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打印本页]
作者:
雪琴
时间:
2006-4-16 06:15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九针十二原》揭密(下)
原文: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歧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注释: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对自然规律的研究方面,古人尚且缺乏实证的手段,因此往往采取推理的方法。然而演绎与归纳的条件也不具备,因此只能大量地采取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解释和推导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由于草木与江河是最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所以就经常被古人作为取象比类的标准。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就好比一棵大树:四肢相当于树根;躯干相当于树干;头颅相当于树冠,是展示枝叶果实的所在。由于树干的生长和树冠的枝叶果实都必须依赖根茎提供营养和水分,依此类推,人的四肢就成为向躯干、头颅提供血气以保障生理需求的源泉。这就是“所出为井,所溜为荣……”的理论依据(五腧穴都在四肢膝肘以下,详见《本输》篇)。“井”即泉,是水流的发源,“荣”乃“荥”之字误,即小山涧……“合”的本意是会合,“所入为合”是指支流与大江河的汇入点。因此,在古人看来,人体的经脉就相当于发源于四肢末梢朝向躯干头颅方向的汩汩水流,故十二经脉又有“十二经水”之说。那么,这样一来,四肢的末梢或整个膝肘以下的部位就都可以看作是全身血气的发生源泉。所谓“五脏六腑所出之处”,盖谓此也。
既然如此,既然四肢是经脉(血气)之根本,那么,对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疾病的治疗,如果从其根本处着手,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便是古人发明五腧穴的由来。其云“凡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就是强调膝肘以下的部位(即五腧穴)乃全身所有经脉络脉的根本之意。
原文: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
注释:
“节”指骨关节。古人最初认为人有三百六十五个骨关节,以对应三百六十五个气穴。其原因就是气、血、精(髓)在每一个腧穴内部都存在着微循环机制,而骨腔内的精髓必须通过骨关节缝隙才能向体表发散出神气,同时神气要回注于体内,并最终返归于精髓,既要通过腧穴通道,也必须通过关节缝隙。故古人的最初观念中,骨关节与气穴不但存在着交会关系,并且还要一对一的相互对应才行,故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人体共有三百六十五个气穴。
人之所以有三百六十五个气穴,是因为三百六十五天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周期,而太阳之所以运行的意义,又在于推动着整个天体的运行,由于古人以为人体的血气运行与天体的运行存在着步调一致的规律性,而气穴的本质就是血气运行过程中的一个个驻留点,故气穴一定要有三百六十五个。
原文: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注释:
一个医生面对着病人的三百六十五个气穴,势必有些漫无边际、茫然无措的感觉,但如果知道了“凡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就算是把握住了要领。这就叫“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作者的意思是:人体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刺膝肘以下的五腧穴得到治疗,于是也就不必再考虑其它部位的腧穴了。
原文:
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注释:
所谓精髓通过骨关节缝隙发生原始血气(神气)的观点,即“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的观点,是古人最初的假说,当时只能主观认定人一定有三百六十五个骨关节,方可以对应三百六十五个气穴。至《内经》时代已发现该假说明显不合实际,便稍做修正,把“节”的概念重新定义为“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地方”,即整个皮肤表层皆属于“节”的范畴。比如,《邪气脏腑病形》:“中肉节则皮肤痛”,是说针扎在皮肤就会造成皮肤痛,即据此定义。于是人们也就不再需要认真地计较某一腧穴所在位置究竟有没有骨关节与之交会以及人体究竟有多少骨关节的问题了。故又特意声明:所谓“节”,是一个高度概括、非常笼统的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皮肉筋骨关节。
原文: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
注释:
这一句是说医生在治疗之先需要进行全面地诊断。其中“睹其色,察其目”属于视诊;“听其动静”属于听诊;“一其形”则是指脉诊。视听之义显而易见,故只需解释“一其形”。
盖古人认为血气既然在经脉中无休止地循环流动,则经脉必然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环状物,故古人又形容十二经脉是一个“如环无端”的状态。按照道家的自然观,一个封闭的环(或一个完整的圆)就叫做“一”,故整个经脉系统又可统称为“一”。然而经脉系统(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血液大循环系统)总是深深隐藏在机体内部,其唯一的外部表征只有脉搏的跳动,于是古人就把动脉的搏动点看作是窥测经脉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的唯一窗口。正是由于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过脉搏的跳动来把握经脉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唯一的可能,或者,正是基于动脉的搏动状况能够真实地反映经脉系统的运行状态,所以古人又把动脉搏动也称作“一”。《阴阳别论》:“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脉要精微论》:“得一之情,以知死生。”这里所说的“一”都是指脉搏而言,其中的“三阳在头”是指人迎颈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气口挠动脉。故所谓“一其形”就是通过“一”诊察判断“其形”,也就是诊脉断病的意思。在《四时气》中还有一段专门解释:“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原文: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注释:
这是介绍一种催促针感发生的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针感迟钝,甚至针刺以后并不产生针感的病人,然而根据前面的说法,不产生针感的针刺是没有治疗效果的,那可怎么办呢?
