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专集 [打印本页]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2 22:26
标题: 专集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说明:
文章的1-8篇已经在该栏目发表过了,现在从第9篇开始继续发表.以后新文章都以跟帖方式在这个主题下发表,请网友注意收看,谢谢!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2 22:2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9篇  现代医学的困境(5)— 替代疗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  “替代疗法”是“半拉子技术”
目前最能代表现代医学的“现代高科技水平”的治疗项目是介入疗法和器官移植。这些技术不涉及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也与致病原因无关。回避了病因的研究和治疗。在目前能够使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得以延长生命期或改善生存质量。因为与病因治疗无关,故俗称“替代疗法”。这种疗法,正因为它是在回避病因研究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正如美国的刘易斯,托马斯所说的,替代疗法不过是一种“半拉子”技术,不是真正的技术。是暂时的将来肯定要淘汰的技术。由于这些技术的高额治疗费,不但使个人无力承担,就连国家、社会也无力承担。这就在经济上决定了这项技术是不可能推广的。
    器官移植的探索始于20世纪40年代,致今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如果要从利弊和功过的角度来评价器官移植,那么可以说,器官移植在当今高科技项目中是功劳最大而过失最小的。199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世界上第一次成功进行肾移植和骨移植的美国医生约瑟夫,默里和唐纳尔,托马斯。在此之前,诺贝尔医学奖和少授予与临床相关的医学项目。这说明临床器官移植得到了世人的承认和充分肯定。迄今,全世界的器官移植数已达到30多万例。截止到80年代,全球已有20万例,而到90年代,每年都有2万多例。而且人的各种重要器官,如心、肝、肺、脾、肾、胰、骨髓等都可以移植。从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来看,最近十年的统计来看,器官移植的总体成功率在60%以上。器官移植病人存活年限在10年以上的达65%其中肾移植病人存活年限最高,达30年。其次是骨髓移植,达25年。肝移植达23年。心脏移植达22年。与其他医疗手段比较无论从对病人的治愈率,还是病人接受移植后的生存时间来判断,器官移植都是无可非议的。
    现在正处在替代疗法发展的旺盛时期,基本听不到对替代疗法的批评。下面我们引用美国医生刘易斯,托马斯对替代疗法的分析,可能对我们深入认识替代疗法有所帮助。他写道:
    医疗方面有着三个水平非常不同的技术,它们彼此如此不同,就象全然不是一种活动。如不把这三个水平的技术彼此分开,医生和分析家们就会陷入麻烦。
    首先,有一大部分技术可以称为“非技术”。这些技术不能用它所改变疾病自然进程或改变其最终结果的能力来衡量。很大一笔钱是花在这上面的。不但病人,医学专家对此也评价甚高。其中包括有时称为“支持疗法”的方法。它帮助病人治愈一些一般说来还没有被理解的疾病。这就是“护理”、“维持”这类字眼所指的事。这种技术是不可取代的。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因为它不涉及针对疾病机理采取的措施。在病人疑心自己得了这种或那种不治之症时,任何好医生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向病人保证,解释,说他实际上很健康。这种事就属于这一类“非技术”。内科医生过去在白喉、脑膜炎、小儿麻痹、大叶性肺炎、和所有后来得到了控制的其他传染病患者的床边所作的事,也属于这一类。现在的医生,对下列疾病的患者也必须做兔样的事。这些病包括难以驾驭的癌症、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中风和晚期肝硬化。人们可以想出至少20种主要疾病需要这种支持疗法。因为这些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技术。这种非技术费用很高,而且一直越来越高。它不但需要大量的时间也需要内科医生的艰苦努力和高超技术。只有最好的医生才善于收拾这种败局。这还意味着长期的住院,大量的护理,并涉及医院内外大量的非医疗方面的专业人员。简言之,这种疗法构成了今天医疗费用的重要部分。
    比非技术高一个水平的是某种技术,最好称之为“半拉子技术”。这就是发生既成事实之后非作不可的一些事情。有些疾病对它的进程你几乎无能为力,而它的一些使人丧失功能的作用你得费力补偿。这种技术是用来弥补疾病后果或推迟死亡的。近年来的突出事例就是心脏、肾脏、肝脏、和其他一些器官的移植。还有同样令人瞩目的人工器官的发明。在公众看来,这类技术似乎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高技术的同义词。大众媒介倾向于报道每一道新的程序,似乎它代表了一个突破性进展和治疗学的胜利,而不是实际上的权宜之计。实际上,这个水平的技术本质上既是高度发达的,同时又是非常原始的。这种事人们必须继续去做,直到真正理解了疾病机理为止。比如,慢性血管球性肾炎在今天看来,似乎是引起变态反应的变应原制约着这一疾病。是这些变应原导致肾小球的坏死。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还有待进一步了解清楚。然后才能不能知道如何明智地施行干预,阻止这一过程或使之向相反方向转化。当我们达到了这样水平的了解时,肾脏移植术就没有多大用处,也就不会产生今天这样的后勤学、费用和伦理学等巨大问题了。为了控制冠心病,发明了极其复杂而昂贵的技术,包括专门化的救护车和医院病房,各种各样的电子玩意儿。还有众多的新型的专业人员,来对付冠状动脉血栓造成的后期症状。今天用来治疗心脏病的办法几乎都是这一水平的技术。目前最先进的便是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当人们的知识多到足以理解心脏病到底是什么东西出了问题时,人们就能想出一些办法防止或转化这一过程。一旦这事发生,现行这一套煞费苦心的技术很可能就被搁置一旁了。在癌症治疗中所作的很多事情——手术、放射和化疗,都属半拉子技术。因为这些措施都是指向业已形成的癌细胞,而不是针对细胞转变成赘生物的机理。这类技术的特点是耗费大量的钱,并要求不断扩大医院设备,没完没了地需要新的有高度训练的人员来经营此业。而且,在目前的知识状况下也没法不这样。如果建立一些专门化的冠心病护理区能为几个冠心病患者延长生命,(没问题,这种技术对少数病例是有效的),那么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的状况:能建多少这样的病区,就会建造多少。能找到多少钱,就会花多少钱。我看任何人都会别无选择。能让医学撇开这一技术的唯一东西是新的知识,而获得这些知识的唯一源泉是研究。
第三类是那些如此有效,以至于公众似乎最少注意的技术。这类技术已经被看作理所当然的了。这是现代医学中真正有决定意义的技术。最好的例子是用于白喉、百日咳和小儿病毒性疾病的现代免疫方法。其中还有当代运用抗生素和化疗对付细菌感染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付梅毒和肺结核,这体现了人类努力的一个里程碑,尽管这种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然还有别的例子:使用适当的荷尔蒙治疗内分泌纹乱,预防新生儿溶血性疾病,防止各种营养纹乱,或许有刚刚出现的对付帕金森氏综合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症的方法。还有其他例子,没个人都可以提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候选者名单,但实际情况是,能有效对付的疾病远没有公众相信能治的那么多。这种真正的医学高技术,是从对于疾病机理的真正理解得来的结果,而一旦它成为可行的,它就比较的经济,比较的容易施予。(《细胞的生命理赞》第28-31页)
二  新生后的沉重
《健康报》2004.11.15 第8版发表文章,题目是:《新生后的沉重》。该文章的题头语写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肺移植、肾移植等高科技项目,一大批因重要脏器功能丧失、濒临死亡的患者获得了生的希望。然而,很多接受了他人器官的患者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术后抗排异药的昂贵费用不啻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深感——新生后的沉重。文章全文如下:
两年前,当胡松华因重症心脏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时,已经62岁了。手术非常成功,医生、媒体和他周围的人纷纷向他贺喜,说在他身上创造了医学科学的奇迹——因为他是当时国内成功接受别人心脏年龄最大的人。两年后的今天,这个和那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同名同姓的老人,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手术后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他深感当初这场“以生命为赌注换来的医学奇迹”是否值得,他一度甚至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他说他每个月必须付出8000元的药费,以防止那颗来自异体的心脏被他自己的免疫系统“谋害”。
  《昂贵的“第二次生命”》
  
胡松华是南京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退休职工,是一个具有高级职称的主任医师。手术前他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心衰4级,稍一活动就气喘不止,只能整日躺在床上,靠输液维持生命。“换心术”使他重新站了起来,不仅生命得到保全,而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记者初次见到他时,他穿着一身灰西服,显得很年轻,不像已经60多岁并曾在“鬼门关”徘徊过的人。但也许是因为长期为自己的“保命药”四处奔走,面前的他目光呆滞,声音嘶哑,一脸疲惫。胡松华告诉记者,当时他做心脏移植手术时共花去30多万元,其中自己承担了10万多元。术后,他按照医生的嘱咐,一直在服用抗排异药骁悉、新山地明等。他给记者看了他在南京一家药店购药的发票,每个月的费用都在6100~6800元。“在医院取药还要贵,至少得8000元!”为了支付这笔费用,两年多来,他先后卖掉了父母留下的私房和单位分的房改房,如今只能寄居在朋友家中。“我如今真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了!”胡松华感慨地说。
  为了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胡松华数次给卫生部、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省卫生厅、省市医保部门、慈善总会等发信求救。前不久,区政府组织原单位、区医保局和慈善总会三家,给他报销了部分药费。对此,他十分感谢,但他仍高兴不起来。他说:“剩下的药费,我不吃不喝也出不起呀!”和胡松华相比,51岁的王桂兰处境更加艰难。3年前,她接受了换心术。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陈鑫用自己一项科研成果得到的奖励,给她支付了手术的费用。“没有陈主任我早就死了,我永远感谢他!”但是,术后高额的医药费负担,使这个开朗的女性“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王桂兰是一名建筑工人,每个月只有600多元的收入。丈夫是个农民,更撑不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前些年,她家的房子被政府征地时拆了,得到了9.1万元补偿金。不到3年,这笔拆迁费全部换成了医药费。如今,她只能从街头出售回收药、过期药的摊贩手中买点最便宜的药,勉强支撑着这颗脆弱的心脏。就这样,每个月也需要2000多元。有时候,吃了那些过期药她就感到心里发慌,透不过气,可也实在没有什么办法。“医生要求3个月到半年要复查一次,可我哪来那些钱啊!”王桂兰凄然一笑说:“我早就想好了,我家就住在秦淮河边,什么时候连这些最廉价的药也吃不起了,我就跳下去!”
  前不久,在云南省昆明市某医院门口,23岁的姜艳高举着一个“申请安乐死”的牌子,向过往的医生求援,要求医院结束自己的生命。3个月前,姜艳因晚期肝硬化在这家医院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手术十分成功。在33万元的手术费用中,医院为她减免了20万,医保支持了她10万,才勉强解决了手术费用。可是术后昂贵的医药费、检查费等使她的家庭不堪重负。姜艳的父亲说,目前姜艳每天需要服用抗排异药普乐可复5毫克,需214.2元;每月还要进行两次血液药物浓度检测,每次500元;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的检测,一个月的费用要在8000元以上。而姜艳的父亲每个月只有1700元的收入,根本无法支付这笔费用。按理说,孩子接受这么大的手术,术后怎么也得增加点营养,可是家里只能隔些天买些最便宜的骨头,熬点汤算给姜艳补充营养。在写给医院的“安乐死”申请信中,姜艳说道:“感谢医院为我成功实施了肝移植,这是我盼望已久的。可随着身体一天天恢复,我才知道手术成功只是得到了生的希望,如没有巨额资金作为保障,手术成功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第二次生命只能是昙花一现。我活得很累,给医院增添了负担,也拖累了家人……”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2 22:2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医院不再赔本赚吆喝》
  
前些天,多位心、肝、肾三大脏器移植者齐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望着这些健康、乐观的昔日患者,曾为全国最长寿的“换心人”杨玉民主刀的夏求明教授等专家预言,器官移植将在新千年里成为寻常手术。7年前,患晚期扩张性心肌病、生命垂危的杨玉民,在这里接受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一年,他重操刀卖肉,第二年喜得“千金”,目前仍是我国最长寿的“换心人”。26岁的张胆是该院第二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已安度两年零九个月,生存质量很好。主持手术的普外科主任韩德恩教授介绍说:“张胆现在可以轻松地从一楼跑到四楼。有一次他去帮一位护士买自行车,他竟然骑着自行车把她从十几里外的商店驮了回来。”哈医大二院普外科教授陈昭民说,目前器官移植还是常规疗法无望后的救命手段。相信在新的千年里,越来越多的适应症患者,可以更早、更主动地选择器官移植,以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随着高效抗排异药物的不断涌现,器官移植的“拦路虎”——人体对异体器官的排异反应,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与此同时,器官移植也渐渐从往日高等学府里的科研项目,变成了寻常医院里的常规手术。前些年,很多医生开展器官移植项目手上都有点“免费午餐”,一方面,靠政府科研主管部门下拨的科研经费;另一方面,靠医院安排的新技术专项经费。换句话说,前些年搞器官移植,医院是在“赔本赚吆喝”。而当器官移植成为常规项目后,医生手里已经没有了这些“免费的午餐”,不仅有关的手术、治疗费用需要患者自己筹措,而且很多医院还把器官移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关费用也是水涨船高。在南京鼓楼医院门诊大厅,记者见到该院院长、我国著名肝脏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丁义涛教授。近几年来,他完成了肝脏移植手术100多例,其中包括5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十分成功,他的患者中一年生存期达到95%以上。他告诉记者,南京鼓楼医院的肝移植手术费用平均15万
    元,这还是全国最低的。术后的抗排异药国产的每月3000元左右,进口的要5000元。“确实有很多患者支付不起手术和术后药物的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也很无奈。”他摊开双手叹息道。记者了解到,政府及单位奖励给丁义涛10万元人民币。一年多来,他已经陆续把这10万元奖金全贴给他的病人买药了。“我给他们做了手术,不能眼看着他们因为买不起药,重新面临死神的威胁。但是,这绝不是长远之计,现在我也没有钱再贴补病人了!”在南京近郊一幢陈旧的住宅楼里,记者按响了张春兰家的门铃。两个月前,她刚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门铃按了足足有5分钟,张春兰才拖着虚弱的身体挣扎着爬起来开门。那次手术前,医生告诉她说,像她这样的心脏,应该“换心”而不是“换瓣”,但是换心术昂贵的费用使她只能望洋兴叹。就是这次换瓣手术,也花去了她家多年的积蓄。可换瓣的效果并不理想,至今她仍然是一动就喘,生活不能自理。张春兰的丈夫是个铁路工人。“每次看到丈夫下班筋疲力尽走进家门,可我连饭都不能为他做,心里真像刀绞一般。”张春兰噙着泪水、拍打着床沿对记者说。
  《医保的门未完全敞开》
  
对于心、肝等大器官移植的病人,城镇医疗保险机构能否伸出援助之手?记者拨通了上海市医疗保险事务中心的电话。当记者说明情况后,对方回答的第一句话就是“医保不能报销”。据介绍,心脏、肝脏、肺等大器官移植没有列入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因此,医保无法支付相关的费用。在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险局办公室,接待记者的一位负责人翻开有关文件,指着其中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一文叫记者看,只见“医保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上赫然列着:“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根据这些规定,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向心、肝、肺等移植病人关上了门。临走,这位负责人将那本厚厚的医保文件汇编送给记者:“回去慢慢看,帮忙宣传宣传,到医保局要求报销的人太多了。”据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的医保诊疗项目是1999年制定的,当时国内的大器官移植尚处于初创阶段,相关的技术并不成熟,因此,只有技术相对成熟的肾脏移植被列入了医保诊疗项目,而其他的移植项目,如心脏、肝脏、肺、肠等移植被排斥在了医保诊疗项目之外。同时,由于国家确定的医保范围是“基本医疗”,而费用昂贵的大器官移植能否算是“基本医疗”,进而能否列入医保支付范围,有关部门的意见一直没有统一。
  今年64岁的徐庄伟也是严重的冠心病患者,成天心慌胸闷,心衰3~4级。前些年曾安装过心脏支架,但效果不好,不久支架内就出现堵塞。随后,病变的心脏又牵连到了肝脏。在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时,心内科主任段宝祥对他说,可以考虑采用心、肝联合移植的办法进行治疗,但是相关的费用需要40万元。徐庄伟来到他所属的南京市某区医保中心询问,对方告诉他,这种手术不仅手术费、药费不能报销,连住院费、护理费、检查费也都要自己承担。徐庄伟绝望了:“我哪来那么多的钱啊?”他说他长期在卫生部门工作,也知道我国医保制度的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但是,“手术费我可以想办法去筹措,可检查费、住院费都要我自己出,这合理吗?”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由于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所在单位承担费用,因此,器官移植能不能报销,也往往是“因单位而异”、“因人而异”。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单位,“换心人”、“换肝人”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如福利、补助、赞助等得到费用的支持;还有的单位,一些领导、专家、离休干部等,也能堂而皇之地报销相关的费用;有的人采用到处上访、到处申诉、到处求援的方式,也能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而在经济条件不好的单位工作的职工,一些羞于求人的“小人物”,退休、下岗等弱势群体的人,就只能被无情地挡在医保制度的门槛之外了。
  《专家给器官移植支招儿》
  
如此看来,一旦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的病变,家中又没有巨额资产,患者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能等死?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相对成熟的器官移植技术,难道要夭折在昂贵的手术和治疗费用面前吗?在采访中,记者也反复询问有关领导、专家,我国的器官移植下一步该怎么走?社会能不能为挽救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的生命尽一点自己的力量,伸出手来拉他们一把?
  支招儿一:控制不必要的器官移植
    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一次医学研讨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出席会议的卫生部医政司的一位处长。他坦率地说,我国目前大器官移植开展得太多太滥,很多医院把它作为上等级、上水平的标志,作为自诩“技术高超”的资本,三级医院似乎不开展器官移植就名不副实。其实,有很多医院条件、技术根本不够,也在盲目开展换心术、换肝术。据他说,就连美国开展的肾脏移植也没有我国多,人家更多的是采用透析的办法,特别是腹膜透析的办法来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效果和换肾一样好,而且费用相对较低。针对国内目前器官移植领域的无序竞争状态,有关专家呼吁,我国应对器官移植实施准入制度。上海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器官移植技术含量高,不宜“遍地开花”,应尽快给器官移植建立门槛,对已有的器官移植中心要进行必要的质量监控。据介绍,器官移植手术对医生技术要求高,需要学习的时间长,而且手术本身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有限,大量的治疗过程都体现在手术以外,包括手术前后的处理、术后护理、药物调整、长期随访以及康复期的治疗等,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需要医院具有围绕手术前后治疗护理的整体实力。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王永武教授指出,器官移植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高,病人花费也多,一般都需要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而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更加经济、实惠,器官移植只能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
  支招儿二:尽量采用活体部分移植
    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王学浩是国内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尤其擅长实施活体部分肝移植,是目前中国大陆开展活体肝移植最多、疗效最好的专家。现已成功实施活体肝移植36例,在全国开展的活体肝移植中,有3/5是在他主持下完成的。王学浩主任告诉记者,活体肝移植供体来源广泛,医生的手术准备时间充分,移植的供体肝缺血时间短,更容易使移植获得成功。而且,活体肝移植的供体和受体间绝大多数具有血缘关系,一般都是父母亲“割肝救子”、“割肝救女”,相同或相近的血缘关系,使得术后排异反应大为减轻。同时由于实施亲体移植手术的大多数是孩子,这样的病人术后使用的抗排异药物较少,也相对节省开支。据介绍,他们采用亲体肝移植的病人,术后的初始药物需要2~3种,此后可以逐步递减,最后只用一种最常见的药新山地明维持,每年的药费在1万元左右。据他介绍,国外已经有人报道,在接受亲体肝移植的病人中,有部分人由于具有免疫耐受,可能不需要终身服药。王学浩主任说,人的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割去的部分肝脏能很快获得再生,对供肝人的健康一般不会产生影响。他呼吁患者的亲属应该尽可能采用自己的肝脏来挽救亲人的生命,不仅是父母亲救孩子时可以这样做,孩子救父母亲,同胞兄弟姐妹间互救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是孪生兄弟或姐妹,手术的效果会更好,术后的排异反应会更轻。
  支招儿三:医保政策要与时俱进
    我国现行的城镇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是1999年制定的,至今已经过去5年多了。在这5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综合国力都获得飞速发展,医疗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迅猛提升。5年前还处于研究阶段的大器官移植技术,如今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成熟的常规手术。在采访中,很多专家和官员都提出,医保诊疗项目应该适时进行调整。江苏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郑必先说,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肺脏移植等应该和肾脏移植一样,纳入医保经费支付的范围。当然,手术的适应症应该从严掌握,报销的比例也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大多数人的医保。上海市医疗保险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认为,目前医保制度的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很多接受了器官移植的病人更是强烈希望国家能及时调整医保政策,给他们一条求生之路。曾接受心脏移植的南京患者胡松华说,肾脏移植可以纳入医保,而心脏移植比肾脏移植更复杂,风险更高,费用更大,并发症更多,术后生存期更短,医疗保险制度应该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怀。
  支招儿四:建立器官移植救助基金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100万至150万人需要通过器官移植来拯救生命。南京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教授说:“移植是治疗终末期病人最有效的方法。”有资料表明,在治疗肝衰病人时,内科治疗只能使死亡率下降40%,而进行移植可以使死亡率下降80%左右。眼下,影响我国器官移植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供体不足。但同时,对有幸获得供体的病人来说,帮助他们解决移植手术以及移植后的费用支付问题,同样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不少人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器官移植救助基金,通过官方和民间结合的渠道,帮助移植患者解决高昂的费用问题。这个基金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并可通过接受国内外捐款和企业赞助获得资金。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当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使患者可以获得新的生命时,我们不应该让那些通过器官移植而重获宝贵生命的人,仅因为无力购买维持生命的药物而无限惋惜地离开人世。
  年仅50岁,患有肾功能衰竭的徐妈妈,在儿子徐正红单位和同事的爱心援助下凑钱进行了肾移植。虽然医生说,如果不尽快返回医院接受护理和治疗,不仅花费的十几万元要付诸东流,就连命也可能保不住。但徐正红还是不得不把母亲从医院接回宿舍,因为他已经无处借钱为母亲付住院费了。为了防止感染,室内温度高达35℃,他要紧闭门窗,让母亲带上口罩。为了做好护理,小徐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2 22:2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三  干细胞移植治心脏病该降温了
《健康报》2004.10.28  1版  今日要闻发表文章如下:
临床试验不够严谨 理论问题尚未突破
干细胞移植治心脏病该降温了
作者:罗刚
本报讯(记者罗刚)针对国内近来在临床上应用干细胞治疗心脏病风起云涌的势头,国家“973”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唐朝枢教授日前强烈呼吁,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还很不成熟,不宜推广,更不能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策略,该给这股热潮降降温了。由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目前尚无规范性治疗方案,加上干细胞来源方便,移植操作相对简单,许多医疗机构甚至一些条件简陋的基层医院也热衷于开展包括心脏病治疗在内的干细胞移植临床工作。事实上,由于缺乏严格的试验对照、确切的观察标准以及长期的随访结果,其疗效尚难以作出正确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干细胞移植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人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与质量保证尚需确认,成体干细胞横向分化的质疑尚未完全澄清等,其临床应用正面临重大挑战。唐朝枢教授指出,除了上述“共性”问题之外,在心血管领域,从干细胞植入到缺血心肌功能恢复的每一阶段,也都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疑惑:植入的干细胞能否准确到达心肌的受损部位?本就“娇嫩”的干细胞在损伤部位缺血、缺氧、代谢废物堆积的恶劣条件下如何生存、怎样分化?移植后的新生细胞与宿主心肌能否良好地协调参与心肌收缩?新生心肌细胞在发育阶段是否会受到体内免疫系统的攻击?
   
这篇文章实际上不是只说心脏病一个问题,这个道理应该试用于所有干细胞移植问题。当然,站在机械论现代医学立场上的人会说,现在搞不清,但是将来会搞清楚的。这就是机械论的决定论思想的表现。现代医学所遇到的问题,不是时间可以解决的。必须改变思想方法,必须用系统论思想代替机械论思想,也只有在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即只有站在系统论的思想上才可能理解为什么现代医学不能解决这些东西。我们在后面讲解了系统论思想方法以后,会再回来说明这个问题。现在只是提出这个问题。
    2004.12.01《健康报》又发表记者罗刚的文章《干细胞宝库,真的触手可及?》继续论述这个问题:
《干细胞宝库,真的触手可及?》
伴随疾病谱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次发病浪潮不期而至,其中因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导致的死亡更占到心血管病变死亡率的一半以上。由于此类疾病存在心肌细胞不可逆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减低,因此尽管现有的溶栓、支架、搭桥等先进的内外科治疗手段能够改善冠脉供血,但终归只是在“修修补补”——对于已经坏死或丧失功能的心肌则无能为力。而作为终末期心脏病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心脏移植可以起到“元件更换”的作用,但供体来源稀缺、手术难度大、移植后排斥等因素也限制了其大规模的临床推广。
  无论是“修修补补”,还是“元件更换”,恐怕都比不上机体内部自我修复来得理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细胞技术的出现与逐步成熟,在使这一设想变得清晰的同时,也为医学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治疗视角。“让体内自己再长出一个心脏”的想法已经不再是痴人说梦,干细胞之于心脏病在内的众多疾病而言,就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宝库一样,似乎只需一句“芝麻开门”就可以为数以亿计的患者带来无尽的福祉,干细胞宝库似乎从来没有这么近在咫尺过。然而,宝库真的触手可及了吗?
  
《“芝麻开门”必须先过理论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唐朝枢教授相信,干细胞具备在一定条件下分化为心肌细胞能力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人们也确实有理由希望干细胞移植将成为下一个心肌组织移植术的增长点,但干细胞移植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目前尚未解决,其临床应用仍面临重大挑战。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教授也认为,虽然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及可塑性已获公认,但对于这一特殊生物学现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却仍知之甚少,在干细胞能安全地实现其“许诺”前,得先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专家指出,干细胞是指哺乳动物体内具有无限增殖与可分化潜能的非终末细胞,根据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而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干细胞则至少要具备三种特性:缺乏心肌细胞分化的标志;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多潜能性,即能分化成心肌组织的各种细胞。然而,目前无论是胚胎干细胞还是成体干细胞移植都存在不少障碍。
  唐朝枢教授告诉记者,以胚胎干细胞移植建立起来的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方案中,要求胚胎干细胞既可以全能分化又必须定向分化,而且供体细胞不得影响所获得胚胎干细胞的质量。因此,首先就需要预先根据不同实验方法来鉴定该胚胎干细胞是否具有全能分化能力,如采用动物畸胎瘤实验、胚胎分化发育实验以及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实验等。其次,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技术在医学实践中是否成熟是临床应用的前提,但目前多数实验在通过将胚胎干细胞直接置于培养皿中自发分化为各种组织混合体的过程中,尽管加入了不同化学物质诱导,但最终得到的也并不一定就是所需要的、均一的组织类型,这表明干细胞体外的定向分化技术仍有很大缺陷。再次,利用核移植或去分化技术获得患者自体人胚胎干细胞的操作仍缺乏统一规范,导致难以保障临床疗效:干细胞转移过程中的细胞渗漏、移植细胞的纯度和数量、移植的位置和时机等因素均会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产生直接影响。此外,供体细胞的实际年龄与生命质量等对其最终获得的人
胚胎干细胞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从高龄动物体细胞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克隆出的多莉羊,这位鼎鼎大名的动物明星出生后很快就出现了衰老的生理特征。
  而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利用成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优势是干细胞种类繁多(如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脐血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骨骼肌干细胞等),来源丰富,制备简单,但也面临一些重要的理论困扰,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其他胚层类型的干细胞到底能否横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目前医学界在不同胚层细胞类型之间跨细胞类型的转化问题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并存,莫衷一是。质疑者认为,成体干细胞横向分化的证据不足,现有的阳性结果不过是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自发融合导致的错觉,或者是成体组织中残存原始胚胎样干细胞被激活的结果,因而否定成体干细胞的横向分化能力。
  不少国外专家撰文指出,成体干细胞在体外与神经或造血干细胞共同培养时很容易自发地发生与神经或造血细胞之间的融合,所谓诱导干细胞横向分化实际可能是细胞间融合的假象。另一方面,在分化发育过程中,成年或胎儿体内各类组织里都会残留少量不同分化阶段的干细胞,甚至可以混有极少量具有全能的桑葚胚干细胞。正常情况下这些干细胞长期存留在成人的各种组织中,并处于静止期,但具有不同程度的去分化潜能,例如损伤的皮肤细胞即刻开始自身修复可能就与组织内存在的某种干细胞去分化激活有关。目前多数学者推测,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病时新生心肌的出现不排除是原有心脏组织内原始干细胞分化潜能被激活的可能。面对种种质疑,尽管支持者设计出了一些巧妙的实验来回应,但仍有意见认为其实验设计并非无懈可击,而且即使该设计成立,实验结论本身也只是一个实验数据,并不能回答“干细胞是否真正横向分化”这一基本命题。
  
《诸多焦点问题变身拦路虎》
  葛均波教授认为,虽然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这些临床获益大多来自于小样本量、非随机的临床试验,而先前人类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教训已经表明这些不成熟的、设计不完善的临床试验可能会因此引起结果的偏倚。而一系列有待澄清的焦点问题便构成了阻碍人们开启干细胞宝库的拦路虎,因此他预计干细胞移植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还要经历一段时间。
  首先,选择哪种类型的移植细胞才能获益最大?以往实验使用的骨髓贴壁细胞实际上是许多细胞的混合,体外诱导肌肉前体细胞发生率不高,长期培养后细胞存活率低,体内移植后只有45%向细胞分化,也只有40%的受体动物功能改善。因此,分离纯度高、分化潜能高的干细胞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新近发现的骨髓多潜能成体组细胞是较骨髓间质干细胞更原始、更纯化的干细胞,可倍增50倍以上,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能力,体外诱导可分化为成血管细胞和成肌细胞等前体细胞,而这些前体细胞则可继续倍增20倍以上,并在植入体内后可进一步分化为表型和功能均成熟的成体细胞。尽管这种纯度高、成分均一的细胞有望成为临床治疗中理想的细胞来源,但缺乏系统比较研究以及客观评价其临床益处的对照研究则是一个“硬伤”。
  第二,细胞移植应当在什么时候进行才能使机体获益最大?这也是干细胞移植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大鼠心脏冷冻损伤模型试验提示心梗第1天的炎症反应最强,此时细胞移植将起到负性效应,而梗死后2周移植获益最大,考虑这可能与此时炎症反应消退、疤痕尚未形成有关。但有研究却表明,在心梗的超急性期进行移植,移植的干细胞可能会通过释放一些细胞因子更有益于缺血再灌注衰竭心脏的功能恢复。可见,移植的理想时间点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第三,选择多少细胞移植剂量才能达到最大临床效益而费用最小呢?由于所移植的骨髓干细胞成分不同,其所需细胞剂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认为,移植骨髓单核细胞或间质细胞剂量在106~108之间,有研究表明,5×105是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的最佳浓度,剂量过低不起作用,剂量过高也不会增加干细胞分化效应。但是目前仍缺乏这方面的临床对比研究。
  另外,葛均波教授指出,在移植细胞的示踪问题、干细胞植入的路径、移植后分化的鉴定、移植的安全性等诸多问题上也都有待科学家以审慎严谨的态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唐朝枢教授也强调,无论采用哪一种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一个严肃的治疗方案首先应当是所移植的新生细胞必须在结构与功能上取代受损心肌,但目前从干细胞植入到缺血心肌功能恢复的每一阶段都存在有许多尚无明确结论的问题。比如,所移植的干细胞能否准确到达心肌受损部位(即所谓的“归巢”)?干细胞在严格的体外控制条件下自身生存的本领就很弱,因此在缺血、缺氧与组织坏死等恶劣环境下植入的干细胞如何生存?此等恶劣条件下干细胞是否还能进一步分化为靶细胞?异位植入的干细胞是否会形成新的畸形瘤及其他不需要的组织细胞类型?移植后新生细胞与宿主心肌是否能建立良好的电-机械耦合,且能否协调参与宿主心肌收缩?移植后新生细胞是否能与实际需要的心脏其他细胞在种类、数量、位置、结构与功能上全面配合?除收缩功能外,新生心肌细胞是否还具有相应的电生理功能和分泌功能等,这些功能与整个心脏功能之间能否协调?新移植细胞是否能与原有心脏组织整合并维持终身(即新生心脏细胞与原有心脏细胞是否有相同命运与归宿)?新生的心肌细胞在发育阶段是否会受到体内免疫系统的攻击?等等。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2 22:3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未来:希望与挑战共存》
  作为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干细胞移植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要经历曲折与坎坷,尽管目前其进展尚不十分顺利,但唐朝枢教授相信,开启干细胞宝库为人类造福仍是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干细胞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临床试验的长期观察,人们终将有能力获得全能的胚胎干细胞,有效地控制植入的干细胞按照需要定向分化成目的细胞,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干细胞移植后各阶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医学问题,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些能力。而正因为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有鉴于此,唐朝枢教授坚持认为,现在还不是大规模推广这一新技术的时候,目前不仅不能作为医疗服务项目,更不能作为创收项目。当务之急是加强临床研究而非临床应用,同时也要考虑到伦理、知情和病人利益,以引导我国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推向深入,为学科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葛均波教授则归纳出了几个未来的临床发展方向:为了客观评价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急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移植对象可能由心梗或严重缺血病人扩大到特异性心肌病和心肌炎患者,心脏功能很差的病人可能收益最大,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也可能是受益对象;细胞移植途径的选择应从怎样使病人受益最大上考虑,经冠脉内移植、心内膜下移植或心外膜移植,与心脏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应用不仅能改善心肌供血,也能通过再生心肌细胞代替瘢痕组织,更有利于改善心室功能,而静脉移植途径与内科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治疗途径;虽然目前用于移植研究的细胞种类较多,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间质干细胞可能是最佳选择对象;供体来源将仍然主要是自体细胞,因其具有不存在排斥反应、来源充足和无伦理纠纷等优点,但异种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细胞移植与促血管新生、增强细胞保护等基因治疗技
术联合应用可能会拥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葛均波教授认为,在干细胞能安全地实现其“许诺”前,得先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神经干细胞移植契机与困惑》
《健康报》2005.02.28  5版发表褚晓明文章《神经干细胞移植契机与困惑》,其中。有一篇张愚教授的文章:《神经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张愚:宣武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1989~1994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读博,1994~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学习。承担人事部择优资助项目,国家重点“973”及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在知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7篇,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
文章内容如下:
  近年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的培养中都可以分化成为神经细胞,并且已经在小鼠、大鼠模型移植实验中取得明显疗效。另外,考虑到这些细胞取材比较困难,有的学者将目光转向取材相对容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自体移植以规避免疫排斥,而且可以转化/分化成神经细胞并产生疗效,具有优越性。基于这些结果,人们一度乐观地认为,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已经指日可待。
  但遗憾的是,有同样多的问题阻碍了干细胞移植向临床的推进,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虽然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中都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但是分化成为特定神经细胞的比例并不高,而且每次人工诱导分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无法做到产出细胞完全均一。将尚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及其所产出的具有相当随机性的细胞直接移植给患者,这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其他组织干细胞如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尽管也能向神经细胞分化,但几乎没有实验能够证明这些具有神经细胞抗原标记的跨胚层分化细胞,的确是有功能的神经细胞。
  第三,先前进行的移植实验,甚至临床实验,所观察到的疗效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物质基础。例如,脑卒中移植治疗没有证据说明移植细胞可以通过梗死区和下运动神经元建立功能联系;帕金森病的细胞治疗出现的疗效和移植细胞生存状态不相匹配的问题等。与此同时,已经进行的很多临床实验都没有发现长期疗效,无法为细胞移植治疗的可靠性提供直接证据。
  第四,干细胞存在致瘤性是国际共识和研究焦点。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则证实,成熟度相对高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同样具有较高的致瘤性。宣武医院的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分化出的细胞移植后,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致瘤性。从理论上讲,只要具有分裂增生能力的细胞被植入动物体,就具有形成肿瘤的可能。
  当然,上述干细胞研究中面临的困惑,并没有关闭细胞替代治疗研究的大门,恰恰相反,当人们急于进行移植治疗的热情趋于理智后,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就为新的进步提供了契机。国际上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灵长类动物实验,希望能够系统地通过细胞筛选、调整分化程度等,探索干细胞移植用于临床的方法。
  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必须经过灵长类(猴)动物实验,这是因为,首先,小动物神经系统的生理病理状况和人相距很远,人类要复杂得多;其次,需要通过灵长类动物实验来决定细胞的用量,植入位点和时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需要通过灵长类动物观察移植细胞的致瘤性。少量细胞移植不长瘤且具有疗效,但到一定数量的移植,就必然产生肿瘤。究竟是什么细胞直接产生了肿瘤?神经系统肿瘤的根本来源是什么?这些细胞的特性是什么?如何保证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前提下抑制其过度增殖?还有一系列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因此,只有通过细致的临床前大动物(猴)试验,才能进入干细胞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时代。

