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推荐】【首发】近四十年中西医结合八纲研究述评————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6-12-21 12:52
标题:
【推荐】【首发】近四十年中西医结合八纲研究述评————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
[color=#0000FF]近四十年中西医结合八纲研究述评
洪钧按:此文写于大约10年前,文献收集到1992年为止,故不包括近十多年的有关究。由于笔者目前没有条件收集有关资料,本文不再补充修改。
中医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研究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其内容已初步规范⑴,接受者亦渐广⑵,但总称“八纲”成为定型术语,始自近代医家祝味菊所作《伤寒质难》⑶。
近代中医无西医合作,虽有人提出“寒热虚实”等为西医理论所无⑷,但没有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没有实验研究。所以,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八纲进行研究,只有在新中国提倡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学习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并成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文综述近四十年八纲研究进展,文献搜集限于对八纲总体、或多纲、或一纲、或两纲、或多纲合成证的研究,一般不涉及对脏象、气血经络等统帅下的证实质研究(尽管其中多半要涉及八纲),也不包括关于阴阳的哲学研究。
综观这四十年有关文献分布,集中在两大阶段。1955年至1965年出现第一次高峰,1979至今为第二次高峰。两次高峰间的文献很少。这种分布现象的社会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本文按这三个阶段分别综述有关研究进展、思路、方法及个人的粗浅看法。
[color=#0000FF]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八纲研究发端于姜氏(1955)讨论虚实。(5)他引沈明生“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万病不越乎补泻二法”说明虚实的重要性。认为“一般人说它(虚实)是体质概念,其实不然,它是体质结合了病理变化共同反映的证状,也可称作病情”。文中引用历代著名医家的观点结合病理生理学对虚实的定义和补泻原则作了详细探讨并连带讨论了虚实与寒热表里的关系。
八纲曾被理解为中医的根本理论。如朱氏(1962)(6)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总的说‘本’就是阴阳所概括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具体说,‘本’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概念所反映的错综复杂的病理过程。”“这一过程与机体代谢、免疫功能、植物神经活动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机能有关。”有人则认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项不可以平列,称它‘八纲’与实际不符……实际当名为‘两纲六要’”⑶。
六十年代,侯氏关于八纲的四篇文章(1962~1965)(7)(8)(9)(10)在理论上的阐发最多。他以为,八纲作为机体典型反应状态学说对现代医学的理论实践有重要意义。八纲既反应疾病的共性又反应疾病的个性。在共性方面,八纲学说较之西医应激学说的局限性小;在个性方面,是对西医发病学诊断的重大补充。并提出“在典型病理过程与系统病理生理学之间添加机体典型反应状态这样一个范畴。”他还从疾病能量学、疾病热力学、体内环境恒定学说、顺势疗法、对抗疗法等方面探讨了八纲的病理和治疗意义,提出了八纲病生理假说:寒证因机体热量不足;热证因热量过剩;寒热错杂因热量分布不均匀;虚证因机能不足;实证因机能亢进。为证实其假说,侯氏分析了中药药性与现代药理研究之间的关系,中医关于食物气味学说、针灸温清补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材料,得到部分支持。为进一步证实其假说,侯氏还进行了人体病理实验,主要有血管自由运动波、血管非条件反射,针刺补泻机制及基础代谢研究,得到部分阳性结果。
