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打印本页]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3 19:06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治要点】
当代医学关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知识非常复杂。其基本知识却是学过中学生理卫生的人都知道的。对非呼吸系统疾病专家来说,有关基本知识在处理常见病方面已经大体够用。
影响呼吸的要素有四:①呼吸道的通气功能;②肺泡的换气功能;③呼吸肌的运动功能;④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
人们的常识是皮肤在体表,与环境接触最多。其实,皮肤可以长时期受保护,不直接接触环境,呼吸则必须时刻不停地大面积与大气环境接触并交换。故可以在某种程度说:中医所谓肺主皮毛,即肺和皮毛一样直接和外接接触。
总之,呼吸道是机体与外界——主要是大气——接触最频繁的器官。加之人为的抽烟和环境污染,影响呼吸的四要素中,最容易出毛病的是呼吸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感冒的常见结果或合并症)和支气管哮喘,无疑是环境首先损害呼吸道。慢性支气管炎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更是由于上述原因。
以肺脏换气功能受损起病的,是肺脏组织首先受损。数十年前,最常见的肺组织受损是肺炎和肺结核病。目前结核病很少见,肺组织受损主要见于急慢性肺炎、肺癌、矽肺和尘肺等。对普通医家来说,肺癌、矽肺和尘肺也相当少见。最常见的还是老慢支。
呼吸肌运动和呼吸中枢调节异常,一般不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所说的大气下陷证与呼吸肌运动功能低下有关。
与呼吸系统关系最密切的是循环系统,急性左心衰竭造成肺水肿就是严重影响肺脏换气功能的急症。此外,还有很少见的休克肺,主要因为严重的感染或非感染性中毒引起。
中医认为,呼吸还与“肾脏”有关,比如,老慢支绝大多数有“肾不纳气”的病机。一般西医很不理解肾与呼吸为什么会有关系。其实,西医就常用副肾素(目前常用其改进制品)、皮质素治疗呼吸困难。中医所说的肾,就包括部分内分泌功能,特别是肾上腺和性腺功能。不过,这不等于说中医的“补肾纳气”略同使用副肾素或皮质激素。
绝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相当容易。比如,最常见的急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病人自己大都知道。
对呼吸症状明显的病人,医生首先要重视病史和体检。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做一次胸透或照一个胸片,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漏掉不很常见的肺炎、肺结核、肺癌、矽肺、尘肺和癌瘤等。
呼吸系统疾病最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困难。
有了众多的抗菌西药,按说控制急性感染早已不是问题。然而,目前常见皮质激素和抗菌西药同时滥用的不良后果,对此常常需要中西医结合处理。
慢性呼吸道疾病合并急性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最好的选择。
西医有很多针对呼吸困难的手段,不过,总的来说,解决呼吸困难,还是中西医结合疗效最好。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4 17:08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老慢支和慢性肺心病
案1:滥用皮质激素致老慢支恶化               案8:老慢支、肺心病合并高心病
案2:中药对抗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案9:肺心病心衰
案3:中药对抗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案10:肺心病心衰
案4: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重症               案11:咳嗽吐痰一年
案5:肺心病心衰                             案12:老慢支感冒月余不愈
案6:肺心病心衰                             案13:老慢支肺心病
案7:肺心病心衰伴高血压                     案14:肺心病病危一诊即愈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4 18:14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概说】
老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一连串逐步加重的病理变化。
老慢支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之简称也。
关于这个病名,有必要多说几句。
首先要知道,年老不是此病的原因。即不像老年人血管硬化、生殖和大脑等器官萎缩那样,它不是伴随衰老必然出现的退行性病变。
目前,标准的教科书上,没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这个病名。只有“慢性支气管炎”。不过,按照西医病理,时间超过20天的炎症,都应该认为是慢性的。老慢支的含义则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指由于多年、多次的“慢性支气管炎”,导致了不可逆的、以支气管受损为主的肺部病变。因而,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这种支气管炎,终年存在,只是时轻时重而已。
近来,教科书上往往单列“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阻肺”),其实,“老慢支”是导致“慢阻肺”的最常见的原因。凡诊为“老慢支”者,已经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肺气肿”。只不过肺气肿很轻时,不强调这种病理。
老慢支必然导致肺心病。目前,此种肺心病,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90%以上。
总之,老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心病,最好一起讨论。
老慢支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这不是说它比数十年前发病率高了(实际上是低了),而是因为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很少见了。
此病是怎样导致的呢?
直接原因是反复发作的长期咳嗽吐痰。
什么原因导致长期咳嗽吐痰呢?
对此病来说,首先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吸烟(教科书上多把吸烟列在首位)。旧时,生活条件不好。比较贫苦的人,患感冒咳嗽吐痰还要努力劳动。再加上这些人往往吸烟,必然咳嗽吐痰长期不愈。如此反复2年,每年咳嗽3个月以上,慢性气管炎就很难除根儿了。
为什么老慢支必然导致肺气肿、肺心病呢?