《论坛反应与交流》
《经纬论坛》
Qinggong:不错。
Darknova:在看到技术的进步意义的同时,还是不能忽视对其副作用的研究--因为人性注定了在潜意识里只会对好的一面的关注更多,而在思想上对不好的一面产生天然的“抗体”。
《37℃医学社区》
sufeng66:我经常想到一个问题:医学的发展有很多时候仅仅是让某系人延长生命甚至是苟活而已!与拿钱买命无异!
杨鸿智:你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医学的范围.按生物学原来的进化规律,一个生物在完成了生育任务后,就算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任务.很多生物在这以后会很快死亡.哺乳动物有了一个进化,就是在生育子代以后没有立刻死亡,而是继续生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用来照顾子代,保证子代有更高的成活率.而对于人类来讲,人们要求生育后的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越长越好.这已经是脱离了生物学规律,完全是社会问题了.人要求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社会的大家的生活都更好一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延长生命是最基本的一条.这样看来,我们医生的工作除了自然科学的一面外,还有社会科学的一面.我们的工作为人们带来了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幸福.这有什么不好吗?可能有一些人的生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我们延长生命的技术一定在整体上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增加幸福美好的因素。
      《同济医学论坛》
Dommy:首先,我感谢www.medbbs.com.我还要感谢楼上的大哥!给我上了一堂让我茅舍顿开的课!
巍子:如果真正的技术得不到发展,过个几十年恐怕到处都是克隆器官了...这篇文章真的一针见血,我个人也不认为那些半拉子技术有太多质量,不过真的很赚钱,病人越治越多,病的种类也越治越多,这世界反了!我学中医,未病先防这一点记得很牢,可是现在这社会,只有巴不得人都多得病才医生才能好好生活,郁闷。
     《丁香园 《健康报-医生论坛》在线投稿》
Shiyiwang:楼上的说得太好了,有些医学技术的发展,其实是延长了无意义的生命,增加了生者的负担。
《凯迪社区 → 凯迪BBS互动区 → 健康社会》
鸣远:原来医学对于生命还有一些遗憾。
《中国思维 → 思维学术区 → 思维天下》
涉生版主:医心,医肝,医肺,还医人!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5 13:12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0篇  现代医学的困境(6)— 基因理论的还原论本质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后现代医学理论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人们对现代医学先进性的崇拜。现代医学目前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模板,特别是现代医学中的基因理论,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不仅是社会公众,就是大多数专业研究人员,也对基因理论的正确性坚信不移,目前,大家并不需要什幺比基因理论更正确的理论,大家只是期待着基因理论使人类从疾病折磨中彻底解放的那一天早日到来。人们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医学研究机构的上层主管,却应该有比社会公众更清醒的头脑。我们应该认识到,基因问题搞清,肯定会在基因这个层次上解决一些重要的医学问题,但是,基因层次问题的解决并不不是全部生命问题的解决,而我们说基因理论有错误不是说基因理论不能解决基因层次的问题,而是说,基因理论扩大了自己的权力范围,自以为能够解决全部生命的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医学和后现代医学两个医学发展阶段相互交替的重要时刻,如何认识基因理论成为焦点问题。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这对大家正确认识基因理论,转而接受后现代医学理论,可能会有帮助。
基因理论建立之后,还原论思想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生命就是基因。基因理论已经揭开了生命之谜的乐观信念深入人心。虽然与此同时,机械论,还原论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界和科学界正在遭到越来越认真,越来越强烈的批判。然而,在基因理论这个问题上,虽然也受到批评,但相比之下,批评是轻微的。也许人们宁愿看着基因理论继续发展和持续下去。因为这个理论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安慰和希望是太巨大,太可贵了。
(一)基因数不断扩大
当然,不管人们的态度如何,基因理论在建立之后的发展中很快就遇到许多否定的问题。第一个遇到的问题是,决定某一种生物性状的基因数不断扩大。原来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是一个基因决定一种蛋白,决定一种性状。可是后来的研究发现,某一性状并不由单一基因决定的,而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比如我国的基因专家顾健人院士,在研究中发现有7种癌基因和相关基因与肝癌的发病有关,这在思想观念上是一个大的突破,打破了单一基因决定某种性状的旧框框。为此,顾健人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因谱”的概念。即某 性状可能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的,而是由一个家族,集团基因所决定,这个家族或集团,可写成一个“基因谱”。后来的研究又有进展,在癌基因研究中发现,有时是几十个基因,甚至上百个基因决定某个性状的产生。为此,顾健人院士又将基因谱的概念,扩大为“基因阵”的概念,认为癌基因阵中,应该有主次,有配合,它是人体肿瘤多病因,多阶段表现的内在原因。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如果确实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那幺,人们是不可能不承认基因的决定作用的。如果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才能决定一个性状,那幺,这种决定意义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与原来的概念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在文明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都有决定国家事务的权力,但你那一份权力与总统那一份权力有可比性吗?
(二)垃圾基因
第二个问题,原来经典的基因理论认为,基因的唯一功能就是蛋白质的合成。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相当多基因与蛋白质合成无直接关系。只是在控制、调节蛋白质合成基因的功能,故可以给这部分基因命名为“调节基因”或“功能基因”。而更令人惊讶的问题是,最近人类基因组工程第一阶段工作结束,人类基因组图谱草图正式公布。该图谱表明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只占基因总数的2%,另外98%的基因是一部分功能基因、调节基因,而绝大多数基因是我们目前尚不了解其作用的“垃圾基因”。基因理论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基因决定性状这一概念。但如果与这一概念有关的基因只占全部基因的2%,这个太小的数字不得不使我们想到基因的主要作用不是生产蛋白质,或蛋白质生产并不是生命的最主要的特征。而这最终使我们对“生命就是基因”这一论断的信奉大打折扣。因为我们这一信仰的正确率只有2%的可能性。你不可能要求人们安于2%的可能生而不去追问98%是什幺。
(三)逆转录
第三个问题是“逆转录”问题。逆转录问题的发现,说明在生物系统中,由DNA决定蛋白质的信息传导过程不是唯一的。还存在着由RNA——DNA的过程,甚至有蛋白质——RNA——DNA的过程。如果这些过程存在,那么说DNA是基因,是生命的最基本结构就肯定是不正确的了。
(四)基因不应该称为“基本的生命物质”
第四个问题,是从生命运动的主要内容来看,按照后现代科学的理论,生命除了在结构上应是一个系统外,它在功能上就是能够抵抗无机界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自己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稳定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活”的物质,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死的物质。这是生命与非生命相区别的关键问题。那么生命系统是如何保持远离死亡的这种稳定状态呢?这就是因为生命系统可以不断从外界环境吸收物质和能量。研究证明,这些物质和能量不是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的。从环境中得到的是能够制造这些东西的原料,经过生命体自身的加工,才成为生命体真正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为了完成这一摄取和加工过程,机体必须要有一套复杂的中间结构。这样,所谓生命物质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复杂结构,其中包括所谓的‘生命物质’,如DNA,还包括负责从环境摄取原料,加工制造的辅助结构。这些经典概念的“生命物质”与为摄取物质和能量而起作用的辅助结构总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就被称为“生命”、“生命体”,或“生命物质”。所以,后现代科学所说的生命物质,是指这样的一个物质系统,而其中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能单独命名为基本的生命物质,不论这个组成部分在生命系统中负责什么功能。从这里可以知道,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DNA,不应该称为“基本的生命物质”。用后现代科学的理论来看,不存在具有生命的简单物质。DNA是一个大分子。但却是一个单纯的,简单物质。它自己无法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所以,单独的DNA,无法在自然界中存在和生存下去。DNA只能活在细胞中,和细胞一起生活。科学史上还有一件事,可以作为旁证材料,提示人们,DNA不是最基本的生命物质。这件事就是关于病毒是否具有生命的争论。一派人认为,病毒是生命的一种结构,另一派人认为病毒不属于生命物质,因为病毒离开细胞生命时,并不表现出任何生命活动。这个问题的争论最后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搁置起来。为什么?因为人们没有对生命物质正确的定义、概念。现在,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给生命以新的定义、概念、这使人们对基因及病毒的本质,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于基因理论的再认识,我们知道,基因只是一个简单结构,它自身无法体现生命功能,必须与一系列辅助结构组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从环境吸收物质和能量,而这个系统就是细胞结构。细胞是能够从环境摄取物质和能量的最简单系统,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当然,这个基本结构本身已经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更高级更复杂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总之,生命是复杂系统,任何简单物质都不可能是生命的基本结构。
在伟大的基因理论面前,我自己已经感觉到无限的眇小,我知道,我的分析是无足轻重的,不可能引起人们对基因理论错误,缺点的注意,下面我想引用一些科学名人对基因理论的评价,我想,这或许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的沃森在《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一书中写道:
“……(生命)是如何发生的,仍然是个秘密。特别令人迷惑的是怎样会出现遗传密码和蛋白质合成的各种机构。”“卵裂本身当然并不能导致胚胎的发育,真正的精髓却是细胞分化过程。所有的高等动植物都是由大量不同的细胞类型(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甲状腺细胞、血细胞等)建成的。在某些生物中转化过程开始于受精后最初几次细胞分裂。其它生物中后裔细胞在确定其命运之前,要经过大量的细胞分裂,然而,不管其分化发生的精确时间如何,结果常常是亲代的细胞转化成大量形态不同的后裔细胞。……我们必定会问是什幺东西不仅使两个后裔细胞合成不同的蛋白质,而且使它们各自连续合成相同一类蛋白质?很清楚,对于用这种方式所表达的问题永远也不会有人能研究出任何一种高等劝植物胚胎发育的全部化学细节。”
另一位美国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P•享德莱在其主编的《生物学与人类的未来》一书中写道:
“虽然对于发育反应的全部节目以之为基础的遗传基础和细胞内的机构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即使最圆满地了解到基因细菌细包中的作用,仍旧不能完全阐明一切细胞、组织和复杂有机体的发育。什幺东西导致受精卵进行分裂,并且产出子细胞?它们又变是像骨骼和肌肉?血液和神经那样地不同?”“就象我们已经了解了DNA酶的机制,膜与神经传导,这些仍然不能使我们预见到会有蝴蝶、兰花或海豚,更不用说人类了。”
面对生命运动的复杂性,自然科学家分成两大派别。一派认为生命有其超自然的特殊活力,此派被称为“活力论”。另一派则认为生命做为物质的一个种类其根本规律仍旧应该是物理的和化学的。生命的复杂运动终究会还原成某种简单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运动。这一派可称为“还原论”。沃森,享德莱这些科学家没有盲目地站在哪一派别,而是清醒地认为,目前的基因理论尚未揭示出生命的根本规律。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在研究的思想方法中可能存在某种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生命的本质问题,还需要有一种新思维方法。同时也还需要在自然科学中有进一步新发现,新的突破。如沃森在同一本书中写道:
“人们往往预计,在了解生命的本质之前,一定会发现一些就象细胞理论或进化论一样重要的自然规律。”“曾几何时,某些生物学家总觉得——如果不是希望的话——生物学之所以和悲凉的、无生气的化学实验室不同,除了复杂性和大小之外,还有某些更为基本的不同。”
享德莱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急需的这个理论是一种哲学。他在前面提到的那本书中写道:
“哲学还没有消化生物学者对生活自然界的看法,从唯生论与宿命论的想法上解脱出来。但是随着化学与进化生物学的飞跃进展之后,有一天必然会产生科学的新哲学。主要是根据生物学的发现,而不是物理学的发现。”
以上回顾告诉我们,基因理论的第一代创始者就已经发现单靠基因理论本身是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性问题的。还需要有一个思维方式的改变,还要有一个不同于现行思维方式的一般哲学类的理论,基因理论只有在那个新理论的框架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他们做了预言,这个哲学是“科学的”哲学,而且,这个“科学”不是物理学,也不是化学,而是“生物学”。事实上,正当他们在那里预言的时候,这个科学的哲学正好刚刚产生,这就是奥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提出的一般系统论。虽然到现在,在系统论已经面世半个世纪之后,大多数生命科学研究人员仍不能理解和接受系统理论,但是我们相信,这段拒绝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半个世纪的时间使我们更加惊叹这些老一代科学家们的预言是多幺的准确!新出现的理论的确是科学的哲学,这个科学的确是生物学!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5 13:13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下面,我们再看些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对基因理论的认识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博士在他为《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一书所写的导言:《展望21世纪科学发展前景》一文中写道:
“在整整100年前汤姆逊发现电子,从那以后,影响了我们这世纪的物理思想。即大的是由小的组成的,小的是由更小的组成。找到了最基本的粒子,就知道最大的构造。这个思想不仅影响到物理,还影响到本世纪生物学的发展。要知道生命,就应研究它的基因,知道基因就可能会知道生命。我们现在发现并不然。小的粒子是在很广泛的真空里,而真空很复杂,是个凝聚态,是有构造的,也就是微观的粒子和宏观的真空是分不开的。这两个必须同时处理。知道基本粒子就知道真空的概念是不对的。从这个简单化的观点出发,不会有暗物质,也不会有类星体这东西。我觉得基因组也是这样,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
钱学森关于基因问题的论述。该论述发表在钱学森的著作《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第360页;
“当听说今天讲解的题目是基因工程时,我脑了里就出现了个问题,就是:基因工程与我们所的任务是怎幺一个关系?我们所工作总方向给我们的任务是: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我想基因工程跟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怎幺一个关系?今天报告人也作了一点回答。他讲到基因工程与人体科学的关系。基因工程考虑的问题原来是从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这方面来考虑的。所以它一下子就到了微观领域。我 说人体科学的问题,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问题,这都是宏观的问题。那幺基因的变化到宏观效果,这里头远得很,是错综复杂的。报告人讲了,现在的研究要证明基因客观存在环境的影响后才表现出来,环境又是个宏观的东西。它影响的是集体的,整体的东西,这里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好象基因动一下就有一个效果,恐怕不是这样。要复杂得多。也不是说基因工程是微观的。而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宏观。从微观到宏观这里边复杂得很。也就是局部跟整体的关系。刚才在显示上,有一个叫多基因工程图,上面有一个现阶段的问题的第四点就讲到了这一点。那问题很困难,就是说你要采取一个措施,找出影响微观的因素,在宏观上是个什幺结果,假设这个问题你没搞清楚,那幺你微观的那些措施就不好下决心。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这儿搞清楚,不要认为这儿听了基因工程,啊呀!了不起,可以改变人的根本的东西,困难。”
诺贝尔奖得主M•盖尔曼在其著作《夸克与美洲豹》一书中有关论述:
“用较低层次的理论来解释较高层次的现象过程,通常被称为还原。我没听说过哪个严肃的科学家相信,存在着不是起源于基本物理力的特殊的化学力。虽然一些化学家可能不喜欢这幺说,但事实的确如此。从理论上讲,化学可以从基本粒子物理学导出。从这意义上说,我们都是还原主义者。至少在物理和化学方面如此。但在允许化学现象发生的特定条件下,化学比基本粒子物理更特殊这一事实,意味着为了导出化学定律,哪怕在理论上导出必须将那些特殊条件的信息代入基本粒子物理过程。没有这一思想,还原的概念就是不完善的。所有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尽管各门科学占据着不同的层次,但它们都是一个联合整体的一部分。那个整体结构的统一性通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得以巩固。位于某一层欠上的科学涵盖了位于较上层的不那幺基本的科学的定律。但是,后者由于更特殊,因而除了前者的定律之外,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在每一层次上,都有一些对本层次非常重要的定律有待发现。科学工作不仅包括研究各个层次上的那些定律,同时还要从上而下及由下向上在它们之间建构阶梯。处于等级中另一层次的生物学与物理学和化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当今还有哪一严肃的科学家会象过去几个世纪中常见那样,相信生物学中存在着不源于物理——化学的特殊活力?如果有,那也是极少数。我们中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在理论上,生命依赖于物理学和化学定律。就象化学定律依赖于物理学那样。从这一意义来说,我们又成了一种还原主义者。然而象化学一样,生物学依然非常值得按其自身条件,在其自身层次上来进行研究。尽管阶梯的建构工作仍在进行。即使基本的地球生命化学与历史关系不大的,生物学中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有效复杂性,远远大于诸如化学或凝聚态物理这类学科中有效复杂性。想想自地球上生命产生以来40亿年左右的时间里,有多幺巨大数量的进化性是由偶然事件引起的!那些偶然事件中的一些(也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在这一星球上的生命之后续历史中,及对生物圈中生命之形式之丰富多彩的特点,起着重要作用。生物学定律确实依赖于物理学和化学定律,但它们还取决于大量由偶然事件产生的附加信息。这里,你可能会发现,在理论上可能进行的那种到物理学基本定律的还原。与一个缺乏经验的读者所理解的还原一词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远远大于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或化学到基本物理学的还原的情形。生物科学远比基本物理学复杂,因为地球生物学的许多定律不仅与基本定律有关,而且还与大量偶然事件有关。”(第112-115页)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知道一个事实,即对于基因理论的态度,现在有两种观点,一个是基因迷信派,另一个基因论的反对派,基因迷信派是还原论派,反对派是系统论派,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在理论的讨论中有两派意见,而在生物学和医学的科研实践中却只有还原论派在行动。而系统论派只保持在理论上,口头上,没有实践表现,这有个历史的原因,因为系统理论有一个产生,发展的时间过程,现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宣传、壮大,我认为,系统理论已经有可能转化成生物医学的科研实践。而我现在所提出的后现代医学理论,正是一个将系统理论转化成科研和临床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我是属于系统论派的,但我并不反对基因研究,我认为,基因层次规律的阐释,对系统理论的发挥能起到支持作用、问题不在于是否进行基因研究,关键是要把基因研究的成果纳入系统论的理论体系,而不是还原论体系。因此,我国生物界和医学界可参与和继续进行基因研究,但是这时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我国在此项研究中并不占有优势,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是基因研究的发源地,我们是后来者,小学生,从经济条件来讲,我国更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我国虽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中1%的测序任务,但这并不表明我国是基因研究的大国,正如这个“1%”的数字所显示的,我们如何用1%与99%去竞争呢?参与这项研究工作,使我国学术界能紧跟国际先进水平,这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只要不能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我们就得不到基因研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的高层决策者能认识到这个事实,那幺就应该在实践中调整我们的基因研究策略,最重要的调整就是应该把 我国的一部分研究力量转移到系统理论的研究上去,转移到后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的研究中去。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的转移。首先,目前世界上后现代医学研究尚属空白,我们现在能够开始研究,那幺我们就是首创,我们就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几百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我们一直学习西方,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我国可以早于西方在后现代医学研究中起步,西方在现代医学时代是先进的一方,但这个先进将成为西方的袍袱,西方舍不得停止他们在还原论方向上的前进势头,因为他们已经投入了太多的人力和财力。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情况,即基因研究事实上只是涉及少数人的研究工作,我国的大部分医务工作者,没有机会介入基因研究,那幺,我们为什幺只让这些人当旁观者而不让他们参加到一项有意义,能参与的事


    (美)露丝•哈伯德,埃里加•沃尔德在
    《基因神话揭谜》书中对基因理论的分析批评
一个更基础的问题是,遗传学试验和改造助长我们把自己看做是微小分离部分组成的集合体,而不是完整的人体。因为我们自己对改变这些部分无能为力,迫使我们越来越频繁地把自己交托给据称能够这样做的专家们。然而,我们时常更加体验到需要对付的是完整的人体,而不是去修补局部。这里更加包括控制我们的日常生活,诸如改变我们的住所或同住人,或改变我们的食物种类和数量,或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客体或生物分解成最小部分而不把它们看作整体的过程称之为还原论,还原论并不局限于遗传学。在19世纪左右,还原论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主要支配力。从巴斯德的细菌到物理学家的原子,我们已经习惯于接受的观念是认为最小的事物能有最势不可挡的效应。在生物学中,还原论促使我们相信,生物体或其组织的功能行为可能通过其细胞,分子或原子的研究和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其结构和功能,来作出最好的解释。然而,还原论者往往过于枝枝节节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以观察动物生活及其行为的博物学家在生命科学中曾拥有的重要地位,已经让位给研究DNA分子及其构成所谓基因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家。大多数现代生物学家认为,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比对细胞、器官或完整生物的研究能对自然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动物实验比试管中操作的试验更难控制或重复,这样就很容易把动物实验看作模糊不清的科学而抛弃了。分子生物学从而成了最享盛名的生物学的科目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能源部的支持下,已经开始了一项计划,其规模和经费(15年里预计耗资30亿美元)能与美国太空计划相提并论。这项计划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试图对人类“表型”的所有DNA进行作图和测序。这是还原论的最充分体现,因为基因组学家们将构建出DNA分子亚显微片断的假设序列,再声称那种序列是人类的本质。哈佛分子生物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尔伯特称人类基因组是遗传学的“圣经” 。这种比喻意味着对科学奇观的宗教敬畏,在基因组学家们当中已变得异常一般,还载入了有关这一计划的大量媒体报道中。例如,报道有关人类基因组的电视节目“NOVA”称之为“生命的圣经”。《DNA双螺旋》作者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国家中心第一任主席沃森回避了直接的宗教比喻,但声称他的目标是“了解人类”和生命本身。然而,人类不仅仅是一种有某种DNA序列的物质。分子生物学家不比寓言中的山顶古鲁更有资格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他们可以对问题的某些方面提供一些答案,但是这些答案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有用。(P3-4)
<社会对科学思想的限制——还原论是社会的产物>
DNA分子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具有生物学教科书里描述的物理结构。然而,我们对DNA和基因的理解体现出我们思想观念有束缚。这种束缚来源于我们对于健康和疾病,正常行为和偏常行为,能够怎样和应该怎样的种种看法。要是科学家能考虑到这种情况那就好了。但遗憾的是科学教育倾向于掩盖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说,科学开始于科学家试图回答一些基本问题,随着获解而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大多数科学家都相信是这样的。他们忽视科学和社会间在进行中的相互影响;即使他们意识到了,但强调的是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而不是社会对科学家洞察力和成见的影响。要在其社会环境下理解科学,我们必须常常关注科学家研究范围内科学实践、描述、解释、文化观念和经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否则,我们就不能理解创建出科学论据的方法,也不能理解这些论据运用于整个社会的方法。我要说得非常明确,我的确不认为分子生物学家和其他遗传学研究者都在错误地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他们只是按常规进行科学研究,把重点集中于内在属性。作一个类比也许可把我的意思说清楚。几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根据伟人(尤其是白种伟人)的成就看待过去。我们多数人在学校里学的历史都是围绕帝王将相之类的。在20世纪中,已经从这种历史的“伟人”理论逐渐转移到社会的历史,试图通过,我们所能发现的普男男女女如何生活来了解过去。所以,历史学家已经从依据“重要人物”活动解释历史的模式转移到更加综合的模式。在这后一模式中他们试图取得尽可能完整而多彩的景象。分子生物学家走了截然相反路线,他们从综合性生物学转移到一切都追溯至“大分子”DNA的生物学。我的看法与这种通常的观点不一样。我很少发现某种实验的方法或解释有什么毛病。我所反对的是还原论者极力按“重要分子”及其组成部分的活动来解释生命体。(P8-9)
<遗传与环境>
遗传学研究试图回答的一系列问题或许是已经存在了很久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遗传与环境、相同与相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联。贯穿整个西方知识发展史,人们一直在争论究竟哪个最重要?遗传还是环境?先天禀性还是后天养育?在20世纪初,人们坚信是遗传的力量。遗传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科学家希望它能解决一大堆问题。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遗传论者观点不再风行。在纳粹种族歧视、遗传论者政策的灾难后果广为人知时,展示出赋予生物遗传太多威力和用遗传方法改良人种而造成危险的那种令人恐惧的前兆。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左右摇摆局面有所改变,科学家们开始强调遗传在塑造我们的性格和行为中的重要性。这种变化部分应归咎于保守党人强烈抵制公民权利和女权运动。诸如此类的运动强调环境在塑造我们成为什么人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妇女,无论是美国黑人还是其他种族,在美国地位的低下是因为歧视她们,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低下。保守党人热情赞扬似乎显示天生差异的科学发现,他们就能用这种差异来解释目前的社会等级。
像还原论者一样,遗传论者试图对复杂问题找到简单答案。但是,我们体内,我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实在太复杂了,无法强行纳入简单化的模式中。我们的环境里充满着其他生物,从聚居在我们肠道、给我们提供必需维生素和其他食物的细菌,到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和其他动物。察看我们所有的基因,甚至所有生物的全部基因,仍然不会告诉我们许多有关我们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确实,女人的卵子与男人的精子一旦融合,未来人的基因就到了一起。但是,发生有受精卵、子宫里和出生以后的许多事情也会有重大效应。如果孕妇得不到适当营养或接受不了合适的药物,胎儿可能会受损甚至死亡。相反,如果她有机会好好照顾自己,孩子一旦出生,将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像基因一样,这些环境对于孩子是不可或缺的。婴儿必须养成人。完全任他们自行发展,他们就会像狼养的孩子一样——成为严格字面意义的人,但不能进行即便是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我们都知道,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人会有明显的差异,不仅在人格上,在体格上也是如此。在一代人里,且在没有遗传变化的情况下,来自亚洲和南欧到美国的移民,看到他们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长得比他们高。即使生活在同一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受到的影响不同,也能在心理或体格上产生不同的影响。
外界影响会终生起作用。记得我有一个学生患严重抑郁症,是由于抗生素引起肾衰竭而产生的后果。我去医院探望时,已经认不出他了。相距一周,这个强壮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双颊凹陷的老头,声音苍老,步履蹒跚。幸运的是,这些变化后来被证明是可逆转的。但是,能够如此快地经历这种深刻的生物学变化,以及变成未所料及的、完全不同的人,这个例子是很惹人注目的。鉴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愚蠢的人可以变得聪明,冷漠的人可以变得活泼,衰弱的人可以变得健壮而充满活力。许多社会运动,从女权运动到公民权利的斗争,都是以促成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为基础的,都已经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遗传学上的解释仍然有其吸引力。我们刚刚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即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都要去谴责父母的行为。父母们信奉基因是孩子们问题的根子,而不是他们自己的错误。父母们不得不游走在“过分纵容”与“过分严格”,对孩子太“疏远”或太“溺爱”这种狭窄的界限上。对于这一切都不应有什么惊讶的。但是,遗传学上的解释有局限性。基因参与我们所有的功能活动,但是它们不能决定我们是什么人。它们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发展,但是许多个人的和社会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发展。那么,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基因实际上是起了哪部分作用呢?我们不知道答案。我们也不指望知道答案。人类,甚至果蝇都是导致复杂生命活动的复杂生物,我们的经历和我们的生物学以不可预测的方式相互作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都不能告诉我们有关人类的所有一切。(P9-12)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5 13:13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基因是什么>
那么,基因是什么呢?不同类别的生物学家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分子生物学家说,一个基因就是一段DNA,它具体指定一种蛋白质的组成,可以影响是否合成和以什么速度合成那个蛋白质。有时邻近的基因也会影响那个蛋白质的合成。遗传学家说,基因是我们染色体的各个部分,它中介可遗传的性状。群体生物学家们说,基因是差别单位,可用来区分人群彼此不同的成员。进化论生物学家说,基因是生物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的历史记录。所有这些定义都相互重叠、相互补充,特定科学家关注之点决定于他的兴趣所在。遗传学家们的语言时常带有明显的思想束缚。分子生物学家,还有在出版物中,在讲到基因或DNA做什么时用到动词如“控制”、“编程”或“决定”。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用词给DNA赋予了太活跃的作用。事实上,DNA并没有“做”任何事。它是一种非常惰性的分子。它只是停留在我们细胞中,等待其他分子与它一起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细胞中的DNA像一本食谱书。我们要做一盘繁杂的菜肴,需要有一本食谱书,但食谱书做不出菜,也决定不了做哪种菜肴或菜肴是否好吃。厨师和烹调原料将决定用什么烹饪方法和如何使用烹饪方法,最后喝汤还是吃蛋糕,食物味道如何等。烹饪术也是一种恰当的比喻,因为这里引入了应变和灵活的要素。好厨师如果在他缺少某些似乎必不可少的烹调原料或器皿时,能够对食谱灵活改动。同样,细胞和有机体能够代偿“遗传的差错”。而且,如果把细胞和生物体当作这个比喻里的厨师,许多烹调原料就是其中的基因和环境因子,合在一起做出一道“菜肴”,要是看这些分离开来的烹调原料是预料不出这道“菜肴”的。基因太经常被看作是绝对的预言者了。当人们提到“规定”这种或那种性状的基因时,它们表达出一种限制我们的必然性。我们的性能被编码在我们的基因中,这种看法会妨碍我们采取有效步骤来改变我们自己或我们的生活条件。我们必须记住遗传功能是放置在生物学反应,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复杂网中。它们不是在实验室中能够重复的简单过程。同样,因为基因对于我们自己的外貌是重要的,所以科学家发现很难客观地看待它们。(P12-13)
<遗传预报的不可靠性>
遗传预报,不管牵涉到检测还是普查,依据的假设是:基因和性状之间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然而,遗传性疾病与许多因素有关,还与进程中多半不可预期的相互作用有关。现就遗传学普通教科书《遗传分析引论》作者的话引述如下:某个基因并不通过单独作用决定某个表型(可见的性状);某个基因只有在与其他基因、环境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决定某种表型。虽然遗传学家把某个表型归因于他们所鉴定了的某个基因,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仅仅是为了有助于遗传分析而用的一种便说明的行话。出现这种行话在于遗传学家有专门技能来分离生物学过程中的各别组分,并作为遗传分析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虽然这种合乎逻辑的分离是遗传学的基本方面,基因自身是不能起作用的。
即使基因牵连到疾病,其遗传遵循着一个有规律,可预见的模式,也证明它远非是简单定义和定位的问题。为了提供有意义的遗传信息,科学家有时需要对患“同样”疾病的不同家族,甚至不同个体分别确定其突变模式。这样,遗传预报就成为不可能实现。在多数遗传性疾病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和发病过程,并可能发展为一类相关病而不是唯一的病。这尤其可能出现在晚起病的极端易变的疾病情况下。研究者曾反复声称鉴定到了“老年性痴呆基因”。不久前,两个不同的研究小组鉴定出两个不同的DNA片段,一个在第19号染色体上,另一个在第21号染色体上,每个小组都声称他们的“老年性痴呆基因”是真实的基因。在科学家们试图预报所谓有遗传“倾向”的疾病时,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认为凡是致死的慢性病(癌症、冠心病、糖尿病、中风、酒精或药物引起的肝病)可能是由我们基因中遗传到的倾向来“决定”的,这样的理由变得越来越普遍。搜寻工作展开在“有关”癌、冠心病,甚至类似酗酒行为性疾病的基因上。从治疗角度看,试图弄清楚复杂遗传病的相关基因,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DNA,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然而,深信任何棘手的疾病基因都被鉴定和分离出来,加上希望它会导出有益的论断测试方法,这样的信念有可能促使人们坚持不懈的去搜寻相关DNA片段的。实际上,这不仅不能治愈或预防疾病,还会增添“无症状”或“健康表象下的病人”的新受辱人群,即使他们没有症状,也可能被认为他们在未来某一时刻会有某种疾患。(P39-41)
<基因是怎样发挥功能的>
不管基因大小如何,每个基因规定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确实,这就是所定义的一个基因。生物需要数千种蛋白质来完成它们的生物功能,所以即使低等生物也必须具有许多的基因。功能性DNA序列中的变化构成基因突变,往往导致相应蛋白质的线状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然而,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每种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各种不同的酶的参与,而每种酶是一种特异的蛋白质,所以,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基因被卷入到任何特定的蛋白质的全合成中去。基因和蛋白质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说成为各个基因“编码”、“决定”或“中介”某个蛋白质的合成,这仅仅意味着基因规定了蛋白质的线状氨基酸序列。蛋白质被合成的全过程只有在细胞的整个代谢机构功能齐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这里总是需要许多各不相同的蛋白质参与,从而需要许多各不相同的基因参与。蛋白质和基因的相互关系,变类似鸡和蛋一类的问题。许多基因涉及任何蛋白质的合成,而许多蛋白质参与任何基因的合成及功能的发挥。我反复说明这一点,因为这正是经常会被忽视了的。在科学家们的讲这个或那个分子、性状或疾病而谈到基因时,他们是充满着幻想的。他们过分强化基因和DNA的控制能力,而不把它们看作是细胞和生物整体功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P56-57)
<遗传泛化现象>
我于1994年8月曾在一公开讲座中听到弗朗西斯•科林斯博士——一位战胜詹姆斯•沃森后担当美国基因组计划负责人的科学家——的言论。他把基因组计划描绘成人类所曾从事过的工作中最崇高的项目,并对他的听众断言:“事实上所有疾病,也许外伤除外,其中都有遗传成分”。鉴别出我们身上的所有基因,他说,将使科学家有可能通过“读出我们自身的蓝图”来预言,预防和治愈所有疾病。我唯一感到奇怪的是,科林斯博士为何将外伤排除在那包罗万象的承诺之外。不管怎么说,人们常常会因为他们的听觉或视觉不好,因为他们逐渐衰老而行动不便,或其他一些原因(估计会被那些对基因组的预报作用盲目相信的人归因于基因的原因),而受到意外伤害。问题关键是,“所有疾病都有遗传成分”这种说法,涉及的面是如此之广以至于变得失去了意义。基因决定蛋白质的组成,而蛋白质则与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功能有关。因此,基因对我们与病原体的反应,对我们对外伤的易感性和响应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当然,这样一来,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有着“遗传成分”了。但果真如此吗?我们自己的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基因有关,这一事实绝不意味着,只要我们知道了有关它们定位,组成和它们行使功能的方式的每一件事,就能使我们了解人类健康,并预言、预防或控制所有的疾病和不良行为。然而,当前“基因痴迷”仍然有吸引我们社会中的许多方面。通过将行为,才能或健康状况归咎于基因,遗传决定论有着使社会和个人同时摆脱困境的特殊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人的所有健康和行为问题都是由于他们基因的功能所致,那么,我们对社会性疾病的责备就只能针对个人的不足,而不能针对经济的或其他社会的问题。根据这一观点,人们穷是因为他们在遗传上就天生懒惰,愚蠢或别的什么东西,而他们生病是因为他们生来就带有错误的基因。在某些进步团体中,这类理论解释通常会被冠以“责备受害者”一词,因为他们把应由经济和社会政策负的责任转到了受到影响的个人身上。另一方面,成为悖论的是我们也能将遗传解释用来赦免个人。如果人们所做的事是他们的基因的一种功能,那么,他们怎么能对他们的行动负个人责任呢?(P183-184)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健康网健康社区》
xgy996:成
妇科圣手:看不懂
     《丁香园 《健康报-医生论坛》在线投稿》
elmm193h 学习中的鸟:看了杨先生的文章受益非浅,研究者和科学家太需要科学哲学的指引了
《精品文化论坛>四海搜奇》
南郭先生总版主:好
《中国思维 → 思维学术区 → 思维天下》
哲学黑洞:确实是好文章,以后再仔细学习,谢谢光临!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9 22:3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1篇  现代医学的困境(7)— 癌发生的“基因突变”理论是不正确的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正常组织细胞癌变”说法的不准确性
首先看一下目前医学专业内常见的标准说法,这个说法就是“正常组织细胞”癌变。如武忠弼主编《病理学》中的论述:
    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协同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是从正常细胞转变而来的,但它变成肿瘤细胞后,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及功能。它生长旺盛,常成持续生长,与整个机体不协调,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发育成熟的能力。有些甚至接近幼稚的胚胎细胞。这在恶性肿瘤表现尤其明显。近年认为,致癌因素作用于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使某些关键的细胞调控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随着细胞的分裂,这些遗传物质的改变仍能按照遗传法则不断地传给子代细胞。这样,即使在致瘤因素不存在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特点仍能继续维持。甚至当把肿瘤细胞接种到体外培养基培养时,这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保持下去。(第141页)。
    以上摘录指出,癌细胞是由正常组织细胞经基因突变后形成的。这一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医学的专业概念,也成为社会大众对癌症的基本认认识。我们现在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一是明确“现代医学”是如何表述癌这个概念的。第二,是要指出这一概念的不全面性、模糊性。并由此导出我们对癌症的新认识。“正常组织细胞”概念的模糊性在于,所有正常组织,并不是由一种细胞组成的,而是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层次序列。而“正常组织细胞”没有指出是哪一类细胞。以血细胞为例,血细胞的层次是:
   
  全向干细胞——多向祖细胞——单向祖细胞——早期幼稚细胞——成熟细胞
这么多层次种类的细胞,用一个“正常组织细胞”来说明是太粗糙了。这种说法实际上只保留在大体解剖水平,还没进入细胞水平。因为进入细胞水平一看,有这么多细胞,只简单说一个“正常组织细胞”就等于什么也没说。
(二)细胞质代谢系统对基因的制约
正常组织是一个从干细胞到终末分化的功能细胞的系列组织。简单地讲,癌细胞由正常组织细胞“去分化”发展而来的说法是不确切的,正常组织中最后的成品细胞是终末分化的功能细胞,这些细胞不能再非裂,如果说还有什么变化在等待着它们,那便是死亡。说这些功能细胞发生了去分化,又具有了分裂功能,这是不确切的。无可否认,癌细胞是处于干细胞和功能细胞之间的中间形态的细胞,那么,为什么只能说它是功能细胞的“去分化”而不能说它是干细胞没有分化到功能细胞之前就停止在中间状态呢?总之,“去分化”理论是一个事实加一个推论。癌细胞的中间形态是一个事实,而“去分化”是一个推论。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要被这个推论所局限。细胞的分裂不单是由细胞核决定,还于细胞质有关。这些功能细胞即使基因突变,具有了重新分裂的功能,如果细胞质缺少必要的功能蛋白相配合,还是不能完成细胞分裂。人们认为功能细胞受到致癌因素的作用,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就会变成不停分裂的癌细胞。我们现在要指出的是,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一个知名,那就是,基因的复制、表达,必需要有细胞质中一定的蛋白质代谢系统的支持。卵细胞、干细胞这样的细胞之所以能够不断分裂,增殖,是因为细胞质内有一个全能的代谢系统的支持。在干细胞向功能细胞分化发展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干细胞就丧失一些代谢功能,直到分化成最后的功能细胞时,继续分裂的代谢功能已经全部丧失。因此,认为功能细胞会退行性变化,重新获得细胞分裂的能力,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终末分化细胞是不会癌变的。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高等多细胞生命与单细胞生命的差别只在于大小和所含细胞的多少。这是片面的。这个差别主要是细胞的分化问题。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的发展,除细胞量的增加外,更重要的是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功能的专业细胞。这些具有特别生理功能的专业细胞,从生理功能方面讲是专业化了,高级了,发展了,但是,为此,这些细胞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是它自身丧失了完整的代谢体系,并因此失去了不断分裂的能力。这在实际中就表现出这些细胞寿命的有限性。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生命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生长、衰老、死亡。医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命的这个生长发展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发生问题时,给以适当的调整。个体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生长成个体,个体再继续生长、成熟,又形成下一代的卵细胞和精子,而后,个体逐渐衰老死亡。对于人这样的高等多细胞动物来讲,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分化问题。细胞分化是指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在细胞之间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上稳定性差异的生命活动过程。在形态、功能、结构上有了稳定性差异的细胞,称为分化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系统,最终形成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有性或无性生殖时,多细胞生物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出所有的细胞。受精卵的卵裂就是一系列的有丝分裂。按照传统教科书的说法,如果发育系统只是有规律地进行有丝分裂,只要DNA复制不发生什么变化,则所有细胞的基因组信息就不会有任何差别。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完全一样,而这样完全一样的细胞在一起,只能形成细胞“群体”,而不会成为高等多细胞动物。研究发现,对于高等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虽然子代细胞完全遗传了亲代的DNA构造,但是在不同的子代细胞中只使用一小部分遗传信息。每一类形的细胞只表达一套特定的蛋白质。由于使用表达遗传信息的不同,造成了子代细胞的形态功能的不同。即形成细胞分化。从细胞壁8层次的角度来看:分化从卵细胞的受精、卵裂、三胚层的出现开始,每个胚层的组织细胞分化,逐渐取代之以各种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不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和直到丢失细胞分裂能力的终端分化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增殖较慢,但能自我维持增殖的细胞。这些细胞存在于各种组织的特定位置上,从这些细胞可以产生另外一群具有有限的,而分裂迅速的转移细胞群。转移细胞群是一类能快速增殖,但缺乏自我维持能力的细胞,而且是分裂次数有限的细胞群。它进一步成为终端的分化细胞。终端分化细胞,这是一些停止分裂,不能返回增殖周期的细胞。如人的红细胞,这些无核的细胞是不能再去分化的。
细胞分化的特点:
    1分化细胞来自于共同的母细胞——受精卵。而后代之以各层次的干细胞。这一点是同细胞分裂相类似,所不同的是,细胞分化形成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这是由于分化细胞拥有专一基因的表达产物,因此,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细胞的分化。
2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一旦分化启动,诱导分化的因子不存在时,分化也继续进行,而且是稳定的。(这一条为中枢抑制疗法治疗癌症提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这表明即时的、间断的中枢抑制治疗,可以对癌细胞的分化起持续的治疗作用。)
    3分化细胞对于大多数生物种类来说,虽然形态各异,功能不同,但仍保持全部基因组。这是分化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的基础。也是动物克隆的基础。
4细胞的分化是有限的活动,不是无限的。在几百万亿个细胞的有机体中,只有几百种类型的细胞构成若干组织和器官。
分化的本质是生命物质的相互作用。按照基因理论,生命的全部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胞核的DNA中,而DNA的作用就是遗传信息的保留和传递。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任何细胞的分裂增殖只能产生和亲代细胞一样的细胞。这样就不会有多种细胞组成的高等生命的存在。要想有高等多细胞生命,就要使卵细胞在分裂后产生不同的细胞。这就要求在卵细胞分裂时,基因的表达要发生改变。经研究认识到,这些能使细胞核在分裂中做不同表达的控制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这种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决定基因表达方向的机制,研究人员命名为“决定”。这个“决定”像DNA一样,也是生命母体留给子代的遗传信息的一部分。即遗传信息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基因,这是比较固定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物质,由它们决定基因的表达方向。一旦卵细胞开始分裂,如一个卵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那么,这两个细胞之间就存在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就成为这两个细胞存在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决定了两个细胞当前的存在状态,同时也相应地影响了这两个细胞下一次分裂时子代细胞的结构功能。这种由细胞所处环境决定细胞发展前景的机制,研究人员给起了一个专用名词叫“分化”。对于一个细胞来讲,在它分裂之前,由细胞内部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操纵物质所决定的细胞分裂方向,被称为“决定”。而在此分裂前,亲代细胞所处环境的作用因素所决定的细胞分裂方向被称为“分化”。决定与分化不是绝对不同的。每一次分化之后产生的子代细胞中亲代细胞所处环境作用因素,已成为子代细胞内细胞质物质的既成内容,这个内容也就成为子代细胞下一次分裂前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亲代的分化因素将转变成子代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由卵细胞一次永远决定好的。而是随着每一次的细胞分裂都会具有新的内容。“决定”内容不断在改变;“分化”内容也不断在改变。所以,最后落实到一个细胞上,决定它发育方向的因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质相互作用的整体情况。不仅在生物的胚胎发育中是这样,在成年生物体中,组织功能细胞正常死亡或病理性死亡后,干细胞在增殖补充这些损失的细胞时,也是这样。这时,影响细胞实现正常分化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干细胞内部的“决定”因素,另一个是干细胞所在组织的环境因素。如果干细胞所在组织的环境因素存在阻碍干细胞分化的成分,至使干细胞虽然在增殖,却不能分化成所需的组织细胞。那么,这些干细胞就变成癌细胞。这些干细胞不断增殖的动力,来在自于自己细胞内部的“决定”因素。这个决定是机体与生俱来就有的,是从上一代遗传下来的,这也正是干细胞的基本使命。
(三)克隆技术说明什么
克隆技术是用体细胞的全套基因培育出完整生物个体的技术。现在科学界认为,这个技术说明体细胞的基因组确实具有继续分裂和发育的能力。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体细胞是能够经过基因突变而获得不断分裂的能力。
但是,我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件事其实是证明了体细胞不能继续分裂。
克隆的实际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要把体细胞的基因组从体细胞中拿出来放到卵细胞中去(卵细胞原来的基因已经被去除)。也就是说,体细胞的基因是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发育成生物个体的。这件事说明:
1 体细胞基因有发育成生物个体的能力。
2 体细胞之所以不能发育成生物个体,是因为细胞质没有支持基因组发育的代谢系统。
3 卵细胞中有这个代谢系统,所以体细胞的基因可以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发育成生物个体。
克隆这件事不但说明了基因与细胞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体细胞不具有继续分裂的能力,即使在基因发生突变,“具有了”继续分裂的能力时也不行。克隆技术表明体细胞经过基因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四)引发肿瘤的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对组织施加的作用的异质性说明基因突变理论的不确定性
体细胞突变理论有问题。一个是能够引发肿瘤的化学物质多种多样;另一个是由化学物质和辐射作用两者对组织施加的作用具有异质性。对此,凯恩斯写道:但是,在整个癌症研究领域令人失望地缺乏一致性。也没有对似乎存在的种种致癌物的效应实施管理的根本规则。一个物种对一种致癌物敏感而对另一种不敏感,而诸如2-萘胺之类的一定致癌物总会找出一种像膀胱,那样的特定组织来攻击而表面上留下其他所有的组织不予触动。因此,任何有关癌的突变起因的简单理论,似乎都是站不住脚的。
癌症研究工作开始时的指导思想是还原论的,即人们 想找到“一个”统一的,最基本的致癌物质。第一阶段是发现化学物质致癌、放射性致癌等。但这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因为发现的致癌化学物质很多,找不到唯一的物质和唯一的机制,这样,就无法作到“还原”。第二阶段,从化学致癌发展到体细胞基因突变致癌,认为刺激只是表面现象,引起细胞基因突变才是癌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似乎有了“还原论”的味道,但是很快又发现,很多致癌的化学物质并没有引起体细胞的基因突变,而且,相反方面,有些体细胞虽然发生了基因突变,可是并不一定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这样,“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癌症发生的理论又不能成立。这样,将癌症发生的原因还原到体细胞基因突变上又落了空。
   