与侯氏同时,徐氏(1962)⑾着重探讨了“寒热虚实”的实质。他观察了多病种共102例的寒热虚实证型与神经类型、植物神经敏感度、气血、基础代谢、血压、 臂容积血管收缩反应、血浆蛋白、红血球、血色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寒证之病理变化系由于神经功能居于异常(非保护性)抑制状态、副交感神经紧张度处于上升,使心肌功能降低、心跳缓慢、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血压下降、血管幅度缩少、基础代谢低下等气血不足,以至不足维持机体功能需要。”热证则相反。虚证与寒证近似,实证与热证近似。这种解释虽失之简单、笼统,徐氏仍不愧八纲整体综合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邝氏等(1963)关于“某些助阳药对于大剂量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现象的影响”⑿一文,开创了对八纲进行动物模型分析实验研究的先河。这一工作成为此后有关研究的经典模式。文中认为,助阳中药有明显的对抗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状态的作用,但此种状态是否属于“阳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后来,邝氏又领导了一系列有关研究。仅在此阶段,即又有另一项报告⒀同时观察助阳与滋阴药对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状态的不同作用,发现滋阴药与助阳药作用并非全相反。
此阶段的重要成果还有崔氏等(1959)⒁结合八纲进行的脉学研究。通过脉博图与心电图研究,初步肯定了迟脉为窦性心动过缓;数脉为窦性心动过速;结脉为心房纤颤;代脉为窦性静止;散脉为心房纤颤并有早期收缩。崔氏还研究了心冲击图与脉博图的某些关系并分析了弦脉、滑脉的成因。
王氏(1964)对虚热的研究既包括临床观察又有实验内容。他采用压迫眼球前后脉博变化方法观察慢性肝炎虚热证与无虚热证,认为“虚热生火与植物系统的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神经病理性兴奋有密切关系。”⒂
对八纲的研究,加深了医学界对病与证的关系的理解,因而出现了与八纲研究并行且互相渗透的病证关系研究。这时提出的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路成为此后临床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模式。
朱氏(1962)⒃首先明确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提倡二者结合。他认为“否定或肯定病和证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而两者结合,则是创造新医药学派的重要途径。”
孙氏(1962)⒄认为“八纲不但是指导临床辩证以便肯定相应治则和治法的基本纲领,也是中医病理学划定机体不同反应性特征的基本纲领。”他对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证和机体反应性概念、证和病、个性和共性、对证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对证治疗和对病(病原)治疗的结合、中药西用和西药中用、中西医药结合的实验研究、辩证论治远景等问题均有较精辟的见解。由于孙氏看重中西药物结合的前景,故有郁氏等(1962)⒅撰文商榷,认为:“‘证’包括了一个综合概念,是‘理法方药’的集中反映。不能说西医只辨病而不辩证。如出现中毒性休克或严重脱水时,也不单纯强调治疗病原细菌。”“中医辩证施治法则,不但是主要来纠正机体反应性的偏顷,而且在许多场合下,实际上同时治疗致病因子,只不过条件所限,未能证实它们之间的关系。”“中西医药结合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广泛地总结临床经验,或是从若干重大医学理论问题入手,或者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新成果对祖国医药学进行研究。”这时又有蔡氏(1962)⒆讨论辩证与辨病论治的优缺点,认为二者相结合已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广泛采用,并已充分显示了优越性,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前尚有王氏(1959)⒇尤氏(1959)(21)全面讨论八纲,认为“只有掌握祖国医学的整个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八纲辩证纲领的作用”,并结合病例说明还需重视脏府辩证等理论。但中西结合阐发不够。
经过这场讨论,中西医临床结合的主要模式,基本上确立了。
回顾第一阶段八纲研究,需指出以下几点。
1、中医研究者大都对西医理论和临床有较多了解,西医研究者则几乎均属前几期中医研究班学员(西学中),尤以后者为多。可见八纲研究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深入。
2、研究者因专长不同,侧重面有所不同,一般均未完全脱离临床进行讨论。此期间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的只有邝氏一家。
3、一些有见解的研究者,此后完全停止了研究工作,再无成果发表,其原因,应系远离了研究环境和条件。反之,此后不断有成果的研究者,则均有较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而且处于学术带头人地位。这是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不可缺少的条件。
