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4)
[打印本页]
作者:
雪琴
时间:
2006-4-16 06:19
标题:
(4)
原文: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注释:
“十二原”就是下文的十二个原穴。把“十二原”与“九针”共同作为本篇标题,固然说明《内经》作者非常重视原穴,然而原穴之所以称之为“原”,又是由于其中蕴涵着原气,而原气又必然来源于生命之原的缘故。凡思想家都有穷本溯源、探寻究竟的本能,尤其是探寻生命之原,更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和本分,在古代医家看来,一旦明晰了生命之原的奥秘,就等于把握住了生命的根本,那么一切关于疾病和健康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原”即相当于《内经》作者关于全部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学的核心,所以才会作为第一等重要的问题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文章中讲述。另外我们也不难想象,古代的医生在探索生命之原的过程中,势必绞尽了脑汁,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再从“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之中所包含的肯定语气上看,本篇作者势必已经对生命之原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确切的认定。
《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经脉》:“人始生,先成精。”
很显然,这个先身而生的“精”(相当于现代胚胎学中受精卵的概念)就是生命的最初形式,也就是生命之原,所谓“先天之精”是也。因此,人的原气只能在先天之精的基础上发生出来。
然而,若从后天角度看:人是铁,饭是钢,如果没有饮食的摄入,则断不能维持生命,故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才是生命之原。此所谓“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六腑”在这里是肠胃等等整个消化吸收系统的统称,那么,人的原气亦可由“六腑”发生出来。
这样一来,人便有先天、后天两种原气。实际上,这两种原气在人诞生后便同时存在了,相辅相成,互为充溢,并且在本质上一定是统一的。
“四关”是指两手腕和两足踝四个关节。为什么“十二原出四关”?这要从五腧穴谈起:依据五行学说,五腧穴(井、荣、输、经、合)被分别划归为五行中的一行,其中的输穴属土,而作为消化吸收系统的“六腑”也属土。《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由此可见,如果把六腑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看待,那么它只有一个属性--土性。因此,消化吸收系统与输穴之间必然存在着同气相应的关系。
本篇作者既然认为原气发生于六腑,则原气必然出于“土”,按照同气相求、同类相应的原理,就一定认为原气汇集于同样属土的输穴,所以又称输穴为原穴。我们知道,五输之中的输穴皆位在手足踝关节,这就是“十二原出四关”的道理。
原气又称元气,是最根本的人气,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同类相应,故取原穴可以治疗五脏疾病。其实这句话是说,原穴发自于生命的本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气穴,因此能够从根本上治疗全身所有的疾病。
原文:
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注释:
这是综合先天后天两种原气使之统一的说法。
“三百六十五节”原本是指全身的骨关节。在古代生理学当中,骨关节这个概念主要并不是运动器官,而是骨髓发生原始血气的通道,即相当于现代医学中骨髓造血这个概念。然而在古人看来,最初的骨髓又是由先天之精生成的。《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是说先天之精首先生成脑髓和骨髓,因此,所谓骨髓通过骨关节发生原始血气,实际上就是由先天之精发生原气。那么按照这种观点,原气与神气就合并为一个概念,都是指最原始同时也是最根本的“人气”。
“气味”本指饮食物的精华成分,此则代指饮食物通过“六腑”所产生的后天原气。《五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也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总的是说,来自先天和后天的两种原气皆汇集于十二个原穴,五脏正是由于接受了由原穴散布的原气才得以发挥其正常生理机能。
原文: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注释:
