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1 22:3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

上古天真:高士宗:上古者,黄帝之时追溯混沌初开,鸿濛始辟也。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
                         于天星:“上古”无非是《内经》作者对历史早期的一种笼统概念。。。。。。”天真“一词。。。。只能在人的正气,真气,肾气这种含义上去理解。
                          《素问注释汇粹》(简称“汇粹”):李东垣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天之精气也”。古人认为*,远古时代的人,通过养生的方法,保养天真,就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渔翁:*此言有误,应为中医认为。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1 22:3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3/21 10:41pm 第 2 次编辑]

素灵词汇日知录【2】

昔在黄帝,。。。。。成而登天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狥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以上文字,也见于《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原文略有差异。
       《史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狥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近有研究初步证实,黄帝实有其族其人,史公记载应非虚构。长期以来。疑古学派及西方实证主义学派对中华文化造成的重大影响应逐步廓清,神话学派影响亦应一并清算!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43pm 时添加 -=-=-=-=-
  字号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素灵词汇日知录

郭霭春先生认为:上文“昔在”以下二十四字,不是《素问》原文,疑为王冰所增。唐代崇奉道家,在高宗上元元年(公元六百七十四年),曾有“王公以下皆习老子”的诏令。王冰任过太仆令的官职,他是表示过要执行这一政令的,所以在次注《素问》是,他就袭用了《大戴记。五帝德篇》的成语,给黄帝粉饰上极美的赞词;又在《上古天真论》注里引了九次老子。。。。。实际上这二十四字与医理没有任何联系。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43pm 时添加 -=-=-=-=-
渔翁曰:学习黄帝内经也要“解放思想”。如对人类文明史,华夏文明史的估量。必须“走出疑古时代”,排除“神化说”造成的虚化历史影响,紧密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及考古新思维。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1 22:4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

成而登天:王冰解释“登天”为升天,注云:“鋳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马蒔,吴昆,张介宾等均本王注。事涉荒诞,但至今仍有人追捧白日升天。又一种解释为登天子位,似较通。是俞樾先生据《易经》明夷传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可说此。
    鼎湖山在广东肇庆,传黄帝赐鼎而名。与上“鼎湖山”是否一山,尚待考校。唐代以来,此山竟成佛教胜地。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46pm 时添加 -=-=-=-=-
必须对远古人类史,远古中国医学史有一定认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黄帝内经》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故这里,我尝试提出一观点------远溯高古看内经。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47pm 时添加 -=-=-=-=-
远溯高古看《内经》

所谓“远溯”就是要放开眼界,充分利用最新考古成果,比如,对华夏文明史的认定,过去讲三千年,五千年,现在看来至少七千年,还有讲一万二千年。《内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华夏文化,哲学,医学等多种自然学科的智慧结晶。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48pm 时添加 -=-=-=-=-

远溯高古看《内经》

我们把文献研究和考古研究结合起来,这是"疑古"时代所不能做到的,充分运用这样的方法,将能开拓出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作出重新估价.
                         ---------<走出疑古时代>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49pm 时添加 -=-=-=-=-

远溯高古看《内经》

充分运用这样的方法,也将能开拓《黄帝内经》研究的新局面!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1 22:5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

不知持满:持满-----王冰注:“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     张志聪云:“不知持满者,不慎谨也”
                                             高士宗云:“竭精耗真,则不知持满之道养身,”可知,持满是一种养身之道。亦可理解为一种养身状态。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51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持满,在古代是个现成词组。
持满,犹持盈。《荀子·宥坐》:“ 子路 曰:‘敢问持满有道乎?’ 孔子 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於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五行险固,德能覆也,内贡回矣,使吾暴乱,则伐我难也,君子以为能持满。”一言道德修养或成功状态的保持,一言国鼎基业的保持。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52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附录:中国保健协会网一段话--------- 
“持满”两字,语出中医经典《内经》,意思是“持着盛满水的容器”,比如养生之人有如端着一个盛满水的容器,小心、谨慎而行。如不小心,则“生命之水”便会洒出一些,如果经常洒出,那还会长寿吗?
  “持满”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持之以恒”;二是“小心谨慎”。人的生命长短,基本上是一个常数,据研究,人当可活到160岁以上。但现实生活中,过去是“七十古来稀”,现在虽然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但活到一百岁以上者仍是少数。若要保持“生命之水”常满,就应小心谨慎。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0:53pm 时添加 -=-=-=-=-
生命之水如何“持满”?

答案: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御神知时。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1 22:5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

不时御神:时:林亿校本云:"一作解",胡澍注:"时是解非"."解"被否定.今人郭蔼春曰:"时作"解"是."翻旧案了.王宏图先生对张志聪依<四气调神大论>解本句为"不能四时养其神也"意,认为张注"于义欠缺".但王未进一步说"欠缺"在何.我们再看看古注:
       吴昆曰:时御神者,四时调神防灾患也。   
       高士宗曰:不知随时御神之法以养心.
           却波渔翁认为:当以张,高,吴三家之注为是.理由:1,不能放过"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八字;此八字非一般述事,其讲的是保盈持满之道,顺时御神之法.2,不能孤立看待八字,不能孤立看待本篇(上古天真).
            <素问>各篇次序,王冰重新次注,多家整理,原篇目次序虽不可全窥,但就现成所见,其篇与篇之间,不少地方还是可看出一些端倪的.如本篇<上古天真>与下篇<四气调神>可谓"姊妹"篇.而识得此中联系,即可悟"精""神"之论,前后有重,"保"道,"御"法,皆在两篇,珠联璧合,其易断哉?
           不揣简陋,愚钝之妄,一笑可已!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1日 11:50pm 时添加 -=-=-=-=-
明代的吴昆先生明眼,亦早识得两篇一贯。他在《上古天真论》篇首注:此篇言保合天真,则能长有天命,乃上医治未病也“。又在《四气调神大论》首注:”此篇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讲得清楚不过了。我们现在猛讲“治未病”,经典论述尽在篇中。“治”字不单从“治疗”解,“未病”怎么治疗呢?应作“治理”解----“未病”状态的治理(调摄)。如何治理这个状态呢?必识“保盈持满之道,顺时御神之法”思过半矣!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2 11:4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6】
素灵词汇日知录

虚邪贼风-----
      张介宾:谓风从冲后来者,主杀主害。
       高士宗: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素问注释汇粹》:张,高注言之有据。
        何绍奇云:《灵枢经白话解》说虚邪贼风指四时不正之气。。。。。则是明现的概念混淆。
        渔翁曰:可见张注,高注亦非同也。《白话解》所依,当属高注一类。而现代高明如任应秋先生,在他的《内经十讲》里,提出“虚邪贼风”即“狂风暴雨之类”其本《内经》“贼风数至,暴雨数起”似也有本。莫枚士有《原贼邪》论曰:
            “贼邪者,太一冲方之气,因太一之气不能自旺而来也。自太一言之曰虚   风,自冲方言之曰贼风,自受于人言之曰虚邪,亦曰贼邪。经云:邪气者,虚邪之贼伤人也是也。《病源》云:“冬至之日,有风从南方来曰贼风”。以此推之,则春分--西风,夏至--北风,秋分--东风,季春--西北风,季夏--东北风,季秋--东南风,季冬--西南风,皆贼风也。其法不取五行生克,而用八方对冲”。权衡诸家,仍以张介宾说为是,莫氏原之甚详。而张,莫所本,皆出《灵枢。九宫八风》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3 01:47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7】
素灵词汇日知录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
      有断句分歧:今本(人卫影印顾从德蓝本)多作: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
       1,林亿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太素》《千金》同。杨上善注:上古圣人使人行者,身必行之,为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胜有言之教,故下百姓仿行者众,故曰下皆为之。胡澍也认为当从全本,杨本,孙本改,并说:’下皆为之‘,言下皆化之也。今人郭霭春先生也校曰:“下也”二字误倒,应据《千金方》乙正。“下”字属下读。与以上观点同。
      2,(日)丹波元简却认为:“不必依全元起·《太素》而改易字句”并引潘之恒的说法“谓之者,语之也。语之云何也,即下八字也。言圣人之教不择人,而皆语之以避虚邪贼风之有时。
       3,《素问注释汇粹》曰:上二说,一言身教,一言言教,义皆可从。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3 01:4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附:潘之恒小考

潘之恒(1556—1621),字景升,号鸾啸生,冰华生,岩寺人。明嘉靖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得汪道昆保荐,入“白榆社”。两试太学未中,从此研究古文、诗歌,恣情山水,所过必录。与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交好。曾从事《盛明杂剧》的编校工作。撰有《叙曲》、《吴剧》、《曲派》等剧评,均收入《亘史》、《鸾啸小品》两集中,撰有诗集《涉江集》。晚年,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在黄山汤泉附近建“有芑堂”,广邀宾朋、名人游黄山,使黄山知名度大大提高。又于万历年间重编黄山志,取名《黄海》,随撰随刻,至去世未完稿。
              渔翁曰: 家藏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有传且记与其交往。家藏《中国医籍考》无载潘事,但在家藏《素问识》录”素问诸家注解书目”中有“黄海本二十四卷  潘之恒《黄海》中所收--依熊本”记载。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5 12:5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8】

其民故曰朴----------
  朴:《黄帝内经辞典》:“未经加工斧凿的木材。喻指具有纯真,质朴天性的人”。曰朴,一作日朴。《素问注释汇粹》:“一作日。。。。然如”曰“作语助词讲,则作”日“意亦通。
高下不相慕:大体有两种解释:
  1,指社会地位高低。所谓“高”,指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贵族;
                                                “下”  指下层百姓,奴隶。
  2,指居处有高原平川之别。
  
    马莳曰:“高者不陵下,下者不援上,而不出位以相慕”。是1.
    张隐庵曰:“山川地土之高下,衣食居处,各从其欲,彼此不相慕。是2.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5 20:3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9】
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不惧于物:多家不解此四字,囫囵带过。白话解躲不过,关键一字“惧”随文察字作“恐惧”解,如南京中医学院《译释》:“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恐惧心理”。
        天津郭霭春教授训诂功夫了得,《校注语译》:“按:懼应作攫,偏旁形误。攫有取义。不攫于物?似说不寻求酒物之事。”
        渔翁曰:解作取,本已近古义,细解物为“酒物”,具体化了,反觉单薄。不如作“物欲”解,不在物质慾望方面伸长手也,也反证淡泊恬虚。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6 23:4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0】

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篇----大论之名,诸家皆无异议,独清代高士宗辟之:“旧本误传大论,今改正。”并说:“君臣问答,互相发明,则曰论;无君臣之问答,则曰篇”亦读书细究入微入‘题”者。
    渔翁曰:细寻诸篇篇题,亦一可寻之规。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7 18:3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复习:           却波渔翁认为:当以张,高,吴三家之注为是.理由:1,不能放过"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八字;此八字非一般述事,其讲的是保盈持满之道,顺时御神之法.2,不能孤立看待八字,不能孤立看待本篇(上古天真).
            <素问>各篇次序,王冰重新次注,多家整理,原篇目次序虽不可全窥,但就现成所见,其篇与篇之间,不少地方还是可看出一些端倪的.如本篇<上古天真>与下篇<四气调神>可谓"姊妹"篇.而识得此中联系,即可悟"精""神"之论,前后有重,"保"道,"御"法,皆在两篇,珠联璧合,其易断哉?
           不揣简陋,愚钝之妄,一笑可已!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7 18:3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四气调神:郭霭春:说明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序变化规律以及人如何适应它,以调养五脏神志的意义。
              《素问注释汇粹》:神。指人的精神意志。
                渔翁曰:此篇授“顺时御神”之法。与上篇的“保盈持满”之道,
可谓珠联璧合,共成祖国医学“治未病”经典之论大观。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3-27 18:5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神。指人的精神意志。
               渔翁曰:此篇授“顺时御神”之法。与上篇的“保盈持满”之道,
可谓珠联璧合,共成祖国医学“治未病”经典之论大观。
  
好!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8 19:3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3/28 08:06pm 第 1 次编辑]

素灵词汇日知录【11】

春三月:从立春日始至立夏前一日止。共有六个节气。即: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要参农历节气,不能简单说正月 二月 三月。如:戊子年立春在去年腊月廿八,而己丑年立春在己丑正月初九。古人把一季三个月按孟 仲 季排列,春三月亦称孟春,仲春,季春。其余三季同此。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8日 08:07pm 时添加 -=-=-=-=-
《吕氏春秋》言此甚详!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8-3-28 19:5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贪多不化,日积月累,学习.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8 20:1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谢谢来坐,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作者: 赵红军    时间: 2008-3-28 20:1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钦佩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30 16:1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2】

奉长者少(奉收者少,奉藏者少,奉生者少)-----
  关键在“奉”字何解?
  马蒔:“奉之为言,迎也。”《素问注释汇粹》:“即奉迎。。。。。。的力量不足。”
  郭霭春<校译>解奉:“奉:供给的意思。”简洁明了。
    渔翁:奉者,供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31 01:3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3】

无厌于日:关键在“厌”字作何解?
  1,厌,倦也,多数注家持此解。如高士宗曰:人体夏时之气以调神,当夜卧早起,以遂其长,无厌于日,以厉其心。夏日最长而无厌,则心气清明,故使心志无怒。现代校译如郭霭春,南京本均同之。
  2尚有作:厌:安也!如汪昂:厌,足也。
  3尚有厌作“压”者。
    渔翁:1解较通。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31 17:2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4】

天明则日月不明:关健在前一个“明”。1,作“光明”本义讲。如王冰“大明见而小明灭”。               2,作通假字讲,“天明”与“不明”的两个“明”字,训诂不一。前一“明”与“萌”通,“萌”又通“蒙”见
《易。蒙》郑康成曰:“蒙,幼小貌,齐人谓萌为蒙”今人高亨先生曰:“蒙既是幼小之貌,萌芽状态亦是幼小,故通用之”。又说:“蒙,亦借为目蒙,为目生翳而视不明之意。”郭霭春,何绍奇采此说。何绍奇云:如此,则“天明则日月不明”当作:“天萌(蒙)则日月不明”,亦即“天不明则日月不明”之意。何曾说过:今人吴考槃先生说:经文在“天”字下当遗一“不”字。又说:清代名医王九峰医案目病案,把“天明”改作“天阴”改的好。
  渔翁叹曰:何子博学!诸家明眼!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 19:4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5】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四气调神篇》
  丹波元简《素问识》简按:以太阳少阳例推之,此以时令而言之,乃太阴少阴,疑是互误。《灵。阴阳系日月》云: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春秋繁露》云: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太阴”校:按“太阴”与下“少阴”颠倒,应乙正过来。《刺禁论》“肺藏于右”句,林校引杨上善说:“肺为少阴”。
   渔曰:二公引详,当以为是。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 19:1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6】

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王冰曰:“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佩服而已”。张隐庵,高士宗循之。
吴昆曰:佩与悖同,古通用。
郭霭春:【校】佩之:《类说》,方氏《家藏集用方》引佩并作“背”。
   
   渔翁曰:不识通假,古亦有之。佩服--违背,大相径庭。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4 08:0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7】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洞”字是难题,诸家多解为“虚”,如吴崑注:“心气内虚,而无火证之生矣。”
    郭霭春先生另有考证:校:“内洞:《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治
心劳诸方》引';洞';作';动';."译:如果与夏天之气相违逆,那么太阳之气
就不能生长,就会发生心动的病。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4 08:1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8】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
     六合:王冰:“四方上下也。”讲方位。空间。
                 丹波元简引高诱注《淮南。原道》:孟春与孟秋为合;仲
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故曰六合。讲四时。
                 现代如南京译释本与王冰注同。且言后四字为"天地之间"的互词。
                郭霭春则同意丹波元简所引。
                 渔:语境上感觉“互词”之说在理。不过,四时实质上亦时空变幻而成。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5 00:2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9】
圣人传精神
     关键在”传“字。历代注家说法不一,至少有以下几种:
      1、(传受-)---张介宾:“‘传’,受也。”;张志聪:“故圣人传运其精神。”(传运)
      2、“摶,附也”《太素》:‘传’作‘摶’。胡澍云:“‘传’字义不通。。。当为‘抟’之误也。”(字误)
      3、尤在泾:“按抟,当作专,言精神专一”(专一)
      
      4、俞樾:“传,读为摶,聚也,抟聚其精神,即《上古天真论》所谓精神不散也。《管子》内业篇:‘抟气如神,万物备存’尹知章注:‘抟谓结聚也’与此文语意接近。作传者,古字通用。”
         今人多依俞说。郭霭春、任应秋等皆同俞说。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8-4-5 02:4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好经验,厚古薄今.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6 09:2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0】

素灵词汇日知录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在“运枢”二字之解上有分歧:
   1、运,转动也;枢,户枢(门轴)也。“欲如”一句,意指卫气卫外司开阖,如户枢之转动。
   2、《太素》“运”作“连”。林亿校引全元起本作“连”,与《太素》同。张文虎说:“王本误‘连’为‘运’,王强为之说。

      后人有采1说者,也有同意2说者。权待考校。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7 18:1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1]

其生五,其气三。
“其气三”诸注家分歧大:
1、王冰、马莳、吴崑:天气地气运气。
2、张介宾、张志聪:三阴三阳。但介宾为“少太有三”;志聪为“寒燥湿”、“风火暑”。
3、丹波元简曰:俱未允焉!《太平经》云: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出《后汉书。襄楷传》注。其气三,或此之谓与?杨上善《太素》注云:太素分为万物,以为造化。故在天为阳,在人为和,在地为阴。《三十一难》杨玄操注云:天有三元之气,所以生成万物。人法天地,所以亦有三元之气,以养身形。《六十六难》虞庶注云:在天则三元五运,相因而成;在人则三焦五脏,相因而成也。《素问》曰:其气三,其生五,此之谓也!
     丹波氏考之详确。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8-4-7 18:3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可否探究天现地应人物和?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7 19:23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4/07 07:30pm 第 1 次编辑]

素灵词汇日知录【22】

湿热不攘,大筋輭短,小筋弛长。。。。。
《素问注释汇粹》:緛(原书如此)收缩;。。。。弛,松弛的意思。朱震亨云:“大筋緛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高世栻注:“大筋连于骨肉,緛短则屈而不伸;小筋络于骨外,弛长则伸而不屈。”
  又:上海中医学院凌耀星教授的说法------
《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载凌老《教学内经的体会》(四)互词:互词或称互文,是《内经》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为了词藻华美,把完整的意义分拆成为一双对句。。。。。历代医家由于不注意这种互词体例,往往易致缪误。如‘湿热不攘。。。。。’句,各家注者都是随文释义。。。。。。如果我们作为互词来理解它,则原文应为‘湿热不攘,大筋小筋,或为緛短,或为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实际上,大筋、小筋,均可受湿受热。证诸临床,湿热所致的痿症,可以是拘挛性的,也可是弛缓性的,不论大筋小筋都可以发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1 19:2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3】
煎厥
古病名。指内热消烁阴液而出现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阴精亏损,阳气亢盛,复感暑热病邪的煎迫而致。临床表现:耳鸣、耳聋,目盲,甚则突然昏厥,病势发展十分急骤《素问·生气通天论》。
煎厥
 ①厥证之一。属内热消烁阴液,逐渐虚赢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吴澄指出煎厥属虚损病证。他所撰《不居集》载述:“人身肾与膀胱竭绝,于己午之月,故倦怠欲睡,痿弱无力,尔时则宜补益;若或劳役犯房欲,精血内耗,阴火沸腾,致目昏耳闭,举动懒倦,失其常度,五心烦热,如火燔灼,名曰煎厥。此亦虚损之类。”
 ②指肝气盛,突出“善怒”为主证。《素问·脉解》:“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1 19:3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
素灵词汇日知录:煎厥病案【临证指南医案】选

某,阳气暴张,精绝,令人煎厥,(煎厥)。细生地(一两)、阿胶(三钱)、出山铅(打薄五钱)、调珍珠末(一钱),又,煎厥者,下焦阴液枯燥,冲气上逆为厥,议用咸寒降逆,血肉填阴。细生地、元参、龟胶、阿胶、淡菜、蚌水。又,液涸消渴,都是脏阴为病,前议填阴,药汁浓腻不能多进,但胃口不醒,生气何以再振,阳明阳土,非甘凉不复,况肝病治胃,自来有诸。人参、麦冬、川斛、新会皮、白粳米、干佩兰叶。
素灵词汇日知录:煎厥病案【临证指南医案】选

王四一,经云,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令人煎厥,夫劳动阳气弛张,则阴精不司留恋其阳,虽有若无,故曰绝,积之既久,逢夏季阳正开泄,五志火动风生,若煎熬者然,斯为晕厥耳,治法以清心益肾,使肝胆相火,内风不为暴起,然必薄味静养为稳。连翘心、元参心、竹叶心、知母、细生地、生白芍。
素灵词汇日知录:煎厥病案【临证指南医案】选