因为支气管反复长期发炎,粘膜逐渐上皮化、气管平滑肌机化萎缩,不但气管口径逐渐缩小,软骨弹性减弱,舒缩功能也逐渐减退。结果,气管的通气功能越来越差——即通气阻力越来越大。长期咳嗽再加重肺泡张力,肺泡壁也逐渐变性。于是,柔嫩的肺脏逐渐变得像煮熟的肺且明显肿大。与此同时,肺内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也必然变得管腔狭窄。血液通过肺脏时阻力越来越大,右心负担增大,导致右心肥厚,最后衰竭。通气阻力和血液通过肺脏时阻力越来越大都严重影响换气,所以,出现心衰之前就有呼吸困难。
西医据以诊断此病的桶状胸、肋间隙变小、颈静脉怒张、呼吸运动变小、三尖瓣区心音强于心尖区和呼吸音弱、胸部叩清、心界缩小等,就是上述病理变化的典型体征。由于缺氧,患者口唇青紫或苍白,自不待言。这时不需要任何特殊仪器检查就能确诊此病。
不少人终生吸烟很多,但不见典型气管炎表现。所以,老慢支有一定的体质或遗传因素。
还有些“慢阻肺”患者,主要是遗传因素所致。这就是支气管哮喘导致的那一种。支气管哮喘发病年龄一般很早,这种“慢阻肺”出现的年龄也大多较早。
老慢支出现肺气肿时(实际上已有肺心病),病理变化已经非常深刻,即不完全可逆了。治疗只能缓解严重情况,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西医治疗老慢支、慢阻肺和肺心病,有抗感染药、皮质激素、扩张气管药、强心药、给氧等。但是,扩张气管药、强心药效果都不满意。只有皮质激素、给氧是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而且是中医所无的。
中医也有可靠的扩张气管药和强心药,著名的复方如小青龙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八味地黄汤等,效果很可靠。
特别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有时必须使用副肾素类——包括平喘的气雾吸入剂。后者更方便一些。吸入剂都是高选择性的β2受体兴奋剂。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间羟异丙肾上腺素和酚间羟异丙肾上腺素,六甲双喘定和氯喘定等。后二者不是副肾素的改进产物,但也有类似副作用。
西医治疗老慢支,还有抗菌素和皮质激素。感染严重时,抗菌素是必需的,皮质激素一般不是很必须。目前最常见的是大量滥用二者,特别是滥用激素危害极大。
总之,治疗老慢支应该兼取取中西医之长。
十分之九以上的老慢支患者在冬天加重,而且越冷越重。道理非常简单:主要是支气管因呼吸冷空气收缩而且更容易感染。其次是冷天肺内小血管收缩,小循环阻力增大,因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因此,对比较危重的患者,提供一个温暖而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是此种肺心病抢救成功和延长寿命的必须条件。病情严重时,没有这个条件,一切中西医手段都可以无效。这一条件只有现代的暖气或空调才能实现。在我国,至今还有很多人,包括城镇居民不具备这一条件。医家需知,这一条件不仅是抢救某些危重病所必需的,而且对预防老慢支恶化极其重要。所以,对经济状况允许的病人,应积极动员他安装暖气或空调。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5 17:29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滥用皮质激素致老慢支恶化
  
  长兄患有老慢支,在我赴英国行医期间因为滥用皮质激素等几乎不治。在此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我于1998年10月底赴英,是年家兄66岁。当时他的老慢支还很轻:没有桶状胸,没有颈静脉怒张,夏天还可以做较重的体力劳动而不喘。2000年5月底我返乡时,他几乎不能起床了。我很纳闷。
  详细了解才知道,这主要是滥用皮质激素所致。
  为了让读者更切实地理解老慢支、慢阻肺和慢性肺心病,下面结合家兄的病情再说一下此病的病理。
  老慢支患者的病史大概分四期。
初期:就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就是感冒或其它原因刺激气管导致咳嗽、吐痰、发烧等。人人都有过不止一次这样的经历,家兄自然不例外。
第二期:慢性支气管炎期。如果生活条件不好又不注意调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就会因为感冒、吸烟等反复发作而变成慢性支气管炎。
年深日久,就成了老慢支。
这时的主要表现是:白天咳嗽吐痰比常人多,但最典型的是早晨起床之后要咳嗽一阵,吐比较多的痰。如果发生感冒,白天和早起咳嗽吐痰就更严重。冬天咳嗽吐痰比夏天重。
家兄吸烟,又喜欢博奕,特别是冬天,经常熬夜博奕。这时吸烟更多,更容易感冒,而且感冒咳嗽更难短时期恢复。所以,60岁之后,他经常咳嗽吐痰。而且无论冬天夏天,早起经常要咳嗽一阵。
我出国时,他的病情才发展到这一期。
第三期:肺气肿期。因为支气管通气功能越来越差——即通气阻力增大,咳嗽更频繁,肺泡内张力日趋增大,肺部肿胀。这种肿胀一方面是肺泡通气阻力增加所致,一方面是支气管发炎越来越重,组织机化变硬,于是,整个肺脏肿大变硬,形成肺气肿。这时患者会出现桶状胸等,做稍重的体力劳动会气短。
一般说来,这时已经有了肺心病。但早期可以认为只有肺气肿。
这样的患者,一般还可以存活10年以上。家兄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期,显然不应该恶化那么快。
第四期:肺心病期。每一次循环中,全部血液都要靠右心室泵入肺脏。肺气肿后,血液通过时阻力越来越大,右心变得越来越肥厚。肥厚到一定程度,收缩力反而不足了。于是出现右心衰竭。病人稍活动就气短,甚至不活动也气短。再严重就是不能平卧,几乎昼夜要半趴着或半躺着。这时一般都有下肢水肿,不少人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头面部水肿。
这样的患者很难再存活10年。
家兄的病情迅速恶化,是因为1999年春节前后反复感冒,咳嗽、发烧。这时,他每天在一位医生处,注射160万单位氨苄青霉素加地塞米松10mg。扎针后暂时缓解,他就又去玩了。这样断续注射约一个月,就不再能支持。继续注射也不再有效。而且全身明显水肿,咳嗽吐痰不断,心慌气短,头晕乏力,下床困难。一般年头儿,春暖之后,病情会自动好转,这次却不见好转。
这不是说家兄病情恶化,完全是医生的过失。若家兄注意调摄,就会少感冒,感冒后也不至于咳嗽吐痰长期不愈。但是,一味给这样的患者使用抗菌素加皮质激素是错误的。
还好,不久我回国并回乡探亲。了解情况后,立即治疗如下。
中药煎剂:陈皮10g、茯苓15g、半夏10g、桂枝15g、附子10g、干姜5g、五味子15g、熟地15g、当归10g、川芎8g、白芍10g、生山药20g、厚朴6g、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付。
中成药: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服上方一个星期,家兄就可以下床活动自如了,全身水肿明显减轻。一个月后,水肿完全消退,自觉恢复到前一年夏天的状况。别人说他比往年还要康健。这时他又可以下地劳动了。但我还是嘱咐他坚持服用金匱肾气丸,而且还把煎剂简化,制成散剂让他服了一个月左右。
此后,家兄没有再抽烟,但继续饮酒。这对老慢支也很不好。农闲时还是喜欢博奕。后来又病重两次。每次都是高热神昏,呼吸困难,咳嗽吐痰严重,自觉不支。这时就要使用上述中药、抗菌素并同时给氧。高热不退时,也使用一两次小量皮质激素,但从未长期或大量使用。
但是,2001年冬天病重时,如上处理竟然无效。我发现是居室太冷的缘故,于是立即安装暖气,情况迅速好转。2002年注意及时取暖,冬天没有严重发病。2003年可以完全靠自己照料承包的土地。
