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7-6-9 22:53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7-14 02:43 编辑

[watermark]   1987年上半年,我参加了一次中医经典著作的研修学习,内容包括《周易》、《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医古文》等,那次学习收获不小,对后来临床技能的不断提高起了重要作用。研修中我写了多篇学习体会,得到了指导老师的高度赞许。《〈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就是其中之一,但时至今日,恐已为过时之论,现发于本论坛恭请指正。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
    三阴三阳首先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导源于《易经》。《易经》根据“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原理,把宇宙间万事万物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又根据阴阳的消长转化规律把阴阳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少为物之初,老为物之极并将向相反方向转化之期。但又认识到阴阳双方从少至老必有一壮,总是经历着初生、壮盛、衰老的消长转化过程,单用老、少的概念不能说明事物的全部规律,于是在一分为二的前提下,又产生了一分为三,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因此用三爻组成八卦,以推演事物运动的规律。八卦相互重迭,变为六十四重卦,用来解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易经》又将每卦分为初、二、三、四、五、上六个位次,六者又一分为二,二、四、上为阴位,初、三、五为阳位,阴阳各三,其中二为阴之中位,阴居之为大吉,为阴之兴盛之期。五为阳之中位,阳居之为大吉,为阳之顶盛(因数字中的九为最大的阳数,旧称皇帝为“九五之尊”也是将“九”与八卦这个“五为阳之顶盛”二者结合来称呼的)。这些均以说明事物具有初生、壮盛、衰老的规律。《易经》的太极图和先天八卦亦进一步揭示了三阴三阳的思想。太极图中以黑白二色组成的状如双魚、首尾相抱的图象,白色代表天属阳,黑色代表地属阴,阴阳两方都可划分出初生、壮盛、衰减,即少、壮、老的三个阶段(附图略)。先天八卦图中坎、离二卦居南北正中。中即极,极以东万物生是为阳仪,极以西万物终是为阴仪。阳少于子老于巳,阴少于午老于亥。坤之下一阳生震为少阳,二阳生兑为壮阳,三阳生乾则老阳;老阳之下一阴生巽为少阴,二阴生艮为壮阴,三阴生坤则老阴,六卦备矣。而坎离水火,横亘于中为极。水火为交接后的乾坤,竖则为天地,东阳西阴,横则为日月,南阳北阴。至此,三阴三阳的概念在《易经》中就已基本形成,主要是用来表述事物生长衰老运动规律的哲学理论。
   《内经》是最早接受《易经》哲学思想指导的医学理论巨著。作者把《易经》中三阴三阳的哲学概念引人医学领域,结合五行学说加以发挥充实。首先是确定三阴三阳的名称,在沿袭《易经》少阴、少阳之名的同时,又将老阴、老阳改为太阴、太阳,以太、少分别表示阴阳多少的阶段,并补充了阳明、厥阴分别作为太阳至少阳之间阳气隆盛的阶段和两阴交尽向阳方转化的阶段。《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阳明何谓?”“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其次是确立三阴三阳的标准,如《素·阴阳类论篇》按照《易经》先天八卦图中一阳、二阳、三阳和一阴、二阴、三阴的概念分别将少阳、阳明、太阳和厥阴、少阴、太阴之名固定了下来。三阴三阳标准的确立,能更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多少,如《素·天元纪大论》说:“阴阳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内经》运用三阴三阳,首先用来说明天体自然变化及其对人体的相应关系。如《天元纪大论》说:“寒暑湿燥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内经》以三阴三阳与十二地支和六气相配,以其主气客气、客主加临、司天在泉来讨论自然气候对于人群发病的关系,作为预防和治疗的依据,即后世所说的运气学说。二是用以衡量人体经脉气血的多少,确立经脉名称和脏腑经络系统。《内经》以三阴三阳阴阳气的多少来划分人体已经发现的经脉中气血的多少,并给予相应的命名。如《素·血气形志篇》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也。”即根据天地阴阳而推论到人,将人身的经脉用阴阳分之,再而三之,形成了六经。而正式提出“六经”之名则是《阴阳类论篇》,并用三阴三阳来说明人体六大经脉的功能作用及其排列顺序。《素·三部九候论》又用三阴三阳代表人体动脉在体表的若干搏动点。《阴阳类论》和《灵枢·三部九候论》都将三阴三阳六经以手足两分之,表里相配,则为十二经。《素·六节脏象论》用三阴三阳来划分五脏的属性: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灵·经脉篇》则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配,把散在的经脉与脏腑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以脏腑为中心的脏腑经络系统,由抽象的概念演变成具体的脏腑经络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三是用以说明人体六大经脉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其论述见于《阴阳类论》和《阴阳离合论》。四是用于辨别热病的病位和传变规律。《素·热论》将外感热病各个阶段所表现的不同证候和阴阳属性的不同及其量的差异,用三阴三阳六经确立病位、划分病程阶段、说明其传变规律。认为热病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序,日传一经,并提出“未满三日可汗而已,已满三日可泄而已”的治疗原则,为《伤寒论》六经辨证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可知,《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之名导源于《易经》,完善于《内经》。《伤寒论》是在《内经》将《易经》三阴三阳哲学概念引人医学领域,用以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多少盛衰,分析自然界的种种气象变化,说明人体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成就的啟发下,并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上述成就,首次把三阴三阳应用到临床医学的。[/watermark]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6-10 00:11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不错,进行下去必有大和发现!!
作者: 杏林奇葩    时间: 2007-6-11 20:51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不错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7-6-11 20:58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三两字一瞬间 内外进出不停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6-12 12:13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好!
作者: 高儒贵    时间: 2007-6-14 09:55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三阴三阳破解之日,即是中医发扬光大之时。
作者: 墨魂浓醇    时间: 2007-6-14 13:52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胡说八道!“三阴三阳”来自《易经》?不懂就不懂,全是枇耙拢耸!你等能破解?二世吧!
作者: 君竹    时间: 2007-6-15 05:51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不错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6-16 13:52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三阴三阳者,六十四卦迭加演绎也.
这是医易同源的证据.
墨魂浓醇未入易门,少说废话.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6-16 14:00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十二(经络)*五(行)=六十卦,表达微观生命多维拓扑结构集群被阴阳对立平衡电磁作用禁闭能量状态.
乾坤先天为体包含在其结构中矣, 坎离后天为用,就是维持生命现象的元阴精(气) 元阳精(气)的阴阳能量也.
易医合道,天衣无缝矣.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7-6-16 20:30
标题: [原创]《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二十年前研修经典的旧作)
谢谢诸位点评,获益非小!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18-7-14 05:29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7-14 05:34 编辑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07-6-16 20:30
谢谢诸位点评,获益非小!