伍女,室女经来,冲脉自动,动则阳升,内风绕旋不憩,为薄厥煎厥,阳明虚,胃失降,厥阴热,肝愈横,风阳上冒,清空神迷,诸窍似阻,皆入夏大地发泄之徵,本虚表实,先理其实,议用局方龙荟丸,纯苦直降,非汤饮留连肠胃之比,每服三钱,不拘二三次分服,接用复脉法,去参姜桂,(肝风烁阴)。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1 19:3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raquo; 【煎厥】现代资料
《江苏中医药》1986年04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厥证与高血压病心脏病的关系
徐湘亭
  兹发表徐湘亭先生遗作一篇,以资悼念。
【DOI】:cnki:ISSN:1672-397X.0.1986-04-039
【正文快照】:
  中医所称的厥证,包括范围很广,凡是气血上逆,昏迷不醒,四肢厥冷;或狂怒烦曝血芫不散,头目胀痛;或肾阴内竭,声哑肢废,不能行动的,都以厥逆名之。《黄帝内经素问》有《厥论》篇,专论血厥寒厥和六经厥逆。尚有其它厥证,如煎厥、薄厥、痰厥、气厥、血厥、蛔厥、食厥、酒厥、色厥、尸厥、暴厥、卒厥等,名目众多,性质不同,各书均有记载。除蛔厥、食厥、酒厥、色厥外,我们归纳起来,有些厥证,可能与现代医学所称的高血庄病、心脏病有类似之处,试分别论述于下: 一、厥字意义的解释 要研究厥证,必先把厥字意义弄清楚。在《内经》中,对于厥字本来的意义…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11日 07:33pm 时添加 -=-=-=-=-
煎厥实质初探
发表日期:2005-08-08  作者:作者 何文中  出处:《中医函授通讯》1993年第3期发表  本页面已被访问:254次
煎厥,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其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高等医药教材《内经讲义》释煎厥曰:“一古病名,是阳气亢极、煎熬津液而致气逆 的一种病。”《实用中医内科学》在厥证历史沿革中提及煎厥,但在各论中却没有一种厥证与煎厥相称。古病名可以不在沿用,这个概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就此笔者述拙见于后与同道商榷。
一、 文的献整理与研究
1.煎厥之症状辨析:对“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之解释,笔者赞同历代医家的认识,即可谓目盲、耳闭,然而其“不可以视。。。。。。不可以听”决非浮华之辞,旨在说明目盲、耳闭症状的功能性与动态过程。
“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以止”,《讲义》引王安道之说“火炎气道,故目盲耳闭而无所用。此阳极欲绝,故精败神去,不可复生,若堤防之崩坏,而所储之水奔散滂流,莫能遏之矣”,将本句解释为对煎厥病势、预后的描述,基本代表了古人的见解。笔者认为。此句仍为描述煎厥的症状,即呕吐、汗出。其根据有三:首先,“溃”本义作洪水冲破堤坝,引申为散乱、瓦解,“汩”读(gu)形容水波涌出之声,“汩”读(yu)作水流急速的样子解,二字与水流有关,为客观现象;其次,由“目盲耳闭”的主观症状得出“精败神去不可复生”之预后,有危言耸听之嫌;再次,清。张隐庵《素问集注》云“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而又属太阳之府,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伤,则坏其府矣;溃,漏也,言其州都之坏而不能藏精;汩流貌,言其阴寒精出而不可止也”,有具体化、症状化之意,尽管“精出”之渠道有待商讨,另外按张氏注,“汩”应读(yu)。
2.煎厥的发病季节考:正如原文所言“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其发病季节为夏季,即立夏至立秋。
3.煎厥的病因病机辨析:历代注述甚多,尤其在病机方面更是各抒己见。其具代表性者,元。王安道所云“此阳极欲绝,故精败神去”,明。吴昆所云“精绝于内所至”,清。姚止庵所论“人过劳则气耗而阳竭也,烦劳而不已,阳气外浮恢张渝漫,神疲而精竭也,所以者何?精非气不摄也,精气即伤,渐至火令,外则肢体焦灼,内则神气躁扰”,清。张隐庵所说“盖阴阳之要,阳秘乃固,烦劳不已则阳气外张,阴不得阳之温固,则精自出而绝于内矣,秋冬之阳气,内而收藏,夏则阳气张浮于外,故益虚而煎厥也”。综上,或强调“阳极欲绝”,或强调“精绝于内”,或强调“气耗而阴竭”、“神疲而精竭”,至张氏则认识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体现《内经》的阴阳观,字里行间突出了“煎”字。但对“精绝”的解释,仍不便于理解。《素问》中“绝”字见30处(意同成排比句者计1处,后‘竭’同此),现代汉语中与之意近的“竭”字见11处。在古汉语中,二字的含义则不同。“绝”,本义即断、断绝,引申义为横渡、横穿;“竭”,本义即干渴,引申义为完、尽。笔者认为,此处“绝”字应作断绝、中断解。
综上所述,煎厥的病因病机,即烦劳不已、阳气驰张于外,中断对阴精的运化,致水湿内停,则积为痰饮,上蒙清窍而眩晕、耳闭,流于肠胃而呕吐;中断对阴精的固摄,而汗出。夏季人身之阳气,因天地之阳气张浮益甚而发病。
4.煎厥的防治原则:就此文献尚无记载。笔者认为,潜阳归阴,利湿化痰是切中病机的原则,免烦劳是预防措施。
二、 临床资料
49例内耳性眩晕(诊断符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5月版《西医内科学基础》所列本病诊断标准)患者逐月发病例数统计,见下表
月       份123456789101112
发 病 例 数00027101486200

内耳性眩晕,以反复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及进行性听力减退,甚至心慌、汗出、倾向虚脱等为临床主要症状。有关发病季节,现代医学尚无记载。从上表不难看出,其发病季节是以夏季为中心。49例中,以中药潜阳归阴、利湿化痰,方用五苓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龙骨、牡蛎化裁治疗20例,以西药镇静、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循环,药用安定、谷维素、碳酸氢钠、盐酸氟桂利嗪等治疗29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但中药的远期疗效较西药为好。
三、 小结
文献研究及临床资料表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载煎厥,是由烦劳不已、阳张于外、失于温化、固摄阴精,多发于夏季,临床以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呕吐汗出为主证的一种病,与现代医学内耳性眩晕有诸多共同之处。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11日 07:35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raquo;【 煎厥】资料

XIYUANLU:一、肾厥先兆(中医保健)
肾寓真阴、真阳,为脏腑阴阳之本,肾阴和肾阳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维持着人体阴阳的平衡。如肾阴阳偏盛偏衰,平衡遭到破坏,则可导致气机逆乱而引起寒厥或热厥,如《素问·厥论》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其根源皆在于肾之阴阳失调。寒厥包括亡阳、肾气衰竭,为生机欲绝。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肾源性休克、心脏性浮肿、肾性水肿合并心衰等疾患。re@q, http://www.xiyuanlu.com
由于寒厥的机制在于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其先兆症特点为手足渐寒。热厥包括亡阴、中暑、感染性休克、日射病、高温操作昏厥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因其病机为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其先兆特点为手足热。re@q, http://www.xiyuanlu.com
阻截治则 寒厥以扶肾阳为原则,方宜四逆汤辈:制附子、干姜、甘草,有浮肿则予真武汤:制附子、白术、生姜、白芍、茯苓。热厥应根据病源辨证论治,属肾阴虚的应滋肾阴,方宜生脉饮、六味地黄汤一类,兼阳明腑热的应予人参白虎汤:人参、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中暑热厥应予至宝丹、紫雪丹清热开窍后,再根据辨证选方。如气虚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热重用人参白虎汤:人参、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兼湿用新加香薷饮:香薷、银花、扁豆、厚朴、连翘。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1 19:5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raquo; 【煎厥】历史资料

(百度和网页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shengjizonglu/122-45-7.html
《圣济总录》 / 煎厥
论曰内经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夫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起居有常,喜怒调节,则志气治而阳不扰,若动作烦劳,气乃张大,阳气张大则真气耗而精绝。积至于夏,阳气益盛,则卫外者躁而不静,此其证所以煎迫而厥逆,视听昏塞,溃溃 ,莫知所以然也。内经又曰,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名曰煎厥,亦以谓阳气抑郁于内,不得其平,故气煎迫而厥逆也。
治煎厥气逆,头目昏愦,视听不明,少气善怒。人参汤方
人参 远志(去心) 赤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各二两) 芍药 麦门冬(去心)陈橘皮(汤浸去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日再。
治动作烦劳,阳气张大,肝精不守,善怒少气,头目昏愦,病名煎厥。山芋汤方
山芋 生干地黄(焙) 防风(去叉锉) 茯神(去木) 山茱萸(炒) 桂(去粗皮)天雄(炮裂去皮脐) 远志(去心) 细辛(去苗叶) 枳实(麸炒去瓤) 甘菊花(各一两) 甘草(炙锉三分)
上一十二味。细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治煎厥少气善怒,精神不守。茯神汤方
茯神(去木) 羚羊角(屑) 五味子 葳蕤 远志(去心) 沙参 酸枣仁(微炒各三分) 龙骨(半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阳气内郁,肝气不治,少气善怒,视听昏塞,煎迫厥逆。龙骨丸方
龙骨 白茯苓(去黑皮) 远志(去心) 防风(去叉) 人参 柏子仁(别捣) 犀角(镑) 生干地黄(焙
上九味。除柏子仁外,捣罗为末,同拌匀,入煮枣肉二两,炼蜜和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饮下,空心食前。
治煎厥气逆多怒,肝气不治。柏子仁汤方
柏子仁 虎头骨(涂酥炙各一两) 人参 茯神(去木) 犀角屑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远志 小草(各三分)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5 14:0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薄厥
  《素问注释汇粹》:古病名。因大怒而气血上逆昏厥之证。
   郭霭春《新医林改错》:‘薄’与‘暴’通。《汉书。宣帝纪》颜注:薄亦暴也...暴厥是说发病又猛又急,而它发病的主因,是由于大怒。所以曹元忠说这是肝厥,(《笺经室遗集》卷十五)是有道理的。治疗此证,《内经遗方论》有蒲黄汤;《圣济总录》有赤茯苓汤、黄芪汤、大枣汤,好象都不太相合。
   刘炳凡:现代多见于脑卒中(包括脑溢血、脑血拴)。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6 17:4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5】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郭霭春:纵,不容:纵即弛纵、痿废。“不容”谓肢体不受意志支配,不能运动自由。
      渔翁曰:当与前句薄厥联系看;也当与“湿热不攘”后之“弛长为痿”对比看。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8-4-16 17:53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以理合实,意味深长.学习!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7 08:2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5】资料

经筋实质初探【《中国针灸》2007.第四期】

刘 涛 李 平
[摘要]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其实质的研究甚少,严重制约了经筋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对经筋实质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迄今为止,对经筋实质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解释认为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系统,另一种解释认为经筋是神经系统。笔者认为二者各有根据,但盲目地认为经筋就是筋肉系统或就是神经系统未免过于偏颇。
[主题词]十二经筋;经络实质;经络研究
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解释认为,“筋”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作“肉之力也”,意指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先贤以十二正经为纲,沿经脉分布对诸筋进行描述和概括,称之为经筋。另外,《类经》提出经筋是“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筋会于节”的组织,指出它是“中无有空”“各有定位”的组织,《灵枢》中的《天年》《刺节真邪》等篇章,指出“肌肉解利”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聚结”“筋挛”等是经筋的病态形征表现。从以上所述可知,经筋是机体“联缀百骸”,与骨构成人体身形,缠绕关节,主司运动的组织。这部分组织的功能与现代解剖中骨骼肌及其辅助结构的功能相似,因此认为经筋是包括肌膜、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的筋肉系统。但部分学者认为《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是和经脉一样有规律地分布于人体的躯干,有起止,有上下,有循行,有主干,有分支,有结络,有别出,还有具体的病症。并且认为经文中的经筋是从四肢末端到头部或躯干的连续性组织。这样归纳起来看,经筋是独立存在的穿行于人体各部位的条索状物,与神经极为相似。因此,可认为经筋是古人对神经系统的最早描述。
很显然二者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认为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系统的筋膜、韧带等部分,而后者则认为经筋是对神经系统的概括。笔者认为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灵枢·经筋》的理解有所不同,《灵枢·经筋》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经筋的学术篇章,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病候和治疗,二者的分歧也主要在这3个方面。
1 关于循行方面的内容理解不同
传统解释认为,每条经筋往往涉及完成某一运动功能的多块肌肉,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此段描述主要涉及趾伸肌,因为该肌起于胫骨后中1/3和小腿筋膜深面,止于第2~5趾末节趾骨底。又如“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此段描述主要涉及腓骨长、短肌,因为腓骨长肌起于腓骨外上1/3、腓骨小头,小腿筋膜及肌间隔,止于第1楔骨外侧面及第1跖骨底。腓骨短肌起于腓骨外下1/3及肌间隔,止于第5跖骨粗隆及小腿伸肌腱[3]。
有学者认为《灵枢·经筋》中一些对经筋的描述完全符合现代解剖学神经的分布。如“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尺神经在腋窝中由臂丛神经分出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降,至臂中部转向后,经过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在前臂内侧下行到小指及无名指。尺神经在尺神经沟中比较表浅,敲击时有麻木感传到小指处,古人的观察描述把分布的方向正好反过来,但是符合传人神经的循行。又如“手太阴之筋……出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膈神经是颈丛的一个重要分支,沿前斜角肌前面进入胸腔,在心包两侧过肺根前方下降,分布于膈,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的被膜和胆囊处[12]。
2 关于病症方面的内容理解不同
传统解释认为十二经筋病候虽各不相同,但其病理变化总不外筋急与筋纵两端。筋急者,即人体筋肉组织发生拘急、扭转、痉挛、肿胀、强直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以肌筋拘急疼痛,关节运动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如足太阳经筋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足少阳经筋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等。筋纵者,即人体筋肉组织发生松弛纵缓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口角歪斜、阳萎、肢体瘫痪等,以肌筋弛纵不收,肢体软弱不用为主要特征,如足阳明经筋病“热则筋纵……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厥阴经筋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而部分学者则认为经筋是古人对神经系统的归纳。如足少阳经筋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的记载,是根据跷脉在头部交叉,足少阳之筋与跷脉并行,左交于右,右交于左,故伤左右不用,伤右左不用,这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对肢体交叉支配的观点完全一致。足阳明之筋“卒口僻”即现在的周围性面瘫,众所周知,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另外,《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异常是植物神经的常见症状,躯体神经中也含有部分植物神经的纤维,因而认为古人在观察经筋时也观察到了部分植物神经的功能及症状。
3 关于治疗方面的内容理解不同
传统解释认为十二经筋病证,治疗要遵循“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疗原则。针刺特点均是以痛点及附近部位取穴为主,还可以配合循经取穴,“此乃依脉引筋气也”,刺法上可以选用火针、单针刺激(如合谷刺、关刺法、恢刺法)、多针刺激(如傍针刺、齐刺、扬刺)和刺血法,如《灵枢·官针》说:“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灵枢·经筋》说:“其肿者,复而锐之”。应用这些疗法治疗经筋经过部位的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的综合病症,即临床上常见的肩周炎、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面肌痉挛等病,都收到显著疗效[3]。
部分学者认为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通过尸体的解剖,观察到了神经系统的存在,如足太阳膀胱经夹脊而行并入脑,与脊神经关系密切,而膀胱经又主筋所生病,交感干神经节大部分位于脊柱两旁,上下神经节借纤维相连从颈至尾,颇似经筋的“循脊内夹膂”而行,所以临床上治疗内脏的器质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以及运动系统的病变都要选用膀胱经的背俞穴,通过治疗可以起到调整人体各部位的功能活动,特别是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其机理可能与刺激交感干神经有关。另外,有的临床医生根据“维筋相交”理论,选取足少阳头部颔厌穴(手三阳经筋之结)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疗效确凿[4]。4 讨论
综上所述,从《内经》所述经筋有“束骨而利关节”的作用看,经筋包括肌腱和韧带在内,但肌腱是肌肉的组成之一,统名为“筋”,或与肉连称为“筋肉”,即指肉和两端之筋。由于腱的形状(也包括连结骨关节之韧带)外观与神经相似,因此古人在记载筋肉的同时很可能将神经也包含了进来,以当时的条件论,并不奇怪。西方医学在数百年前尚把它们混为一体,只是在解剖学发展以后,才区分开来。在今天看来,我们若仍将二者混而为一,那就不应该了。笔者认为这也正是当今学术界对经筋实质争论不休的根结所在。因此,虽然对经筋的两种不同解释在许多方面差别很大,但两种说法各有根据,对临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临床上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对,而不是将两者对立起来,盲目地认为经筋就是筋肉系统或是神经系统,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绝对。
5 参考文献
1 薛立功.经筋理论的探讨与发挥.中国针灸,1997;17(11):698
2 骆书彦,王帅.十二经筋理论探析.江苏中医药,2004;25(1):42
3 李万瑶.经筋病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探讨.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2
4 解越.武连仲教授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卒中经验.中国针灸,2004;24(1):65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7 08:43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5】筋纵 资料
《血证论》卷六

    痿廢
    痿者,足癈不能行之謂,分五痿治之,心氣熱則?痿,筋縱而不任地,天王補心丹,加丹皮治之,肝氣熱為筋痿,則筋急而攣,四物湯加羚羊角續斷山茱萸黃柏地骨皮治之,脾氣熱為肉痿,胃乾而渴,肌肉不仁,四物湯加人參山藥黃芩黃柏澤瀉雲苓治之,腎氣熱則骨痿腰脊不舉,地黃湯,及大補陰丸治之,肺氣熱則津痿,不能懽溉於足,疲乏不行,清燥救肺湯治之,以上治法,雖分五臟,而總係陰虛熱灼,筋骨不用之所致,欲熱之退,莫如滋陰,欲陰之生,莫如獨取陽明,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宜瓊玉膏,加玉竹煆石膏石斛花粉珍珠竹茹治之,玉女煎,加犀角亦治之,然痿癈之原,雖在於胃,而其病之發見,則在於筋骨,凡虎骨龜版鹿筋豬脊髓牛骨髓狗脊骨碎補生膝苡仁枸杞子兔絲子續斷,皆可加入,以為響導。痿證與腳氣有異,切不可誤用風藥。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8 18:2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4/18 06:38pm 第 1 次编辑]

素灵词汇日知录【26】

汗出偏沮(ju),使人偏枯。
         
  偏沮:多数注家认为是指半身汗出的病状。
  偏枯:即偏瘫,半身不遂。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18日 06:29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26】偏沮 偏枯 资料