(五)癌症前那个漫长的潜伏期与基因突变不符合
另一个总也解不开的谜,是致癌物引起发癌症前那个漫长的潜伏期,又是怎么一回事?作为一种以瞬间变化著称的突变,它怎么能与缓慢的长期的肿瘤形成扯在一起呢?现代医学一方面提出癌症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突变,另一方面也注意和承认应激反应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这样,现代医学提出了两个癌症发生的可能性,而使自己陷入两难的矛盾之中。许多学者研究了应激影响肿瘤发生的可能性,以下事实已无可怀疑,即长期地对身体某一局部用刺激原刺激,可以在该受伤部位引起瘤形成。例如,已确切证明,局部的瘤形成可被如下的刺激诱发,如子宫托刺激子宫颈,太阳辐射刺激皮肤等。
   
(六)社会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密切关系否定基因突变理论
恶性肿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其中社会心理因素与肿瘤有密切关系。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自1982年以来,用心理学测量表进行初步调查,结果发现:抑郁,内向和不灵活的性格,紧张的人际关系,不和睦的家庭生活,意外事件等都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明显相关。我国文革动乱时期,一些受精神打击的领导人先后因癌症而去世,其中有夫妻先后因结肠癌与肺癌在三年内死去,使人对心理应激的作用有了更多的注意。最近几年,人们注意力转到心理社会压力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上。这些工作都是值得重视的。为解决癌症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关应激,心理冲突和人格特性同癌症之间关系的证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考察,结果发现,对癌症病人影响最大的人格特征是内在的愤怒和敌视。癌症病人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易怒,抑郁,敌视否定一切,压抑自己的情绪。
(七)“癌的体细胞突变理论”从来没有真正得到检验
贝伦布卢姆甚至早在1952年便过细地考虑了该理论缺乏证据的问题:除许多致癌物能够引起生殖细胞的突变,许多突变因素可以起致癌物的作用的环境证据,“癌的体细胞突变理论”从来没有真正得到检验。因此,它不是一种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假说。肿瘤的特性是永久性这一事实并不必然意味着,在细胞里发生的变化是由于突变,因为我们知道生物现象肯定不是突变的。然而看来好象是不可逆的。最后,即使突变理论是用于说明致癌作用的“启动阶段”,仍然有在漫长的潜伏期造成“潜伏的肿瘤细胞”转变为真正的肿瘤这样重要的“促进阶段”。这一过程的性质仍然是一个谜。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9 22:3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八)基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自己否定了自己
现代基因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原来DNA上有两种基因,一种叫“癌基因”,它激活后可引发细胞的再生机制,而同时,DNA上还有一种基因,叫“抑癌基因”,它激活时可抑制癌基因,阻止细胞再生的启动,相反,抑癌基因失活时,癌基因才可发挥作用,癌细胞的再生才能启动和维持。后来又发现了端粒酶,它的存在与否除了能控制细胞能否再生之外,它还使再生定量化,端粒酶的多少决定了细胞再生的次数的多少。这样,一切癌细胞再生的机制,就是由癌基因、抑癌基因、端粒酶这三个因素相互之间关系的结果。但是,以后的发展却又出现了麻烦,首先,是癌基因的数目逐渐增多,一下子就发现出100多个癌基因,这个数量的增加,就使人对某一个癌基因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现在,抑癌基因也已经发现几十个了。这样一来,所谓癌症的发生,不但没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反倒是由一百几十个基因组成的相互作用的基因网络来决定了。这样一来,癌症研究,开始的目的是想找到“一个”简单的决定因素,而最终的结果,却发现,这个决定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基因网络,网络结构的发现,势必改变癌症研究的根本思路,一个基因突变就可以发生癌的认识应该是彻底结束。
(九)癌症研究从还原论向系统论的转化
对癌症研究系统回顾后的总的印象是,对于癌症问题的研究工作,从还原论思想开始,而最终却走上了系统论的道路。癌症研究工作开始时的指导思想是还原论的,即人们 想找到“一个”统一的,最基本的致癌物质。第一阶段是发现化学物质致癌、放射性致癌等。但这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因为发现的致癌化学物质很多,找不到唯一的物质和唯一的机制,这样,就无法作到“还原”。第二阶段,从化学致癌发展到体细胞基因突变致癌,认为刺激只是表面现象,引起细胞基因突变才是癌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似乎有了“还原论”的味道,但是很快又发现,很多致癌的化学物质并没有引起体细胞的基因突变,而且,相反方面,有些体细胞虽然发生了基因突变,可是并不一定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这样,“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癌症发生的理论又不能成立。这样,将癌症发生的原因还原到体细胞基因突变上又落了空。第三阶段人们又发现了病毒引发癌症的事实,于是又提出癌症是由病毒引起的学说,可是这个学说,除了在实验中得以证实外,在人体自然发生的肿瘤中至今没有得到证实,这样,就使将癌症的发生原因还原到病毒的想法,不能最终确定。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又发现,所谓病毒中含有的致癌基因,其实是人类正常细胞中原来就有的。人们给这些基因起名称为“原癌基因”。这时人们非常高兴,认为这回可真正找到了癌症发病的根本原因,还原论终于得到了胜利。但是,以后的发展却又出现了麻烦,首先,是癌基因的数目逐渐增多,一下子就发现出100多个癌基因,这个数量的增加,就使人对某一个癌基因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第二,人们又发现,光有了癌基因还是不一定会发生癌症,研究的结果,又发现了另外一类基因,他们的行为控制和影响了癌基因的发挥程度,这类基因,现在被称为是“抑癌基因”。现在,抑癌基因也已经发现几十个了。这样一来,所谓癌症的发生,不但没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反倒是由一百几十个基因组成的相互作用的基因网络来决定了。这样一来,癌症研究,开始的目的是想找到“一个”简单的决定因素,而最终的结果,却发现,这个决定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基因网络,网络结构的发现,势必改变癌症研究的根本思路,即从还原论,走向系统论。我们不是说此时研究人员已经有了系统论的思想,而是说他们已经不得已面临着系统论的事实,这对这些研究人员是一个十分尴尬的情况,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继续手头的研究工作,而是需要学习一下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然后,再用系统论思想方法重新开始癌症的研究工作。作为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以前可能从未介入过思想方法的争论,因此,这次要进行思想方法从还原论向系统论的转换,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但事实已经摆在那里,不能转换这个思想就无法继续进行研究工作。现在,能领悟到此,就算完成了我们这篇癌症研究历史回顾的任务,下面,我们就将完全站在系统理论的角度,对癌症的发生和治疗进行一种新的论述。因为现在正是还原论向系统论的转变时期,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这里所作的论述,更象是一种演示,一种启发,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将来在这个方面上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单细胞生命的永生是如何获得的?单细胞生命直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它直接从环境得到营养,维持生命,它也直接受环境的伤害,缩短自己的生命,因此,单细胞生命能否存在就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营养的缺乏和损伤的积累尚未致其死亡之前,它已经分裂成两个新的生命体了。我们说单细胞生命的个体生命是短暂的,因为它只存在了几十分钟,但是,这几十分钟的暂短生命却换来了单细胞总体物种几十亿年的生命。与单细胞生命相比,多细胞生命自身分成两个细胞集团,一个是干细胞集团,一个是功能细胞集团,功能细胞负责保证干细胞生存的环境,而干细胞负责补充、功能细胞的损失,多细胞生命同样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同样从环境获得营养并受到损伤,但是,因为多细胞生命分成两个细胞集团,情况就与单细胞生命有所不同。多细胞生命分成两个细胞集团,情况就与单细胞生命有所不同。多细胞生命的两个细胞集团有不同的分工,功能细胞成为与自然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的集团,而干细胞成为功能细胞的后盾,环境对功能细胞造成的营养缺乏或损伤积累,可以造成功能细胞的死亡,但干细胞对功能细胞的补充,使多细胞生命体并未因功能细胞的别死亡事件而死亡。这样,与单细胞生命相比较,在同样受到环境损伤的情况下,多细胞生命的个体生命得到明显延长。
在多细胞生命体内部,功能细胞成为干细胞的环境,功能细胞向干细胞提供营养并传递损伤。因此,干细胞的功能状态是由功能细胞决定的。这样一来,功能细胞与干细胞处于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决定的循环关系中,也就是说,功能细胞的损伤,需要干细胞来补充,而干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和发挥,又有赖于正常功能细胞的存在。因为受细胞生命可分成功能细胞集团和干细胞集团两个集团,所以,疾病也可以分成功能细胞病和干细胞病。功能细胞病是指那些虽然造成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但尚未影响到干细胞的正常功能,这些就是临床所说的功能性疾病,这类疾病可用促进干细胞再生,保证及时补充受损的功能细胞的方法来治疗。干细胞病是指那些功能细胞大量受损死亡,已经影响到干细胞不能正常再生分化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有组织重构的各系统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和癌症。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是首先支持干细胞再生,重建正常的功能细胞,然后再使正常的功能细胞恢复干细胞的功能,干细胞病的治疗难点在于功能细胞的损伤不能大于一定的限度,否则,功能细胞与干细胞的关系将陷于一个恶性循环疾病无法取得治疗的突破口,总之,功能细胞与环境的关系,仍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干细胞机制为我们治疗疾病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但不会是永远成功的,特别是在功能细胞损伤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就癌症而言,癌症是干细胞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功能细胞制约,功能细胞受损后,无法正常制约干细胞,于是干细胞增殖失控而为癌治疗办法,首先支持干细胞补充功能细胞,在功能细胞功能加强后,会给干细胞正确的制约,使癌症得以治疗,与此同时,要去除对功能细胞的损伤因素,这包括来自于环境的因素,也包括来自于机体内部的系统控制因素。如果功能细胞已经大量损伤、死亡。对于细胞的制约因素已消失贻尽,那么促干细胞治疗方法将无效。
我们提出癌症发生的一个机制是:干细胞的分化,凋亡是受组织细胞的诱导实现的。如果组织细胞不能释放正常数量的功能蛋白质,以对干细胞施加分化、凋亡的诱导,那么干细胞的增殖就保持在原始未分化细胞状态,并因为失去凋亡、数量不断累积增加而成为癌组织。这样,我们就把癌症发生的原因推到组织细胞方面,是由于不正常的组织环境造成癌症的出现。这就提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哲学讨论命题。在欧洲,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思想领域唯物主义产生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发现人是社会的产物,或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自然人由于受到他所在社会环境的教育而成为某一种类型的人。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处于另外的社会环境,它就会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唯物主义的这个发现意义非常重大,它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社会决定个人。但是,这样的唯物主义,除了能局部地解释某个人的出现的原因之外,没有更大的作用,因为按照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要改变一个人,那就得首先改变他所在的社会环境,那么,这个社会环境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才会改变的,社会环境与个人之间除了已知的环境决定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关系?由于这些研究,在原来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唯物主义,这种新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环境的改变,是由人来进行的,即社会,是人类创造的。这样,就形成这样一个理论,人是由社会决定的,社会又是由人来创造的。从一般人的头脑来理解,这又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问题了。这种新的唯物主义叫做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并不是把事物放在一种不变的状态下研究而是放在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中研究,他们研究社会,是从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来研究。他们发现,当社会处于“正常”情况时,也即社会没有什么大变化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状况是主要的,社会决定个人的存在。但是,到了这个不稳定的时刻,这个社会中会产生出一些少数的突变分子,这些分子不同于正常社会关系的产物,然后这些少数分子竟能改变了社会状况,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这样,这段历史就变成了“个人创造社会”。通过这个过程,一个新的社会诞生,进入新的正常生活阶段,大多数群众又在新的社会要求下以新的标准模式,过着新的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人。这里的关键是,在社会决定人的大前提下,社会也能产生一些突变型的人,正是这些突变型人,使后来的社会发生了改变。这是一个事实,没有这个事实,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人类就会永远在一种社会模式中过同一种生活。干细胞与正常组织的关系也是这样,由于组织的改变,造成了癌的产生,为了根本治疗癌症,只有改变组织状况,而组织细胞又正是由产生癌细胞的干细胞产生的。这对于机械论的唯物论就无法理解了,在目前固定模式下,干细胞的增殖只能变成更多的癌细胞,无法使干细胞变成正常的组织细胞。而辩证法却使我们相信,只要给干细胞充足的营养,让它大量增殖,肯定会有少数发生突变,又变成正常组织细胞,而一旦这样的细胞出现,它所释放的功能蛋白又反过来诱导更多的干细胞走分化凋亡的道路。这就是癌症治疗中,使用促核酸代谢治疗的两种估计和两种不同的结果。当然实验已经证明有治疗效果,那就表明这里面确实有一条辩证渠道。
肿瘤中仍有大量正常组织细胞,支持并加强这些正常组织细胞的生理机能,可能有效抑制癌细胞或加强癌细胞向正常组织的分化。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波拉克在其著作《解读基因--来自DNA的信息》一书中写道:60年代末,在做了两年研究之后,我发表了一篇论文证明“肿瘤内总拥有为数更多的正常细胞,这些能自动转变回正常状态的细胞,又重新获得防止正常组织过度生长的控制力”。这算是我对这个问题的首次贡献。这篇论文吸引了沃森的注意。在一场演讲和两杯啤酒下肚后,他邀我加入冷泉港研究所中。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9 22:4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MTP医学信息网》
xsd777:文章写得相当不错,看过后受益非浅。
《医天地论坛》
逸湘:何不顺便谈谈中医观点与治疗
杨鸿智:在我后面的文章中有关于中医的内容.既然网友要求,现在就提前贴在这里:
后现代医学对中医的认识
   
一  中医学是否科学
关于经验医学第一个重要讨论的问题是:它是否科学?就我们中国来讲就是:中医是否科学?首先应该知道,这个问题是在现代西医产生并传入我国之后才产生的。在我国几千年、数万年历史中,有什么人会怀疑自己的中医学的科学性吗?经验医学是认识论中第一个阶段感性认识的成果。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产生、发展、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认识过程的某一部分给予否定。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表明提问者不明白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产生的正确过程。我们前面曾提到,因为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是由当时的自然科学直接派生出来的,不可能由经验医学直接上升为现代实验医学。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经验医学在认识史上的感性认识的地位及与现代实验医学的内在联系。只不过,它是古代自然哲学的部分的身份,与自然哲学一起向近代实验科学转化,并成为近代实验医学的基础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基因与个体生命的关系作比喻:父母生育了我们,我们以为是父母的身体变成了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父母的身体是由上一代基因增殖分化而来,这个机体一旦形成,只能走向死亡,只不过在父母的身体死亡之前,基因离开他们的身体,又发育成了我们。我们与父母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和父母都是基因的产物,是基因的依据,是基因的房子。这个观点,出自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与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相联系,产生了一种为许多人接受的流行的说法,即: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这种说法企图以中医与西医无关系来避免对中医的否定。既然无关,既然无可比性,可就无所谓谁科学,谁不科学。然而,研究科学的人都知道,任何结构的物质只能有一种与该结构相对应的运动规律。不可能有两个。这在哲学上也形成一个规律,就叫做结构与运动的相关性。如果我们现在承认中医学与西医学是说明同一个生命结构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理论体系,那就等于实际上承认,这两种医学中一定有一种是不科学的。而这种说法实际上增加了否定中医的可能性。为此,我认为,还是将中医学视为认识史上的一个阶段,以此来保证它的科学地位更好些。
二  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这个命题是说,中医学作为一种经验医学,有数千年,数万年的历史,因而它所积累的经验,在数量上是非常巨大,非常丰富,非常全面的。它不仅可以使我们能解决眼前疾病治疗的需要,(即使尚不能给出完全清楚的解释),甚至可以为以后的医学研究提供启示,提供课题。具体来讲,与西医相比,在有些方面,中医所积累的经验是西医尚未触及的领域。与“宝库”的命题相对应的是中医学界提出的一个口号“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这个口号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西医学传入我国之前,是不可能有这个口号的。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中医的一统天下。在改革开放之前,也不会有这个口号,因为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主要的口号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前提是承认中医的科学性和承认中医的存在。中西医政策,实际上是国家对中医的保护政策。既然已经在保护之中,中医没有在“存在”方面受到威胁,因此,也用不着提什么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这个口号的提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医学界进入市场之后的产物。医疗市场的逐渐形成,促使患者在就诊时又有了中医、西医的选择,这种选择,又将中医放在西医对立的情况下。事实上,由于这种人为的选择,中医界又受到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中、下层医疗市场上,特别明显。中医院或综合医院里的中医科,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同级别的西医院或西医科室。正是在这种形势下, 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口号被重点提出,并成为中医界办院、行医的主要方针。这个方针在保持中医学的学术地位和中医行业的经济效益方面,是肯定有实际效果的。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医学是医学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这些感性认识还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保持和发扬现在的中医学,使中医学停滞的目前的感性认识阶段,那就有些不合理了。我们对于宝库的理解,不能只着眼于它已经具有的眼前效益,更应当看到它的战略的长远效应。就是说中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起点。中医学这个大宝库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存在本身,而是为了未来医学的出现。这正如一个受精卵的价值,受精卵就是一个宝库,它包含着一个未来生命的全部信息。可是,如果永远保留着一个受精卵又有什么价值呢?只有促使它生长、发育成一个婴儿,再长成一个能创造生活的人才,那才真正体现出这枚受精卵的意义和价值。正是按着这个逻辑,我们认为,中医学只有在向着后现代医学发展时,才有意义,有生命力。后现代医学的出现将更能使中医学的宝库作用得以体现。离开了前进和发展,静态地死守宝库不改变,只能使中医学失去活力,最后宝库变成历史博物馆,失去了实用价值。
三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政府在卫生工作方面的一个基本政策。它除体现了一定的学术思想外,更主要地是体现了国家对中医学的保护政策。几十年来,医学界,中、西医两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最大的成绩是不论在医学界内部,还是在一般的社会领域中,中医都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和尊重。因此,中西医结合方针,在保护中医这方面来讲,已经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但是,在学术方面,这个方针却未取得同样的成功。最突出的标志是,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西医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宣布: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种说法,在学术上再一次肯定中医学的地位。然而,一个非常深层的信息表露出来:既然这两个理论体系是完全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那么怎么会有相互结合的可能呢?这一共识宣布了中西医结合思想在学术上的终结。现在,我们再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属早期为感性认识阶段,西医学属第二个阶段,即分析研究的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暂时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这两个阶段,使认识产生飞跃,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将两个认识阶段结合起来,这种思想在理论上是一种混乱,在实践中是缺乏可操作性。就象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我们经过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最后到了老年。请设想一下,我们如何可以将童年和中年结合起来呢?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同阶段,最后,它们都将上升到后现代理论医学阶段。一旦到了这个认识阶段,中医和西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类将只有后现代理论医学这一医学。但那时候,我们也不能说后现代理论医学就是中医和西医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后现代医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后现代医学的直接来源是后现代自然科学,后现代医学不是现代医学的产物。后现代医学的出现同对医学的否定,也是对现代西医学的否定。当然,这种否定是科学和哲学意义的否定,不是生活中感情意义的否定。
四  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渊源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而现代医学是机械论、还原论。目前,我们所讲的后现代医学又提出了整体思维方法,即系统论。这样,医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朴素辩证法——机械唯物论——辩证法(系统论、整体论)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学与后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更接近,所以中医学向后现代医学转化更方便些。后现代医学的诞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0年10月4日《健康报》报道,周光召考察中医研究院时的讲话,其中特别谈到中医整体论符合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周光召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科技是世界生命科学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人民卫生保健不可或缺的。目前,科学正处于还原论向整体论发展的趋势中,中医注意整体、系统的观点,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中医药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中医要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尤其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以上观点不仅发自中医之外的研究人员,在中医界内部一些敏感的研究者也触及到这个问题。如现任天津市精粹国医研究所所长,南开区红十字会博爱门诊部主任张维耀,津门一代中医宗师邢锡波的传人,1994年出版了《中医的现代与未来》一书。在这部医著中,张维耀认为必须用自然辩证法和其他现代哲学流派的合理观点剖析中医经典著作,才能看清中医理论体系的真髓所在。正确地认识中医,首先要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古代哲学已转化成为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核心,在古代自然哲学发展初期有功可叙,而当今已成为中医升华的桎梏。用科学的理论思维和研究方法评价中医理论体系和要素构成,探讨中医学基本原理的合理内涵,确定严格的定义和原理核心。该淘汰的不能勉强固守,该保留的也要翻新。如对阴阳学说,要限定其外延,才能明确它的合理内涵;对五行,去除单一循环的生克关系,保留制度化原理,为引进系统论思想创造条件。张维耀鲜明地指出:探讨现代中医的方向,首要的问题是观念的转变。加强实验技术研究是战术目标,是发展中医之“标”;突破基础理论,是战略目标,是发展中医之“本”。他倡导以现代哲学作为发展中医的指导思想。
五  中医后现代化
中医保持经验医学本色不变,只能说是保持历史,不再前进。虽然有“落后”的批评,但仍能存在并与西医争衡。现在,后现代医学的诞生,它在更高层次上的整体理论,势必淹没中医学的低层次的整体论。因此,从现在开始,中医学再不前地是不行了。中医学向后现代医学前进,是中医学最好的出路。过去曾有过中医现代化的提法,但这种提法,在实践操作后,只能是西医化。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能的。自从后现代医学诞生以后,现代医学也面临着自己的消亡。这样一来,中医现代化也自然不存在了。后现代医学是医学的理性思维阶段。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都将前进一步,达到后现代医学。届时,中医学也许仍将保存下去,但它的现实意义会越来越小,历史意义会越来越大。这对中医界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大多数中医工作者将在后现代医学的队伍里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现在可以预料,中医界向后现代医学的转化,也许会比现代西医学更早些,更快些。这也许就是周光召所说“中医药科技界是世界生命科学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的内在含义。所谓“突破”,就不是“保持”而是变化,而且要大变化,本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归根结底,就是后现代化。
     中医的“阴阳自和”理论,实际上就是中医的自组织理论。中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组织”这个名词概念,但是实际上中医已经把人体理解为一种自组织系统。把人体的发病和愈病都看作是机体自主性反应过程,强调人的自组织机制是健康,疾病,愈病的枢机。中医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疾病有标,本之分。中医治病重在治本。中医的治本主要是运用推动机体自主调理的艺术。主要内容是扶正祛邪,五藏生克,阴阳自和。而这些是用后现代科学的混沌论和协同论才能认识到的科学道理。也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后现代医学为我们打开了理解中医之门,同时也为中医在未来后现代社会的更大发展打开了一个更大的门。中医与西医的关系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西医不能理解中医。通过对现代科学和后现代科学的对比分析,我们就可知道现代西医为什幺不能理解中医。因为现代西医所依据的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整体负反馈调节理论。而中医则是依据促进子系统正反馈调解从而达到使机体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的自组织理论。只不过中医的这个自组织理论是扑素的原始的,而后现代医学则可使中医进入科学的理性的新阶段而已。后现代科学的理论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医学的语言。通过这个语言的桥梁,中医学才可能走向世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学懂后现代科学理论并把它作为我们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
      与“阴阳自和”、“自主调理”的中医理论相配合,中药的作用靶点也不是机体的临床症状,而是按中医所理解的这些症状后面的机体深层的变化。也就是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胞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完全苻合系统理论的。与此相比,现代医学用简单机械的思想来理解中要的作用,将中药的作用与临床症状直接相联。而以现代西医理论为根据的对中药的研究,是希望在中药众多成分中找到一种与临床症状直接对应的成分。实践证明,这是对中医理论和中药药理的歪曲。中医的现代化问题一直是中国医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半个世纪来,我国在中医方面走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但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并未真正解决中医发展前途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西医结合正是出于保护中医的目的提出来的。而目前医疗市场的重新建立,中医面对医疗市场的竞争,又处于不利状态。后现代医学的出现,为中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光明出路,中医的前途不是“现代化”,而是“后现代化”,中医将跳过现代西医一步到位进入后现代医学阶段,成为后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
     《华夏健康论坛》
dlyf :杨兄:欢迎多发这样的好帖子
   《中国科技论坛> 科技争鸣 》
     qf407  :癌?基因的突变引起的,为什么会引起基因突变?是我们人类为了适应我们现在的环境而引起的吗?说白点是不是我们人类的又一进化?适者生存才引起了我们的基因突变。有可能癌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我们为了适应我们现在的环境才引起的突变。人类从类人猿到现在不就是为了适应环境才让自身发生变异的吗!
《生命网论坛 → 生命科学论坛》
入海流:好文章!
《精品文化论坛>四海搜奇》
南郭先生总版主:不错!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13 19:52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2篇《后现代理论医学》写作方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后现代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理论和在这新的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新的治疗方法。这个新的医学理论,从时间上来讲,是出现在“现代医学”之后,所以叫做“后现代医学”。如果脱离了“现代”一词所包含的特定的技术内容而言,人们通常将“现代”一词理解为“最新”,“最先进”的意思。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总还会有下一批“最新”、“最先进”的东西出现,那么怎样来形容和文明这些新事物的性质呢?最好的歌颂之词已经用过了,不能重复使用,所以只好用一个最简单最补实的时间用语来说明,这就是一个“后”字。你的“现代”是最新、最先进的,而我是在你之后出现的,我当然是比你这个“现代”更“现代”的。除了时间概念外,就其实质内容来讲,后现代医学就是用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指导的医学。为了使大家能够知道什么是系统理论,就要从人类最早的古代整体论、近代机械论、还原论说起。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医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多数局限在医学专业知识框架之内,为了说明并让大家接受系统理论的思想,我们不得不尽量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陈述许多事实,并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讲解各种理论知识。这就是说,《后现代理论医学》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说教,它首先是一部历史书,是社会史,特别是科学发展史,它又是一部传记文学,讲述为科学做出贡献的那些伟人的故事,它当然也是一部哲学书,讲述科学发展中各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理论,它又是一本临床手册,要具体讲解如何用后现代理论医学理论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最后是《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写作方法。我采取笔记式。即主要事实内容以摘录有关著作为主,由我指出这些资料的作用意义,即事实是大家作出来的,我只不过有一些不同的心得体会而已。学术界最不好的是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为此,我将尽量注明资料出处,有些为语言流畅等原因偶有未注明的,我在此一并提前说明了。有一些笔记年代久远,当时又没有想到后来会认真引用,所以没有注明出处,在此也一并提前说明了。总之,事实方面的东西都不是我创作的,只是心得体会或结论性的东西是我的,我想,没有偏见的读者一定会很容易就看出哪些东西是我自己的。我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不能抹杀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我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为了表示是自己的原作,把别人的话换几个字再重说一遍。
我的这本书,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新的理论,第二个是给大家灌输大量的知识,使大家有可能接受这个新理论。为了这个目的,就必须有知识量的保证。所以,我决定采取“笔记”的形式。整个书的内容的展现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我自己学习并建立后现代理医学的过程。我相信,读者按着我的这个思路学习下去,一定会接受和掌握这门新知识。
后现代理论医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系统理论的内容,另一部分是用系统理论指导的医学知识的新的论述。系统理论的内容对于医学界人士来说是完全新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主要是介绍、引进、灌输。使我们的医学界人士发生一个从机械论现代医学向系统论后现代理论医学的转变。这一部分的写作方法就是各种系统论知识的转述,主要是强调知识性。为了使我们的读者能对系统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些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对于我们医学界的读者来说,由于对系统论知识比较生疏,会感觉这些知识的数量会更大些。对于系统论来说,我自己也是一个小学生。我自己也在学习。作为一个医生,我与其他医生不同的地方在于我有机会比较早地接触到系统论知识。我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学习系统论,然后再将我对系统论的理解转达给其他医生。我想这样的转达对于其他医生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我对于系统论的理解是否能得到数学、物理、化学界的系统论专家的认同现在还不知道。我希望能够得到这种认同。如果认为我对于系统论的理解太表面、太浮浅,那么我希望这些专家能亲自向医学界讲授原汁原味的系统论,为建立系统论指导的后现代理论医学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想,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与此相比,我现在的工作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由于科学的分科研究已经成为“思维定势”,许多人对于跨学科研究往往不能理解。如果你的研究是跨在两个学科上面,那么可能这两个学科的人都不能接受你的研究。金观涛先生在他的《整体的哲学--组织的起源、生长和演化》一书中说他自己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这里引一段他的叙述,供大家参考:
金观涛在《整体的哲学--组织的起源、生长和演化》一书中的叙述:
“自从十几年前《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一书的手稿完成以后,我就不曾想到会再来写一本方法论的著作。我认为,在理论研究中运用新的方法比写方法论的著作更为重要。几年来,我和我的合作者一直致力于将现代科学方法运用于历史和社会学的研究之中。我们高兴地听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批评。其中,一种意见认为,我们的历史研究不是历史,而是控制论在历史学中的运用:这确有一定道理,尚在意料之中。有趣的是一些研究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学者对我说:一你们所用的方法根本不是控制论和系统论”。“它们和国外的Cybernetics,Control theory或System theory都有很大不同。”这种意见开始时令我吃惊,但后来仔细考虑了一番,觉得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的确,在我们所用的方法之中,经典的控制论,系统论已经被进行了消化,得到了某种适合社会科学的改造,特别是溶入了很多我们自己多年研究和思考的结果。这使我想到,系统地向读者展开一下我们经常运用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似乎是必要的。
近几年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正在我国理论界掀起一股广泛的热潮,人们纷纷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尝试着新方法的运用。信息、反馈、控制、机制、稳定性等大量新概念和新名词破门而入,涌进许多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灼人的形势甚至引起了不满和忧虑,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场热症,确实,在这场方法论的革命中除了生气勃勃的四面出击,也还有着各种性质的混乱。人们的不满和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当上述崭新的方法开始涌入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时,饥饿的人们会来不及细嚼就把有关的概念几乎生吞了下去,种种表面的牵强附会也必然随之产生。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另一方面,那些新兴的横断科学还十分年轻,它们成长过于迅速,基础不够坚实。老三论(人们常用它来统称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尚未被人们完全消化,新三论(指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又被迅速引进。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方法论中各占什么地位?不要说读者,即使有关领域的专家,包括新学科的创始者,也未必十分清楚。人们忙于建设和运用,来不及去深思它们共同的方法论和哲学基础。
这一混乱而生气勃勃的建设景象,使人想起维纳在创立控制论时讲过的一段话:“这些专门化领域在不断增长,并且侵入新的疆土。结果就象美国移民者,英国人,墨西哥人和俄罗斯人同时侵入俄勒冈州所造成的情况一样——大家都来探险、命名和立法,弄得乱七八糟,纠缠不清。”维纳这一段话意在指出,各门具体学科的汇流,势必导致创立新兴的横断和边缘学科。富有戏剧性的是,维纳讲这段话以后四十年,同样的倾向居然出现在这些学科自身、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一种向更高层次综合的需求。显然,时代需要把这些横断学科的成果综合起来,搞清它们共同的基础,产生一种严肃的带有哲学方法论意义的组织理论。” (摘录完毕)
《论坛反应与交流》
《经纬论坛》
Bear:"你的“现代”是最新、最先进的,而我是在你之后出现的,我当然是比你这个“现代”更“现代”的。"有趣!
《医学联盟论坛》
Qingqinghe:雨露加甘霖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路久:这种写法有点经院哲学的味道.
杨鸿智:实用主义在我们中国一直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个"方法"就行,也不管这个方法到底怎样.这个思想方法使我们容易在困难的时候继续生存,但是,也使我们失去追求科学真理的动力.这可能也是我们科学落后的原因.还有一个情况是,在我国,少数先进分子为了让大多数落后群众跟上自己的步伐,往往采取"急用先学,立杆见影"的方法,这也是实用主义在我们中国流行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些对于解决复杂问题是不行的.实用主义象是运动战,但是,到最后,还是要有阵地战,要有三大战役解决问题.科学的事情是不能有一点马虎的,经院哲学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关键时候还是得有这样一点经院哲学.我所说的是指科学研究的阵地战.实用主义也表现了我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浮躁心理.我们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反思,这才有可能在科学方面做出有意义的工作。
《中国脑病网》
Sixfeel头衔:管理员:杨先生学识非常渊博,佩服佩服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聂文涛 :作者从本篇开始,是正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这种研究。对医学的执著。值得敬佩。
《大河论坛 → 生活论坛 → 健康地带 》
南池子:支持这样的贴子。西医无论认识的怎么样细微,它也永远代替不了中医。中医学的精髓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能从宏观上对人体进行调控,许多西医不能治疗的疾病,中医一治就好。这就验证了中医的先进性。什么是科学的?在治病方面,疗效就是科学。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22 21:3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3篇  学习态度(1)— 什么是“知识分子”?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一种专业的学习都是不能忽视的。对于《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习尤其是这样。因为现实的情况是,许多现代医学的专业人员,他们没有一点系统理论的知识,但是,他们没有一点希望学习这些知识的愿望,而是对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后现代理论医学给予简单的拒绝。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不能理解一个自称为知识分子的人,怎么可以拒绝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而且,更有甚者,在已经知道自己知识有漏洞的情况下,还坚持认为自己是学术的权威。这就是态度问题。因此,我不得不用一些篇幅来说一下态度问题。另外,由于《后现代理论医学》牵涉到的知识面比较广,也许一些医务人员读起来会有困难,故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些学习的方法,或许会有所帮助。

许多人以为有知识的人就是知识分子,所谓有知识,就是读过基础教育和某项专门技术教育。具体讲,高中毕业,就叫做有知识,大学毕业就是标准的知识分子了。这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标准不能算错,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个标准应该有改变,人们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概念应该有新的认识。前面所讲的,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概念是在大多数人还没有知识,不能读书的情况下产生的,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有基础教育的水平,如中学(高中)毕业,而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大学毕业生,即过去无文化、文盲或中学水平的体力劳动者已被大学毕业生取代,在企业起骨干作用,在科研中起带头人作用的人,不但要有大学毕业水平,一般要有博士、博士后的水平才可以,这是表面上看的变化,而在内涵意义上,因为高等文化的普及,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只要你有钱,并愿意学习,得到博士学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博士之多,博士也失业的事是很正常的事,这样,你不可能因为有了学历,有了某种专业技术知识就称为“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的内含更强调总结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即更强调创造性脑力劳动的能力。
创造性脑力劳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自学能力。一个人要获得知识,必须要学习,而学习有二种,一种是向别人学,一种是自己学。在学历教育的时间内,学生们是以向老师学为主的,而学历教育之后,参加工作之后,不再有人主动教你知识的时候,你是否还在学习?是否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在不断地增加知识?一个人以为通过了学历教育,就可以自称为知识分子,这是不够的。现在的标准是,你必须能不断地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才可称为知识分子,这里一个主要原因是,知识的积累数量日益增大,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你不能自己学习,自动更新知识,那么学历教育所给你的知识很快老化失效,你还能称为知识分子吗?只能称为图书仓库,或旧书仓库。要想做到不要别人教,自己可以学到新知识,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力,叫做“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也是在学历教育中,在被动学习中,逐渐学到的。这里就有一个辩证法,学历教育阶段,是老师教,学生学,对学生来讲属被动学习,但是,除了被动学习到具体的知识内容外,还应学到一种叫做“自学能力”的东西,准备着一但离开学校,自己可以独立地去继续学习,继续前进。对此事,学校也有责任,学校不但要教学生一些具体专业知识的内容,还要教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离开学校后,能成为独立泛舟学海的知识分子,自学能力,自学过程,所达到的目的就是更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即把已有的知识掌握到自己手中,很明显这还不能算作创造,所谓创造,就是推动科学技术前进,向未知领域进军,取得别人没有的新知识,这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第二种能力,所谓创造能力,就是在吸收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现有知识的矛盾,漏洞,并沿着这个缝隙钻进去,分析出这个矛盾存在的原因,你就创造了新知识。
这样,我们就知道,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有两个标准:第一条,全面掌握现有知识。第二条,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所谓的知识分子,他们只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只不过是该专业的一部分知识,还没有达到知识分子的第一条标准,而第二条标准更是从未想过。如果我们现在每一个以知识分子自居的人,能用以上知识分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鞭策自己,那么,自己就会更谦虚,就会更多地去学习,提高自己,使自己向真正的知识分子更加靠近,那么,你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也会越大。我们这本书要向读者介绍一门叫做“后现代理论医学”的新知识,如果读者自认为已经是一个专家、学者,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已经站在人类知识的最高峰,不需要再增加什么知识了,那么,就没有可能接受我这里所介绍的“后现代理论医学”。所以,我认为在看我的书以前,应该先讨论一下“什么是知识分子”的问题,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读书这个问题中矛盾的两方面,一个是书,另一个是读书的人。一本书能否被接受,除了书本身内容的好坏以外,读书人自己是否有接受这门知识的水平,或者是否有接受新知识的谦虚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知识分子是两个事情的载体:知识分子是科学发展的载体;知识分子又是生产关系的载体。知识分子是科学发展的载体,这就是说知识分子在科学研究中要按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办事。科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分析研究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现在,科学的主体还处在分析研究阶段。还原论是现阶段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对象都被分割成越来越小的部分,而与此同时,知识分子也就只能在越来越小的学科范围里工作。现在,许多研究认为这种只有很狭窄知识的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知识分子本来的资格,已经变为“白领工人”。知识分子作为生产关系的栽体,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时做出一些惟利是图的事情来。这种事情除了当事人本身的原因外,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客观原因。这样,有两个客观原因使知识分子越来越变得知识狭窄而惟利是图。生产关系的问题不在我们研究的范围。我们只能就自然科学的发展来提出我们的意见。我们认为,机械论科学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系统论科学的出现将使知识分子再一次从分析走向综合,也就是说,系统理论将使知识分子再一次走上综合知识的高峰。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科学是挽救知识分子的一个机遇。
面对一门新知识,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想知道这门知识是否正确,而不是想一想自己是否知道这些知识。如果在我们还不知道这门知识的情况下来讨论这门知识的正确性,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门知识一定回被否定。因为对于这样的评论主体来讲,他所依据的思维逻辑是:我是学术权威,所以,我头脑里的知识都是正确的,那么,凡是我不知道的知识都是不正确的或是根本不存在的。很明显,这样的思想方法和态度是不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一门自己不熟悉的新知识的时候,首先要问自己是否知道这门知识。如果自己还不知道,那么,就先学习这门知识,待学习以后再来讨论这门知识是否正确。
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有的同学没有见过山。那时北京的城市还小,环境污染也没有现在这样严重,因此,站在学院路上向西望去,就可以看到西山,高低不同的山峰连成一条曼延不断的曲线。文革时不上课了,我们到香山去玩,那同学登上主峰鬼见愁以后,看到周围连绵不断的山峰惊叹道:哇!原来山的后面还有山啊!这时我奇怪地问他,那你说山的后面是什么呢?他说,他原来以为山就像一片剪纸立在那里,在这片剪纸的后面应该还是一片平地。这时我告诉他,这就叫:山外青山楼外楼。
这句诗出自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诗。原诗写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原诗中只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后来被用来说明社会中能人之上还有能人的现象,告诫人们不要有了本事就骄傲。我现在用这句诗的目的就是希望读者不要骄傲,只有这样,才能有学习新知识的可能。在我自己几十年的工作中,我提醒青年医生的方法是让他们到图书馆里去看一看,看那里有多少书,自己看过多少书。我常为一些人担心,因为他们所读的书不到书库存书的万分之一,却敢于以真理和权威自居。
《论坛反应与交流》
《佛山市一健康论坛》
秋月:不错的一篇发表!
《全球中医药论坛》
张流秀 :说得太好了!很多自以为是知识权威的人都很难没有所知障。
    《博客论坛>哲学与心理》
Morebps:恐怕“知识分子”问题,因各自定义不同,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春秋后(不含春秋)2300年的皇朝政治中,没有“知识分子”的称呼。有的是‘文人’和‘贤士’。这可能是妥当的。硬要官方地划出一条‘文人’和‘贤士’线,那大概是科举的秀才及格线。但这些人只学四书五经,想成为官员或其幕僚。这与背诵可兰经,充当各穆斯林苏丹(或酋长)的助手们并无二致。中国文人与穆斯林神职人员有相似点。中国还有一些出卖‘技艺’为生的人,能设计建造房屋,宫室,桥梁,船舶,兵器,丝绸织布或看病施医等等。但,这些人是属三教九流的市井之徒。绝对纳不到‘知识分子’之列。总之,2300年的皇朝政治中,中国只有靠为皇朝唱颂歌谋生的‘文人’,或靠出卖技艺谋生的‘工匠’。文人也好,工匠也罢,不是‘知识分子’。或许退出官本位,按苏格拉底年代定义的‘知识分子’,有没有呢?有粗茶淡饭,不用为个人衣食住行分心,一门心思以娱乐为目的,以公益为目的去研究学问的有没有呢?丘处机丘道长算不算?李时珍算不算?祖冲之,宋应星,徐光启,还有徐寿,李善兰,华衡芳,华世芳,严复等算不算?或许“有粗茶淡饭,不用为个人衣食住行分心,一门心思以娱乐为目的,以公益为目的去研究学问”的大概就是这些人了。到了现代中国,这‘知识分子’,可能算上是‘众多’了。但要是扣除那些唱颂歌谋生的‘文人’,扣除靠出卖技艺谋生的‘工匠’(挂了名的'工程师'等)后。有所成就和作为的,依然比例不大。有许许多多高级‘知识分子’,充其量,也只能冠以“老板欲用文人”和‘老板雇用的工匠’头衔。他们不可能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的研究精神。不因‘衣食住行’被控制,而仰人鼻息,有独立人格意识的知识分子,恐怕还是难求的。
《红网论坛 >> 科技纵横 >> 科海泛舟》
IT边缘 :很多自以为是知识权威的人都很难没有所知障。没错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3-26 23:54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4篇  学习态度(2)— 医生是不是知识分子?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目前,社会上的一般认识,认为医学是自然科学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专业,象基因疗法与介入疗法等,简直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因此,从事医学工作的人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高级的大知识分子。但是,实际上,医学专业是一个宏观的复杂的大系统。其中包含多种成分和不同性质的工作。我们这里所讲的主要是指,研究性与生产性的区别。关于研究性,一般人都很理解,那么,在医学中怎么会有“生产性”呢?这主要是指临床工作的性质,实际上与工厂中生产线上工人工作的性质相同,因而说具有生产性。目前,临床的医生,掌握了一些疾病的症状表现和诊断标准,有患者来就诊,就将患者的症状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与标准一对,对上了,再按该疾病应有的治疗方案给予处理。如果患者的情况与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疾病的知识不相符,就将病人推出,令其到其他有关科室再去诊断和治疗。这样,其实每一个科室就是一条生产线,这里面,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都是前人研究好、定好的,不需要医生再动脑研究,而且事实上,基本上是不允许医生随便改动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的。当然医生也要动一些脑子,这就是将患者的情况与标准对照,但这是每一个最简单的生产岗位都具有的基本职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临床医生与生产线上的工人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医生工作的生产性,当然医生工作中也有属于研究工作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即总结以前的治疗经验,研究新的诊断标准和新的治疗方案,但是,这种工作,属于少数确有条件的医生,不是大多数临床医生的职责。总之,以上分析指出,医学工作有两方面性质,既有研究性,又有生产性,而大多数中下级医院的中下级医生,是属于生产性的工作。国家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按现在的医疗水平,将患者处理好,这就叫完成任务。也许有人心里不平衡,说我是大学毕业,我是有高级职称等等。但是,这也只不过是给自己获得了一个“白领”工作的机会而已,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大批无学历的“蓝领”工人的岗位被有学历的白领知识分子所取代。这部分人,虽是白领,但却是工人,所以叫白领工人。我们大多数临床医生,实际上属白领工人,我们明确这个概念的目的是打消一部分人盲目的骄傲心理,尽量使自己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也使自己尽量能多做一些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作一个名符其实的知识分子。