4、此期间的研究思路基本上限于用西医学说定性地解释八纲。实验方法以西医临床检查化验为主,辅以部分较简单的生理、病理科研用指标检测。有定量指标的文章多半不足以或未进行统计学处理。现在常用的新学说和新手段如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学、电镜、放射免疫测定、信息科学技术、数理逻辑学则因当时尚未发明或尚未引进,中国人不可能用以研究中医。可见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必然要与现代医学同步发展。
5、这一阶段的八纲研究,有两个问题解决得不够好。一是未能彻底弄清阴虚、阳虚中的阴阳与八纲中的阴阳有何异同。这种概念不清一直影响至今天。二是对虚实概念的认识不彻底,故1986年又有庄氏(22)、祁氏(23)孙氏等(24)再次争论虚实。这次争论仍未彻底解决问题。庄氏强调邪气盛未必实,正气夺必然虚,固然有片面性。但祁氏认为“实证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邪客,虚证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正亏”也不够全面。
[color=#0000FF]第二阶段
1966年至1976年,八纲研究文献甚少。 其间最主要的进展是对八纲的病理形态基础所作的工作。由于此前及此后,此类研究均很少,故将有关文章均集中在此交代。1973年,重庆医学院对虚损病机的回顾性研究(25),自14年间980 例尸检资料中选出慢性结核病、营养不良性水肿的中青年病例总结其内分泌器官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认为虚损患者的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睾丸或卵巢等内分泌腺有明显退行性变,故多个内分泌腺机能紊乱是虚损病机的重要环节。报告中还引述胎盘、甘草、人参等补虚药有类似垂体、肾上腺皮质素或性激素样作用支持其假说。后来有祝氏(1976)(26)撰文作了一些概念补充性商榷。1975年,该院分析10例尸解报告与中西医临床诊断的关系(27) (28),认为寒证常见慢性炎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贫血、缺血、瘀血及水肿;热证常见急性炎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动脉性充血与瘀血;虚热生火是植物神经病理性兴奋所致的一时性动脉充血;虚证常见内分泌腺变性或萎缩、细胞萎缩或变性、慢性炎症、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低下与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实证常见急性炎症、肿瘤、便秘、燥 、瘀血等。文中还讨论了舌苔的病理基础、慢性炎症与体质的关系。后有刘氏(1975)(29)对其辨证结论提出疑义,但不足以否定此项研究的方向。
1982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曾报告一“恶组”尸解发现并结合临床进行了讨论。(30)患者生前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辩证为伏邪致虚实夹杂阴虚证。病理诊断为①恶性组织细胞瘤、异常网状细胞弥漫浸润肝、脾等几乎全身器官和组织。②两肺瘀血、灶性水肿及曲菌性小脓肿伴右上肺霉菌性脉管炎、血栓形成致肺出血梗死。③心肌纤维变性肿胀、心室轻度扩张。④胃溃疡、⑤肠蛔虫、⑥骶尾部褥疮。讨论结果认为,这是一例典型的“真阴衰竭”病理变化。阴虚不仅指体内重要代谢物质缺乏,而且有多器官多层次器质病变。
X线检查亦曾用于阴阳研究。王氏等(31)报告,肺结核五型中:阴平阳秘型的病灶范围小、活动性不大;肺肾阴虚型的模糊阴影范围较大,常伴薄壁空洞;肺脾气虚型以纤维化病灶为主,伴较度肺气肿。
戴氏等(1986)(32)报告35例阴虚证病解发现、证实病变几乎累及全身的脏器及组织,以肝、肾上腺、睾丸、消化道、肺、心等处最明显,病变往往与阴虚轻重呈正比。陈氏等(1985)(33)对阳虚、心气虚和肝肾不和的病解发现与阴虚证不同,病变没有那么广泛而深刻。
崔氏等(1992)(34)研究胃癌本虚标实病理,发现临床分期的顺序大体为:本虚,从脾胃虚至气血虚,从阴虚内热至脾肾阳虚;标实,从肝胃不和至气滞血瘀,再至痰湿瘀毒型。这些临床病型与肿痛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及大小、浸润方式等均有一定对应关系,此外瞿氏(1989)(35)也曾观察胃癌中医辨证与临床病证分型的关系,略同崔氏的发现。
介于形态与机能之间的研究有陈氏(1982)(36)利用红外线研究面色,目的在证实五脏病面色望诊理论,与八纲关系甚小。陈氏(1986)(37)还研究过红外背图诊断,目的在于通过图象证实腧穴与脏腑病定位诊断理论,与八纲关系亦很小。
上海中医学院重复阴虚、阳虚类型的研究(38)涉及形态内容,发现阴虚组动物肝、脾均有明显变化。
形态方面的八纳研究,亚微研究报告极少,偶尔涉及者,将在下文提及。
综观近四十年八纲病理形态研究,数量较少,结果也颇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大体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应用前景均不理想。今后若能发现方便而准确的活体微观形态病理动态观察手段,则极有希望使八纲病理形态研究大进一步。其中舌象研究是一个有前途的领域,因已有专著(39)出现,故本文从略。