汗出偏沮
刘度舟医案:孙某,男,39岁患病为左半身经常出汗,而右半身则反无汗,界限分明,余无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此左右阴阳气血不相协和,此应调和阴阳,令气血和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3剂。服药后啜热粥,得微汗而愈。
按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营卫阴阳于周身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本案汗出偏沮,乃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例证。如不及时治疗,则营卫相悖,阴阳不维,就可能导致新半身不遂之偏枯证本病往往由外感风邪引起,用桂枝汤祛风解肌,调和营卫,顺复阴阳,不失为正治之法,方证相对,故三投而愈。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18日 06:31pm 时添加 -=-=-=-=-
厥、颠疾与脑病【中国中医药报》2008.3.27
□ 陈国华 成都郫县西南兵工医院
  厥之含义约有三:一是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数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疾病;二是指四肢寒冷;三是指癃证之危重者。笔者所谈之厥,乃属第一类。如《内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在受到精神刺激的情况下,导致气上逆,气逆则血亦上逆。气血上升,郁积头部,大脑充血。薄厥甚者,则可见“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内经·脉解篇》云:“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煎厥之证为“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甚至出现天旋地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厥之最重者,为大厥。虽也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所致,但发则暴死。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18日 06:32pm 时添加 -=-=-=-=-
  阴阳左右上下失调:人体的阴阳无处不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体现在人的气血分布于周身,无处不到,所以全身气血阴阳都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之中。如果左右上下气血失调,也就意味着左右上下阴阳的失调。临床上左右阴阳失调常见偏瘫、偏沮(半身汗出)等症,当以调和左右阴阳为治?quot;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上下阴阳失调除见上热下寒、下热上寒、心肾不交及阳亢于上的证候外,截瘫引起的上下气血失调也是其例,调和上下气血是其治疗原则。
中医海外教育    调理阴阳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18日 06:37pm 时添加 -=-=-=-=-
渔翁曰:厥与偏沮、偏枯有必然联系否?
偏沮一定是偏枯之渐吗?
值得深入探讨、验证。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8 19:0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脑充血兼偏枯
信息来源:www.bioon.com 更新时间:2006-10-28 23:19:56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孙××,年四十六岁,得脑充血证遂至偏枯。
【病因】
禀性褊急,又兼处境不顺,恒触动肝火致得斯证。
【证候】
未病之先恒觉头疼,时常眩晕。一日又遇事有拂意,遂忽然昏倒,移时醒后,左手足皆不能动,并其半身皆麻木,言语謇涩。延医服药十个月,手略能动,其五指则握而不伸,足可任地而不能行步,言语仍然謇涩,又服药数月病仍如故。诊其脉左右皆弦硬,右部似尤甚,知虽服药年余,脑充血之病犹未除也。问其心中发热乎?脑中有时觉疼乎?答曰︰心中有时觉有热上冲胃口,其热再上升则脑中可作疼,然不若病初得时脑疼之剧也。问其大便两三日一行,证脉相参,其脑中犹病充血无疑。
【诊断】
按此证初得,不但脑充血实兼脑溢血也。其溢出之血,着于左边司运动之神经,则右半身痿废,着于右边司运动之神经,则左半身痿废,此乃交叉神经以互司其身之左右也。想其得病之初,脉象之弦硬,此时尤剧,是以头疼眩晕由充血之极而至于溢血,因溢血而至于残废也。即现时之证脉详参,其脑中溢血之病想早就愈,而脑充血之病根确未除也。宜注意治其脑充血,而以通活经络之药辅之。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生怀地黄(一两)生赭石(八钱研细)怀牛膝(八钱)生杭芍(六钱)柏子仁(四钱炒捣)白术(三钱炒)滴乳香(三钱)明没药(三钱)土鳖虫(四大个捣)生鸡内金(钱半黄色的捣)茵陈(一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复诊】
将药连服七剂,脑中已不作疼,心中间有微热之时,其左半身自觉肌肉松活,不若从前之麻木,言语之謇涩稍愈,大便较前通顺,脉之弦硬已愈十之七八,拟再注意治其左手足之痿废。
【处方】
生箭(五钱)天花粉(八钱)生赭石(六钱轧细)怀牛膝(五钱)滴乳香(四钱)明没药(四钱)当归(三钱)丝瓜络(三钱)土鳖虫(四大个捣)地龙(二钱去土)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三诊】
将药连服三十余剂(随时略有加喊),其左手之不伸者已能伸,左足之不能迈步者今已举足能行矣。病患问从此再多多服药可能复原否?答曰︰此病若初得即治,服药四十余剂即能脱然,今已迟延年余,虽服数百剂亦不能保全愈,因关节经络之间瘀滞已久也。然再多服数十剂,仍可见愈,遂即原方略为加减,再设法以动其神经补助其神经当更有效。
【处方】
生箭(六钱)天花粉(八钱)生赭石(六钱轧细)怀牛膝(五钱)滴乳香(四钱)明没药(四钱)当归(三钱)土鳖虫(四大个捣)地龙(二钱去土)真鹿角胶(二钱轧细)广三七(二钱轧细)制马钱子末(三分)药共十二味,先将前九味共煎汤一大盅,送服后三味各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
方中用鹿角胶者,因其可为左半身引经,且其角为督脉所生,是以其性善补益脑髓以滋养脑髓神经也,用三七者,关节经络间积久之瘀滞,三七能融化之也。用制马钱子者,以其能动神经使灵活也。
【效果】
将药又连服三十余剂,手足之举动皆较前便利,言语之謇涩亦大见愈,可勉强出门作事矣。遂俾停服汤药,日用生怀山药细末煮作茶汤,调以白糖令适口,送服黄色生鸡内金细末三分许。当点心用之以善其后。此欲用山药以补益气血,少加鸡内金以化瘀滞也。
【说明】
按脑充血证,最忌用黄,因黄之性补而兼升,气升则血必随之上升,致脑中之血充而益充,排挤脑中血管可至溢血,甚或至破裂而出血,不可救药者多矣。至将其脑充血之病治愈,而肢体之痿废仍不愈者,皆因其经络瘀塞血脉不能流通也。此时欲化其瘀塞,通其血脉,正不妨以黄辅之,特是其脑中素有充血之病,终嫌黄升补之性能助血上升,故方中仍加生赭石、牛膝,以防血之上升,即所以监制黄也。又虑黄性温,温而且补即能生热,故又重用花粉以调剂之也。
『来源』 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8 19:0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外台秘要》
病源: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生气去,邪独留,则成偏枯,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言胃日此由愁思所致,忧思所为,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疝大风偏枯诸风痹。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眼耳诸根,无有障碍。
又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口趣令气至头始止,疗疽痹大风偏枯。
又云∶一足踏地足不动,一足向侧相转身欹势,并手尽急回左右迭二七,去脊风冷偏枯不通润。(出第一卷中)
深师大八风汤,疗毒风湿痹 曳,或手脚不随,身体偏枯,或毒弱不任,或风经五脏恍恍惚食少虚恃当归(二两半) 升麻(一两半) 乌头(二两炮)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远志(二两去心) 独活(二两)节) 干姜(二两半) 秦艽(二两)草(二两牛炙) 杏仁(四十枚) 人参(二两) 茯苓(二两) 黄两) 石膏(二两碎)
上药 咀。以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四升,强人分四服,羸人分五六服。(千金翼同出第九卷中)
古今录验疗三十年风 偏枯不能行。香豉散方。
生地黄(三十斤) 香豉(三升绵裹)
上二味。洗地黄 咀,先蒸半日曝燥,更合豉蒸半日,曝令燥,捣下筛以酒服三方寸匕,日三亦可水服,益精爽气,服数月有神效。(出第十四卷中)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8 19:1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熏洗疗法:中风偏枯

中药中国网 (www.zhongyao.cc)     2007-5-15 10:11:24     亿康网      点击:

病因见中风
    取位:患病部位
    操作方法:用檀香50克,水煎汤,除熏洗患处外,再用当归180克,丹参、桂枝、牛膝各60克,红花15克,桃仁30克,威灵仙30克,葱白30克,分装入红布袋数个里。装药置于檀香汤上蒸热,趁热用红布药袋擦揉患处。每天3次,15天为1疗程。可连续用至病痊愈。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8-4-18 20:1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偏枯之症,无感得感,感而无感,知觉复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19 15:3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7】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郭霭春:痤疿,痤是疮疖,赤肿而有脓血。疿者,先如水疱作痒,次变脓疱作疼。
    《素问注释汇粹》:痤,小疖;疿,为汗疹,即暑季的热痱子。
王冰注:“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郁,郁于表里,甚为痤疖,微为疿疮。”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21日 08:48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27】痤疿 资料

寻常痤疮
Link - Sun, 3 Jun 2007 18:16:55
Description: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于15~30岁男女青年c一般认为,本病多由于青春期间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发育旺盛,使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月旨栓”,且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其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现代西医学亦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常因影响面部的美容而深感苦恼。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素问·生气通天论》)不仅指出了汗湿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总括了本病的病机所在。晋代《肘后备急方》提到本病发生在面部,故称面疮。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本病的症状。特别是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本病的症状、病因、治法、方药等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嘴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以上论述,说明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诊治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现代中医治疗本病的首篇论文发表于1958年。在60年代,除了中医中药外;针灸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70年代段起,临床报道逐渐增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美的追求日益迫切。至80年代,中医界对痤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和研究,有关临床资料大量涌现。在病因病机的探讨中,医家们通过临床实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古代“郁乃痤”的病机认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补充和完善。在治疗方面,除沿用传统辨证分型进行论治外,强调内治与外治并重,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并重,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并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创新,如在服药方面,有采用周期服药法治疗女性患者。在针灸治疗方面,采用电针、耳针、埋针、刺血等法,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据统计,中医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90%左右。
本病的机理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引起重视,如进行了血清锌、铜及维生素A、E值的测定,结果发现,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提示了痤疮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均呈紊乱现象。实验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较正常人为高,且较正常人产生过多的皮脂。这些均显示皮脂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与中医认为瘀血、湿热致病说颇为吻合。
颠倒散,异名二黄散,大黄、硫黄各等分,上药研为细末,共合一处,再研匀,以凉开水或茶叶水调敷,或以药末直接撒布患处;也可以适量药末加水冲洗患处。主治:肺风粉刺,面鼻疙瘩,赤肿疼痛。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21日 08:50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27】痤疿 资料

  妈妈们都以为孩子不怕热,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高温加上湿气的蒸腾,小痱子就出来了。痱子也称汗疹,中医更称之为痤痱、热痱等。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不少孩子是被家长‘捂’出病来的”,林医生告诉记者。她认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紧张,反而让孩子承受生病的后果。不少家长以为孩子会怕冷不怕热,结果不少闷出痱子的孩子出现在各大医院门诊。
 林医生告诉记者,痱子一般按轻重程度可分为白痱和红痱,父母可观察孩子身上痱子的颜色来辨别。
  广州等南方地区,暑气、湿气蕴蒸,夏、秋两季更是暑湿当令,体热汗出不畅,这称之为“内邪”,“内邪”若未遇“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则在皮肤上出现比较轻的白痱,目视则发现皮肤上的密集型小水疱、晶亮透明,手触感觉灼热,宝宝则因痒和口渴而哭闹不已。
  当“内邪”遭遇“外邪”(夏季尤以风、暑、湿、燥为主)时,白痱就会演变成红痱,皮肤出现潮红、有丘疹,如果家长不注意对宝宝皮肤上的痱子进行控制护理,就容易反复发作、融合成片。小宝宝会哭闹得更厉害,除了口干外,还可能有大便硬结、小便短赤的情况出现,如果因搔挠染上他邪,会加重或化脓。
 痱子早治早好
  林医生从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说,不少家长在孩子长白痱时并不注意处理或给孩子看病,一方面觉得麻烦,另一方面是出于忽视了热痱前期治疗。从治疗上来说,早期的白痱容易些,能预防演变加剧,因为白痱成红痱后,不但容易化脓外,还容易感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发热,甚至是败血症,越是早期的白痱越是好治。

  宝宝如果长得比较胖,医生提醒家长更要多注意,防止宝宝长痱子。肥胖儿一般皮下脂肪较多,本身就容易出汗,而且他们的毛孔一般相对闭塞,从中医角度来说,多属于痰湿体质,就是容易长热痱的类型。因此,家长为预防肥胖儿的热痱,需要在夏日每日为孩子洗澡2次以上,并在抹干后扑上痱子粉以作预防。
  儿科专家说,每日帮宝宝洗澡2-3次对防治很有帮助,此外加上一些外涂或洗浴剂,更是事半功倍。
  ●鲜冬瓜皮或西瓜皮适量,用以外搽。
  ●马齿苋30g、败酱草15g、虎杖15g混合用以外涂。
  ●到药房买三黄洗剂,治疗红痱尤其有效。
  ●六一散(滑石六份、甘草一份)加枯矾少许,研粉外搽。
  ●可体针或耳针的针灸治疗,须找专业的中医师操作。【男婚女嫁网】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0 18:0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28]答问“疟”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问:-《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痎疟”如何解?
答:疟疾的通称。亦指经年不愈的老疟。
问:受教了!能给解一下么?拜托
答:王冰:“痎,老也,亦曰瘦也”后世注家认为是根据瘦弱形证称疟。而又一说:为疟疾的总称。在历代注家中还有其它说法:如吴崑说:“夜发谓之痎,昼发谓之疟”。高士宗则说“心伤则夏无以长,故至秋有阴寒之痎疟”。丹波元简认为就是指疟,让去看专篇《疟论》。
  《疟论》开首就论:“夫痎疟皆生于风”---这句话可能是后人所谓“通称”的根据。
    至于是否与现代对照,个人认为,古称“疟”之病还包括一些以“寒热往来”为主证的一些疾患,还不能絶对划等号。井见浅陋,答复如上为引玉砖。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1 08:4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资料

痎疟论疏
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卢之颐撰。之颐字子繇,钱塘人。是书论痎疟证治,於虚实寒热四者最为详尽,足以发明《素问》疟论、剌疟法诸篇微意。大旨为疟属阳,痎属阴,日作者属阳,间日间数日作者属阴,而曰温,曰寒,曰瘅,曰牝,皆可以痎疟该之。其主方多取王肯堂《证治准绳》,其馀所列诸方,亦多简当。虽为书不过一卷,然治疟之法约略尽乎是矣。杭世骏《道古堂集》有之颐小传,称所著初有《金匮要略摸象》,为其父??焚。续著有《本草乘雅半偈》,今行於世。後著有《摩索金匮》九卷,又有《伤寒金鎞钞》、《医难析疑》二书,今未见传本,独无此书之名。或世骏作传之时未见其本,故亦疏漏欤。
-
---出《四库总目提要》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1 08:4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资料

  齐侯疥,遂痁,痁,疟疾。○疥,旧音戒,梁元帝音该,依字则当作痎。《说文》云,两日一发之疟也。痎音皆,后学之徒佥以戒字为误。案传例因事曰遂,若痎巳是疟疾,何为复言遂痁乎?痁,失廉反。
  [疏]“齐侯疥遂痁”。○正义曰:后魏之世,尝使李绘聘梁。梁人袁狎与绘言及《春秋》说此事云,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疒尔>患积久,以小致大,非疥也。狎之所言,梁王之说也。案《说文》疥,搔也。疟,热寒休作。痁有热疟。痎,二日一发疟。今人疟有二日一发,亦有频日发者,俗人仍呼二日一发。久不差者为痎疟,则梁王之言信而有征也。是齐侯之疟,初二日一发。后遂频日热发,故曰疥遂痁。以此久不差,故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齐也。若其不然,疥搔小患,与疟不类,何云疥遂痁乎?徐仙民音作疥,是先儒旧说皆为疥遂痁,初疥后疟耳。今定本亦作疥。
-----------------------------------------------《春秋左传疏》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21日 08:47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资料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及七年制教材)
第八章 孢子虫
孢子虫属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的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均营寄生生活。生活史较复杂,具有无性的裂体增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这两种生殖方式可以在一个宿主或分别在两个不同宿主体内完成。危害人体较严重的有疟原虫(Plasmodium)、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和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is carinii);还有少数肉孢子虫(Sarcocystis)和等孢球虫(Isospora)寄生人体的报道。
第一节 疟原虫
疟原虫是人体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属于真球虫目(Eucoccidiida)疟原虫科(Plasmodidae)。
疟原虫特异性地分别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Grassi and Felletti,1890) Labbe,1899]、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Welch,1897) Schaudinn,1902]、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Laveran,1881) Grassi and Felletti,1890]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Stephens,1922],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均专性寄生于人体,三日疟原虫可感染人及非洲猿类。此外,巴西疟原虫可能是引起拉丁美洲的多种猴三日疟虫种的起源。另外几种猴疟原虫也可偶尔感染人体,但非常罕见。例如作为动物源寄生虫病的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和吼猴疟原虫(Plasmodium simium)、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许氏疟原虫(Plasmodium schwetzi)、猪尾猴疟原虫(Plasmodium inui)及其肖氏种(Plasmodium shortti)。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罕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病例。
疟疾是一类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前1401~1122年间在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疟”的字体。周代时期的《周礼》,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明代的《痎疟论》和《瘴疟指南》等书对于疟疾的症状、流行和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
古时以为疟疾是由恶浊之气所引起,此点中外不谋而合。真正引起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直到1880年由法国学者Laveran在恶性疟病人血液中发现。是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因此,他获得诺贝尔奖金。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1845~1922)曾任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军医,后在巴黎Val de Grace医院任军事卫生学教授,1896年退役,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院继续从事他的研究。1880年11月6日,在他任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陆军医院少校军医时,检查一名重症间歇热病青年士兵的血涂片,他用显微镜观察到红细胞边缘有含色素颗粒、呈圆形或新月形的小体;并有一些活动的丝状体干扰其它细胞。他立刻想到这些丝状体和圆形小体可能即是疾病的病原体。他是用放大约400倍的干镜头显微镜,所看到的是在盖玻片下未染色的新鲜血液内的虫体。
Marchiafava与Celli在1882~1884年间以及Golgi在1885-1886年间也相继分别在他们自己的病人血液中查见疟原虫,并进一步观察了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过程(即裂体增殖)中的各个时期以及疟原虫内的疟色素(malaria pigment)。Golgi则进一步观察到三日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在形态上的区别。1884年,Gerhardt经注射疟疾病人的血液而使健康人获得感染,并在受血者体内查到这种寄生虫。1892年,Marchiafava和Bignami发现恶性疟原虫。1922年,Stephens鉴定和描述了卵形疟原虫。
疟疾的传播媒介,直至1897年,在印度工作的英国军医 Ross最终阐明了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生活周期及通过叮咬进行传播,从而解决了这一基础的科学问题。并因而获诺贝尔奖。
Ronald Ross(1857~1932)于1892年起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担任军医,1899年离开印度后任利物浦热带医学院热带医学教授。后在伦敦创建ROOS研究院,任热带医学顾问,1902年获诺贝尔奖金。1894年,Ross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受到Manson的鼓励在印度研究疟原虫的传播方式。他克服了许多技术和行政上的困难,终于在1897年8月在吸过有“新月体”的病人血的按蚊体内观察到卵囊。并于1898年在加尔各答用致倦库蚊传播鸟疟残疟原虫(P.relictum)成功,在几个月内连续观察到蚊虫体内疟原虫的所有发育期。
但是,当时却还不能解释:为什么被携带有疟原虫子孢子的按蚊叮咬后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在血液中查见疟原虫?为何由输入含有疟原虫血液所引起的疟疾远较由按蚊叮咬所引起的疟疾易于根治?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分别在鸟(Raffaele等,1934)和猴(Shortt,Garnham等,1948)发现在疟原虫的生活史中除蚊体内孢子增殖与另一宿主的红细胞内裂体增殖之外,还有组织细胞内裂体增殖的一个时期,也就是红细胞外期。之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Shortt等,1949,1951)、卵形疟原虫(Garnham,Bray 等1954)和三日疟原虫(Bray,1960)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也相继被证实。
1977年,Lysenko等发现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发育速度不同,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Krofoski等(1980,1982,1986)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受累猴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灵长类动物肝细胞内存在休眠子。
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人体疟原虫生活史始获得基本阐明。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2 18:4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29】

膏梁之变,足生大丁。
   《太素》高作膏。
     郭霭春:"膏梁"就是肥肉精米。“变”有“害”意。“足”有“能”意。“丁”似为“且”(与“疽”同)之讹字。“丁”“且”古文形近致误。膏梁之害,所以能生大疽,是因厚味郁而内热,发于肌肉,毒深则为痈为疽。《扁鹊心书》卷上引“丁”作“疽”。其书虽伪,此点却可取。
    渔翁曰:王冰释“足”“所以丁生于足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张介宾释“足”为“多也”均有误。王误尤远,成为笑柄。释经须知训诂。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3 19:4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0】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
  高士宗曰:上文烦劳精絶至目盲耳闭,而神气散乱,故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精,而神无所养也。上文‘大怒,气絶’,至血菀而伤筋,故曰:阳气者,柔则养精。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柔而筋无所养也。
  吴崑曰:言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化津液以柔于筋。
  《素问注释汇粹》评曰:下文所论,多是阳气被伤后不能养神、柔筋所致的病证,所以,高注谓承上,倒不如言启下,更为恰当。
   尤怡解“精则养神”条曰:阳之精,如日光明洞达,故养神;阳之柔,如春景和畅,故养筋。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3 19:4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0】资料

素灵词汇日知录【30】

伤寒论坛  医方中先生解答曰:

回复: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QUOTE=医方中]此盖言阳气对人体之重要作用也.人之一身,无非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筋骨皮毛,阳气对内,可生化精微,使五脏藏精不泻,五志得养,故曰养神.对外则温煦柔润筋骨,使筋得养,故曰养筋.言神,言筋,举其要也,实则阳气在人体无处不到,...[/QUOTE]通观本节经文,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言阳气之生理也.其解已如上述.接着即言病理,言阳气若失却上述功能,阴寒则将乘虚而入,先由筋骨皮毛入,而"乃生大偻"继则"留连肉腠"进而:俞气化薄"由背俞而内迫脏腑,出现善畏,惊骇诸内脏见证.从生理到病理阐述了阳气之重要性.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5 02:0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南京中医学院)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北京中医学院王洪图等)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天津中医学院郭霭春)
         
          渔翁曰:南京版句读在“陷脉为瘘”一句这儿犹疑了,采取了不前不后的立场,而其余两家则毫不犹豫把此四字读入下句。
渔以为:这就牵扯到“大偻”究竟是个什么病的问题。部位上讲,脊椎疾患无疑,现代有中医名家把它与“强直性脊椎炎”对号。但如果是脊椎结核病呢?如是,这个病倒是有“陷脉为瘘”的可能。冒昧对号,臆测了!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5 19:43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字母B >> 文章正文
背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9 10:08:52
证名。曲背俯身,脊椎突出之证,又称背伛偻、大偻。因肝虚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所致。《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亦可由督脉虚,精髓不充,或中湿邪所致。详见背伛偻条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5 19:4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资料

《论衡·骨相》:“传言黃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嚳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羽。”《论衡》:“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遂生尧。”龙身有一画,为朱衣长髯之人,面放八彩之光,十四月后生尧,酷似画中之人。《史记·五帝纪》:“虞舜者,名曰重华。”虞,部落名,即有虞氏,居蒲坂。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5 19:4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资料

针灸聚英:
肺俞 第三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千金。对乳引绳度之。甄权。以搭手左取
右。
。史记扁鹊传作输。犹委输经气。由此而输彼也。甲乙。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甄权
。针五分。留七呼。灸百壮。明下。三壮。素问。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又曰。五日
死。主瘿气。黄胆。劳瘵。口舌干。劳热上气。腰脊强痛。寒热喘满。虚烦。传尸骨蒸。肺
痿咳嗽。肉痛皮痒。呕吐。支满不嗜食。狂走欲自杀。背偻。肺中风。偃卧。胸满短气。瞀
闷汗出。百毒病。食后吐水。小儿龟背。仲景曰。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
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太阳肺 、肝 。
按素问云。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肺者。三日死云云。铜人乃于背部各俞穴言之。则
固矣。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7 11:0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2】

