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打印本页]

作者: 紫极先生    时间: 2004-4-20 21:17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论曰:
余每览于古,有之为医者,未尝不以养生为要,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养名于杏林之中。
又有道德修为之人,依道立命,唯德是修,比若赤子,可全神游戏于世间。
又有立本之人,内少劳思,外勤四体,虽形名皆贱,亦可怡养于天年。
怪于居世之士,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祟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此自古皆有之人,今较之犹甚。
然卒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不得不求之于医,由是而为医者出矣!
待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
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
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观古圣之为医者,莫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及至张仲景医圣出,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若能寻之所集,思过半矣。
伤寒之下,诸子皆多发明,仍不出《内经》之旨。
自叶天士出,发明温病之论,后习叶学称时医者,举温病欲抗伤寒,以为寒热两大法门,诸病皆用清轻,如隔靴之挠痒,至病疾甚,无力回天,时医竞可断死期。
居世之喜其乖巧,信其断言,时医者大流行。
为时医者,可不念思求经旨,发演其所知,承温病指南,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以某病用某方,某方用某药,某时见某证,某证为不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以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难矣!
且医死之人愈多,断死期之愈确,愈可成就名医,岂不怪哉!
自时医出,古医败矣!
祸不单行,屋漏逢雨,时医顶盛,国运衰弱,列强入侵,西风东渐。习西医者称新医,业中医者称旧医,于中医之中,因时医难用,古医不明,居世转求西医,且国运祟尚西学,至使西医大盛,古中医甚为稀有,此中华医道不明之原因。
且但观西医,舍本逐末,不识气化,岂知神明,万病动言之皆曰细菌,所医之法若列强之枪炮,虽杀菌有数,但自死无量,至使菌群之失调,抵抗力下降,长此以往,人将非人。病者死于西医者尤甚时医。
观今居世之人亡,寿终正寝者十之一,天灾人祸者,十之二,死于病疾者,十之七。病疾不能自医,必委之于医,初病即入膏肓,万不及一,因自误小病不医而转不治者,十之一,余皆医所误也,误之又误,至于医刃不见血, 岂不痛哉!
且西医经济,为利是图,失大医精诚之志,视人命如草芥,一人之病亡,一家之败落,惜乎!
是因愤笔疾书新“伤寒”之缘由也。
若人人识得神明内景,上可养亲,中可养生,下可济厄,中华古医道之有薪,何患于天上人间!

作者: 云云    时间: 2004-4-20 21:21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不同意对叶桂的看法。
作者: 竹叶清心    时间: 2004-4-20 21:32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好!高见!
作者: 紫极先生    时间: 2004-4-20 21:58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下面引用由云云2004/04/20 09:21pm 发表的内容:
不同意对叶桂的看法。
叶师并未错!佛陀说正法、像法、末法,佛教鼎盛时期,便是佛法末法,只剩一句“阿弥陀佛”了。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4-21 03:30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紫极先生独尊仲景而罢辍后世医学百家的思想是错误的,这等于否定了中医随着时代变迁的进步和发展。况且对叶天士等医学家的评判是不符合事实的。片面地认为中医越古越好,泥古不化,因循守旧,十分不利于中医的振兴。
作者: 紫极先生    时间: 2004-4-21 11:07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Cao师此言差矣!
对祟内经尊仲景与对时医西医的看法,是关于中医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与叶天士无关,举温病欲抗伤寒,皆为后习叶学称时医者所为,但叶师仍难免有欲立新教作教主之嫌。
叶师之方,紫极亦常用之,但仍未出内经热论与伤寒加石膏诸方之意。
寒热本为一气,燥湿本是一形,故曰伤寒,实无可分之。仲师伤寒六经,大篇而作,温病之论,一笔带过,仲师真不懂温病?识得六经之病,知温病大意,即可医温之病。
仲师伤寒首犯太阳,温病曰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实未明六经之旨。更有甚者,针对伤寒“太阳之为病“来了个“太阴之为病”。
寒阴邪,所犯从下,温阳邪,所犯从上,寒温伤人,必有同经,经者径也,邪自表入里为病进,反之为退。
阳速阴迟,寒之中人,其传也迟,久留于表,足经长而手经短,仲师以足经之名代病传之径,实未尝不兼手经。温之中人,其传也速,径可直入化火,仲师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又有伤寒留久,不至即病,此即仲师之伏气。仍从伤寒入里阳化治法。
人身常温也,自然之温以低人身常温而伤人,自然之寒伤人为伤寒,近人身之温伤人为病温,寒气久留,待时而发为伏温,此气初伤人皆低于常温,皆伤寒也。
高于人身常温伤人为病暑矣。
疫为从气中相感,直犯脏腑,非为温,而为瘟,表证在仍要清解,里证具方可解毒。
紫极不否认有尊古思想。此为中医的研究办法。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都是行不通的。
尊古思想就不进步了吗!中医研究,要学习中华文化的阴阳思维模式,要学习西方的物理,化学,特别是宇宙宏观物理,与粒子层次上的物理。这些都与中医的世界观有联系,是自然的规律。唯独不能让西医的理论模式来指导中医以展,否则中医必灭亡。
不久前几位友人(非中医人士,生意之人)来家中谈天,谈到中医的发展问题。说从中医药局外人的经济观点去看中医,中医药是块金子,能使国富民强,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紫极问为什么?友人说,国际认证体系,多是欧美国家。中国要想在国际上站住脚,必须要有自已的国际认证,这非中医药莫属。
此句有深意。再观如今中国,为了中草药的出口,创几个不值钱的外汇,竟要消足适履,要以美国的医药标准认证,真可谓得不偿失。为了让外国人认可中医药,竟然要中医现代化,现代化成现在的不成样子。
友人说的好,并且举个例子,比如说上火,对于外国人而言,是雾水一头,口疮为上火,红眼病为上火,连屁眼生疮都是上火,外国人更是不可思意。但是能治好病,最后就要实现中国中医药自已的国际认证。那个时候再出口的中医药,创造的外汇收入,将是现在的无数倍,中国有了自已的国际认证,在国际上说话也会底气十足。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除此没有任何一样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只要能医治好病,这就是真理。为何偏偏要改变自已的发展规律让外国人去认可。中医药只要练好自已的内功,在西医走投无路时(现在已有此趋势),自然中医就成了主力。到时外国人来看病,我还爱看不看呢!这时谁说话算数,自然可想而知。
去年紫极曾收治一病者,小便不出,每日用导尿法,后服用英国与印度和产的什么药物,从油菜花粉提出的,价格近两百元,十粒,每粒绿豆大小,未效。来诊时已病近一月,又害怕手术割掉前列腺,诊之后用鲜茅根水煎附子,服过后小便长流,告之曰每一段时间服几天,至今未复发。中国人的钱被谁赚走,这就是谁说话算数的证据。最终能笑的是谁,这里也可以看出。奈何为何有的政策人还不醒悟,还一味的打击纯中西,历史将会有一个公正的定论。中医药如果是说话的老大,好,美国人服我的六味地黄丸也要十几元一粒,这比现在为了所谓的中药出口,那个更是长远利益。
现在根本不须要外国人来验证我们的中医,时间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故而紫极认为,现在要成立真正的中医药卫生部,脱离西医的控制,按自已的规律发展,现在不是提倡竞争吗,竞争就要在同等的环境下,认中医人自已管理自已的中医,看谁能笑到最后。
中医发展起来后,能医好若干西医人认为的所谓绝证,外国人也就不得不成认中医,这就是用事实说话。与其为了讨好洋主子,不如自力更生。