此后,家兄还是不很注意保养。不过,夏天即便感冒,也不会出现危重情况。冬天总要闹两次较重的。但总的说来,病情没有加重,似乎还轻了点。比如,2004年的秋收秋种都是自己完成的。2005年冬天冷得晚,但持续时间长,春节后10多天,积雪没有化完。最冷的时候,适值感冒流行,他的感冒就较重。上述中西药连用两天还是不很好,因为土暖气不热,又添上电暖气,很快就缓解了。因为注意取暖,2006年冬天他的病情相当稳定。2007年他76岁了,还可以做轻体力劳动。他还是经常饮酒,几乎每天打牌。劝说无效,只好听之。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6 14:3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2:中药对抗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这是在英国时治疗的一个病人,患者是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
这位妇女从年轻时就有支气管哮喘,但不是很严重。英国实行全民公费医疗,所以,西医治疗是及时而且充分的。这样的患者,英国医生都给他们气雾吸入剂。此药缓解呼吸困难的效果可靠,便于使用。加之生活水平比较高,几乎百分之百的家庭有中央空调,气候也比较好,所以,在英国很少见气管炎发展成严重肺心病。但是,随着年龄增大,她病情还是不断加重。于是英国医生也开始给她口服皮质激素。结果,病情不见缓解,反而出现明显的全身肿胀。同时又有心慌、出汗、乏力、头晕等不适。不过,情况还不是很差。她还可以上班——为一家公司做清洁工。这个工作相当辛苦——每天凌晨2点起床以便早7点之前做完清洁,一般清洁工都是这样。她觉得很吃力,呼吸困难加重,英国医生治疗无效,向她推荐中医。
察其全身中等程度的水肿,面色紫红,脉象重按不实,舌质暗红。血压不高。于是给她开小青龙、二陈、八味地黄合剂。效果很好,一星期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不再用气雾剂。她坚持服药两个月,自觉呼吸、精神、体力等越来越好。特别是水肿消退,体重下降5kg多,人变得精神干练。
每次就诊她都赞扬中草药,对西药不满。其实,西药对她还是很有好处。
像上面这样的病例很多。单纯对付皮质激素导致的水肿,用温阳利水法即可,因为皮质激素导致水肿就是阳虚水泛。但是,对比较严重的老慢支,真武汤等不足以解除呼吸困难。因此我通常还要使用小青龙加减。小青龙也可以看作温阳利水的方子。只是它所利之水在心下(自西医理解在肺脏或小循环)。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7 18:11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3:中药对抗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邻村李家寨武春杰之妻,1988年62岁,患老慢支10多年久治不效。因恐冬天病情加重,1987年冬天去天津住在有暖气的儿子家并就近找专家治疗。她在天津戒了烟,经多位中西医专家治疗一冬,病情却不见缓解。不惟如此,患者全身虚肿日渐加重。呼吸困难虽然不很严重,但自觉头晕乏力,睡眠不好。原有的其它精神症状(轻度精神病,常说话很多,容易激动,多疑)加重。于是1988年春天回家求治于我。
我给她开的方子也是小青龙、二陈、八味地黄合剂,情况迅速好转。服药月余,头晕、乏力、睡眠不佳迅速好转,气管炎症状大大缓解,自觉精神体力较前大好,体重下降5kg左右。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8 17:12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4: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重症
王某,女,59岁,威县马寨村人,1989年4月6日初诊。
有慢性咳嗽气短,每感冒或冬天加重多年。近来常犯心悸、气短、食少、乏力、不眠。身体消瘦,精神困顿,脉细数,舌润嫩,苔略黄腻。典型桶状胸,颈静脉明显怒张,双肺满布粗湿罗音。正在服百喘朋、氨茶碱和利尿药。血压100~96/80~70mmHg,体温36.9℃,心率136次/分。
西医辨病:老慢支、肺心病、心衰、心动过速、休克前期
中医辨证:老年痰喘证、肾不纳气、心肺脾严重气虚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处理:立即肌肉注射安定10mg;地戈辛0.125mg(半片)口服日一次;停用利尿药。
  中药治疗: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山芋肉20g、黑附子10g、桂枝15g、熟地20g、生山药30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白芍10g、干姜5g、厚朴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4月8日再诊;病情好转,心率94次/分,血压100/76mmHg。处理大致如前,没有再用安定,加服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患者再没有就诊,应该是进一步缓解了。但患者很难再存活5年。加之这种患者的家庭条件一般很差,更是预后不良。
  顺便说明为什么使用几种药物。
  使用安定是为了敛正气,因为从中医角度看,镇定之意接近所谓补心气。病人长期不眠,必然耗散正气。中药不能立即服用,这是权宜之计。中药方中使用山茱萸也是为了敛正气,但此种敛正气同时又补气。张锡纯先生说,山萸肉敛正气不敛邪气,故无论外感内伤,凡见气欲上脱,应作为首选药物。
  停用利尿药是因为患者血压很低,很可能与使用利尿药有关,况且目前患者没有使用利尿药的指征。患者很可能因为过用利尿药导致低血钠和低血钾。
  二诊加用金匱肾气丸是我治疗多数老慢支、肺心病惯用的。即便煎剂中已有此意,还是常用成药,而且病情缓解、停服煎剂后,劝病人经常用。比如此案,可以说患者脏腑俱虚,但是,老慢支肺心病的主要病机还是肾不纳气。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19 09:56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5:肺心病心衰
  
岳某,男,73岁,威县马厂村人,1994年8月2日初诊。
  大约五年前,患者因为咳嗽吐痰严重,不得已戒烟。戒烟后,略有好转。近二年咳嗽吐痰又加重,每感冒更重。冬天明显气短。曾经出现双脚水肿。近一月来严重乏力,气短,吐较大量白色痰,服中西药无效。20年前,曾患轻度脑血栓。饮食、二便大体正常。脉象弦数,舌暗红、苔白。血压130/90mmHg。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弱,有少数湿罗音。
  西医辨病:老慢支、肺心病心衰
  中医辨证:老年痰喘、脾虚并肾不纳气
  治疗:
  地戈辛片0.25mg日3次,氨茶碱片0.1g日3次。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附子5g、桂枝15g、山萸肉20g、五味子15g、生山药20g、熟地20g、党参10g、黄芪15g、川朴6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即。
服上方3日后病情大好,遂停药。
8月15日再诊:仅偶有四肢酸懒。取上方四日量,地高辛改为0.25mg日1次。
9月7日家属来诉,除轻度咳嗽吐痰外,无大不适。再取上方四日量巩固疗效。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0 13:5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6:肺心病心衰