素灵词汇日知录【32】

陷脉为瘘,
     瘘,瘘管。张景岳:“陷脉,寒气自经络而陷入脉中也。瘘,鼠瘘之属。邪结不散,则留连肉腠,曼延日久矣。”明见。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7 11:23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2】资料

关于骨结核的问题收藏此问题
http://www.120ask.com/Question/2007-5-6/1769205.htm

shisongyu
回答:3
浏览:44
悬赏:50  提问时间:2007-5-6 11:43:17
胸骨结核已吃两年药,主要是利福平,雷米锋,盐酸乙安丁醇片,近半年在当地防疫站输液三次,每次一个星期,这段时间又连续输了近二十天,但病情没有好转,同时现在胸部出现软组织肿大,做过核磁共振,以前做过CT,且刮骨刮过一次,都没有好转,请问下一步如何治疗,在哪里有这种专科医院,谢谢


 最佳答案

夏大中
主任医师
查看医生信息
2007-5-7
11:36:50你好!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破坏性病变。现代医学称为骨、关节结核。中医称为骨痨,因其发病于骨、消耗气血津液,导致形体虚赢,缠绵难愈而得名。成脓之后,其脓腐状若败絮粘痰,且可流窜他处形成寒性脓肿,故又名流痰。
其多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大部分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0岁以上儿童占第一位。在10岁以下儿童中,又以3---5岁的学龄前儿童为最多。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与关节。其发病率依其顺序为:脊柱、膝、髋、肘、踝、腕及手足的短骨干,四肢的长骨干,偶可涉及扁骨,如胸骨、肋骨、颅骨等,多为继发引起,其原发病灶多数在肺和胸膜或在消化道和淋巴结。
其病因多为正气虚弱,筋骨局部伤损。临床表现分为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
1、全身表现:初期多见明显全身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渐感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继而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心烦失眠,咽干口燥,形体日渐消瘦,两颧发赤,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等一派火旺征象,后期气血虚弱,可见面色无华,舌淡唇白等,如有高热恶寒,全身热毒症状明显者,应考虑合并其它化脓菌混合感染。
2、局部表现:
(1)疼痛,呈渐进性;
(2)肌肉痉挛,多为局部肌肉紧张;
(3)肿胀;
(4)患肢肌肉萎缩;
(5)功能障碍;
(6)畸形;
(7)寒性脓肿;
(8)窦道,瘘管形成;
其诊断要点:
(1)有结核病史和病程缓慢,发病隐渐,进行性加重的病变过程。
(2)出现上述全身和局部的症状,体征。
(3)X线检查:单纯骨结核,骨结核病灶的X线征象,主要呈不规则的透光破坏区,其边缘无硬化增密现象,破坏区内有时可见较小的密度增高影。寒性脓肿形成者,在病灶附近出现软组织肿大阴影。
单纯滑膜结核,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附近骨骼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呈云雾状模糊不清。如关节腔积液多,可见关节间隙增宽
全关节结核:X线表现主要为关节边缘局限性破坏迹,或边缘不规则,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或发生关节脱位。
3、实验室检查。可通过血常规、血沉、结核茵素试验,细菌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确诊。
治疗:必须整体与局部并重,祛邪与扶正兼顾,内治与外治结合。建议采用中医保守疗法,膏药外敷、中成药内服,可起到养阴清热,祛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祝早日康复!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8 13:3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特]

《伤寒论坛》“上古真人(天文地理版)”曰:
QUOTE:
原帖由 却波渔翁 于 2008-3-27 13:06 发表
生命之水如何“持满”?

答案: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御神知时。
**********************************

生命之水者:“活”字,活从水从舌。意指口中津液即为生命之水。
恬淡虚无,心肾双补。精神内守,持心血因心火平;寡欲护精,肾水则足;
血清水足,阴平则阳秘。阳者,相火与君火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4-28 13:47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复远方朋友----上古真人

周楣声先生所谓“道家与医家互相沆瀣”,的是也。丹道家亦如是。“口为玉液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玉液清水濯灵根”。道家以养生为要务,医经置“天真”于篇首,一理通之。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5 15:23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为什么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05日 03:24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卷二注曰:“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转,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在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故人体阴阳二气,在下者,气要不断升,上升时沿人体左侧上行,人体上部之气要不断下降,下降时沿人体右侧下行。即所谓:“左升右降”之理,以此可解释心肾在该斡漩中的位置。肺脏位置在上焦,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其气机以肃降为顺,其下降的道路以右侧下行。肝位于下焦,气宜疏畅条达和升发,故肝气的运动以升为主要形式,其道路以左侧为上升之路。肝肺二脏左升右降,调节着体内气机的升降运动。故《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胃同居中州,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在中焦的气机升降中,脾主升,胃主降,形成斡漩,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全身气化之动力源泉。它既可引肾水上济心火,又可引心火下温肾水,以助心肾相交;还可引肝升之气克制肺降之气,亦可引肺降之气克制肝升之气〔2〕。故《医门棒喝》云:“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之右转。”故脾胃斡漩又为该斡漩学说的核心动力。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05日 03:25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辨色分注附)察儿形色,先分部位(欲辨形之强弱坚脆,色之夭泽枯荣,必先分上下左右之部,定五行四象之位,然后按部察色,以定证之安危。)左颊青龙属肝,右颊白虎属肺(经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盖五行之位,木旺在卯,金旺在酉,天地之气,阳从左升,阴从右降,故以左颊配肝,右颊配肺。非谓左颊即是肝,右颊即是肺,无过以生杀之理,配木金龙虎之位,以候其脏气之强弱耳。)天庭高而离阳心火,地角低而坎阴肾水(《周易》以东震西兑、南离北坎,定子午卯酉之四正。盖后天之用,有形者无不由之,故以心配离南之午火子天庭,肾配坎北之子水于地角,亦阳上阴下之义。第据其理而言之,非谓额上即心,唇下即肾,窃笑幼科未识渊源,刻舟求剑,未可向痴人说梦也。)
                                              --------------<幼幼集成》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5 15:2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太极规律
http://www.51kang.com 2007-10-20 17:32:12 网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就人体而言,内脏的阴阳属性正如《素问·刺禁论》所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一般的解释如张景岳所论:“肝木旺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肺金旺于西方而主收敛,故其气藏于右”。这里的“肝、肺” 是中医学中对脏腑功能特性的概括。在中医藏象学中“肝”之一字代表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属阳;“肺”之一字代表主静、主降的生理特性,属阴。人体左为阳而右为阴在中医学中已成定论。笔者用阴阳原理对人体非对称内脏的解剖特征进行功能与结构上的分析,发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不只是一个天人类比的泛泛理论,而是一个几近严格的内脏功能分区定理,并由此可导出关于现代解剖的太极图。
    解剖脏器的阴阳属性
    心脏位置偏左,以体正中线为界,心脏的主要收缩运动功能是在左侧完成的,且收缩功能越向左越强,故左侧阳气旺于右侧。左心室运动功能强于右心室。若以心脏自身分阴阳,则左心室为阳而右心室为阴,也体现左阳右阴的规律。心脏是从血管中分化出来的,从小血管、大血管到心房再到心室是一种功能进化上的前进方向,心脏运动功能发展的方向是指向左方的。
    肺脏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无主动运动特性的脏器,属阴。肺脏可自身再分阴阳。左肺2叶而右肺3叶。右肺“ 形”的特征强于左侧,形属阴。以左右肺分阴阳则右肺为阴中之阴,而左肺为阴中之阳。因此,胸腔从整体看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
    腹腔上部主要由肝脏、胆囊、胃、胰、脾构成,肝脏、胆囊居右,胃、胰、脾居左。把这一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即一气来划分阴阳,则肝脏为右侧的最大脏器,是一个无运动特征的实质性脏器,“形”的特征强,故属阴。肝脏为一大阴,配以小阳,即胆囊这一有收缩运动特性的器官。胃是左侧的最大脏器,中空而运动特性强烈,故属阳。此为一大阳。胃 左侧(胃大弯)的收缩功能强于右侧(胃小弯),其膨大的方向也就是其运动功能发展的方向,是指向左方的。这一点和心脏是统一的。以胃自身分阴阳,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脾胰这两个实质性而无运动特征的脏器为小阴。由此可见,上腹部脏器关系与阴阳图甚为符合(如图1所示)。
    肠道是能运动的脏器,分为小肠和大肠,整体具有阳的特性,但其左右的阴阳属性又是不一样的。小肠分为空肠和回肠,空肠在解剖位置上主要居于腹部左上方,而回肠主要位于右下方。空肠较回肠肠壁厚、管腔大,运动功能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明显强于回肠。回肠只是空肠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一种储备和延伸。故把小肠作为一个整体分阴阳, 则空肠为阳,而回肠为阴。符合左阳右阴的规律。
    大肠由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构成。一般情况下,它们在传导食物残渣和形成粪便方面的蠕动运动没有明显差异,但排便反射这一大肠的剧烈运动是由位于左侧的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的收缩功能完成的,这使左侧大肠的运动功能明显地强于右侧。故以大肠作为统一体分阴阳则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
    动脉与静脉相比,动脉有搏动功能,并随血流方向逐渐分枝而归于无形,体现“阳化气”的特点,故属阳;静脉的运动特性弱于动脉,且随血流方向由无形汇聚成形,体现“阴成形”的特点,故属阴。在体腔内大动脉体系如胸、腹主动脉的分布居于左侧,而大静脉体系如门静脉、上下腔静脉均居于右侧,也体现出阳在左而阴在右的特点。
    肾脏是一对无运动特征的脏器,故整体属阴,结构基本对称,但二者在体内的位置是不同的。左肾位置高于右肾,高者为阳,低者为阴,在此意义上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上比较,人体非对称性的内脏几乎无一例外符合着“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的规律。即脏器的运动特性( 属阳)的分布和发展方向是左,而脏器的实体特性(属阴)的分布和发展方向是右。惟一的反例是,具有运动特性的胆居于右,而实质性的胰脾居于左,但这恰恰体现了“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关系。
    于是,人体内脏从整体上看就是一幅典型的、自然天成的太极图( 如图2所示)。
    解剖脏器太极图的基本特点
    从卦象上看,这种结构正符合上三阴下三阳之泰卦,大吉。上三阴为左肺、右肺、肝脏;下三阳为肠、胃、心脏。诚如《幼幼集成》所云: “……阳从左升,阴从右降”。阳从左升者,体现在从肠到胃再到心脏其运动特性越来越强,代谢越来旺盛;阴从右降者,体现在从左肺到右肺再到肝脏其实体特性越来越强,同样是代谢越来越旺盛。肝脏、心脏 分别居于阴、阳鱼头的位置,正是气最旺的位置。内脏分布在整体上的这种关系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高超与远见。
    人摄纳的饮食与呼吸的自然之清气是人所利用的天地之气的代表,前者为有形之浊阴,后者为无形之清阳。浊阴入于人体当归阳脏,得阳气所化才能为人身所用。故食物进入人体一咽而下膈,直达胃部,渐由胃肠阳气化之而后为人体利用。正所谓阴得阳助才能生化无穷。自然清阳之气入于人体当归阴脏,清阳之气须得阴脏之敛聚而不致散动后才能为人身所用。故吸入之气入于阴肺,由肺脏之阴气敛藏入人体。正所谓阳得阴助才能生化无穷。此天地阴阳之气与人身阴阳之气异趣相引、交感为用之理。
    在人体太极的阴阳之间有着实实在在的交感运动。交感者,指物质的交流、传递、感应、变化。按物质在阴阳鱼之间的流动方向(如图2) 所示,胃肠为阳中之阴,物质(血液)通过血脉(门静脉系统)入于肝脏,肝脏为阴中之阴,故其交感的内容是阳中之阴气入于阴中之阴气;肝脏化生的物质(胆汁)又通过胆管系统进入肠道,其交感的内容是为 阴中之阴气入于阳中之阴气,此亦为同气相求之理。二者之交感构成所谓肝肠循环。肺脏属阴中之阳,肺脏的物质通过肺静脉入于心,心脏属阳中之阳,其交感的内容为阴中之阳气入于阳中之阳气;心脏的物质通过肺动脉流入肺脏,其交感的内容为阳中之阳气入于阴中之阳气,此亦为同气相求之理,二者之交感构成所谓心肺循环。在这里,阴阳二气在异性相吸的交感之中又蕴含同气相求之理。
    解剖是西医学的理论基础,阴阳太极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将二者统一起来,中西医理并行不悖,一方面给解剖研究以新视角,另一方面更是明确了中医学也可以对现代解剖事实进行自己的解释,打破了中医与现代解剖之间的百年隔阂。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11 08:1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3】

素灵词汇日知录

魄汗:魄汗   证名。肺藏魄。魄汗指肺经所出之汗。《素问注证发微》:“肺经内主藏魄,外主皮毛,故所出之汗,亦可谓之魄汗也。”一说魄,古通白。故魄汗亦作白汗。参见该条。
白汗:证名。邪受于里,表虚汗出。出《素问·经脉别论》。《黄帝内经太素吴注》卷七:“白汗者,邪实于里则表虚汗出,故曰白汗。白汗者,气为阳,其色白也。”白通魄,白汗即魄汗。
  渔翁:关于白汗,尚有异见,辑如下: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11日 08:11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33】魄汗 白汗 资料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总2475期
白 汗 小 议
□ 吴弥漫 广州中医药大学
  白汗之名,首见于《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病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历代医家见仁见智,对“白汗”一词曾作多种解释。如吴昆认为是“汗色白”,丹波元简认为是“魄汗”,近世医家或认为是自汗,或认为是身汗,或从丹波氏说。次见于《金匮要略·腹痛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者,大乌头煎主之。”古今医家对“白汗”或解为“大汗”,或解为“冷汗”。笔者认为,解为“汗色白”纯属顺文释义,循环自注,毫无意义;解为“身汗”,解如未解;解为“魄汗”,义无依据;解为“自汗”、“大汗”形是实非,因《内经》对“大汗”只有“汗大泄”、“汗出太甚”、“漉漉之汗”、“多汗”、“灌汗”等名称。《伤寒杂病论》屡见“大汗”、“自汗”之名。“白汗”不同于“大汗”、“自汗”事实昭然。“冷汗”之名,晚出于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那么,“白汗”一词,究竟应作何种解释呢?
  笔者以为应是骤发骤停与情绪体力有关的“量多质冷”之汗。骤发的原因,一是突发内脏剧痛。如《素问》、《金匮要略》所列的两个病例便是。急痛必须急治,量多而冷之汗随剧痛而来,剧痛去则汗立停。二是体力难支、心情极度紧张。如《战国策·楚四·汗明见春申君》:“夫骥齿至也,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脍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淮南子·修务篇》“奉一爵酒不加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骥的特长是驰远而非负重,今用之不当(用其所短去拉盐车上太行山),自然既精疲力竭,又心情紧张,怎会不逼出一身大汗冷汗来?捧一杯酒,会不知不觉过去,如要提起装满了一石酒的容器(尊),必然会既用尽全力,又心情紧张,自然逼出一身大汗冷汗。三是勃然大怒,如《晋书·卷九四·夏统传》“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卷口张,两耳壁塞也”,夏统其人,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同一时代,是对“浊世”深恶痛绝并逃避“浊世”的隐逸之士。当时有人劝他去攀援权贵,谋取一个府或郡的官员来当,以展示他的才华,何苦屈居于山野打柴耕田既劳且贫呢?这便激起了他不满现实由来已久的忿懑情绪:气得竖毛卷舌,面红耳闭,大汗冷汗直流。
  那么,何以不直名大汗或冷汗,而特名“白汗”呢?因为大或冷都不能单独全面表达此汗的性状和它发作的身心状态。文言尚简,“白”之一字便可涵盖此因果概况。白,可作“大”解,如《汉书·诸侯王表二》“陈吴奋其白挺”就是陈胜、吴广奋然而起,举起大(白)棒(挺)打秦统治;白,又可作“冷”解,《说文·白部》“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意即寒凉(阴)主令,物的形色亦同;白,还可作无故而得解,如“白吃白喝”,汗或由天气大热(暑)而出,或因患某种高热病和阴虚、阳虚证而出,今四者皆无而出之,故于“汗”首冠一“白”字。白汗是由内在之急、迫和外在之大(多)、冷组合而成名,非大汗、冷汗等所能代之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11日 08:12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33】魄汗 白汗 资料

《四川中医》1987年01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白汗”当是“自汗”——《内经》“真虚(疒肙)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新探
  刘联群
    <正> 《素问·经脉别论》:“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句中“白汗”一语,历代医注家各说不一,今仍存疑。笔者认为:“白汗”当是“自汗”。理由是:
【DOI】:cnki:ISSN:1000-3649.0.1987-01-019
【正文快照】:
  《素间、经脉别论》:“真虚乡郭合,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句中“自汗”一语,历代医注家各说不一,今仍存疑。 笔者认为:“自汗”当是“自汗”。理山是: 一、汉代“白”字即“自”字 《说文》中有“白”、“白”二字,前者下部从“日”,后者下部从“日”。从“日”得声者音b6i(自),谓“酉方色也,阻用事,物色白云”从“日”得声者音:i(自),谓 .此亦自字也”。(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_蛇1年影印本136页、363页)《说文》又有“自,鼻也,象鼻形”的记载。可知,汉代及其以前,“自”为“鼻”的本字, “白”即是“自”字。“H’’、“白”…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11 08:13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3】魄汗 白汗 资料

汗液为你的健康报警【网络文摘】

      你可以从汗的颜色、气味、部位以及有否伴随症状等方面来捕捉、分析和判断其与疾病的关系。
      一看颜色    黄汗:汗液呈现黄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度所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此外,过多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现暂时性的黄汗。  白汗:从中医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现白汗,多为心肺阳虚所致,常与心肺功能虚弱有关。有时,疼痛剧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红汗: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以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不过,服用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也可有红汗出现。  绿汗:汗液变为青绿色,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胆囊炎。
      二闻气味    尿臭味:汗液散发出尿味,汗干后也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物,常见于尿毒症病人。  腥臭味: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多见于肝硬化。  香味:飘出香味来,常是糖尿病人的体征。
      三看部位    偏汗: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有时也是中风临身的信号。  额汗:出汗仅限于额头,若出汗量少,且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现象。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  鼻汗:鼻翼两侧出汗,多是肺虚的表现。  乳间汗:出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精神疲乏、体力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  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围,常与肾病有关。  手脚出汗:手脚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虚、阳亏引起。若因精神紧张而导致手足出汗则属正常。
      四看伴随症状    多汗伴有怕热、食量增加、心跳加快、肢体颤抖等症状者,可能患上了甲亢。出冷汗,且有面色苍白、晕厥者,可能是低血糖症。多汗呈阵发性,同时有血压升高者,可能是嗜铬细胞瘤在作崇。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15 17:3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4】
风疟
  病名。疟疾之一。
  ①夏季贪凉受风,复感疟邪,至秋而发。《素问·金匮真言论》:“秋善病风疟。”“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素问·刺疟篇》:“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灼,穴俞以闭,发为风疟。”证见烦躁、头痛、恶风、自汗、先热后寒等。治宜发汗,方用桂枝羌活汤、芎苏饮、桂枝黄芩汤等。
  ②即温疟。《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伤寒余热未尽,重感于寒而变疟,名曰温疟,亦名风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15 17:3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字号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素灵词汇日知录 风疟 资料

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  【转帖】

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
【内容提要】本文以宋元时期的瘴疾为讨论对象,意在揭示历史上流行于南方的瘴疾与华夏文化扩散之间的关系。根据宋元时期史书的记载,瘴疾的分布有一个大体稳定的区域;其分布地区的变迁,反映了中原王朝的势力在这些地区的进退盛衰;各地区瘴情的轻重差异,反映了此地为中原文化所涵化的深浅程度。宋元时期医家在瘴疾的救治方面,理论上有深化,证治上有提高,最终使传统中医理论得到突破,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在瘴疾的预防方面,医家不仅强调习其风土的重要性,而且开始以中原医学知识改变南方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这一时期有关瘴疾的记载表明,疾病对人体自然机能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形态变迁的表现。
  
