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内经》“祝由”考识 金栋 [打印本页]

作者: jindong0407    时间: 2010-1-22 16:40
标题: [原创]《内经》“祝由”考识 金栋
[watermark]《内经》“祝由”考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
【摘要】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历代医家所释不一。经检阅历代医籍发现其义有⑴祝说病由即后世的心理精神疗法;⑵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祝由”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并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发展到后来的“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实乃道教医学之巫术耳!
【关键词】 祝由;精神疗法;符咒;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对“祝由”的解释,古今医家所释不一。
1 历代医家注释  
隋唐•杨上善《太素•知祝由》:“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1]唐•王冰注:“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祝由南方神’。”[2]明•张介宾《类经•论治类》:“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3]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4]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5]清•张志聪《素问集注》云:“对神之辞曰祝,‘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病从而可愈已。”[6]日人•丹波元简《灵枢识•卷五》:“吴鞠通曰……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祝由,详告以病之所有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尔后可以奏效入神。”[7]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8]
2 现代学者注释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祝由,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9]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祝由:古代通过祝祷治病的一种方法,后世称用符咒禳病的为祝由科……所谓祝由,表面上看来完全是迷信形式,而实际上却是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最原始的精神疗法。”[10]盖建民《道教医学》:“祝由治病带有心理疗法的医学底蕴,即通过祝说病由来‘移精变气’。‘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其中包含有心理治疗的机制,即‘移易精神,变化藏心,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11]又云:“道教医家在为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的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祁神上章、斋醮祈禳、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气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11]
综上所述,对“祝由”的解释,其义有⑴祝也。如杨上善。⑵祝说病由。如王冰。其中又有①向神祝说病由。如全元起、《新校正》、高士宗、张志聪等;②向病人祝说病由。如吴鞠通、丹波元简、徐大椿、盖建民等。⑶符咒之法。如张介宾、马莳、《内经词典》等。那么,哪种说法合理呢?
3 考证
按:“祝由”一词,其中“祝”之音义有二:
⑴读“zhu 注”音,义指男巫用言语向神祈祷求福的祝祷词,巫祝之属也。如①《说文•示部》:“祝,祭主赞词者。”王逸注:男巫曰祝。郑玄注:祝,接神者也。②《玉篇•示部》:“祝,祭词也。”③《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读册告神谓之祝。
⑵读“zhou 咒”音,义同咒,诅咒、禁咒、符咒也,道教医学之巫术耳。如①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祝,《说文》作詶。詶,诅也。今皆作咒。”②《类经•论治类》:“祝,咒同……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而“由”之义又为何呢?
“由”之本字当为“礻由”、“礻留”,“祝由”当为“祝礻由(礻留)”。
《说文•示部》:“礻留,祝礻留也。”段玉裁注:“惠氏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礻留,古文作礻由,《玉篇•示部》:“礻由,古文礻留。”
由者,即“礻由”之省“示部”而为“由”也,乃古文一种用字现象矣。可见“祝由”即“祝礻留”,向神祈祷、求福之义。祝,应读“zhu 注”音,非读“zhou 咒”音。
《素问•移精变气论》:“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可移精祝由而已。”道教医家王冰注云:“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生气通天论》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 根据经旨及王冰注,祝由者,乃道教学派的养生方术。道家(教)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也。道家的思想主要倡导“虚静无为”,即“恬淡虚无”。如此则精神内守,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身体健康无病。“移精变气”者,即转移精气、变换精神、转移精神、转变意念之义。“移精祝由”者,即通过转变意念、专意注念,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此正上古时期“祝由”原始之本义,亦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
盖建民云:“吐纳服气是道门最常用的治病方法。吐纳即吐故纳新,是一种呼吸锻炼。其功法以吸入外气为主,故称服气、食气;并且当气吸入体内后,往往要闭息,并以意念引导气在体内运行,故又称行气……行气治病的关键一点是‘以意领气’,即专意注念人体某一部位,使行气到达意念所之,或病痛之所,从而攻治所患……行气治病要存想病灶,发挥意念能动作用,调动真气攻之。”[11]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之“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者也。传,当为“专”[12]。传精神,当为“专精神”,即精神专一、专意注念。服天气,即服气、食气。
由此可见《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祝由”疗法实际上本是上古时期一种“移精变气”的自我吐纳服气、导引疗法,或并通过向神祈祷祝愿的方式来达到愈病目的,即巫祝之属。
