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18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17 07:50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18条
第18条
【原文】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词解】
风气:风邪。
湿气:湿邪。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风湿病的发汗方法。
【释义】
外感风湿,大都先犯体表,客于肌腠,流注关节,卫外之气痹阻,故一身尽疼痛。此时治疗当以汗解,使邪从外出,如值天时阴雨不止,则外湿尤甚,足使疼痛加剧,更须发汗,以助体内湿气蒸发,但汗之而病仍不愈,这是汗不得法的缘故。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今发其汗而大汗出,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同时还可使卫阳耗伤。必须照顾到风与湿合的具体病情,使其微似汗出,缓缓蒸发,则营卫畅通,而风湿始能俱去,这是治疗外感风湿的发汗方法,临床必须掌握。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17 07:53
标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18条
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今发其汗而大汗出,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同时还可使卫阳耗伤。
===========================================================================
洋溢着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汗不得法,治疗失败的道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0-11 15:56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10-11 08:01 编辑
《伤寒论》
174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175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与《金匮要略》24条相同。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