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8-8-16 08:40
标题: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自从《中西医融合观》出版之后,就开始探索《金匮要略》的解读问题。难度太大!
   1《金匮要略》涉及藏象与经络,必须首先解读藏象与经络!大家知道这是多么困难。
   2《金匮要略》涉及西医的大内科,包括内外妇儿,没有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学问。
   3 “取象比类”的方法与西医理、化、影象检查的关系如何处理?
    这些涉及中西医的根本问题不能融合,解读《金匮要略》几乎不可能。我始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没有信心。探索了两年,不入径路。我想个人的能力有限,因此,希望通过网络,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今天发出帖子希望大家参加讨论,今后出版的作者肯定不是我,也许是一个高人,也许是整个论坛。我想创造一个崭新的写作模式。

作者: gl0101    时间: 2008-8-16 10:10
标题: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8/16 08:40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自从《中西医融合观》出版之后,就开始探索《金匮要略》的解读问题。难度太大!
   1《金匮要略》涉及藏象与经络,必须首先解读藏象与经络!大家知道这是多么困难。<b ...

    您说的对,《金匮要略》涉及藏象与经络,必须首先解读藏象与经络。
    试试用中医的气来解读藏象与经络如何?
    正在学习交流中,欢迎批评指导,谢谢。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16 10:21
标题: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陆渊雷《金匮今释》楼主手头备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8-8-17 18:40
标题: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陆渊雷《金匮今释》楼主手头备否?
---------------------------------------------------------------------------
    我没有这本书.我看到的都是院校教授们的著作,只能作为参考,不可全信!
    我的目的是让西医能够看懂.
作者: zhhj    时间: 2008-8-20 22:39
标题: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您和陈斌主张中西医融合结合,我支持,现在具体的情况是,西医象个暴富家女,中医象个卖草鞋的破落贵族男青年,想促成结合,更可行的办法,是补中医
    您说:“1《金匮要略》涉及藏象与经络,必须首先解读藏象与经络!大家知道这是多么困难。3 “取象比类”的方法与西医理、化、影象检查的关系如何处理?我始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没有信心。探索了两年,不入径路。”
    我强烈的认为,您在《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前言》中达到的水平成就和方法,只要稍微深入,对学院派理解“证”就会有巨大的帮助,也解决了藏象的问题。
    您只是某个地方稍微卡壳了,没有把您自己的方法更彻底的贯通。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0 22:44
标题: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陆氏是早期的融合思想者,你当一读。
作者: 李同宪    时间: 2017-10-19 20:03
      &nbsp; 您只是某个地方稍微卡壳了,没有把您自己的方法更彻底的贯通。、
=================================================
       今天再看这个帖子,我可以说,中西医融合的路子我已经找到了。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11-7 00:01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7 00:26 编辑

关于《金匮要略》讨论 的设想
        自从《中西医融合观》出版之后,就开始探索《金匮要略》的解读问题。难度太大!
   1《金匮要略》涉及藏象与经络,必须首先解读藏象与经络!大家知道这是多么困难。
   2《金匮要略》涉及西医的大内科,包括内外妇儿,没有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学问。
   3 “取象比类”的方法与西医理、化、影象检查的关系如何处理?
    这些涉及中西医的根本问题不能融合,解读《金匮要略》几乎不可能。我始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没有信心。探索了两年,不入径路。我想个人的能力有限,因此,希望通过网络,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今天发出帖子希望大家参加讨论,今后出版的作者肯定不是我,也许是一个高人,也许是整个论坛。我想创造一个崭新的写作模式。
-------------------------------------------------------------------
《金匮要略》又称《杂病论》,是唐代发现的遗书。作者姓名不知,故强加于医圣所著。
既然是杂病,就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病。仅仅是经验方而已。

古代所谓“杂病”,现代医学都有准确的命名,也有明确的病理诊断。
您只需要对西医病名下的杂病,研究如何用草药治疗就是了。
解读不解读,都没有真实医学意义。
您真的以为《金匮要略》托名给了医圣,里面的方法就一定很高明吗?

即便医圣真著,疗效也都是在症状上荡秋千。而且治病方法已经过去了一千余年。

我就不相信哪一种方法可以千年以不变应万变!
就连蒲辅周、周次清、杜雨茂的方法都落后了,您想想,金匮里的那一套方法还会产生多少现代医学价值?

即便把《金匮要略》解读出来,用“落后”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新医学会以更崭新更有效的方法治疗杂病。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11-7 00:2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7 00:30 编辑

西医转学中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造成了他们虽然才高八斗,却总是把才华浪费在无济于事的工作上。
那就是,中医说什么是经典,他们就去解读什么。始终让传统中医牵着鼻子走,从而彻底丧失了新医学的创造能力。

先生不是早都把医圣大作—《伤寒论》解读出来了吗?
问问中医界有什么用途?
哪一位中医师是通过研读先生的《伤寒论现代解读》而成为良医的?
反过来,良医翻看了您的解读,倒感觉您是小儿科出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4-15 08:04
   今天,当我把《中西医融合观续》《中西医融合观之三----融合观》出版之后,我对于《金匮要略》的解读信心满满。解读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中西医融合是可行的,而且只有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实现融合,才能够把中医经典准确地介绍给西医,介绍给世界人民。
     如果能够把《伤寒论》、《金匮要略》准确地解读出来,浩如烟海的中医书籍,都能够准确地解读。其价值不言而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4-15 08:07
       2008年发的帖子,2019年完成,应该庆祝一下。希望大家支持。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9-4-15 08:23
先生的学术研究已进入无人区,故而和者了了,先生当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4-15 09:3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4-15 08:07
2008年发的帖子,2019年完成,应该庆祝一下。希望大家支持。


成书之后我也必拜读,将来的大医,能掌握中西之长者更易为之,老先生前几本著作我都购来细读,于临床大有裨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4-15 15:30
   谢谢各位的嘉奖,我一定努力。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