可以用右手压按肢体肌肤,从肢体远端向近端推挤(右主推之),同时左手则在近端紧紧握住肢体以阻止血气通过(左持而御之)。此种情况颇似今日静脉输液时采取的方法:先在肢体近端绑扎止血带,后从远端推挤,以使静脉充分暴露出来。《说文》:“持,握也。”“御”是抵御、阻挡之意。采取这种手法可促使针感发生,故云“气至而去之”,是说出现针感以后便可出针了。
原文: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注释:
“剧”通“巨”,有既大且多之意。“易”则相反,《尔雅》:“平、均、夷、弟:易也。”是“易”有谦卑低下之意。今人说“平易近人”,仍取其古意。故剧与易对言,则“剧”为大与多;“易”为小与少。故“剧易”犹言“巨细”,即大小多少也。诊脉之目的,本来就是通过扪按脉搏跳动之强弱程度以及快慢速度,以判断脉气之盛衰(即大小多少),进而决定如何治疗的。
原文:
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注释: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是指脉口(手腕挠动脉,代表阴)部位已经触摸不到动脉搏动,而“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指人迎(颈动脉,代表阳)部位触摸不到动脉搏动。《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可见,如脉口弱小是阴不足,人迎弱小是阳不足。再进一步,如脉口无搏动是代表阴气衰竭,人迎无搏动是表示阳气衰竭。出现上述情况就意味着死亡将临,已经不宜再行针刺了。因为五脏是主持精神活动的,故五脏之气绝于内者其死也静,“静”指死前的昏睡状态,这是形容慢性衰竭性疾病的死亡过程;而五脏之气绝于外的实质是阳气绝而阴气未竭(在古人又叫做“逆厥”,其实就是突发性昏厥),故其死也躁,“躁”谓死前的躁动和谵妄状态,这是形容急性疾病猝然死亡的情形。
此一句是指出针刺手段并非万能,正如前文所说“得一之情,以知死生”,凡见有脉搏消失的病人,哪怕还在喘气,还能说话,也可以预断其死期已经临近。作为医生,一定要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绝不可以大包大揽。这也正是上文“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的本意。
然而只要患者一息尚存,还没有彻底死亡,理论上就应该有治疗手段,于是《内经》作者又提出了取“腋与膺”和取“四末”这两条抢救措施。
“腋与膺”是指心、肺、心主三脏之气由脏出表、由表入脏的门户,于危急时刻可以通过这里直接进行补益。
《寒热病》:“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本输》:“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从肺系横出腋下……”
“心手少阴之脉……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
“心主手厥阴之脉……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
由此可见,“腋下”(即腋窝处)是心与肺在体表的门户,“腋下三寸”是心主在体表的门户。“膺”,原本泛指胸之两侧,而腋下为胁,即为胸侧,故此所谓“膺”实指腋下三寸之“天池”。(注:这里天府、天池的位置与《甲乙经》不同,然而那属于《甲乙经》记述错误的缘故,《内经》既有明文记载,还是应该以《内经》为准。)
实际上,凡是“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其病理之关键在于心肺功能的持续衰竭,故对于脉口停止搏动的病人,在古代,针刺腋与膺就是复苏其心肺功能的唯一方法,此即相当于现代西药中的呼吸兴奋剂。
与之对应,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的本意是指阳气的衰竭,而其实质在于大脑皮层的功能衰竭,而四末为阳气之本,故针刺四末(即手足指趾的末端)以复苏其阳气,此即相当于现代西药中的皮层兴奋剂。
原文: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注释:
“不中”原作“害中”,于义不通,《寒热病》末尾也有同语,据改。
这一句又是说刺血络的注意事项。“中”是准确刺中的意思,前文“正指直刺,无针左右”也是要求准确。凡刺血络:一要准;二要浅刺疾出,轻轻一点即得,不可停留。如果深刺徐出,那么刺得越准,危害反倒越大。所谓“精泄”,是指大量出血,也就是“针中脉则浊气出”之意,将使“病益甚而恇”。当然,如果没有准确刺中,也起不到治疗作用,最多不过“致气”而已。所谓“致气”,即引气至针下而产生针感。为什么致气会发生痈疡?这是因为血络的形成与痈疡的形成有着大致相同的机制。
《痈疽》:“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命曰痈……”
再来看《气穴论》中关于血络发生的机制:“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殆,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两相对照,可知阻涩不通、血气稽留,既是血络成因,也是痈疡成因。它们的区别在于:痈疡的血气稽留部位深一些(在经脉,即深层肌肉组织);血络的血气稽留部位浅一些(在络脉,即皮肤表层)。因此,如果在原有血络的基础上再招致另外一些血气(致气),必然会使血气稽留的程度进一步加重,那么很可能导致痈疡发生。
