条是寒湿着于肌肉,以身痛而重着为主,易损伤阳气,故宜麻黄加术汤辛温发散,应善为区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2-17 09:5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2-17 22:43 编辑

        20条麻黄加术汤
        21条麻杏苡甘汤
        22条防己黄芪汤
        23条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方
        24条甘草附子汤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2-18 06:49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三方,同治阳虚不能化湿的风湿相搏证,但主治证候,各有不同。如桂枝附子汤治风气偏胜,白术附子汤治湿气偏胜,甘草附子汤治风湿两胜。前二者仅是表阳虚,而后者则表里之阳俱虚。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