【关 键 词】瘴疾/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文化变迁
  
  
【 正 文】
  
有关瘴、瘴气、瘴病的研究,学者们已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三篇文章特别值得提出。(注: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63本第1分(1993年4月),第67-171页。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第48卷第4期(1993年4月),第304-315页。范家伟:《六朝时期人口迁移与岭南地区瘴气病》,《汉学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年6月),第27-58页。关于“瘴”的研究成果的综述,可参看范家伟上引文及拙作《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唐研究》第8卷,2002年)的有关论述。)萧璠阐明其著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南方的疾病、医疗卫生情况的梳理、分析,探讨其“对当时人们的活动,特别是南迁北人的影响,藉以增进我们对历史上中国向南方的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一个侧面的了解”。因此,萧氏利用大量的文献,重建了汉至宋时期南方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与某些地方流行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疾病对南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此文虽然在某些细微之处还可以商榷,但是他提出的观点令人信服。龚胜生除了描述瘴病的分布变迁以外,还集中探讨了瘴病对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并且指出,两千年来中国南方的土地开发史和瘴域变迁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此文是大陆学界较早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疾病的成果。范家伟则从人口迁移与疾病感染的角度,以瘴气病为例,探讨了六朝时期北人南迁进入岭南地区时所面对的疾病威胁,对六朝时期瘴气的论述颇为全面。总之,这三篇从医疗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瘴气的文章,都对后来的研究者有着积极的影响。上述三位学者对于瘴疾的看法,都是以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瘴疾作为一种地方性疾病,同样也是某种观念形态的反映。笔者曾从这一角度,阐释了汉唐时期的瘴疾,(注: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唐研究》第8卷,2002年,第257-275页。)本文拟对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景观驯化:宋元文献记载中的瘴疾
  
    两宋时期文献中记载的瘴疾,主要集中在今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江西、湖南、海南等省、市、自治区,以及越南等地。其中以广东、广西为主的岭南地区的记载最为多见,但行文中使用的地名往往不一样,有广南、南方、岭海、岭外、岭表等称呼,譬如“广南瘴疠之乡”,(注:《宋史》卷196《兵志十》。)“南方夏秋毒暑烟瘴”,(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8,神宗元丰六年八月乙亥。)或“岭外瘴毒”,(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0,哲宗元祐四年七月丙申。)等等。因此,朝廷对任职岭南的官员优渥有加,规定“岭南官除赴以时,以避炎瘴”;(注:《宋史》卷7《真宗纪二》。)史书表彰关心民瘼的官员“在岭表时,不惮出入之勤,瘴毒之浸”。(注:(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19,神宗熙宁六年“周敦颐卒”条。)诸如此类关于岭南地区瘴情的记录,反映了这一时期岭南一带是人们所公认的瘴域。
    具体而言,广南东路的春州(治今广东阳春)、梅州(治今广东梅州),史书称其“炎疠颇甚”,(注:《宋史》卷90《地理志六》云:“广南东、西路……山林茂密,多瘴毒,凡命官吏,优其秩奉。春、梅诸州,炎疠颇甚,许土人领任。景德中,令秋冬赴治,使职巡行,皆令避盛夏瘴雾之患。”另,因所引各条资料有时间先后之分,而各代政区及名称亦废置不一,为简便计,概以所引资料之地名为准,不另考其沿革。)其他的地方如恩州(后改名南恩州,治今广东阳江)、循州(治今广东龙川)、新州(治今广东新兴)、英德府(治今广东英德)等州也是瘴疠严重之区,而以英德府和春州最为厉害,英德府被称为“人间生地狱”;(注:《宋史》卷200《刑法志二》。)春州在当时更是闻名遐迩的瘴毒之地,当地的志书谓其“与夷獠杂居,瘴疠以春州为首”,(注:(宋)祝穆:《方舆胜览》卷37《南恩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50页。)《宋史》卷270《李符传》的记载则代表了当时普遍的看法:“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熙宁六年(1073)春州被废为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瘴毒可畏,获罪贬官至此的人大多无以生还。(注:(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有《改春州为县》条:“春州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卢多逊贬朱崖,知开封府李符言朱崖虽在海外,水土无他恶,春州在内地,而至者必死,望改之。后月余,符坐事,上怒甚,遂以符知春州。至州,月余死。元丰(当为熙宁)六年,王安石居相位,遂改春州为阳春县;隶南恩州。既改为县,自此获罪者遂不至其地,此仁人之用心也。”中华书局,1997年,第7页。)
    广南西路的宾州(治今广西宾阳南)、桂州(治今广西桂林)、高州(治今广东电白)、雷州(治今广东海康)、化州(治今广东化州)、钦州(北宋时治今广西灵山,南宋时徙今广西钦州)、容州(治今广西容县)、宜州(治今广西宜山)、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廉州(治今广西合浦)、昭州(治今广西平乐)等地的瘴疾也多见于记载。(注: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7、65;《宋史》卷196《兵志十》、卷300《徐的传》;《方舆胜览》卷42《高州》、《容州》,卷159《选举志五》;《新安志》卷10《定数》。)周去非(1135-1189)亦曾详细描述岭南之瘴地,说明的是南宋初期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岭南各地瘴情轻重程度的一些变化:“岭外毒瘴,不必深广之地。如海南之琼管、海北之廉、雷、化,虽曰深广,而瘴乃稍轻。昭州与湖南、静江接境,士夫指以为大法场,言杀人之多也。若深广之地,如横、邕、钦、贵,其瘴殆与昭等,独不知小法场之名在何州……广东以新州为大法场,英州为小法场,因并存之。”(注:(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4,杨武泉校注,中华书局,1999年,第151页。)徐梦莘同样记录了当时官员的看法:“雷虽在广南,其地濒海,绝无烟瘴,土风不异于中州。”(注:(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54,靖康元年九月壬申。徐氏是书成于绍熙五年(1194),所载史事起自政和七年(1117),迄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由此可知广西各地之瘴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化的。)这说明在滨海一带地方瘴疾的分布较少,已大不如前人的记载了。另外,今贵州之瘴地较少见于载记,宋时在大观年间(1107-1110)只短暂地建立过黔南路,但“时虽建城塞,其地荒瘴,遣兵守戍,岁有死亡,无赋入,皆辇内地金帛输之”,(注:《九朝编年备要》卷27,徽宗大观元年“十二月置黔南路”条。)故很快就并入了广南西路。
    福建路所记载的瘴地集中在剑州(治今福建南平)、泉州(治今福建泉州)、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治今福建漳州)。荆湖南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如辰州(治今沅陵)、澧州(治今澧县)、全州(治今全州)、邵州(治今邵阳市)、道州(治今道县)、永州(治今零陵)、潭州(治今长沙市)、武岗军(治今武冈)等都有瘴疾的记载。(注:参见《宋史》卷191《兵志五》、卷193《兵志七》、卷331《周沆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1,绍兴十四年三月癸丑。)
    江南西路靠近岭南的地方,瘴疾的记载也是史不乏书,如南安军(治今大余)、虔州(后改名赣州,治今赣州市)等。(注:关于南安军瘴的记载,参见(宋)陈次升《谠论集》卷5。)虔州又以龙南、安远二县瘴疾最甚,宋代方勺在《泊宅编》卷中中说:“虔州龙南、安远二县有瘴,朝廷为立赏添俸甚优,而邑官常缺不补。他官以职事至者,率不敢留,甚则至界上移文索案牍行遣而已”。《宋史》卷473《秦桧传》的描述也为此提供了确凿的例证:“赣有十二邑,安远滨岭,地恶瘴深,谚曰:‘龙南、安远,一去不转。’言必死也。”
    川蜀一带的泸州(治今重庆泸州)、黎州(治今重庆汉源北)、雅州(治今四川雅安)、维州(后改威州,治今四川理县东北)、茂州(治今四川茂汶)、戎州(后改名叙州,治今四川宜宾)、达州(治今四川达州)、咸淳府(治今重庆忠县)、长宁军(治今重庆万州区)等从唐代以来就是有名的瘴地,尽管这些州前后的辖境有很大变化,可是“地苦瘴毒”的记载未曾减少。(注:参见《新唐书》卷180《李德裕传》;《方舆胜览》卷55《雅州》;《宋史》卷7《真宗纪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4,神宗元丰四年七月壬子。)越南,宋时称交趾或安南,曾是宋王朝开疆拓土的对象,但由于山险路僻,雾潦瘴毒,宋军死亡颇多,在朝廷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后只得作罢。(注:据《宋史》卷270《许仲宣传》载:“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因此,许多大臣对出兵交趾持反对态度,称“交州瘴海,得之如获石田”(《宋史》卷293《田锡传》)。又(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6神宗熙宁十年十二月甲辰“张方平上书”条,载:“复发于安南,使十余万人暴露瘴毒,死者十而五六。道路之人毙于输送,资粮、器械不见敌而尽。”)
    两宋时文献记载的瘴域大体集中在以上地区。《元史》记载简略,但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川蜀、越南等地依然是人所惮行的瘴域。江西、福建与川蜀一带都只记载部分地区存在着瘴。另外,文献新增加的一个瘴地是云南,《元史》卷196《也速答儿传》中就记有官员游宦云南染瘴而逝之事:“武宗时,(也速答儿)由四川迁云南……南征叛蛮,感瘴毒,还至成都卒。”其实,早在唐朝时云南就出现过很多瘴的记载,但由于这一地区先有南诏的崛起,后有大理的建国,其与唐宋王朝的官方交往遂甚为寥落,因而在中原王朝所修撰的史书中,此一时段的状况鲜有反映。(注:《宋史》卷488《外国传四》记载大理国的情况仅寥寥数行,卷204《艺文志》中所录有关云南的地理类著作亦不多。)元朝统一后云南重新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往来增多,遂使瘴疾的记载又出现在官方的记录中。这个现象所隐含的意蕴似乎值得揣摩。理论上,如果云南在唐朝前期、元朝时都是瘴地,那么唐末两宋时自然也不例外,而偏偏这一时段的资料中不见云南有瘴疾,换言之,瘴疾在文献中的记载与其实际的分布区域之间发生了某种游离,果如上文之言,将其归于记载的缺失固然简洁,但假使考虑到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史料都出自中原人士之手,表达的是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或者说是一种偏信之言,则读者也许会有新的想法。综观古籍中记录的南方各地瘴疾的起伏变化,至少可说明如下问题:
    其一,在古人心目中,瘴疾既可以是致病之因,又可以是某种疾病,它产生于暑湿的风土之中。根据这样的观点分析,瘴疾应该有一个大体稳定的分布区域,且在整体的医疗卫生条件没有突破性的改变之前,这个区域不会有所谓的逐渐南移或缩小的趋势。
    历史时期文献所记载的瘴疾的地域范围其实并无多大的改变。如果将笔者对汉唐时期的瘴疾的研究、上文的论述以及龚胜生之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就可看出不同时期瘴疾的分布大体都以今两广、福建、云南、贵州以及江西、川蜀的部分地区为主(注:前引萧璠之文在论述南方的疟疾时,将古时之瘴疾径指为疟疾,亦认为“古代人已明白地观察到:南方,相对于北土来说,是个疟疾盛行的地区。”接着他又具体地描述了汉宋间文献记载的南方各地疟疾流行的情况,可参看。不过,笔者认为,瘴疾有多方面的含义,应该分成不同的层面来阐释。),各时期的差异只是体现在整个区域内部的变化上,即汉唐时期由点到线到面地扩展,宋元以后则有了轻重程度之别,或者某些地方在某时段不见录于史册。这些既反映了北人或华夏文化向这些地域扩张的进程,也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另外,尽管现在已有学者研究证实,瘴疾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疾病,(注:参见冯汉镛《瘴气的文献研究》,载《中华医史杂志》1981年第11卷第1期,第44-47页。)但在瘴疾主要是指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疾这一点上,学者们并没有多大的分歧。现代流行病学对疟疾流行区域的调查表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疟疾分布,且由北而南越来越严重,总的趋势与纬度相平行;(注:参见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下)(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第183页。)这样的区域流行态势,从古至今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注:当然,不能排除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对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造成疾病分布区域的南北推移。但气候的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而且文献不足征,故气候的波动对疾病流行范围的影响只能暂不列为本文讨论的对象,作前后一致处理(前引萧璠之文也是如此做法)。龚胜生认为气候的变化是引起瘴疾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笔者存有异议,认为无论其前提或结论都尚需再加推敲。龚文所持气候冷暖变迁的理论是以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为基础的,这一研究迄今已有多位学者补充修正,例如就唐代的气候而论,满志敏的研究(见《历史地理》第8辑,第1-15页)就表明隋唐时期并非是一个温暖期,而可分冷暖不同的前后两期。如果此论不虚,那么不同类型的疟区也会相应地随之进退,而并非是一味地南移。在这一方面,前引范家伟之文亦有与此类似的看法,见其文中注72。)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没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瘴疾在近两千年来呈现出逐渐南移的趋势。在采用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大规模地预防和消灭疟疾以前,中国的高疟区大致分布在北纬25度以南的地区,也就是南岭以南和云贵高原南部地区。(注:参见上海第一医学院、武汉医学院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第356、183-187页。书中根据地理纬度的流行特征,将我国划分成了四个类型的疟区,分别是:北纬33度以北地区,北纬25-33度之间地区,北纬25度以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以此对照笔者所划定的瘴疾的范围,当可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疟疾高度流行的高疟区和中度疟区的山地基本上可归入历史时期文献所记载的瘴地之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代瘴疾的分布区域应当是大体稳定的。
    其二,文献中瘴疾在各地分布的变迁,反映了中原王朝的势力在这些地区的进退盛衰。上文阐述的云南史料对此已有所说明,与此相似的是青海一带的“瘴气”,(注:需要指出的是,文献中青海一带的“瘴气”的性质与南方的完全不同,可参考笔者在《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中的阐述。)在唐以前亦屡有所见,两宋时随着政治形势的改变,就不再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比如贵州,唐以前的文献中贵州地区甚少有瘴疾的记载,其地基本上是少数民族所聚居的羁縻州县,为中原王朝势力所不及。宋朝时曾短暂地设置了黔南路,但不久即废入广南西路。其时王祖道以虚辞徼富贵,遂促成此事,被蔡京誉为“混中原风气之殊,当天下舆图之半”,实际情形是“徭、黎渠帅不胜忿,蜂起侵剽”,根本不曾归服款化。(注:《宋史》卷348《王祖道传》。)元代对贵州的记载明显增多。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正式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此后该地区瘴疾的记载的分布也比前代更为广泛。(注:参见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和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两文中的有关说明。)故大体可以认为,史书中所记录的瘴地的分布情况,大体折射出中原王朝的势力在这些地区的消长变化。
    其三,在华夏(汉)文化占主导地位以前,瘴情在南方各地的轻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地为华夏(汉)文化所涵化的深浅。到宋元时期,华夏(汉)文化渗透、改造这些地区的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之中。从上文所引述的资料中,可以寻绎出某些蛛丝马迹。如以雷州为例,北宋时的人们“说着也怕”,到南宋初期产生“瘴乃稍轻”的看法,再后来则认为“绝无烟瘴,土风不异于中州”。这就是说,瘴明显地减轻直到消失之后,地方的土风就逐渐与中原地区的类似乃至相同了。如此说来,则瘴疾与中州之气就是相对应的事物且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瘴情的轻重有无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是华夏(汉)文化对南方各地影响程度的大小。换言之,是历史时期北人南迁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注:参见黄滨《历史上珠江流域人口移动的主流变迁初探》,载《广西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才使岭南的一些地方呈现出了与往日气质迥异的景观。
再以桂林为例。虽然唐代白居易在诗中称“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注:白居易:《送严大夫赴桂州》,《全唐诗》卷442。)但实际上白居易并没有到桂林生活的经历,不能知其详情,再说这样的送别壮行之诗,一般都是褒扬劝勉之辞,不宜将目的地说得一无是处,因此诗中之语不能全然置信。根据前文摘引之史料,北宋时期本应戍守桂林的士兵都撤退到荆湖南路辖境内的全州与永州了,这意味着此时来自北地的戍卒并不适应桂林的风土,但是到南宋以后,士大夫们却认为:“自荔浦以北为楚、以南为越。今静江(即桂州,绍兴元年以高宗潜邸升府)有中州清淑之气,荔浦相距才百余里,遂入瘴乡,是天所以限楚越也。”(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3《舆地考九》。)所谓的“有中州清淑之气”,在北来士人眼中,就是指此地已归化于中原华夏(汉)文化之中,不再属于异族的瘴乡蛮土了。不难想见,与唐代一样,宋元时期的“瘴”依然与“蛮”有着不解之缘,“瘴”的深浅是与“蛮”的生熟联系在一起的。(注:史书中多有以是否熟悉汉文化为标准来判断少数民族归化程度的称呼,如熟夷、熟黎、生黎、生獠等。)另外,梅莉等在分析明清时期瘴疾的分布与变迁时,集中讨论了北方移民的南迁与瘴区的南移、缩小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开发是瘴区缩小、瘴病减轻的主要原因。假使换一种说法,应可作如是理解,即历史上地区开发的逐渐成熟,也就是中原华夏文化不断地涵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既然如此,则将瘴的轻重有无看作是一种观念的变迁,就算不得唐突了。换言之,由于人们以华夏(汉)文化为准绳持续地影响、驯化南方各地的景观,使得这些地方逐渐与中原的风气趋同,因此人们认为是“中原清淑之气”冲淡、疏减了瘴气。这一文化变迁同样反映在宋元时期的医书医方之中。
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二、风土改良:宋元医家视野中的瘴疾
  
