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第15篇 学习态度(3)— 学习的目的是创新
[打印本页]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4-11-10 17:09
标题:
第15篇 学习态度(3)— 学习的目的是创新
第15篇 学习态度(3)— 学习的目的是创新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学习,按其原有的字面的意思,当然是学习前人已经创造的知识,就是把已有的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中去,这个过程如同向计算机中输入资料的过程。资料输入的量的多少,是评价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标准,然而,这种学习方法,其最高结果是什么呢?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达到前人已经达到的水平。能做到这一水平,已经是很好的,但是,正如前面第一个问题中所讲的,这其中没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作到这一点,只能算个“白领工人”水平,还不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个真正的研究人员,专家的水平,而这个创造性脑力劳动的标准就是突破旧知识的束缚,进行“创新”性质的脑力劳动,继承旧知识,和创新新知识两者的关系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创新很神秘,好象天上掉馅饼,不知从何下手。我们这里所要指出的是:①新知识以旧知识为基础的,不可能脱离旧知识,所以,要想实现创新,首先要学习、继承、掌握好旧知识,掌握旧知识的过程,就是通常大家所知道的被动学习的过程。但是,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完全、彻底的被动学习,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达到旧知识领域中的最高水平,而不会出现创新。这就引出我们要说的第②个问题。我们对旧知识抱着什么态度的问题。和我们学习旧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对旧知识的态度是,以为旧知识已经非常高级,非常现代,对旧知识非常崇拜,对旧知识领域的专家非常崇拜,以那样的权威梦寐以求——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学习的最后结果,当然是旧知识的继承人,你当权威的理想会实现,一但头脑中灌满了旧知识,你当然就是旧知识领域的权威。这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我们首先在学习之前,就不知道,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差别,不知道知识会老化,知识会变旧,旧知识会被新知识代替,而这个知识老化、新知识必将取代旧知识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实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思想产生,即:旧知识,不论现在看起来多么高级,多么现代,它肯定有缺点、有漏洞,还能再发展,否则,它怎么会被新知识代替呢?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学习旧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不会完全平静,不会真正专心一意,我们就会时刻注意发现旧知识的缺点和不足在什么地方——既然旧知识,客观上是有缺点的,那么这些缺点一定会被有心人发现,那么当你发现了这些缺点,同时,你也就有了一个比旧知识进步的新的想法,要不然,你怎么会发现旧知识的缺点呢?到了这个阶段,学习即告结束,这时,你已经掌握了旧知识,而且还发现了它的缺点与不足,下一步你会专门研究这个缺点,完善你自己的新想法,一旦这个工作完成,你的一套比较成熟的新知识就出现了。总之,很简单,同样是学习,有两种态度,两种目的,两种方法。抱着创新目的的人他的方法就是一边学习旧知识,一边给旧知识挑毛病。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要提倡的学习方法。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