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詹姆斯邦得    时间: 2004-11-19 21:53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着一件灰色开襟毛衣,瘦削的脸,眼睛不大,眼袋很重,走起路来精神头十足,完全不像一位已年近8旬的老人。他说,60岁才是自己行医生涯的真正开始。
   
   任继学中医“活字典”   
   
  张灿灿 王燕松 任继学   
  2004.11.19  2版  人物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艰难的采访。
  采访有中医“活字典”之称的任继学教授之前,记者对采访难度
是有心理准备的,并且“设计”好不将话题过多地引入中医理论,主
要是探询一位79岁、被誉为“中医界一面旗帜”的老者的中医“情结”
,比如,在老百姓眼里,中医是个“慢郎中”,可他为什么在研究慢
性病治疗的鼎盛期,将眼光转向中医急症学?为什么他说60岁才是自
己行医生涯的真正开始?
  然而采访难度还是超出了记者预期。在采访的第一小时,坦率地
说,记者被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搞晕”了。饱读经书的任继学教授
说起中医理论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有些书籍、理论记者闻所
未闻,更不知该如何记录。踌躇间,任老似乎看出记者并非学中医出
身,便在提到一个理论后,耐心地用隽秀的毛笔字在便笺上一笔一画
写出来,继而又起身从书柜里找来一本书,详详细细地告诉记者刚才
的话出自哪里,然后再翻到相应的篇章,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给记者看
……所有这一切似乎在告诉你:你不会不要紧,我可以慢慢教你,但
你绝对不能不认真学。后来,在采访任老的几位高徒时,他们说,老
师从来如此,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在有限的两个小时内,去梳理一位有着60年行医生涯、40多年教
学生涯,并有着极其丰富生活经历的老人的人生,显然是不明智,也
是很难做到的。这里,记者撷取了一些片断,一些言语,呈现给读者
一个记者印象里的任继学教授。
  ■泛黄的书签
  不大的书房,四周全是书柜,书柜上堆满了泛黄的中医典籍,一
时间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古籍珍藏馆。近前一看,每本古书上都夹着
泛黄的书签,书签上记录着任老阅读时的心得体会。据同行的吉林省
中医管理局的同志介绍,这里的有些藏书是很多颇有规模的图书馆都
没有的,这是任老一生收集的古医书精华。
  案头上摆着几个古色古香的茶具,书房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
任老显然是一个喜爱喝茶的人。抿了一口任老沏的酽茶,不禁浮想翩
翩:在没有人打扰的日子里,他一定是“埋身”于书房之中,在浩瀚
的中医古籍里边读边悟,每有新的感悟,立即用毛笔记录下来,夹于
书中。
  着一件灰色开襟毛衣,瘦削的脸,眼睛不大,眼袋很重,走起路
精神头很足,完全不像一位79岁高龄的老人,用精神矍铄来形容任老
再合适不过了。
  ■任老语录
    “干了一辈子,最吸引我的是中医经典”
  60年暮鼓晨钟,从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两鬓染霜的老者,任继
学的人生与中医紧紧相连。任继学年少时师从著名中医宋景峰,宋景
峰以擅治传染病和妇科病闻名。有一次任继学跟着老师出诊,病人患
有严重的妇科病,生命危在旦夕。可老师却不紧不慢地开了两服药,
并嘱家属每过4小时给病人吃一服。任继学瞥了一眼药方,发现老师
竟然用了半斤生石膏,这可是要命的药啊!
