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6-3-21 21:39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watermark]中药的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在多年来的《中药学》教材及《中华本草》等重要工具书里,关于中药功效的陈述“约定俗成”了一个基本的模式: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如对麻黄功能与主治的表述,基本上都只是强调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三大功能,主治“风寒表实证”、“风寒咳喘”及“风邪水肿”、“风湿痹痛”、“风疹痰痒”等病证。而对其为何具有这些作用,却没有从中医药理论自身作出回答。
这种现象,不唯今天如此,古代亦然。“《本经》为‘三坟’之书,后增入《名医别录》,有朱字墨字之分,总言药之主治,从未有发其所以然者。”(《神农本草经疏•凡例》)“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本草崇原•序》)“本草第言治某病某病,而不明所以主治之由;医方第云用某药某药,而不明所以当用之理。千书一律,开卷茫如,即间有辨析病源,训解药性者,率说焉而不详,语焉而不畅,医理虽云深造,文字多欠通明,难以豁观者之心目。”(《本草备要•原序》)“《本草》一书,读之率欲睡欲卧,以每药之下,所注者不过脏腑、经络、甘酸苦涩、寒热温平、升降浮沉、病候、主治而已。未尝阐发其理,使读之者有义昧可咀嚼也。即如《证类》诸本,采集岐黄,又以众说繁芜,观者罔所折衷也。”(本草备要•凡例》)“理道不明,意义不疏,徒将治效彰著,浅学医士,其奚辩焉。”(《本草求真•》)
其原因并不象缪希雍所云:“‘三坟’之书,言大道也。言其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神农本草经疏•自序》)实际上却是因为在历史上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医药卜筮同属九流,甚至被斥为“奇技淫巧”、“屠龙之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宋代以后,大批儒士加入医生行列,医学才逐渐成为被儒家认同的学问体系——“格物穷理之一端”。自此以后,才出现了一大批被谢观先生称为“新派”的探讨中药作用原理的著作,如《神农本草经疏》、《本草乘雅半偈》、《本经逢原》、《本草崇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经疏证》、《本草求真》、《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对中药功效的由来,有一段精辟的原则性说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并在开篇所解的几味药中,用心良苦地作了应用和示范。如在“丹砂”下云:“此因其色与质以知其效者。丹砂正赤,为纯阳之色。心属火,色赤,故能入心,而统治心经之证。其质重,故又有镇坠气血之能也。”在“石钟乳”下曰:“此以形为治。石为土中之金,钟乳石液所凝,乃金之液也,故其功专于补肺。以其下垂,故能下气。以其中空,故能通窍。又肺朝百脉,肺气利则无所不利矣。自唐以前,多以钟乳为服食之药,以其能直达肾经,骤长阳气,合诸补肾之品,用以房中之术最效。”在“矾石”下言:“此以味为治。矾石之味最烈,而独成一味,故其功皆在于味。”在“滑石”下说:“此以质为治。凡石性多燥,而滑石体最滑润,得石中阴和之性以成,故通利肠胃,去积除水,解热降气。”在“紫石英”下云:“此以色为治。色紫则入心,心主血,故能补血。其降气而能入下焦,则质重之效也。”
运用这种“格物求理”的方法,以探讨中药功效者,不止大椿一人而已。黄宫绣“论症论治论效,总以药之气味形质四字推勘而出。”清•王琦在付梓《本草崇原》时所作的“跋”中说道:“学者体认先圣格物致知之学,则自《别录》以下,及唐宋元明增补药性,品类虽繁,莫不各有当然之理,即以参解《本经》之义,触类引申,总归五运六气以诠解,得其纲领,无不贯通,若舍此而从事于诸家之治验,则散漫多歧,益难启悟,是为逐末忘本。”唐容川也云:“辨药之法,以形色气味分别五行,配合脏腑主治百病,是诚药理之大端矣。”(《本草问答》)
虽然灵胎先生反复强调“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知此理,则凡药皆可类推矣。”但是,利用药物的气、味、色、形、质、性情、时地等“表象”,要想推知全部中物的各种作用,也是不可能的。对此,先生也早有觉悟。“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如菟丝之去面黑干,亦其一端也。以其辛散耶,则辛散之药甚多;以其滑泽耶,则滑泽之物亦甚多,何以他药皆不能去而独菟丝能之?盖物之生,各得天地一偏之气,故其性自有相制之理。但显于形质气味者,可以推测而知,其深藏于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也。故古人有单方及秘方,往往以一二种药治一病而得奇中。及视其方,皆不若经方之必有经络奇偶配合之道,而效反神速者,皆得其药之专能也。药中如此者极多,可以类推。”
今天,由于原始文献的记述极为简单,加之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习惯于沿着“科学”的轨迹去思考问题,不可能全然深入到古人的思维境地之中,因此,要逐一推敲每种药物功效建立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与原理,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现存本草书籍中所遗留的众多蛛丝马迹之类的线索出发,抛开“唯科学至上”的有色眼镜,深入探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建立和重构中药的作用原理,也是不无可能的。正如徐大春所言:“药之受气于天地,各有专能,故所治各不同。于形质气味细察而详分之,必有一定之理也。”吴瑭也云:“得此知察理之精,求五色五味之外,凡辨药须就物理体会,方有妙语”。
在当今时代,探讨并还原中药的传统作用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正是由于我们几十年来,从中医药理论自身出发对中药传统作用原理阐发研究工作的阙如,才导致了“以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验证和解释中药作用原理”这一战略性失误思路的长期盛行;也难怪从小接受的完全是西方式思维教育的新一代中医临床思维方式的“西医化”。因为他们如不引用所谓中药现代研究的结论来论证中药的治病原理,别无选择啊!
综上所述,中药传统作用原理这块“处女地”,正等待着有识有志之士,来开发和耕耘,并将之提升到关乎中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要实现这一任务,既需要有一支具有较强的现代科学素养并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有志于中医药研究,淡于功名,孜孜以求的中医队伍阶层,更需仰赖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以及观念上的变革。
[/watermark]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2 07:04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张仲景 2006/03/21 09:39pm 发表的内容:
在多年来的《中药学》教材及《中华本草》等重要工具书里,关于中药功效的陈述“约定俗成”了一个基本的模式: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如对麻黄功能与主治的表述,基本上都只是强调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三大功能,主治“风寒表实证”、“风寒咳喘”及“风邪水肿”、“风湿痹痛”、“风疹痰痒”等病证。而对其为何具有这些作用,却没有从中医药理论自身作出回答。
这种现象,不唯今天如此,古代亦然。