有本有原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4 05:48
很好的文章,顶起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14 06:21
     《灵·经脉篇》则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配,把散在的经脉与脏腑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以脏腑为中心的脏腑经络系统,由抽象的概念演变成具体的脏腑经络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三是用以说明人体六大经脉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其论述见于《阴阳类论》和《阴阳离合论》。四是用于辨别热病的病位和传变规律。《素·热论》将外感热病各个阶段所表现的不同证候和阴阳属性的不同及其量的差异,用三阴三阳六经确立病位、划分病程阶段、说明其传变规律。认为热病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序,日传一经,并提出“未满三日可汗而已,已满三日可泄而已”的治疗原则,为《伤寒论》六经辨证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可知,《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之名导源于《易经》,完善于《内经》。《伤寒论》是在《内经》将《易经》三阴三阳哲学概念引人医学领域,用以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多少盛衰,分析自然界的种种气象变化,说明人体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成就的啟发下,并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上述成就,首次把三阴三阳应用到临床医学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14 07:55
此文中说:“作者把《易经》中三阴三阳的哲学概念引入医学领域”,那么试问:三阴三阳这一名词术语,见于《易经》的哪卦?见于《易传》的哪篇?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14 08:23
文中说:“《易经》的太极图和先天八卦进一步揭示了三阴三阳的思想”,那么试问本文作者:“太极图”和“先天八卦”这一名词术语或图形(像),见于《易经》哪卦?见于《易传》哪篇?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14 08:26
首先声明,鄙人并非吹毛求疵、钻牛角尖!完全是本着学术探讨而言。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14 09:46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就是其中之一,但时至今日,恐已为过时之论,现发于本论坛恭请指正。
------------------------先生推出旧作讨论,是中医人士的善举,理论只有讨论,实践,才能统一和进步。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14 10:31
三阴三阳首先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导源于《易经》。
-------------------------------
此论不敢认同。哲学源于实践,是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形成的思想。若三阴三阳是哲学概念,自然基础是什么?社会基础是什么?三阴三阳的规律是什么?不能一说哲学,就不用实践证明了吧?即是哲理,也要接受实践的证明。再说《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八卦,64卦,哪有三阴三阳的概念?不能用感情代替学术,不能把推论当成事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难道在八卦以前吗?所以,三阴三阳的概念不是易经的认识,而是医学的概念,是五运六气的概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7-14 10:45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18-7-13 21:29
有本有原

谢谢朋友点评!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7-14 10:4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13 21:48
很好的文章,顶起来!

谢谢千总点评、顶帖支持!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7-14 10:4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13 22:21
《灵·经脉篇》则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配,把散在的经脉与脏腑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以脏腑为 ...

谢谢李先生补充!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7-14 10:51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14 01:46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就是其中之一,但时至今日,恐已为过时之论,现发于本论坛恭请指正。
-- ...

