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打印本页]
作者:
dmydxyaf
时间:
2006-4-15 22:19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冯立中
衡量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生的优劣,究竟是看其外语、计算机水平,
还是对中医理论和实际知识掌握的程度?在前不久安徽省中医管理局
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很多中医专家指出,要想发展和振兴中医,中
医的传统不能丢,“四大经典”不能丢。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浩瀚,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伤寒
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四大经典”。它们确立了我国医
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自古以来,学
中医必学“四大经典”,学不好“四大经典”,就成不了一个好中医。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医学的飞速发展,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
强烈的冲击。在一些中医院校,“四大经典”成了选修课,衡量毕业
生的标准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等指标;有的毕业生能朗朗
背出8000个英语单词,却背不了3个汤头方剂,不知道“独参汤”是
什么。一些年轻中医对开刀、动手术情有独钟,却很少能讲出中医经
典的来龙去脉。有专家说,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不好“四大经典”,就
如同抽去了中医的立身之根,什么继承、发展都成了空话。
很多人崇尚西医,认为西医是科学,而中医不科学,他们往往拿
出现代循证医学的理论来责难中医。在座谈会上有专家就提出,其实
循证医学的精髓如随机、双盲对照、重复等,在中医的理论中都有鲜
明的体现。像《黄帝内经》就不是一个时期或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
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汉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不断
增补而成,是无数中医前辈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之所以托名“黄帝”
,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分析的,是由于“世俗之人,多尊古而
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的缘故。在此中间,
医家们接待病人都是随机的,治疗方法都经过和前人方法的对照,同
样病人治疗方剂都有大量的重复,至今已经重复2000多年了。
还有中药的复方也常遭致责难,被认为治疗机理、效果不确切。
其实,中医的各种方剂也是几千年不断修改、完善后形成的,它符合
现代医学强调多靶点、多弹头、多因素治疗的要求,像今天我们治疗
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就是复方治疗。西医治疗高血压强调“小
剂量多药物联合治疗”,也是复方治疗,而且能取得疗效好、副作用
少的优势。
殊不知,当代医学科学的很多研究课题,如生命科学、气功原理、
经络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也或多或少地从“四大经典”博
大精深的论述中获得过新的发现或有益的启迪。至于中医理论的精髓,
如讲整体、讲辨证、讲个体差异、讲天然药物等,不仅都可以从“四
大经典”中找到源头,而且已经逐步被现代医学所认可。缘此,中医
专家们呼吁:要想继承、发展祖国医学,就应该珍惜前辈留下的这份
瑰宝,“四大经典”绝不能丢。
健康报
作者:
老山羊
时间:
2006-4-16 12:08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鸡蛋里面挑骨头,《内经》更不能丢!!!
作者:
asdfghjk
时间:
2007-2-1 13:56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要想振兴中医药论坛,中医的传统不能丢,“四大经典”不能丢。
作者:
王学一
时间:
2007-3-31 09:10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下面引用由
asdfghjk
在
2007/02/01 01:56pm
发表的内容:
要想振兴中医药论坛,中医的传统不能丢,“四大经典”不能丢。
作者:
医学过客
时间:
2007-4-2 10:43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学中医四大经典确实很重要,但是现代社会没有让我们很好学习的机会跟环境.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说到底现在的中医学习没有很好的模式,教育模式要改革才行.
作者:
asdlkj
时间:
2007-5-17 22:22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四大精典是中医工作者立足之本!主要体现在理论联系实践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若有名师指点则事半功倍。但是必须联系现代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基本原理、尽量减少付作用及误诊。有利于创新和继承两不误。
作者:
5603255
时间:
2007-7-8 10:22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其实我们都很想学。但是想想在学校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学英语。英语四六级没过什么都免谈。拿不到学位,找不到工作。就算你的中医学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唉~~~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作者:
dmydxyaf
时间:
2007-7-8 15:04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是啊,现在国人已成了英语的奴隶了,什么都要考英语,这方面也算是殖民了。
作者:
龙树后学
时间:
2007-8-1 22:11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顶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8-2 17:30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发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国利民。
作者:
龙树后学
时间:
2007-8-25 22:29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四大经典与历代医学名著是学好中医的基础,中医离开了古籍文献就成了无本之木。大家要重视经典、重视古籍啊。如此,临床疗效也才能提得高。
作者:
龙树后学
时间:
2007-8-25 22:32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英语害了不少专业的专业人才,不止是中医。很多专业很好的人才,由于英语一关被浪费了。孔子说要因材施教,国家应该改革了,不然还会浪费很多人才。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1 19:25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若要读懂四大经典与临床巳是十分艰巨和困难。英浯只略记一般医学符号而巳。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7-9-5 12:52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丢了四大经典学出来的中医还算是中医吗?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5 15:23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慎重思考。
作者:
赵飞
时间:
2007-9-11 22:10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大家说的太好了!!!中医
专家们呼吁:要想继承、发展祖国医学,就应该珍惜前辈留下的这份
瑰宝,“四大经典”绝不能丢。
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不好“四大经典”,就
如同抽去了中医的立身之根,什么继承、发展都成了空话。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12 18:56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关注。。
作者:
wode11
时间:
2007-9-25 23:11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英语害人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26 07:51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基础为重。。
作者:
印东杰
时间:
2007-10-7 20:45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不能丢!!!
作者:
平凡心
时间:
2007-10-18 16:39
标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