今人不懂药理,这是事实。但古人却不但懂得药理,而且还运用药理发明了一系列的千古名方。

所以怪罪古人‘古代亦然’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
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不是“处女地”。准确的说,是被遗忘了的宝藏。

作者: 专门转贴    时间: 2006-3-22 07:10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3/22 07:04am 发表的内容:


今人不懂药理,这是事实。但古人却不但懂得药理,而且还运用药理发明了一系列的千古名方。

所以怪罪古人‘古代亦然’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
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不是“处女地”。准确的说,是被遗 ...
挖掘整理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2 07:29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挖掘整理,需要使用脑子。芝麻欠缺这个。

芝麻你不承认的话,就说说怎样‘挖掘’,如何‘整理’?指望嘴皮子能挖个嘛。

作者: 专门转贴    时间: 2006-3-22 07:40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3/22 07:29am 发表的内容:
挖掘整理,需要使用脑子。芝麻欠缺这个。
芝麻你不承认的话,就说说怎样‘挖掘’,如何‘整理’?指望嘴皮子能挖个嘛。
希望星河版主不要干扰正常讨论,挑起事端!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2 07:49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POSTISDELETE= ]
芝麻如果有讨论问题的能力的话,就正经讨论,别胡搅蛮缠。

[专门转贴],一个版主的小马甲,别以为躲藏的挺隐蔽。

作者: dmydxyaf    时间: 2006-3-22 08:20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3/22 07:49am 发表的内容:
芝麻如果有讨论问题的能力的话,就正经讨论,别胡搅蛮缠。
,一个版主的小马甲,别以为躲藏的挺隐蔽。
果如此,倒也是。即便皈依佛门,也难割舍世间烦杂。还是面对现实,发我雄风为盼。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6-3-22 08:53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中藥的藥理
要依今日西方科學去研究的話
我認為今日的科學能力尚不足
去重拾古人的"本意"是該做的