谢谢朋友回复!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7-14 10:52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14 02:31
三阴三阳首先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导源于《易经》。
-------------------------------
  此论不敢认同。哲 ...

呵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7-14 10:5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14 00:26
首先声明,鄙人并非吹毛求疵、钻牛角尖!完全是本着学术探讨而言。

欢迎金先生提出执疑!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14 10:55
《内经》是最早接受《易经》哲学思想指导的医学理论巨著。作者把《易经》中三阴三阳的哲学概念引人医学领域,结合五行学说加以发挥充实
----------------------------------------三阴三阳是六气,是五运之气。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哪有易学的影子?是在天为气,在地成形的天地气交的气化和生化运动。
  中医是自然医学,医易同源,同于天体运动,可不是医源于易。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7-14 11:4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13 21:48
很好的文章,顶起来!

谢谢千总评分支持!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09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14 10:55
《内经》是最早接受《易经》哲学思想指导的医学理论巨著。作者把《易经》中三阴三阳的哲学概念引人医学领域 ...

一阴厥阴风木,在中医学里是指什么东西?

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这些在中医学里,都是指什么?他们所指不是孙悟空和二师兄吧。或者是雷公,龙王什么的把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14 16:18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14 16:09
一阴厥阴风木,在中医学里是指什么东西?

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 ...

什么是“三阴三阳

  欲知“三阴三阳”,须明阴阳、五行。

  何为阴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一年三百六十日,人亦应之。”(阴阳离合论) 阴阳是日月运行天道的气数在地上寒暑盛衰的循环表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是一岁的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与十二月相应。
  何为五行?“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五行是日月五星运行天道五方,五方生寒暑燥湿风五气,五气化五运,运化于地生化木火土金水的规律,“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五行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表现。
  
  天有阴阳,经云:“言天者求之本”。天气是天体运行之气。天以六为节,天道360度一分为六,节节生气,气分阴阳,三阴三阳寒暑燥湿风火(火暑同气)。
  地有阴阳,经云:“言地者求之位”。地以木火土金水(火分君相)五行之位论阴阳。阴阳是四时之气,五行是五运之气,“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六节脏象论)阴阳是主气,主四时的正常气候。五行是客气,以木火土金水之五季主四时气候的变化。

  阴阳,五行是地气,地气来源于天气。天地同位,天为阳,地为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日月之气化为四时阴阳之气。五行之气寒暑燥湿风,由十天干相统,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阴阳合化:甲化阳土,己化阴土;乙化阴金,庚化阳金;丙化阳水,辛化阴水,丁化木阴,壬化阳木。五运五气,六十年一周是长运长气,一年一运五年一周是中运,一季一运一年一周是小运。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五气終天,五行丽地,按木火土金水之序行寒暑燥湿风五气。

  地气受月气辖制,月以十二地支而立。一年十二月主24气,每月二气。形成子午阴阳相对于11月与5月、卯酉阴阳相对于2月与8月、辰戎阴阳相对于3月与9月、巳亥阴阳相对于4月与10月、寅申阴阳相对于1月与7月、丑未阴阳相对于11月与6月。子、丑、寅、卯、辰、巳月分阳气正化升天,化为司天之气。午、未、申、酉、戎、亥月分阳气下降,对化为在泉之气。从而子午化少阴君火,卯酉化阳明燥金,辰戎化太阳寒水,巳亥化厥阴风木,寅申化少阳相火,丑未化太阴湿土。

  阴阳之气是地之主气,主气应六气:初之气,厥阴风木,风温之气,主大寒中至春分中六十日;二之气,少阴君火,温热之气,主春分中至小满中六十日;三之气,少阳相火,暑热之气,主小满中至大暑中六十日;四之气,太阴湿土。湿热清凉相交之气,主大暑中至秋分中六十日;五之气,阳明燥金,凉燥之气,主秋分中至小雪中六十日;终之气,太阳寒水,寒冷之气,主小雪中至大寒中六十日。
  五行之气是地之客气,是三阴三阳之气:一阴是厥阴,二阴是少阴,三阴是太阴;一阳是少阳,二阳是阳明,三阳是太阳。

  天气阴阳相生,阳干之气太过,阳尽生阴。阴干之气不足,阴尽生阳。十天干统运,生生化化,动而不息。三阴三阳起于地支,是地气,静而守位。天气动,地气静,天气召地气升天,三阴三阳升天,受天气所化,《天元纪大论》指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是说三阴三阳,为天气所化,化为寒暑燥湿风火天元六气,成为司天之气。地气召天气降地。寒暑燥湿风火天元六气下降于地,化为木火土金水火在泉之气。三阴三阳升天而司天,三阴三阳降地而化五行,升升降降,上下相临,阴阳相错,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故《六节脏象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