[color=#0000FF]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八纲研究内容广、文献多。影响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背景因素,有两点值得强调。一是国外医界在理论和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对八纲研究曾有重大推进作用。二是国内医学科学发展方针的调整,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并创办《中西医结合杂志》影响深远。故本阶段以1981年该杂志创刊可分两期。
1977~1981年的八纲研究,明显受国外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阴阳研究高潮及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手段的引进。
1973年,美国人Goldberg(40)首次将cAMP和cGMP对细胞的双向调节作用与中医阴阳学说相联系,认为这种双向控制系统是统一许多不同生物调节现象的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所在,是作为二元论的阴阳学说的基础。随之,其它一些国外学者从代谢、内分泌、免疫等方面重复或补充了Goldberg氏的研究。
此期间国外对八纲的研究还有西泽道允(1978)从天文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的研究(41)。认为阴阳消长关系与现代天文学反应的自然现象完全一致。亦有学者认为阴阳与人体植物神经系统有关。Giller(1975)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实质乃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保持平衡(41)。Lee(1978) 则认为阴阳平衡主要取决于两种对立的植物神经元在数量上的平衡(41)高岛文一(1979)指出人体背侧及外侧交感神经占优势,腹侧及内侧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这与阴阳规律符合。Tsuei(1978)认为(41),人体有许多与阴阳有关的体液因子。最典型的是阴离子与阳离子; 左旋化合物与右旋化合物;酸碱平衡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交叉作用。女性体内有雄激素,男性有雌激素,乃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具体说明。 Tien(1973)(41)据现代三论及生理学认为,可以把阴阳理解为电荷。阴阳还与二进制有关。万事万物均属阴阳数量与排列方式不同。Cook(1973)(41)则用阴虚阳亢解释癌瘤发生。阴虚时细胞内RNA的信息超过DNA,逆转录酶把病毒RNA信息,逆转录到DNA,便产生癌症。
1977年,国内开始引进有关研究(42)。1978年,陈氏等(43)综述Goldberg等人关于环核苷酸双向调节与阴阳学说的关系。随之,国内许多单位开始重复这一研究并讨论其意义。其中邝氏等(1979)(44)发现阴虚时血浆cAMP占优势,阳虚时cGMP占优势。夏氏等(1979)(45)发现“甲减”(阳虚)时cAMP/cGMP值降低, “甲亢”(阴虚)则升高。提示甲状腺素多少是甲亢或甲减的特性,阴虚、阳虚及 cAMP/cGMP值变化是其共性。中西医结合治疗亦支持此种推论。综合多家报告(46)(47)(48)(49)(50)(51)可以认为,cAMP上升与阴虚对应,cAMP/cGMP值下降与阴虚相对应。但亦有例外, 如高血压病,不论属于阳虚或阴虚,cAMP均下降,肝癌则比值均降低。因而郑氏(1979)认为(52),人体调节是复杂的,不应过分强调cAMP与cGMP的重要性。环核苷酸既有双向调节作用,亦有单向调节作用,二者并非完全对抗,而是协同调节,不宜将其简单比附于阴阳学说。施氏报告(1980)(53)实验性阳虚动物,核酸合成低下,阴虚者上升;阳虚动物肝细胞的异染色质间发生空隙,助阳药对细胞核亚微结构有显著调节作用。
环核苷酸调节与邝氏等以往的研究关系密切。除观测环核苷酸外,邝氏等(44)还观察了内分泌及免疫指标,发现“部分阳虚病人尿17 羟排量降低可能和皮质醇的代谢发生变化有关。当皮质醇降解减慢时,可能出现血中皮质醇尚属正常,而尿17羟偏低的情况”。甲状腺方面,T3为最重要的指标,阳虚时多降低。 虚证患者的细胞免疫(淋转率、B细胞和T细胞)与体液免疫(IgG、IgA、IgM)力多降低。
除上述研究外,此时关于阴虚和阳虚的研究还涉及神经系统、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前叶—靶腺系统、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唾液分泌、皮肤血循环、胰岛分泌等方面。高氏等(1981)(54)综述各方面研究认为:阴虚的本质可能是体内副交感中枢机能系统异常降低的病理反应状态;阳虚为交感中枢机能系统活动异常降低的状态。细胞内cAMP与cGMP的双向调节系统处在植物神经双向控制之下。
1982年后的八纲研究,集中于虚证,1985年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主攻方向为“证”实质。其间阴阳虚实研究仍在继续深化,但开始向脏腑气血方面分化。这时寒热研究也开始深入。以下按阴阳虚实研究、寒热研究及其它研究分别介绍。
(一)关于阴阳虚实研究
陈氏等(1982)(55)观察3H—胸腺嘧啶核苷(3H-TdH)淋巴细胞转化率等细胞免疫指标,显示细胞免疫降低是阴虚和阳虚的共性。