作者: 老山羊    时间: 2006-3-22 12:46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6/03/22 08:53am 发表的内容:
中藥的藥理
要依今日西方科學去研究的話
我認為今日的科學能力尚不足
去重拾古人的"本意"是該做的
呵呵,如果不依西方科学去研究,就是不科学的......
哈哈,现状就是如此.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3 07:54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 张仲景  2006/03/21 09:39pm 发表的内容:
如对麻黄功能与主治的表述,……却没有从中医药理论自身作出回答。
这种现象,不唯今天如此,古代亦然。

雷公曰:
麻黄苦,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为发汗而升上?
《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6-3-23 21:37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ADMINOPE=黄岐建中汤|张仲景|威望由 -1 调整至 0|发表文章,言之有物,一颗向上的心。|1143260030]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3/23 07:54am 发表的内容:
雷公曰:
麻黄苦,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为发汗而升上?
《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
你这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名誉教授,能告诉我这段文字的出处吗?
若是《雷公药性赋》,那我请你再详看我的原文再发表高见!!!!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3 21:49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这段文字的出处’,应该在你们学校的图书馆里。

仲景设方。依据的是什么?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6-3-23 21:51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3/23 09:49pm 发表的内容:
‘这段文字的出处’,应该在你们学校的图书馆里。
仲景设方。依据的是什么?
不要买关子,你的水平我知道!
请直言说出来!!!!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3 21:59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下面引用由 张仲景2006/03/23 09:51pm 发表的内容:
不要买关子,你的水平我知道!
请直言说出来!!!!

哈哈哈哈,笑死人啦。

有这样声色俱厉地探讨学问的吗?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6-3-23 22:06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你还好意思说,知道学问二字的本意吗?
本论坛无事生非者,非你莫属。我真不知道全球中医药论坛是如何把你遴选为版主的?
我早已对你说过,不要对我的帖子发表评论,请你自重!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3 22:16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啧,没的办法哟,本人的兴趣就是品评针对中医的文字啊。请忍耐吧。
作者: 附子    时间: 2006-3-23 22:31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星河,你是什么个玩意,有你这样的版主吗,请你自重点,请坛主看看!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3-24 03:17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芝麻,你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尚不具资质,因为谈论西医的问题你都唱跑调,更何况谈论对你生疏的中医问题呢。
再者你也与张效霞不是一个重量级,你不够分量。
作者: 又负了    时间: 2006-3-24 04:49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LBSALE[1]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又负了在 2006/03/24 04:54am 第 2 次编辑]

1 附子不是芝麻, 我才是芝麻
2 至于我是哪个重量级的,我有自知之明
3 在中医方面我和张效霞的确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我不如张效霞先生精于考证,亲于考证,张先生说话,言必有据,
4 星河骗子, 说到重量级我倒是可以说句实话, 我芝麻三年没有发表一个字,但是我3月份刚刚在某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杂志2004年全球生物医学期刊影响因子14.588, 影响因子是什么你懂么?
5 另: 星河先生自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一事,我已经向山东中医药大学有关部门和个别领导反映, 有关网页内容和链接做了复制备份, 如果星河先生想与我对簿公堂, 我芝麻随时奉陪。
6 此处为张先生讨论学术的帖子, 我不再在此跟贴,希望星河先生自尊自爱自醒。

7 为不影响版面讨论, 本贴售价1元,以隐藏其内容。祝愿大家能在论坛得到知识,识别骗子。
作者: 张仲景    时间: 2006-3-29 13:54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该文已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3月39日第七版“中药”。
作者: 冷一静    时间: 2006-3-29 19:58
标题: [原创]中药传统作用原理亟待挖掘整理
转贴:
     
    论“六经”当为“六病”    中国名中医  刘绍武 胡连玺 著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其辩证施治,法度精严,是对汉以前医学的总结,并对后代医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故该书为历来医家所重视。就是在今天,仍不失为发掘祖国医学的宝藏之一。对大搞中西医结合,指导临床实践仍有很大的衫价值。但由于此书成书年代久远,又几经显晦,数为变易,已非仲景旧貌。其中又杂以他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经过许多医家的注释,虽然对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不少方便,但有一些玄学思想也掺了进来。如假借运气,附会岁露即是。就是以《内经》之六经学说解伤寒,也给学习增加了不少麻烦。本文将就此问题予以讨论:>L
《伤寒论》原著中的"经"不是"六经"辩证之"经"   
考"六经"之说创于朱肱,其在《活人书》中明确指出:"六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说:"治伤寒先须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张景岳、汪琥等从而和之,并推广至手足十二经。倡无论古代或近代,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方有执、柯韵伯、恽铁樵等。
   
