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380,381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8-6-28 05:57
标题:
380,381条
380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非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381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194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词解
固瘕:是寒气积结的证候名称。以大便初硬后溏为特征。
胃中冷:指胃阳不足,胃中寒冷。
水谷不别:因为水湿不能从小便而去,致与不消化的谷物相混。
解读 阳明病中寒证的症状是不能食,如果出现小便不利,手足戢热汗出,就可能发展成为固瘕,固瘕的临床表现是大便初硬后溏。 阳明病中寒证虽然有不能食的症状,不能用攻下法,因为其病机是胃阳不足,胃中寒冷,而不是胃中有实热;攻下法的适应症是胃中的实热,假如误用攻下法就会引起诸如膈肌痉挛、干呕、噫气等变证(哕)。226 条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本条(380条)与“194 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的机理一样。“胃中虚冷,不能食”诊断已经明确,“哕”则是饮水、攻其热引起的变证。232 条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 ,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参看111条,哕:即干呕,是指欲吐而呕,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属于胃热干呕中的实证。而且哕与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等谵妄状态相伴发生,发说明这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哕,呕,吐,恶心,呃逆,嗳气都是胃气上逆的症状,都有其定义是可以区别的,呃逆俗称“打咯忒”即膈肌惊挛;嗳气是胃内的气体被挤压从口腔排出,《伤寒论》中称为“噫气”,俗称“打嗝”,正常情况下饱食后,胃内的气体被食物挤压“打嗝”一般不叫嗳气,通常把嗳气作为病理状态下的一个症状;恶心是欲吐不吐,欲罢又不止的一种症状;吐是有物无声;呕是有声有物。但是临床上有时不必要明确区分,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把“哕”作“呃逆”解,更符合膈肌痉挛。
“哕”有许多解释,厥阴病中的哕,是由于“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复与之水”引起的。这是因为大吐、大下、大汗(复极汗者)引起机体失盐失水、高渗低血容量状态,此时再大量饮水,血液被稀释,呈低渗状态,水进入脑细胞,引起脑细胞水肿,即水中毒,这时病人可能出现呕吐、饮水即呕吐、膈肌痉挛等表现。“哕”如果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说明脑功能障碍或者衰竭,则是疾病非常危险的征兆。381条,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哕与腹满相伴,如果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很可能是消化道感染所致,根据病情可以治愈。哕与腹满相伴,如果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无尿,如“232 条 ……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这是因为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中出现无尿(表示肾功能衰竭),即使现代也很难治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