《论坛反应与交流》
《湘雅园论坛》:
Laochai:我不赞成楼上兄弟的观点!什么是知识分子?
x.Love:我也不赞成楼主,医生是最典型的知识分子
windflowers:我是重复劳动者
圣武士*黑暗之光:每个生物个体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病人及其病情也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医生诊治下一个病人的过程都与上一个病人不同,是在总结旧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对疾病的新的理解,也正是创造性脑力劳动
Joseph:我个人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比以上各位更为狭义。是否为知识分子,知识的多少、种类和知识的层次并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KEY SPOT则是他要有独立的人格,进而他才能对自己的知识有独立的理解、运用和坚持,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趋炎附势,更不是一个熟练的匠人。无论在何种压力下,他都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至少不会欺人欺世欺己,就象布鲁诺、鲁迅、陈寅恪。
《漳卫网》
Zzaids:是不是知识分子真的很重要吗????
《120在线论坛 → 医学论坛 → 大众医学》
long_168:有道理!很多简直只能叫技工。。顶!!学无止境!
《丁香园> 《健康报-医生论坛》在线投稿  》
Sumish:我不同意杨鸿智先生的高论,如果你能稍微关注一下现在的医学教育和医院制度及医疗纠纷问题.你可能会认为医生,尤其是低年资医生,真的什么都不是,现实中也来不及想医生到底是属于哪个阶层?仔细算一下,本科5年后,研究生再3年,现在大医院要博士生,请问哪个行业有如此高的要求.医生简直要成为一个投资最大,收益最少,要求最高,责任最重大,还有危险性最高的不知是白领还是兰领的职业,已经上了船,跳船会死的职业(专业性强).呼吁给中国医务人员多一点支持和帮助,不要要求太高.大家都是人啊,还要生活的!!!!
杨鸿智:我也是医生,对于医生现在的处境是知道的.我说的是:就是在这样的外环境下,我们也应该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不要为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放弃自己科学的理想,不要为满足世俗的要求而放弃知识分子高贵的人格.当然,这样的要求是高了一点,难道因此我们就可以不这样要求自己了吗?只有我们坚持过这个困难时期,才能够说我们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好好工作,把不愉快掩埋在自己的心中吧!
Lwpang:有些不同意杨大夫的意见,难道从事生产性的就不能算知识分子,只有研究人员才是?医生大多数是从事生产性工作的,即使三级甲等的附属医院也是如此,即使医疗水平最发达的美国医院也是如此,但是这种生产的前提就是生产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不仅有面的要求,还有深度的要求,例如专科医师。当病情不明朗的时候,更不可能一推了事,而是要通过鉴别诊断,为下一个专科的工作做好准备。在治疗中,对知识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内科医生对生理、药理的理解需要多少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啊,外科医生对手术指证的衡量,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的处理难道真象照搬照套似的那么简单?要真是这样,那还会有纠纷啊。这些医事的“产品”即疾病的康复是凝集着每个参与者的知识和研究,而不独是诊疗常规之功,甚至与之无甚关系。有时候诊疗常规简直给实习生看还太简单(举例:上海市卫生局的外科诊疗常规,客气一点就不称它为狗屎了),照这里边的做的确不太需要动脑筋,也省事,可临床医生在实践过程中有多少人是以此为参考的呢,恐怕实习生是不太看的吧。而搞研究的呢,可以说在中国的医院里,如果要谈创造性的话,有几个真正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的突破是原创的呢(当然还是有的)。失败的实验室人员难道就列于知识分子队外了?这样算来,中国医学界知识分子就屈指可数了。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医生的生产到底在知识档次上有什么不同要求呢?其实研究和临床是知识在实践中的两个不同侧面,互相出题,互相促进,研究为临床所用之后,知识就为人类服务了。知识分子的是与否,不看工种,不看学历,只看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拥有知识并以此为主要的劳动方式,就是知识分子。
Hanyun:看了杨先生的高论,才知道自己不是知识分子。为自己悲哀下!也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清高。哈哈。
piao_100000:我常常跟开玩笑说:我们是知识 分母。实际上不在于你是知识分子或知识分母,而在于你做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
Wwpwzh:我也是医生,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清高。不是知识分子
Wwpwzh:祝大家过年好,不要贬低自己。不知大家看了有何感想
lzs1995:知识分子的定义是什么?老杨应该先把这点明确!!!!!!否则美国的医生基本学历是博士,按照老杨的观点,博士大部分也不是知识分子啦.哈哈哈哈哈,我忍不住笑了.笑他啥好呢?!
Whitewolf:其实,是或不是知识分子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把医生这个职业定位在社会的哪一档次的问题!杨先生的理论大有将大部分(基层医院)医生“安抚“之嫌。是不是让这些医生懂得 “自己是蓝领”,就不要为自己的待遇和地位叫不平了!鄙人观点有不同。对一个社会来说,某个的职业经济收入应与取得这个职业资格所需的成本、劳动过程中的付出以及这种职业的风险决定。这极象经济规律里面的:在一定时间内,卖苹果的多了,利润不高,苹果商自然会转向卖梨子,否则,商人会挨饿的。中国的现状是政府和社会联合来 “打击”医生,这使本来就缺人的行业更是雪上加霜。有好多医生去买药、买器械了!!!医生是多么崇高的职业呀!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哀?
《系统科学论坛>系统科学谈天说地》
走向整体 走向存在:关于知识分子,俺看过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大意是:
知识分子是那些频繁地使用抽象符号表达他(她)对宇宙,人类,人生的思想和看法的人。俺认为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直保持思想状态。
《120医学经典 &raquo; 内科系统讨论区》
deep-fly:我赞成~~~ 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啊~~~~
开心:作医生是我的理想,我热爱这个职业!
《精品文化论坛>四海搜奇》
Guojun论坛管理员:支持学术理论!收录:
http://www.009bbs.com/books/xueshu/
《五绝医学论坛 → 论文发表》
Nameask:医生应该高贵,如果不这样,是社会的倒退,试想,救别人生命的还在战战兢兢,还在考虑自己的饭碗,怎么完成使命?
《泸医附院论坛 → 学术讲座》
张剑5592:我赞成楼主的观点,我也是医生,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体力劳动者,我有点儿极端??我非常同意杨先生的观点,我已经早就不觉得自己是知识分子了。因此,我也没必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了,也就可以为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放弃自己“科学的理想”,也就不存在什么“为满足世俗的要求而放弃知识分子高贵的人格”之类的问题,因为不是知识分子,就不需要知识分子的“高贵人格”,还是把“高贵人格”留给那些自认为“高贵”的人吧。为什么要我们独自坚持过这个困难时期,谁能理解和支持我们,政府和它制定的法规早就把绞索套在了医疗事业的脖子上,并且已经越绞越紧,媒体已经把“白衣天使”改称为“白狼”,患者和其家属在它们的影响下已经把能够拯救他们的医护人员看成了对立的敌人。医院之所以还能够存在,完全是因为没有人能永远健康的缘故,所以他们必须依赖和利用医护人员。假设有一天,科技的发展,当然最有可能的是医疗科技的发展到达了一定程度:人们都不生病了,都永远健康了。那时,我想这个社会一定会首先关闭医院,把医护人员赶紧杀绝吧。我还不知道这世上有哪一个职业比中国的医生更悲哀。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汗水、鲜血、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了那么多的性命,可最终得到了什么-整个社会的指责和猜疑。因此,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要求我们“把不愉快掩埋在自己的心中”!做什么医生啊,真没劲!!!!
《中国寻医问药网 → 医学文萃》
萍水相逢(版主):以上言论简直是狗屁不同!知识分子这种陈旧的概念现在还有人来提,试问谁不知识分子,请先给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概念先?没知识谁能干活?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4-1 00:0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5篇  学习态度(3)— 学习的目的是创新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学习,按其原有的字面的意思,当然是学习前人已经创造的知识,就是把已有的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中去,这个过程如同向计算机中输入资料的过程。资料输入的量的多少,是评价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标准,然而,这种学习方法,其最高结果是什么呢?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达到前人已经达到的水平。能做到这一水平,已经是很好的,但是,正如前面第一个问题中所讲的,这其中没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作到这一点,只能算个“白领工人”水平,还不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个真正的研究人员,专家的水平,而这个创造性脑力劳动的标准就是突破旧知识的束缚,进行“创新”性质的脑力劳动,继承旧知识,和创新新知识两者的关系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创新很神秘,好象天上掉馅饼,不知从何下手。我们这里所要指出的是:①新知识以旧知识为基础的,不可能脱离旧知识,所以,要想实现创新,首先要学习、继承、掌握好旧知识,掌握旧知识的过程,就是通常大家所知道的被动学习的过程。但是,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完全、彻底的被动学习,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达到旧知识领域中的最高水平,而不会出现创新。这就引出我们要说的第②个问题。我们对旧知识抱着什么态度的问题。和我们学习旧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对旧知识的态度是,以为旧知识已经非常高级,非常现代,对旧知识非常崇拜,对旧知识领域的专家非常崇拜,以那样的权威梦寐以求——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学习的最后结果,当然是旧知识的继承人,你当权威的理想会实现,一但头脑中灌满了旧知识,你当然就是旧知识领域的权威。这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我们首先在学习之前,就不知道,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差别,不知道知识会老化,知识会变旧,旧知识会被新知识代替,而这个知识老化、新知识必将取代旧知识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实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思想产生,即:旧知识,不论现在看起来多么高级,多么现代,它肯定有缺点、有漏洞,还能再发展,否则,它怎么会被新知识代替呢?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学习旧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不会完全平静,不会真正专心一意,我们就会时刻注意发现旧知识的缺点和不足在什么地方——既然旧知识,客观上是有缺点的,那么这些缺点一定会被有心人发现,那么当你发现了这些缺点,同时,你也就有了一个比旧知识进步的新的想法,要不然,你怎么会发现旧知识的缺点呢?到了这个阶段,学习即告结束,这时,你已经掌握了旧知识,而且还发现了它的缺点与不足,下一步你会专门研究这个缺点,完善你自己的新想法,一旦这个工作完成,你的一套比较成熟的新知识就出现了。总之,很简单,同样是学习,有两种态度,两种目的,两种方法。抱着创新目的的人他的方法就是一边学习旧知识,一边给旧知识挑毛病。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要提倡的学习方法。
《论坛反应与交流》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论坛>脊柱论坛》
孤帆远影 :我同意,顶一下~~
《天一健康论坛 → 天一健康论坛 → 求医问药》
清茶:喂,你在这里上课吗?让你不回帖!!让你禽流感!!!
杨鸿智:为了不禽流感,我还是回帖吧!什么形式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为了交流知识
《潜科学论坛》
lu :不错
《天涯虚拟社区>科学论坛》
papatu:我们寝室就有个同学搞组织工程的,她主要研究用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血管。医学对干细胞的了解虽然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仍然不很充分。诱导干细胞分化成正常组织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一是诱导因子,一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二是有效的支架,例如受到破坏的肝脏,在修复时不能形成正常的肝小叶,即使再生也是个肝硬化的肝。组织工程是非常热门的前沿医学,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和财力物力人力支持研究,只要是医学界的人就会知道一些组织工程的原理,原理并不复杂,但难的是实现,不是说几句话,吹几句玄的就能实现的。
杨鸿智:组织工程方法是典型的机械论方法。它把干细胞从体内自己原来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再给它制造一个人为的生长环境。系统论思想告诉我们,每一个事物都是它自己环境的产物。离开这个环境,就不可能有这个事物。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科学家想人为制造一个干细胞所需要的环境,并且认为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实在是太高地估计了我们自己。这实际上就是要首先人工制造一个“人”,然后再让这个“人”去制造干细胞。说到这里应该明白这个思想方法的错误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制造干细胞还是制造人。如果我们已经有了制造人的技术,我们还制造什么干细胞?这是“脱了裤子放屁”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没有制造活人的技术。现在,许多科学家对于事物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认识不足,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系统论知识。我现在所宣传的后现代理论医学,就是要利用人体这个现成的自动机器自己在自己的体内制造干细胞。对于那些虽然有病,但是自己制造干细胞的功能还存在的人,这个方法是有效果的。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4-9 00:3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6篇  学习态度(4)— 学习内容的选择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前面已经提到,要想做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不能以学历教育为满足,因为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必须要不断在工作中自学,学习的目的,不单是要掌握现有的知识,而且还要抱着一个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继续创新的目的。现在我们讲,如何评价现有知识,如何正确选择学习的内容,即选择学习的“课本”、“教材”。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东西,这样,现存的知识就成为一个按时间,按技术水平不同而组成的系列,但是,任何知识自身却是说自己如何先进,如何正确,这个“新旧”,正确与错误,是由我们主观排列而成的,这样,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对某一项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的评价,实际上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不是由科学技术自身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决定的,所以,这就又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学习之前,还有个“教材”的选择问题,这个选择又与自己的学习水平有关,因此,在学习开始之前,应对学员进行教育,使他们知道对现存的知识而言,哪个知识是最先进的,是应该学习的。学习内容是有时间性的,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先进知识,所以,不同时间学习的内容是不同的,现在我们说的,就是在世纪之交,对于医学来讲,什么知识是最先进的,我们按以下思路分析这个问题:
①知识的出现、发展、成熟,即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感性认识,经过分析研究,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医学宏观上说,也是一个认识,因此,它也应该有这三个阶段,现在看来,中医学属感性认识阶段,西医学属分析研究阶段,那么,还缺少一个理性认识阶段。
③现在,大部分人都把西医学看作是医学的最高理论,甚至于向基因技术介入技术,被看作整个科学技术中最先进的,可以作为高技术的代名词,难道这样的科学技术还不算作“理性认识阶段”吗。目前,人们把现代西医称为医学的最高“理论”这“理论”二字混淆了“高技术”与认识论中所讲的“理性认识”的界限,如果我们把现代西医看作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那么,这些技术再高,再说它是什么理论,它也是属于第二阶段,就不是认识史上的“理性认识”阶段。
④再有需要强调的是:医学是应用技术,不是原创科学,医学不能自发地产生更不能“自发”地发展,医学是自然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的产物,具体讲是人们首先要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些学科内研究出一定的成果,然后应用到医学中来,才产生了医学,一切的医学“理论”,不过都是当时自然科学相应理论在医学中的反映、表现而已。这就是说,中医学,是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物,现代西医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物,这样,思维敏感的人会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西医不是中医的产物。这个说法从来没有人提过,也没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是在这个不存在的命题的背后,揭示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前面讲,医学,作为一个认识,可分三个阶段,感性——分析——理性。按此逻辑,西医就应是在中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西医分析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医学的理性阶段,可事实上,西医不是在中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这样一来,医学的认识发展过程就没有联系了,这个问题的造成就在于医学是“应用科学”,它只是自然科学的表现而已,完成认识转化的地方不在医学,而在自然科学中,即:
自然哲学——现代科学——后现代理论科学
这才是认识发展的主线,将医学与自然科学发展主线联系起来,就是:
   
   自然哲学 —— 现代科学 —— 后现代理论科学
  (中医)       (现代西医)  (后现代理论医学)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是非常普通而常见的,因此,也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如我们家里用的电视机,一开始是9寸黑白,后来发展成12寸黑白、14寸黑白、14寸彩电、20寸彩电、29寸彩电、34寸彩电、背投影、数码系列、液晶、等离子等等。在我们的客厅里,电视机不断的更新换代,然而,电视机的这种更新,并不是在我们家的客厅里完成的,它是在电视机厂完成的,甚至于也不能说是在电视机厂,而应该是在电子科学研究所完成的,电视机厂是技术的用户,我们是生活中的用户,电视机厂用技术,家庭用功能。
⑤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范围局限于医学内部的研究,无法推动医学的发展,这就如同我们家庭用户无法使电视机从黑白变成彩电一样,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现代西医的阶段,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所能作的事有两件,一个是看一看现代科学中还有些什么技术能够应用到医学中,而暂时尚未应用,那么,我们将这个转化工作完成,就会对医学有重要发展。第二个,看一看现代科学是否已经向后现代理论科学阶段发展,如果发展了,后现代理论科学已经出现了,那么就看一看后现代理论科学的基本理论如何向医学引进,这个工作,现在尚属空白,空间无限,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也正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⑥总之,现在有两件事可做,一个是继续将现代科学技术向现代医学中引进,如基因技术,介入技术,但是,这个空间已经不大了。第二是研究现代自然科学向后现代理论科学发展的问题,并将后现代理论科学向医学引进,创立“后现代理论医学”,这是全新的新工作,前途无限。
《论坛反应与交流》
《红网论坛》
孤独的时针:楼主挺有才华的
greenbird163 :楼主,你应该写本书!
《中国健康网健康社区 → 医生频道 → 自由讨论》
妇科圣手:杨鸿智和李鸿智是什么关系
《华西医院名医坐堂  -> 医师交流 》
东木申羽:有点深奥哦,好读书不求甚解
杨鸿智:我们都是机械论思想教育出来的医生,对于,系统论是很生疏的.因此会感觉深奥.希望继续看我后面的文章,随着对系统论的介绍,思想会逐渐清晰.感谢关注这个主题!
《精品文化论坛 -> 四海搜奇》
南郭先生(总版主):好帖!需要科学的理论。


作者: 医道擒魔    时间: 2005-4-10 18:0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小弟不知道哦
请杨先生原谅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4-13 08:1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这个贴子最后由杨鸿智在 2005/04/23 01:45pm 第 1 次编辑]

第17篇  学习态度(5)— 现代自然科学还会继续发展吗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指出,我们今后学习,研究的第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看一看现代自然科学是否已经向认识的第三个阶段,理论自然科学发展了,如果已经是这样,那么,我们再进一步看看如何将这些理论自然科学的成果引进到医学中来,使医学也进入到认识的理性阶段。这样,我们就需要宏观地回顾一下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即现在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尽头,今后没什么可发展的了。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前面所讲的一切都已无意义,为此,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这个“科学终结”问题:了解科学终结论是怎么回事,分析它的错误之所在,以坚定继续前进的信心,明确继续奋斗的目标。
    最近,美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资深撰稿人,约翰•霍根,发表了一本书《科学的终结》。这本书是以记者采访的方式写作的,作者采访了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数十位科学家。这几十位科学家包括了科学研究的各个学科。这些科学家在讲述本学科研究的成果的同时,都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悲观情绪,而约翰•霍根将其总结为一个结论,即:科学的发展已经终结。在书中,霍根雄辩地论证说:那些最优秀、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历史。他认为,今天的众多科学家,特别是他在这书中所采访的那些人物,正被一种深重的忧虑所困扰。这种败落感,部分地源自我们久已耳熟的社会——政治刺激;财源的缩减,恶意的抵制,来自动物保护主义分子,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和技术恐惧症患者刺耳的反对声音,等等。但霍根却坚持认为,更令人丧气的是,连科学家们自己,也开始意识到,“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已经过去了”,关于“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的终极的,根本的,纯粹的真理,已经被描画出来。在描述宇宙的基本特性方面,从夸克到总星系的超级结极,科学一直都是极为成功的,“将来的探索已不可能再产生什么重大的新发现或革命了。”科学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剩下的只是那些不可解的问题。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安身立命之所何在?他们可能继续追求那些琐屑、浅显而又枯燥的科学,如修订人类DNA图谱的工作,可能就落入到了这一类别。在《科学的终结》一书中,霍根以才华横溢的笔触,描写了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之平凡的一面。科学家“在面对认识的限度时,更象常人一样,易受到自己的恐惧和欲望的左右。”这种隐秘的恐惧,正是霍根在本书中所着力探讨的:是否所有重大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所有值得追求的知识都已被掌握了吗?是否存在着某种标志着科学之终的“万物至理”?重大发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今天的科学是否已衰落到只能解答细枝末节的问题,只能修补现有理论的地步。科学一向被评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使人们得以乐观地面对现实和未来。但如今,42岁的霍根跳了出来,高呼:进步终结了!哲学终结了!科学终结了!如果这几声呐喊传自疯人院高墙之内,闻者大可一笑置之,疯子的流言而已,何必较真?但这位呐喊者却是著名的《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资深作家,而这几句口号,是他在与数十位科技界(也包括哲学界)名人广泛探讨了科学的现状和前景之后,方才咕出的。这就使得人们无法不严肃待之。在美国,此书上架后不久,它所引起的争论便波及到社会各界,连向以严谨著称的《科学》杂志上,也刊发了书评,作者为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戴维•古德斯坦。其评论之言当然也是严谨而又平实的;在肯定了科学是否已终结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之后,又提醒读者注意此书的主题是多么冷酷!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一场关于科学是否已经“终结”的争论。从我们现有的思想水平来看,当然不会同意科学终结的结论。可是,这个问题能够引起争论,说明还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科学已经终结,特别是,这个争论不是发生在普通人中间,而是发生在顶尖级的科学家中间,这个问题就更为严重,影响也就更大。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对科学的热情以及选择科学专业的方向。这个问题在我国不会引起争论,因为我们还没有到那个水平,我们把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能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最大的快乐,至于这个目标达到之后还会有什么烦恼,那不是我们现在所关心的事。然而,事情总不是绝对的,这件事毕竟传到了中国,并引起少数人的关注,我希望我们就是这少数人之一。我们关注它,是因为要为我们学习的目标定一个方向,而定方向就必须解决对科学是否终结的认识。实际上,这个问题对于受过多年辩证法教育的中国人来说,是个并不复杂的问题。问科学是否终结?答案有两个,一个是“终结了”,另一个是“没有终结”。为什么会有两个答案呢?因为这件事可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从宏观的、抽象的、整体的“科学”概念而言,科学是不会终结的,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总有人会研究这些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科学,作为一个认识,它有一个从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阶段性。一个问题,研究完了,它就结束了,又有第二个问题出现,又需要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节段性而言,一个阶段总有开始有结束,所以,说一个阶段结束了,这是应该的、正确的。但人们为什么会发生争论呢?原因不在于科学自身,而在于研究科学的人们,他们对科学发展的认识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从宏观认识和从微观局部认识的人发生了矛盾,局部认识的人认为科学终结了,宏观认识的人认为科学还会继续。这正如坐公共汽车一样,当汽车到了一个站时,该站下车的人会说:“汽车到站了!”(内含是他要下车了,他不会再继续前进了)而下一站才下车的人会说:“汽车还会开”。这样就联系到,现在科学研究在局部上是否已经到了一个阶段的“结束”?我们讲,现在,正是“现代自然科学”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而下一个阶段,即认识的理性阶段,“理性自然科学”已经开始。因为理论自然科学阶段是在现代自然科学阶段的后边,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后现代科学”。所以,现在关于科学是否终结的争论,其实质是如何认识科学发展的阶段性与科学发展的无限性的关系,实质是对现阶段科学发展的认识,是否看到现阶段的“现代科学”已经结束,而下一个阶段的“后现代科学”已经开始。
我们现在要告诉大家的就是,现代科学,作为科学认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分析研究、积累资料的阶段,已经结束,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理性认识的后现代科学阶段已经开始。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说,提出科学终结论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意见是对的,但有不足,应该给这个结论加一个前提,应该明确指出,是现阶段,是现代科学阶段已经结束,而不能含糊地说整体科学研究都结束了,没有这些限制,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同样,基于这个基础,我们认为那种认为科学没有终结的意见也是对的,但也要加一些限制说明,即要指出,不是现代科学不会终结,不能把现代科学看成永恒真理、永垂不朽,而是应该看到,正是因为有了后现代科学的出现才使“科学”没有终结,应该在科学没有终结的范围内加强科学阶段性的概念,不使这种观点成为维护旧科学,阻碍新科学产生、发展的阻力。实际上,关于科学已经终结的想法,并不是现在的新东西,早在整整1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在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时的物理学大厦以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支柱,形成了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物理学家们都深信,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工作不过是解微分方程和具体的应用了。比如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经典力学和经典物理学已“结合成一座具有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庙堂”,而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更是踌躇满志地说:“绝大多数重要的基本原理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了,下一步的发展看来主要在于把这些原理认真地应用到我们所注意的各种现象中去。”在当时,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以后的物理学家只要到小数点的后面做做修订之类的工作就可以了。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开尔文勋爵于1900年4月2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新年献辞》中,一方面宣告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以后只需对这座大厦作点小小的修补工作就行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存在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开尔文所说的两朵乌云,一是指迈克逊——莫雷试验没有测出的太风,二是指黑体辐射的理论与实验的冲突。对第一朵乌云,他忧心忡忡地说:“恐怕我们还必须把第一朵乌云看作是很浓密的。”而对第二朵乌云,他则放心,认为“人们在20世纪初,就可以使其消失。”应该说,开尔文还是具有相当的科学洞察力的,在别人还陶醉于成就之中时,他已看到了这两个严重威胁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但他总是希望能在经典的物理学框架中解决危机。然而后来的事实却是,这两朵乌云不仅没有在经典物理学的领域消失,反倒引起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引发了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种全新的物理学理论,使得人类的物理学大厦在经典物理学上又出现新的景观。
20世纪的一百年,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接着又出现了量子论,最后是系统论,这一系列理论,最终表明,人类在认识物质运动方面又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原来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研究的只是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现在人类发现,除这些运动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对于这些复杂运动,牛顿物理学已无能为力,必须采用新的系统论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认识。因为研究的对象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新的科学已与旧的牛顿物理学完全不同了,已发生了新的质的变化,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从相对论开始,自然科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牛顿物理学已经叫做“现代科学”,那么,这个发生在牛顿物理学之后的新阶段就叫做“后现代科学”。这就是说,自然科学并没有到现代科学而止步,而是在现代科学已经充分发展的时候,开始了新的后现代科学阶段。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虽然看到了这些科学的新发展,但把这些算在旧的现代科学的范畴内,没有认识到这些东西已经是新阶段自然科学的表现。造成这些人没有及时看到新阶段开始的错觉的原因还有,就是旧的现代科学并未到19世纪末结束,而是在20世纪中继续存在和发展,当然,基本理论已经没有大的成果出现,而只是原有科学理论向实用技术的转化,如无线电、电子技术、原子核技术、基因技术等。20世纪是这样的世纪,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向其最后顶峰冲刺,另一方面,后现代科学已经产生并正在完善自己的基本理论,准备着在21世纪转化成技术,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这样,科学是否会终结的问题已经明白,我们应该在全面掌握继承现代科学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后现代科学的理论,后现代科学已经有100年的积累,它已有相当可观数量的知识可以学习,最后,还要将其引进到医学中来。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4-19 11:34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这个贴子最后由杨鸿智在 2005/04/23 01:46pm 第 1 次编辑]

没有文章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4-23 13:42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8篇  学习态度(6)— 科学终结论在医学界的反映:关于医学模式的转化的讨论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前面对科学终结问题进行了讨论。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理论与医学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不然,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具体来说,医学界近年来提出的医学模式的转化问题,实质上就是科学终结论在医学中的表现。医学模式转变说认为,过去医学的传统模式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即主要是将人视为“自然人”、“生物人”,用自然科学的办法,用生物学的办法治疗人类的疾病。新理论提出者认为,现在,由于社会的进步,形成疾病的原因已不是单纯生物性的,还有很多是“社会性的”,因此,诊断、治疗疾病不能单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理论,还要用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这是一方面意思。另一方面意思是说,以生物学原因为主的疾病已经基本解决,而社会原因造成的疾病越来越多,因此,医生诊治疾病的重点应从生物学原因,向社会原因转移,这样,就总结成一个总的方针,叫做生物医学模式要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我们现在要指出的是,这个理论的背后,潜意识中即认为生物医学已经发展到了顶端,医学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单纯的自然科学已无所作为,必须要向社会学转化,将社会学引入医学。我们不反对将社会学引入医学,但要坚决反对那种认为生物医学已经发展到顶峰 ,已经解决了能解决的一切问题,已经大功告成的思想。首先,这种认识不符合事实,最突出的事实是,我们原以为用抗生素可以控制的细菌性疾病,现在越来越难以控制,花在抗生素的药费,几乎占全部医疗费的1/3,目前,全世界,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感到医疗费无法承担,并把医疗改革作为各届政府的重要任务,其中,细菌性疾病不能解决就是一个重要内容。这其中还包括已经控制的结核病又快速曼延开。关于病毒性疾病,生物医学还从来没有找到特效治疗方法,这一点比细菌性疾病还不如,早期一些流行较广的病毒性传染病曾用疫苗的方法控制了,但是,新一代的病毒性传染病更加疯狂地袭来,埃博拉病毒O157,艾滋病疯牛病等等,现在疫苗的办法也不能见效,人类完全被动地暴露在这些新病毒的进攻之中,这些难道能说是生物医学已经大功告成了吗?这些难道能依靠社会心理的方法可以战胜的吗?另外,像癌症、心血管病、神经紧张、饮食不当、生活方式不科学等等。然而,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我们就不能设想,那是因为我们对生命运动的内在规律还没有发现的结果吗?正如美国的著名医生刘易斯•托马斯所讲的,他认为这些将疾病的推给社会的说法,实质上是“现代巫术”。
我们这里不进一步讨论科学向医学引进的方法和尺度,我们只是强调指出,事实表明,生物医学还没有大功告成,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靠现代医学的思想指导,是无法解决,出路只有一个,学习后现代科学,将后现代科学的新的理论引入医学,为医学的诊断治疗开创新的可能性,这样,目前生命所面临的许多疾病威胁将被解决,那时,人们将会发现,生物医学在解决疾病过程中,仍是占主导地位的。生物,如人类,它的生命确实会受社会这个层次的影响,但是,生命,就是生命,它有自己的物质层次,它的问题,主要是靠在生物学这个层次内解决,所以在治病方面,生物医学还会起主导作用,在后现代医学建成之后,生物医学的作用就会再一次大放光彩,那时,人们就会体会到,所谓生物医学模式必须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议论,实际上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已无能为力的基础上的一种推托而已,正如当初人将治疗肺结核的希望寄托在温泉和阳光上一样,链霉素的出现,立刻使温泉和阳光退出了医生的处方。
《应该注意胡大一教授的猛醒》
   