要讨论太阳、阳明等是"六经"还是"六病"的问题,还得从《伤寒论》原著上做一番研究。在现行之赵开美本的398条中,粗略统计:言"太阳病"者55条;言"阳明病"者36条; 言"少阳病"者1条;言"太阴病"者2条;言"少阴病"者41条;言"厥阴病"者2条;共计137条。而单高谈阔论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者尚未统计在内。涉及"经"字者只有14条,其中第143、144、145三条为经水之经,与"六经"之"经"无关,当除外,余仅得10条。现对10条中经的含义讨论如次:
   k
第30条:"……附子温经,亡阳故也……"中之"温经"是说明附子的功用不是"六以"辩证之"经"。l#
    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芩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中的"发汗则动经"是谓发汗而伤动经脉,其症即"身为振振摇"。此"经"字虽为经脉之经,然此处为谈病理,非指病属何经。iW}Y
    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大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此条中之"经"指经络言。是谈病理变化为表热通过经络而入于里。但说明是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而入于 其腑,观小便自利即可知,由"少腹当硬满"与"下血乃愈"说明热淤在肠(参看237条)。 从这一条亦可明显地看出太阳病不是指足太阳膀胱经病。X%
    第160条:"……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经脉动惕",或以为即67条之动经, 或以为全身经脉跳动,惕惕不安。前一解是谈病理,后一解是叙症状,但都不是说其病在哪一"经"。
    以上四条中的"经",或谈药理,或讲病理,或叙病状,都不能作辩证之"经"的根据。z
    第103条:"太阳病,经过十余日,……"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第217条:"汗出谵语者,已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 过以乃可下之。……"此三条之"过经"均指太阳病已罢。然不称太阳以已过,或病已过太阳经,可知仲景对于辩证只称太阳病或太阳证,或迳称太阳。第217条虽为阳胆病,其"地经"仍指太阳病已罢。 对于其余五病不复见此词,故"过经"一语或为太阳病已罢之专用语。以文义看,此"经"字只能作界限或范围来解,柯琴所说"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大概即指此而言。若推而广之于其余五病,"六经"只能作六种范围,即六类证候解,不能作六条经络解。所以此四条亦难以作 为"六经"立论之依据。NA
    第8条:"太阳病,所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第384条:"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者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V
    以上三条所言之"经"最符合"六经"之"经",但细释此三条难解之处甚多。
    1.第8条之"行其经尽",按《素问·热论》所说:"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 此为按日传一经,六日传三阳三阴尽,故七日当愈。另一解谓"头痛"一症除太阳一经病外他证少见,故七日是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受之日,"行其经尽"是行完了太阳本经。此两种说法就孰是孰非,故置不论,但都没有经络的含义,"经"只作为界限、范畴的意思。第384条:"到后经中"的"经",包含了第二周期的六个"经",这种意思就更明显了。/G4=
    2.第114条之"到经",注家多遵成注以七日复太阳"到经"。第8条以七日为"经尽"。它们\par都是行了一个周期,而第384条却已行完了两个周期为经尽,此种妙义殊难明了。 实际是无法明了的,以我五十多年来的大量临证,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按"六经"顺序周而复始传变的情况。可以说这样的学说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以这种不切实际的理论是难以做为解《伤寒》的指导的。0i*0
    3.《伤寒论》第5条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4条说:"脉若静者为不传"。仲景既已批判了这种日传一经的学说,不当复用此说,所以对于这样的条文完全可以怀疑其非仲景所作。B~z
    4.此三条之辩证仅拘于日数而略于脉证,这是不符合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的辩证精神的。`