刘某,男,64岁,威县徐固寨人,2000年8月2日初诊。
老慢支气短多年,去年10月突然加重。不能服百喘朋、安乃近等,常服咳喘素。已有小便频数5年,自去年始有大便后心慌欲小便。已戒烟酒3~4年。脉浮而弱,舌苔略干厚。自备有肺保三效。目前不能活动。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桂枝15g、五味子10g、附子8g、熟地15g、生山药15g、白芍10g、麻黄3g、细辛2g、干姜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2002年12月3日再诊:自称服上方5日后,病大好,持续至最近。因为天冷,今日尤其冷而加重。面色苍白浮肿,舌暗苔白水滑,血压110/80mmHg。守上方5日量。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0 19:04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7:肺心病心衰伴高血压
贺某之妻,70岁,威县五马坊村人,2005年5月25日初诊。
老慢支气短十五六年,近来加重。双足和面部虚肿。可慢步行。平时常服平喘药。最近服中药益重。饮食可,小便少。脉洪滑有力,舌暗红,苔干。血压200/80mmHg。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五味子8g、白芍15g、菊花10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桂枝20g、附子6g、熟地15g、山萸肉6g、川朴6g、枳实6g、三仙各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地戈辛片0.25mg日3次;双氢克尿塞片50mg日3次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5月29日再诊:病大减,血压160/80mmHg。
按:此证已经根深蒂固,不可冀其完全恢复如常。但须知,老慢支伴血压高,喘必重。因为控制血压比较容易,要尽快把血压降下来。不过,患者过去血压不会很高,否则早已危重。对她来说,还需要减少血容量,用双氢克尿塞血压已经接近正常。不必再使用其他降压药。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1 17:41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8:老慢支、肺心病合并高心病
贺某,男,83岁,威县五马坊村人,2002年11月2日就诊。
有不太严重的咳嗽多年,感冒发烧后咳嗽加剧3天并严重呼吸困难。体型消瘦,面色紫红,口唇青紫,脉象洪滑,舌略暗红,苔不厚。
这不是患者第一次病重。最早是1998年夏天,那次是感冒后咳嗽气短越治越重请我出诊。9年来,患者大概8次复发,原因和表现略同。但是,2003年之前,只有肺心病,没有高血压。故每次只开二陈、小青龙合剂即迅速缓解。其中两次患者没有就诊,直接取药即效。发烧略重时,即请村医用3、5天青霉素。
2003年仲冬,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大约190/100mmHg),此后每次发作除服用上述中药外,又同时服用双氢克尿塞25mg,地戈辛0.125mg每日2~3次。一般一周即可停药。
2007年4月18日:过去近3年中,患者一直没有就诊。每发病,他的儿子直接取药如上即效。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3月初,我不在籍。患者发病2次,服他医的中西药物可以有效,但不持久。最近断续服药月余,停药即犯。听说我回籍,又来取药。处方如下:
附子10g、干姜5g、桂枝20g、白芍15g、川芎10g、怀牛膝15g、熟地15g、五味子10g、山萸肉10g、丹皮8g、茯苓10g、陈皮15g、川朴6g、半夏8g、生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双氢克尿塞片25mg日2次;地戈辛片0.125mg日2次
三日后大好。
按:患者勤劳、简朴,却不是很明白,至今仍在抽烟,谁劝说也没有用。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底子好,又不在意任何人对他的态度,不会活到88岁。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2 21:3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9:肺心病心衰
王某,男,75岁,威县桑庄村人,2006年6月27日初诊。
患者还没有进门,就听到了呼吸困难引起的哼哼声。病史和体检发现非常典型,就是肺气肿、肺心病、心衰。患者相当瘦,否则病情会更严重。不过,还是有轻度水肿。他不能平卧,虽然还可以慢慢步行二、三十米,但直到取完药还在哼哼。患者服用氨茶碱等多年,近来在本村间断用林可霉素、地塞米松将近一月,起初可以减轻,近日无效。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五味子10g、山萸肉10g、附子15g、干姜6g、桂枝15g、川朴5g、枳实5g、生山药20g、党参10g、黄芪15g、当归10g、川芎8g、白芍10g、麻黄5g、生姜2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7月2日:家属来取药,称病情缓解。
7月9日:家属来诉,病情大好。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3 19:50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0:肺心病心衰
  
  王某,女,73岁,威县黄街人,2005年5月29日初诊。
  哮喘四十多年,每年麦收前后加重。发作时剧烈咳嗽、面色发紫、呼吸困难、喷嚏不断。但患者很少服药。她体型高大,不见肥胖,尽管呼吸困难明显,却精神矍铄,说话洪亮。再联系她有子女8人,可知禀赋很好。饮食、二便、睡眠均可。脉象沉洪,舌可。血压156/80mmHg。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川芎10g、怀牛膝15g、桂枝20g、麻黄5g、附子10g、干姜5g、五味子10g、细辛3g、川朴10g、白芍15g、生石膏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百喘朋1片、氨茶碱片0.1g、地戈辛片0.125mg、双氢克尿塞片25mg日2次
  6月4日再诊:因为丧子停药3日,病情反复,但比初诊轻。
  6月14日三诊:病大减而且稳定。患者又已停药5天。血压130/60mmHg。
  此后,患者多次就诊,均服上方即效。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4 20:12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1:咳嗽吐痰一年
   
    张某,男,37岁,住威县城内,2001年6月5日初诊。
    咳嗽吐痰一年,久治无效。曾经照胸片、做气管镜和痰细菌培养,均无特殊发现。服药之外,曾做雾化吸入、烤电等治疗,均无显效。咳吐不重,痰不很多。饮食、二便可、多梦。常犯口腔溃疡。患者为教师,每上课1小时需咳嗽数次。体型中等,口唇略黑。脉濡弱,舌淡嫩胖大多齿痕,苔白。血压100/72mmHg。处理如下:
    陈皮12g、茯苓12g、半夏10g、五味子10g、党参10g、黄芪15g、白术6g、川芎6g、当归10g、白芍10g、桔梗10g、川朴5g、桂枝15g、龙骨粉10g、生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补中益气丸9克日2次;人参健脾丸12克日2次;藿香正气水10ml日2次
