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干祖望) [打印本页]

作者: 寿宏堂主    时间: 2004-2-6 19:02
标题: [转帖]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干祖望)
《中国医药大辞典·金元四大家》:“李杲、刘完素、朱震亨、张子和也。《医宗必读》以张为仲景,误。”笔者认为“不误”。以肤见而言,《医宗必读》谈的是“四大家”而未言“金元”。以实质而言,张子和不像中医而像古印度的吠陀医生。应该不能列入中医界。
    张氏是主张汗、吐、下的主攻派。传统的正统中医学术里,是有内含汗、吐、下三者的攻法,是许许多多治法中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
    现在以张仲景取方用劲作准则,他的汗法代表方桂枝汤利用解肌发表调营卫作用来治疗外感风寒表证,但用来十分谨慎。在赵开美覆制治平本《伤寒论》(1955年重庆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49、50、83、85、86、87、142、211、285条许多“不可发汗”而禁用。
    吐法代表方瓜蒂散,赵本的165条以“诸亡血虚家”不可用而不用。
    下法代表方大承气汤,在赵本的48、132、150、158、209、264、347、364条都禁用。
    总之,传统中医治法要掌握整体观念、治病求本、灵活应用(因时、因地、因人)三个关键。程钟龄总结张仲景用方取药规律,归纳为八法(见《医学心语·医门八法》)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如其把汗吐下三法作为“攻”法的话,则它所占的地位仅仅为六法之中的1/6。
    除了古老的中医学外,还有印度医学可以媲美。在印度上古文献《陈闼婆吠陀经》731首诗中,不少是描述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在公元前700多年(相当中国·周幽王~桓王时代)的《苏希罗塔本集》里,就已有对人体血液循环作了朴素的论述。
    当初印度称医生为“阿优吠陀”。阿优的意思是生命、年龄和寿命,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所以全文的意思是生命的知识者,也可理解为长生之学。后人称这种医学为“吠陀医学”。
    唐代,身居丝绸之路终起点——今西安的孙思邈(541~682年)时代,因佛教的兴旺,所以与印度的接触方便而频繁,吠陀医学也随之而大量输入。孙氏除继承传统中医学之外而吸收国外医学,则只有以印度为主。两部《千金方》中不少吠陀医学的融入,即可证明。
    印度吠陀医学的最大特点,也可以说理论和治法的手段所在之处,就是对病人首先“净身”。这个治法,就是把印度佛教“净口”、“净心”、“净意”、“净行”、“净业”以及“无漏”、“无垢”佛教孕育下产生的医学,犹之传统中医学在道教温床上形成、发展、成熟一样,否则阴阳、五行从何而来?
    所谓净身,绝非中国宫阉的净身,而是把病者身体内外荡涤得干干净净,成为一个《维摩经》称为“八解之浴池,完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的无垢人。手段不外乎出汗(汗)、呕吐(吐)、泄泻(下)和放血(砭)四种方法。只需病者身体干净清洁之后,用药才能生效。甚至凭这汗、吐、下、砭四法之后,就可病去还康了。
    孙氏《千金方》中搜入的外国医学,基本上都是印度吠陀医学,甚至把它的“地水火风,和合成人”、“人体有101病,四大各有一个101种,全身即有四百四病”等学说引进到祖国医学中来。如《要方·序例·诊候》“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僵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又“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病从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废发…”等吠陀医学精神全盘托出。好在他巧妙地配衬五行、周密妥贴,使人不会觉得反感刺目而已。
    此外,他屡屡提及印度大名医耆婆,予以极高评价。甚至在《要方·序例·诊候第四》中闹出大笑话。当他写《要方》时还没有见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到写《翼方》之前,才读到张仲景著作。所以把自己想当然的概念流露在他的笔兴之下,鲁莽草率地写“张仲景曰:欲疗诸疾,当先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事实上医圣张仲景从来也没有说过这一句话,而且其论调非但不是张氏的学术思想,恰恰还是相反的。这完完全全是印度吠陀医学的中心思想。
    吠陀医学通过《千金方》的广泛问世,中医界受到的影响当然不小,张子和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现在把张子和学说咀嚼品覆,同中医传统理论及吠陀医学对照,即可立显泾渭。张氏理论学说的见解,可从《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在卷二)中“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已与吠陀医学同一口径了。他的临床治病手段,就是凭净身四法来应付。汗法,有治疗九气的“以枣姜热服”,出汗而愈(见《九气感疾更相为可治衍二十六》在卷三)。吐法,有妇女白带的“以瓜蒂散,吐冷痰三二升,不数日而愈”(见《妇人赤白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在卷一)。下法,有治小儿诸病的“以牵牛大黄木通三味,末之为丸,以治小儿诸病皆效”(见《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九》在卷一)。放血法,有治疗五官病的“以三棱针刺百会穴,出血大妙”(见《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八》在卷一)、“针出血,出则病已”(见《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在卷三)。致于如“以瓜蒂散吐讫,次以浆粥养其胃气。…用导水禹功以泻下,然后以洗剂渗浊之药,利其水道”(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在卷一)的先净其身,再取药治的治病特点,完全在吠陀医学规范中进行。
