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打印本页]
作者:
肖红
时间:
2003-11-10 23:54
标题: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按:本文是评价“一位业余学者与中医权威论辩”那篇宏论的。一时找不到哪里去了,暂时贴在这里。
一位业余学者推翻了天地阴阳学说,扭转了乾坤,创造了新中医理论体系,导致了数千来的一次中医,不,医学大革命。这真是大快人心事,扭转医乾坤。所以,一切担心中医现状和前途的忧道之士现在可以大大松一口气了。
这次“医学大革命”是否也革了中医的命,我们不必在意,因为总是中国人——一位业余学者完成的。因为这大概不是革了中医的命,而是革了西医的命。不过这位革命者若是一位中医业余学者,那也值得骄傲,因为总算自己革了自己的命。
所以,革命者的三篇文章受到国家中医最高决策部门的重视,而且转到孟博导手里,而且孟博导也要向这位革命者学习,就毫不奇怪了。
略读发在本网的帖子,鄙人还发现,革命者岂止革了医学的命。还革了物理学的命。
比如文中说:“热不论在何处,它皆能向凉的区域释放;凉不论在何处也可向热区域释放,也就是说,只要有温度差,不论寒热皆可释放或传递。”
我们在中学物理学中学的是,热量只能从温度高处——热处?,向温度低处——冷处?释放或传递(按:热传递三种方式是传导、对流、辐射),从来没有物理学家(大概都是洋人)说过冷量能从凉处向热处释放或传递。这不禁使我想到一位外国人对中国革命特殊见解,他说共产党不是均分了富裕,而是均分了贫困。看来相对观念也不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也说明阴阳是很容易扭转的——看你站在哪边看问题。
革命者下面的话更足以革物理学的命:
“如夏天把冰放到容器里,只要不把容器口封闭,容器里的冰就融化了,表明容器中的冷气向外扩散了。反过来说,如果容器的外界在零度以下,容器中的冰就不会融化了。”
确实,我们经常说“寒气逼人”。容器内的冰,只要不封口,寒气就会逼出来。冰就化了。但若封闭了容器口——无论是什么样的容器,比如易拉罐甚至瓷器罐,即便六月天放在太阳下,也是不会熔化的。至此我想到古人藏冰,冰不融化并非“外界在零度以下”,而是有办法让寒气逼不出来。
大约这仍然无碍革物理学的命。所以,此番高论应该送到国际物理学会或联合国科技委员会去,让洋专家承认中国人的这一物理学上的革命性发现。
革命者的另一大贡献,是用《易》理解释医理。古代医家虽然也有不少人这样解释医理,却没能扭转乾坤。这大约是为什么孟博导也谈《易》理,而且对革命者有些折服。
《易》是干什么的呢?
毫无疑问,是用来算卦的——古人叫占筮。《易》是周代的一种巫师算卦的本子,至今也有类似的本子。自然也还有人按照《易》的老办法(是否周代人的办法不可确考)算卦。
于是,医和巫成为一家了。新的医学体系,大约不仅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还能通神明、知鬼魂,断吉凶休咎。这样的体系岂非完美无缺。扁鹊说,信巫不信医者不治。我们不必管他。
不但如此,《内经》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又,《内经》不引用《易》的任何一句话,则《内经》该废除了。所以,这真是一场大革命。
从此,中医不必再学《内经》,要先把《易》学好。
其实,《易》岂止可以完全代替《内经》。
近来有一本谈《易》的书,说它是当时学者向周?王的建议,说他实行应该改革开放政策。所以,《易》完全足以用来治国了。用它来治医,还是委屈了它。
总之,鄙人也深为孟博导惭愧,因为曾经有些交情,却未能合作造就这样一场大革命。现在只有承认中医离不开中《易》了。
需说明,鄙人从来不是大概永远也不想做博导,所以虽然很推崇革命者的宏论,却没有什么分量。
作者:
奥译
时间:
2003-11-13 13:23
标题: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不知<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不知<四书>无以知理义之精微.
作者:
肖红
时间:
2003-11-13 21:50
标题: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那么该再提倡读四书五经以经世致用了。不过《易》原本确非儒家书,所以秦始皇焚书时它在豁免之列。它成为儒家书,而且居于六经之首,始于汉代。不过,宋以后的科举只从“四书”出题,即不考《易》。非要说不知《易》无以知阴阳,则《内经》不引《易》一语,该怎么看?中医的老祖宗如此看不上《易》,照样谈阴阳,莫非谈的都不对。
作者:
秦越人
时间:
2003-11-13 22:38
标题: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原文在<百家争鸣>版区内已登入: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128&show=0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3-11-14 00:13
标题: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阳在外……阴在内!……”,阴阳之经义,正存于医经之中!阳向里运动,阴往外流出:“阳注于阴,阴满之外”
用《易经》论阴阳,正是现在的反而以“向外的、向上的”为阳的谬论的的渊薮,万不可舍医经言易经,独不该舍医经言阴阳!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12-9 06:00
标题:
为孟博导惭愧——中医离不开中《易》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