    7月6日再诊:自觉大好。仅偶有咳嗽,不再多梦。未再出现口腔溃疡。脉象略见濡弱,但有神。舌象略如前。有较轻的桶状胸。自称曾经患过较轻的肺结核。上方去正气水,加金匱肾气丸9克日2次。
    按:患者是虚弱体质,脉舌象都呈典型的虚象。桶状胸虽轻,也是长时期咳嗽的结果。他的病也可能和职业有些关系。但无疑早有慢性呼吸疾病的基础。无论如何,自中医看都应该使用上方。最好初诊就使用金匱肾气丸。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5 16:40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2:老慢支感冒月余不愈
陈某,男,72岁,威县程志庄村人,2007年6月8日初诊。
有老慢支10余年,感冒月余不愈。已经输液20天,不断反复。咳嗽吐痰不很严重,但咳痰困难——痰太深。稍活动即喘。特别是体温升至37℃,即感到全身如散,极其乏力并走路不稳。又常感后背发冷、多汗。食少、乏力、口干、大便干。体型中等,神躁,面色晦暗。轻度桶状胸,无明显颈静脉怒张,全肺呼吸音弱,满布粗湿罗音。双小腿轻度水肿。脉象洪大有力,舌红无苔。血压100/60mmHg。处理如下:
党参10g、黄芪15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15g、五味子10g、陈皮15g、川朴6g、桂枝20g、川芎10g、怀牛膝15g、茯苓10g、生山药20g、三仙各10g、生甘草4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剂。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补中益气丸9克日3次
6月13日再诊:咳嗽吐痰减轻,食欲好,下肢水肿消退,不再发作全身如散而走路不稳。体力好转,慢步行不再喘。但后背发冷多汗略如前。脉象正常,舌略如前。血压110/70mmHg。煎剂加附子10g,余如前方。
6月18日三诊:诸证悉退,守前方5日巩固。
嘱煎剂服完后自购上述成药继续服用2周,而后最好间断服用。患者的弟弟曾经和我同事一年,也有老慢支肺心病,目前负责当地诊所。让他转告弟弟注意尽量不给哥哥用激素,并且他的弟弟也最好服用上方一段时间。
按:患者舌红无苔和体温略高及严重乏力等,都是滥用皮质激素的表现。故尽管舌红无苔,首次即应该使用附子。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6 10:34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3:老慢支肺心病
陈某,男,67岁,威县辛店村人,2003年4月26日初诊。
有老慢支20多年,咳嗽、吐痰、气短、腹大、头晕3年。此次自除夕加重,治疗2月余不效。输液在30次以上。主要是时有低热——不超过37.5℃,但37℃时就很难受。咳嗽、吐痰、气短,不能活动。不能平卧,不能左侧卧。食少,大小便可。体瘦,腹大。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双肺满布湿罗音,左侧重。呼吸音、心音均弱。特别大肚子是脂肪太多,无腹水。无明显下肢水肿。脉象洪滑有力,舌暗红苔少。血压150/86mmHg。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川芎8g、党参10g、黄芪10g、桂枝15g、五味子8g、附子6g、干姜4g、肉苁蓉10g、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0g、熟地10g、川朴6g、三仙各10g、生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补中益气丸9克日3次
氨茶碱0.1g、地戈辛0.25mg、双氢克尿塞25mg,各日1次。
5月3日再诊:病减,脉可。近日似有恶心。血压120/80mmHg。中药如前,西药用量减半。
5月12日:再未发烧,仍有时咳喘。肚子大见小。血压120/80mmHg。守前方。
按:患者的肚子特别大,是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导致的向心性肥胖。故他的四肢不胖,甚至比常人细。激素会引起肌肉萎缩而脂肪增加和钠水潴留。其表现在不同的人身上略有差异,但总趋势一致。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6 15:4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4:肺心病病危一诊大好
刘某,男,70岁,威县辛庄村人,2005年1月31日病危请出诊。
简单病史如下:
咳嗽、气短,冬天加重10余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发热咳嗽气短加重,在本村治疗数日益重,遂住县医院。住院一周,热退,但严重虚弱,继续治疗一周不见好转,院方告病危且谓无有效措施,于是出院。出院后继续输液8日,一直按医院的处方大量使用皮质激素、抗菌素、速尿和高渗盐水,日趋加重。
患者的儿子请我出诊时,颇无耐心。他的意思是:已经做了充分的西医治疗,一切后事准备就绪,请我去看不过是面子上好看。甚至露出我去不去都无所谓的口气。于是我非去不可。
患者很消瘦(注意!肺心病而消瘦,比肥胖者预后好)可以左侧卧,不能自述病史。肺心病心衰很典型。近日进食很少。脉象沉细略数,舌瘦苔少。血压100/80mmHg。体温不高。处理如下:
党参10g、黄芪15g、茯苓10g、半夏8g、陈皮15g、五味子10g、生山药15g、桂枝15g、附子6g、白芍12g、当归10g、熟地10g、川朴5g、枳实5g、三仙各10g、生姜20g、大枣7枚掰、枸杞子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一日2剂或2日3剂。
3日后无消息,又未见患者嫁在我村的姑娘去吊唁,我颇不解。数月后得知,患者服药后即大好。
2005年春节前后,我在石家庄赶写《中西医结合二十讲》,患者再次病情危重找我的门人看。门人电话问我治则,仍告知如上,结果再次迅速大好。患者至2007年仍存活。
这样的经验,颇令人感慨。
他的女婿后来告诉我:患者服上方之始要腹泻2、3次,但立即自觉舒适,诸证悉退。他认为中药是泻下剂——群众称之为“打药”。其实,上方一派大补,只不过同时有理气药和较大剂量的桂枝。服此方可以有一两次稀便,但不会大泻下,也不会有腹痛。见这种腹泻不必顾虑。
读者可能以为上方药味太多,实际上只有三仙、大枣可有可无。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7 17:23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案1:支气管哮喘              案7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案2:支气管哮喘              案8支气管哮喘2年
案3:首次支气管哮喘          案9无端误诊过敏性哮喘
案4:支气管哮喘              案10:支气管哮喘多年
案5:支气管哮喘              案11:西药治哮喘副作用
案6产后支气管哮喘            案12:哮喘致肺心病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8 16:03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概说】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它的核心病理是因支气管炎症反应导致狭窄而通气受阻。病因有遗传因素,激发因素——吸入刺激或过敏原、天气变化、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等。临床诊断无困难,病因诊断中只有有时很难找到确切的过敏原。不过,无论何种原因所致,治疗原则都大体一致。比较轻浅的用百喘朋即可。很严重的呼吸困难常需西药救急,而后最好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8 17:3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验案】