2003年5月2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教授在《健康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全文如下:
《隔离的经历与思考》
胡大一  (2003.05.21)
4月初,我在芝加哥开美国心脏病学院每年一届的学术大会,所读当地华人报纸的头版仍是有硝烟的战争———聚焦伊拉克,第二版才是有关SARS的报道。4月初我坐在回北京的航班上,发现每人可以有整整一排的座位睡觉。
  回医院上班不久,急诊室不通风的天井中收治了一位隐瞒了病史的非典患者,使这个天井成了疫源。仅仅两周的时间,医院紧急开设的两个收治非典的病房已收满病人,在发烧门诊和急诊就诊的患者日趋增多,有一天医院内竟有112例非典或可疑非典的发烧病人留观。显然,这时的人民医院已成为非典传播源头之一。
  4月23日2点左右,接到医院正式通知,西城区政府公告对人民医院实行隔离。这是北京惟一一所不是专门收治非典的三级甲等医院被隔离,大家心情非常沉重。
  无论平时还是发生一些重大事件时,我习惯尽快明确自己的阵地和角色。听到医院隔离的通知,我立即确定我应进入隔离区,因为我是主任,院内有心内科的病人和在岗工作的医护人员。4月24日7点20分我走入医院的东门,开始了一段十分难忘的隔离经历。
  我们心内科先后收治过4位非典确诊病人和1位疑似病人,他们均患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或外周血管疾病。其中3人死亡,均死于基础的心血管疾病。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专业医师,我多年来坚信传染病威胁人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我们今天与未来主要应对的是生活方式疾病的挑战。这次突如其来的非典使我幡然猛醒,意识到人类与重大传染病的生死搏斗远未结束。而多年来,无论从医学教育(包括继续教育)、医院的科室设置、对传染病的防护措施都忽略了这部分不应忽略的内容。突发的疫情,对我们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法律体系、道德标准甚至生活方式,都是严格的检验与挑战。
  “隔离”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暂时的不便,但它是切断疫情传播的关键。人民医院的隔离,要比人民医院家属宿舍楼和学生宿舍楼的隔离复杂得多。院内存在与非典接触的密切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人群,在开始隔离约2~3天,虽然医院与社会隔开了,但院内各类人群之间的交叉依然存在。诊室与部分病房临时转成工作人员的住宿地点,有些人住宿比较拥挤,电梯等公共通道也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通道。
  院内的领导与群众很快认清了隔离医院的特点与现状,明确了严格院内小环境的划分是成功完成隔离任务的关键,决定将科室和人员分别隔成三个区,“白区”———小儿科、泌尿科等医护病患均无非典感染,无人发烧的区域。“黑区”———与非典密切接触的人员和科室,包括直接参加急诊、发烧门诊和非典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灰区”———介于白区与黑区之间的地带。对新出现的发烧者,在专门区域隔离观察。更多的诊室与病房被开放,将住宿拥挤的人疏散开
来。院内的会议减少了,大家通过电视与网络互通信息,实现了“无纸张”办公。
  说到纸张,真不可忽视。为了切实切断传染途径,隔离期间任何纸片都不许递出医院。这段时间正值研究生答辩高峰,我无法收到众多请我审评的快件专递的论文。邮局只能通知我,我请外面的同志代收,再递送进医院。只有认真隔离,才能尽快走出隔离,这成为大家的共识与自觉行动。
  隔离的21个日日夜夜,我告别了平时的忙乱,除了积极思考,给指挥组提建议,身体力行做好隔离,安排好病人的日常治疗外,有了较多时间坐下来读书。读了《闪烁北大思想》、《清华精神》的讲座系列,读了近期的美国循环杂志与美国医学会杂志,对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思路有了更多的想法。隔离期间也增加了我与这个我工作不久的医院还有同事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人生是一个连续的时间过程,以积极的态度走过和积累一段一段的人生经历,方能不虚度每寸光阴。在这短短21天的隔离经历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觉得十分充实。这段经历将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
我在这里引用胡大一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引用他所说的“猛醒”二字。他原以为传染病威胁人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我们今天与未来主要应对的是生活方式疾病的挑战。但是这次突如其来的非典使我幡然猛醒,意识到人类与重大传染病的生死搏斗远未结束。胡大一教授以他自己亲身经历认识到生物医学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现在就说生物医学已经到头,将来的疾病必须用社会医学来解决,为时尚早。许多人认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在危难时的高尚思想品质,但是,我认为比这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一名医学专家对“医学模式转变”的幡然猛醒。我想,如果专门让胡大一教授写一篇关于医学模式转变的文章,他肯定会写社会医学如何重要之类。他一定没有想到,在这一篇文章中他竟然表达了对生物医学的重视和敬畏。我想,正因为是在不经意间表达的,所以这篇文章就更加真实,更加可贵。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4-23 13:43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对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最新质疑》
2003年11月25日,《健康报》发表了第四军医大学郭照江医生的文章《需要再次更新医学模式》,对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最新质疑。这是我们思考医学模式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首先,不要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看成绝对真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有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才能使自己参加关于医学模式的研究和讨论。下面是该文的全文:
《需要再次更新医学模式》
郭照江  (2003.11.25)
前些年,我们曾经围绕揭示“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促进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无疑是功不可没的。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上述工作美中不足的是:对人类疾病谱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传染病不再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主要威胁的宣传有点绝对化。通过抗击非典,人们不仅深切感受到新的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而且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制约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逐步暴露其局限性。特别是它无法体现环境与生态研究的新认识和新成果。今后,我们需要的很可能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科医生恩格尔教授于1977年正式提出来的。其思想根基起码可以追溯到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健康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完好状态的综合表现。换句话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反映的是半个多世纪之前人们对健康、疾病和医学的认识。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的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关于环境、生态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度先进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如今也显露出滞后的端倪:首先,最近半个世纪正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该医学模式却无法体现环境与生态科学的最新成果,致使其审视健康、疾病和医学问题时缺乏时代的高度。其次,通过非典的警示,人们感到该医学模式不能最充分地反映更深层、更广泛的疾病病因。第三,它无法体现“人类基因组研究”以来,对生物医学再认识的大趋势。第四,该医学模式与包括生命伦理学和生态
伦理学在内的现代伦理学发展缺乏内在的联系。第五,因高度、视野方面的原因,它限制了医学职能和医学目的的拓展,等等。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再次更新医学模式的条件正在成熟,讨论新医学模式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酝酿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考虑了再次更新医学模式的困难和阻力。比如,上世纪80年代,宣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基于对国外先进学术思想的引进和介绍,属于“拿来主义”。这次,没有现成的东西好拿,对于使自己的新认识走出国门,更是缺乏自信。再如,上一次医学模式的变革至今远未完成,担心在相当一部分人还固守生物医学模式的情况下,倡导更新的医学模式难以奏效。还有,如果将“社会”概念加以泛化,无限扩大其外延,硬是让它包容生态科学的新成果和新认识,那将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变得更加完美,似乎永远没有更新的必要。更为有害的是那种仅仅把非典视为个别的偶然事件的看法,抱着“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心理,当然也就无需更新医学模式。
  客观地说,将生态纳入现代医学模式的问题早就有人提出过,可以说在宣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会不时听到关注生态因素的声音,只不过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认识而已。比如,山西中医学院陶功定教授在13年前就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论”。他还为之加上一个醒目的副标题:医学未来发展战略之哲学和伦理论证。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接受大生态医学模式的思想,并把它视为超越既往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的医学模式,那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前者与后者对立或割裂开来。事实上,大生态医学模式是对既往两种模式的包容和升华。”由此可以看出,将生态要素纳入新世纪的医学模式是有一定思想认识基础的。我们认为,按照学术思想的发展规律,对新医学模式的研究应该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通过“百家争鸣”深化认识,而不必等到时机完全成熟、认识趋于一致才去提出和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树立生态理念,关注生态文明,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显得更为迫切。这对改变陋习,走向文明,增进健康和促进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应看到当前研究和讨论现代医学模式问题的时机是很好的。在知识界提倡“科学与人文”结合,理论上强调与时俱进,在卫生发展建设上注意对非典肆虐进行深层反思,直至实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切都为重新审视医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然,我们还应看到,变革医学模式是一个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大课题,需要严格的科学精神和巨大的学术勇气,来不得半点轻率和浮躁。正因为如此,我们由衷地希望相关学科的专家牵头,组织力量攻关,围绕新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学模式问题,来一次勇敢的学术创新。                     
第四军医大学  郭照江
《论坛反应与交流》
《医学联盟论坛》
路久:医学模式本身有待于完善
Qingqinghe:变革医学模式是一个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大课题,需要严格的科学精神和巨大的学术勇气,来不得半点轻率和浮躁
杨鸿智:把社会心理因素引入医学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认为多了几个相互作用的线条就是系统论,这个认识是不对的,这还没有改变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机械论思想,现在的问题不是用社会心理因素来弥补机械论生物学的不足,而是应该在生物学中用系统论取代机械论.所以恩格尔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还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已经发生的疾病,这是我们临床医生的任务,我们希望用社会的方法使我们不得病,但是,这只是希望而已.我们不可能不得病.因此,在自然科学范围内,用系统论取代机械论就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博客论坛 首页 -> 哲学与心理》
我说你不信:请在一个主题下发帖,谢谢。请服从党的安排。
杨鸿智:谢谢关照.知道了。我的本意是想看一看哲学界的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反应.看来,这个反应已经有了,这就是:医学问题不属于哲学问题,请不要在这里发帖。为此,我感觉遗憾.哲学不是:"所有问题的概括和总结"吗?什么时候哲学从自然科学里撤退了呢?如果哲学家不再关心各种具体的科学问题,那么哲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退出这个论坛很容易,但是,这个事情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我在这里提出,这也应该是哲学讨论的问题了吧?
我说你不信: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欢迎你在这里发帖,我是说你在一个题目下发就可以了,比如你可以把你发的这些篇合在一起。医学当然包括哲学精神,希望你多出成果!
《东华医院论坛 →  医患沙龙》
浩子版主:谢谢你对本网站的支持,给众多网民提供这么多关于后现代医学的看法。不过我们觉得还应该通俗一点的好些,首先要能一入眼就能吸引住读者。内容不要太多。希望我们提出的建议你不要见怪。
《天涯虚拟社区>天涯医院》
长长发小小女:纯粹灌水。楼主觉得灌的有意思吗?连个看的人都没有,我也没看。
杨鸿智:“没有人看“这个结论大概有点不太准确吧?我在每篇文章的后面尽量附一些网友的反应帖子,这些帖子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虽然观点不同,但是,有一个是相同的,就是说明这些人都看过我的文章。希望你也能够看这些文章.问题往往有点矛盾:我的文章正应该是给反对的人看的,可是,往往有一些反对的人连看也不看.但是,你连看也没有看,凭什么就可以反对呢?你这样的态度,已经表明你失去了起码的科学精神,这样,你的观点就已经不可信了。
《台州市立医院 > 学术交流》
盒子:谢谢!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4-28 01:1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19篇  学习态度(7)— 美国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关于生物医学的论述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生物医学还远没有达到能普遍用于解释疾病机理的程度。在某些方面,我们象20世纪初的物理学一样,蓬勃发展进入新的领域,但在工程方面并没有出现相应科学了,但不得不说,毕竟迄今还没有产生。不管多么令人不快,我们还是要面对这种现实的可能性:对于今天尚未解决的一些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癌症或中风等,我们了解的程度比之于1875年那时候对传染病的了解水平,类似的关键性知识还没有获得。我们离解决问题就是那么遥远:如果不是需要过那么多年,就是需要做那么多工作。如果前景果真如此,或差不多如此,那么,对任何要用更好的办法加速事情进展的意见,都必须加以虚心而严谨的细察。生物医学方面有待进行的重要研究,绝大部分属基础科学一类。大量有趣的事实与我们的主要疾病谱。还有更多的信息从生物学的各个方面不断传来。新到的一大堆知识还不成形,不完全,缺乏互相关联的关键线索,象一条弯曲的小巷,每个拐角处都有使人误入歧途的标志,而且还尽是些死胡同。整个领域充满了迷人观念,无数具有不可抗拒诱惑力的试验,各种各样的新路子,条条通往问题的迷宫,但每一步都是不可预测的,其结果都不可预料。这是一个迷人的季节,也是出成果的黄金季节。  《细胞生命的礼赞》P100-103
在生物科学和医学中我们实在还太无知了,还不能开始作出判断,什么东西是我们该学的,而什么东西是我们不该学的。相反,我们对于能够抓住的一点一点都应该满心感激,我们探讨的范围应该比今天的大得多。关于自然,我们是极其无知的。真的,我把这一条视为一百年来生物学的主要发现。它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条发人深省的消息。假如听说我们所知的是多少,前头的路是多么令人迷惘,连18世纪启蒙运动中那些最辉煌的头脑也会大吃一惊的。正是这种突然面对无知的深度和广度的情形,才代表着20世纪科学对人类心智的最重要的贡献。我们终于要大胆面对这一事实了。早些时候,我们要么假装已经懂得了事情是怎样运作的,要么就无视那一问题,或者干脆编造一些故事来填补空白。现在,我们终于得以窥见那些问题有多大,离得到答案有多远。  《水母与蜗牛》P55-57
我们仍有心脏病、癌症、中风、精神分裂、关节炎、肾衰竭以及随老年而来的衰退性疾病。一总而论,在这个国家可以列举出大约25种主要的人类疾病,而在世界上的不发达国家里,还可以列出更长,更可怕的单子,包括寄生虫病,滤毒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它们构成了当代生物医学的未结束的议事日程。我们把今天这些慢性的、致残的疾病委之于环境或生活方式不当,便是一种简单化的作法。明摆着的事实是,我们关于事情的真相知道得不够,关于自己的无知,我们该更加坦率地承认才是。过去半个世纪的记录确立了两条关于人类疾病的普遍原则。第一,必须多多了解疾病的潜在机理,才能真正采取有效的行动。必须知道是肺炎双球菌引起了大叶肺炎,才能想到用抗生素。用不着知道所有细节,甚至用不着知道肺炎双球菌是怎样对肺造成损害的。但你得知道它在那儿,并且起着决定的作用。第二,每一种疾病都有一个单一关键的机制,支配其他所有机制。如果能找到它然后想到法子来对付它,就能够控制那种疾患。这一概括较难证明,并且容有争议。与其说这是一条科学论断,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强烈的预感。可我相信,迄今为止的记录倾向于支持这一预感。我所知道的最为复杂的、牵涉到多细胞、多组织,而且多器官的疾病,是三期梅毒、慢性结核病,还有顽固性贫血。在每一种情况中,至少有5个主要器官和组织卷了进去。而且每一器官,每一组织似乎都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对这进行科学评估之前,每一种都被认为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多因素”疾病。它们过于复杂,不允许人们考虑任何一单个发病机制。然而,当所有必要的事实都到手时,很清楚,只要关掉一件事情,螺旋杆菌、结核杆菌,或者哪一种维生素缺乏,那么,整套紊乱的,似乎互不相干的发病机理都能够一下子全关掉了。关于怎样作得更好,我要说,我们必须继续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其规模和广度要象过去20年一样,并且要让这整个事业的扩张和发展取决于新的前沿课题。研究工作的主流,这自古以来向未来作的最大投资,应在基础生物科学的广大领域。自然,随处会有机会进行立竿见影的应用科学研究,比如,可比之于制作小儿麻痹症疫苗,或比之于为小儿白血病设计药物配伍疗法这样的研究。但这些机会不会常有,也不能在未成熟的时候强行让其出现。为将来的医学所急需的是关于生命过程最基本水平上的更多的信息。我们还没准备好在应用医学方面从事大规模的项目。因为我们知道的还不够多。论理,现在应该是人类心智的黄金时代。可事情不是这样,各种各样的事情似乎都证明是错了的。一个世纪似乎都从我们指头上滑过去了,差不多什么诺言都没有兑现。我不想就此猜测我们文化悲哀的所有原因,甚至不想猜测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原因。但我可以想见我们的一个错处,这错处不住吞食着我们,我们关于自己知之甚少。关于我们如何运作,占什么位置,最要紧的是关于我们扎根于其中作为工作部件的这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生命系统,我们是无知的。我们并不了解自然,一点都不了解。我们是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刚好足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完全的无知并不是怎么坏的事,最难堪的,是走在通往真知的半道儿。远到足够知道自己的无知。这叫人难堪,叫人丧气,它是我今天的麻烦之一。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新体验。仅在两个世纪前,我们还能够解释一切的一切,纯粹出于推理,而今,大多数费心结撰的和谐结构,都在我们眼前散了架。我们哑口无言了。在某种意义上,这毕竟还是个健康问题。因为,只要我们还被自身的神秘所困扰,由于自己跟生命其他部分的联系而不安,而奇怪,而困惑,并且由于自己头脑的莫测高深而哑口无言,那么,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不能被称为健康的动物。我们需要知道更多。意识到这一点,似乎是这个看上去毫无结论的世纪的唯一意义。我们已经发现如何提出重要的问题。为了我们文明的缘故,现在真正急需的是获取某些答案。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再不能靠搜寻大脑而致知了。因为那里没有多少好搜寻的。我们也不能够靠猜测而致知,或自己编造关于自己的故事。我们不能呆在原地,胶固于今天水平的了解。也不能开倒车。我看不出在这上头我们有什么真正的选择。因为我只看到前头的路。我们需要科学,更好的科学,不是为它的技术,不是为玩乐,甚至也不是为健康和长寿,而是为了有望获得智慧。我们这种文化必须靠获取智慧才能生存。  《水母与蜗牛》P129-136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4 16:2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0篇  学习方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由于《后现代理论医学》牵涉到的知识面比较广,也许一些医务人员读起来会有困难,故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些学习的方法,或许会有所帮助。
①从头开始
从学校里出来的人都知道一个名词,叫做“重点”,即学习要学重点,这可以少费力,并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这种学习方法之所以出现,有一个原因就是应付考试。试题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考试成绩又决定一切,所以把学习内容集中在试题范围内,当然是应试的最好办法,如果单纯从应试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个正确的好办法,但是,将这种办法贯彻到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就不对了。因为这不符合物质运动的根本规律,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连续的,不间断的,这不间断的运动,就表现为时间和历史。在这个连续运动中,前面的运动所造成的条件,总是后面运动的基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实际上分不出重点和非重点。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从头开始”顺序研究下去。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就从目前,这个问题的现状开始,向前,向历史上推过去,直到挖出这个问题的最早的历史源头,这样,你就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纵向的连续的、历史的了解。具体讲,遇到问题,你“不会”时,你就向前推,向历史推,是因为什么基础知识没掌握才使你不会解这个问题的,找到了就学会它,如果这个问题你也不了解,那么再看是因为哪个问题不会,如此一直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你就都会了。
②横向积累资料
学习问题除上面说的纵向的历史的连续性外,还有横向的联系问题。任何复杂问题,除了有层次的上下继承外(第①个问题),还有在本层次内部的横向联系问题。要想真正认识某一事物,该事物在本层次内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定要弄清楚的。具体方法,就是对每一个重要问题,都尽量收集相关的资料,从中取得对该事物更丰富的认识,然后再进入上下层次的问题。比如现在是研究“儿子”的问题,那么就尽量收集有关“儿子”的各方面资料,收集越多,你对这位“儿子”就越了解,而在这个时候,先不要注意“父亲”和“孙子”的资料。这在历史研究中,相当于“断代史”,如研究明朝的历史,就集中收集有关明朝的各方面资料,而不管宋朝或清朝的事。而你把每一个时代的断代史都搞清楚了,连起来,中国的历史自然清楚。这是一种规定,一个纪律,否则,你只知道几个朝代的情况,其他朝代知识很单薄,你就不能称为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具体讲,研究某一个问题时,要尽量选择多一点的书,同时看这些书中关于你所研究问题的议论,而不看书中其他的内容。这样,就是针对一个问题,同时看许多书,许多书同时看。因为另一个具体问题是我们没有时间将许多书的内容全部看完再落实在所研究的局部问题上。消磨时间的人都是拿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看到哪时算哪里,而研究学问的人,一般不会从头到尾看完一本书,他是同时看许多书,所以,学者照片的桌子,总是有很多书不会只有一本,只有一本书的人,肯定没有在工作。
③跳跃式读书法
读书肯定会遇到困难,有一些问题我们不懂或有一个名词概念不懂。怎么办,因为我们知识是有限的,这种事是肯定要出现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况,我们也就不用学习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跳过去,继续向下边读。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没有时间,先把这个概念搞清了,再向下去读,要是那样,我们一天能读几行书?另外,跳跃不是不想弄清这个概念,而是说,在下边继续读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找到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有人会觉得奇怪,实际不怪,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你现在对这个概念不明白,那好,你继续读下去,在下边不知讲到什么问题时,这个问题正好与你前面不懂的概念有关系,作者在解释现在这个问题时,顺便也就解释了前面你不懂的概念,这个方法,也就是利用了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在相互作用中认识事物。
④印象派
前面讲了“跳跃式”读书法,可有人会担心,在这个概念不明白的情况下,如何理解下面的内容呢?从客观上来讲,从绝对的意义上讲,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白是一定不会理解下面的内容的。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绝对中,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一定已经有了许多知识,而根据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道理,我们的这些知识也一定会有某些间接的渠道与这个不懂的概念有关系,这样,这些已有知识的间接联系,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模糊的间接的印象。所以,当我们说我们不懂某个概念时,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不了解,相反,一定会有某种直觉和印象,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时我们会遇到不了解的难题要回答,我们虽然不了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说“它可能是……吧!”这就是说你有一个印象,那么,我们就暂时以这个印象作基础试着读下边的内容,一直读到有关这个概念的解释为止。如果真正的答案与印象一致,我们就在这印象与答案一致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如果印象与答案不一致,那么,我们也因为这个矛盾的刺激,同样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总之,在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印象,这个印象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坏处,相反,它能使我们顺利地读下去“好像”我已经懂得了,而最后,我真的懂得了。
⑤灌输式
灌输式学习方法好象已经千真万确地被现代教育理论否定了。其实,这是唯一正确的基础的学习方法,最好的例子可以看一看电脑的工作程序,如果你不给它灌输大量的资料,它怎么为你提供这些资料呢?电脑的一切神奇作用都是从枯燥的输入资料开始的。人也一样,特别是与前面所讲的“从头开始”、“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相匹配,没有大量的资料的输入是不可能的。启发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对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可能是有益的,可是对于真正作学问时,是不适用的,除非你为了快乐而去选择体力劳动,否则,如果要选择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第一件事就是无条件地向自己的头脑中灌输尽量多的资料,资料数量的多少与你的创造力成正比,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灌输法的好坏,不在灌输本身,而在于是谁给谁灌输,如果自己不情愿地被别人灌输,那永远是最痛苦,最惨痛的事,而如果是自愿的,自己给自己灌输,那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除了自己所付出的辛苦)。
⑥潜意识的发挥
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发现意识与物质关系,即意识是外界物质与人类大脑这个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就解除了意识的神秘性、超物质性。把意识与其他的物质运动统一起来,变成可研究,可操作的对象。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不可能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意识在大脑中形成的过程。这个问题是由奥地利的一位精神医生弗洛伊德发现的。他发现,外界客观物质作用于人体感官,这些感官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并贮存在脑中。人体之外的客观物质与人的感官都是客观的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客观存在,因此,这些相互作用在大脑中的产物,即某种意识也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如,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只要他的眼睛睁开着,他会看到成百上千的人,这些人的形象通过视神经的传入,贮存在大脑中,这个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想看不想看,你总是看见了那么多的人。但是,当你回到家里,让你回想街上的人时,你却想不起几个人,可能会想起几个样子突出的人,但大多数人,成百上千个看见过,擦肩而过的人,都回忆不出了,这个现象表明,那个通过眼睛初次存入大脑的意识并没有表现出来,弗洛伊德发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给这种初次存入大脑,暂时不能表现出来的意识起个名字叫做“潜意识”。与潜意识相比,我们常说实际上是指已经可以表现的意识,那么潜意识与意识是什么关系呢?潜意识如何会上升为意识呢?这一般需要二种过程,一个是强化,即量变到质变,反复同样的次数多了,就会上升为意识,如我们背书,看一遍两遍背不出,十遍二十遍后就能背出了,另一种过程是联想,当意识中的事物与潜意识中的事物有关系时,容易将这个潜意识提前上程式到意识领域。
所谓学习,就是如何将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过程,我们一般人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反复强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第一,费时费力,这不用解释,每个经过学历教育的人都有这个切身的体会,第二个缺点是,缺少创造性,只能作简单的重现,不能对潜意识进行加工,因此,我们说这种方法叫做“死记硬背”。
第二种方法,即联想的方法,通过意识的多方位诱导,可将原来刺激程度较弱的潜意识,提前上升为意识,比如现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快乐学习法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以上所讲的都是“现代科学”范畴内发现的规律,现在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使我们对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研究表明:潜意识作为大脑意识系统的低级子系统,它并不是静止不动地存在大脑中,这些潜意识也有相互作用,并不断组成各种复杂的关系,这就象万花筒,在不同的时间,会组成不同的图案。这个过程不断地快速进行,进行的速度比我们现在最快的电脑还不知要快多少倍,比如现在美国最好的电脑每秒运算几十亿次,那么人脑相互作用可能是每秒数百亿次,数千亿次,所以,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多样的巨大的可能性。而这些意识之所以不能随时表现出来成为意识,是因为受到大脑意识的压制和阻碍。神经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是受大脑意识统一调控的,因此,凡不符大脑意识的潜意识多被压制和否定,因此,很难表现成意识。研究表明在这时取消意识的控制,潜意识即可容易表现出来。
现实中这个现象已被人们注意到,人们将这种潜意识的突然上升称为灵感。而且已经知道灵感往往出现在休息或睡眠中。潜意识的相互作用能量很大,很有创造力,所以灵感产生的结果是非常突出的,但人们以往只能被动地等待灵感的产生,现在,通过后现代科学技术,取消中枢意识的控制,即可促发潜意识的上升,那么,我们只要主动使自己处于中枢抑制状态,如休息或睡眼,或者通过药物或催眠等方法,主动进入中枢抑制状态,这都可以使潜意识的上升成为主动的可操纵的事,这样,我们的学习过程就会大大提高效率,当然,潜意识上升的前提首先是潜意识的存在,这就要求你在意识清醒时,主动地向大脑中输入足够的资料,形成足够的潜意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医科大学论坛》
独狼:为感谢您对本版的支持,加1分,以鼓励。希望今后继续支持基础医学版。
jn519:真的很感谢您的这篇文章!!!
《华西医疗信息网 》
shenfj88:太好了
东木申羽:很好,不过没有举例
《爱爱医-中国医学生论坛》
高兴就好爱医网情深斑竹:我觉的学什么东西,方法是最重要的。好东西,我顶。请楼主多发哦。俺给你加了分。
联想的风中医学斑竹:我也感觉学多少知识无所谓,但学习的方法最重要。
《医天地论坛》
儒释道:比我还执着,佩服
《北京中医医院论坛》
草莓刨冰 :这个好
《研学论坛 》
Pzhangyh:很好的内容,大家好好学习一下!
Ync:非常不错,谢谢
Lanhuamiao:很有收获,谢谢指点。我总结一句话,博览群书,学识增长,多次学习,知识自然就变成自己的了,如果用心一点,有创新,那么就进入更高的境界啦。再次感谢。
《博客中国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
augustin:看了杨兄的文章,佩服杨兄的执着和见地! 谢谢
《中国改革论坛 → 人文关怀 → 文化视点》
一杯茶:受益,的确如此!
同心:建议楼主。把它做成一个贴子,这样好么。
《中国脑病网 → 服 务 专 栏 → 临床学术》
     sixfeel管理员:精辟,顶
《全球中医药论坛> 漫步西医》
雾里看花:不容易,可能太超前了,现代的人看不懂!!
然 :杨先生,恭喜你。很高兴看到你的这篇文章。你的文章是超前,但超前并不是超越了时间,超越了人们的认识思维什么的。而是你的研究注意了常人忽略,没有用脑子去想,去归纳去总结的东西。说出了其他的作家不曾说的东西。我很赞成你的学习方法。我自己的潜意识里的东西和您的方法是这样的契合,只是我也是个懒汉,这些知识在大脑里零零散散,一读您的文章,思维马上被梳理的条理清晰。所以,读您的文章,我的感觉是很轻松,很清爽。我谈谈我的认识。第一条。我在高中的时候喜欢看课外书,喜欢看历史方面的探险方面的地理方面的。然而同是历史书,我宁愿看自己借的买的,也不愿看教科书。我想或许是因为我喜欢自由,喜欢随心所欲,喜欢让自己满怀好奇的去寻找去学习我喜欢的东西的缘故。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就象您说的那个样子。我读一本历史书,我能看十本书。我真希望我的旁边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因为我看到在历史书上有个少数民族,我就要看56个民族,就要看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习俗。我看到战争,我就要看那个岛的战略位置,用途,作战方法,地理位置。。。于是又要用到地图。。。就这样,一个小知识引出另外的知识,另外知识里的又引到另外的知识。这样我能从历史书上跑到数学书上。等跑累了,又回到历史书上。就这样,我从一本书里就跑进整个的知识大厦里。我简直不是再看一本书,我都纳闷,我怎么觉得到处都是我不知道的。所以同学看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我是老驴拉磨早呢。不过,一阵子忙活完了,咂吧咂吧觜,过瘾。我看的历史书不比同学少,可我的历史就是不如同学好,因为我就是不喜欢教科书。不过,如果把我喜欢的课外书换成教科书,我想只有一种结果,不看,不喜欢。呵呵,怪。
《华西医院名医坐堂  -> 医师交流  》
shenfj88:太好了
东木申羽:很好,不过没有举例
Boyowen:很有所得!谢谢!~~~
Liyoukong:真的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但要是有事例说明就会更好的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0 00:3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1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 机械论自然观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现代自然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以机械运动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并以这些技术为依托发展出机械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机械论的自然科学,也留给我们一个机械论的自然观、一种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将要结束机械论的科学阶段进入下一个新的系统理论的科学阶段时,机械论的自然观就成为我们思想中的袍袂,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阻力,为了克服这个阻力,首先应该认识,知道它有什么特点,为此,下面将机构论自然观的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一  机械论自然观的兴起
从中世纪末期始,在逐渐加快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机械技术,为早期的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文艺复兴以来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了机械技术的发展。并激发学者们借鉴机械技术的成功,用机械论的思想去理解大自然的运行。许多学者在认识自然规律时都认为自然界的运行与钟表等机械相类似。应该说,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机械论自然观奠定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服从机械因果律的。
二  对机械论的早期哲学概括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是早期机械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是一种理性主义的二元论。他把世界分为两部分——形体世界与精神世界,对灵魂与肉体,内心感应与外部世界进行了严格的区分。笛卡儿认为,物质是形体世界里唯一的客观实体,一切形体都是做机械运动的物质。他对物质运动、大体运动以及人体的运行机构都作了机械论的解释。笛卡儿以量的特征定义物质,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广延。在这样一个实体中,只有物物相触才能产生运动。他提出了著名的“动量守恒定律”,认为物质的唯一运动形式是空间位移。在笛卡儿物理学中,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械系统,在上帝提供给它“最初起因”之后,就按照严格的机械运动规律运行下去。笛卡儿将机械论引入生物界,他将动物看作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的自然机器。他甚至提出人体本身也是一种“尘世间的机器”。在他看来,人的活动也严格遵循着物理定律,人作为机器与动物机器的区别,就是人要受到存在于他自身的“理性灵魂”的控制。他认为,人除了思想之外,机体的所有功能都象钟表一样是纯机械性的。他赞赏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认为哈维的理论正好说明了生命就在于血液的机械运动。
三  牛顿力学的影响与机械论哲学的成熟
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并获得巨大成功后,牛顿力学的思想和方法迅速向其他学科和领域扩展,带来了科学的全面发展和兴盛。如,道尔顿将有机械力作用的原子带进物理和化学,用原子论说明了气体的性质,把质点和力的概论应用于化学。库伦把平方反比关系引入静电学,揭示出静电力的内在联系。安培依照万有引力定律,写下了平行导线间的作用公式。科学家们竞相模仿,力图把牛顿力学的定律推广到整个自然界,并使牛顿力学的思想方法成为近代科学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整个18世纪乃至19世纪,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家都按这种模式去研究自然。甚至在20世纪初,卢瑟福还把原子看成与太阳类似的系统,用牛顿的思维方式构造模型。
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巨大成功又启发哲学将其概念范围和思想方法运用到哲学中,使机械论哲学很快发展成熟。与牛顿几乎同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把机械论从自然科学扩展到哲学领域,使机械观发展成为成熟的经典形态。霍布斯曾被恩格斯誉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他建立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将力学范畴引入哲学,确立了物体、偶性、运动因果性等基本范畴。他把物体定义为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在西方哲学史上,他的定义是第一个比较完善的机械唯物论物质定义。霍布斯将机械运动引入哲学,认为机械位移是物体的唯一的运动形式。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受机械运动原理的支配,都可以用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他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物质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提出人和自然没有本质区别,“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一些齿轮。”甚至人类的推理活动也不过是机械的计算。洛克吸收并发展了牛顿,波义耳用微粒说概括物质性质的观点,认为微粒说“最能明了地解释物体的各种性质。”他把组成物质的观点,认为微粒说“最能明了地解释物体的各种性质。”他把组成物体的物质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看成物体的“实在本质”,当做决定一切物体特征的内在根据。他认为,自然事物的一切特殊性都由物质微粒的量的机械组合而决定。用物质微粒的这些机构的量的特征可以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霍布斯和洛克使科学中的机械论自然观上升为机械唯物论哲学,使机械观的要领范畴得到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发展为经典形态的机械观,即成熟的机械观。其基本思想是:整个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它们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空框架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运动定律,保持严格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的原因在物质的外部。
牛顿经典力学和英国机械论哲学传到法国后,对18世纪法国思想界的启蒙运动起了决定性影响。启蒙运动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吸收了牛顿力学的成果和英国机械论哲学的主要内容,将公开的战斗的无神论思想引入机械论,使经典的机械论进一步发展为极端化的机械唯物论。百科全书派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的哲学鲜明地体现了法国机械唯物论的特点。拉美特利的哲学体系表现出彻底的无神论精神。他指出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在整个宇宙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各有变化。在《人是机器》一书中,他不仅批判了宗教唯心主义的不死灵魂说,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莱布尼兹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论”,也否定了笛卡儿的二元论,直言不讳地宣称,自然界和物质无所依赖地在宇宙中独占首要地位,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丝毫空隙。拉美特利对机体和心灵活动的形式作了机械论的解释,认为人与动物并无太大的差别,人只不过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发条”它们之间只是位置的不同和力量程度的不同,而决没有性质上的不同。他说:“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物支持它。”拉美特利关于“人是机器”的思想打破了自然哲学中唯心主义的最后壁垒,但是其错误也是显见的。他的哲学是极端形态的机械论哲学的代表。
《论坛反应与交流》
《杏林论坛》
路久:一个统治整个时代的理论
杨鸿智:我们的医生都知道现代医学是机械论,也在理论上知道机械论是不对的,但是,没有人对他们讲机械论在医学上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和怎样改变这个影响,所以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只好继续机械论的治疗.我们后现代理论医学就是要进行这个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家知道机械论的错误是什么,和怎样改变机械论的错误.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8999:你真厉害啊!
《博客中国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
菠萝菠萝蜜:孟子人必具仁义礼智的看法,西医都不配称做人。自认为过于理性是体现自己思想进步的表现,使现在的年轻医生连对“人”的尊重都不会了,患者对于他们就和那些实习用的尸体没什么两样,他不知道这些患者和自己是一样有思想的活人!并不因为你了解了人体构造而他不了解你就主宰了他的身体。没有仁爱之心的医生当兽医都不配!反省吧,理性的人渣。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看来物理学也不是什么无国界的科学,它也是在某种哲学思想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机械论的背后是还原论。去掉“论”字,用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表述,即为:本质生实体,实体生原子、生还原,还原生机械。机械论并非起于黑暗的中世纪,至少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不过没有“机械论”这个名词而已。机械论并非机械时代的必然,它只是西方机械时代的必然。
    《真名论坛 → → 历史科学》
云栈洞主人: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呵呵 挺有意思的机构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0 00:32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2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2)— 决定论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牛顿经典力学是近代科学成就的顶峰,他采用机械观的视角,运用一套严谨的数学理论来描述世界。牛顿把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的,归纳的方法,与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的、演绎的方法结合起来,把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经验公式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结合起来,总结出一切天体都有效的物体运动一般规律,这就使牛顿的宇宙成为一个庞大的按精确的数学规律运转着的机械系统。因此,机械观同严格的决定论紧密相关,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具有因果性和决定性;一切发生的事情均有原因,并导致确定的结果。换言之,一切东西都可以精确地解释和预言。
牛顿力学体系,以它的严密逻辑性和精美定量性,反映了它的正确和完善。对天体和地球上物质的力学运动给出了完整一致的解释,为建立统一的物质运动的宇宙观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西方科学的伟大奠基者们都强调自然定律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他们寻求包罗万象的图式,普适的统一框架。在这些框架中,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表明是系统地,即逻辑地或因果地相联系着的。他们寻求广泛的结构,这些结构中不应为“自然发生”或“自动发展”留下空隙。在那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应至少在原则上完全可以用不变的普遍定律来解释。牛顿科学的雄心就是提供一幅自然图景,该图景是普适的,决定论的,并且是客观的、完备的,似乎已经达到了应有尽有无所不知的地步了。近代经典科学以为已经发现了自然界变化的核心处的永恒规律。
决定论是同非决定论对立的理论。它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牛顿力学体系把这种唯物主义决定伦机械化绝对化、凝固化,只承认因果必然性,否认任何例外偶然性。按照机械决定论者的观点,给定一个微分议程,给定一个初始条件,就能决定过去或今后发生的一切。排除了任何偶然性、特殊性、复杂性的可能。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学派,19世纪初把牛顿的纲领,即把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归结为力的作用,变成了自己的正式纲领。当拿破仑统治欧洲的时候,这个学派统治了科学界。拉普拉斯把机械决定伦推向了极端:他能在任意给定的瞬间观察组成宇宙各部分的每一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并能推断出该物体的所有变化,无论是向着过去的,还是向着未来的变化。拉普拉斯认为世界的面貌是由它一开始就决定了的,现在的物质状态是由过去的机械状态所决定,以后的状态又是由现在的状态所决定。自然界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一条决定性的因果链。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示那就是:自然界没有飞跃,没有偏向,没有波折,永远按同一轨道平铺来去。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这样评论说:“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因为那时在所有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而且只有刚体(天空和地上的)力学。简言之,即重量的力学。这是法国古典唯物主义的一个特有的,但在当是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人们知道自然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中,但是根据当时的想法,这种运动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因而始终是停留在同一地点:总是产生同一的结果。”由于当时太阳系发生说刚刚提出,地球发展史即地质学还完全无人知晓,而关于现今的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长期进化的结果,还根本不可能科学地产生出来。“因此,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是不可避免的。”
经典的理论构成了确定论的描述框架,整个宇宙是一架硕大无比的钟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按照确定的方式稳定地有序地运行。相对论的创立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在我们生活的宏观低速世界里,爱因斯坦并未向牛顿的钟表模式提出挑战。但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性,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循着另一种规律——统计规律。描述统计规律的概论论方法从此获得了独立的科学地位,世界又获得了另一幅随机性的科学图象。确定性联系着有序性,可逆性和可预见性。随机性联系着无序性、不可逆性和不可预见性。确定论(即决定论)和随机论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相互对立的两套不同的描述体系。这两大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功地”描述过世界,但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到底是确定的还是随机的?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是否将世界分成两半?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混沌发现之前,科学已认识到,随机性可以起源于大数现象和群体效应。但人们长期认为,随机性只是某些复杂系统的属性。经典科学不论在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追求精确和清晰地描述物质运动的确定性规律。一旦发现了复杂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现象,就加以忽略或无力解释。极小误差、四舍五入、满于近似值。经典科学一遇到非线性,就把它们当作“例外”,“小项”、“误差”、“噪声”,舍弃。然而,混沌研究表明:一些完全确定性的系统,不外加任何随机因素,初始条件也是确定的,但系统自身会内在地产生随机行为,而且,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确定性系统,同样具有内在随机性。内在随机性的根源出自于系统自身的非线性作用。即系统内无穷多样的伸缩折叠变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绝大部分的系统都具有这种非线性特性。因此,随机性是客观世界的普遍属性。世界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他们都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有序的。有序等于有规律。无序就是无规律。系统的有序有律和无序无律是截然对立的。这个单纯由有序构成的图象,有序排斥无序的观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赞同。但是,混沌的出现向这个单一图象提出了挑战。经典理论所描述的纯粹的有序实际上是只是一个数学的抽象。现实世界中被认为有序的事物都包含着无序的因素。混沌学研究表明,自然界虽然存在一类确定性动力系统,它们只有周期运动,但它们只是测度为零的罕见情况。绝大多数非线性动力系统,即有周期运动,又有混沌运动。虽然并非所有的非线性系统都有混沌运动,但事实表明,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回顾历史,量子力学创立前,人们长期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两个截然对立的物质属性。后来,爱因斯坦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观点,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微观粒子统一的基本属性。从而极大的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此惊人地相似,混沌学的创立,正在缩小确定论和随机论这两大体系之间的鸿沟,世界既不能分成两半,也不是非此即彼。混沌学研究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现实世界就是确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
《论坛反应与交流》
《杏林论坛》
路久:决定论对我们的世界观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杨鸿智:决定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是在反对封建迷信中建立起来的.我们现在所说的"相信科学"就是决定论的表现.但是,系统论的出现否定了决定论,在与系统论比较时,决定论成了错误的东西.这就是历史在前进,事情在变化,是否能够接受系统论,关键是要知道历史在前进,事情在变化.
《医学联盟论坛》
Qingqinghe:自然界没有飞跃,没有偏向,没有波折,永远按同一轨道平铺来去。自然界虽然存在一类确定性动力系统,它们只有周期运动,但它们只是测度为零的罕见情况。绝大多数非线性动力系统,即有周期运动,又有混沌运动。虽然并非所有的非线性系统都有混沌运动,但事实表明,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
杨鸿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这样平等地对待无序和有序还不到位.对于任何非线性系统,无序只是微观局部,而在宏观全局上是有序的.当然,这个有序的"序",不是机械论所能够了解的.辩证法并不是"既是-----又是",辩证法是承认物质有自己特殊的本质的.机械论者往往把辩证法理解为"既是-----又是",这使辩证法变为"捣浆糊"的东西了 。系统论问题是个复杂问题,由于篇幅和叙述顺序的关系,这里只是提出问题,有些问题还要深入说明.请继续关注后面的文章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这么长的名字决定不了他观点的对错。
杨鸿智: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我反复法用这个名称是为了达到两个结果:一个是使大家知道已经有这样的新知识出现了;另一个结果是使大家知道这个新知识不是“现代医学”。认识和发现事物之间本质的区别是科学的目的。我这样做是与这个目的一致的。
感谢关注!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中国还有句俗话:有名无实。认识和发现事物之间本质的区别是西方科学的目的
《中国药师社区 >> 健康用药 》
晓理 :很好,也有必要精读这些知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7 12:54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3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3)— 还原论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事物的辩证法总是物极必反。不成问题的问题,恰恰成了最大的问题。牛顿力学被当作描述自然永恒结构的体系,反而暴露了它的弱点和缺陷。牛顿的经典科学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机械运动是正确的,但是世界的物质运动不仅仅是机械运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多种运动形式。而且就是机械运动本身并非是单一的、纯粹的,也是多样的、复杂多。所以,这种机械论的体系,恰恰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除了前面所述决定论的问题之外,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还原论”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有一种方法叫还原方法。就是将高层次的事物系统分解为较低层次的组成要素,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揭示较高层次事物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但是,由此,再跨出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还原论不同于还原的方法。它把高级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完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否定高级运动和低级运动的特殊本质和相互区别。这样必然会矛盾百出了。牛顿在其代表作《原理》第一版中,多次表示,认为机械运动是自然现象的终点,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还原,归结为机械运动。并希望用力学原理推导出自然界的许多期现象,还把它夸大为合乎真理的哲学方法。而且,随着牛顿力学在解释天体运动和地面物体运动方面获得不断成功,如地球上潮夕现象的成因,在望远镜中找到了预言中的海王星等,而影响截止来越大。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几首所有的自然科学家都相信,全部物理学,甚至全部自然科学都可以还原力学。把自然界的一切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可以说,这是牛顿力学鼎盛时期全部自然科学的共同特征。正因为如此,在这一阶段,不管是否有“力”的作用,把一切事物变化的原因,都用“力”字来解释。如化学亲和力,光的反射力、生物的生命力等。甚至有人提出人是机器,显然这种把一切都归结为机械力学的还源论是荒谬的。
1 原子论还原论