  次日天还没亮,任继学就坐不住了,偷偷跑到病人家的窗户底下“
打探”动静。在窗户上捅一个窟窿,凑上去一看,呵,病人好好的,
也听不见咳嗽了!后来听说病人当天喝了一碗粥就安然入睡了。这下
任继学算是服了,“老师是真正把中医药理论融会贯通,敢用药,用
得准”。也是从这时起,任继学品出了中医的魅力。
  “谁说中医没有物理?”他找来《内经·素问》,“人身之要者,
道也,然以消息异同,求诸物理。”
  “谁说中医没有实验?有记载,早在宋朝就有人用小鼠做动物实
验。”
  “对中医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恰恰是因为功底不深,读经典读得不
透。中医实际上是人文与自然科学的综合体,涵盖数学、物理、化学,
中医理论是真正的严谨的科学,每一味药用多大剂量都有严格的讲究,
而且中医处方较之于西医处方更为谨慎,注意了药源性危害。干了一
辈子医教研,最吸引我的就是中医经典!”
  谈起目前培养出来的中医学士、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无论从
中医理论还是从科研思路上,都拉不开档次这个话题,任老显得有点
激动,措辞也格外严厉,“这是个严重的问题”!顿了顿,他继续说,
“青壮年医生要静下心来,系统深入地读中医经典著作,只有把经典
读透,在全面把握中医内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出创新点”。
  “60岁才是行医生涯的真正开始”
  采访任老之前在翻阅有关资料时,有一句话深深印在了记者的脑
子里。任老曾说:60岁才是自己行医生涯的真正开始。中医的积累的
确需要相当时间,但为什么定格在60岁?在日渐浮躁的社会里,又有
多少人能如此于执著中皓首穷经?
  对于记者的困惑,任老却不以为然:“这不单是我这么说,所有
的名老中医,包括已故名老中医都这么认为。对于中医的认识需要通
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大量的病例,需要几十年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
验教训,总结治愈率和误诊率,不断改进诊疗方法,惟其如此,才能
真切地体会到中医是真正的科学,很多理论都是超前的,对疑难病症、
急危重症的诊疗确有过人之处。”
  任老举了一个例子。《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有一段文
字,他50岁还不甚理解:“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
可移精祝由而已。”后来慢慢参悟,说的就是对于患有疲劳综合征或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要转移他的注意力。“中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
完整体系,有些理论不是年轻时就能懂的。60岁以后才摸清了什么是
病,什么是病因,才能全面掌握中医理论。”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我的好多经典古籍都读坏了,像《黄帝
内经》、《本草纲目》读坏了10本,不得已用糨糊粘住,但好多学生
都跟我要读坏的书,因为上面有我的评语。所有古代医书读一遍深入
一遍,再读一遍强化一遍,读第三遍才能明白它的精髓,第四遍才能
体会它的中心要义,才能写一篇合格的论文,在论文的基础上,才能
体会古人论断的正确。”
  现任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的硕士生导师宫晓燕是任老的
第三批高徒,对于老师说的“60岁行医生涯才刚刚开始”的论断,她
深有体会,“本科时听任老的课迷迷瞪瞪,读研时听他的课有的能理
解,有的理解不了,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后再去回味他讲的话,才
有所醒悟,真正变成了自己的本领。”而任老的大弟子、博士生导师
南征教授说,任老若干年前就提醒他,“中医学无止境,60岁之前你
别说话。”
  “中医是慢郎中?这不对”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医治慢病,西医治急症”。然而任继学不
相信中医在急症诊治方面“无能为力”。在治疗慢性病声名远播时,
他率先在国内启动中医药治疗内科急症的临床研究工作。他执著地相
信古医书里一定可以找到中医治疗急症的依据。于是,他又一头扎进
古医书宝库里潜心取经。