案1:支气管哮喘
李某,男,41岁,威县吴王目村人,2006年7月19日就诊。
哮喘发作月余,在本村服西药可有暂效,但总是越来越重,故来求治。眼前呼吸困难很明显,对面坐即可听到哮鸣音。一般情况尚可,饮食、二便、睡眠无大异常。脉滑弱,舌梢嫩。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5g、半夏10g、五味子10g、桂枝15g、附子10g、干姜5g、麻黄5g、细辛3g、白芍15g、川朴5g、甘草5g、生姜30g。常规水煎日一付。
百喘朋2片日3次;扑尔敏1片日3次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这时患者说,两年前曾经两次因此就诊,均疗效甚好。故查出2003年7月30日初诊记录,用药几乎与上方完全相同。原来那次病情更重,在家治疗2月余,其间输液20多天,虽偶可减轻,但总是越来越重。就诊一次,服药2日即完全缓解。2005年夏天发作也很轻。
关于此病的最初原因,患者听父母说,他10多岁时患了一次“扒皮瘟带嗓喉”(故乡群众对猩红热的叫法),愈后遗留了每感冒即轻度哮喘,但2003年之前未曾治疗。又,患者夏天好起“泛片”(荨麻疹),看来确实是过敏体质。又,患者嗜烟、饮酒,于是告诉他必须戒除。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29 20:05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2:支气管哮喘
  
  冯某,女,70岁,威县时庄村人,2004年8月23日初诊。
  约40天前发生气短如哮喘样,连续输液26日好转。但是,近10日来腹胀渐重,全身乏力并多汗。一般情况可,饮食、睡眠可。面色和双手均显苍白。心肺听诊大体正常。无下肢水肿。无既往史,无其他重病史。脉弱、舌淡。血压120/70mmHg。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5g、半夏8g、苍术6g、桂枝15g、五味子10g、川朴6g、枳实8g、乌药8g、党参10g、黄芪15g、附子10g、干姜5g、白芍15g、麻黄4g、川芎5g、甘草4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付。
  香砂养胃丸6克日2次;金匱肾气丸9克日2次;藿香正气水5ml日2次
  8月27日再诊:腹胀大好,体力大好,仍有小汗,脉象接近正常。舌略淡。上方去正气水,加百喘朋1片日3次。
  2005年7月25日四诊:近日连阴雨,旧病复发。喘不重,但不能活动,在家服西药胃肠反映明显。双肺听诊可闻哮鸣音。脉舌象大体正常。仍守上年8月27日方。
2006年9月5日六诊:旧病复发3、4天,服西药无效。脉略有弦象,舌象可。血压120/70mmHg。无下肢水肿。仍守上方。
2008年7月4日七诊:2007年夏天未发作。近日又有小气短——明显较前几年发作时轻。仍守上方。
  按:70岁的人首次发作呼吸困难,应该首先怀疑心力衰竭,但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检所得都不支持心力衰竭。故仍应按支气管哮喘治疗。此后两年均在盛夏发作,也不支持老慢支或肺心病。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9-30 22:44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3:首次支气管哮喘
本村村民姜某,女,39岁,2004年6月25日初诊。
夜间哮喘不能卧一周,渐重,无既往史。服他医西药无效。一般情况可。脉可,舌淡苔白。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桂枝20g、附子8g、干姜5g、麻黄5g、细辛3g、五味子6g、白芍15g、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2次;藿香正气水1支日2次
百喘朋1片日3次;氨茶碱0.1g日3次
地塞米松片0.75mg日3次
7月2日再诊:服上方2日即大好,故停药。昨天劳累较重,今上午又有轻喘。脉舌象如前。守上方。
7月8日三诊:再未复发,只取金匱肾气丸、百喘朋和氨茶碱。
至2007年秋,再未复发。

作者: 老焦    时间: 2009-9-30 23:20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谢楼主指教。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2 09:30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4:支气管哮喘
杨某,女,55岁,威县管安陵村人,2001年8月16日初诊。
咳嗽、气短每年夏天发作连续3年。自称伏天最重,春冬和麦前完全无事。饮食、二便可,昨晚因喘重并小便多没睡好。脉弦滑而不足,舌可。体型中等,神情困顿。无发热感,好出汗。血压136/100mmHg。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5g、半夏8g、桂枝15g、五味子10g、附子10g、干姜5g、白芍15g、麻黄4g、川朴5g、龙骨粉10g、生石膏粉15g、生甘草7g。常规水煎日一剂。
地塞米松片0.75mg日3次
8月19日再诊:病大好,骑自行车就诊。血压120/70mmHg。守前方。
2002和2003年7、8月份,患者又两次发作。最后于2003年8月13日,大好之后,让她服下方。
附子250g、肉桂100g、茯苓250g、五味子250g、麻黄125g、熟地250g、半夏250g、细辛50g、甘草150g、干姜150g、白芍250g。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4 15:4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5:支气管哮喘
姜某,女,54岁,威县东郭庄村人,2005年6月13日初诊。
感冒后发烧咳喘。用西药喘加重且呕吐。双肺哮鸣音,喘较重。脉舌可。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桂枝20g、川朴6g、五味子10g、附子6g、干姜5g、白芍15g、麻黄5g、山萸肉10g、生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剂。
百喘朋1片日3次;地塞米松片0.75mg日3次;氨茶碱片0.1g日3次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补中益气丸9克日3次
6月17日再诊:病大好。曾查心电图示供血不足,血常规见白细胞高。脉弱,头晕,舌苔少。原方去地塞米松,加党参10g巩固。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5 15:20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6:产后支气管哮喘
王某,23岁,威县方营村人,2005年4月11日初诊。
第一胎产后50天。自第20天开始咳嗽气短,至今不愈。曾经输液多日无效。4月6日心电图示心动过速。面色萎黄。脉弦细略沉,舌可。
处理如下:
陈皮10g、川朴6g、茯苓10g、半夏8g、党参10g、黄芪10g、当归10个、白芍12g、川芎8g、熟地15g、苍术5g、五味子8g、桂枝20g、三仙各10g、生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剂。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补中益气丸9克日3次
力勃隆3片日3次
4月16日再诊:脉见滑数,夜间仍有轻喘咳。血压90/60mmHg。原方加百喘朋每晚1片。
4月21日再诊:昨前两夜喘较重。补充说生产时有大出血。脉仍滑数,舌尖红。煎剂原方加干姜5、生石膏10、麻黄4、附子6。西药加地塞米松1片日2次。
4月24日:病大好,自己骑自行车就诊。停用西药。余如前。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6 08:09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7: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刘某,女,45岁,未记村名,2003年10月22日初诊。
发作性哮喘多年,每年农历6月犯病或加重。已经胸透并做心电图诊为肺心病。服西药略见轻,但乏力、心慌,不能活动。近日视物不清。饮食好。脉可,舌淡,唇紫。血压156/10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桂枝15g、附子6g、五味子6g、川朴5g、陈皮8g、茯苓10g、半夏10g、干姜4g、甘草6g、生姜20。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2次
双氢克尿塞片50mg日2次;地戈辛片0.25mg日2次
11月13日再诊:喘已大好。上次服药后有心悸难忍。现仍偶有心悸。故停药10日。近日乏力、食少。血压150/100mmHg。脉可。上方加西洋参50(单煎,2日服完)
此后停用西药。中成药加服补中益气丸。血压一直正常,咳喘没有反复。至11月底,患者面色红润,精神、食欲均好。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7 08:32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8 支气管哮喘2年
张某,女,39岁,威县皇神庙村人,2004年7月10日初诊。
每盛夏阴天下雨时发作哮喘2年,冬天无事。一般突然发作,凌晨4时左右最常见。最后一次为前天凌晨。曾做多方检查化验,无特殊发现,诊为过敏性哮喘。一般情况可,神躁,面目虚肿。脉弦数而弱,舌红瘦,苔白略厚。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五味子8g、附子8g、干姜3g、桂枝20g、细辛2g、麻黄5g、白芍10g、生石膏10g、三仙各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百喘朋1片日3次;地塞米松片0.75mg日3次;氨茶碱片0.1g日3次;扑尔敏片4mg日3次
服上方至7月25日,中间只有2次轻发作。患者自觉体力精神大好。嘱渐减地塞米松。因为患者每次发作均较重,嘱其准备吸入剂。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7 13:46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9:无端误诊过敏性哮喘
  
患者是犬子的犬子所在幼儿园的老师。就诊之前数日,电话中告知说是在某省级医院确诊为过敏性哮喘。我想肯定诊断无误。岂知,患者一进门,出乎意外。她20多岁,满面红光,精神焕发,营养良好。完全不像有病的样子,更不像老哮喘病人。
于是询问病史。
原来,她不过是在某些场合有轻微咳嗽和胸部憋闷感,从来没有呼吸困难。
看来,过敏可能有一点,哮喘则完全算不上。
“专家”们根据什么诊断的呢?
原来是CT显示肺纹理增重。这样诊断“过敏性哮喘”的“专家”实属罕见。更难解的是给她开了很多药,一次就诊花了近千元。药物包括“吸入剂”,她一直用了几个月。“吸入剂”每天用好几次,夜间至少用2次。总花费可想而知。再查脉象、舌象都正常。食欲睡眠也较好。于是排除“过敏性哮喘”。嘱咐立即停用昂贵的西药,实在难受时可以用一次“吸入剂”。
中药用什么呢?
如果病初就诊,本来很简单,只用中西结合的“百喘朋”每晚1片即可。
由于长时间用了多种西药,特别是用了“吸入剂”,骤然停用西药,必须防止停药反应。于是开了小青龙加熟地、山药、厚朴、陈皮、苏子等,同时服用金匱肾气丸。
一周后再诊,除每天用1次“吸入剂”之外,其余西药完全停用,无不适。一般情况如前,脉舌象正常。嘱其完全停用“吸入剂”。中药处方如前。
总之,患者症状很轻,根本不算“哮喘”。由于“专家”无端误诊误治,只好当作比较重的病来治。服上方二周后,完全停用西药。继续服用上方一周告愈。这真是不叫医病,而是医医。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7 15:38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0:支气管哮喘多年
   
    赵某,女,2004年46岁,威县胡家庄村人。
    患者的娘家是白伏,她自幼好犯哮喘也有乙肝。因为多年中多次就诊,很了解病情而且疗效好,故即便用煎剂也常不作记录。下面是一次比较完备的。
2004年8月13日就诊:10天前因为严重呼吸困难急诊住县医院3天,出院时没有完全缓解。近日阴雨又哮喘。体瘦,面色萎黄。脉沉数而弱。舌淡。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附子8g、桂枝15g、麻黄5g、细辛2g、干姜4g、白芍15g、五味子8g、三仙各10g、生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剂。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
百喘朋1片日3次;氨茶碱0.1g日3次;地塞米松0.75mg日3次
8月19日再诊:再未喘,自己骑自行车就诊。原方地塞米松改为日2次,其余如前。
按:患者的儿子自费学医已经开业,于是告诉他治疗要点。急性发作时就是服上方。最好预备汽雾吸入剂。平时坚持服用金匱肾气丸和人参健脾丸(同时针对乙肝)。地塞米松尽量少用——病大好即逐渐减量。也可以把二陈和小青龙合剂制成散剂坚持服用。不过,病史还是太久了,虽然还没有典型的肺心病,彻底治愈很困难。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7 20:19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1:西药治哮喘副作用
   
   王熙凤,女,47岁,住威县城内,2000年10月29日初诊。
   病喘20多年,每因感冒起病且善感冒。去年曾因输液出现全身皮疹。近日因口服螺旋霉素、岩白菜素、甘草片等再次出现全身皮疹。目前咳喘不重,但皮疹遍布全身。可食,二便、睡眠可。体略丰,面目虚肿。脉象沉弱,舌润苔厚粘。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桂枝15g、麻黄6g、细辛3g、五味子10g、川朴5g、桔梗8g、生石膏粉10g、白芍15g、龙骨粉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10月31日再诊:面部、胸腹皮疹已退。背部皮损仍呈大片风团。手足痒、憋胀,隐见皮疹。大便干。脉舌象略如前。上方去桂枝,加黄芩10、牛子10。
    11月2日三诊:诸证悉退。大便日3次,略稀。上方去生石膏。

作者: 白茅根    时间: 2009-10-7 23:0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领教了,谢谢老师。哮喘是肾虚,滥用激素造成的恶果是阳虚。老师的经验是补肾温阳。我理解的对吗?