卢氏等(1982)(56)观察总补体(CH50),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M、IgA、IgC),玖瑰花结试验(玖花)、淋巴转化试验(淋转)、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皮肤试验、24小时尿蛋白及血清蛋白电泳,发现阳虚组CH50明显高,阴阳两虚组非常高,C3在阴虚组无变化,两虚组则显著下降。阳虚组IgM非常高,两虚组IgG降低, 玖花与淋转无显著变化。PHA皮试在阴阳虚证中均显著低于正常。 虽然该研究所选均系肾脏病或免疫性病,上述结果不能推广至其它病种,但此报告为一项观察免疫指标最多的研究。
邱氏等(1983)(57)观察阴阳虚证与甲状腺素的关系,发现阳虚组T3、T4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及阴虚组。阴虚组T3偏低,T4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提示阳虚组T3、T4低下可能是继发性变化,与原发甲减不同。
陈氏等(1983)(58)报告知母对钠泵作用。结果显示知母皂甙元对N+、K+—ATP酶有明显抑制效应,重复了该氏前一年的同类工作。
宋氏等(1984)(59)报告尿渗透压在阳虚组、阳虚夹杂组、两虚组及两虚夹实组都明显低于正常组,且均显著低于阳证组,但实证组与正常组间差异不明显。
由于虚证研究日多,1982年首次制定了“中医虚证参考标准”(60),包括心、肺、脾、肾、气、阴、阳七种虚证(血虚、肝虚未定)。此标准中无客观指标。五脏虚证采取了概念组合方式,如脾气虚=脾虚+气虚。1983年首次讨论“中医虚证辨证标准客观化问题”(61),但1986年才完成修定标准(62)。其中包括气、血、阴、阳、心、肺、脾、胃、肝、肾十种虚证。只附录24小时尿17—OHCS(肾阳虚时降低)、E2/T比值(男性肾虚上升),PEP/LVE 比值(气虚者增大)三个客观指标。可见已有客观化的微观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仍很不够。
自1984年至1986年,邝氏领导的集体,发表“中医阴阳实验性研究”报告五篇(63)(64)(65)(66)(67),集中观察附子、肉桂和六味地黄方对实验性大鼠高血压的影响。该系列研究,设计严密。先后观察的指标有血压、体重、PRA(血浆肾素活性)、ACE(尿肽释放活性)、UA(尿醛固酮浓度)、脑啡肽(EK)、心重指数、血浆18—羟等。总结论为:阴阳学说可以制造动物模型。附桂可降低阳虚型高血压,同时使UA、EK等指标恢复,但可使阴虚型高血压恶化。六味地黄方不能降低阴虚型高血压,但可使脑啡肽等值回复。附子等药物不能显著改变心脏重量指数。原发性高血压属阴阳两虚型,附桂八味丸全方或折方均有降压作用并纠正UA、EK等异常且以兼补阴阳的全方为好。附子或六味对正常大鼠血压等指标无明显影响,但可减低脑啡肽含量。证实无虚不补,补则有害的传统学说。
关于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的八纲研究,叶氏(1984)(68)观察胆固醇与阴阳失调的关系,发现凡有阴虚,血清LDL--Ch、HDL--Ch及LDH--Ch/HDL--Ch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尤以阴阳两虚者显著,阳虚者HDL--Ch降低不明显。吴氏 (1984) (68)发现冠心病阴虚证血清络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男性阴虚者尿17羟值较阳虚者显著升高,经中医治疗转为正常,阳虚组则无明显异常。
1984年,严氏等(69)观察100例虚证与血型的关系,发现其中AB 型血高于对照组,A型血明显低于对照组;AB型血患者LT最低,其气阴两虚发生率明显高于B及O型虚证病人。提示:虚证可有遗传倾向。
中西医结合动物模型始创于邝氏研究阳虚。后来,关于八纲的动物造模亦以阴阳虚为主,但看法不全相同。彭氏等(1984)(70)报告,不同糖皮质素所致“阳虚”有差异。醋可与氢可给药2~3天即可突然死亡20%,似不能用皮质素药理解释,而可能是毒性反应。氢可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不易导致典型“耗竭”或“阳虚”现象,甚至反呈“阳盛”或“阴虚”。杨氏等(1984)(71)报告,不同“阳虚”动物模型血浆皮质醇、皮质酮含量不同。地塞米松不能造出阳虚外观表现,其它“阳虚”动物血中皮质醇含量增高,故对皮质素造模法提出异议。
夏氏等(1984)(72)报告,甲状腺素动物模型(阴虚)与皮质素过多(4天大量用氢考)模型cAMP系统反应性升高,滋阴药使之改善。他巴唑(阳虚)模型及肾上腺皮质素抑制(9天大量用氢考)型,cGMP系统反应性升高或cAMP降低,助阳药使之改善。故初步认为前两种为“阴虚”模型,后两者为“阳虚”模型。
张氏等(1982)(73)认为,“阳虚”动物表现与核酸(DNA等)代谢低下有关, 故刘氏等(1985)(74)创用羟基脲制造“阳虚”动物模型成功。伴有尿17-- 羟及DNA合成率降低,血色素正常而白细胞降低,可由补阳药纠正。
其它动物模型问题已有专著(75),本文不再综述。
虚证与老年病关系密切。1982~1984年的虚证与老年病研究进展已有综述(76),本文从略。此后张氏等(1986)(77)观察340例基本健康老年人, 发现阳(气)虚者高达66.8%,阳虚组与气虚组之cAMP/cGMP比值均明显低于阴虚组, 而与青壮年接近,但cGMP则升高。提示低水平阴阳平衡。阴虚多见于女性,可能与植物神经失调有关。