还原论思维方式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东方,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原子论思想的产物。原子论产生于西文方并长期占统治地位,因而还原论思维方式的专利权属于西方就是天经地义的。原子论思想兴盛于古希腊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前500-440)德谟克利特(前460-370)、伊壁鸠鲁(前341-270)。他们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原子、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也称为“莫破质点”。事物和整个世界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德谟克利特的思想最为杰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在原子和虚空之外,没有一种东西是真实的,可以理解的。原子是绝对者,不可分,不可入。原子是永恒原,不生不灭。原子之间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形态、大小、排列、状态的不同。原子数量无限多,在虚空中运动,结合起来就是物体。分散开来,物体就消失。伊壁鸠鲁进一步作了发挥,认为原子之间还有重量上的差别,原子自上往下地作直线降落运动。降落过程中也产生偏斜运动。原子之间发生碰撞,相互结合而成为万物。原子论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唯物的,但却是机械的。它对世界的理解是:第一,世界的物体本原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基元。是世界和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第二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原子的组合物或集合体,这种组合性发生机构决定着世界和事物的可分解性,可还原性。第三,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也没有发展变化,它只能在虚空中运动(没有虚空就不能运动),这只是机械的位移运动。第四,原子没有内部矛盾,其运动的动力源泉在于原子外部。外部的动力源泉在牛顿之前一直没有解答,只好设想原子生有小钩,相互的结合组合成事物。原子论所理解的世界是组合的,机械的、可分解的、可还原的。它自然地提供了研究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原理。那就是:世界是组合而成的,具有可分解性,因而可进行分解还原研究。世界的物质基元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只要把事物分解,还原到原子,就可找到终极的物质基础和终极的根源。原子是绝对者,无论在组合过程还是分解过程中,都不生不灭,不变不化,因而分解还原研究不会对原子的属于有任何影响。这种方法论原理后来被称为“还原原理”,或叫“还原论”。原子论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原子论假说是一种科学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论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事物结构进行理性思考的原则,作为一种方法论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次一层次去寻找原因的研究方法。”古希腊的原子论为后来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奠定了最早的思想基础,直到20世纪的科学家们仍深感其德。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观念,它决定了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甚至决定了那些不愿与哲学打交道的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
引自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3-194
2 原子论在近代的复兴
在中世纪那黑暗 的1000多年中,原子论思想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被埋没。直到1626年法国国会还以死刑来禁止原子论思想的传播。在欧洲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中,原子论得到复兴,进入近代发展阶段。由古希腊的思辨的原子论,发展到近代的科学原子论。首先把古希腊的原子论挖掘出来加以发挥的,是处于文艺复兴中心的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哲人布鲁诺(1548-1600)和伽利略(1564-1642)。布鲁诺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由最小的物质粒子构成的。这种极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再分的。从物理学上说它是原子,从数学上说它是质点,从哲学上说它是单子。伽利略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物体的色、声、味、臭、热、冷等特性是原子的排列或运动引起的。伽利略就按着这一思想重新发现了德谟克利特用原子和虚空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的那条原理。伽利略还接受了关于物质的原子学说,并且相当详细地讨论了原子在数目、重量、形态和速度方面的差别。怎样造味道、气味、或声音方面的差别。把原子论具体地植入自然科学领域的是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伽桑狄(1592-1655)。他提出“微粒说”,认为原子不仅是物质的最小颗粒,而且是具有惯性质量的重粒子,并依据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力学大原理,从这样的惯性粒子的点状运动来描述均匀空间里的物体运动。这样,古希腊的原子论在这里发展成为可用力学原理来描述的惯性实体。原子可用力学描述的机械方式组合成万物,这一思想向机械原子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伽桑狄的微粒理论50年后几乎一字未动地被牛顿写进其《光学》一书中。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1642-1727),正式确立了机械原子论思想。他以其力学原理建立起了原子论世界模式,并来回答了原子论的难题——原子之间如何结合的问题。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原子之间有吸引、排斥两种作用力,吸引使原子结合,排斥使原子分离。物体的粒子按其大小,分为几个等级,大粒子包含着小粒子,小粒子中包含着更小的粒子,最小的粒子是原子。到18世纪,牛顿的这一思想随着其力学成就的影响而在欧洲逐步占据统治地位,又随着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功,形成以“机器”为模式的组合性、机械性世界观。
到19世纪,原子论确立了它的科学形式——化学原子论。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把原子论引入化学领域。认为一切物质皆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质点所组成,这些质点就是原子。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原子,不同元素具有不同原子。元素由简单原子组成,化合物由复杂原子组成。原子既不可创造,也不可消灭。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属性不变。化学的分解和化合只是原子的组合方式不同。宇宙的原子数是无限的,具体事物的原子数目是有限的。他认为每种原子都有特定的重量,提出原子量概念,这标志着科学原子论的诞生。他用原子论令人满意地解释了化学的定比定律,并得出了倍比定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法国化学家阿弗加德罗(1776-1856)提出了原子一分子论。认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而分子是游离状态下的单质或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单质的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原子论从抽象的哲学思想变成了具体的科学理论。“原子”从哲学的思辨的概念变成了科学实证的实体。科学证明了原子是用化学的方法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颗粒,测得了原子量,认识了原子的一些基本属性,能够自由地把原子组成分子,或把分子分解为原子。到19世纪末叶,科学家坚信,世界的物质本原——不可再分的原子已经找到并掌握,原子就是物质,物质就是原子,并从原子的不可入性,延展性来阐明物质的基本特性。“这是一种信仰,它相信,坚硬不破的死的物质,或牛顿的坚实不可穿鬼神的质点,或现代物理学中的复杂的基本质点,乃是宇宙的唯一的终极实在。思想与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副产品。在物质底下或以外更没有什么实在。”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4-197
3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形成
原子论从思辨到科学的转变,使具体的还原研究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原子的实证性使还原研究有了可操作性。于是还原论水到渠成地发展起来。对此作出贡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笛卡儿和牛顿。笛卡儿不但认为世界和万物是由分散的要素组合而成的,而且认为物质宇宙是一架机器,并且不仅是一架机器。植物和动物同样是机器。人的身体也是一架机器。一个病人就象一只有毛病的时钟。整个世界自然地按力学定律运转,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可以按照其各个部分的排列和运动来加以解释。对于机器这样的世界和事物,当然可以象拆卸机器一样地进行分解研究。他在著名的《方法论》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还原论的基本思想,在提出的方法论4条规则中,第二条写道:“把我们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笛卡儿在方法论上的这一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以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200年后的科学家们明白无误地总结其历史价值,指出:“这两种分析的推理方法可能是笛卡儿对科学的最伟大的贡献。一方面,它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在发展科学理论和现实复杂的技术项目中被证明是极为有用的。正是笛卡儿的方法使得美国国家宇宙局有可能把人送上月球。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笛长儿的割裂成碎片的方法成为我们一般思维和专业学科的特征,并且导致了科学中广泛的还原论的态度。一种相信复杂现象的所有方面都可以通过将其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来理解的信念。”牛顿以其力学原理建立了机械性的原子论世界模式。认为世界万物象机器一样,是按力学原理由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最小的零部件是惯性实体原子。它在结构上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因而在研究中应当也可以按层次进行分解。直到作为其本原的最终的实体原子。牛顿从这种世界观出发,提出了分解——还原的方法论原理:“在自然科学里,应该象在数量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在牛顿看来,上帝在开始时创造了物质粒子,它们之间的引力和基本的运动定律。按照这种方式,整个宇宙象一架机器一样,在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支配下,不断地、永远地运转。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是因果决定的,发生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原因。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只要知道该系统在任何时刻的任何状态的所有细节,原则上就可以绝对确实地预言该系统任何一个部分的未来。这种“牛顿模式”随着牛顿力学在近代的统治很自然地上升到教条的地位。还原论思维在近代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世界的研究和认识大踏步地从宏观和微观开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物理学研究宏观现象推进到分子水平。对力、能、热、声、光等都进行了分解,还原。化学则把分子分解为原子,掌握了化合与分解反应规律,认识了几十种化学元素,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学对生物的研究突破了三个层次:器官、组织、细胞,建立了细胞生物学,并开始研究亚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等。经过笛卡儿、牛顿等科学家们的努力,在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还原论思维方式正式形成并日益成熟。原子论的世界观为基础,发展为一种带有常规性的方法体系。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交融》P197-199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7 12:5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4 还原论思维方式的特点
还原论思维方式包含两个基本“原子”,“组合”观点,它以原子论为思想基础,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不可再分的原子,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由原子,或其化身——更为简单或更为基本的物质颗粒构成的组合物或集合体。二是“分解”、“还原”方法。认为事物是组合物,具有可分解性,可进行分解研究,其本原是原子,只要把事物分解到最低层次,即还到其本原,就可找到终极的根源,得到终极的说明。“还原”的含义、缩减、降级、归并。还原论原理以世界和事物的组合性、可分解性、可还原性,以及其本原的微观性、粒子性为前提,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对整体进行分解,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直到认为适宜的速度。这是还原研究的首要步骤。
第二,对层次进行还原,把高层次还原到低层次,把高级内容还原为低级内容,一层层地降解,直到最低的层次和最终的物质要素。
第三,从微观揭示本质,坚信事物的本质不在宏观而在微观。在于构成宏观现象的微观物质基元,只有整体分解为部分,把部分还原到“原子”(或其化身),才能找到终极根源。作出终极说明。
近代科学的革命和发展,就是沿着还原的道路向前推进的,还原论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很自然地把这种思维方式推上主导甚至统治的地位。其影响至今仍是深重的。“这种还原论的态度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之中,以至于经常被看作是科学的方法。其他的科学也接受了这种古典物理学的力学观和还原论,把它们看作是对实在的正确描述,并以此来构造自己的理论。”现代关于还原论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它认为每种东西都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或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组合物,凡表示这类东西的辞句都可以用表示更为基本的东西的辞句来解释或下定义。因此,凡以为物体是原子的集合体,或认为思想是感官印象的组合体,这样的观点都属于还原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认为复杂事物是一些更为简单,更为基本的成分的集合体或组合物,主张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成分来加以研究。后来,凡是主张物质的高层次现象(如生命现象)均可用低层次的规律(如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的,都被认为是还原论。”《中国大百科全书》:“通常指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一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一化学规律取代码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18-19世纪的还原论用力学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其著名代表有拉美特利与毕希纳等人。20世纪的还原论都有把生物学规律还原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一化学过程。现代还原论的代表人物有洛布(1859-1924)和沙失纳。”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9-201
5 还原论的价值
还原论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是古代整体论思维的一种辩证否定。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沿着螺旋式发展轨迹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其历史性贡献在于,把整体打开了,开辟了研究部分,掌握细节的道路。把复杂性现象分解开了。开辟了深入到低层次,了解微观机制的道路。这就克服了整体论的直观、模糊、思辨等局限和缺陷,使科学认识第一次达到了精确、严格的程度。还原论思维揭示了世界的“组合”特性和规律,认识了许多具体物或层次的具体的组合机械。也认识和掌握了世界和事物的可分解性、可还原性。把“组合一分解”原理转化为还原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还原研究。成为近代400年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哪里有组合机械哪里有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还原研究就能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只要有组合机构存在,只要有可分解性、可还原性存在,就有进行还原研究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万岁”的性质。还原论在医学研究和人的研究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人是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系统,它是在宇宙演化、地球演化、物生进化的过程中,由物质的低级运动形式一步步上升到高级运动形式的。它以低级运动为基础,在高级运动中包含着低级运动,因此,要全面发深入地研究、理解人,就必须逐级地、逐层次地把人的生命运动所包含的各种运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揭示清楚。这就需要还原研究。正如恩格斯所说:“研究运动的本性,当然必须从这种运动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并且先学会理解这些最纸级的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对更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只有在这些关于统治着无生命的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的各知识部门达到了一个同级的发展以后,才能有成效地去着手阐明显示生命过程的各种运动过程。在阐明这些运动进程方面前进的步伐,是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的进步成比例。”《自然辩证法》。所以,还原研究在关于人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取代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在西方近代医学发展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16世纪以来西方医学的成就几乎都是在还原论思维的指引下取得的。它克服了古代医学整体论思维的直观性、模糊性、思辨性等局限,把人的整体分解开来,运用解剖、实验等方法,对部分和微观细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健康与疾病的一系列具体机构和规律,把生理、病理和药理的各种内容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知识和语言来阐明,提出一系列可实证的、定量的理化指标,使认识更加具体、明确。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更加精确、严格,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维方式,就没有现代的整个西方医学。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用着这种思维方式为医学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医学的未来发展中它仍将发挥其特定的作用。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220-222
我们此处讲解了还原思维方法的来源,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等等。这些都属于“正面报道”。还原论思想在现代科学的构建和后来的发展中都起了关键的、主要的、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想就没有现代科学。因此,在现代科学阶段,是不能认识到还原论思想有什么错误的。但后来,20世纪后半期,系统论思想出现了,人类从对简单物质研究进入到对复杂物质的研究阶段,这时回过头来认识到,还原论在认识简单运动时是有用的,同时也为揭示复杂运动规律作了准备。但在真正研究复杂运动时,必须用系统论方法,而还原论方法变得是错误的了。以系统论角度对还原论的批判认识,这部分内容放在介绍了系统理论之后,此处只作这些提示和说明。
《论坛反应与交流》
《杏林论坛》
路久:还原论是现代医学的支柱
杨鸿智: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推倒这个支柱,建立一个以系统论为支柱的后现代理论医学
路久:任重而道远.
冷战:不好意思,我对纯理论的不了解
杨鸿智:要想学到实用的治疗技术,应该从纯理论开始,对理论的抵触正是我们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原因。不喜欢理论的医生只能是一个"白领工人"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医生是白领工人类型.我希望这个情况应该改变.。
路久:关键是要自己创新理论
杨鸿智: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什么理论更正确,而是大多数人对理论不感兴趣.我们中国人习惯一步到位,你就说用什么药可以治疗这个病,咱们先试试看,中国人宁可在实验中死亡,而不愿意费心去研究什么理论.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吧.最严重的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竟然把这个当做民族最大的智慧来宣扬.
路久:民族素质的提高比治疗身体疾病更加重要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杨xx对理论的兴趣也是有限的,他只对西方人的理论有兴趣,对中国人自己的理论,不要说兴趣,他压根就否认其存在。
    杨鸿智:现在就做这样的结论是否有点早?我对讨论问题比给人做结论更有兴趣。感谢你的关注!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结论无早晚,只有对错。那好,我就换个说法:“杨xx对理论的兴趣也是有限的,他只愿意讨论西方人的理论,对中国人自己的理论,不要说讨论,他压根就否认其存在。”
    孙清连:西方人如果有整体观念,就不会有所谓的现代医学来为祸人间!
《同济网论坛 &raquo; 学院讨论区 &raquo; 医学与生命科学部》
josephli [版主]:好久没有来。猛然发现这个帖子。这个的确需要时间来阅读。这么多东西,就不客气先收藏起来找个小板凳坐着看。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7 12:5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4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4)— 绝对时空(时间箭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在牛顿力学中,在现代机械论科学范畴内,时间是绝对的概念。时间是永恒的、无尽的,而且是没有方向的。因此机械论的科学定律一个特点就是与时间无关。不论在何时何地,运动都以同样的规律进行。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它的上一次运动与下一次运动不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别是这一点竞成为现代自然科学评价一个研究成果是否科学的硬指标。即“可重复性”。如果你的实施能在别人的实验中得出相同的结果,那么,这就证明你的实验是正确的,相反,如果你的实验不能被别人重复,那么就证明你的实验是错误的。然而后现代科学在对复杂物质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与上述现象根本不同的现象。因为复杂物质内部呈现出多层次多子系统立体交叉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无限的和随机的。这样其中任何一个组成成分所受到的作用在不同的时间是绝对不同的,所有这些不同,最终反映在系统总的结构和功能上。即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它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时间里是不相同的,(一个运动员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状态)。这样我们就看到,一个复杂系统随着时间的改变,结构和功能也呈现出一幅不断变化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有开始,有高潮,也有结束。针对这个现象,后现代科学给起了一个概念,叫“时间箭头”。即,时间是有箭头的,是有方向的,这就是由复杂物质诞生的那一时间,指向它死亡的那一刻。把系统理论落实到人体,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时间箭头的,从诞生指向死亡。在人体中,现在时刻的结构和功能,与上一时刻的不同,也与下一时刻的不同。时间箭头的存在,使我们认识到,忽略时间因素,企图将机体的构造和功能完全拉回到发病前的平衡状态的负反馈调节治病方法,当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生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的生命只能向前走,即使前面是死亡。我们所说的生命的不断更新,子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达成系统的新的平衡,正是指这种在生命前进过程中不停交替的出现的生命形态。随着每一时刻的逝去,他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所有这些汇集起来,就得出后现代医学新的病理思想。疾病发生本身已证明负反馈失效,按生命时间箭头的特性也不可能用负反馈恢复已逝的生命。治疗的根本措施应该是支持子系统的正反馈,使机体尽快完成新旧结构的交替,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论坛反应与交流》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绝对时空在量子物理上已经被否定,但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在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比如:绘画、影视等艺术形式的写实的追求,就受到绝对时空观的支配;而国画和戏曲中的时空是流动的、弥漫的、相对的。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
杨雪:写这得花多少时间啊?楼主,向您学习!!
《嘉兴二院>卫生保健》
误入凡尘(管理员):不错不错。希望你以后有好的帖子,继续在本站发表!!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7 12:5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5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5)— 还原论在20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1808年,英国的道尔顿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学说。但这时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这种观点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不对的。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的实验中发现了X射线,法国的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更重要的是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原子不可分的观念开始动摇了。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这一科学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电子的发现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带负电荷的电子是一切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而通常情况下原子呈现电中性的事实,表明原子中还有与电子电荷等量的正电荷。所以,研究原子结构首先又要解决原子中正负电荷如何分布这一科学问题。1903年底,日本的长冈太郎提出一个“土星型”模型。但是,他的论证得不到实验的证明。1904年,电子的发现者汤姆逊提出了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原子结构模型。他根据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反复推敲出一个“面包夹葡萄干”模型。他设想,原子中正电荷以均匀的密度连续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中,电子则在正电荷与电子间的辐辏力以及电子间的斥力的作用下浮游在球内。犹如一个圆砚里面嵌着葡萄干。汤姆逊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即他给出了电子数目的公式。汤姆逊做了一些模拟实验,似乎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释元素的周期律,于是,这个模型在当时广为人知。但是,事实上,汤姆逊的模型是自相矛盾的。他在模型中给予正电荷电原子内部以连续分布的形式,而给予负电荷以粒子的形式的分布。这样,原子的稳定性用库仑定律解释不了。因此,“面包夹葡萄干”模型便又埋下了新的科学问题的“种子”。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1871-1937)开始也相信汤姆逊的模型。但是,卢瑟福在1910年指导其助手研究α粒子的性质时却发现了意料不到的新事实,实验的结果与汤姆逊的模型发生矛盾。出于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卢瑟福毅然抛开师生的情面,直言不讳地对汤姆逊模型提出了怀疑和挑战,并努力通过实验寻求真正的科学理论。在随后的一次试验中,卢瑟福发现发射出去的α粒子,有99.99%顺利穿透金箔,而0.001%(万分之一)发生了“散射”现象,卢瑟福认为,带正电的α粒子碰到原子时的散射,只能用原子中有一个虽微小而质量却很大的带正电的核的斥力来解释。他经过计算,在1911年得出结论:在原子中有一个直径约为100-12cm的核,这个核的体积只有整个原子的一百万亿分之一,但它却集中了整个原子质量的99.99%。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就好象地球绕太阳运行。这就是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有核模型,或叫做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解恩泽《科学问题集》P152-153
1 中子、质子的发现
如果原子有核,那么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由于原子表现出电中性,它一定是带正电的,其带电量与核电子所带负电量一样。1914年,卢瑟福用阴极射线轰击氢,结果使氢原子的电子被打掉,变成了带正电的阳离子,它实际上就是氢的原子核。卢瑟福推测,它就是人们从前所发现的与阴极射线相对的阳极射线,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这命名为质子。发现了电子和质子之后,人们一开始猜测原子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但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1887-1915)注意到,原子核所带正电数与原子序数相等,但原子量却比原子序数大,这说明,如果原子光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它的质量将是不够的,因为电子的质量相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基于此,卢瑟福早在1920年就猜测可能还有一种电中性的粒子存在。德国物理学家波特1928年用α粒子轰击原子核得到一种电中性的穿透力极强的射线。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夫妇证实了这一发现,但他们都认为是一种r射线。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重复上述实验,并且新产生的射线去轰击氢原子和氦原子。结果身线可以将氢核或或氦核打出。由此,他断定这种射线不能是r射线。因为任何能够从原子里打出质子来的辐射,都必须由一些本身就相当重的粒子所构成。r射线的静止质量为零,因此,根本就没有将质子从原子里打出所需要的动量。他计算出这种粒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因呈电中性,故命名为“中子”。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P760-762
2 基本粒子群的发现与夸克模型
20世纪30年代初,构成原子以及在原子层次上活跃的那些微小粒子只有电子、质子、中子和光子几个。人们称它们为“基因粒子”。但是,没过多久,先是在宇宙线中,后是在高能加速器中,发现了一大批基因粒子。到目前为止,比较稳定,寿命长的基本粒子有三十多个(60多个),而那些不太稳定、寿命较短的基本粒子则有400多个。最先发现的是正电子,正电子的发现启示人们,是否所有的粒子均有反粒子。结果发现,确实几乎所有的粒子都有原粒子。第二面重要的发现是中粒子,60年代以后,由于加速器功能的改进,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料子被发现。由于粒子的数量不断增多,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认识,看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就象用元素周期表示对元素进行分类一样。为此,1916年,美国的盖洋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也就相当于基本粒子的“周期表”,目前该模型已被实验证实,为此,他获得1969年的诺贝尔奖。
   3 “弦”理论
在研究基本粒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在两个基本粒子之间总是存在相互作用,可以想象,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束缚就好比是连接在粒子之间的橡皮筋。当粒子运动起来时,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象一根扭转的弦。这种情况,在有能力掌握粒子运动状态时,并不重要而如果对粒子本身尚不能掌握(如未发现),那么,用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弦”来间接反映粒子的状况就十分重要。如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当初我们并不知道这两颗星的存在,但是,因为我们发现了这两颗星与其他行星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通过这个引力,我们反过来找到了这个引力的来源——新的行星。科学家将基本粒子之间的作用关系命名为“弦”,这实际上是一种“作用关系”,在实验中,这表现为一些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也就是说当我们尚无手段可以确切掌握一些粒子的运动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间接地感觉到它的存在,这就扩大了人类认识的范围,丰富了人类认识物质的方法,为此,1996年8月22日,中国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科学家认为,物理学迎来了第三次革命。
《论坛反应与交流》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还原论的背后是实体论,实体论的背后是本质论。原子论是实体论的子论
《天涯虚拟社区>科学论坛》
中国杨神经:楼主是很不容易哟!能够思考这么多东西,不管价值大小,说明你这个人是不人云亦云的人,有独到的见解,很佩服。卡袄!天涯这些所谓的科学精英们,他们也是压腰葫芦看人——一头大、一头小呀!你这医学理论这么长,他们从来不在你的帖子下面质问你:有数学表达式吗?有数学推导证明吗?有实验结果证明吗?他们说科学理论是靠数学语言表达才可以的,用文字数学是伪科学。他们说科学理论一定要建立个数学模型,光凭文字语言说,是不科学的。这些人跑哪去了?这些人屁呱呱地,牛皮烘烘地,怎么不在这个帖子下面跟呢?
杨鸿智:人类对事物的理性抽象不单是数学一门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更高级、更本质的抽象,就是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最本质关系的抽象,而且,因此,哲学抽象高于数学抽象,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哲学抽象比数学抽象更真实可靠。这样,使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用数学或哲学理论指导,形成假说,然后再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证明。为什么要补充这一点呢?一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全面,同时也是为不懂数学的人寻找一条出路。现在,人们熟知一条格言,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或者说你这门学问如果不能应用数学,那么你这门学问就还算不上是一门科学。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不懂数学时,如果懂哲学也可以研究科学,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懂哲学可能比只懂数学更重要。数学研究的是量变,哲学研究的是质变。所以数学只适用于研究以量变为主的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只能用哲学来指导研究。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7 12:5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6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6)— 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作者说明》:
前面我已经对现代科学的几个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我知道这些介绍虽然简单,但是,对于许多医生来讲仍旧感觉是多余的。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一病一方的秘籍。什么药可以治疗什么病。许多人在做这样的工作。我现在,在这里不想重复这些人的工作。(既然已经有人做了,为什么要重复呢?)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用“一病一方”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临床已经没有方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必须放开思想,从基础知识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看来可能时间比较长一些,但是,如果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就会感觉这些时间并不长。总比天天都有“实用”方法,而实际却天天没有方法好得多。因此,我还是想把现代科学的问题再多说一点。我们现在的工作是要改变现代医学的思想方法,如果我们不知道现代医学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我们怎么改变它呢?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大多数人虽然是现代医学的专家,却不知道自己用的什么思想方法,这个思想方法有什么错误。这样的专家怎么能够让人放心呢?当然,当我说现代医学思想方法有错误的时候,是因为有了后现代科学这个新的思想方法,我是站在这个新的思想方法的立场上说话的。如果我仍旧站在现代医学的立场上,我怎么能够说现代医学不对呢?所以,现在的关键是两个:
1 有了后现代科学这个新的思想
2 我们要学习和接受这个新思想。
第一条已经是一个事实,不用我们费心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第二条,学习和接受这个新思想。中国有句老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不想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糊涂专家,那么我们最好还是谦虚一点,开始学习为好。再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重新提起几百年前的老科学家,不是为了记住他们的那些具体事迹,主要是为了理解和反思他们的思想方法。
一  关于整体论的说明
在古代,无论西方医学还是中国医学,思维方式都属于整体论的范畴。古代的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低下,人们没有条件和手段把研究对象打开,以对其各个部分和细节进行研究。只能从整体着眼、着手,从整体水平进行观察和研究。就整体研究整体,形成整体论思维方式。在那时,无论是哲学、自然科学还是医学都是这样。整体论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人的整体性。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人的整体水平。考察和调节在人的整体水平呈现的健康与疾病的过程。总结和掌握整体性的规律。整体性是人的一种根本特性。整体论思维方式符合人的这种特性,因而在本质上是合理的,其临床意义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二  关于整体论的特点
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是在古代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与那种时代条件相一致的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
(一)整体性。
它把人理解为一个整体,把疾病理解为整体的人发生的过程。强调的是“人病”、“治人”,直接从人的整体水平着眼,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整体性内容和表现。掌握影响健康和调理疾病的整体性机制和规律。能够反映人的整体性本质。
(二)模糊性。
由于没条件和手段对人体进行变革性研究,摆在人们面前的人还是一个没有被打开的“黑箱”。不但对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人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也缺乏细节方面的了解。医学所认识和理解的人还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对人的整体的把握不能不带有笼统,模糊的特点。
(三)思辨性。
在研究中虽然能够掌握相当多的事实,但事实往往很不充分。不能满足揭示本质、总结规律、建立理论的需要。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不得不采用古代通行的思辨方法,从哲学观点通过演绎推理来说明具体现象。从已知现象通过取象比类,来说明未知现象。用猜测来填补事实的不足。用想象的联系来描述事物或变化的关系。这样做,在许多情况下能够首尾一致,自圆其说。能够提出一些天才的见解,能够预见未来的一些重要发现,但也带着许多漏洞,往往包含着一些谬误。
(四)整体论的局限
在古代条件下,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医学的发展水平低下,整体论思维方式受着这些条件的时代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没有打开认识整体内部机制和规律的道路。
虽然强调了人的整体性,但整体论面前的人体还是一个“黑箱”,还没有把人的整体打开,没有打通了解各部分细节的道路。对人体的各部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更缺乏具体了解,不能认识和揭示整体性的内部机制和规律,因而许多现象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 研究所及,限于直观范围。
当时没有必要的技术手段来延长人的感觉器官,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考察只能靠人的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这种直观研究受着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生理阈值的限制,认识的广度、深度都十分有限。医学上必须掌握的许多重要内容,如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病变的微观机制和过程等,都落在研究的视野之外。
3 不能科学地阐明人的整体性的根源。
人的整体的属性、功能、行为不同于部分,也不能以其部分之和得到说明。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基础和根源。由于整体论思维对人的整体性的研究和认识没有充分地展开和深化,在肯定和掌握人的整体性的时候,并不能科学地说明这种整体性的基础和根源。为了作出必要的说明或解释,不得不借助思辨,或用演绎推理来说明。古希腊人则设想出一种超物质的“隐得莱希”来说明。后来发展为“活力论”,认为生命和人的整体性不能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说明,只能用“活力”来说明,陷入了唯心主义。
整体论是古代条件下哲学、科学、医学共有的思维方式,有着共同的特征,那个时代可称为“整体时代”。对于整体论的这种局限性,恩格斯曾作过深刻的剖析,指出:
“正因为他们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是直接的、直观的结果。这里就存在着希腊哲学的缺陷,由于这些缺陷,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自然辩证法》1984.48整体论屈服于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终于发生了,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新的还原论思维方式逐步取代了整体论。  引自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88-191
三  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继之而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和医学革命。思维方式也完成了革命性转变——以复兴原子论为基础,走上了对整体进行分解,还原的研究道路。思维方式从整体论转变为还原论。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转折,即从整体时代转向了分析时代。对此,恩格斯曾于19世纪末叶就整体论何以必然地转向还原论,作过精辟的总结:
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取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逐个地加以研究。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的任务。可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发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反杜林论》1970.P18
分析时代终于到来了,作为对古代整体论的辩证否定,产生了在西方称之为“还原论”的新形思维方式,在近400年历史上,它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贯穿在哲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活动中,对于推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挥了革命性作用。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功。虽然局限性已经开始暴露,它在自然科学和医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至今还没有被取代。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1-193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17 12:5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北京中医医院论坛>中医研讨》
     fanchangwu :出了这本书么?我觉得写的挺好的。是不是怀才不遇啊?我真的觉得写的挺好的 。祝您新年快乐~
杨鸿智:这样的理论是与现在的主流医学格格不入的,怎么可能出书呢?现在有网络这个自由工具已经是万幸了!非常感谢对我的鼓励。谢谢!
说到怀才不遇这个问题,我非常感谢网友的关心。我感觉心里很温暖。能够从这些枯燥的理性文字中体会到这样深层的心理,我很佩服,也很感动。我不能否认有过怀才不遇的心理,这样的心理应该是许多人都有过的。只是现在已经淡漠了。因为生命已经快到尽头,怀才不遇是年轻人的事情。你的话使我想起我的怀才不遇,现在,我手头还有一篇短文,是说怀才不遇的,可以算是我自己结束怀才不遇生活阶段时候的一个小结吧。现在发在这里,也许对一些现在还在怀才不遇的年轻人有帮助。文章如下:
    《谈理想》
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每个人的知识都不外呼对生活的认识。因此,对于每个自认为有学问的人,他对生活的认识都应该是全面的。科学在近代被分割成十分专业化的许多小的部分。许多所谓的科学家被陷在其中自拔不得。这些人实在说有些可怜:出了不少力,并没有什么成果,乃至于连前进的方向都不知道。恩格斯早已说过,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也应该是关心政治、用自己的笔和剑为一定的政治运动而奋斗的人。那些躲在书斋里的学者,最多也只能是第二流的。就是说,一个有学问的人应该是一个全才。全才固然难得,但是我们应该用全才来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全才,首先是政治与科学不能偏废。学社会科学的不能无视自然科学。人,不过是物质世界无限层次中的一层。无视了人的物质性,他所研究的社会将不是物质的人的社会,只能是上帝和他的圣徒们的社会了。不言而喻,那样的学说离不开唯心主义的小圈子。反过来,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不能无视社会,因为任何科学家首先是人而不是超人。他生活在地球上,他有祖国、有家庭、有妻子儿女。他应该担负起人所应负的责任。那些被生活的重担吓倒的人,不会是一个高尚的人,不会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有意义的人。如果说他在科学的某一方面有所作为的话,那么,我们只能把他看作比计算机更高明的机器。至于说到背叛祖国、人民和自己亲人的没良心的科学家,他们只是形形色色的需要淘汰的人中的一个种类而已!
    认识到这一点,一个青年就不要把自己的理想限制得那样狭窄。理想太明确、太具体不好。一个是使自己的知识过于偏,另一个是也难以实现。辩证法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则告诉我们,在人类现今这个阶段,人类对自己这个“客观”的认识还很少,个人能够有目的的支配自己命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必然性还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一个有志的青年,在热爱生活的前提下,应该努力地学习所接触到的、可能学习的任何知识。准备在可能的条件下、在任何方面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大诗人李白的话:“天生我才必有用”。至于做什么,那就要看客观的需要了。
    怀才不遇,这并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生活也并非有意捉弄年轻人。人在为自己的前途而奋斗的时候,总要或多或少损害到别人。在现阶段,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完全统一之前,这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损害了别人,同时,每个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损害。不过,往往是别人损害了自己的时候更在意罢了。究其实,怀才不遇不过是自己的主观感觉而已。生活实在是最公平的判官,他使每个人才都得到了应有的表现。也许有人会拿某个人在某方面的才能被埋没的事实来批评我,但是我想,你如果有兴趣或有可能调查清楚,你就会发现那是他在其他某些方面有缺点而阻碍了他在这方面才能的发挥。所以,怀才不遇的人,第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才到底如何。一是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确有过人之处,二是在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否广泛。一把磨尖了的锥子放在衣袋里总是要露尖的。第二,除了“才”之外还要有“德”。一个无德的人是要被社会淘汰的。一个科学家、一个有学问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有热情的人、热爱生活的人。他不惜在点滴小事上为一个普通的人做一点好事。一个这样的人,应该像一把火,给人以光和热。每个和他在一起的人应该感到他的鼓舞和力量。
    “才”总是有用的,而且是能够用出来的。但是应该知道“才”与“名”不是统一的,有时还是相反的。“才”有时不仅不能带来名和利,有时反会带来痛苦和牺牲。多少人,他们非但是怀才不遇,并且为了“才”送了命。生活像大河一样不是一直前进的。它有时也有倒退回转。许多才子就是在这回转中送了性命。一个有志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这一点也是应该想到的。当然,每个为真理而斗争的人,对于自己个人的草芥生命从来是毫不足惜的。
    一个青年人应该想到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而不能想着怎样才能出人头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是在群众中才能找到的。伟大的个人只有和伟大的人民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是伟大的。什么时候他离开了人民,他的伟大也便消失了。我们最美好的理想,首先是做一个伟大的普通一兵。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整体与分析并不是对立的,整体是相对的,我们可以将整个太阳系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将一个相对独立的细胞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并非西方科学所独有,东方科学同样擅长分析;两者的差别在于分析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实体,一个是关系而已。是关系而已。
《经纬论坛 → 生物交叉学科》
xj711043:楼主讲了现代医学: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我讲一点生物科学研究的整体与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人们迫切地想去弄明白控制人的每一个基因的功能,但是弄明白了一个基因的功能之后还没有完,因为基因最终要通过蛋白表达,所以还要弄明白蛋白水平的相互作用。这样使得基因组的后续研究变得十分复杂,人类有3万多个基因,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把每一个基因与它相关的基因的关系研究作为一个研究点话,那么这样的研究点是海量的。所以存在一个问题,现在的这种一个基因一个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否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不是还有另外的道路,可以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居高临下地来分析几乎是成网状的基因功能图?我觉得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在分析时代,我们似乎更加需要整体的分析。
aaron副站长管理员:我想现在我们对基因的了解太少了,需要做很多基因和基因功能联系的实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推测,再论断,是非常重要的。January 13, 2005 Nature 上的一篇文章:胚胎发育并不很复杂。控制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程序被认为是复杂的。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种复杂性能否量化?Azevedo等人从发育程序与电脑程序之间的相似性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细胞系能够精确认定的动物如蛔虫等的胚胎发育,他们发现,发育过程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复杂。事实上,由于需要将精确数量的细胞放在发育中的胚胎中的特定位置,这些细胞系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演化过程选择了降低的复杂性。
杨鸿智:现代科学的机械论思想方法,是要发现事物之间的每一个相互作用机制,然后按照这个机制控制事物。这是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肯定没有错误,肯定会有结果。但是,世界上的事物的数量太多,这个方法肯定是需要好多时间,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的。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发现,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只要发动起这个能力,我们不用直接处理事物之间的每一个相互作用,复杂系统自己会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说一个通俗的话,机械论不是不对,而是太笨。当然,如果只是时间慢一点,最终能够解决问题也好。但是,实际上,对于复杂系统问题,用机械论的思想方法根本无法解决。可以用量的概念通俗地说明,如上面网友所说的“人类有3万多个基因,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把每一个基因与它相关的基因的关系研究作为一个研究点话,那么这样的研究点是海量的。”这些基因所对应的蛋白质数量更大。以这样的基本数量为基础的排列组合是天文数字,我们不可能愚蠢到按这个方法去寻找事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这就是机械论与系统论的区别。我在这里说自然科学从整体时代走向分析时代,只是用历史的观点说明机械论的进步意义。但是,同样用历史的观点,我们现在要说机械论已经是错误的思想,落后的思想,系统论是先进的思想,正确的思想。
《凯迪BBS互动区 → 健康社会》
飞瀑剑客:太深奥了!偶这等小老百姓可看不懂啊!建议下次能不能用白话说啊!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2 10:3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7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7)— 哥白尼的日心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哥白尼的白日心说显示了数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数学去推算经验以外的事物,这样也就结束了古代的经验科学,开创了现代实验科学。现代科学的二段论方法:1、用数学推算出假说;2、想办法再转换成人的经验事实,这时得利用科学仪器延长人的感觉器官,如望远镜、显微镜、X光、CT等。
数学是事物量的抽象,数学是研究数字之间关系的学问,而数字之间的关系就是事物之间关系的抽象。因此,可以说数学所表现的正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学是事物间关系的抽象。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研究物质世界是从直接观察、记录、总结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开始的。这种直接从物质本身着手的科学,就被称作经验科学。但是,世界上的事物很复杂,有些能够直接去经验,有些不能直接接触,取得经验。那么我们如何去研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呢?为了解决这一个难题,人类想了一个好办法。首先在可经验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字和数学规律,在承认这些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上,用数学的方法首先预算出未知事物的某些规律,再用这些规律指导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研究。至于人类与这些不能通过人体和感官直接感觉的物质间关系的进一步确认,需要一些科学工具的帮助。这些工具可以作为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实际情况,往往是数学的逻辑的预算、预测在先,而后来发明的工具帮助人类证实这些预测的正确性。在基督教统治欧洲的黑暗时期,各种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而数学的研究却未受到特别的禁止。也许它太抽象,与现实世界的利益无关。但也正是这抽象的数学,使远古希腊关于物质运动的科学认识得以保存。而且也正是数学,成为文艺复兴后科学得以复兴的工具。从这种意义上讲,数学有点象生命系统中的遗传基因。文艺复兴,在科学上首先是数学的复兴。而哥白尼正是以这个复兴的数学为工具,创立了新的天文学。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日心说首先是一个数学演算的结果。而它反宗教的意义只是派生的。从这里可以理解,哥白尼为什么有那么大勇气和魄力,向欧洲黑暗的封建社会打响造反的第一枪。其实,哥白尼想的并不是这些。他想的只是如何演算他的数学,就像小学生在计算1+1=2这首题一样,当他写答案“2”的时候,用不着有什么反社会的革命勇气。许多研究哥白尼的人,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革命的意义上,并为不能理解哥白尼革命精神的来源而感到神秘。其实,对哥白尼来讲,只是科学,而革命是别人的感觉而已。
在哥白尼之前,数学基本上处于对现有经验的数学抽象,规律的整理阶段。哥白尼的工作是人类第一次用数学去推算经验以外的事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现代科学的本质,就是用数来推算出经验之外的结果。当然,这之后必然有一个创造工作,延长人类的感观,把数学推算再次转化为人类感官经验的过程。所以,现代科学必然要分解成假说和证明两个阶段。假说就是用过去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推算、预测无法感官经验的未知事物。证明的实质,就是发展新工具或改造现有外界环境条件,把不能感官经验的事物,变成能够感官经验的事物——你如果能够经验这个事物时,你会知道它与我们所预测的正好相符。说到此,还应该继续发挥一点,即人类对事物的理性抽象不单是数学一门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更高级、更本质的抽象,就是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最本质关系的抽象,而且,因此,哲学抽象高于数学抽象,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哲学抽象比数学抽象更真实可靠。这样,使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用数学或哲学理论指导,形成假说,然后再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证明。为什么要补充这一点呢?一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全面,同时也是为不懂数学的人寻找一条出路。现在,人们熟知一条格言,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或者说你这门学问如果不能应用数学,那么你这门学问就还算不上是一门科学。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不懂数学时,如果懂哲学也可以研究科学,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懂哲学可能比只懂数学更重要。数学研究的是量变,哲学研究的是质变。所以数学只适用于研究以量变为主的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只能用哲学来指导研究。  引自E•A•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2 10:3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8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8)— 现代自然科学之父伽利略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伽利略的科学贡献简述:加利略的“三步研究法”
1 将研究对象分解成简单的可用数学研究的“要素”。
2 通过实施总结出该要素的数学规律,或进一步预测出该要素将会有的新的运动性质。