  作为中国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主编了第一部国家规划教
材《中医急症学》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丛书《中医急诊学》,为
这一学科的发展构建了理论框架。但他仍不满意,继续在诊疗中积累
急症、重症的诊疗经验,不断加以修正。陆续出版了《悬壶漫录》、
《任继学经验集》等著作,规范了中医急诊学的概念与范围,确立了
常见的病因病机,创建了口对耳人工呼吸术、脏器脏真病机、权变法
等理论,并首次提出脾心痛、急性胆胀、肾风等十七种新的病证证治
体系,其中脑出血破血行,深热醒神证治法则、急性心梗从痈论治等
观点的创建,均是构建中医药急诊学学科体系必不可缺的重大组成部
分,对于推动中医急诊学术与临床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而同时,他也强调中医必须吸收一些现代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才
能进一步发展。有一次宫晓燕在书店里看到《中医药分子生物学》,
心想这也算是中医方面的前沿书籍了,便买下来送给任老,没想到任
老却乐呵呵地对她说,“我早就看过了”。这时宫晓燕才发现老师可
不是只盯着古书看,像《内经生态观》这样带有中医反思性质的“现
代书”,他也看了不少。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总觉得老中医不懂西医,实际上,任老对西
医的很多理论都有很高的造诣。对此,他这样认为,研究西医的目的
是为了让中医站得住脚,为中医的发展找到科学依据。
  但是他坚决反对中医西化,反对弟子背叛中医。许多弟子都清楚
地记得,一次在长春中医学院附院脑病病区查房时,一位研究生汇报
新入院的一名发热病人情况,对病史、体检、诊断都用西医的一套来
描述,并使用抗生素处理。任老对此勃然大怒,严厉质问:“你是西
医医生还是中医医生?诊断不明,不辨证候,病人来了就输液,发烧
就用抗生素,你知道抗生素的危害吗?”任老一连串的发问让这位研
究生无言以对。
  时隔多年,提起这段经历,任老竟开始自我检讨:“我发现自己
的毛病也不少,学生都怕我,医院里的其他大夫也怕我,大概是我缺
乏和蔼可亲的作风,说话也太直,别人不好接受。为这,党员生活会
里我没少挨批评。但是我只要一发现学生不好好学中医,我就生气,
生气了我就骂他们,今后我会彻底克服这个毛病。”
  ■弟子讲述
   非典时他24小时二线值班
  宫晓燕告诉记者,吉林省SARS疫情暴发之初,中医没有介入,那
一刻,任老坐不住了。他亲自去找省领导,呼吁让中医参与SARS的救
治,并担起SARS中医救治组首席专家的重任。中医组进驻病区后,遇
到拿不准的就把诊断资料传真给任老,请任老开方。考虑到他已近8
旬高龄,遂决定早七点前、晚九点后不打扰他,孰料,任老却干脆地
说:“什么时候传出来,我什么时候开方!”
  SARS期间,经他手一共开出120多张处方。有一个SARS病人5次下
病危通知书,大家都认为其生还希望渺茫,任老不仅开出处方,还拿
出家藏中药给病人服用,硬是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预防方面,任老配出了“扶正除疫汤”,吉林省有十几万人服
用。
  与SARS交战告一段落后,任老又继续组织对股骨头坏死、肺间质
纤维化等SARS后遗病症的研究。宫晓燕说,“但凡与SARS有关的奖项,
老师都得遍了”。
  他记忆力了不得
  走进南征教授的办公室,眼前赫然悬挂着任老亲笔题写的牌匾,
上书“医德至上”。南征教授说,这是老师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也
是对他终生的提醒。
  “他记忆力了不得!”南征教授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一次学术会,
任老40分钟的发言居然一口气点出了150本古医书和作者的名字,话
语既出,震惊四座,从那时起任老就赢得了“中医活字典”的美名。
一些中医后辈跟南征说,有你们老师在,我们都不用翻书。南征教授
感慨,老师博闻强记,过人的记忆力让老师拥有敏捷的思维,做决策
也就格外果断。
  他艺高人胆大
  现任长春中医学院附院副院长的硕士生导师盖国忠教授回忆说,
一次值夜班时他遇到一个心衰病人,病情凶险,自己一时拿不定主意,
只好打电话向任老求援。那时已是凌晨两点,任老听了,毫不含糊地
说,“行,我这就过来!”
  鉴于病人血压很高,任老果断指示:立即足底放血!看着病人血
压逐渐下降,人也不喘了,盖国忠在一旁不由得感叹,老师真是艺高
人胆大!对付急危重症,“招法真多”!
