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打印本页]

作者: a8745408    时间: 2004-12-31 21:06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或然证中:“若烦而不呕者,去人参半夏,加栝楼实”为什么去人参?课本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是不是传抄错误?敬请智者告知!
作者: 医隐    时间: 2005-1-1 12:55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烦,故去人参;无呕,故去半夏。
作者: 尊古中醫    时间: 2005-1-4 17:37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醫隱似乎未回答為何去人參之理由。本人不瞭解教科書如何解釋?但就淺見提供參考!
人參除時醫用以大補肺中元氣外,另一功能為瀉火生津而除煩渴,仲景之方屢用之。傷寒論云:「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其意即「邪已傳陽明而胃中燥」故於白虎湯中加人参以滋胃液而除煩渴。
小柴胡湯中,「若胸中煩而不嘔」意即「熱在胸而未及胃」,因其不嘔,毋需降逆,故去半夏。因其胃不燥且胃液未傷,故去人参。因熱在胸,故加括萋實。若渴者,則胃中臊,故去半夏加人參。   
仲景之方,用藥精當,當用則用,母需用則去之。是故,胃液未傷則去人參,胃液傷则加人參。

作者: 乡下土郎中    时间: 2005-1-6 17:17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好一个胃液伤与不伤  可惜看病坐诊时 很难判断,更不说那些二流者了!!
作者: 尊古中醫    时间: 2005-1-7 18:22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鄉下土郎中,你好:
學術交流,貴在互敬而非相輕,貴在求知互補而非炫耀低毁;如此,方有意義,也才有所得,達到發揚中醫學術之目的。然從尊駕之語氣中,似乎有點不友善!先賢有言:「未學醫,先學德。」但願本尊會錯意。
醫者該如何辨識胃液傷否?此乃普通之中醫診断常識也;莫說傷寒論之條文已悉詳明,就是一般中醫診斷書籍也必言及。醫者不識此,怎可言醫乎!本尊懷疑尊駕是否為中醫師?還是有蓄意輕視普天下中醫師之本事?

尊駕倘若學藝不精,理應虛心求教方是;若是飽學之士,則應謙冲為懷並不吝賜教!如此,方能利人利己,不知尊意以為然否?

作者: a8745408    时间: 2005-1-12 19:33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尊股中医的说法很是让人佩服!
鄙人很想与您交朋友!
作者: 尊古中醫    时间: 2005-1-15 09:10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承蒙抬爱,榮幸之至。
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本尊亦樂意與尊駕論交。

作者: 伤寒论叶天士    时间: 2005-1-22 20:03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这个贴子最后由伤寒论叶天士在 2005/01/22 08:0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a87454082004/12/31 09:06pm 发表的内容:
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或然证中:“若烦而不呕者,去人参半夏,加栝楼实”为什么去人参?课本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是不是传抄错误?敬请智者告知!
   1、半夏止呕,不呕去之。
   2、人参温燥生热至烦,故去之。
   3、人参白虎汤之人参为甘寒的生石膏所治,故能生津。
   4、胃津伤故口渴、多饮、大便燥结。
作者: 龙翔四海    时间: 2005-2-25 06:08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尊古中医。有理,说到点上
作者: 人參    时间: 2005-2-25 12:04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名稱     人參》                       
      性味    氣味甘,微寒,無毒。                       
      功效    主補五藏,安精神,定魂魄  止驚悸,除邪氣,明目
              ,開心 ,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陳修園曰:本經止此三十七字,   
                其提綱云:「主補五藏」,以五藏屬陰也。
      ■    精神不安,魂魄不定,驚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
            皆陰虛為亢陽所擾也。今五藏得甘寒之助,則有安之定
            之止之明之開之益之之效矣      
      ■    曰邪氣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陰虛而壯火食氣,火即邪
            氣也,今五藏得甘寒之助則邪氣除矣 。
      余細味經文,無一字言及溫補回陽,故仲景於汗吐下陰傷之症
      ,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陽方中,絕不加此陰柔之品,反緩
      薑附之功,故四逆湯.通脈四逆湯 ,為回陽第一方,皆不用人參。
      而四逆加人參湯,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
      茯苓四逆湯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後也。
      今人輒云以人參回陽,此說倡自宋元以後,而大 盛於薛立齋.
      張景岳.李土材輩,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尤為雜沓,學者必於此
      等書焚去,方可與言醫道。



作者: frankie918    时间: 2005-2-25 22:21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對于尊古中醫對嘔為熱已及胃的說法有點不同看法,
本條之嘔的表現,是正氣抗邪的整体氣機反應,
不是邪熱及胃,如邪熱及胃的話,何以不用涼葯直清胃中邪熱,
而反以溫燥之半夏清之呢?
而人參有補火助熱之弊,但因其人喜嘔,嘔則傷津耗液,
故儘管人參有此弊病,但仍然用之以生津液,
反之病人胸中煩而不嘔,則沒有傷津耗的基礎存在,
故去人參。
愚見!
作者: piq1    时间: 2005-3-11 21:41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很不错呀!

作者: 青藤轩    时间: 2005-3-28 18:14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而人參有補火助熱之弊]这话语本草经是有矛盾的。可是,本草经的人参和今天的人参是一样东西吗?这一直是人们困惑的。是不是古时  的人参是现在的党参?
作者: asdfghjk    时间: 2007-2-1 13:36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尊古习经,受益不尽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7-2-2 22:19
标题: [求助]如何理解《伤寒论》第96条中去人参
下面引用由尊古中醫2005/01/15 09:10am 发表的内容:
承蒙抬爱,榮幸之至。
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本尊亦樂意與尊駕論交。

           先生高论,仅受承教矣!
          希望先生经常光顾论坛,相互切磋,亦为人生一乐也。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