3 设计一种实验,将第二步所得到的数学成果,用现实物质的实际运动表现出来,使人得以感知,得以“经验”,这就叫做“证明”。这是伽利略在哥白尼之后,对数学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伽利略用以上的数学方法为后来的“原子论”思想和“还原论”方法奠定了基础。伽利略提出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这对于正确的认识自然物质是有利的,但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现在的趋向是还应该从人与自然的统一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认识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
(二)伽利略对现代科学的贡献(详述)
1 局部运动的科学
伽利略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的具体贡献是研究了地面上物休的运动,后人形象地说这是“局部运动的科学”。哥白尼把运动赋予地球,这给予伽利略一种有力的刺激,使他更严格地(亦即在数学上)研究在日常经验中出现的地球的某些小部分的运动。正如我们从他的伟大的英国信徒霍布斯的著作中所了解到的那样,因而一门新科学——地面物体的动力学——的诞生便是伽利略把严格的数学方法自然而简单地应用于一个比较困难的力学关系领域的结果。正如伽利略在他对动力学或“局部运动”的科学和导论中指出的,许多哲学家已对运动有所论述,“不过,我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运动的一些性质,这些性质值得了解。但迄今还没有被观察到或论证过。”一些人已经观察到一个下落物质的运动是加速运动,“但是还没有宣告这种加速运动是在什么程度上产生的。”对于抛射体的运动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已有人注意到一个抛射体是沿一条曲线运动的,但还没有谁证明这条曲线必定是一条抛物线。正是把地球上的局部运动归结为严密数学的术语,这就象哥白尼主义在经验上予以确认的重大天文学发现一样,充分地衡量了他对他的那些同时代人的重要性,而正是这些同时代人恰当地认识到在人类知识上的这个辉煌进步。当他的朋友和敬佩者法拉•保罗•萨文皮宣称“为了给予我们以运动的科学,上帝和自然联系创造了伽利略的智慧”时,这便反映出他对这位思想家的评价。
2伽利略用数学来研究物理学,
并因此开创了应用数学研究自然科学的“现代科学方法”
伽利略眼中的自然是个简单而有序的系统。它的每一个进程都是完全有规律的,而且不屈不挠地是必然的。“自然并不是由许多东西来照应的,它只是靠少数东西运行。”他把自然科学与法律和人文科学进行对比,认为自然科学的结论是绝对真的和必然的,根本不依赖于人的判断。自然是“无情的”,它只“通过它绝不会违背的不变规律”而运行。它不在呼“它运行的理由和方法是否为人们所理解。”进一步,自然中的这种严格的必然性,来自于它那根本的数学特征——自然是数学的领域。“哲学被写在那本永远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之书上——我指的是宇宙,但是,如果我们不首先学会语言和把握符号,我们就无法理解它。这本书是以数学语言来写的。符号就是三角形、圆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这些符号的帮助,就不可能理解它的片言只语。没有这些符号,人们就只能在黑夜的迷宫中徒劳地摸索。”这样一来,解开世界之谜的钥匙不是学院派的逻辑,而是数学证明。“当然,逻辑教我们知道已经发现和即将发现的结论与证明是否是一致的。但是,不能说它教会我们怎样找到一致的结论和论证。”“我们没有从逻辑手山中学会论证,而是从充满证明的书中学会论证。但这些书是数学的,不是逻辑的。”换句话说,逻辑是批判的工具,数学是发现的工具。伽利略发现数学具有一种“先验”的性质,即,通过实验得出的数学规律可以指导我们得出一种未经体验过的结论。这就是说,数学理论具有一种预测性质,可以走在感觉的前面。例如伽利略用抛射物体的研究来说明这个原则:一旦我们知道它们的路径是抛物线,那么不需要实验,通过纯数学我们就能证明它们的最大射程是45度。伽利略在发现了数学的预测作用之后,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自己的三步研究法。(见前面简述)面对感觉经验的世界,我们尽可能完整地孤立和考察某一典型现象,其目的首先是为了直观那些简单的、绝对的要素——根据这些要素可以最容易、最完备地把此现象翻译成为数学形式。那等于把感觉事实分解成为处于量的组合之中的要素。如果我们已经合适地完成了这一步,我们就不再需要感觉事实。由此得到的要素就是它们真正的构成要素,通过纯数学,比它们那儿得到的数学论证(第二步),必定总是对此现象的类似实例为真,即使有时不可能在经验上证实它们。
3 伽利略推动了“原子论”的思想
因为伽利略在研究物质运动时,第一步就是要将对象“分析”、“分解”为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更小的组成部分“要素”,这样,伽利略实际上就是在证明物质是可分的。如果是可分的,也就应该有一个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这个基本结构就是原子。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在古代希腊就有了,所以,伽利略的思想是古希腊原子论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当伽利略把数学思想扩展到地球上的局部运动时,他发现假设物质可分解成为“无限小的不可分的原子”,那是很方便的。由此,他就能够说明固体是如何转变为液体的气体的,从而勿需承认在固体中存在着空旷的空间,或者勿需承认物质的可渗透性,就能解决凝聚、膨胀、收缩这样的问题。这些原子只具有数学的特性。
4 伽利略提出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
伽利略在世界上的两种东西之间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一种东西是绝对的、客观的、不变的和数学的;另一种东西是相对的、主观的、起伏不定和感觉得到的。前者是神和人的知识的王国;后者是意见和假象的王国。物质的真实特性,又被称作第一性,是数、图、形、量、位置和运动。我们不能靠行使我们的能力使这些第一性质与物质相分离,但它们是能够完全在数学上得到表示的特性。宇宙的实在性是几何的;自然的唯一根本特性是使某一数学知识成为可能的特征。所有其他对感官来说往往更为显著的特性都是第一性质的次要的、附属的结果。至关重要的是伽利略的这个进一步的断言:这些第二性质是主观的。第二性质被声称是由对自然中本身是真实的第一性质的感觉产生的。这些骗人的第二性质则起源于这一事实:我们对对象的知识是以感觉为中介的。伽利略特有的这种形式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因为它在近代思想中的影响具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性。正是把人从伟大的自然界中流放出来,把它处理为自然演化之产物的这一根本进步,成为近代科学哲学的一个相当坚定的特点,成为一种大大简化科学领域,但是把近代哲学的重大形而上学问题尤其是认识论问题引入正轨的方法。直到伽利略的时代为止,人们还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不可分离的部分,在这个更大的整体中,人的地位更为根本。不管在存在物和非存在物,在基本东西和次要东西之间可以作出什么区分,根本上都认为人与绝对的、基本的东西具有密切的联系。现在,在把第一和第二的这一区分翻译成为适合于对自然作出新的数学解释的术语时,我们达到了把人解释为真实的、基本的王国之外的东西的第一阶段。伯特《近代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P59-90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2 10:3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29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9)— 牛顿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牛顿所以能够作出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是与他在科学方法上的独创分不开的。他不仅系统的运用数学方法探求物理规律,而且把探求物理问题和进行新的数学创造结合起来,从而为整个近代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奠定了重要基础。牛顿的数理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坚持寻求自然规律的数学表达与物理解释的统一。他认为:“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施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因此,牛顿科学方法的程序是:从观察和实验出发,运用(或创造)数学工具,以寻求自然现象的普遍规律和法规,然后再用这些规律与法则更广泛地建立各种事物的物理解释。在近代科学史上,伽利略最早把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数学的分析结合起来。牛顿以其独特的创造发展了这个思想。他的创造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运用已有的数学工具探求物理问题;另一方面为探索物理问题创造新的数学工具。牛顿的科学创造还很好地体现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统一。这是牛顿不同于前辈和大多数同时代科学家的显著特点。近代以来,开普勒继承哥白尼的日心说,概括出行星运动的三条定律。伽利略运用数学——实验方法,发现了惯性定律和地球引力场中的自由落体定律。但所有这些定律都是彼此独立的,并无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它们都是对运动表象的整体描述。仅只反映出自然界物理因果关系中的结果。至于产生这些结果的动因是什么,即为什么物理世界中的这些运动必然遵循上述定律的道理并不清楚。牛顿的贡献在于他找到了物理定律的微分形式,从而为整个物理的分析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许有人以为从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和伽利略的惯性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到牛顿力学体系,好象只是走了很小的一步,可实际上,牛顿的工作是一个质的飞跃。从数学角度来看,无论是行星运动三定律或者惯性定律和自由落体定律,都是一些积分定律,这些定律都是关于整个运动的。并不能满足物理因果性解释的要求。牛顿所做的工作,则是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在外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状态在一个无限短的时间内应该如何变化,以及这个变化又如何最终表现为物理运动的规律?他运用微积分法,先找出了无限短时间内物理运动的微分方式,然后进行积分,从而合呼逻辑地得到适合于任何运动的物理定律,为自然界确立了完整的物理因果性链条。牛顿认为:“在自然科学里,应该象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包括做实验和观察,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遍结论,并且不使这些结论遭到异议,除非这些异议来自实验或者其他可靠的真理方面。随着归纳的愈为普遍,这种论证看来也愈为有力。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经找到,并且把它们立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站在后现代科学的立场上,我们重新认识牛顿时发现,牛顿的贡献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发明的微积分方法可以用简单的机械方法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系统论指出,世界上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物质,另一类是复杂物质。机械论只能解决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不能解决复杂系统的复杂运动。但是,在牛顿的时代,在没有系统论的时候,也要遇到复杂系统问题,如何解决?牛顿就发明了微积分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个近似的方法,近似的解决总比一点方法没有要好。这就是牛顿贡献的本质。当然,毕竟是近似的,所以在系统论出现以后,牛顿就变成“不对”了。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2 10:3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培根:归纳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1620年,培根的伟大著作《新工具》问世。书名是有深刻含义的:要与亚里士多德的旧的《工具篇》相抗衡。抱着“必须给人类的理智开辟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提供一些别的帮助,使心灵在认识事物的本性方面可以发挥它本来具有的权威作用。”的动机,培根想通过分析和确立科学经验的认识方法,给新科学运动以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培根指出,科学在本质上是经验的,把认识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应该是科学的一个鲜明特点。他认为简单的,自流的经验是不行的,真正的经验方法是从经过适当安排的定程序、和规则进行的实验,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源泉。他一再强调,“从事观察,进行试验、重视经验,从个别的东西引出普遍的规定。”为此,培根提出了经验归纳的方法。遵循从经验事实出发,逐步归纳上升为“较低公理”、“中间公理”直至“普遍公里”的步骤。培根的归纳法分三部分:一是归纳事实,从本质、差异、与程度各方面归纳;二是排斥法,是否定的东西出发,经过反复的排斥,达到肯定的东西;二是通过整理得出结论,并由实验验证。
一般来讲,归纳原理被认为是:如果大量的A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无例外地具有B性质,那么,所有A都有B性质,培根的归纳法,后被穆勒发展成为“穆勒五法”,现在称此为“科学归纳法”,其内容如下:
(一)契合法:
假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场合,每个场合由若干情况和若干现象所组成,如果某种情况出现,相应的现象也出现,那就可以推论,在这种情况和这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当人们对醋,柠檬汁、碳酸矿水和盐酸进行实验时,会有许多现象发生其中一条,它们都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上面所列物质的化学性质显然极不相同,醋和柠檬汁是有机化合物,碳酸矿水和盐酸是无机化合物。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酸性。因此,我们可以按契合法得出结论:酸性这种情况与否蕊纸变红这种现象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在此例中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这四种物质都是液体。如果单纯按契合法这种逻辑形式,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是石蕊变红的原因,这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契合法在实行过程中还必须与相应的理性知识相结合,在能够得出几种推论的时候,用相应的理性知识在其中作出鉴别。
(二)差异法
为了便于对实验事实进行概括,常常安排正面场合与反面场合进行比较,也就是有意使一个相关条件发生变化,而其他条件不变,这样构成正、反两个场合来进行比较。或者在正面场合加入一个新条件,而在反面场合下则不加入这个条件,然后比较这两个场合各产生什么结果。如,人们发现,在以稻米为食的民族中,如果经常食用去壳稻米就会生脚气病,吃不去壳稻米则不生脚气病,它们恰好组成正、反两个场合。这样,就可以用差异法作出推论:有稻壳里可能含有一种物质,缺少它就会得脚气病。现代科学已证明,稻米壳里含有维生素,  长期缺乏维生素    可导致脚气病。
(三)契合差异并用法
达尔文在研究动物形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曾借助此法。他观察到,不同类的动物如果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常常呈现相同的形态。如,鲨鱼属于鱼类,鱼龙属于爬行类,海豚属于哺乳类,它们原种类完全不同,但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外貌很相似,形态都是梭形,都有胸鳍、背鳍、尾鳍。反之,同类动物如果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就有不同的形态。如狼、蝙蝠和鲸,都是哺乳类,由于生活条件不同,形态就很不相同,狼适于奔跑、蝙蝠适于飞翔,鲸适于游水。达尔文由此得出结论:动物形态构造与其生活条件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契合差异用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把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那些场合加以比较;第二步把研究的现象不出现的那些场合加以比较,第三步,把前两步所得的结果加以比较。由于这种推论首先在正、反两个场合分别运用契合,再对正、反场合所得出的结果加以比较,运用差异法作出结论,这就比单独使用契合法或差异法都有发展。
(四)剩余法
在穆勒五法中,剩余法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必须有普遍的定律作前提,并且要运用演绎法去作预言。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是一个著名的应用剩余法的例子。根据各已知天体对天王星的引力作用,可以运用万有引力定律从理论上计算出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但天文观测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运行轨道与理论计算的轨道之间有一个偏离。原因何在?英国科学家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维列各自独立地断言,这个偏离现象是由于某个尚未发现的天体的引力影响。他们计算出了这个尚未发现的天体的可能位置,后来,果然在这个位置上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上述运用剩余法的例子,首先谈到已经确立的定律,或一般定律。观测和实验结果使人们面临下述的选择:或者放弃原来的定律,改变已知的一般规律,或者批出新的事实,它们正是表面上偏离已确立的定律或一般规律的原因,随着这些新的事实的发展,已知定律不但未推翻,反到进一步得到证明。
(五)共变法
设法保持其他现象(因素)不变,而让一个现象(因素)发生变化,由此观测另一个现象(因素)的变化,如,让气体压强的值逐渐改变,并测出相应的体积值,就能用共变法概括出两者的反比关系,用共变法可以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较大的可靠性。具有定量的特点,前几种方法都是定性的。
穆勒五法的局限性是必须以机械决定性概念为前提。
引自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P149-150
《论坛反应与交流》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医理探源 》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现代医学”应为“现代西方医学”,请杨先生改错。
杨鸿智:“现代西方医学”的说法,大概是想说还有“现代中国医学”。但是,“现在”正在实行的中医并不是“现代”的科学。“现在”和“现代”两个概念是不同的。“现在”只是时间概念,而“现代”除了时间概念外,还有“先进”的意义,而且,所谓的“现代科学”,在科学历史上是确定指“机械论”科学的。中医虽然现在还在用,但是,它是属于古代经验医学的。中医的“现代化”正是我们现在许多人需要思考和进行研究的问题。
军民软件:所谓“现代科学”其实是“现代西方科学”,西方科学的文化背静、思想方法、哲学依据、历史传承你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东方科学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医属于东方科学体系,它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它和西医非同类型科学,故不可比。中医是理论医学,它的理论性远远超过西医;理论是由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理论更具抽象性;而西医都是对观察或实验事实的描述,是经验性的东西;实验是可操作可重复的经验。希望杨先生早日从西方科学的迷雾中走出来。
杨鸿智:我有一篇文章是说明医学发展历史不同阶段之间关系的,现在贴在下面,供版主参考: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2 10:3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后现代理论医学在医学发展史上的位置》
哲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理论的产生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感性阶段,第二是分析研究阶段,第三是理论研究阶段。医学是人类对生命规律的认识,这个认识也离不开哲学所揭示的这三个阶段。与认识过程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医学也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感性认识阶段对应的是古代经验医学,与分析研究阶段相对应的是现代实验医学,与理性认识阶段相对应的应当是后现代理论医学。
     1.古代经验医学
许多有悠久历史民族都有自己经验医学,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我们中国的中医学。经验医学就是将经验直接应用于临床而对医学机制的说明,不是用医学这门自然科学,而是用物质运动的一般理论,即用哲学理论来解释。古代的这种容自然科学与哲学为一体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从原因到结果之间的一段空白,只能用哲学推理相联系。人们公认,这种理论属“黑箱理论”。经验医学所产生的时代是在人类社会的古代,它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人体的整体,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黑箱理论,它思维方法是朴素的辩证法。
     2.现代实验医学
西方世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也蓬勃发展起来。随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在医学中的应用,“黑箱”逐渐被打开,人们看到了人体内各种精细的构造和各种复杂精密的功能。这样,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实验医学开始了。这时期的代表有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哈维的血液循环,微耳和的细胞病理学、巴期德的微生物学等等。这期间发明了听诊器、体温表、X光、心电图,以及临床化验的出现,使诊断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消毒、应用全身麻醉和输血及吸氧技术的出现,外科学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初,抗疟药、磺胺药,以及后来青霉素药出现,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曾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和大部分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类感到空前的解放。人类平均寿命和全世界人口数也空前延长和增长了。这时,人们借助于现代科技技术在细胞水平上,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的症状和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实验资料和临床经验。通过这些,人们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机体是由不同功能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组成的。细胞是组成机体的共同的基本结构物质。所谓疾病是细胞结构、功能改变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整个的机体,而是细胞。因此,现代医学又称“细胞医学”。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的方法,从大体解剖到细胞显微镜观察,以及进一步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实验,或者再包括化学、生物学的实验。因此,现代医学又称“实验医学”。而正如本文前面分析指出的,现代医学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是由现代自然科学那里继承下来的机械论和还原论。
     3.后现代理论医学
正象现代科学产生现代医学一样,后现代科学向医学的渗透将使医学也发生阶段性的新变化。这个新医学因为是在现代医学之后,故可称“后现代医学”。后现代医学不仅在思维方法上进入了辩证法阶段,而且研究的物质层次也进入分子或超分子层次。后现代医学还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它不仅象现代医学一样,继续进行实验研究,同时更增加了将后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向医学领域引进的工作。因此,后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面,是理论的整理工作和用理论指导临床医疗的形式。因此,可以将这种形态的医学称“理论医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第一次真正揭示了生命运动的本质,也终于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这种意义上讲,后现代医学也有理由称为“理论医学”。总之,后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综合,思维方法是系统理论或称辩证法。
4.医学发展三个阶段的比较
时间物质层次研究方法思维方法
古代经验医学整体医学黑箱理论扑素辩证法
现代实验医学细胞医学实验分析机械论、还原论
后现代理论医学系统医学理论综合辩证法、系统论
5.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发展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间有什幺关系呢?一般人可能认为那就是由古代经验医学开始,发展成为现代实验医学,最后上升为后现代理论医学。如用图表显示,可以画成一个直线前进的串联系列,如下:
    古代经验医            现代实验医学         后现代理论医学
这个图标的内涵是说,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产生的,后现代医学是由现代医学产生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医学虽然有这三个发展阶段,但这三个阶段之间却没有直接的联系。现代西医不是由中国的中医产生的,当然现代西医也不是西方经验医学的产物。同样,后现代医学也不是现代医学的产物。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正是这些学科的发展,它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向医学的应用,才造成医学的发展,是自然科学由经验向实验科学的发展再到理论科学的发展,促成了医学三个阶段的出现。即每个阶段的医学,是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产物,而不同阶段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曲折地由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来体现的。那幺,各个医学阶段之间总该有点联系吧,这个联系就是:新阶段医学对旧阶段医学的内容,正确的就吸收,错误的就淘汰。
军民软件:哲学理论是最抽象的理论,而杨先生(当然不止杨先生)却硬要在它和经验之间画等号,如此掩耳盗铃,可见先生中毒之深。实验是可操作可重复的经验,我已经多次说过,不知先生为何视而不见。所谓“后现代医学”其实就是“现代西医学”,也叫系统医学;它同样是建立在实体论、机械论基础上的;对它而言,确定的实体,也就是本质,是它首先追求的目标;其次才是实体间的相互关系;但根据系统论,实体被确定后,它们间的关系就无法确定;所以,系统医学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理论。从古至今,纵观西医学史,就是一部经验医学史,尤其是与中医相比,更是如此。希望杨先生多研究中医和中医史;才有可能对中医和中西医间的差异有正确的认识。
杨鸿智:能够说出“系统论是建立在机械论基础上的”这样的话来,可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基本概念还不清楚,还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呢?上面的这段话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说明我现在所做的宣传工作是多么必要。没有必要在这么底的水平上进行争论。关键是学习和提高。首先要能够看出自己与先进思想的差别,然后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缩小这个差别,否则讨论还有什么用处呢?
“可重复性原理”是判断一个事物是否科学的标准。但是,这只是机械论科学识别自身的一个标准而已。后现代科学中的量子理论早已经证明,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系统中运动质点的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这就是量子理论中的“测不准原理”。后来的系统理论更是明确指出,对于复杂系统来讲,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测不准原理”已经有100年历史了,“不可重复性原理”也已经有50年历史了。现在什么人还用“可重复性原理”来作为是否科学的标准只能有两个作用:
1 说明自己无知。
2 表明自己是机械论科学。
军民软件:看来杨先生对系统论的认识跟其他西化论者一样,人云亦云;有错误认识不要紧,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虚心的态度,否则,即便是掰开揉碎了讲得再清楚,也是白搭。正如杨先生所言,“可重复”和“不可重复”都可能是科学的,所以“可重复性原理”和“不可重复性原理”都不可能成为是否科学的标准。可重复性只在同层次的事物间有效,不可重复性则出现在不同层次事物间。我以前的回帖中说过,机械论的背后是还原论,还原论的背后是实体论和本质论;只要先确定系统中的要素(元素)而不是关系,那它就只能是实体论、本质论,它就不可能摆脱机械论。
杨鸿智 :<可重复”和“不可重复”都可能是科学的”>。但是要明确:
1 "可重复"是机械论水平,
2 “不可重复”是系统论水平,
3 机械论水平的科学不能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7 21:1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1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1)— 笛卡儿:演绎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在科学方法上与培根形成对照的是笛卡儿的数学演绎法。在笛卡儿看来,培根的《新工具》强调知识来自经验是正确的,但他将科学推理的程序弄颠倒了。经验诚然重要,但它面对的是十分复杂的对象,往往并不可靠,以它为基础进行推理很容易发生错误,但演绎法却不可能出错,只要前提没有问题。
传统的说法是,归纳方法建立在以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基础上,演绎方法却是建立在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基础上。所以归纳和演绎恰好是相对立的两种认识方法。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归纳方法应理解为概括由经验获得的事实,演绎方法则应理解为建立逻辑必然的知识体系。换言之,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是从认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观点来看才迥然不同。归纳方法与概括和加工事实有关,并且总是以观测和实验的结果为根据。演绎方法则是要以一些作为原理的判断形式,推导出一个判断体系,推导程序完全依据所采用的逻辑系统的规则。归纳方法目的是确立科学认识基础的客观性,并由它得出合乎情理的或然的推论。演绎方法目的是组织“现成的”知识,即从作为真理而被采用的前提中得出必然结论的方法。或然性推论的目的在于探索事物的规律性,这是对在观测实验中得到的科学事实进行概括的恰当形式,也是科学认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所以,忽视或然性推论,贬抑归纳方法的倾向是错误的。当然,在这之后,还要建立必然的本质的认识,它将通过假说在科学理论中得以实现。理论体系的建立主要靠必然性推论即演绎方法。把两个阶段结论起来,可以发现,由或然性推论得到的科学概括,是从科学事实到科学规律和理论的桥梁。
在理论层次的科学认识中,演绎推论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演绎推论是一种必然性推论。在推理的形式合乎逻辑的条件下,运用演绎推理从真实的前提中一定能得出真实的结论。这是绎推论的根本特征。演绎推论有 以下的作用:首先,演绎推论揭示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把某个领域的科学知识系统的结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从而构成科学的解释性的基础。知识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它在体系中逻辑地与基本概括、基本假说联系在一起。同时,一个命题的真实性,也可以在相关的体系中通过演绎推论予以证明或反映。逻辑证明虽然是间接证明,不能作为真理性标准,但却是实践证明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常常,实践检验的并不是某个命题本身,而是该命题的逻辑推论。这个作用在一切用公理构造起来的理论体系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整个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演绎推论的体系,经典力学、以及相对论,量子力学也是演绎推论的体系。其次,演绎推论不但是科学解释的基础,而是作为科学预见的手段。把一般原理运用于研究对象作出的正确推论叫做科学预见。由于一般原理已被实践检验过,由此作出的演绎推论就是有科学根据的,可以作为新的观测和实验的出发点。如,物理学家鲍利鉴于β衰变中有能量亏损现象,衰变放射出来的电子带走的能量小于原子核损失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他在1931年作出推论,预言在B展变中有一种尚未发现的微小中性粒子带走了亏损的能量。费米把它使名为“中微子”。后来,1956年,和1968年,人们间接和直接找到了中微子,终于确证了鲍利的科学预见。
成熟的科学认识一般是以假说—演绎形式组织起来的。假说一演绎形式就是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它坚持把科学理论看做一个统一的、完整的逻辑体系,强调科学认识应当是对自然的规律性认为。但是,假说一演绎的形式又区别于单纯的哲学思辨和繁琐的逻辑游戏。它把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与经验联系起来,不再从头脑中先验地得出原理,而要通过头脑从客观世界中得出原理。也就是说,需要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科学事实,作出科学概括,经过理论思维加工整理,抽象出以假说形式出现的结果,这个结果才是科学理论的出发点。科学认识的假说一演绎形式,在逻辑上深刻体现了归纳和演绎统一这个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
引自: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P147-148,P161-163
《论坛反应与交流》
《塞狐医学网论坛 → 消化内科》
zhaoningbo :写得好呀     以后要多看看    希望继续学出更好的稿子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7 21:1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2篇  现代医学的病理思想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现代医学的病理思想
(一)微耳和的细胞病理学:微耳和认为细胞就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人体的疾病所发生的位置就在于细胞。在人类寻找“疾病发生的位置”这个问题上,古代医学只看到整体人在发病,现代医学则从整体缩小到器官,再缩小至组织,最后缩小到细胞,用细胞的病变取代全身的病变,取代机体内各层次各系统关系的病变,这是典型的还是原论思想。
(二)贝尔纳的内环境平衡理论:贝尔纳认为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另一个是比较稳定的内环境。内环境是指围绕在多细胞动物细胞周围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组织液等。贝尔纳认为“内环境恒定是(机体)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贝尔纳还认为,身体内所有的活命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各异,但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内环境保持恒定。因为一旦内环境遭到破坏,生命即告终止。这样,内环境不仅提供了一个供应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尾产物的媒介,而且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这样,贝尔纳的内环境平衡理论实质上将宏观机体只看作是细胞生活的环境,而生命的主体只是细胞,这与微耳和的细胞病理学思想是一致的。
(三)现代医学是细胞医学:生物学的细胞理论是由施菜登和施旺创立的,而将疾病定位在细胞,创立细胞病理学的是微耳和。但是,有了细胞病理学,医学却并没有进入细胞医学阶段。这表明细胞细胞理论还有一个“最后完成”的问题,没有解决。医学史的研究者们将细胞医学阶段的创始,完全归功于微耳和,这是不全面的。按现在系统理论的观点,细胞理论是机械论,还原论的产物,将复杂的生命运动归绍为细胞的活动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细胞只不过是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物质层次,细胞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些相互作用才反映了生命的本质。一个细胞自己的单纯的状态,并不能代表生命整体的状态。系统论与还原论是根本不同的两个观点,当我们站在系统论立场上指出还原论错误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还原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我们不能要求在当时科学水平上的人们产生系统论思想。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尽管当时的人们无法一步走到系统论的程度,他们还是在潜意识中感觉到单纯的细胞理论距生命整体较远,并缺少可操作性,无法在临床实践中实行。正是为了解决细胞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法国的贝尔纳创立了一套“内环境平衡”的理论。这个理论以细胞理论为核心,解决了细胞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按机械论,还原论标准),使细胞理论得以在临床实践中实行。正因为如此,才最终确立了细胞理论的存在。因为贝尔纳的工作,临床医学正式进入细胞医学阶段。现代医学接受细胞理论的指导,贝尔纳是起了重要作用的。所以贝尔纳是细胞理论的最后完成者,是现代医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当然还有微耳和,现代医学创始者、定型者,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
(四)内环境平衡的调节:现代机械论自然科学刚刚起步的时候,人们面对的是一些简单物质的简单的机械运动。如均速直线运动,如碰撞。通过这一时期的研究人们发现,任何运动、变化,都是由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之后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物质世界中,运动是绝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平衡与稳定只是运动变化中一个暂时的特殊情况。但这种暂时的稳定平衡状态,正是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和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保持物质运动能维持在平衡稳定状态呢?人们根据物质相互作用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道理,将一事物的平衡状态定为一个目标值。如果该物体达不到目标值,我们就给它一个促进的力,如果它的运动超过了目标值,我们就给它一个压制的力,使它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操作控制方法,在控制论中,就称为“负反馈”控制。即外力控制的方向与物质运动的方向相反。贝尔纳的内环境平衡理论,就是将上述机械论的平衡、稳定以及负反馈调节的一套理论引进到医学中来,使机械论成为现代医学的基本病理思想,现代医学认为生命机体是一个巨大的平衡稳定体系,其中各项生命运动机制都有一个最佳的稳定数值、标准。这就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所谓疾病就是某一平衡的破坏,所谓疾病的治疗,就是采用负反馈方法使平衡得到恢复。体温高了,采取降温措施;血钾低了,补钾;细菌来了,用抗生素杀死;出现癌症了,就用手术摘除或放疗,化疗杀死。
(五)决定论--线性因果关系:机械论的决定论思想认为任何物质的相互作用一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而且因果关系是直接相连的,不可能存在其它中间环节,当然更不承认有原因无结果相互作用,因此,决定论也常称为确定论。机械论的这种决定论,常表现在数学方程有解,而且这个解可以作成线性图表示出来,因此,又称为线性因果关系,贝尔纳内环境平衡理论所产生的现代医学的平衡调节方法也完全应用这种线性因果关系的指导思想,认为给机体一个作用,一定会产生一个确定的结果。在系统论未出现之前没有人怀疑这种思想有什么错,只有站在系统论的立场才可能发现这里的错误。比如 酸中毒时补碱的问题,从细胞内无氧代谢增加产酸增多,到这些酸外逸使细胞间隙组织间液酸化再到血液酸化,在众多环节和众多细胞组织相互作用下最后才产生了血液所表现的酸中毒问题,单纯的向血液中补碱,这些碱会按着原路一级一级的退回到细胞内吗?这些碱能改变各级组织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最终改变病变细胞产酸的原因吗?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办法只能在短时间内纠正血液的酸中毒问题,如果细胞病变不解决,最终血液的酸中毒仍会恢复,甚至在血液中酸中毒已经纠正的情况下病人却因为原发病因的作用而已经死亡,这与在试管中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线性因果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六)内因、外因:线性因果关系的决定论在至病原因的分析上也表现出来。现代医学将致病外因与机体内患病器官、组织、细胞直接联系起来,并认为去除这些致病外因,患病器官、组织、细胞就会康复。在现代医学的病因学中,很少考虑到机体内部自身的原因。也正是系统论的出现才使人们看到这里面包含的错误,比如炎症问题,现代医学认为是外来致病菌造成细胞坏死,用抗生素消灭细菌后,疾病就会得到治疗。但临床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治疗效果不好。一个是治疗时间长,另一个是有时时间长也治不好。现代医学将这个问题归结为细菌耐药问题,这里当然有这个因素。但是,还有另外的因素。原来细菌进入机体后所造成的破坏引发了机体一系列炎性反应。在炎性反应中,组织细胞所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又造成其他组织器官的破坏。这个反应过程在机体中以瀑布式级联反应进行。随时间进展,呈无限几何级数扩大趋势,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混沌状态,也就是说细菌进入人体后引发了人体内的一个炎症介质的混沌运动。正是这个问题造成了机体多器官损害,这是仅靠抗生素消灭细菌无法解决的,因为体内炎症介质的混沌运动与细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炎症介质的混沌运动不因为细菌因素的去除而自动终止。因此,就炎症而言,细菌是致病的外因,而炎症介质的混沌运动是内因,而且,细菌是早期原因,炎症介质是近期原因,现代医学忽视近期内因,只注意远期外因,这不能不说是决定论思想的后果。
(七)治疗目的: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内容都属于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而这并不是治疗的目的,只是治疗的手段。治疗的目的是在维持内环境平衡的基础上,维持功能细胞的正常结构和正常功能状态,后者才是目的。维持功能细胞的生存和功能,在疾病治疗中肯定起一定作用,特别是在疾病急性危重期或临终抢救期更是这样。但是,从战略上,这种办法并不能使疾病得到根本的治病。因为多细胞生命体的功能细胞都是终极分化的细胞,自己不能再生,而且是寿命有限的,既使没有疾病损害到寿命时限也要死亡的。这样,使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治疗思想最终落空。现代医学只看到疾病的最表面现象和最后结果,还没有发现疾病的最深层原因和治病办法。
《论坛反应与交流》
《全球中医药论坛>漫步西医》
     chunan  :好!
     杨鸿智 :这是我对现代医学的病理思想的总结.没有系统论思想的基础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总结的.这篇文章并不表明我是支持现代医学机械论思想的.如果说这篇文章好,就是表明系统论思想对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如此深刻.
     gonmai :在这里我要对你的另一篇文章---<现代医学的病理思想>一文作出反应:
1.微耳和和贝尔钠的细胞病理学理论没有错,而且是机体客观存在规律的反映。虽然不是全部疾病与细胞变化有关,但相当多的疾病与细胞的变化有关。
2.微耳和和贝尔纳的细胞病理学理论存在不足的是,它还没有全面认识和反映细胞的病理变化和过程。既没有完成对细胞病理学多样性的诊断,也没有更多的实现对细胞病理状态的可操作性的治疗。这是一重大的缺失。这也是现代医学理论存在的重大缺陷。
3.关于治疗,维持了功能细胞的正常结构和正常功能状态,即维持了非功能细胞的正常结构和正常功能,进而呈现治疗效果。不能因功能细胞的正常消亡而认为治疗效果落空。
4.中医证治理论是细胞生理、病理规律的全面反映和认知。中医证治理论实现了对机体组织细胞状态的诊断和治疗。这既是中医证治理论的科学本质,也是中医学对现代医学没有认识的这一客观存在领域所造成理论的缺陷的添加、补充。这就是中医学所呈现的不朽文明和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7 21:1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3篇:关于《后现代理论医学》第一阶段交流工作的小结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  32篇文章说了什么内容?
我在前面已经发了32篇文章。这些文章可以算是一个版块。这个版块的名称可以叫做《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版块》。在这个版块中说了以下的内容:
1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即说明现代科学的机械论性质,其目的是表明机械论思想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2 现代医学的病理思想,即现代医学是如何诊断疾病和如何治疗疾病的。
3 现代医学的困境,即现代医学在机械论思想指导下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困难按现代医学的机械论思想是不能解决的,所以我把这叫做“现代医学的困境”。
4 为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这在学习一门新的复杂的困难的知识以前对部分人可能是有必要的。
二  这个版块所用的思想立场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思想立场问题。大家之所以会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出现争论,许多时候就是因为对于同一个事情的立场、出发点不同。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党有一个传统的工作方法是:在做每一件事情以前,大家先来“统一思想”就是要把大家的立场和出发点变成相同的,不要因为自己人而有不同意见发生分歧,影响工作效率。
我在这个版块所用的思想立场,还是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立场。我是正面说明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有哪些内容,有哪些特点。可能有一些批评的意思,但是,肯定不是主要的。因为不可能用自己的思想来批评自己的行为。运动必须有参照物,正确与错误必须有另一个事物做对照。必须要有一个新思想出现的时候,才可以有对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进行批评的可能。按现在的实际情况哭说,也就是只有在后现代科学和后现代医学出现以后,才有可能讨论这个问题。
这样,我们在没有说明后现代科学和后现代医学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开始批评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在下面的版块中我们就进行后现代科学和后许多医学的介绍。如果大家通过学习,接受了后现代科学和后现代医学的思想,也就是自己的思想立场发生了转变,从现代科学的方面转变的后现代科学的方面,从现代医学方面转变到后现代医学方面,那时,站在后现代立场对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进行批判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三  网友对第一个版块的反映
象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后现代理论医学在网络上出现以后,很快就出现了反对的意见。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1 有反对意见是正常的事情。在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占领着全部市场的情况下,人们用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来看后现代科学的事情,肯定是否定的。
2 反对意见又分两种情况。第一个是由于习惯传统的影响,现实是大家确实不知道什么是后现代科学,你叫他怎么不反对呢?
3 反对意见中的第二个是有意识地“坚持真理”的一些人。这些人一般是有地位有权威的人,是学有所成的人,是功成名就的人。多年来他们已经养成习惯,凡是与他们不同的或者是他们不知道的事情都是错误的。
4 前面这些说的是就问题的实质内容而言。不同思想体系的知识是不能相通的。但是,从另外的方面,即从思想方法方面也有可能使我们不用立刻反对。这就是先看一看,学一学,在看了以后,学习了以后再发表意见。如果那时还认为是错误的就反对,如果通过学习自己改变了立场,认为有道理了,就不反对,就支持。
5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反对意见的人比较少,认为有意义,有学习必要的人比较多。
四  反对意见
欧洲:伪论!!
圣武士*黑暗之光:感觉这篇帖子没甚么新东西,或者说和阁下前几篇所谓的“文章”一样是在抄袭、堆砌别人的理论。病毒是生命的早期形态?这个用不着再从宇宙大爆炸说起了,一般学医的人都有这个概念。(是否从大爆炸说起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让人对作者的理论水平肃然起敬? 盖娅?连续内共生的理论?国外好多年前的东西了,只是国内的医生了解的较少,不过并不等于没有人知道啊。上面写的东西在湖南科技出版社的《我们为什么生病》和上海科技出版社翻译的Lynn Margulis《生物共生的行星》等一些书籍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不知道阁下有什么新的、属于你自己的见解?呵呵,我看你直接说你自己是救世主,《后现代理论医学》是《圣经》算了,更直截了当些。我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多了一些搞学术腐败的行为,自然对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产生反感。
特深沉:恕我直言,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以上引用的都是市面上最普通的科普+科幻书籍,加上幻想臆测,跟真正的作研究完全两码事。你引用的都是稍有物理和生物常识的人尽所知的事情,也就蒙蒙学文科的人。医学是高度依赖试验,依赖经验的科学。目前的医学状况,有点像早期的化学。纯粹哲学意义的探讨,对指导这样实践性强的医学,没有什么意义。另外,从你的引用文章看,你不是专业人士。这些引文都是市面上普及的。科普书籍。这种科普书和真正的理论知识完全两码事。
杨鸿智:现代医学是机械论的实证科学,它研究的是具体事件,这些事件是线性因果关系.所以,现代医学要根据实验检查得出与疾病相关的因果关系,这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也就是说,现代医学诊断的是具体的微观的事件.而后现代理论医学所研究的是生命这个复杂事物的宏观发展方向,它根据现代医学的微观具体检查结果并不得出一个具体的线性结论,而是得出一个疾病发展方向的预测.当然,后现代理论医学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系统论这个理论工具,比如,一个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和轻度贫血,你按照现代医学的方法可能会诊断为病毒性感冒.但是,按照后现代理论医学的方法,我们除了诊断感冒以外,还可能预测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因为我们会想到,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抑制免疫系统,特别是单核巨噬系统,这样,肺,肝和肠免疫屏障受损,肺的受损引起咳嗽,但是肝和肠的受损先是看不到临床表现.但是,这会使肠道内毒素入血,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而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这不只是"多想了几个问题"关键是你为什么会想,为什么你相信这些"想象"的东西可以存在,这就需要一个思想方法,这个思想方法就是系统论.治疗也是一样.后现代理论医学不追求具体的立杆见影的治疗方法,而是用支持干细胞再生,用体内原位的干细胞来修补组织的损伤.这不只是一个具体方法问题,这需要我们相信体内的干细胞在得到我们所给予的物质和能量以后会去完成这个任务.这需要知道系统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总之,后现代理论医学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确实与现代医学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大部分是现代医学所不能理解的.但是,这却是一个事实.。
Lj: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当小学课本骗一下小学生,就这点乱七八糟的理论,中国所谓的专家就爱搞这些名堂
特深沉:不过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你要是没有什么企图的话,说这么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论
做什么用呢?
杨鸿智: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我们已经可以说,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不是什么功利,而是好奇心和兴趣。我现在的企图就是希望人们起码能够知道在机械论的现代医学之外,还有另外的医学理论(其实,中医一直在那里,医学从来就不是现代西医一家。可是,我们的现代西医的同志们在说话时总是除了自己,别人都纯粹是胡说八道,或者是乱七八糟的东西。这起码是思想方法上出了一点问题吧!)
Weijian:警惕学术骗子的存在.用概念骗人的把戏实在太猖狂,自古有之.尤其在中国.古代各种妖魔理论.近代的flg,甚至包括现在中国股市,和互联网.玩概念骗人的事情太多了.泡沫太多了。我在89年看过金观涛的书,是小册子,"整体的哲学",但感觉这位就是在断章取义.我估计这位老兄连steam cell是什么都不清楚.楼上姚博士写的很直接.大家一看就明白.请纯的学术园地,不要让骗子来搅浑.
干细胞:偷换概念是这类人一个伎俩,对这些人还是要用学术术语来看他的最终目的,那就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Jack:伪学者,请不要再在此论坛发帖,删你没商量!!概念有点老,已经不新鲜。我特别不喜欢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这种说法,只有一种医学——正统现代西方医学。什么是后现代??噱头!!全文处处错误,比如:抗生素是人们按照某一种基因型而设计的。可笑,学学现代医学理论再说!!啊,小心我删你!!也可以作为典型的样板让大家看看中国一些知道点皮毛的“学者”的张扬面孔 。我质问你:什么是基因??地段医院的原内科主任:主治医师?? 老套的东西,以为将控制论、系统论(易经?哈)的一些概念与基因组计划、蛋白组计划无机组合来蒙人,企及博取一个医学家的名声??可笑。还是8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冷饭。要创新!!小DD, you konw?“我现在并没有在体内原位观测干细胞是否被激活的具体方法。但是我可以通过患病器官形态和功能的改善,判断出干细胞是否被激活的情况。” 不是胡扯了,是伪科学,是柯云路的同党吧!!本斑竹鄙视你。MODS的启动衰竭器官是肠道已是流行理论,但在老年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中,很难断定谁是启动衰竭器官,因此,需要流行病学理论,即统计学数据来证实哪个器官是衰竭启动器官。杨先生:去医学院看大门吧!也许还可以免费继续教育。给你看看封杀伪科学的手段,你在别处可以胡说八道,在这里不行。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7 21:1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五  支持意见
欧军华: 虽然我是临床的,和理论有脱节。但是我还是喜欢您的原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希望在生物谷和您一起进步!
杨晓莉: "我对于系统论的理解是否能得到数学、物理、化学界的系统论专家的认同现在还不知道。我希望能够得到这种认同。如果认为我对于系统论的理解太表面、太浮浅,那么我希望这些专家能亲自向医学界讲授原汁原味的系统论,为建立系统论指导的后现代理论医学做出自己的贡献。"欣赏这样的胸襟!同时支持后现代理论医学!预祝她发展顺利!我想买这本书学习!
在水一方:同意,很有新意,期待你的佳作.
巫毒童子:你的每篇文章我都认真看了,观点很新颖,但也许就象你自己说的,《后现代理论医学》很可能是这样不能立刻被人接受的东西.很欣赏你的这种勇气.
天涯,爱爱医理事长:欢迎杨鸿智老师多来介绍先进理论和经验!
yoyoy:支持~~~
23281136医学专家:不错。
Qingqinghe:深奥,谢谢杨老师。
Dommy:首先,我感谢www.medbbs.com.我还要感谢楼上的大哥!给我上了一堂让我茅舍顿开的课!
巍子:如果真正的技术得不到发展,过个几十年恐怕到处都是克隆器官了...
这篇文章真的一针见血,我个人也不认为那些半拉子技术有太多质量,不过真的很赚钱,病人越治越多,病的种类也越治越多,这世界反了!我学中医,未病先防这一点记得很牢,可是现在这社会,只有巴不得人都多得病才医生才能好好生活,郁闷。
Jcljcl:精彩! 看过杨主委的几篇文章受益非浅!希望能多发表,尤其是对临床具指导意义的文章.
xihao8023:与“道”共进!谢杨先生文章。辛苦了。
xsd777:文章写得相当不错,看过后受益非浅。
岁月如酒:思路严谨!
Xqiwen:受益匪浅,感谢您!
    Migwen:欢迎杨鸿智朋友来这里交流!!
Xnzhg:非常感谢杨老师精辟的论述
shenfj88:太好了
Heidi:考虑过出书吗?大家说这方面的书出来需求量有多大啊?
8999:虽然名号不是真的,但是很佩服楼主真的能写!
Sport:还是不错的东西,谢谢!
Pointer:杨先生文章中的很多观点是很新的。
Sinoas:好贴!杨老师真是写文章的高手
xy13:感谢楼主带来好文章,在下拜谢了。此篇文章暗合中医之道啊!
     升降出入者,气化也,功能也,阳也,形而上者也。
      器宇聚散者,形质也,结构也,阴也,形而下者也。
      升降出入不离器宇,阳在阴中也。经云:阴者,藏精而起亟者也。
      器宇皆有升降出入,阴居阳内也。经云: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
      故曰:阳者,阴之使也;阴者,阳之守也。反之亦然,盖阴阳互为体用也。
      阴阳互根,水火既济。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和平之象也。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相并之象也
      故曰:生之本,本于阴阳。离阴阳则器宇聚散之升降出入无法言说矣,不明此者,不足以言中医之理。欲离阴阳而谈中医,不异欲废绳墨而辨曲直,舍规矩而求方圆也。故谓之无知,谓之妄作,无增益亦无减损,名副其实,恰如其分。反是方可语之以中医之理,引之入中医之门。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笑固由之,门亦随之而阖,非欲拒之,盖障由内起,魔自心生,明昧在己,非外人可以昭之昏之者也。
      人道如是,佛道如是,万法莫不如是。医道又何能独外之乎?
高兴就好:我觉的学什么东西方法是最重要的。好东西。我顶。请楼主多发哦。俺给你加了分
儒释道:比我还执着,佩服。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
胆欲大兮心欲小,智欲园兮行欲方
江湖中闯名号从来不用刀
千斤的重担我一肩挑
不喊冤也不求饶
对情谊我肯弯腰
醉中仙好汉一条
莫说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难找
莫怕醉醉过海阔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在今朝
Qingqinghe:高!实在是高!!
自然界虽然存在一类确定性动力系统,它们只有周期运动,但它们只是测度为零的罕见情况。绝大多数非线性动力系统,即有周期运动,又有混沌运动。虽然并非所有的非线性系统都有混沌运动,但事实表明,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
黑暗精灵:不过杨教授对现代医学的批评不无道理,西方人也有很多批评,就像著名的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首倡者就曾对现行的医学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并明确提出新的模式实际与系统方法的,可是这样的文章西方能登载到《科学》杂志上,如果在中国,尤其碰到您圣武士这样的人物,恐怕是要被冠之以'恩鸿志”吧!难说难说!
manmanyou:我对肺启动一说也表示怀疑,初步的感觉是过于片面。对杨老师提出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于客观而看不见的关系表示赞同,但尚感到太模糊。
Pzhangyh:谢谢杨鸿智老师发的很不错的东西。给予两分鼓励!请杨老师继续支持研学!
朱若华:杨教授,您好!
    我是医学信息论坛( www.miforum.net )管理团队成员朱若华,最近您在我们论坛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然后也顺着您的资料,看到您的站点,对您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很感动。因为现在您的文章是放在生物医学整合论的版面,我们希望开辟一个新的版面“学术杂谈”,将您的文章集中放在一起,同时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来参与学术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本在论坛上给你发了消息,但一直没有得到您的回复,故此冒昧给你写信,不知道您是否愿意?
张超:杨主任,您的帖子转移到了专门为您开的论坛:后现代理论医学中,欢迎来一起建设网上家园 。您的帖子我们都看过了,很有新意。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可以与循证医学聘美。祝您取得更大的成绩。
yanghz70,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我们爱之屋论坛发表多篇优秀的文章,现在我们论坛热诚邀请您加入我们网站的管理团队中,不知道您是否同意呢?
        致礼!
        Dr.lzf
        dg_dentist@yahoo.com.cn
秋月:不错的一篇发表!
smus:《水母与蜗牛》,我看过,挺好的书。推荐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不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空空:写得好,关于知识分子的标准提得好,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态度说得更好。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是知识分子毕生的工作,知识分子的能力主要的是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
六  还收到一些网友的邮件:
杨老师,您好!
我先后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现从事中西结合科研和临床工作。并创办了乌鲁木齐中医现代研究所。偶然机会发现了你创造后现医学理论,觉得很有前景,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加入到后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实践行列中,因此希望杨老师详细提供给我你研究的后现代医学的相关资料,并给予指导。不知可否?
致礼!