实际上,所谓“致气则生为痈疡”是一种比较勉强的说辞。根据今天的常识,我们并不难想象,古代的消毒措施一定是相当的简陋,如果用类似于三棱针那么粗的钢针深深地刺入肌肤软组织之中,其实就相当于人为地制造软组织创伤,在消毒不严的情况下就极容易引起感染,那么发生痈疡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因此,实际上,痈疡的发生只与软组织创伤以后的继发感染有关,而与是否“致气”无关。尽管如此,《内经》作者非常重视刺血络的深浅问题,看他反复申明“中而即去”,强调疾徐之相反效果,客观上就有尽可能减少软组织创伤以防止感染的作用。
作者:
fans
时间:
2007-6-3 07:27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楼主解释“一其形”,相当不错,引证经文再三。
但楼主对“节之交,365会”的解释,本人却不能赞同。内经本篇明说“非皮肉筋骨”,楼主自己也说:“气穴的本质就是血气运行过程中的一个个驻留点,”,望再思之。
作者:
君竹
时间:
2007-6-3 07:31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不错
作者:
卫士
时间:
2007-6-8 14:11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看看诸多前辈们对“灵枢”所给于的注释,在看近代对“灵枢”所做出《灵枢白话解》,再看看楼主的三篇文章,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对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吕炳奎先生的“中医掘墓人之说”,在本坛找到了“真凭实据”。
作者:
白痴
时间:
2007-6-8 17:11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对自然规律的研究方面,古人尚且缺乏实证的手段,因此往往采取推理的方法。然而演绎与归纳的条件也不具备,因此只能大量地采取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解释和推导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
哈哈,笑死人了
作者:
卫士
时间:
2007-6-10 20:47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没白叫“白痴”!果真是个白痴。白就在了斗大字不识一斗,痴在了用“假洋鬼子”之说,而在“指鹿为马”。
如果我说错了的话,那楼上的肯定知道这“灵枢”里的“一、二”你甭笑,我到想问问,您老这聪明里的绝伦。
啥是“灵”,啥是“枢”,啥是“灵枢”?啥是“灵枢经”??什么是“一、二”?
如果你连这幼儿话题都答不出来的话,最好去看看医生……
作者:
君竹
时间:
2007-6-11 21:00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好!
作者:
白痴
时间:
2007-6-12 14:11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我就是白痴啊.到是你卫士的名字怎么来的呢??是保卫的传统中医??还是保卫你自己认为的理想中医呢???我起这个名就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古代面前我就是白痴,可没脸去保护什么啊.呵呵
作者:
白痴
时间:
2007-6-12 14:20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灵是什么呢?就是灵性.这都是道家常用的词啊.人杰地灵也用灵.灵宝毕法也用灵,灵魂还是灵,你说灵是什么意思??枢呢???过去官名里也常用这个字,有机要的意思,更多的是门户的开关.当然了你要非想要神秘也行啊...去看看黄庭经吧,比这神秘的多,当然了你是不会信的,那时封建迷信么,你卫士不就是要打击封建迷信来护卫你认为对的中国文化么>>你这类的人很多,基本都是这个想法.
作者:
卫士
时间:
2007-6-12 20:47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回白痴。我说话不中听,这尚需您老多包汹。先别我行我素“自命不凡”,
接着说,啥是“灵枢经”,还有啥是“一、二”。凡事有先来后到,您老说完,我在接茬往下侃。
先声明,我不是吃饱无事,来此斗嘴仗。而是为着这“是非”在叫“真”。我说话不遮掩,还望白痴先生,大人有大量,多多包涵。
作者:
hulaiyuan
时间:
2007-6-14 22:44
标题:
《九针十二原》揭密(3)
根据井荥俞经合与子午流注理论是依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结合天上二十八宿天体运动变化规律而总结。非推理也、乃实践之总结。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