又按:《灵枢•贼风》:“黄帝曰……猝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此治法即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而已。因“巫”已知疾病发病之病因,而且尚知治愈百病之法术,故可假借“符咒禁禳”之法术而愈病。此巫祝之法,不同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移精祝由”。而实则发展为后世之“祝由科”、“禁咒科”等,元明时期之“太医院”则设有此等官方科目,至张介宾和马莳时代,已失传。如张介宾:“按:国朝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疾,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祝者,巫祝之属,即祝由也……祝,咒同……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3]张介宾所云“巫祝之属”不同于笔者所论上述之义。马莳云:“按摩,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八疾;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二科今无传。”[4]
巫术即做法。“就巫术的方法而言,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灵符式、禁忌式和占卜式。”[11]诅咒式,即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驱除邪恶鬼神,治愈疾病。此乃后世道教医学使用符咒治病的一种方法。何谓道教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简言之,道教医学是包括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的医学,而道教医学为人治病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巫术医学。此法虽未登大雅之堂,高校教材亦不载录,但民间确有此法实行,而且间或有效。何也?主要是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11]。符咒,是道教符箓和咒语的合称。
符是指用朱笔或墨笔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以屈曲笔画为主,点线合用,字画相兼。而道符在制作过程中及所用的原材料多是中药。道符又称桃符,即用桃木制成,具有消毒防疾之功、避邪之效。而道符书写的颜料常用的是朱砂,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效。道符书写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制作时还经常加入一些名贵中药如虎骨、珍珠、麝香等。因符纸中包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用于治病自然就很灵验了。另外再送符过程中,多是用药汤送符[11]。如《肘后备急方•就卒客忤死方第三》:“扁鹊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8]等记载
咒是指口中诵念的带有一定节律的口诀,即咒语、咒词。巫医(师)的咒词亦称祝,故云“祝,咒同。”此读zhou 咒音,非读zhu 注音。主要是用诅咒、禁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法术,以驱除恶鬼或将蛊毒排除体外。
鬼神有善恶之分。对善神(鬼)可用巫祝(zhu 注),向其祈祷、求福祝愿、祈求保佑;对恶鬼则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此祝即咒,应读zhou 咒音。
4 结语
综上所述,祝由之义有二:
⑴通过转变意念、专意注念,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此正上古时期“祝由”原始之本义,亦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
⑵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因为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故轻浅小疾,间或有效。由于时代不同,祝由由原始之本义,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并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发展到后来的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此法在民间仍在使用,间或有效。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554
[2] 王冰注解、林亿补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96,95—96
[3]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52,351—352
[4]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37,137
[5] 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第3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98
[6] 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121
[7] 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卷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6
[8]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7125,3779
[9]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83
[10]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75—176
[11] 盖建民.道教医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23,329,330—331,15,283,283—302
[12] 金栋.由“专”求义[J].中医文献杂志,1995,(3):18
                               2010-01-22.[/watermark]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0-1-22 21:47
标题: [原创]《内经》“祝由”考识 金栋
下面引用由jindong04072010/01/22 04:40pm 发表的内容: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历代医家所释不一。经检阅历代医籍发现其义有⑴祝说病由即后世的心理精神疗法;⑵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祝由”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并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发展到后来的“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实乃道教医学之巫术耳!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隋唐•杨上善《太素•知祝由》:“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
《灵枢•贼风》:“黄帝曰……猝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此治法即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而已。
    一、上古之巫不同于后世之巫,上古之巫术不同于后世之巫术。
    二、上古之祝由术不同于后世之祝由术。
    三、由于巫医分家,上古之祝由术当属医术,后世之祝由术当属巫术。
    四、隋唐•杨上善《太素•知祝由》:“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可取。
    五、上古祝由治病不在祝由,而在移精变气。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导。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