  “当任老的弟子不容易!但当任老的弟子也很幸福”。宫晓燕说,
这是任老弟子们的共同体会。任老规定,高徒3年必须读100本经典,
每本书都要有笔记,他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抽查笔记。盖国忠笑着对记
者说,任老很早以前就警告过他,“要是被我发现你去唱歌跳舞,你
就别想毕业了!正是老师的严格要求,才能让我在学业上真正有所长
进。”
  外出出差,任老一定会抽空去书店,自己掏钱给弟子买书。但凡
自己读书有所领悟,眼前豁然开朗,便马上给弟子打电话,把他们一
一召集到家里“上课”。
  他当中医教研室主任时,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给教研室装备了将近
6万册图书和电脑设备。任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啥条
件,我给你们跑,你们把中医药事业搞上去就行!”
  他敢于自己否定自己
  盖国忠告诉记者,任老撰写的《悬壶漫录》一书三次印刷,每一
次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他更是四谈“中风”,不断修正,敢于自
己否定自己。任老学术上总是不断向前推进,他还创建了很多新病名,
比如邪祟病,也就是西医说的神经症。
  盖国忠饱含深情地说,“老师厚德传薪,创见不断,跟着他,永
远有学不完的东西”!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任继学提供
  任继学,1926年1月9日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年少时师从吉林省
名医宋景峰先生学习中医,先后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和北京中医学
院教学研究班学习,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讲师、副教授、教授、教
研室主任、中医内科主任、中风病急症临床中心技术总指导、顾问。
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
学会副会长、内科学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室顾问、
客座教授,上海市中风治疗研究中心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河南中医学院急症研究顾问,吉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著有专著《悬壶漫录》,主编我国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症学》
、《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科委“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
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哮喘病的
临床及实验研究”等课题。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证
书。
  被国家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是吉林省英
才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荣获“白求恩奖章”。
  ■今年4月,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为任继学颁发“白求恩奖章”。
                                               王燕松摄
  ■“埋身”于书房,在浩瀚的中医古籍里边读边悟。
  ■从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两鬓染霜的老者,任继学的人生与中
医紧紧相连。任继学(右二)早年和同事在长白山考察药材。



作者: 求真堂主    时间: 2004-11-19 22:48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任老是在文革期间发奋学医的."高徒3年必须读100本经典",十天读一本,效率够高的.佩服.
作者: 学海无涯    时间: 2004-11-20 08:05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应该有泛读,精读之分,还有哪来那么多经典?记者自己的理解,外行话罢了。
作者: 女山巫医    时间: 2004-11-20 18:53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我辈当学习之
作者: regard    时间: 2004-11-20 19:21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一旬是十二年吧,已年近8旬的老人,应是7旬多了,7旬是12*7=84岁,上文提到任老79岁,年龄应是6旬多的人.
对任老,吾敬佩不已,对介绍任老的文章,能否少点错误?
作者: 儒释道    时间: 2004-11-20 19:25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下面引用由regard2004/11/20 07:21pm 发表的内容:
一旬是十二年吧,已年近8旬的老人,应是7旬多了,7旬是12*7=84岁,上文提到任老79岁,年龄应是6旬多的人.
对任老,吾敬佩不已,对介绍任老的文章,能否少点错误?
什么乱七八糟的?   
确切的说,任老能够对经典一通百通,佩服!
作者: 馨香    时间: 2004-11-20 21:20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我必需得说:「苍生大医」的称号,是必须除了有医术,更要有医德!的确,此帖的先生,很有中医的素养,《请别误会,我没有嫉妒之心》可是,只要您将《大医精诚》再看一遍,就会了解:我为何不轻易,将「苍生大医」的称号,去称许一个人!
作者: 馨香    时间: 2004-11-20 21:27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这个贴子最后由馨香在 2004/11/20 09:34pm 第 1 次编辑]

     您要说此人是「苍生大医」,请您强调,比中医学养,更为首要的医德!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12-8 02:26
标题: 苍生大医—任继学先生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