    宋元时期的医书医方是以另外的方式来表述岭南一带的文化变迁的。在医家的眼中,瘴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或者至少是致人患病的因素。在面对瘴疾的威胁时,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如何解释其病因病机,以及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救治并阻止其蔓延。然而这种努力要受到医家的知识背景和医疗水平的制约,医家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他认识疾病的方式,其医疗水平则决定了疾病救治的有效程度。唐以前的医家对瘴疾还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在治疗方面也显得比较粗略;而两宋时期的医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大有进展,在此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一,医家根据《内经》等医典中的风土观对瘴疾的原因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其二,医家对瘴疾在治疗上的争论与改进;其三,医家面对瘴疾所提出的风土驯化与改良的要求。
    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肇基之地,在宋以前这里一直都是文明的中心地所在,其周边的民族则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这使黄河流域的人们认为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中国”,是文物丰盛的礼仪之邦、世界的中心。这里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草木丰茂,因而造就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在如此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中,人们所形成的风土观,就是认为这里土厚水深,阴阳合和,最利于万物的生长发育,即所谓“中国,天地之中,阴阳之际也,日月经其南,斗极出其北,含众和之气,产育庶物”。(注:《盐铁论·轻重》,王利器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0页。)其四周则是蛮夷戎狄所生活的地方,为积阴或积阳的“不毛之地”,不利于人的生存,特别是南方地区,阳气常泄,水土恶弱。这一风土观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注:此亦可参考前引萧璠之文的有关论述。)并且始终影响着医家对地方风土的评价。(注:梁其姿在《疾病与方土之关系:元至清间医界的看法》一文中,谈到了元以后医界的方土观经历了从五方观向南/北或东南/西北二元模式的转变,洵为的见。梁文进一步指出:“元以后医家的方土观强化了西北与东南的对比,他们认为西北水土高爽,外在致病因素较少,人的禀赋又较强,不易产生疾病。而东南方人的禀赋较弱,容易被卑湿水土所产生的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直至明清仍以西北及北方为文明的起源,虽然当时无论在经济上、文化上,东南、甚至岭南地区已是较发达的地区,但是历史上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仍然被视为有最强元气的地域。”(载《性别与医疗》,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第165-212页)笔者以为,北方之所以一直被视为元气最强的地区,是因为中医早期的理论体系、治疗方法,以及由此撰成的医书如《黄帝内经》等,都是以北方的气候、地理环境为依据的,它们被后世的医家奉为圭臬,从而使北方的风土成为了人们认识的“原型”。)
    南方的瘴疾从其出现之日起就被认为与外部环境的暑湿密不可分,如《后汉书》卷54《马援传》、《隋书》卷31《地理志下》说“下潦上雾,毒气重蒸”,“自岭已南二十馀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医书中则说瘴疾的产生是因为“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注:(隋)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10,温病诸候之瘴气候条。)都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所以瘴气最初多指山岚溪源蒸郁而生的毒气,到北宋末年时,这样的认识随着医家对瘴的了解增多而不断深化。如宋徽宗时编撰的《圣济总录》,就详细地论述了瘴气发生的原因、时间及拯治方法,其中对瘴气原因的分析,显示出编撰者极力将它嵌入传统中医理论框架内的企图,其文曰:“传言:瘴气乃山川毒厉之气,又云江山雾气多瘴,凡以其气郁蒸而然也……且阳生于子,盛于巳;阴生于午,盛于亥;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长。而广南位当巳午,则阴阳之气蕴积于此可知矣。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阴也,土地高厚;东南阳也,地土卑下,而广南属东南,则土地之卑下可知矣。以土地卑下而阴阳二气所蕴积,是以四围之山,崇高相环;百川之流,悉皆归赴。及秋草木不凋瘁,冬令蛰虫不伏藏,寒热之毒,蕴积不散;雾露之气,易以伤人,此岐伯所谓南方地下水土弱,盖雾露之所聚也,故瘴气独盛于广南。”(注:(清)程林:《圣济总录纂要》卷5,疟疾门之瘴气条。)这一段话先转述了前人关于瘴疾的种种传言,继而按照宋代官方所推重的五运六气学说和《内经》的思想来阐述瘴之缘由,虽然将广南划归到东南部显得有些削足适履,但它不再仅仅以南方暑湿的特性一言以蔽之,而是从经典医书中找寻依据进行解释,使之较为圆满地进入了中医理论体系,为后来的医家进一步的探究指明了一条合理的路径。至南宋初期,李璆撰成《瘴疟论》,开篇即论述瘴气所生之由:“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而二者相薄,此寒热之疾所由以作也。”接着他又从岭南的气候环境与人体病理之间的关系上仔细加以论证,强调要根据西北、岭南之人不同的体质状况来用药:“大抵西北地寒,土厚水深,又人食酥酪之类,病者多宜发散转利,伤寒、温疫至有汗不得出而毙者,气常收敛故也;岭南阴气不收,又复卑湿,又人食槟榔之类,气疏而不实,四时汗出,病者岂宜更服发散等药,此理明甚!”(注:《岭南卫生方》,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10页。)这就完全立足于中原传统医学理论,使人们对瘴疾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为临证治疗确立了基本原则。
    在瘴疾的治疗方面,隋唐以前就有针对岭南的风土、疾病而编撰、搜集的医方见于著述,从流传至今的有关医书中可知,直到唐朝初年,瘴疾依然被分列于不同的疾病证候类别,似乎表明医家对瘴疾的了解还很模糊。当然,六朝时有的医家已将某些瘴病与疟疾相比照,称之为“山瘴疟”,其病症与疟疾类似,主要表现为使人“发寒热,休作有时”,隋朝时医家则提出“夫岭南青草、黄茅瘴,犹如岭北伤寒也”的说法,(注:《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11,疟病诸候之山瘴疟候条;卷10,疟病诸候之瘴气条。又,“山瘴疟”之称,南朝宋陈延之《小品方》已有提及。)这说明医家是从症状,而非病因上来推定两者之间的联系的;而且他们遵循《内经》的思想所建立的中医理论,在面对新的气候环境时,还不能合理地解释瘴疾与疟疾的关系。《素问·疟论篇》认为:“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认为疟疾是由于人感“六淫”之气而产生的病症,瘴疟则是因“山溪源岭嶂湿毒气”而引起的,两者的病因不一样,所以隋唐乃至北宋时期的医书,譬如《外台秘要方》和《圣济总录》等,虽然都把瘴疾大体归为疟病之一类,但往往对其病因另有说明,并不将瘴疾径直指为疟,正好反映出这种理论的断层。应该指出的是,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卷5《疟病·山瘴疟方》曾摘引前代佚书《备急方》中的观点,认为瘴与疟实际上是同一种疾病,而且所论颇详。(注:王焘《外台秘要方》卷5之《疟病·山瘴疟方》云:“备急:夫瘴与疟,分作两名,其实一致。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别有异病。然南方温毒,此病尤甚,原其所归,大略有四,一山溪毒气,二风温痰饮,三加之鬼疠,四发以热毒,在此之中,热毒最重。”高文铸校注,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84页。)然而,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两宋时的医家似乎没有把二者等量齐观,如《圣济总录》认为:疟疾“或本于痰,或本于瘴疠,或本于鬼神,或本于邪气”,即瘴疠只是感染疟疾的原因之一,瘴包含在疟之中;而瘴同样包括了多种疾病,在治疗上也有种种不同,《圣济总录纂要》卷5说“阅诸方论,治瘴气之法不一,或谓其症与伤寒相类,有在表可汗者,有在里可下者,有在膈可吐者,或以治疟法治之者”,这说明在当时的医家看来,两病各自包容了对方的一部分,不能互相代替。
    或许是基于上述的认识,两宋时的医家对瘴疾的治疗显示出了一个提高、细化的过程。比如,苏轼、沈括的《苏沈良方》卷3中记载了一条治疗瘴疾的方子,此方认为“瘴疾皆因脾胃实热所致,常以凉药解膈上壅热,并以此药通利,弥善;此丸本治岚瘴及温疟,大效”,大概是把瘴疾看作了外感病邪化热入里,壅滞脾胃而产生的病症,与温疟稍有差别。稍后唐慎微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5《水气》中提出瘴疾是由湿所引起之疾,并可以与它病同治:“江湖间露气成瘴,两山夹水中气疟,一冷一热相激成病症,此三疾俱是湿为,能与人作寒热,消铄骨肉,南土尤甚,若欲医疗,须细分析,其大略皆瘴类也,人多一概医之,则不差也。”这样的观点到南宋时就不再被认为正确了,此时的医家指出,瘴疟病“虽是时行之疾,然老少虚实,受病有浅深,大率不同”,应当“随症用药,若只言瘴病,一概治之,万一不能取效也”,(注:(宋)陈师中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南总论》卷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指南总论》为南宋许洪所撰,主要简述药物合和、炮制及几十种病症、治法和用药。)因此,医家按照瘴病症状的不同,将其加以细分,且对症各有疗治之法。
    具体而言,南宋至元初医家对瘴疾的看法,可从宋末元初的医僧继洪所编之《岭南卫生方》中窥见大概。书中辑录有李璆《瘴疟论》、张致远《瘴疟论》、王棐《指迷方瘴疟论》、汪南容《治冷热瘴疟脉证方论》、(注:《岭南卫生方》之“前言”疑王棐与汪南容同为一人,萧璠之文中虽认为此说尚待考,但亦认为“是极有可能的”。笔者曾略加考证,认为此说当可信从。)章杰《岭表十说》、继洪《卫生补遗回头瘴说》、《治瘴用药七说》、《治瘴续说》等,全书探讨了岭南瘴疟的病因病机,在防治原则上主张重用温法、慎用清法。此书各篇所作时间不一,如能考定其大致作成之年代,当可见出当时医家认识上的进步。据有关资料,笔者粗略推算,李、张二文当作于南宋绍兴年间,(注:李、张二人传记分别见《宋史》卷376、377。)王棐的《指迷方瘴疟论》要稍微晚出一些,然亦当写成于周去非撰写《岭外代答》之前。(注:南宋初期宦游岭南者如范成大、周去非等人对瘴的记录,已为人所熟知,但如果比照王氏与周氏之作,就会发现两书中有关瘴疾的文字颇多雷同,周氏大概是在参考王氏文字的基础上,综合他书而作。)关于章杰《岭表十说》的时间问题,前引萧璠之文中提到一条线索似可作参考。(注:前引萧璠之文曰:“《宋会要辑稿》卷一六四《刑法》一之三六记绍兴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前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章杰言……’,撰《岭表十说》者或许即是其人。”)又据《岭表十说》的内容推测,章杰可能与李璆、张致远为同时代人或稍后一点。释继洪为宋末元初人,然其所述,大抵踵事增华而已。
    从李璆和张致远两人的《瘴疟论》来看,南宋初年医家在辨证施治时,都非常强调异法方宜的原则,这可说是对岭南陋医的拨乱反正,此前岭南的医家全然不顾地方的风土以及民众的体质迥异于北方,盲目执守成方,将岭南之瘴与岭北之疟视作同种疾病进行疗治,结果常常造成误诊,甚至葬送患者的生命,所以李璆感慨万分,叹息“瘴疠未必遽能害人,皆医杀之也”。章杰的《岭表十说》比较注重瘴疾的预防,他抨击了当时岭南之民喜食槟榔、北来之人往往饮酒避瘴的做法,同时认为岭南之病不能全都概括为瘴疾,“岭外虽以多暑为患,而四时亦有伤寒、温疫之疾,其类不一,土人不问何病,悉谓之瘴,治疗多误,天阏者何可胜数。”“仆观古方,饮溪涧水中毒,令人失音,则知凡失音者,未必皆瘴也。”(注:《岭南卫生方》,第4、58、60页。)王棐的《指迷方瘴疟论》是他游宦桂林等地时,在研究岭南的方书和李、张二文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医疗经验对瘴病的救治和预防作了一番评价。在他的时代,岭南的医疗水平已大有提高,医家不再将所有的病都称为瘴了,往日的瘴疟也被细分为冷瘴、热瘴和痖瘴,只是在治疗方面还不如人意。王氏认为冷瘴就是岭北的痎疟,热瘴乃热气蒸郁或饮食积热所致,痖瘴疑为伤寒失音之证或中风失语之证;周去非则说“冷瘴以疟治,热瘴以伤寒治,痖瘴以失音伤寒治”。从这些病名和治则的比照可以看出,瘴疾不断地向着疟疾、伤寒等岭北的疾病靠拢,这就在无形之中拓宽了医家对疟疾的认识。到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许洪编纂《指南总论》时,又对伤寒与瘴疟等疾病进行细分和区别,它提出了十六条伤寒之证,湿温、温毒、热病、温病、温疟、晚发疫疠等名列其中,继而特别指出:“中暑、伤痰、食积、虚劳、瘴疟、脚气与伤寒相似,而实非伤寒。此证人不晓,皆言即伤寒也。”(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南总论》卷中。)这种精细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由博返约的趋势,南宋末年时,医家对疟疾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类整合,如杨士瀛的《仁斋直指》卷12在阐述痎疟时,就只把瘴疟与风疟、寒疟、暑疟、湿疟、牝疟、食疟等数种平行列出,而于其总论曰:“风寒暑湿,邪自外来;饮食居处,邪由内作,此痎疟感受之胚胎也,岂特夏伤于暑,秋必为疟哉!古人盖以其受病最多者言之耳。”虽为古人开脱,其实表达了医家对痎疟病因认识的突破,它不仅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更新,而且暗示着中医所涵盖的地域范围的扩大和环境适应性的加强,其中北人南迁所带来的文化的扩张与包容,当不可小视。
    当然,按照《素问》中的思想,高明的医家应该“治未病”,即提醒人们既要亡羊补牢,但更应未雨绸缪,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摄节有致,未病先防。北方人认为南方水土恶弱,极不利于人的健康,故而在南行时,往往采取很多措施来防治可能侵害人体的疾病,如隋唐时期有人佩带绛囊防治瘴气,(注:参考范家伟《中国中古时期绛囊系臂与辟疫观念》,《“洁净”的历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生命医疗史研究室,2000年,第275-302页;《从医书看唐代行旅与疾病》,《唐研究》第7卷,2001年,第205-228页。)两宋时医家强调要讲究修养之法,避色节欲等等,这些旨在驯化风土的措施,多以中原医学的防病养生思想为依据,注重增强南来北人的抗病能力。无论效果如何,其所提示的思想,乃是积极地适应地方风土,以求与土著居民一样,“久而与之俱化”。当然,这并不是说土著居民从来不会罹患疾病,而是说“生于凌者安于凌”,(注:《圣济总录纂要》卷5,诸疟统论之瘴气条。)土人已经适应了生在其中的风土。其实,据史料记载,直到宋元时期,岭南依然是缺医少药的地方,当地居民也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意识,“岭南无医,凡有疾病,但求巫祝鬼,束手待毙”。(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9,绍兴十九年六月辛酉。)针对这种信巫不信医的习俗,或有任职岭南的官员请求朝廷颁赐医书医药以接济百姓,此乃中原医学知识渐被南方的要因,与医家的愿望相当一致:“夫民虽至愚,而孰不能趋利避害?况性命所系,晓然易见,若医者能愈人疾,彼何若不用?盖岭外良医甚鲜,凡号为医术者,率皆浅陋,又郡县荒僻,尤乏药材,会府大邦,间有医药,且非高价不售,岂闾阎所能辨,况于山谷海屿之民,何从得之!彼既亲戚有疾,无所控告,则不免投诚于鬼,因此而习以成风者也。近岁北医渐至,长吏父老,倘能使之转相传习,不亦善哉。”从这些呼吁中可以感受到,北医南至对于改善岭南的医疗卫生条件当功不可没,虽然这些人在治疗瘴疾时可能因率尔操觚,“用北方伤风、伤寒法,或汗或下”,使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毕竟慢慢地改变了“过桂林以南无医药”的状况。不仅如此,在改善生活条件以帮助当地居民抵御疾病侵袭方面,医家也提出了建议:“岭外虽以多暑为患,……间有一岁盛寒,近类中州,而土俗素无蚕绩,冬不挟纩,居室疏漏,未尝塞向墐户。忽遭岁寒,则次年瘟疫必兴。医者之治瘟疫,当以本法治之,而随其风土气候,与夫人之强羸,少出入焉可也。长吏父老,当化其民俗,使有御寒之具,庶不蹈于疾疢。”(注:《岭南卫生方》,第60、10、14、58-59页。)这些改良南方风土、化成民俗的建议是否得到实施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它透露出的信息不言而喻。医家既协助北人适应南方的自然条件,又在努力改善南方居民的生存环境,二者相辅而行,结果就是重塑了南方的社会文化景观,或许南迁之北人所见所感的“中州清淑之气”,就呈现在这样的景观之中。
总之,宋元时期的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15日 05:33pm 时添加 -=-=-=-=-
总之,宋元时期的医家在瘴疾的救治方面,显示出这样一条轨迹,即在理论上不断调适深化、在证治上逐渐提高细化,最终使传统中医理论得到升华,具有了更强的解释能力;在瘴疾的预防方面,医家不仅强调习其风土的重要性,而且更多地表现出以中原医学知识改造南方风土的热情,这种尝试对于促进南方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15 17:3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三、疾病流行与社会文化变迁
  
    宋时的字书往往将瘴疾解释为“疠”或“热病”。(注:如《原本广韵》卷4、《类篇》卷21、《六书故》卷33、《集韵》卷8、《增修校正押韵释疑》卷4等均是。)言瘴为疠,实沿袭前代人的看法。宋人已经认识到冷瘴“专与痎疟相类,秋来则多患此,天凉及寒时少有之,却与伤寒不同,不传染,不传经,无变证,所以易医”;(注:《岭南卫生方》,第18页。)释瘴疾为热病,是将瘴疾看作流行于岭南一带的地方病,故宋人云:“赣之龙南、安远,岚瘴甚于岭外。龙南之北境,有地曰‘安宁头’,言自县而北达此地,则瘴雾解而人向安矣。”(注:(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10。)又云:“六十七里至兴安县,十七里入严关,两山之间仅容车马,所以限岭南北。相传过关即少雪有瘴。”(注:(宋)范成大:《骖鸾录》,二月二十七日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从侧面揭示出瘴疾在古人心目中有着相对稳定的分布区域,现存的史料与现代的研究亦已证实这一点。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瘴疾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其分布状态的改变以及在南方各地的轻重差异,折射而出的是岭南地区文化上的变迁。这样的变迁,同样透过人们对瘴疾本身的认识过程表现出来,瘴疾在病因病机上被纳入中医理论的范畴,瘴疾在辨证施治时被视作岭北的疟疾、伤寒,医家在瘴疾的防治方面改良风土的努力,揭示出岭南地区的土著文化逐渐为中原华夏文化所濡化的内涵。
    借助现代医学的眼光来分析宋元时期的瘴疾,也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情。笔者的研究认为,瘴疾是北人南迁后因水土不服等原因所罹患的疾病,诚如其他学者所说,它虽然包含了某些外感热病,但主要是指恶性疟疾。根据疟疾的流行病学分析可知,疟疾有两种流行形式:一是地方性流行,一是爆发性流行。地方性流行常见于高疟区(即稳定性疟区),这些地区具备疟疾流行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相对稳定,导致疟疾经常性流行,但除婴幼儿童外,一般人群免疫水平高,因此在稳定性疟区较少出现爆发性流行。爆发性流行多见于低、中度疟区,人群免疫力较低,其诱因常常有以下几种:第一,输入传染源;第二,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区或由低疟区进入高疟区;第三,由于自然或人为条件导致按蚊孳生地增加,或增加了按蚊吸血的频度;第四,前次流行后的人群的免疫力水平已自然降低。(注:参见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下),上海第一医学院、武汉医学院主编《流行病学》。)中国的低疟区,即北纬33度以北地区,或者说大体处于淮河以北地区的居民,一般都不具备疟疾的免疫力,而我国历史上的移民主体,都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群。当这些来自低疟区又无免疫力的人陆续迁移到南方的高疟区时,他们很快就会因受到传疟媒介——按蚊的攻击而感染疟原虫,发生疟疾也就在所难免了。但疟原虫在人体内还要经过一段潜伏期才出现临床症状,间日疟通常为8-27天,平均14天;恶性疟6-25天,平均11天,所以按蚊的叮咬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故古籍中记述瘴时鲜有提及蚊蚋者;再者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人们根本无法弄清致病之由,只好归之于山林草莽河湖之间的轻烟薄雾,且一概称之为瘴疾。既然如此,则瘴的流行形式应与疟疾相似。可是,仔细地分析相关资料,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某些差异,即瘴疾的爆发性流行,往往由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区后引起,多发生在高疟区。这就是说,上述四条导致疟疾爆发性流行的因素中,只有第二条与瘴疾最有干系,而其他几条甚少与焉。
    输入传染源的问题,从疟疾的流行动力学来看,一般是疟疾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进入无疟区或低疟区而引起疟疾的爆发,高疟区不应有从低疟区输入传染源的说法。由于古人眼中的瘴疾是流行于南方的热病,与北方的疟疾不同,所以在史料中很难找到瘴疾流行于北方的记载,(注:笔者仅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8神宗元丰六年八月乙未条中找到一个例子:“先是,子渊献议,后五万人开修温县大河陂直河,以回河流。既而雨水、瘴疫继作,死亡者甚众。”温县即今河南省温县,属于低疟区,这可能是一次疟疾的爆发性流行,从何而起已无从得知了。)即使有岭南的疟疾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来到了岭北,如果他因疟疾而死亡,当时人们会说他是“染瘴而亡”,但是由他所引起的疟疾的爆发流行,则不会被人称为瘴病,而只会看作疟疾,故第一条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第三条因文献阙载,也就无法讨论。至于第四条,史料记载中有“岭南诸州多瘴毒,岁闰尤甚”(注:(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卷63《仕宦岭南》。)之说,或许与瘴疾的周期性爆发流行有关,却难以证明其缘由是人群免疫力的降低,况且寥寥数语,用以立论似乎过于单薄。归根结底,文献中所记载的一次次瘴疫的爆发性流行之所以出现在高疟区,是因为北方经常有大量的人口向南迁移,使得瘴疾呈现出这样的流行模式,即随着人群不断地进入岭南,瘴疾就因此频繁地爆发;随着人群所至之地点的逐渐增多,瘴地的分布也就会越来越密集。
    疟疾的流行病学分析还表明,感染疟疾之后,身体对疟原虫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会随着再感染和反复发作次数的增多而加强,最终达到动态的平衡而使疟疾由爆发性流行转化为地方性流行,就现症病人的数量来比较,地方性流行的要远远低于爆发性流行的,个中原因自不待言。但以此来考量宋元时期人们对瘴的论述,结论却大不一样。尽管当时人们早已观察到,“凡往来岭南之人,无不病且危殆,何也?若所谓南人生长其间,与水土之气相谙,外人之入南者必一病,但有轻重之异,若久而与之俱化则可免矣。”(注:《岭南卫生方》,第18-19页。)换句话说,人们到达岭南后至少会感染一次疟疾,致使身体产生免疫力,表现在整个人群中,就是瘴疾患者减少乃至消失,瘴地疫情严重程度的降低。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免疫力的结果,在他们以南方水土温暑、风土恶逆等来解释瘴疾的原因时,瘴疾的减轻被他们认为是因有“中州清淑之气”相通,而使其“土风不异于中州”。在这里,人体的生物病理性的改变表现的是社会环境的变迁,疫情的有无表述的是文化的野蛮与驯服;疾病对人体自然机能的影响,实质上反映了社会文化形态的变迁。这大概是瘴疾的流行模式的另外一面。然则,综观瘴疾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疾病,其发生、扩张、减轻乃至消失的整个过程,无不以社会文化的演进为其轴线。
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20 07:5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5]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20日 07:52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资料

风者,百病之始也
2007-04-16 10:36:32 / 个人分类:中医养生
风者,百病之始也
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只是对风的一种简单认识。风就是属于自然界中存在的空气流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在空气中有不同程度的速度,现代气象学分为十二级。一般来说,现代人或各政府,对风的重视仅仅也只是注重风对自然的破坏方面。如各种台风的预告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风其实对人的影响更大,如果不注意,损失会更严重。
我国古人对风的认识最早,也最有见地。
我国先民,在对自然及生活的实践当中,逐渐概括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很有规律性的“八方风”,并使其指导我们的农耕作业,同时,也逐渐认识到风对人的影响。“八方风”其实就是东南西北四风,加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风,合称八方风。春季从立春开始,到春分这四十五天时间,风向居多为东风,从春分到 立夏这中十五天时间,居多为东南风;夏季从立夏开始,到夏至这段时间,共四十五天,风向多为南风,从夏至到立秋,又四十五天,居多为西南风;秋季从立秋开始,到秋分止,这段时间为四十五天,风向居多为西风,秋分到立冬,是西北风;冬季三个月,从立冬到冬至,是为北风,从冬至到立春,这四十五天时间,多为东北风。八方风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至为重要,认识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特别我国长期以来,都属于农耕社会,风对农业生产更是为人们所重视了。
风不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实对工业,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忽视了这些影响,我们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方面,我就不用说了。其实,风对人本身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身处于宇宙当中,少不了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些脱离自然而不受影响的说法,是很不客观,其实也是反自然的。
生活中,人们谁也离不开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空气流动而形成的“风”,其实,风也是空气,空气受寒热温凉的影响,而形成风,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自然界中的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重要因素,风寒暑湿燥火,风为首,风乃百病之长。故《黄帝内经》曰:“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黄明峰稿)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20日 07:54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资料