作者: 白茅根    时间: 2009-10-8 00:05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领教了,谢谢老师。哮喘是肾虚,滥用激素造成的恶果是阳虚。老师的经验是补肾温阳。我理解的对吗?记得我刚学着给人看病时,有一70岁老翁“老慢支”发作,他儿子 是西医,用了西药不见好,求我开方,我开了三子养亲汤加补骨脂淫羊藿,3天就好。他把处方送到我家,再三叮咛“收拾好收拾好”。这几年,对于”老慢支“患者,建议他们从立冬前后就开始服用补肾温阳中药丸药,这个冬天就会不发病或发作很轻。我的体会是不被“炎”字两个“火”所误导,按照中医辨证用药,敢用附子肉桂干姜。······轻狂了,请斧正 。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8 08:24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下面引用由白茅根2009/10/08 00:05am 发表的内容:
领教了,谢谢老师。哮喘是肾虚,滥用激素造成的恶果是阳虚。老师的经验是补肾温阳。我理解的对吗?记得我刚学着给人看病时,有一70岁老翁“老慢支”发作,他儿子 是西医,用了西药不见好,求我开方,我开了三子 ...
很对!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8 20:17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案12:哮喘致肺心病
   
    刘宪林,男,56岁,威县赵七里人,2004年6月24日初诊。
    近10年每入夏夜间好喘,阴天尤重。此次发作月余。夜间不能平卧,否则喘重。戒烟2年。饮食、二便可。平时自觉心前区隐痛。曾做心电图,除偶有早跳外,无异常。体瘦,神躁。脉舌象大体正常。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五味子10g、桂枝15g、细辛3g、麻黄5g、附子6g、干姜8g、生石膏10g、当归8g、川芎8g、白芍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金匱肾气丸9克日3次;补中益气丸9克日3次
    6月26日再诊:夜间仍不能平卧。上方加地塞米松0.75mg日1次、地戈辛0.125mg日2次。
    7月1日三诊:诸证悉减,守上方。
    按:服第一方不效,说明病情相当顽固。此案的肺心病不是老慢支所致,而是支气管哮喘的结果。若非患者体瘦,病情会更重。
又,总看以上多案,成人哮喘大多在盛夏发作。然而,中医治此证还是要以辛温大热的小青龙为主。若无大便不实,按常规使用生石膏。
又,故乡是产棉区,农药用量特大,上述验案大多在盛夏发病,可能与农药有关。我本人对多种农药敏感,室内喷洒DDV等灭蚊剂就咳嗽吐痰。年轻时也因此有过类似哮喘发作。有机磷有收缩气管的作用,农药的溶酶也可致敏。

作者: 阿吉    时间: 2009-10-28 08:12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958
这个更精彩!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0-29 00:18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免费的顶帖鸟——阿吉。
真该谢谢你。
可惜只是支小野鸡!
作者: 阿吉    时间: 2009-11-14 10:44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肖病猪的《龙木眼论》是否是旷世之作,我们正急着等待中。。。。。

作者: 阿吉    时间: 2009-11-14 10:49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3954&show=0
作者: 阿吉    时间: 2009-12-21 08:18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扶阳医案----肝癌案(2)余志先生
病人 男性 31岁 传真看诊 初诊日期 1/15/2009
2008/8/20做肝切除手术,(左肝部八分之一)
2008/12/31 做右肝化学栓塞手术。
症状:睡眠差, 每日半夜一点准时醒,醒后肝区及腹部疼痛, 彻夜不眠, 大便一日3次不成形, 小便一日7,8次, 淡黄味重, 胃口差, 食不下, 味觉差, 受风时肚子绞痛, 手温足冷, 夜间身热, 怕风怕冷, 口不渴, 极喜热饮, 体力极差, 整日疲劳.
舌脉未见.(传真治疗,病人在中国)
处方:方用四逆汤和小建中汤加减
生附子三钱   乾姜三钱 炙甘草三钱-----四逆汤去里寒攻阴实
柴胡三钱   茜草三钱 炙鳖甲三钱--清肝活血软坚
桂枝三钱   白芍六钱   生姜二片   红枣十枚-----小建中汤去腹部寒痛兼实脾
三七三钱   续断三钱-----活血化瘀
当归三钱   川芎五钱------活血补血
生硫磺三钱------壮命门火兼去里寒
服食加一匙麦芽糖冲服
服药至07/31为止。

作者: 代肖言    时间: 2009-12-24 21:28
标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全球中医药论坛22日开通赵洪钧专栏。
该专栏在该论坛的“医理探源”板块。
同时开通专栏的还有与赵先生看法甚相左的“五积散”等。
于是各家自唱自说,不必在一起打仗了。
赵先生今后发的帖子以病案为主,不知道其他人的专栏是何等气象。
开通个人专栏似乎有名可图,但赵先生说,他已经太有名了。
支持专栏不过是他花自己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尽管他从来不想得到甚麽特殊津贴或资助。
无论如何,他还是希望朋友门去看看——尽管那边和这里的主体帖子不会有很大出入。
有一位刘力红的徒子徒孙总咬着赵先生的尾巴,可见刘力红帮消灭中医的贼心不死。
可惜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否则为什么不开通一个专栏,或者开通“刘力红沙龙”呢?——刘力红帮绝对有此财力。
当年广西中医学院竟然不敢贴上“思考中医还是糟蹋、诬蔑、谬说中医?”,后来也不敢开门请各方人士发言,足见刘力红帮内心空虚、胆小如鼠。台湾有人问刘力红帮为什么不敢正面驳赵洪钧的批评(赵准备道歉的),刘力红帮还是没有下文。刘力红帮还值得答理吗!
故请诸位理解,此后对刘力红的孝子贤孙们的苍蝇嗡嗡叫,一律不再理睬。
更可叹的是:刘力红帮的孝子贤孙只会咬赵先生的尾巴,以为这样就能随着飞上天去,真是可怜。
赵先生发了那么多贴子,最近还出版了《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刘力红帮为什么不出来一个像样的“人”像赵先生的“评思考”那样写点像样的东西呢?
老这样像苍蝇嗡嗡叫,自己不觉得寒碜吗!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