自由基伤害说为西医衰老理论之一。李氏等(1988)(78)研究老年虚证,发现自由基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虚证代谢水平高。组间XOD活性接近, 反映生成自由基能力接近。虚证组LPO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高, 说明老年虚证受自由基毒害远比中青年严重。
内分泌方面,邱氏等(1985)(79)用补阳药治疗阳虚证,好转后,T3、T4均有恢复,提示中药通过整体调节,可改善甲状腺本身的机能。
微量元素指标亦曾用于虚证研究。邱氏等(1985)(80)发现阳虚和阴虚患者头发五种元素(Cu、Zn、Fe、Mn、Cr)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低。女性虚证患者铜降低尤明显。
血流变指标曾广泛用于血瘀证研究,本文不述。宋氏等(1986)(81)对阴阳虚实的研究发现,偏实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之和、血清总胆固醇均比健康人显著升高;阴虚组全血比粘度、血球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元含量不高。叶氏等(1989)(82)对阳虚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认为阳虚患者因交感衰减,影响血管前后阻力,导致微循环不足,故有畏寒、手足冷、头昏、乏力、便溏等表现。
刘氏等(1986)(83)用无损伤法观察气虚、阳虚和阴虚患者心血管功能,发现气阳虚者左心收缩减退率高于阴虚,中指血流量则明显低于阴虚者。虚证的脉博传导速度快于正常人。
王氏等(1986)(84)讨论了负荷对虚证研究的意义,不耐负荷是虚证的病理特征。具体举例有ACTH试验对肾阳虚、唾液淀粉酶活性对脾虚、皮肤电冷刺激、胃电图进餐功能试验、阴虚证冷压试验等。恰当选择负荷易于揭示虚象。
宋氏等(1991)(85)分析术后114例阴虚证, 发现阴虚为术后虚证常见类型且常突然出现,但对养阴方药异常敏感,同时加用补气药疗效更好。
王氏等(1992)(86)观察阴阳虚证体温昼夜节律,发现(在广州)正常体温峰值在下午5时。人体核温稳定,但阴阳虚损严重时可发生峰相位偏移。阴虚和阳虚患者,肢端温度较正常对照差别明显,均呈昼低夜高。尤其足心温度入夜后很快达到峰相位,表明阳虚与阴虚的四末体温变化规律与正常人不同。
吴氏等(1992)(87)曾比较滋阴药与补阳药对阉割公鸡的影响,发现滋阴法较壮阳法更能对抗去势公鸡的外观及血象而且作用持久。
(二)关于寒热研究
1988年,梁氏(88)及谢氏(89)曾分别综述寒热研究进展,内容略同。均证明寒热证属于典型的对立病理反应状态。本文不再重复。此后梁氏(1988)(90)曾观察虚寒、虚热大鼠对刺激的反应,发现两组的应激损伤明显超过正常对照。虚寒组对致热物反应较虚热组慢;孕酮对LRH反应以虚寒组明显强,虚热组与正常对照略同; ACTH反应,在虚证组皮质激素排出高峰均迟于正常对照,虚寒者尤晚。巴比妥对虚寒组抑制深且久,对虚热组则短暂。
赵氏(1991)(91)研究发现虚寒患者血浆DβH活性及尿中C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及虚热患者,虚热者又高于正常对照组。
张氏等(1991)(92)研究寒热本质,发现寒体大鼠ADK活性及细胞能荷、肝Na+K+--ATPaSe活性比热体大鼠低,T3、T4 、 孕酮及睾酮含量也比热体低。 丁氏等(1991)(93)观察大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力及外周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复制合成能力,结果显示热体比寒体水平高而常体居中。1991年,匡氏有《人体体质学》专著出版。(94)
三、其它研究
1、关于更年期轰热
归氏等(1989)(95)观察36例更年期综合征,发现严重轰热时手指皮温快速上升,平均7.13±1.18℃。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中药治疗有效,但无特异性。
2、月经失调八纲辨证
叶氏等(1984)(96)发现实热型月经失调患者交感神经亢进,虚寒型主要为交感减退,其次为副交感亢进;虚热型似为由交亢到交减过渡。
3、中医辨证指标客观化
李氏(1986)(97)指出应用现代医学检验指标进行中医辨证。分别对阳证、阴证、阴虚、虚证、实热证提出以白血球、血糖、血压、代谢率、尿渗透压、尿肌酐系数、肝功絮浊试验、血浆蛋白、头发微量元素、血型、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等指标。其认识虽不如“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论者(98)深入,但其精神颇可嘉。
4、四诊计量诊断辨寒热虚实
李氏等(1984)(99)提出100项四诊指标(症状、舌象、 脉象)的寒热虚实经验概率诊断指数,临床验证689人次,符合率在90%以上,并已在微机中应用。 李氏等认为,电子计算机计量诊断(辨证)将是必由之路。
5、关于红细胞糖酵解指标
周氏等(1991)(100)观察66例气虚证的能量代谢,发现红细胞糖酵解活力、 尿肌酐、尿尿酸、尿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经补气治疗,糖酵解活力明显恢复。该报告所选指标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均比较大,有临床推广的前景。
[color=#0000FF]参 考 文 献:
⒈胡欣.八纲辨证源流论.陕西中医1986;7(11):485.