风的医学释义
       中医病因学概念,又称风邪。风邪致病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风本指自然界中因空气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气候或环境状态,为春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见气)。但这种气候或环境状态能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易感的人发生疾病,对这些人来说,外风便成为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内风则指由多种原因引致的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病理状态,与肝的病变密切相关。外风与内风虽有区别,但在临床上都有发病迅速、变化多端的特点。
       风虽属春季之主气,但四季皆有,故外风致病无季节性;又因寒、湿、燥、热(火)等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或风与体内痰、湿相结合致病。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寒湿痹等。所以,外风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是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故有“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长也”之说。外风属阳邪,其性轻扬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出汗、恶风等症状。外风还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故致病后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风痹(行痹)呈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风疹来势急剧,其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消退后常不留痕迹。外风所致病证较多,应依据其症状和体征来确定所侵犯的人体部位,以及兼挟的其他邪气(或性质)。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外风兼挟寒或热邪,侵犯人体肺卫,产生发热、头项疼痛、恶风、畏寒、咳嗽等症状,俗称伤风、感冒。对外风所致病证的治疗总以祛风为主,同时兼治其他邪气,如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的方法,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的方法。
       内风大多由肝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又称肝风内动。与外风所致病证不同,内风致病的病理状态在临床上可出现眩晕、抽搐、痉挛、颤抖、蠕动、口眼?斜,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肢体异常运动的症状,古人因此而类比为风。内风证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等,引致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致肝气不能疏泄,郁而化火,或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而无制,亢盛而化风,上升巅顶或横窜脉络,从而导致卒倒昏不知人,又称为“中风”(与西医的脑血管病大体相同)。热极生风多在急性热病的极期,由于热邪炽盛,燔灼肝经,阳热亢盛而化为内风,出现神昏、抽搐等症。阴虚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严重的汗、吐、泻之后,此时阴液枯竭,肝所主的筋脉无以濡养,临床可见筋挛肉?、手足蠕动等症。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肝藏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手足拘挛不伸等症。诊断内风证候,应依据其各自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治疗应针对各自的病因,如肝阳化风者宜平肝熄风,热极生风者宜清热熄风,阴虚风动者宜育阴熄风,血虚生风者宜养血熄风。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5月20日 07:57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资料 风

风的自然释义
       风 wind
       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流。阵风(又称突风)则是在短时间内风速发生剧烈变化的风.气象上的风向是指风的来向,航行上的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在气象服务中,常用风力等级来表示风速的大小。英国人F.蒲福于1805年所拟定的“蒲福风级”将风力分为 13个等级(0~12级)。自1946年,风力等级又增加到18个(0~17级)。风和阵风对飞机飞行影响很大。起飞和着陆时必须根据地面的风向和风速选择适宜的起飞、着陆方向;飞行中必须依据空中风向和风速及时修正偏流,以保持一定的航向和计算出标准的飞行时间;修建机场时必须根据风的气候资料确定跑道方位。另外,风对飞机飞行性能也有明显影响,例如飞机逆风飞行时,飞机升力将会增加。阵风则对飞机飞行载荷产生显著的影响,在飞行器的设计中需要给出描述阵风的模型和强度标准。
       风的定义
       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 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而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风的测量多用电接风向风速计、轻便风速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农田中微风的热球微风仪等仪器进行;也可根据地面物体征象按风力等级表估计。
       风的成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 21%)、水蒸汽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
       而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气压相对较高的地带流向低气压地带引起的。
       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的微风。而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的变化。
       风的影响
       风是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风速适度对改善农田环境条件起着重要作用。近地层热量交换、农田蒸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等输送过程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强。风可传播植物花粉、种子,帮助植物授粉和繁殖。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国盛行季风,对作物生长有利。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高原、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山,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风对农业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它能传播病原体,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风是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飞蝗等害虫长距离迁飞的气象条件。大风使叶片机械擦伤、作物倒伏、树木断折、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大风还造成土壤风蚀、沙丘移动,而毁坏农田。在干旱地区盲目垦荒,风将导致土地沙漠化。牧区的大风和暴风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冻害。地方性风的某些特殊性质,也常造成风害。由海上吹来含盐分较多的海潮风,高温低温的焚风和干热风,都严重影响果树的开花、座果和谷类作物的灌浆。防御风害,多采用培育矮化、抗倒伏、耐摩擦的抗风品种。营造防风林,设置风障等更是有效的防风方法。
       风的能量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极为风能。风能使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风。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再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地球在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里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
       实际上,地面风不仅受这两个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响,山隘和海峡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还能使风速增大,而丘陵、山地却磨擦大使风速减少,孤立山峰却因海拔高使风速增大。因此,风向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较为复杂。
       在有海陆差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在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气压比海洋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相反,大陆比海洋热,风从海洋吹向内陆。这种随季节转换的风,我们称为季风。所谓的海陆风也是白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间由平原或山坡吹向,前者称谷风,后者称为山风。这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的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这时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交快,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山谷,称为山风。当太阳辐射能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约吸收2*10^16W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转变成空气的动能。因为热带比极带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产生大气压力差导致空气流动而产生「风」。至于局部地区,例如,在高山和深谷,在白天,高山顶上空气受到阳光加热而上升,深谷中冷空气取而代之,因此,风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高山上空气散热较快,于是风由高山吹向深谷。另一例子,如在沿海地区,白天由于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而形成海风吹向陆地;反之,晚上陆风吹向海上。
       风的分类
       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以 0~12等级数字记载。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台风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注: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米处的风速值

风力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风的词典释义

声母:f
字头:风,(,风,)
四笔号码:3500
注音:fēng
笔画:04画
部首画:04
部首:风部
释义:
       1.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北~|刮~|龙卷~。
       2.借风力吹:~干|晒干~净。
       3.借风力吹干的:~鸡|~肉。
       4.像风一样迅速而普遍地:~行|~靡。
       5.习俗:~气|~俗|蔚然成~|移~易俗。
       6.景象:~光|~景。
       7.举止;姿态;态度:~采|~度|~格|学~|作~。
       8.消息;传闻:~声|口~儿|通~报信|闻~而动。
       9.传说的;没有根据的:~传|~闻|~言~语。
      10.情况;声势:看~使舵|望~披靡。
      11.指民歌:采~。
      12.中医指某些疾病:~寒|~湿|中~|羊痫~|鹅掌~。
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凤(风)?——《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风起于青苹之末 / 空穴来风 ——宋玉《风赋》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毛诗序》:“以风刺上。”风即“讽”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风俗;风气〖generalmood;custom〗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风范,气度,韵致〖demeanour〗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
风节(气度情操);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manner;style〗。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
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风声,消息〖news;information〗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ballad〗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男女间的情爱〖love〗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风纪,教化〖conductanddiscipline〗。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
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威势,气势〖power〗。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
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epilepsy〗。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百度百科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20 16:5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6]

三时
  指平旦、日中、日西。张隐庵说:无扰筋骨,无烦劳也。王冰注:扰筋骨则逆阳精耗,见雾露则寒湿侵,故顺此三时,乃天真久远也。吴昆注:反此而欲如平旦、日中、日西三时劳扰阳气,则阳气失养,形乃劳困衰薄矣。姚止庵说:平旦与日中,气行于阳,可动则动;日西气行于阴,当静则静。如动静乖违,则气弱而形坏。
    渔翁注:王、姚二注,当参看之。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5-22 17:4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7】

故病久则传,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并”--在下文中马上又出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内狂”。“并”字有齐、兼、合、交、聚、偏聚、甚(加重)等义,要在特定语言环境权衡理解,当然,还不包括“通假”在内。
  “上下不并”之“并”,多作“交”讲。吴昆曰:阳谓之上,阴谓之下,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谓之并。言风寒为病之久,则邪气传变,阳自上而阴自下,谓之不并。是水火不相济,阴阳相离,虽有良医弗能治也。
   “并乃狂”之“并”则多作偏聚、加重解。一说为“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 07:5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8】

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
    渔翁曰:内外。。。。。。八字,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外另一种发病机制版本,后人似否未太留意此句,而多振振前句。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1日 07:53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38】

内外调和,邪不能害。
            ----素问。生气通天论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 18:4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9】

气立------
  王冰释为“真气独立而如常”;张景岳注云“人受天地之气以自立”。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辞典》:【1】指气之运行。《素问。生气通天论》:
‘气立如故’,(‘立’反训为‘行’义)【2】指自然之气所成立。凡生命根源于自然六气者,均叫“气立”。。。。《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 18:4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9】

气立如故:吴昆注:气立者,人受天地之气以立命,故有生谓之气立。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 18:45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0】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高士宗:言风邪客于人身,而为淫乱之气也。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风客淫气,即谓风客于人身,而浸淫于气分。
渔翁曰:淫气,似有使动用义,使气淫也。风亦阳邪,加之于气,淫(过度)乱成疾,似非浸淫慢渗能形容。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08-6-2 18:57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先生这种学习精神让人敬佩!向先生学习!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 19:27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谢谢!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2日 07:29pm 时添加 -=-=-=-=-
管窥蠡测,臆说。笑话了。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7 07:3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0】

.。。精乃亡,
        ---亡:此意丢失,损耗。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7 07:3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1】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
气乃伤,高骨乃坏。
     “因而”二字,示承上“风客淫气”为言。郭霭春先生译作“在这种情况下”。
      “横解”南京本注:横逆损伤的意思。郭本注:横满解裂意
      “肠澼”楊上善注:泄脓血也。南京本注:即痢疾。渔翁:古病名。
       “高骨”:郭本引顾观光言:此指腰间脊骨之高者。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7 07:54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6/07 08:17am 第 1 次编辑]

素灵词汇日知录【41】 资 料

新需要首页 > 医源资料库 > 中医词典 > 字母C > 肠澼
中医辞典
肠澼
肠澼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   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自肠排出,故称肠澼。《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澼也。”   ②指便血。《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也。”参见痢疾、便血条。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肠澼类
肠澼类
(痔也)
肠澼下白脓。(一云白沫)脉沉者生。浮者死。
肠澼下脓血。脉沉小流连者生。数疾大热者死。
肠澼下脓血。脉悬绝者死。(一云悬涩)滑大者生。
肠澼身不热。脉不绝滑大者生。弦涩者死。
肠澼有寒者生。有热者死。
肠澼筋挛。脉细小安静者生。浮大坚者死。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7:58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41】 资 料

“肠澼”管见——读《素问·生气通天论》偶得
□ 张安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自学习《内经》开始,直到从事《内经》教学,每值讲解《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一语,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以下在回顾历代医家注释的基础上,谈谈一得之见。
  历代医家的主要观点
  统观杨上善、王冰、马莳、吴菎、张介宾等历代医家的论述,可概括为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由于长期饱食导致肠道经脉气血瘀滞,日久形成痔疮而见大便时下血;二是认为肠澼即是大便下利脓血的痢疾。注家们的着眼点,一在肠澼,即注重对肠澼症状的解释。其中又有两种看法,其一是肠澼便脓血为痔;其二是肠澼为痢疾。如杨上善所注。一在对痔的成因作注解,此以王冰为代表。
  当代的主要看法
  规划教材《内经选读》(七版)在“肠澼为痔”后注:“肠澼即下利便脓血之类疾病。为,犹与也。痔,即痔疮。”五版、六版规划教材释义与此类同。这一观点基本代表了当代医家的主流认识。
  我对经文的管见
  笔者认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讲的是饱食导致痔疾的病机、临床特征以及痔疾与“肠澼”的鉴别诊断。
  1. “因而饱食”是导致痔疾的病因
  饱食可以产生三方面的改变,其一是饱食之后,腹腔压力增大,气血郁滞,经脉不得畅通,如王冰所言“甚饱则肠胃横满”。其二是长期饱食,导致肥胖,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患者,腹腔压力增大,气血不畅,经脉阻滞,发生“筋脉横解”,因而肥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痔疾。其三是饱食不化,易于生湿化热,湿热下注,湿壅气血,热灼经脉,导致气血阻遏,经脉壅滞,产生“筋脉横解”。
  2.“筋脉横解”讲的是痔疾发病之病机与局部病理特征
  此处“筋脉”实为血脉,指的是肠道末端即直肠静脉丛。其实,在《内经》有关鼓胀的记载就已经记述腹壁脉络怒张的临床表现,如《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此处“腹筋”即指腹壁静脉而言。故本文所述“筋脉横解”应当是指直肠静脉丛曲张。可见古代医家对痔疾发生的病因与局部病理变化已经有深刻的、准确的认识。
  现代关于痔的认识,痔是直肠黏膜下端、肛门边缘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习惯性便秘、腹腔内较大肿瘤、妊娠、门静脉压力增高及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容易引起痔。中医认为,痔多由平素湿热内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所致。在这一点上古今医家认识并无二致。
  3. “肠澼为痔”是描述痔的临床特征
  首先对“痔”的认识古今并无不同,痔以肿、痛、便血为临床特征。
  其次,“肠澼”历代医家多指为痢疾。痢疾以便脓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如《中藏经·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病肠澼者,下脓血,病人脉急皮热,食不入,腹胀,目瞪者,死”。《圣济总录·脓血痢》:“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脓血相杂,故成脓血痢”。
  肠澼与痔疾均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痔是引起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痔的临床表现有:经常大便秘结,或肛门肿块(筋脉横解),疼痛,出血等。经文虽未明言痔的特征,而此处“肠澼”正是借以表述痔疾出血的症状特点。
  总之,“因而饱食”讲的是痔疾的发病原因;“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说的是痔疾的病机、局部特征与临床表现特点。同时“筋脉横解”,又提示对临床出现“肠澼”见症者,可以借“筋脉横解”之有无以便与“肠澼”即今之痢疾相鉴别,这也与当代临床对便血患者需要作直肠指诊的常规检查相吻合。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8:01am 时添加 -=-=-=-=-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06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浅析“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陈方林
  
【作者单位】:大足县中医院 重庆大足402360
【分类号】:R266
【DOI】:cnki:ISSN:1004-2814.0.2003-06-064
【正文快照】:
  祖国医学对痔的记载 ,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 ,肠氵辟为痔”。痔 ,《广雅释古》谓之“病也”。《说文解字》谓之“后病也”。中医“痔”与“峙”同义 ,即高突之状。笔者认为古代文献中“痔”的概念当有以下含义。一是把人体孔窍中凡有小肉突起者统称痔 ,如鼻、眼痔等。正如《医学纲目》中说 :“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峙 ;在人九窍中 ,凡有小肉突出者皆为痔。不独生于肛门边”。二是所有肛肠疾病的总称。如《疮疡经验全书》等把直肠脱垂称肛痔 ,尖锐湿疣称珊瑚痔 ,息肉称樱桃痔。《外科大成》把…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8:07am 时添加 -=-=-=-=-
痔疮
开放分类: 健康、医疗、医学、针灸、痔疮
目录• 概述
• 分类与分期
• 形成原因
• 痔疮易造成哪些危害
• 痔疮的历史沿革
• 痔疮的预防
• 痔疮治疗的常见误解
• 痔疮传统疗法为何容易复发
• 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得痔疮
• 怎么诊断痔疮?
• 痔疮传统疗法
• 外痔的治疗-家庭治疗措施
• 痔疮患者的饮食调理
• 痔疮预防最好的四种方法
• 痔疮手术后的自我调养
• 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得痔疮
• 怎么诊断痔疮?
• 痔疮传统疗法
• 外痔的治疗-家庭治疗措施
• 痔疮患者的饮食调理
• 痔疮预防最好的四种方法
• 痔疮手术后的自我调养  

概述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在祖国医学中,对痔的含义论述较多,如《说文解字》中说:“后病也。”《增韵》中说:“隐疮也。”从字义来解释,痔与峙同义,即高突的意思。如《医学纲目》中说:“肠澼为痔,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奇效良方·肠澼痔漏门》中还说:“痔于肛门生窟,或在外面或在内,有似鼠乳者,有似樱桃者,其形不一;其病有痛有痒,有硬有软,……有肿痛便难者,有随大便下清血不止者,有穿窍血出如线者。”说明了痔是肛门内外小肉突起的赘物,其形不一,其证各异。 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英、美等国的学者称痔为Hemorrhoids或Piles,前者是以出血为临床特征命名的,后者是从痔的外形似球而命名的,泛指内外痔。目前,英国学者多称痔为Piles,美国学者则称为Hemorrhoids。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color=&#35;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8:15am 时添加 -=-=-=-=-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藏期之。

通评虚实论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9 12:2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2】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阳密乃固”:《太素》作:阴密阳固。杨上善注曰:密内,阴之功也;固外,阳之功也。
   “密”:《说文》:密,山如堂者,从山,密声。段玉裁注:密,主谓山,假为精密而本义废矣。
    渔翁:精藏于室,阴密阳固之而不可轻泄。阴阳和调,自无不适,阳强而精过耗,渐至(或突然丢失)散絶。王冰以男女之事比之,别注以自然之事喻之,理一也,皆通。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也,升降浮沉也,亦阴阳二气运行之常道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0 19:0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3】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露”字之解,诸家有歧。
      作“暴露”解。如王冰认为:“露体触冒风邪,风邪外侵,阳气内拒,风阳相搏,故寒热由生。”现代天津郭霭春先生采此说,并引孙鼎宜说:“按:《文选。长杨赋》注:‘露,暴露,露与冒字通’。”
      作“雾露”解。如吴崑曰:“露,阴邪也;风,阳邪也。阴邪生寒,阳邪生热,故令寒热。”张隐庵照抄不
误。南京译释本句:“若因感受雾露风邪。。。。”显采吴说。黄元御也云:“一因风露侵凌,闭其皮毛,里气郁发,乃生寒热。”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4 00:5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4】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
  释义:洞泄:《素问注释汇粹》:水谷不化,利下无度,胃肠如空洞无底,古称洞泄。《黄帝内经词典》:病名,指食后即泄,完谷不化。
  诸家说洞泄病机-------
  张琦注:风邪通肝,必克脾土,脾郁不能消化,水谷并入二肠,肝之上升必随脾土,脾阳既郁,木气不得直升,遂决二肠为洞泄。故飧泄、肠澼之象,必责肝脾。
  吴崑注:春尚风邪,即病者即为外感;若不即病,邪气流连日久,则风淫木肝,克制脾土而为洞泄也。
  张隐庵:阴阳不能固密,则在天阴阳之邪,伤吾身之阴阳,而为寒热病矣。
  黄元御: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之则治,逆之则乱。春木发生之际,伤于风邪,闭其皮毛,郁乙木升阳之气,遏陷而贼脾土,一交夏令,木陷不升君火,火败土伤,水谷不化,催以风水,开其魄门,乃为洞泄。
  (渔翁:洞泄以势、状言;飧泄以时比;寒中以邪言)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5 18:0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5】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黄元御:冬水蛰藏之会,寒束皮毛,表气莫泄,郁其相火,积为内热。春阳升布,相火发泄,上热愈隆,一伤风露,卫气愈敛,内热郁发,遂成温病。
    吴  崑:冬伤寒邪,即病者即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于春时阳气上升,则变为温病。
    张隐庵:冬伤于寒,邪不即发,邪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
    石寿棠:盖以冬月为寒邪所伤,重阴必阳,久而化热,在内已有温热之根,春感春温之气,以温引温,而温病成矣!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8 06:47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5】资 料

健康周刊  
冬伤于寒 冬不藏精
——专家说这两种人容易得“非典”