    由于这三条本身存在这样多的问题,其所谈之"经"虽为"六经"之"经",也难以作为"六经"立论之依据。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伤寒论》的原著中找不到"六经"立论的有力依据。相反地倒有137 个条文在谈"病",这些条文明白地指出为"太阳病"、"阳明病"、……,况且各篇之标题就是称"病"而不作"经"的,依照原著称作"六病"在学习中反到觉得明白晓畅,应用上简捷方便,这是我们认为"六经"当为"六病"的一个理由。
    "经"与"病"为本质不同的两种概念P/w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2TPy
以经络解伤寒的问题,还涉及经络的循行与症状的关系问题,脏腑经络的表里关系与证候的表里出入问题,经络与治疗的关系问题等等。为便于讨论,现归纳为两个具体问题,讨论于下。
    一、怎样理解太阳病之项强痛,阳明病之口燥咽干鼻衄,少阳病之耳聋、目赤、胸胁苦满等症状以及刺风池、风府、期门等法与经络无关呢? 我认为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辩别清楚。首先应该肯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生理功能上,病理变化上,诊断治疗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切疾病不论在病理变化上和转化过程中都有经络的参与,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经络有运行血气,联络脏腑,沟通表里上下内外的作用,也是病邪出入的道路,如124条之"太阳随经淤热在里"就是很好的一例。 但是绝不容许把病邪传变的途径与症候类型的划分混为一谈。经络辩证自有其独立的内容,与伤寒论的辩证法则绝不相侔。至于头项强痛属太阳,口燥咽干属阳明,耳聋目赤胸中烦满属少阳仅是各该病的局部症状。这怎么能说六病是依经络的循行划分的呢?方中行所说:"若以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则不尽道,惑误不可胜言,后世谬论,盖由乎此。"其原因就在这里
    二、应如何领会《伤寒论》原序中明白指出:"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与293条热迫膀胱证之"少阴病,八、九日, 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中的脏腑表里出入关系即经络的会通关系呢?   
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来领会
    1.不可断章取义,试观原序为:"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此为举五藏经络府俞以概人体所有组织,"阴阳会通"是说各组织之间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奥妙深微的道  理是变化无穷的。勉励大家努力学习,成为学识高深的人,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这一段道理并不是单指经络的俞而言的,之种举少数以概全部的写法是汉代文章言简意赅的特点。退一步说,就是单指经络府俞的阴阳会通关系,也只是讲它们的生理病理关系,并没有提及其为辩证纲领或分证方法的意思。倒是读内容先须识标题,各篇名称只作"辩某某病脉证并治"而不作"辩某某经"或"辩某经病",正是《伤寒论》之辩证诊"病"不依"经"的明显所在。I
    2.脏腑的阴阳属性是由其"藏精气而不泻"与"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所决定的,藏与腑由经络的属络关关系相联系而成表里关系。但是脏腑经络的分表里绝不同于证候的分表里。不然的话,因三阳经与阴经各有表里关系,那就应该三阳经为表证,三阴经为里证,这种结论谁也不会同意的,所以经络的表里与证候的表里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rJn
    3.六病的传变是错综复杂的,将传于何病乃取决于邪正双方及治疗之正误,并非一定要循着经络传于其府,或传于其所属表里关系的经络或脏腑。如太阳病误治后可转为葛根芩连汤证,亦可为桂枝人参汤证,还可为大陷胸汤证,诸泻心汤证,栀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等,为什么就不按照脏腑表里的关系来转化呢?所以我们认为证候在转化过程中,应当想到经络可能是病邪转变的途径。但是,不追究它的具体传变的途径并不影响对证候的认识。如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只要认清其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蒸蒸发热就是阳明病,至于通过哪几条途径,从来没有人追究过。若认为太阳病的病邪在膀胱经,要传至胃经,它们之间并没有表里关系,则不知道通过哪种关系和什么顺序。若按流注顺序中间要经过肾、心包、三焦、胆、肝、肺、大肠七经,中间这些经为什么又不表现出症状来,或是另有别的途径就不得而知了。经络的病理变化只是机体病理改变中的一个部分,而营、卫、气、血、津、液、皮、毛、筋、骨、肉都可能参与,怎么能只重经络而不及其余呢。何况经络亦非止六条,张景岳曾谓:"伤寒传变,止言足经,不言手经,其义本出素问热论篇中,夫人之血气运行周身,流注不息,其传过手经而有不入者哉"。其已推广为十经,何不为十二经辩证呢?依照其理,则其传过厅经而有不入者哉?二十经都受邪怎么能只谈六经呢?所以我们认为六病的传变规律与经络的表里关系不大。5g@%&