正因为五脏须原穴提供原气才能维持其生理机能,那么如果原穴的通道发生狭窄与阻塞,则原气将不能顺利地出没,于是五脏便得不到足够的原气,随即产生疾病。所谓“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是说五脏之疾乃由十二个原穴所引发。“而原各有所出”,则是说每一个原穴对应各自所主持的脏,某一原穴的阻塞便导致相应的那一脏生病。
实际上,根据前文所述,既然原穴的通道发生阻塞,则其皮肤表面必有血络生成,而血络是可以一“睹”而“知”的。故临床实践中的推理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医生通过仔细地观察,发现了某个原穴表面的血络,于是推断该原穴内部的穴道出现阻塞,进而推断五脏中相应的那一脏由于缺乏原气的供应将然或已然发生疾病。这就叫“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原文: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注释:
前十个原穴的位置和意义都很明确,或者可以参见普通的针灸学教科书,注省。
相对于六腑来说,五脏属于阴性,但仅就五脏而言,又有偏阴偏阳的不同。其中:心肺在隔膜以上,为阳;肝脾肾在隔膜以下,为阴。那么,隔膜(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膈肌)作为剖分阴阳的中介,既有五脏中心的意义,又有阴阳之根本的意义,故古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膜,由于其表面附有油脂,即谓之“膏”。另外,在腹部正中线也有一重要的膜,即解剖学中的白线韧带,由于连接于腹腔内部的大网膜,古人即谓之“肓”。六腑皆在隔膜以下的腹部,而肓(白线韧带)居中以剖分左右,故肓既有六腑中心的意义,又有阴阳之根本的意义。因此,古人所谓的“膏肓”就是指五脏六腑的总根源或者总根本,这是根据人体的几何图形得出的结论。既然膏肓在人体之正中平分线上,而古代生理学皆采用由外推内的类比推理方法,故把几何图形的中心当作生命的中心,而中心即有“原点”的意义。《左传·成公十年》载医缓论晋景之疾,谓“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就是指其生命的原点发生了故障,所以不治。
鳩尾在心口窝,即横隔膜的正中央,所以称“膏之原”。脖胦乃肚脐的古名,肚脐在白线韧带的正中央,故谓为“肓之原”。这也是根据其位居几何图形的中心得出来的。
原文: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注释:
十二个原穴,虽然属性一致,但有层次上的区别:前十个原穴属于低层次,只对应于相关的某一脏腑系统;而膏与肓具有统率五脏或六腑的意义,所以膏肓的原穴最重要、最关键,属于高层次。
原文:
胀取三阳,飧泻取三阴。
注释: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是在为《阴阳应象大论》中“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提出治法。
《阴阳应象大论》还接着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因此,这里的“清气”应该是指阳气,“浊气”应该是指阴气。阳气代表热,能够促使机能亢进,阴气代表寒,能够促使机能减退。在正常情况下,本应阳气在上,阴气在下。若阴阳错位,会导致病态发生。假如拿胃与肠来举例,就会是这样:
《师传》:“胃中寒则腹胀,肠中热(原作寒,据上下文义改)则肠鸣飧泻,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泻。”
就胃与肠相互比较,是胃在上,肠在下,故本应胃中清阳多一些,肠中浊阴多一些,这样可以保证胃主受纳、肠主传导的正常进行。如果反过来,胃中阴气多(浊气在上),那么蠕动减慢,消化力减弱,就会出现腹胀;肠中阳气多(清气在下),那么蠕动加快,肠鸣亢进,传导加速,就会出现腹泻。“飧”的本意是进食,“飧泻”是指随吃随拉,表明肠蠕动特别快,根本来不及消化吸收。
然而这实在是很反常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一个人的疾病总是表现为阴阳二气的盛衰偏倾。也就是说,要么阳气偏盛一些,阴气偏衰一些;要么阴气偏盛一些,阳气偏衰一些。总之,不可能出现上半部阴气盛、下半部阳气盛这种同体对峙的现象。否则的话,我们就无从确定这种疾病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疾病,因此也就无法进行治疗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有机体发生了彻底崩溃,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所谓“胀取三阳,飧泻取三阴”,并不是一句原则性的泛泛之论,其真正的意图在于,当病情严重、生命垂危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那么,所谓“取三阳”、“取三阴”,就不可笼统地理解为取足太阳、足太阴之类,那就无从确定具体的所取位置,也就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了,因此,这其实就是取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的意思。盖此所谓“三阳”代表全部之阳,此所谓“三阴”代表全部之阴。人身所有的阳气,集中到一点,就在心口窝,怦怦然跳动,这就是鸠尾。人身所有的阴气,集中到一点,就在肚脐眼,通过脐带和母体连通,汲取大地五谷之精,并赖此完成四肢百骸的肇造过程,这就是脖胦。