作者: 竹叶清心    时间: 2004-4-21 11:57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如果说中医比西医落后

不如说200多年的西医实践落后于几千年的中医实践

作者: 竹叶清心    时间: 2004-4-21 11:59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先进的,科学的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才是中医学的发展思路,中医学自身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才是中医学的发展基因
作者: 竹叶清心    时间: 2004-4-21 12:00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西化中医,用西医还原论,机械唯物论代替中医整体观念,代替中医辨证唯物论,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倒退,是人类医学文明史的倒退,

作者: 浑元子    时间: 2004-4-22 15:17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好文章,我喜欢!
完全同意!
强烈支持!
作者: 五行阴阳    时间: 2004-5-17 19:23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支持
作者: lvyanzhong    时间: 2004-5-17 19:44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我不百分之百的反对西医,在某些情况下,西医确实是有一定的优势地。
但  我百分之百的支持   紫极先生,   紫极先生之言实我中医之大幸, 我中华之大幸。人类之大幸,刘力红博士说,中医,佛法,道教,儒教,整个的秦汉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化都是人类文化之早熟品。古圣人之所作也!学真正的中医,思过半矣。现在都是末法了,叹叹叹!!!
作者: lvyanzhong    时间: 2004-5-17 19:47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lvyanzhong在 2004/05/17 07:48pm 第 1 次编辑]

支持
    支持
        支持
            紫极先生
作者: jiop    时间: 2004-7-27 12:01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紫极先生说得好,中医应该有自己的纯正机构,这一点当是非常之重要。国人当为此努力,
[若人人识得神明内景,上可养亲,中可养生,下可济厄,中华古医道之有薪,] 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分量了,内景功夫当是中华医道之上乘,识得内景,方知元神之朝出夜入,元气之外行肌凑,内循腑藏,四肢九窍百骸全都在他的濡养掌控之下,真正解读张仲景不会有问题。华佗扁鹊亦可再生。中华医学有望,
紫极先生:我真希望听一听您对内景的体会或是论述,那将是今生有幸。
紫极先生支持你!
作者: 杏林小朽    时间: 2004-7-31 18:03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好,顶起!
作者: 广益中医    时间: 2004-7-31 18:33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先生高见,受益!!!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8-14 09:09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下面引用由紫极先生2004/04/21 11:07am 发表的内容:
对祟内经尊仲景与对时医西医的看法,是关于中医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与叶天士无关,举温病欲抗伤寒,皆为后习叶学称时医者所为,但叶师仍难免有欲立新教作教主之嫌。
同意!
下面引用由紫极先生2004/04/21 11:07am 发表的内容:
叶师之方,紫极亦常用之,但仍未出内经热论与伤寒加石膏诸方之意。
寒热本为一气,燥湿本是一形,故曰伤寒,实无可分之。仲师伤寒六经,大篇而作,温病之论,一笔带过,仲师真不懂温病?识得六经之病,知温病大意,即可医温之病。
有见!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04-8-15 22:25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支持!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12-8 05:44
标题: 愤笔疾书新“伤寒”,仿仲师序作新论。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