    4.仲景用太阳/阳明诸名作分证纲领,内容皆非《内经》之旧,因一以论证候, 一以名经络。正如叶天士用卫、气营、血诸名作为分证纲领一样,诸  名虽出《内经》,而与《内经》论物质讲载能的内容完全两样。以经络解伤寒正如同把温病分证的卫气营血仍然看做是构成人体某些物质一样,可见太阳病、阳明病……与太阳经(脉)、阳明经(脉)……是不可混淆的两种概念。|
    5.以实践第一的观点来说,临证施治皆重于证而忽于经,按证发药,其证自解,若寻经摘药,反增踌躇。我于30年前曾治一人冬月患伤寒,40余日不解。病者由壮热烦燥而变成昏冷厥睡,呼之不应,喂以汤水,尚知下咽,已十余日。诊得周身厥冷,寸口、跌阳脉皆无,按腹则濡,启眼睑视之,又目赤如血裹。思得证情如此险恶而迁延十余日不败者乃正气尚未内溃,两目红赤乃火热之候,邪热内伏而阳不得伸,正热深者大扫除亦深之谓。遂投大剂白虎汤一贴,石膏重用一斤,知母亦用至五两,煎一大盆嘱频频灌服,进半剂遂热大作,病者苏而大呼"热死我了",半日尽剂而热不退,撮药不及,时正值天降大雪,遂作雪球与啖,时大于拳者九枚,热退而安。所以目赤一症而断为热厥。若依经络则不知作如何判断。如据肝经连目系,少阳经脉起于目外目此来理解,则当以少阳、厥阴来论治了。可见在临床应用上,重在辩证而不重于辩经络。六病辩证正是对各种证候进行分类和概括,若用经络对这些证候作分类和概括就困难很多了。h%L©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1Hk
    6.在六病的概念中,概括了病性(阴阳)、病势(寒热)、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体(虚实)的内容,在经络的概念中则无此种含义。以病位为例来说,三阳病中,病邪在表的,因势利导,可汗之而解;病邪在里的奕因其势可下之而解,邪在半表半里的则非汗下之所宜,可清之(黄芩汤证)或和之而解。体现了辩证的目的全在于施治。若以经络辩证论治则没有这样的区别,因为每条经络都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每一经络都老奸巨猾可出现内部脏腑的疾患,又可出现外部体表和肢节的疾患,这样辩证也就达不到休何经可汗,何经可下,何经可清的辩证目的,这与六辩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的辩证法则是有根本的区别的。所以六病对于经络在辩证上毫无依从关系。
    总之,"经"与"病"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路线,虽无病,其存在依然如故;《伤寒论》的"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证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经络无论外在体表或内至脏腑均为线段的,至其病象亦只出现于其循行部位及其所络属之脏腑;而"六病"之表现常为全身性的。经络之阴阳是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之属性,由脏腑之不同及经络循环体表部位的区别所决定;而"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由病势、病位、病体所决定,包括对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经"与"病"是本质绝不相同的两种概念。所我们认为对《伤寒论》辩证的"六经"当称"六病"。+D3jo)
一、本文对以"六经"解说《伤寒论》分证方法的学说作了简略讨论,我们认为对历来沿袭已久的"六经"分证应作"六病"分证。理由是:S
    1.《伤寒论》原作中对"六经"没有明确的提法和充分的依据。《伤寒论》的"目次"有"辩太阳病脉并治上""辩阳明病脉证并冶"……"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等十节。eB';-Yl
    2.在太阳病的例说中,说明"经证"之邪证并不在"经","府证"之邪亦不在本"府"。六病分证的法则与经络的循行及其所属脏腑的功能没有明显的依从关系。&
    3.在整个病理变化中,经络只是参与变化的一个部分,不能单用经络代替整个机体的病理改变。
4.经络是组成人体的一个部分,而"病"是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1`K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争"经"与"病"这一字之差,而是希望通过讨论对《伤寒论》的辩证法则有一比较下确的认识,从而对这一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古典医著能更好地学习它和应用它,使它能在"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导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As
文章立论正确,对“《伤寒论》原著中的"经"不是"六经"辩证之"经"”的批判性申述有力。好文章!Z|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