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分享]中国医学史年表3(1301-1899) [打印本页]

作者: 岐黄术    时间: 2003-11-13 00:05
标题: [分享]中国医学史年表3(1301-1899)
中国医学史年表5(1301-1699)
1301  外科已应用水疗法。

1316  政府规定医生必须精通十三科之一,始准行医。

1330  忽思慧《饮膳正要》成书,是第一部营养学专书。

1331  李仲南著《永类钤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膝关节“半伸半屈”最有利于髓骨骨折之整复。

1335  齐德之著《外科精义》。

1337  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1341  杜本增订《敖氏伤寒金镜录》,列三十六舌苔,是最早之舌诊专书。

1347  朱震亨着《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1359  滑寿著《诊家枢要》。

1368  王履著《医经溯回集》。

1384  徐彦纯著《本草发挥》。

1403-1408  明政府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其中收载明代以前的大量医书。

1406  朱棣等着《救荒本草》。《普济方》约成书于此时。

1443  明太医院复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重铸针灸铜人。

1476  兰茂《滇南本草》约成书于此时。

1492  王纶著《本草集要》。

1505  梅毒(广疮)经广州传入中国。

1513  李濂著《医史》。

1529  高武著《针灸聚英发挥》刊行。薛己著《内科摘要》。

1535-1550  中国土茯苓输至印度,土耳其、波斯,被视为治花柳良药。沈之问《解围元薮》为第一部麻风病专书。

1549  江瓘著《名医类案》。

1554  薛铠著《保婴撮要》,创用烧灼断脐法预防婴儿破伤风。

1556  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

1565  楼英著《医学纲目》。陈嘉谟著《本草蒙荃》。

1567  安徽太平县以接种人痘法预防天花,逐渐传至全国。

1568  徐春甫等在直隶赋天府(今北京)组织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

1575  李梃著《医学入门》。

1578  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1593年首次印行金陵刻本。

1586  马莳著《黄帝内经索问灵枢注证发微》。《医部全录·诸余龄》记诸氏与徐镗结“天医社”。

1591  高濂撰辑《遵生八笺》。

1601  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1602-1068  王宵堂著《证治准绳》。

1604  龚云林著《小儿推拿秘旨》刊行。

1615  龚廷贤著《寿世保元》。

1616  蒙族医学家精骨伤科,创用患者入新杀驼腹内急救战伤休克。

1617  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述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等。

1620  武之望著《济阴纲目》。

1622  缨希雍著《炮炙大法》。

1624  张介宾著《类经》。

1632  陈司成著《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学专著。论述了梅毒的接触,间接传染、遗传以及预防治疗等。

1636  胡慎柔著《慎柔五书》。

1637  宋应星《天工开物》强调采煤时排除毒气,防止冒顶等安全卫生措施。

1640  张介宾著《景岳全书》。记有鼓膜按摩术与自家耳咽管吹张术。

1641  胡正心《万病验方》,提出蒸气灭菌法。吴又可撰《温疫论》论述传染病传染途径?
1717  中国人痘接种术传入土耳其。英国公使夫人蒙塔古(Montagu,M.W.)在土耳其学得人痘接种术,为子女和皇家子女接种人痘以防天花,人痘接种术传入英国。

1721  波尔斯东(Boylston)在美国首先推广中国人痘接种术。

1723  清政府编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内有《医部全录》520卷。

1727  清代刑律规定:凡庸医为人用药针刺,因而致死者,责令别医辨验药饵、穴道,如无故害之者,以过失杀人论,不许行医;若故违本方,诈疗疾病,而取财物者,计赃准窃盗论;因而致死,及因事故用药杀人者斩。

1727  程钟龄著《医学心悟》。巫山县潘毓祺设医馆,以药防治瘟疫。

1736  中国蒙古族医觉罗伊桑阿以袋装笔管模拟骨关节进行整骨教学。

1740  王洪绪著《外科证治全生集》。

1742  清政府令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刊行。

1743  德国推行中国人痘接种术以预防天花。

1744  中国李仁山在曰本长崎专施中国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

1740  叶天士著《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1750  陈复正著《幼幼集成》。