⒉祝味菊口述 陈苏生整理 农汉才点校.伤寒质难.第1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
⒊马龙伯.八纲管窥.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4):40.
⒋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1版.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226.
⒌姜春华.虚实概论.中医杂志1955;(1):5.
⒍朱颜.论“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杂志1962;(2):1.
⒎侯灿.八纲作为机体典型反应状态学说对现代医学的理论实践意义.广东中医1962;(6):1.
⒏侯灿.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步探讨.中医杂志1964;(12):32.
⒐侯灿.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步探讨(续).中医杂志1965;(1):31.
⒑侯灿.关于八纲病理生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65;(5):36.
⒒徐上林.对寒热虚实实质的初步探讨.广东中医1962;(5):3.
⒓邝安堃等.某些助阳药对于大剂量皮质素所致耗竭现象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1963;(2):113.
⒔邝安堃等.助阳药和滋阴药在内分泌和肾脏方面的实验研究.内分泌、代谢、肾脏病学术会议资料选编第70页.中华医学会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65.
⒕崔玉田等.脉学整编与研究情况简介.中医杂志1959;(9):21.
⒖王少椒.对虚热的临床观察和病机初探.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12):1.
⒗朱良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探讨.中医杂志1962;(4):16.
⒘孙世荃.辨证论治和机体反应性问题.中医杂志1962;(1):2.
⒙郁仁存等.关于“辨证论治和机体反应性”一文的意见.中医杂志1962;(4):16.
⒚蔡景高.辨证和辨病的结合.中医杂志1962;(9):31.
⒛王成荣.试论八纲.中医杂志1959;(9):13.
21.尤荣辑.对中医四诊八纲与辨证施治关系的体会.中医杂志1959;(1):30.
22.庄泽澄.“邪气盛则实,元气夺则虚”析疑.辽宁中医杂志1986;(9):33.
23.祁天寿.试析“实”与“虚”.辽宁中医杂志1987;(2):45.
24.孙玉美. 与“邪气盛则实, 元气夺则虚”析疑一文商榷. 辽宁中医杂志1987;(2):46.
25.重庆医学院新医病理学研究小组.虚损之病机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3;(11):34.
26.祝长坦.虚损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6;(7):47.
27.重庆医学院新医病理学研究小组.“八纲”之病理解剖学基础初探. 新医药学杂志1975;(3):18.
28.重庆医学院新医病理学研究小组.“八纲”之病理解剖学基础初探(续).新医药学杂志1975;(4):16.
29.刘普希.对“八纲”之病理解剖学基础初探一文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新医药学杂志1975;(6):48.
30.上海第一医学院.真阴衰竭1例临床病理讨论.中医杂志1982;(2):50.
31.转引自孙鸿年.x线诊断与中医中药研究近况.中医杂志1982;(4):51.
32.戴豪良等.阴虚证3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7.
33.陈泽霖等.证的病理形态学基础.中医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第370页.
34.崔同建等.胃癌本虚标实证型病理学基础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151.
35.瞿漱芬等.102例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14.
36.陈振湖等.阴阳寒热“红外”面图解.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1):4.
37.陈振相等.红外背图诊断初探.辽宁中医杂志1986;(8):8.
38.上海中医学院正常人体学教研组.阳虚、 阴虚造型以及某些助阳药和滋阴药作用的初步研究.新医药学杂志1977;(9):33.
39.陈泽霖.舌诊研究.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40.Goldberg ND et al: Cydic AMP, cell growth, and theimmene response.Isted. p247. Springe—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1973.
41.王本显.国外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某些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1) :50.
42.刘坤申译,王振纲校.医学参考资料9:432,1977.
43.陈可冀综述,王振纲审校.环核苷酸双向调节和中医阴阳学说.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1978;创刊号:11.
44.邝安堃等.阴虚病人内分泌、免疫和环核甙酸变化的初步观察. 中华内科杂志1979;18(2):105.
45.夏宗勤等.中医“虚证”理论的初步探讨.中医杂志1979;20(11):2.
46.邝安堃等.阳虚(甲减)和阴虚(甲亢)病人血浆核苷酸的对比. 中医杂志1979;20(7):21.
47.邝安堃等.甲状腺功能减退证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 中医杂志1980;21(11):27.
48.邝安堃等.中医分型病人的血浆环核苷酸变化.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2.
49.宋明志等.对原发性肝癌不同辨证分型的血浆环核苷酸的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0.
50.陈振湘等.脾胃阳虚与环核苷酸的关系.浙江中医杂志1980;(8):367.
51.廖承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分型论治与核苷酸水平关系的观察.福建中医药1982;(3):48.
52.郑广华等.阴阳说学与环核苷酸.自然杂志1979;(4):208.