前文说“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是为了强调原穴的重要性,那么为了充分证明这一论点,尤其是为了证明膏肓之原在临床实际当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才紧接着安排了一组表示危重疾病的症状组合,作一番具体的说明。
原文: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注释:
此一小节,表面上是讲治疗疾病的理论可能性,无论什么疾病,只要认清其病理机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就一定有治愈的可能。然而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简单道理,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因此,如果这样理解,这一段话不过是烦冗的废话而已。我们知道,古人都有惜墨如金的毛病,行文最注重简省,这是由古代的书写成本非常高昂决定的,所以务必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如果拿“胀取三阳,飧泻取三阴”的行文俭省以至于显得过分吝啬和这一大段话的繁琐冗长相互对照,一定会有文体风格骤然巨变的感觉。那么,在同一位作者的笔下突然出现了文法的显著变化,那就一定还有另外的苦衷。
这段话的意思明显地在于抨击一种观点:“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以及贬斥持这种观点的人:“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那么,应该不难想象,作者之所以不惜笔墨,采取层叠递进的排比手法,大肆地渲染和强调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肯定是有鲜明的针对性的,而绝非漫无所指地空泛言论。因此,完全可以确认,当时一定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观点,并且,最初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还不是普通的碌碌之辈,而是有相当名气的医学权威。
幸好有《左传》的记载,我们得以知道,秦国的医缓和医和正是提出“病入膏肓”论和“疾不可为”论的古代医学权威。《左传·成公十年》,医缓论晋景之疾,谓“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左传·昭公元年》,医和论晋平之疾:“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然而本篇作者之所以明确提出“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目的即在于纠正这个无所作为的传统观念,试图向世人表明,即便是病入膏肓,也仍然是可以治疗的。由此可见,《内经》的作者其实是在有意识地挑战医缓医和在医学界的权威地位,其以“非其说也”、“未得其术”的强烈措辞予以贬斥、抨击的矛头所指,正是医缓医和这两个古代公认的医学大家。
我们知道,中国的古人一直有厚古薄今的优良传统,古人对于前辈先贤,总是分外地敬重,即便评价前人的失误,也要尽可能地委婉宽容,如此才合乎古人忠厚淳朴的做人原则。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汉朝是通过血腥暴烈的战争方式推翻秦朝才得以建立的,而汉朝采取的是与秦朝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秦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而西汉早期则施行类似于西周时期的诸侯王国封建制),因此,在当时的汉朝人看来,本朝的制度无可置疑的优越,而秦朝则是一个邪恶的帝国,自当全面彻底地否定。于是,这就连带着汉朝人对秦朝早期(秦国)的学术和学者持怀疑的态度,以至于公开地贬低和否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正是因为《内经》作者生活在西汉早期,所以他们能够毫无顾忌地批评医缓医和的观点和言论。当然,这种批评主要出于学术目的,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理论比医缓医和的理论还要高明。
原文: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注释:
“诸热者”,是指各种发热病人。通常情况下,发热是各种急性炎症的主要伴发症状,属于实症、阳症,治宜泻法。“以手探汤”是形容浅刺疾出,也就是不欲留针的意思。