  三阴三阳是天地气交的表现,是“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因变作矣。”(六微旨大论)天气阳,地气阴,天地升降交错的是三阴三阳之气。经云:“言人者求之气交”。(六微旨大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六经人体生化在天地气交之中。

  中医是自然医学,是天地之气气化和生化规律的表现。《内经》谈天说地是要说明人的由来,生命的由来。五行就是五运,三阴三阳就是六气,五行六气是生化人体和生命的必由之道。”?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27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14 16:18
什么是“三阴三阳

  欲知“三阴三阳”,须明阴阳、五行。

把简单的中医学,弄的这么复杂。看人治病,什么样的气候和季节对人体的影响,最后都要落实到人体的辩证论治。弄那些不相干的有什么用。故弄玄虚,将把中医学推向灾难。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30
肝胆病了,就对肝胆辩证论治就完了。弄的天上地上的,最后不也要落实到人体的疾病上吗?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32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14 16:34 编辑

不要卖弄自己的学问高深,高深的学问,是拿来用的。弄的昏天黑地的,最后百无一用,那都是假大空。别祸害中医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36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14 16:32
不要卖弄自己的学问高深,高深的学问,是拿来用的。弄的昏天黑地的,最后百无一用,那都是假大空。别祸害中 ...

作为研究和考证,三阴三阴的历史轨迹和来源,这无可厚非。可是,把这些东西当真理,那就太愚昧了。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14 16:4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14 16:27
把简单的中医学,弄的这么复杂。看人治病,什么样的气候和季节对人体的影响,最后都要落实到人体的辩证论 ...

中医是自然医学,是天地之气气化和生化规律的表现。《内经》谈天说地是要说明人的由来,生命的由来。五行就是五运,三阴三阳就是六气,五行六气是生化人体和生命的必由之道。”?----------------------
  你混迹论谈,吹牛拍马,还会啥?学点真的吧?高级数学的题好解,代入公式就解了,理在无限大量与无限小量之中,抽象难懂,虚心点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4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14 16:40
中医是自然医学,是天地之气气化和生化规律的表现。《内经》谈天说地是要说明人的由来,生命的由来。五行 ...

你说【中医是自然医学,是天地之气气化和生化规律的表现。】天地就一个天地,人的疾病却是千差万别的。你还是研究天气去吧。别研究中医了。中医学是医学,是需要针对具体的疾病现象来诊断疾病的。不是用来谈天说地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47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14 16:40
中医是自然医学,是天地之气气化和生化规律的表现。《内经》谈天说地是要说明人的由来,生命的由来。五行 ...

你是谈天,谈地,就是不谈人的疾病。假大空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6:50
远离临床,远离事实,漫天飞舞,就是不落地,就是不接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最终目的。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14 17:0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14 16:44
你说【中医是自然医学,是天地之气气化和生化规律的表现。】天地就一个天地,人的疾病却是千差万别的。你 ...

这里讨论的主帖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你是盲人吗?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14 17:02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14 17:00
这里讨论的主帖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你是盲人吗?

就这个话,你批评的对。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18-8-1 14:26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14 08:23
文中说:“《易经》的太极图和先天八卦进一步揭示了三阴三阳的思想”,那么试问本文作者:“太极图”和“先天 ...

同问?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8-4 08:41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8-4 00:45 编辑

       无知村人不正确地认为:若将经脉认为是人的血管时:就非六经而是十二经?理由是:以脉而言至者为阳即动脉,去者为阴即静脉,在人体头上左右各有一组动静脉,称为太阳和太阴经,双手也如此,称为少阳和少阴经;双脚上的两组动静脉,称为厥阳厥阴经,总共是十二经脉,全部是从人体表面能感知的阴阳经脉对应。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8-4 09:18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14 07:55
此文中说:“作者把《易经》中三阴三阳的哲学概念引入医学领域”,那么试问:三阴三阳这一名词术语,见于《易 ...

再次阅读、检阅今本《周易》,即《周易》之“经”——《易经》和《周易》之“传”——《易传》,未见有“三阴三阳”这个名词术语,怎么能说是“《易经》中三阴三阳的哲学概念”呢?如果不查阅《周易》原文,是否有被误导之嫌?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8-4 09:27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14 08:23
文中说:“《易经》的太极图和先天八卦进一步揭示了三阴三阳的思想”,那么试问本文作者:“太极图”和“先天 ...

再次检阅今本《周易》之“经”——《易经》、《周易》之“传”——《易传》,未见有“太极图”和“先天八卦(图)”这一名词术语和图形(像)。据相关易学史籍记载,太极图和先天八卦(图)是宋儒据《易传》推演创造而来。不知如何是影响汉代医书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8-4 09:30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8-4 08:41
无知村人不正确地认为:若将经脉认为是人的血管时:就非六经而是十二经?理由是:以脉而言至者为阳 ...

中医有“静脉”这一解剖名词吗?如果有,见于哪本著作?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