中国医药报  
【日期】2003-05-26
【期次】75(总第2693期)
【版次】1
【版名】健康新闻
【栏目】
【类别】健康周刊
【作者】金亮
【特刊】
【正文】           点击查看: 本版 PDF
  “非典”肆虐,有人病,有人不病;有人病重,有人病轻,究竟是什么原因
呢?中医认为,这与人体的正气,即人体的免疫力强弱有关。一般来说,正气强,
不容易发病,即使发病,也容易痊愈。上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梁贻俊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指出,“非典”发病的易感人群是“冬伤于寒”和“冬不藏精”之人,
因为他们在冬天不注意养生,损伤了自己的正气,因而抵抗不了外邪的侵袭。
  梁教授介绍,“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指的是
人在冬季时的养生原则。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中医认为,人在冬天本来应该是密闭的,也就是
说,应该多呆在温暖的屋子里,不要经常出去活动,以避免受到寒邪的侵袭。如
果不注意这一点,总是轻易地外出感寒,体内的寒邪郁久可以化热,到了春天就
会得温病。而“非典”则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中医所说的“精”包括很多方面,一般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指五脏六腑的“精”,狭义的“精”指肾精,肾精又分
先天的生殖之精和后天的五谷之精。按中医的理论,冬天本来应该藏精,即保存
精神和体力,可是不少现代人生活不规律,不定时休息,晚睡早起,天天都在耗
散自己的“精”,给自己的机体造成了损伤,抵抗外邪的能力就差了,于是到了
春天就容易得病。
  那么,“冬伤于寒”和“冬不藏精”的人有些什么表现呢?就这个问题,记
者采访了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的医生李辛。
  李辛医生告诉记者,中医认为,寒邪是伤肾的,所以说一般会出现自觉身体
冷、怕冷、四肢关节冷或痛、小便频、腰酸腰痛甚至骨节疼痛等症状。“冬不藏
精”的表现与此类似:精神萎靡,易疲倦,腰痛腿软,尿频,性功能下降,身体
寒冷或身体虚热等。因为“冬伤于寒”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一个外因,按中医经
典的说法,“冬不藏精”则是肾精不足的内因。《内经》认为,性生活过于频繁
(特别是酒后行房),思虑过度、用心过盛,睡眠缺乏等,都是伤精的原因,因
而会导致上述一系列肾精不足的症状。
  总之,按照中医的观点,人体的生理机能应该顺应四时,即四季养生。中医
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意思是说,从秋季到冬季,对于人体来说应该
是一个“收”和“蓄”的过程,如果收敛、闭藏的功能在这两个季节得到了很好
的顺应,到了春夏季节,人体才有足够的源泉———精、气、神,否则就很容易
在开春之后感染各种疾病。即使不感染外在的疾病,人体内部也会由于精气神不
足而出现衰弱性或失调性的疾患。“这也是中医学对于人在春夏季节多病的一个
解释。”李医生说。李医生同时认为,本次“非典”在北京市朝阳区和海淀区发
病率比较高,也是对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一理论的证明。这两个区域均
属商务区,应酬、交际、娱乐等活动很多,对人体的精气损伤严重,这也许是“
非典”发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冬季没有注意养生,已经“冬伤于寒”、“冬不藏精”了,还有没有补
救措施呢?李医生说:“有。那就是要避免外邪的侵袭。”具体来说,就是在春
天避免风寒,夏天避免湿热,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另外,
还要尽量减少“志意过用”的现象,即减少脑力活动,避免过度的思维,过度的
欲望,减少应酬和交际,使自己的精神和情绪处于一种安静、淡然、愉悦的状态,
而不是急躁、焦虑、紧张。这种精神内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体自身的防
御和调节机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本身已经匮乏的精神有所补充,不至耗散太过。
  当然,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去医院找中医大夫,开几付中药,或在医生的
指导下选择一些中成药或保健品来服用,以调理自己的身体,补充正气,按现在
的说法就是:提高免疫力。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8 06:5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5】资 料

文论摘选:
二、“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上节统言,司天之病,此下专言,人受病之故。细考宋元以来,诸名家皆不知温病,伤寒之辨。如庞安常之《卒病论》,朱肱之《活人书》,韩祗和之《微旨》,王实之《证治》,刘守真之《伤寒医鉴》、《伤寒直格》,张子和之《伤寒心镜》等书,非以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即将温暑,认作伤寒,而疑麻桂之法不可用,遂别立防风通圣、双解通圣、九味羌活等汤,甚至于辛温药中加苦寒,王安道《濂洄集》中辨之最详,兹不再辩。论温病之最详者,莫过张景岳、吴又可、喻嘉言三家。时医所宗者,三家为多,请略陈之:按张景岳、喻嘉言皆着讲“寒”字,并未理会本文上有“故曰”二字,上文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二句。张氏立论出方,悉与伤寒混,谓温病即伤寒,袭前人之旧全无实得,固无足论。喻氏立论虽有分析,中篇亦混入伤寒少阴厥阴证。出方,亦不能外辛以发表,辛热温为害实甚以苦心力。学之士尚不免,智者千虑之失,尚无怪后人之无从取法,随手杀人哉,甚矣!学问之难也。吴又可实能识得寒温二字,所见之证,实无取乎,辛温辛热甘温,又不明伏气为病之理。以为何者,为即病之伤寒;何者,为不即病,待春而发之温病;遂直断温热之原,非风寒所中,不责己之不明,反责经言之谬。瑭,推原三家之偏,各自有说。张氏,混引经文,将论伤寒之文引证温热,以寒化热之后,经亦称热病故也。张氏不能分析,遂将温病认作伤寒,喻氏立论,开口言春温,当初春之际,所见之病,多有寒证,遂将伤寒认作温病。吴氏当崇祯,凶荒兵火之际,满眼温疫,遂直辟经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文,盖皆各执己见,不能融会贯通也。瑭按伏气为病,如春温冬温疟,内经已明言之矣。亦有不因伏气,乃司天时令现行之气,如前列“大元正纪”所云是也。此二者,皆理数之常者也。更有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又可所云“戾气间亦有之,乃其变也。”惟在司命者,善察其常变,而补救之。
《温病条辨》吴 瑭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8日 06:55am 时添加 -=-=-=-=-
师古不泥 阐发经义 ------
  蒲辅周是富有经验的临床医学家,又是懂得唯物辩证法的中医理论家。他认为,中医学有独特的理论,《内经》、《伤寒论》等典籍,是中医理论体系以辩证法为内核的结晶,必须认真继承和发展。他对《内经》和《伤寒论》有精深的研究,在继承《内经》、《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了精辟的阐发,体现了他师古而不泥古的风范。
  如对“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经义,摆脱了一般学者从伏气论的观点所作的解释(即冬日受了寒邪,邪气伏藏于体内,到春天发为温病),而是从冬不藏精比类悟出,冬失因藏和冬病伤寒之人,其正气必虚,春天邪气所凑,自然容易感染而得温病,不可能由冬天感受的寒邪,整个冬天伏藏于体内而到春天才发病。 又如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看法,他认为五脏六腑皆有阴阳,何者为阳有余?何者为阴不足?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有偏胜,则必为病,岂可能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人不为病的?所以人体之阳,不是火有余而是水不足,这就是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本意。但自朱丹溪提出此说后影响医界数百年,直至明代张介宾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才将朱丹溪的影响纠正过来。反映了蒲辅周继承前贤学术,博学广思,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对《医林改错》及作者,蒲辅周的评价是:“王清任先生苦心于医药,积有心得,值得学习和尊敬。但仅观察数十具不完整的尸体,而确定古人是非,殊属自矜太过,其图证之现代解剖亦有未合……”。他对王清任的评价反映了他的一家之言,但也是他学习前人经验并不盲从的一例。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8日 06:56am 时添加 -=-=-=-=-
摘自光明网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8 06:5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第一百二十二回 吴用智御郓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 《荡寇志》摘录

却说上年冬季,吴用因病困在新泰城内,得安道全医治,渐有转机。适接到山寨中徐槐临训之信,彼时吴用神识尚昏,此话传入耳中,倒也不十分着急,只说些不怕他,不关紧要的话;又说些必须防备,不可大意的话。到了次日,却早已忘了。安道全议方进药,吴用渐渐神识清了,恰又接到秦明阵亡之信。安道全一听见,忙出来关会众人道:“此信千万不可嚷入军师耳中了。军师心疾暂得平安,若一闻此报,忧惊齐至,神明再被扰乱,为害不小。”众人称是。大家约会了,瞒得实腾腾地。一面安道全赶紧处方调理,吴用无事扰心,倒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所以服药帖帖得益。众人倒替他日夜提心,深恐又有什么警报,扰乱了他的心思。且喜连冬过春,徐槐一边久无消息,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以是吴用渐渐向愈。安道全已开了一张补心养神的方,说道:“此方即有加减,亦不过一二味而已。服此方三十剂,可以全愈。”众人皆喜。不料骤然起了一桩大打叉的事,你道是甚事?
原来安道全系好色之徒,肾元素亏,更兼上年冬季星夜渡冰,受了寒气。《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安道全既不藏精,而又伤于寒,寒邪乘虚袭入少阴,深藏不出,日久酝酿成热,至春时少阳气升,再经外感一召,内邪勃发。那日安道全诊视吴用毕,出来觉得有些困倦,便上床去躺了一躺。天晚起来,觉得身子发热。次日便口渴咽痛,神思不清。众人忙来问候。安道全提心诊了自己的脉,便道:“不好了,此名春温症,来势不轻。”众人都耽起忧来。安道全自己开了一张药方,众人看时,乃是薄荷、杏仁、桔梗、积壳、淡豆鼓、牛蒡子之类,方味极轻,众人不解。当日,安道全还扶病出来,到吴用房里诊视吴用,说道:“原方不必改易,仍可守服。”吴用功安先生归房养息。安道全退出,到了自己卧房,上床便睡。侍从人将他自己开的药方配药煎好,与他吃了。
当夜无话,第三日病方渐渐沉重,觉得指头蠕蠕微动,眩晕惊悸,腰膝痿软,齿燥唇焦,口渴不解。安道全道:“不好了,此肾虚亡阴,将成痉厥之候也。”此时已起床不得,便叫旁人书方,用生地黄、麦门冬、元参、知母、炙甘草、龟板、鳖甲。众人都进来看望,看那药方分两太重,又不解其故,只是问候数语而已。安道全道:“小可贱恙,竟大是险症。可惜两个小妾部远在山寨中,此处无贴身服侍之人。”原来安道全这两妾都有羞花闭月之貌,是山寨中抢掳来的,当时安道全看得中意,向宋公明讨了来,此时病急,还记挂这两个宝贝。众人都道:“这事容易,今日便差人到山寨去迎取两位如嫂夫人来。”道全点首,众人退出。是日吴用守服安道全原方,闻知安道全病重,也兀自记挂,亲自扶病出来,探看安道全一次。
安道全上午服了药,至下午病势不少衰。安道全便吩咐用熟地黄、生地黄、芍药、石斛、麦门冬、五味子、元参、阿胶、炙甘草,其生、熟地分两竟用出二三两以外。众人看了,尽皆骇然,道:“怎么外感症,好吃这种大补药?算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一准是他昏了,开错的,须接位高明先生来评评看。”须臾请到泰安城内一位极行时的先生,叫做过仙桥,前来诊视。众人求他直言。那过先生诊了安道全的病,出来看了安道全的方儿,拍案道:“安先生?矣!此症内外邪气充塞,岂可服此滋腻收敛之药?此药如果下咽,必然内陷。他起初这张方原是不差,不知何故忽然更改。”说罢,便就他起初的原方,加了柴胡、葛根、钩藤、黄苓、连翘,并批了几旬慎防内陷痉厥等语,用了茶,拱手升舆而去。
安道全索看那医之方,便道:“杀我者,必此人也!众位休睬他,只顾煎了我那个方药来。”众人诺诺而出,主见难定。吴用亦踌躇无计。只见旁边一个小厮禀道:“此地东门头大王庙大王菩萨,最为灵验。庙内设有药签,何不去求帖神药来吃?”花荣喝道:“你省得什么,却来多嘴!”吴用道:“也是。但我想天道远,人道迩。药签不必求,可将那过先生与安先生的药方写了闸儿,就神前拈卜罢了。”众人依言,即忙做了两闸,备副香烛,花荣亲去,到了大王庙里,拜祷拈阄。也是梁山一班魔君业缘将尽,理当收伏,安道全本在地煞数内,如何免得,当时偏偏拈着那过先生的方。
花荣转来,众人主见遂定,也不去问安道全,便将那过先生的方配药煎了。时已掌灯,安道全病势大重,已催药好几次。众人忙将那药煎好,递进去。原来那两张方气味判然不同,安道全上嘴呷了一口,便叫苦道:“你们果听那庸医之言来杀我也!”推开药盏,叫:“快煎我那方剂救我!恐怕不及了!”语言已觉蹇涩。众人听此言语,急迫无计,便将他方剂减取三分之一,说道,“且试试看。如不错,明日依他原剂不迟。”岂知时不待人,当夜煎好与他服了,到了天明,安道全已舌卷囊缩,四肢抽搐,不能言语。急请了过先生并几位名医齐来诊视,吃药不瞒郎中,竟将昨夜安道全不肯服过先生的药,先服自己的药等话说了。过先生道:“果然补坏,内陷了,我说何如!”当时众人共议了一张药方,无非羚羊、犀角、柴胡、钩藤之属,灌了一剂,全然无效。吴用此时虽守服安道全原方,然因安道全病危,心中连日着急,也觉得病重了些。那安道全竞不言不语的卧了一日。
次日众医竞至,过先生已辞不开方。还有几个不知死活的,在那里开方议药,所有药味也记他不得这许多。不上三日,竟把一个神圣工巧的地灵星神医安道全送入黄泉。当时盛殓好了,送回山寨。
吴用的病,正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骤然失却良医,莫能措手,不免也请那班过先生之流来酌议方药。可怜那班先生,还不敢十分改易安道全的原方,不过略略增减了几味,吴用服下,便觉乖张。众人都惶急起来,吴用道:“我想安先生病急时曾说,此方可以守服。如今安先生已故,又无人能增减,只好老守他这张方吃过去。”众人称是。吴用仍服安道全原方,日复一日,不必细表。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8日 07:02am 时添加 -=-=-=-=-
最早专门论述时令疾病的著作:《时病论》

2007-4-9 12:55:46 本站 阅读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


  清代医学家雷丰(1833——1888年)所著的《时病论》(1882年)一书,是最早的专门论述时令疾病的著作。
  《时病论》(一卷)以《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首先分述春天的春温、风温、伤风等;夏天的泄泻、痢疾、中暑等;秋天的疟疾、湿温、秋燥等;冬天的咳嗽、伤寒、冬温等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立法依据,
  次列作者自拟的治疗“诸法”和常用成方,最后,附以自己的临证验案,作为印证。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密切,作者所拟的一些治法,都是从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方法切实可有,疗效较高,向为近世家所推崇和应用。是一本学习研究时令病很有价值的著作。


中国中医网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8日 07:18am 时添加 -=-=-=-=-
随着西医的日渐兴盛,1929年2月23日,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在南京举行,余云岫等人在会上以中医药“不科学”为由,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指“今旧医所用者,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脉,皆凭空结撰,全非事实”;切脉之说,“穿凿附会,自欺欺人”;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咳疾”,有违科学,力图通过行政手段取缔中医中药。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中医药界反对之声尤为激烈。3月17日,全国15个省132个中医中药界团体的132个代表云集上海,举行“全国中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与会者强烈要求给予中医药合法的地位。会后,请愿代表团由沪赴宁,与南京中医药100多名代表到行政院请愿,无功而还。继而引发了中西医无休止的互相抨击。
《金羊网》“一场关于中医的争论”作者 黄大德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8日 07:29am 时添加 -=-=-=-=-
从手足口病谈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卫事件的意义
2008/5/22/14:0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顾植山


    安徽省阜阳市暴发的手足口病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有二大因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一是跟今年气候的关系。中医学中专门讨论气候变化与疫病发生关系的是“五运六气”学说,按照五运六气理论,今年是戊子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徵火运,是最易发生痘、疹一类疫病的年份。
    清代温病大家余霖的名著《疫疹一得》中记载:“乾隆戊子年,吾邑疫疹流行”,认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医者不按运气,固执古方,百无一效”。另一温病大家吴瑭观察到痘证多“发于子、午、卯、酉之年”,他认为原因是“子、午者,君火司天;卯、酉者,君火在泉。……必待君火之年,与人身君火之气相搏,激而后发也。”
    再看1998年EV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报道监测到12.91万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1998年是戊寅火年;2000年山东省招远市暴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仅招远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2000年虽非火运年,但该年上半年严重干旱,气温偏高,属运气“刚柔失守”,“火胜热化”,与火运年气化相类。
    二是从疫情的时间上看,本应在夏秋之际(台湾是6月和10月,山东是5~8月)容易发生,今年尤以五之气时段少阳相火加临为最易暴发的时段,而阜阳地区出现的疫情既重又早,原因何在?这就要联系到今年春节以前出现的雪灾。《黄帝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一之气的客气太阳寒水至而太过,火运被抑,郁而待发;二之气的客气厥阴风木助火燔灼,均是使疫疹提前和加重的因素。手足口病患者多见肌阵挛及容易并发脑炎症状,反映了厥阴风木的病机特点。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8日 07:30am 时添加 -=-=-=-=-
摘录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8 16:5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作:“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凌耀星:看来,还是用“病温”比较好。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8日 04:51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47】
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吴崑:寒、暑、温、凉递相胜负,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之和也。
  “递相”解“更”絶好。--渔注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19 23:5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48]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高士宗:本在五味,伤在五味。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
  吴  崑:言五味固足以养五脏,亦足以伤五脏。
《素问注释汇粹》:五宫,即指五脏。因五脏为藏精之所,故名五宫。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8-6-20 05:2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口不绝吟”、“手不停披”
开卷有益!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1 08:47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49】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絶。
吴崑:酸味入肝,若过于酸,则肝多津液,木实则克土,故脾絶。
马莳:味过于酸,则肝气浸淫而木盛土亏,脾气从滋而絶矣。
《素问注释汇粹》:津,溢也,有过盛的意义。
郭霭春:津有“聚”义,见《史记。天官书》索隐。酸入肝,过则肝气凑聚,失其条达,木郁克土,故脾气不运。
渔翁:后二注可互参以解。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3 07:4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50】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诸家在“大骨”一词上说法不一。
张景岳解作“通身大骨”,如肩、脊、腰、膝,皆是。
张隐庵解作“腰高之骨”。
《素问注释汇粹》认为后者“意较切".
天津郭霭春长于考校,校云:大骨,《太素》“大”上有“则”字。《云笈七签》引无“大”字。综合以上所引,本句应作“则骨气劳”。盖咸能软坚,过则伤骨,故曰“则骨气劳”,劳有“病”义。
渔翁叹曰:“大”字一去,纷纭自失。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24日 05:20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50】

短肌:
《素问注释汇粹》:即肌肉痩削,萎缩。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4 17:18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1】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校:甘,《太素》作苦。《素问绍识》:作‘苦’是,味过于苦,心气过实,以为喘满(满,同懑,烦闷,愤郁状--渔)火亢血燥,水火不济,故肾气不衡。
        张景岳说(作甘):甘入脾,过于甘则滞缓上焦,故心气喘满;甘从土化,土胜则水病,故黑色见于外而肾气不衡于内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5 07:39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2]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苦:《太素》作甘。《素问绍识》:作‘甘’为是。味过于甘则脾气过实,胃气因而致病。
        渔翁:甘壅而滞。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7 01:4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3]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沮:坏也;央,通殃。
    张介宾:辛入肺,过于辛则肺气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辛散气,则精神耗伤,故曰乃央。
    俞樾《内经辨言》:“央者尽也。。。精神乃尽也。”亦通。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8 17:10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54】

凌耀星教授以上“味过于。。。。。”这一大段论述说:整段从正反方面讲饮食,句子文字是否有错,很难肯定。这里大多要通过五行来解释,主要说明两点:1.饮食太过后有选择地伤害某一脏。2.一脏伤后,内脏之间可互相影响。体现了内脏相关的整体性。饮食亦自外来的,结合“生气通天”的意思,说明不但要注意自然界气候,也要注意到饮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29 07:17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5】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高士宗云:此真言者,非其人勿教,非其人不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
    吴  崑云:金匮,帝王藏书者也,范金为之;真言,至真之言,见道之论也。
    陈无咎说:所论者,乃四时之气胜,与五脏之病应,盖不啻(音持)一篇“杂病式”也。。。。。窃疑“金匮”“玉机”,古皆有是书,故既有《金匮真言论》,复有《玉机真脏论》。综其所论,气胜与病传,盖互相对堪焉。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6-30 14:11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6]
经有五风:张介宾:经,经脉也;五风,五脏之风也。
          王  冰:原其所起,则为八风发邪,经脉受之,则循经而触于五脏,以邪干之,故发病也。
          马  蒔:八风发其邪气,入于五脏之经。
八    风:是大弱风(从南方来)、谋风(西南方来)、刚风(西方来)、折风(西北方来)、大刚风(北方来)、凶风(东北方来)、婴儿风(东方来)、弱风(东南方来)。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7-1 13:0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7】

所谓得四时之胜也,春胜长夏。。。。。所谓四时之胜也。(共32字)
柯逢时:“‘所谓得四时之胜’者以下三十二字错简。《六节藏象论》文重出。”
  渔翁:未有问及,而有其答。丹波元简亦如是观。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7-1 18:12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8】

春善病鼽衄。
  鼽衄:衄:《说文》:鼻出血也。王冰:以气在头也。吴崑:亦阳气上升之故。
    渔翁:结合,“春气者,病在头”之论;临床上春天季节,鼻衄患者相对多见。王、吴二注切。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7-2 11:16
标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8】鼽衄 资料

针灸治疗血证的历史很早,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两部古灸经中,就有关于灸治血证的记载,如《足臂十一脉灸经》云:“ (鼽) (衄)……皆久(灸)阴明臑(脉)。”《素问·水热穴论》还提到预防之法:“冬取井荥,春不鼽衄”。

网络资料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02日 11:17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58】鼽衄 资料

《素问。五常政大论》
从革之纪,是为折收。收气乃后,生气乃扬,长化合德,火政乃宣,庶类以蕃。其气扬,其用躁切,其动铿禁瞀厥,其发咳喘,其脏肺,其果李杏,其实壳络,其谷麻麦,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畜鸡羊,其虫介羽,其主明曜炎烁,其声商征,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
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咳嚏鼽衄,鼻窒目瘍。
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病嚏鼽衄,鼻窒。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