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讨论]《扁鹊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一句应该怎样语译?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7-9-4 21:46
标题: [讨论]《扁鹊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一句应该怎样语译?
     司马迁《史记·扁鹊传》第一段末有长桑君“乃出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对“特以诊脉为名耳”的语译,有的译为“只是把诊脉作为形式罢了”。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指导丛书·医古文》(1993年版)就是如此,“特”的注释为“仅仅,不过”。该句语译时将“特”字译为“只是”。“名”的注释为“虚名,形式”。
     这样语译倒还适合如今的现代中医:以各种理化检查为主,只是把诊脉作为形式罢了。个人管见,此句应当译为“不过以诊脉断病最有名气罢了”为妥。
     不知诸君以为如何?欢迎讨论!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7-9-5 06:48
标题: [讨论]《扁鹊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一句应该怎样语译?
下面引用由杏林童子2007/09/04 09:46pm 发表的内容:
这样语译倒还适合如今的现代中医:以各种理化检查为主,只是把诊脉作为形式罢了。个人管见,此句应当译为“不过以诊脉断病最有名气罢了”为妥。
有趣!有理。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5 10:26
标题: [讨论]《扁鹊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一句应该怎样语译?
中医临床诊五脏癜结症。常见为弦、涩、滑、紧、之脉。应是脉之名耳。
作者: yiwusi    时间: 2007-9-26 09:40
标题: [讨论]《扁鹊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一句应该怎样语译?
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扁鹊饮药后,可以直接看到病人五脏的情况,也就能看到病人的病因了。
但因为一般人不相信这个,或者他不愿让人知道他是以这种“奇特”的方式看病,
就假借以诊脉的方式给人看病。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26 13:01
标题: [讨论]《扁鹊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一句应该怎样语译?
传说、、、、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