53.施玉华等.某些助阳药对阳虚动物模型的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2):6.
54.高亮等.阴虚、阳虚研究概况.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2):118.
55.陈松涛等.中医虚证理论的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3):140.
56.卢君健等.100例虚证分型与免疫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3):142.
57.邱保国等.阳虚证与甲状腺素的关系探讨.1983;3(3):168.
58.陈锐群等.阴虚内热证初探.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4):235.
59.宋一亭等.尿渗透压测定与阴阳虚实辨证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 4(7):417.
60.沈自尹整理.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117.
61.陈贵廷整理.中医虚证辨证标准的客观化问题.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73.
62.沈自尹、王文健整理.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 6(10):598.
63--67. 邝安堃等. 中医阴阳的实验性研究(Ⅰ--Ⅴ).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2):742.1985;5(1) ;60.1985;5(2) :105.1985;5(3):167 . 1986;6(6):353.
68.吴举安.八纲辨证与气血研究的某些进展.江西中医药1984;(4);55.
69.严庆惠等.100例虚证病人的血型和免疫功能检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283.
70.彭国瑞等.不同糖皮质激素所致“阳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中医杂志1984;(4):74.
71.杨学海等.不同糖皮质激素所致“阳虚”动物模型血浆皮质醇、 皮质酮含量变化的观察.中医杂志1984;(11):72.
72.夏宗勤等.四种“虚证”模型的建立及其与环核苷酸系统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9):543.
73.张家庆等.“阳虚”动物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和助阳药作用的研究. 中医杂志1982;(3):64.
74.刘福春等.羟基脲所致小鼠“阳虚”及补阳药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医杂志1985;(2):65.
75.陈小野等.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76.沈自尹等整理.近二年虚证与老年病研究新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 4(11):651.
77.张云如等.老年虚证的初步探讨.中医杂志1986;(10):54.
78.李承军等.老年虚证自由基代谢机理的研究.中医杂志1988;(12):56.
79.邱保国等.阴虚证型的转变与甲状腺素关系的临床探讨.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8):479.
80.邱保国等.虚证病人头发五种微量元素分析.中医杂志1985;(1):58.
81.宋一亭等.阴阳虚实辨证的血液流变学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8):471.
82.叶雪清等.阳虚患者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甲邹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相互关系.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0):618.
83.刘忠英等.虚证病人的心血管功能改变.辽宁中医杂志1986;(1):9.
84.王建华等.论负荷在虚证本质研究中的意义.中医杂志1986;(9):59.
85.宋国璋.术后阴虚证114例分析.中医杂志1991;(6):26.
86.王洪琦等.阴虚和阳虚证患者的体温昼夜节律观察.中医杂志1992;(1) :44.
87.吴志奎等.滋阴与补阳中药对阉割公鸡影响的比较.中医杂志1992;33(7):46.
88.梁月华.寒热本质研究的进展.中医杂志1988;(2):63.
89.谢竹藩.中医寒热本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特2集):50.
90.梁月华等.寒热本质动态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6):349.
91.赵立业等.虚寒证、虚热证患者血浆DβH活性及尿中CA水平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0):603.
92.张伟荣等.寒体和热体的实验研究(Ⅰ).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8):477.
93.丁镛发等.寒体与热体的实验研究(Ⅱ).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9):550.
94.匡调元.人体体质学.第1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
95.归绥琪等.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轰热的手指皮温观察及治疗.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5):285.
96.叶雪清等.月经失调的八纲辨证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4):198.
97.李长乐.论中医辨证指标客观化.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4):12.
98.危北海等.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301.
99.李学中等.计量诊断法在中医四诊中的应用.吉林中医药1984;(2):17.
100.周光耀等.中医气虚证的能量代谢研究.中医杂志1991;(6):48.
作者:
觉行
时间:
2007-1-31 16:35
标题:
【推荐】【首发】近四十年中西医结合八纲研究述评————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十七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2302&start=72&show=175&man=
论坛发言人 头衔: 总版主
民意测试结果:医理探源的宗旨是主张中医而不是中西医结合。
2006/08/02 01:31pm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7-2-1 03:48
标题:
【推荐】【首发】近四十年中西医结合八纲研究述评————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十七
那么,凡是出现一个西医字眼儿的东西,都删去!
作者:
觉行
时间:
2007-2-1 11:40
标题:
【推荐】【首发】近四十年中西医结合八纲研究述评————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十七
复代肖言老先生,不必动怒,这与您的学术探讨有积极意义无关,只与学术分类有关,相关的学术文贴有相关的归类区域相信老先生还是理解的,就如老先生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美国演讲大获成功,取得无比殊荣,并不代表老先生在中国的农民大众面前重复同样的内容会得到多数人理解与支持一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相信老先生不会糊涂.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