    又有对痹症的治疗,竟然“可用郁金散吐之。吐讫,以导水丸通经散泄之。泄讫,以辛温之剂发散。汗出,则服当归芍药乳没行经和血等药”(见《痹九》在卷四)。先净身,再进药的程式,而且更是三马同槽达到了一丝不苟、亦步亦趋按照吠陀医学做法达标到位。
    张氏又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木郁达之”五个治病总则作以下的解释,《内经》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张氏解释Et"达谓吐,发谓汗,夺谓下,泄谓利小便,折谓折其冲逆”。这个中医治病总则,今张氏全部均分配给汗吐下“攻”法,作为“攻”法专利御用品。所以张氏很坦白地总结自己治病原则为“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吐下三法,其余何足言哉”(见《五积六聚治同郁断二十二》在卷三)。
笔者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张子和已不是传统中医一脉中人,而是效法印度吠陀医学的医生。
    张氏脱离中国传统医学而投身于吠陀医学队伍里,并非今天笔者才注意。比张氏小47岁的14卷《归潜志》作者汴元兵入汴而归乡潜隐后撰写此书。后人对此书评价很高,谓:“都可征信”。而且《金史》不少资料取用此书。此书谓:“张子和为人,放诞无威仪,颇喜读书、作诗、嗜酒。久居陈(今河南省淮阳县)。游余夫子门。后召入太医院,旋告去隐居。名重东州。麻知几九畴与之善,使子和论说其术,而为文之。有六门三法之目,将行于世,迄今其书存焉”。《归潜志去》行文正派,作者又是同时人,同处河南,所以其言十分可信。
    张子和殁后53年出生的朱丹溪(1281~1358年)曾谓:“愚阅张子和书,惟务攻击。其意以为正不能自病,因为邪所客,所以为病也。邪去,正气自安。因病有在上在中在下深浅之不同,立为汗吐下三法以攻之。初看其书,将谓医之法尽于是矣。后因思内经有谓之虚者,精气虚也。谓之实者,邪气实也。其邪所客,必因正气之虚,然后邪得而客之。苟正气实,邪无自入之理。由是于子和之法,不能不致疑于其间。又思内经有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思仲景有言,病当汗解,诊其脉涩,当与黄芪建中汤补之,然后汗之。于是以子和之书,非子和之笔也。驰名中土,其法必有过于朋辈者,何其书之所言,与内经仲景之意,若是之不同也”(见《格致余论》)。根据朱丹溪的话,张氏之道,已“圣法荡然”(借用陈修园《景岳新方贬》中批评张介宾玉女煎之言),而且“自诩神通,适以彰其妄诞而已”(借用张山雷《疡科纲要·治疡药剂总论》批判仙方活命饮之言)。
    《四库全书提要》亦谓“其汗吐下三法,当时已多异议,故书辩之处为多”,即已反映出对张氏的怀疑。但笔锋一转,续谓:“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与当补不补,厥樊维均,偏执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惟中间负气求胜,不免过激。”这个评议十分公正有分寸,而且击中要害。意即他的理论可以接受,三法也无错无误,惟有“负气求胜”的狂放傲慢,使人难以释然。
    张子和的投身吠陀,创立新派,是中医的发挥宏扬,功不可灭。绝对不能与现代的不要中医根基而成为西医化者同日而语。他的伟大之举及其成功,自有其背景孕育与条件的形成。他的背景是南宋从王怀隐编成《太平圣惠方》后,又5次修订《本草》,设立“熟首乌”,编写《局方》、《圣济总录》。自张氏出生至三四十岁时的一段时间里,除了高保衡、林亿校订的《内经》、《本草》外,还有民间的《伤寒类证》、《卫济室书》、《女科济阴要语千金方》等不少医藉文献涌出,说明中医事业与学术的鼎盛,给张氏以无比的教舞。
    分析导致他成功的条件,有读书多而博,则见多识广。具备了最主要的创新立说的资本。辞官野居,可以专心一志地钻研学问技术,发展宏扬中医的学术思想。天生放纵不羁,浮夸狂妄“放诞”的性格。既不为名利所困扰,又能没有一切顾虑来患得患失,为所欲为地完成自己向往的事业,更有“笑骂由他笑骂,我的事业自我为之”的精神。有“性格野逸,与世不合”的知友麻九畴,在其左右。功错问难,相互鼓励,相得益彰。
    今人向他学习的,不仅仅是在“攻”法上深入提高,而是在学术上的创新。

作者: 王巍(九三)    时间: 2004-2-9 17:38
标题: [转帖]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干祖望)
有一别字——
医门八法出于《医学心悟》,非《医学心语》。七版方剂教材也有此误。
作者: 机    时间: 2004-2-9 23:31
标题: [转帖]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干祖望)
好呀
作者: 机    时间: 2004-2-9 23:39
标题: [转帖]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干祖望)
不知印度吠陀医学去那里了解是否有书可看 望老师指点一二 谢谢
作者: 王巍(九三)    时间: 2004-2-10 12:35
标题: [转帖]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干祖望)
据某书报刊物所见,印医虽力抗西医之侵蚀,终不免“印西结合”而面目非。不知是否当真如此,若是,实在可惜了
作者: 王巍(九三)    时间: 2004-2-10 12:49
标题: [转帖]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干祖望)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巍(九三)在 2004/02/10 10:3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寿宏堂主2004/02/06 07:02pm 发表的内容:
以实质而言,张子和不像中医而像古印度的吠陀医生。应该不能列入中医界。
江山异姓,异族践踏。(若倭人之流)非弓马不能及。
夫病既成必攻之势,非汗下吐不可已。
先师仲景王道治法,张公子和霸道治法。岂能逐子和于中医门户之外?
  然观今日常有好事人,炮制中药有毒,中医落后之种种蛊惑之言。其扰乱视听,害人思想,尤胜二竖。奈何民智不开,迷信西人所谓“科学”者不拔,几视中医中药于巫医巫药之地。在院学者,信力不坚、倒戈逆行者亦不乏有人。只一个原不属中药的关木通诬在头上,就已遍体鳞伤。
  干老出此下策,权为避中医所受攻击之锋芒,求以缓兵。可谓用心良苦。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