“寒清者”,是指肢冷畏寒的病人,通常情况下,这种症状多见于慢性炎症,表明患者体质虚弱、功能低下,故属于虚症、阴症,治宜补法。“如人不欲行”,是形容长时间留针,其中也含有深刺的意思。
这句话是对“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再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是说十二个原穴既可以治疗急性发作的实症、阳症,也可以治疗慢性迁延性的虚症、阴症。但是对于急性病要求刺得浅一些,得气后随即出针即可;对于慢性病则要求刺得深一些,得气以后也还要留针一段时间。
原文: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
注释:
许多人不能理解《内经》,是因为他们把《内经》的经文当成了高度抽象的微言大义来看待,于是他们的研究只能限于闭门造车,从一个空洞的概念到另一个空洞的概念,与临床实践完全脱节,因此与古人的本意风马牛毫不相及。他们不知道,古人还不具备对一系列疾病作出高度概括的能力,所以只能就事论事而已。也就是说,《内经》作者所提出的每一种治疗方法,实际上都是针对着现实中的一组具体症状。
在古代,女子为阴性,男子为阳性,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阴阳属性,也是板上钉钉、不言而喻的事情。故所谓“阴有阳疾者”,其实是指女性出现了男性化特征,譬如长胡须、喉结突出、嗓音变粗、阴蒂肥大等等。这在现代医学属于内分泌紊乱的表现,而古人认为人的性别是全部生命的基础和根本,因此必然属于最基础、最根本的阴阳表现形式,那么性别发生了变异则肯定属于原气的运转机制出现了故障。
“下陵三里”是胃经的合穴,而合穴具有本与末(躯干与四肢)之间的连接枢纽的意义,同时,胃有“六腑之大源”、即六腑总代表的意义,本篇作者既然认为原气发生于六腑,那么也就是认为原气发生于胃,而原气在人体的作用,其实也就是维持和控制最基础、最根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阴阳平衡,故针取三里,可以治疗性别变异的疾病。
所谓“正往无殆”,是说千万不要疑惑迷茫。在比《内经》作者稍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对于出现性别变异的疾病,身为医学权威的医和尚且束手无策,哀叹“疾不可为”,那么可以想见一般的医生当然会更加茫然不知所措,然而按照《内经》作者创立的原气学说(该学说的理论根据是对生命本原的确切理解),这种病的发生机理是十分明确的,则其治疗方法当然也就随之而确定,所以鼓励人们坚定信心地“正往无殆”。其中也含有对那些浪得虚名的医学权威的轻蔑和嘲讽。
“气下乃止,不下复始”,是说每一次治疗都要以针刺局部产生针感才算有效,也不必留针。没有产生针感只能算无效治疗,那就需要重复针刺。
原文:
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注释:
这其实是指成年男子出现了女性化特征,譬如胡须脱落、喉结消失、嗓音变得尖细等等。这些明显的异常表现都集中在头面部,故谓之“疾高”。所谓“疾高而内者”,是指男子尚有性功能者;“疾高而外者”,是指丧失性功能者。在古医经,所谓“内外”,都是性交的专门术语,如《终始》:“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难经·七十八难》:“男外女内”等等,都是指两性交和。性别变异之轻微者,男子或可保持一定的性功能,其严重者,则势必丧失性功能。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脾在五脏属土,也可以认为是六腑的总代表,所以也是原气的发源。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胆虽然是六腑之一,却有藏精的功能,《本输》谓其“中精之府”,《难经》谓其“藏精汁”,其实就是指后天饮食物中的“精”,而精又是原气的本原。所以,对于出现性别变异之倾向者,无论其是否还有性功能,都可以通过阴、阳陵泉来治疗,为其皆有原气发源的意义,具有调节最基本的阴阳平衡之作用也。
实际上,医和所论的晋平公之疾,就属于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疾病,也就是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变异现象(晋平公十年以后才死,可知当时所患并非内脏的致命性疾病),而医和以一通“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云云,竟博得“良医”美名,确实是有点名不副实。由此可见,《内经》作者对医缓医和的批评和斥责,绝非狂妄地感情宣泄,而是有客观依据的理性批驳。
作者:
山野居士
时间:
2006-4-16 07:42
标题:
(4)
好文章。
谢谢。
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帖子分享
作者:
fans
时间:
2007-6-3 07:50
标题:
(4)
楼主对最后两段经文的解释,太令人惊愕。不知碰到男性化女性化疾病,是否可以针刺足三里,与阴阳陵泉来治疗。望明者正之。自古解释以上释“高”,内外为内部外部,或阴阳。阴有阳疾为内腑之病。 取这些穴位针刺有相当的疗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