1752  张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  赵学敏著《串雅外编》,《串雅内编》刊行。

1761  吴仪洛著《成方切用》。

1765  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

1768  中国桐城疫疹(猩红热)流行。余霖著《疫疹一得》论述之。

1770  魏之琇著《续名医类案》。

1772-1781  清政府编辑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著录医书97部,存书目94部,附录6部。

1786  清政府命各省广劝栽植甘薯,以备荒疗痴。陆耀因有《甘薯录》之辑。

1792  唐大烈主编《吴医汇讲》,为我国最早医学杂志。

1794  中国始制狗皮膏,由是流传。

1797  王清任于滦州查视义冢及刑场,曾剖视人体之脏府等,于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纠正前人解剖中的许多错误。金鸡勒治疟疾,自广东传入。

1798  吴鞠通著《温病条辨》。

1805  英国皮尔逊(pearson)的《种痘奇法详悉》在广州刊行,牛痘传入中国。程文囿著《杏轩医案》,详论血崩(宫颈癌),石淋(膀胱结石)等。高秉钧著《疡医心得集》。

1808  钱秀昌著《伤科补要》。

1820  真性霍乱(俗称吊脚痧)传入中国。

1821  汪期莲辑《瘟疫汇编》,记载苍蝇为瘟疫《霍乱》传染之媒介。天津发生疫病,寇兰皋以隔离与焚名香、嗅香药得免。

1822  清政府下令在太医院内废止针灸科。

1827  罗天鹏创造医疗幌床,用于正骨等患者以舒通血脉,帮助消化。

1828  北京设种痘公局。

1834  高文晋著《外科图说》记述外科刀剪钳针等器械图式。

1836  中国第一次施行割除乳癌手术。

1837  林则徐查毁鸦片。

1838  郑梅涧著《重楼玉钥》。

1840  江考卿著《江氏伤科方书》用骨移植木治疗复杂骨折。

1844  中国第一次施行膀胱结石手术。

1844-1848  英、美以教会名义相继在澳门、厦门、宁波、上海、福州等地设立医院和医学校等。

1847  第一本医学字典《中英文医学辞汇》出版。

1848  中国第一次试用氯仿麻醉法。吴其浚著《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篇》。

1851-1864  太平天国兴办医院、疗养院,并明令禁止鸦片,废除娼妓。

1852  天津设保赤堂(后改名保赤牛痘局)施种牛痘。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王氏医案》等。

1856  关韬任军医,为中国军队任用西医之始。

1857  中国第一位在国外习医者黄宽,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毕业回国。

1858  陆定圃著《冷庐医话》。

1860  中国第一次施行胚胎截开术。

1861  苏州雷如金创制六神丸,治咽喉诸病颇效。陈国笃著《眼科六要》。

1863  赞伯雄著《医醇賸义》。屠道和编著《本草汇纂》。

1865  中国湖南设牛痘局。

1864  吴尚先著《理瀹骈文》。

1868  中国河南设牛痘局。费伯雄著《医方论》。

1871  中国福建一带发现丝虫病(阴囊象皮肿)患者。

1872  中国第一所中西医院成立,为香港东华医院,分中西医两部分诊治疾病。

1878  中国海关(上海、厦门)开始办理检疫。中国第一次施行卵巢肿瘤截除手术。

1880  《西医新报》在广州发行,为我国最早之西医杂志。

1881  天津开办医学馆。

1882  雷丰著《时病论》。李纪方著《白喉全生集》。

1884  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西汇通”之名自此始。

1885  中国女子留学第一人金韵梅毕业于美国纽约女子医学校。佛山成立中国疯人院。

1887  第一种英文医学杂志《博医会报》在上海发行。《中国医学杂志》创刊。

1891  第一所女子医校苏州女子医学校成立。1891-1911  周学海编著《周氏医学丛书》刊行。

1892  中国博济医院施行第一例剖腹产术。朱沛文著《华洋脏象约纂》,亦试图中西医学之汇通。马培之著《外科传薪集》。

1894  余景和着《外利医案汇编》并作气管切开术,抢救白喉患者。

1898  中国广州建立精神病院。

1899        广州女子医学校成立,后改名夏葛医学院。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