杨先生,
钦佩您为推动中国后现代医学研究所做出的卓绝努力。
希望以後能有机会合作做些事情,进一步推进这一前景广阔的事业。
美国这里刚出版了一本书,题为<<现代医学的终结>>,
理念上很接近你们的工作。
不知您和您所在的委员会同仁中有无愿意翻译此外书的?

一切顺利

杨老师:
您好!
参观了您的后现代医学网站,非常喜欢您的研究,我也正在进行中医现代化的系统医学研究,希望能跟您学习交流。
杨老师:
您好!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我的雅虎邮箱因为受到垃圾邮件攻击,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大用了,所以很不好意思,今天才看到您的邮件,我对您的后现代医学的探索和努力非常敬佩,您的研究也使我很受启发,我也非常希望能和您交流,向您学习,共同促进后现代医学的发展。
虽然经历和研究的初衷不一样,我们却踏入了同一个研究领域,但我开始并不知道您的研究,我是个中医,我关心的是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系统医学的研究思路,我也是个孤独的探索者,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偶然参观了您的后现代医学网站,非常兴奋,我想,您应该是这方面的开拓者,虽然目前后现代医学的理论还不能被现代主流医学所理解,但我相信医学未来的发展会证明您探索的重大价值,这一点我是能理解的。
这是项非常复杂和繁重的工作,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单靠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作为逆流而上的先驱者,总是孤独而境遇坎坷,我刚刚踏入这条道路几年,已经深味其中的酸辛,而您已经坚持了几十年,更令我感佩不已!
希望我们能多交流,我在临床上从没有使用过您说的“谷氨酰胺”,事实上我们医院没有这种药,我查了查百度,在一个健美的网站里有它的一些介绍,您能不能更详细地说一说,如果能成为临床的常规,提升临床的治疗水平,就太好了!另:我在临床上是搞内分泌的,这种药在糖尿病中能应用么?希望您不吝赐教!
我的一些文章多是关于中医现代化的,这一篇和西医关联的多一些,您看一看,多提批评!
先生您好!
有感于中医的现状,我们做了个纯中医学术的网站,完全免费为所有中医同道服务!在各大中医论坛上看到先生的身影!恳切的希望先生能够加入我们的网站。启迪后学,共同探讨中医!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我们将为先生留下足够自主的发挥空间,网站由著名的E点工作室设计和维护!
网站:中国中医网
口号: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http://cntcm.cn中国中医网维护QQ:282453625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7 21:1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七  正面回答了网友的一些学术问题
巫毒童子:我有个问题,在现在的大多数科学研究中,要研究某种因素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影响,会尽量割裂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在尽量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子,该因素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科学家花费大量金钱建造实验室,而不在大街上做实验,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既然隔离的联系,其本来就是和辨证法背道而驰的,难道一直以来的科学研究都是形而上的?
杨鸿智:你说得很好,确实是这样的。只不过在现代机械论科学范围内的人不会把这个认为是错误,反而认为是“科学”,是“光荣”。他们在与其他理论进行斗争的时候会明确表现自己的这个观点。只有脱离了机械论科学的人才能看到这个错误,而且,一但发现这是个错误,同时也还感觉到这是个多么幼稚的错误。但是,非常残酷的事情是,现在,机械论科学仍旧是科学的主体,系统论科学才刚刚开始传播。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传播系统论思想。
巫毒童子:单纯的决定论是形而上学,而非决定论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混沌论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辨证关系的一对范畴,是辨证的,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杨鸿智:决定论里包括两个思想。
    1 世界是物质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物质的,确定的答案。这一条是在与封建迷信斗争中产生的,到现在也应该是正确的。系统论不反对这个思想。
    2 决定论所说的答案是一个直接的,线性的因果关系。这种情况在简单物质的运动中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情况在复杂系统中是不存在的。复杂系统中的关系是长程关联,是蝴蝶效应。
    我们是系统论者,是非决定论者,但是,我们不是宿命论者。宿命论也是一种决定论。只不过这里的决定者不是自然的物质,而是命运和上帝。
往事如风:难得楼主这么大度,论坛里有不同声音很正常,人人都能这样想就好~ ~
杨鸿智:谢谢!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学习新知识是主要的,首先看一个知识自己是否知道,如果不知道时会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先学习学习再说如果学习后认为是对的,当然接受,如果认为不对,再反对不迟.另一个是见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立刻反对,这实际是他认为自己是真理,凡是与自己不同的.包括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都是不对的.我认为面对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应该采取第一个态度
巫毒童子:从哲学认识论来看,认识事物应该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如果后现代科学处于理性认识的阶段,当这个阶段"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科学真的就终结了呢?也许基于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还不足以认识到理性认识之后的认识阶段.楼主怎么看?
杨鸿智: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但是,不是一次飞跃就永远认识了绝对真理。这个过程是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每一次得到的真理,只是我们这一段实践的总结。我们得到一个真理并在这个真理的指导下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会总结这一段实践,并得出新的真理。
网友A.Z写道:楼主对疾病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在楼主看来,疾病=组织结构器质性损害。我想一个普通的医学生都明白组织器官的功能性障碍(而不一定要等到机体发生器质性损害)同样可以导致疾病,而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就是功能性诊断和防治。作为一套正确的理论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未免太不小心了。
    杨鸿智:我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是不小心犯了错误,现在我可以正式说:现代医学“功能性疾病”和“亚健康”的概念都是错误的。要想讨论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有一个大家都承认和接受的思想方法。我想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大家不会有意见吧,好在,现在中国还是共产党领导,还没有什么人会公开否定这个思想方法。这个思想中的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说:世界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物质的一个特点是要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没有“没有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没有物质的运动”违反了这一点就变成唯心主义了。物质和运动除了不可分离以外,还有另一个特点是物质和运动要相互适应,相互对应。即什么样的物质结构就有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如飞机的翅膀这个机构与“飞行”这个运动相联系,车轮和汽车在路上行驶相联系。这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形成了一个原理,叫“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现在,我们用这个原理来分析现代医学的“功能性疾病”这个概念时就很容易发现它的错误。人体结构大家是清楚的,按还原论的观点,这个结构是: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等。它们的运动方式就是生理功能的正常和不正常。正常的是健康,不正常的是疾病。按“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正常的机体结构和健康相对应,不正常的机体结构和疾病相对应。那么,所谓“功能性疾病”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个概念说的是机体的结构是正常的,而机体的运动却是不正常的。这样,就使结构与运动相分离。相对立,相矛盾。这违反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所以是错误的。正是这个错误,使现代西医在临床实践中陷入一个尴尬境地。许多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在现代西医检查时说指标正常而被宣布“没病”。实际上是现代西医现在的检查方法没有发现机体结构已经发生的改变。现代西医为了改变这个尴尬境地,最近几年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就是说机体可以处于一种即正常又不正常的运动状态。这样,就不只是结构与运动不对应的问题了,而是在一个运动方式上都说不清楚。所以就更是错误得没有边际了。
A.Z.:“只要能维持干细胞的正常再生机制,人体就不会得病,得病后,也能得到治疗。干细胞机制可以治疗一切疾病。”从楼主的观点看来,疾病的产生是在于干细胞的非正常再生。如果干细胞能够“正常再生”,是否就没有疾病的发生了呢?我们知道干细胞本来就具备多向分化潜能,除非是骨髓抑制等此类抑制干细胞再生的疾病,干细胞是能够分裂增殖“正常再生”的,虽然可以“正常再生”,如果分化或成熟异常也会导致严重的疾病。楼主,如果“正常再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那么又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生长呢?也许上面的问题是因为楼主再次的不小心。那我们就看看这一句:“干细胞机制可以治疗一切疾病”。我想大多数受过正规教育的医生都明白说话不要太绝对这个道理,即便是没有什么临床经验的医学生也经常受到类似的教诲。先不说楼主指的疾病是什么样的,就从理论上说,干细胞虽然可以分化成熟成为各种类型细胞,但其遗传代码不可能发生改变,难道“激活”了干细胞,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再者,干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如果没有变异和变化的话,肿瘤从何而来?因此,干细胞技术不可能从根本上征服疾病,这是从内因的角度来看的。而疾病的发生总是同时受机体内在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从楼主的理论看来,似乎控制了机体内环境(且不说这个“控制”是否确实可行可信)就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未免太可笑。——至少是和辩证法相抵触的。再者,一切疾病不知道指什么样的范围。我举一个看似很可笑的例子:一个胸主动脉瘤突然破裂的病人危在旦夕,请楼主用你的干细胞技术救救他。
杨鸿智:我的这个思想来源于裴雪涛。我是用自己的话说的。他的原话是:
3 干细胞研究的应用前景
  研究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理论上讲,干细胞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而且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具有很多传统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1)一次性介入,永久性治疗;2)不需要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3)还可能应用自身干细胞移植,避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关于裴雪涛的介绍:
裴雪涛,1962年5月出生,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干细胞工程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造血调控、细胞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研究等。在Exp Hematol、Leuk Res、Stem Cells、Int J Heatol、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著120余篇,并有多部专著问世,曾获得军队科技 进步一、二、三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各1项。
  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军队指令性课题等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邱晓斌:裴雪涛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Qingqinghe:自然界虽然存在一类确定性动力系统,它们只有周期运动,但它们只是测度为零的罕见情况。绝大多数非线性动力系统,即有周期运动,又有混沌运动。虽然并非所有的非线性系统都有混沌运动,但事实表明,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普遍行为。混沌即包含无序,又包含有序。
杨鸿智:这样平等地对待无序和有序还不到位.对于任何非线性系统,无序只是微观局部,而在宏观全局上是有序的.当然,这个有序的"序",不是机械论所能够了解的.辩证法并不是"既是-----又是",辩证法是承认物质有自己特殊的本质的.机械论者往往把辩证法理解为"既是-----又是",这使辩证法变为"捣浆糊"的东西了 。系统论问题是个复杂问题,由于篇幅和叙述顺序的关系,这里只是提出问题,有些问题还要深入说明.请继续关注后面的文章。
山人:第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是混沌运动的本质特征。这也就是人们当今常说的所谓“蝴蝶效应”。我们中国人常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在西方,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引用过一首民谣对这种情况作了特别生动的描述:
    钉子缺,蹄铁卸;
    蹄铁卸,战马蹶;
    战马蹶,骑士绝;
    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
这是规律还是定理??!
杨鸿智:在复杂系统的研究中还没有"定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机械论现代科学的常用语,因为机械论科学研究的是与时间和空间都没有关系的绝对真理,所以,机械论科学里有许多定理.而系统论科学研究的是复杂系统的发展问题,它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系统运动的"不确定性原理,在系统科学中只有"规律"没有"定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5-27 21:1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八  《下面这些话是随时为网友解答问题时写的,没有记录网友原来的提问》
后现代理论医学是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医学理论。而我们原来所在的现代医学是以机械论为指导思想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指导思想。所谓接受后现代理论医学,就是要我们在思想中完成从机械论向系统论的转变。所以,后现代理论医学问题的实质不是医学问题。而是思想方法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在真正说明医学问题以前,首先是说明一系列思想方法问题。关于现代医学的机械论性质不是一个新问题,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老问题。所以,有时说起来不会引起人们的激动。但是我们一般人有谁能够说出医学机械论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变呢?基本没有。所以从这个角度,我现在所做的是一个重要而实在的工作。
接受一个新思想不可能是短时间的事情,但是,只要没有特别的偏见,也是容易接受的。真正新颖的观点还在后面,现在只是绪论部分,请大家继续看来。
你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医学的范围.按生物学原来的进化规律,一个生物在完成了生育任务后,就算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任务.很多生物在这以后会很快死亡.哺乳动物有了一个进化,就是在生育子代以后没有立刻死亡,而是继续生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用来照顾子代,保证子代有更高的成活率.而对于人类来讲,人们要求生育后的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越长越好.这已经是脱离了生物学规律,完全是社会问题了.人要求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社会的大家的生活都更好一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延长生命是最基本的一条.这样看来,我们医生的工作除了自然科学的一面外,还有社会科学的一面.我们的工作为人们带来了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幸福.这有什么不好吗?可能有一些人的生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我们延长生命的技术一定在整体上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增加幸福美好的因素.
把社会心理因素引入医学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认为多了几个相互作用的线条就是系统论,这个认识是不对的,这不没有改变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机械论思想,现在的问题不是用社会心理因素来弥补机械论生物学的不足,而是应该在生物学中用系统论取代机械论.所以恩格尔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还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已经发生的疾病,这是我们临床医生的任务,我们希望用社会的方法使我们不得病,但是,这只是希望而已.我们不可能不得病.因此,在自然科学范围内,用系统论取代机械论就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实用主义在我们中国一直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个"方法"就行,也不管这个方法到底怎样.这个思想方法使我们容易在困难的时候继续生存,但是,也使我们失去追求科学真理的动力.这可能也是我们科学落后的原因.还有一个情况是,在我国,少数先进分子为了让大多数落后群众跟上自己的步伐,往往采取"急用先学,立杆见影"的方法,这也是实用主义在我们中国流行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些对于解决复杂问题是不行的.实用主义象是运动战,但是,到最后,还是要有阵地战,要有三大战役解决问题.科学的事情是不能有一点马虎的,经院哲学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关键时候还是得有这样一点经院哲学.我所说的是指科学研究的阵地战.实用主义也表现了我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浮躁心理.我们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反思,这才有可能在科学方面做出有意义的工作
现在许多医生都知道不应该滥用抗生素,但是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只好用抗生素来安慰患者,也是安慰自己.后现代理论医学可以使我们知道一些新的疾病知识,从而知道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这样就可以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使用.在我所走过的医院,在提高治疗水平的同时,医院药房主任都会自动告诉我,在我来医院和,抗生素的用量如何大量地减少.如果已经确定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凭经验使用抗生素还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在疾病没有确定诊断的时候就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后现代理论医学可以为我们在没有现代医学的客观检查证据的困难条件下,提供新的诊断和用药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摆脱抗生素滥用如果我们医学技术整体提高了,我们能够更科学地治疗疾病,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吸引患者,经济利益就会有保证,这样就有了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的基础.我不把思想问题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主要是科学问题,是技术问题,用提高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只说思想问题要好
现在,社会上最出名的大科学家,一般都是自己的学说一出来就立刻得到社会承认的人。这也是社会民主的一种表现吧。但是,出名不见得就是最好的。因为,按着民主的模式,是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的。而谁都知道,所谓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最一般人的意见,最没有创意的意见,这个意见肯定不是最坏的意见,但是,同样肯定的是,这个意见也不是最好的意见。因为最好和最坏一样,是少数人的意见。历史的事实也是这样,凡是好的超过了时代人们的一般水平的东西,总是要等几十年,上百年后才能够被人们接受。我们本来可以做一个名利双收的现代人,可是,命运把我们推向后现代的未来。当然,后现代实现的那一天,我们肯定已经不是活人而是灵魂了。但是,我想,那时,我们的灵魂也会快乐的。因为,历史将证明,我们在我们的那个时代曾经应该是最好的。
我主要是说那些以专家教授自居而实际上只不过是个“匠人”的人。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不可能改变的,我这里说一说,只是要把事情说清楚,然后,个人还是有一定的选择余地的。有的医生当了领导,有的当了医药代表,也有我这样的,干脆辞了这个“匠人”一样的医生不做,做我可以自由去做的事情。唯物主义说环境决定人,而辩证法说人可以改造环境。表面看来,这两条有矛盾。但是,实际是不矛盾的。被环境决定的人是大多数人,改造环境的人是少数人,这两个“人”不是一种人。我们是有权力,也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的。
九  关于下一部分内容的说明
下面的内容首先是介绍后现代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后现代理论医学。敬请网友注意收看,
《论坛反应与交流》
《肝胆相照》
特深沉:我在网上搜索了这个名字,和相关内容,没有发现有卖药或行医的情形。虽然不赞成你的文章,但支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的反对意见仅代表自己。我不是学医的,理工科。但我同你一样,也看了很多科普书籍,以及中国传统哲学。我的基本观念,科普书籍仅仅是皮毛,无法同真正的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相提并论。哲学,只要说得通,没有内在逻辑矛盾就可以成立。但哲学不能直接指导科学实践。
杨鸿智:人类对事物的理性抽象不单是数学一门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更高级、更本质的抽象,就是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最本质关系的抽象,而且,因此,哲学抽象高于数学抽象,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哲学抽象比数学抽象更真实可靠。这样,使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用数学或哲学理论指导,形成假说,然后再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证明。为什么要补充这一点呢?一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全面,同时也是为不懂数学的人寻找一条出路。现在,人们熟知一条格言,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或者说你这门学问如果不能应用数学,那么你这门学问就还算不上是一门科学。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不懂数学时,如果懂哲学也可以研究科学,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懂哲学可能比只懂数学更重要。数学研究的是量变,哲学研究的是质变。所以数学只适用于研究以量变为主的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只能用哲学来指导研究。
BWPLAYBOY:对杨鸿智的文章的看法。赞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杨鸿智老师表示敬仰。应该是很好的文章!但因为个人观点的不同,可能有人不能理解。我的观点是赞成!我觉得马寅初之所以是马寅初,在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也在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只不过是那时毛泽东是中国的领袖,马寅初是一个学者。所以,才有了中国后来的计划生育。但愿,在医学、HBV上不要有计划生育!个人观点,敬请批评指正!
《医学联盟论坛>内 科》
路久:看来我们的队伍在扩大。
《研学论坛  &raquo; 生命科学版块  》
pzhangyh生命科学版块-版主:感谢杨鸿智老师一直对本版块的支持。
《五绝医学论坛 → 学术论坛 → 论文发表》
kingshare1:什么,太乱了,感觉有点象自卖自夸。搞学术的人?不象
myx3142008:杨老师,你是一个智者,悟到了一些东西的人,不被常人理解是正常的事。是我多年来寻找的那种不堆砌知识,有头脑的学者。我希望能和你成为忘年交。
《嘉兴二院>专业知识》
误入凡尘(管理员):这么多人支持杨鸿智老师,也希望杨鸿智再接再厉,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开辟一条后现代理论医学的道路.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 05:1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4篇  后现代科学的发现(1)—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既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诸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尊严的推残的严厉控诉,对现代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实际成就的深重忧虑,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础之可靠性的深刻怀疑。它以反科学、反理性、反民主、反知识、反社会、反文化等等方式,来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它通过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在精神创造力上的整体衰竭,来宣告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必然衰落。以否定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的方式来呼唤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一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个体生存方式与生产活动的强制。
马克思当年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时候曾经特别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强制,揭示过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劳动力商品,即创造剩余价值的角色。马克思说:“‘机械发明’,它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此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历史链条梯次发展的最终驱动力量,它的任何变革和进步,都会促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的革命性变化,都会导致社会上层建筑的深刻嬗变,从而引起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的边连性变化,最后,又都有归结为文明和文化的更新,并以综合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其更适合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社会个体尤其是无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一直具有一种强制性。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这种强制不仅没有得到松驰,而且有越来越强化的趋势。在今天,社会个体,尤其是无产阶级不仅越来越依附于劳动对象,越来越受制于大规模的社会生产过程,而且在其劳动之余,仍然越来越受制于各种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影响。统治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对国家机器的操纵,全面地控制了所有社会个体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方式。个体的生存方式与工作方式完全地被纳入了固定的程式之中。自由不仅意味着没有闲余的时间,而且意味着没有可以自由地即不受他人干扰地消费闲余时间的空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当代的发展,虽为社会个体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一定的空闲时间,但是他们为此丢失了全部私人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
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在传统上受人尊重的人文学科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
使得一部分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创作理想和艺术目标发生了重大偏离,并使他们对西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信任发生了根本动摇。现代艺术家和人文学者对自身前途的忧虑,又导致对整个西方文化之前途的忧虑。由于他们找不到消除当代科学技术对于人文学科和艺术生存与发展之威胁的途径,它导致了当代西方文化在整体上的衰落。艺术家们和思想家们的创作活动越来越丧失了自主性和自由性。个体越来越受制于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作品和成果越来越趋于时间化,时尚化和世俗化。作者、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日益疏离和陌生化。另一方面,它又要同诸媒体争夺观念和读者市场。面对着传媒系统中之各种新闻、信息和传闻的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艺术家们和思想家们已经远远地把对事物真相(真理)的关切抛在了脑后。因为“事物的真相”成为越来越难以驾御的东西,越来越成媒体的“产品”和“赢利手段”。传媒系统成了一个最为庞大的造摇中心。正象学者们的职责在于不断地制造出真理一样,媒体的职责在于不断地杜撰出新闻(新奇之闻),以迎合受众的各种需要。整个传媒行业的兴盛最明显地衬托出了某些人文学科的衰落或不景气。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得以在西方社会兴盛的一个基本的文化背景。
三  西方反理性主义文化的发展导致主体尊严的丧失和人的价值的失落。
一些具有反传统色彩的现代哲学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在批判罗各斯中心标准,价值丧失主体,知识失去尊严。他们认为“道德”、“理想”、“理性”、“真理”都是一些被西方传统文化,尤其是西方社会进入近代文明之后,人为拨高的东西。到了现代以后,这一切都已经蜕变成为现代人兜售其个人私货,掩盖其个人欲望,渲泄(放纵或释放)其个人情绪(欲)的托辞。如弗洛伊德视文明为原欲的升华,合法化或合理化。这些具有反传统色彩的现代哲学家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否定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他们没有为西方文化给出一个光明的前景。后现代主义思潮同上述思想倾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正是它在整体上是一股消极性悲观性的思潮的原因之一。
四  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还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职责、地位和存在
价值的危机。
自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追求真理,实现知识的价值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神圣职责。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或工业化过程中,科学和理性日益强化着它们的个性功能,而弱化了对社会现实,对自身的批判性功能。现代理性和科学实际造就的一切也不断地偏离了知识分子预设的理想目标,使知识分子对科学、理性和真理产生了怀疑。由于发现了真理背后的操纵者,由于真理主要的不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一个价值问题,由于真理日益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由于真理日益具有类似于时毛商品那样的时效性,一部分知识分子不再愿意为真理而战。由于科学不再迷人,理性不再崇高,真理不再神圣,他们对文本世界和话语世界的解释和说明变成了一场自娱性随意性的游戏。那种把一切都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为统一的科学目标而奋斗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受到了他们的唾弃。结果,后现代的西方知识分子不再自视为社会中一类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物,他们心甘情愿地被社会,被他者所同化,所“溶化”。随着后现代知识分子之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和模糊化,他们的工作和职责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果是,经典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即作为“社会良心”,以“社会正义”、“公正”、“普遍真理”的维护者和追求者自许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正在消声匿迹。
五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商业活动已经全面地扩张到了文化领域。
现代文化工业的兴起使得文化生产,精神生产全面地商业化了。一方面,在今天,连高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艺术精英、思想精英等等都可以“批量生产”了,新的思想和思想家,新的艺术和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地“被大批量地制造出来”。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和思想家们的艺术创作和精神创作比以往更多地受制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艺术创作和精神创作活动被强行纳入到了一定的程式之中。随着艺术与非艺术,学术与非学术,艺术与生活、理论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界限的日益消失,艺术、学术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活动正日益受到生活化、平庸化的处置。所有的文化行为首先被当作也要求被当作是一种商业地为。艺术活动、精神创作活动首先被要求遵循的是商品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科学活动、学术活动、艺术活动和其他精神创造活动都已经丧失了传统的价值意蕴和社会地位。科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于某种特殊精神财富的探索者和创造者,而成了为填补人们的空虚灵魂而进行批量生产中种精神商品的特殊生意人或工匠。成了迎合社会中各色人等之特殊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物质上的一精神上的各种需求的可怜小丑。
六  人作为社会动物,自始自终处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
必然形成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经济的、福利的等多种类型的生活方式。而其中政治的和法律的生活方式。往往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最高层次和重要内容构成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由社会等级分化所决定的权力关系和由物质需求所决定的资本关系。在金钱和权力的双重控制下,充满友谊和情感的语言交往日益困难,个体的语言行为越来越具有强制性(被迫性)、功利性和程序性。在社会交往中,自然的充满温馨的话语日渐减少,政党的语言交流日益受到怀疑,言语行为不再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成为一种表演,成为掩饰其真情与本意的基本手段。这样,语言不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有效工具,而是类似于谜语的东西。语言成为达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障碍。成为说者要谨慎小心地说出,听者要费尽心思去揣摸和猜测的对象。结果,在社会生活意义上,人的语言行为受到了完全的控制,成为一种非主体性的,非主观的,非自然的行为。语言成为一个巨大无比的陷阱,一张无所不在的天网。当资本主义对个体生存权的控制和剥夺已经渗透到了对其语言能力进行全面控制和剥夺的程度。个体被剥夺了自由言说的权利。这也正是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以语言为突破口,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全面反省和批判的原因。
七  自我意识的丧失与价值标准的失落。
在自由的资本主义时代,人们以对物质财富的无止境占有为主要目的。个人主义,对个人能力的推崇,对自我个性的强调是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一种人。个人是行为的绝对标准。个人的利益追求是一切的行动轴心。但是,在当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基本完成,每一个体已经被完全地职业化和角色化。每个人都按照其所从事职业和所扮演角色的要求来活动。他的言行举止完全地受到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担负的社会职责的约束和限定。人的个性在一体化的社会角色中被抹去,被排斥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个体的行为都无一例外地被一体化。每个人按照其职业或角色要穿同样的制服,吃同样的饭菜,说同样的话语,甚至住同样的房子。别人的行为标准也就是自己的行为标准。结果个体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终极追求。自我沉沦于他人之中,沉沦于角色之中,沉沦于整个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他在社会现实之中找不到真实的自我。个体开始过着双重或多重生活。但他就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种生活。于是,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社会里,个体因其职业化和角色化而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份,怀疑自我,并最终否定了自我的价值。正是基于个体被后现代社会所全面角色化和职业化的状况,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发出了“人死了”、“主体死了”的感叹。
八  当代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开始进入一个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面临着各种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所没有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随着工业化的完成,西方社会中满足个体生存的物质条件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个体如何生存”的问题日益尖锐起来。于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并盛行的一个重大原因。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促成了后现代主义,并且使之成为一股颇具吸引力的思潮。由于“现代社会是可怕地复杂和复杂地可怕”,后现代主义便采用一种拒斥的逃避的虚幻化的态度来时待现代世界:“把现代世界变成一堆感觉或技巧问题,宣称这个世界的不可知性,甚或不存在;或者逃出这个世界而躲进青春期;或者把它保持为一部小说……或虚幻,或真实,像其他小说一样,或者对这个世界采取偏执狂的态度。”如此等。由此,后现代主义便在当代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领域迅速地泛滥了起来,并且很快地向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渗透开去。  《中心与边缘》P10-17
我们所讲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指的资产阶级的工业化。在西方世界,目前这个现代化已经实现了。实现的结果,社会个体获得了比以前任何社会阶段都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个体的人性和自由也几乎丧尽,个体的生存方式和工作方式完全被纳入固定的程序,并受到严格的限制和操纵。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是好事,但是人性的丧失和自由的丧失是不好的事。正是针对此点,后现代主义者发起非难和攻击。因此,总的来讲,后现代主义属于批判资本主义落后面的思潮。马克思主义就是批判资本主义中产生的思潮,所以,后现代主义从某种角度来看,属于同一思潮范畴。所不同的是,马克思的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起步时的批判,而后现代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之后的批判。再有一个差别是,马克思的批判,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边缘”人对社会主流的批判,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是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成员对自己的社会所作的“自我批判”。由于时间不同,两种批判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也不同。马克思的批判因为是某种程度的预见,所以更带有学术气,而后现代主义,因为是在现代化的事实已经出现,所以更具体,更大众化。还有一点,后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因为只是发现了问题,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批判多停留在揭露和指责层面,而在社会上落实的时候,只能采取消极反对的种种发泄手段,缺少建设性的东西。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正在出现。目前,后现代主义思潮正从消极反对,向建设性转变,许多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描述仍着重于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对抗方面,这种描述是不全面的,这不能使我们正确的认识后现代主义。前面所引述的内容就是这样的描述,我们在后面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科学的介绍将进一步使读者对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全面的积极的认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佛山市一健康论坛》
雪来:当我们刚刚跨进现代化的大门,确发现后现代化的大门就在眼前,看来要想不落伍,只有赶紧推开这扇门,少走弯路。
杨鸿智:所以,我们不可能走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且我们可以在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就开始走后现代的道路
雪来:太对了,我想这种思想应广泛地传播,杨先生的学识与勤劳很值得敬重,为我们广大信息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以杨先生目前的地位能这样持续地给予我们帮助,版主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还要认真地学习,争取把杨先生的巨论吃透并提练,传播给更多的人去领略、去分享。
杨鸿智:感谢支持!我为后现代理论医学影响的不断扩大而高兴.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并参加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习和研究.
《博客中国 -> 博客论坛 -> 爱科学吧》
3565111:杨老师介绍知识颇有价值。但是都与医学无关。
《急救快车论坛 → 医师讨论区 → 急救医学讨论》
山人版主:“杨鸿智:感谢支持!我为后现代理论医学影响的不断扩大而高兴.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并参加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习和研究. ”现代科学走过头?要进入,后现代科学时代吗?
杨鸿智:感谢斑竹的关注!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任何过程都有阶段的划分.现代科学只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现在已经知道,"现代科学"的后面是"后现代科学".当然,现在的问题是两个:
    1 是否知道科学是发展的?不能把现代科学看成是永恒的.
    2 是否知道有"后现代科学"这个概念?
    所有这些都是知识问题,是知道或者不知道的问题.如果不知道,那么,在我这样说过以后就知道了。希望继续关注<后现代理论医学>问题。
山人:如果人类会出现后现代科学。我想首先也不会出现在医学领域。任何巫师,气功大师都想在医学领域里捞一把。医学是从巫师起源,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是如此。经过漫长的演变。直到怀疑哈维的轮《心脏运动论》1626年,才进入真正的医学发展阶段。到现在,还不到400年。就过时了?!我们是急救医学栏目。想讨论些与急救有关的问题。你的后现代医学观点很新颖。但是,希望到别的栏目里讨论。谢谢。
杨鸿智:(1)后现代科学出现要从爱因斯坦算起,到现在已经100年了。我并没有说后现代科学是从我这里开始。我只是在100年后,想把后现代科学引入医学领域。100年的时间差,还算早吗?已经很晚了。(2)一项科学技术是否过时,与时间没有关系。现在一个科学常识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越是先进的知识,更新的越快。机械论的现代医学已经400年了还不能够更新吗?(3)我现在所讲的这些知识与急救医学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说的是没有“直接关系”,而且是“现在所讲的知识”。作为《后现代理论医学》这门知识整体来讲,与急救医学是有非常重要的直接的关系的。医学分科过细正是机械论的表现,急救医学是否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问题,是否需要开放自己,到其他学科学习新知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就没有最基本的科学意识。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
杨雪:楼主厉害!一直在观注中。。。
《经纬论坛 → 生物交叉学科》
Darknova(副站长管理员):谢谢杨先生的文章。思维的融合,知识的集成,是创造的捷径。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 05:2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5篇  后现代科学的发现(2)—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根源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完全独创性的思潮。它实际上是一些背景不同,来源各异,经常互相冲突的因素的混合。它挪用、篡改和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传统,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结构主义、浪漫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学,接受美学、虚无主义、通俗主义(大众主义),存在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和无政府主义的某些因素。大致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地同以下流派或思潮具有渊源关系。首先,后现代主义尽管是一股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但是,它的产生同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中的反形而上学的倾向,即“治疗性”倾向,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自从黑格尔以后,西方哲学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反形而上学倾向,这个倾向在20世纪又具体化为三种反形而上学潮流。第一种潮流来自逻辑实证主义者。第二种潮流来自日常分析学派。第三股潮流来自海德格尔哲学的一项努力:怀疑与摧毁西方文化的整个“被歪曲的基础”,即形而上学。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尤其以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反思和批判的影响为最大。
一  后现代主义者造成西方马克思者马尔库塞和霍克海默等人的如下见解:现代科学是神州启蒙遗产是极权和统治。
二  他们从社会批判理论克尔纳等人那里汲取了对工具理性和现代技术、对现代社会中媒体作用的怀疑。霍克海默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增长,也产生了许多灾难性的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人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创立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解释或解决现代西方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现代西方社会弊病的根源已经不再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统治力量的日益增大。对人性的压制和异化的日益增长。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压制人性,束缚人的自由的罪魁祸首。马尔库塞认为,当前的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使个体全面遭受压制的社会,社会文明对个人本性实行了全面的管理和统治。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资本主义和跨国资本主义对社会命脉的操纵。对科学技术,文化和政治的总体性集中、管理和协调,它借助庞大的传 媒体对个人欲望的“制造”和控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机关报型的社会统治力量,它的发展也是对社会统治和个人控制的扩张。结果是,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在,不讲将来;只讲技术合理性,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精神的“单面人”。社会也变成了没有反对思想,没有反对派的单面社会。
三  他们还从法国结构主义者如列维一斯特劳斯对于人道主义,主体和作者的怀疑中得到启示。结构主义者强调结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否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四  后现代主义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尼采和海德格尔那里继承了对于“真理”和“理性”的怀疑。尼采反对现代科学和理性,认为西方社会的弊病来自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他断言,科学和理性扼杀了生命意志,扼杀了精神生活,导致了病态的生命,现代科学活动产生了野蛮化。
五  后现代主义者从法国存在主义者加缪和萨特等人那里汲取了虚无主义者的观点。
六  后现代主义者从萨特,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人那里继承了反人道主义的传统。他们更多地从消极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当代处境。
《中心与边缘》P17-24
西方世界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转变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是起着突出重要的作用。一个是思想上用唯物主义突破神学唯心主义的束缚,另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械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民。这无疑是进步的。但是,早期自然科学只能接触到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只能接触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因而,这时期的自然科学必然是带有形而上学,机械论的性质。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所依据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与社会思想领域中产生的唯物主义相结合,就形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物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得以建立的主导思想,也就是工业化、现代化的思想基础。机械唯物论与唯心主义神学相比,当然是进步的。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与农业的封建社会相比,当然是进步的。但是这种进步也不是绝对的。其中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而这种缺点和不足却是和一种人们理想中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相比较而言的。
因为机械唯物论和工业现代化有缺点,在它刚一出现就遭到一些人的批判,这就是来自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的批判。而且这种批判一直保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当然这些批判的出发点和角度各有不同。而就某一作者来讲,他对形而上学和工业现代化的缺点的批判可能正确的,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作者的其他理论也是正确的。这里所说的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根源就是说,后现代主义是从黑格尔开始的从未间断过的对形而上学和工业现代化批判的思潮的一部分,因此,后现代主义之前的这些批判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根源。当然,这些先人自己却并不知道自己的理论最后会演变成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点是,它从各门学派中吸取批判形而上学和工业现代化的内容,但并不同意和接受这些学者其他的观点。因而,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一个批判资本主义形而上学和工业文明的统一战线。一切学派和作者不论自己持何种理论,都可以在这一观点上组合起来,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战线样的状况表明,后现代主义还处在形成和发展中,还没有形成自己更集中,更严密的理论体系,当然也就不会有一个比较明确、固定的队伍。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 05:2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6篇  后现代科学的发现(3)— 后现代主义在法国的兴起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1968年,当中国那场浩劫式的“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之际,巴黎的大街上出现了身穿中国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胸前佩带毛泽东像章的法国青年。法国报刊当时惊呼:“巴黎街头出现红卫兵”。这些罢课,造反的法国大学生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反叛的行为,形式和规模都创造了战后西方社会冲突的新篇章,留下了很多对历史发展意味深长的东西。“五月风暴”狂飚一曲,预示了时代的转折。
1968年3月22日南特莱学院的学生举行集会,抗议当局逮捕因反对越来战争向美国在巴黎的企业扔炸弹的学生并由此引发巴黎各大学的广泛响应,5月2日,南特莱大学校长决定不定期关闭该大学,市政当局派500名防暴警察包围了学校。5月3日警察进校逮捕学生,发生武力冲突,600名学生被抓,数百名学生受伤。这样引发全巴黎各大学生走上街头,5月6日,巴黎6万名师生上街游行,受到军警干涉,700名学生受伤入院。全巴黎大学停课上街,坚起路障,5月10日,学生占领拉丁区,至此,巴黎30个高校有20个罢课,全国350所高校被学生占领。5月13日,巴黎工人介入。80万工人罢2支援学生,至5月22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上千万,几乎是全法国劳动力的总数,整个法国日常生活的全部秩序都陷入空前的混乱,为收拾残局,法国总统戴高乐释放了在押的右翼政党领导人,5月30日,右翼举行百万人游行示威,并向左翼群众开火,政府利用右翼势力,将这次风暴镇压下去,参加闹事的工人领袖被开除学生被开除。但是最终结果戴高乐于次年下台。
当我们在30年后拉开了历史的距离重新审视1968年事件和当时人们对它的种种评价时,我们对“五月风暴”的历史意义有了更客观、更冷静,也更有历史根据的判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今天的眼光看,1968年事件从性质上说,是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包括异化的官僚等级制,工具化的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异化的消费社会,以及压抑人性的工业文明等)的一场大规模的,自发的文化抗议运动。这一文化抗衡性质的运动在资本主义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是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斗争主题和形式出现的预兆。引起这场风暴的原因是非经济因素。1968年运动学生领袖和他们的支持者基本上是出身于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家庭,属于在战后长期繁荣和富裕中长大的一代。比如,挑头闹学潮的南特莱学院,是法国大学中最“贵族”的学院,学生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不必以上大学作为取得社会地位的跳板,出身已保证了他们毕业后的出路和前途。又如,左翼学生领袖邦迪,出生于法国的德裔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另一个学生领袖克里万,则出生于一个法国的俄裔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富裕的牙科医生。即使是卷入这场运动的工人,也不是为了实现传统的工会斗争中向资方争取物质利益的具体目标。而是具有与学生相同的感觉:学生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学校失去了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功能已经异化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再生产劳动力的物化的非人的机器;工人们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压抑工人的创造性,把人变成了异化制度的牺牲品。因而,他们支持学生运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为了争取工人管理企业的权力。“五月风暴”代表了一代人的文化意识和觉醒,是一代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抗议。1968年运动的非经济,非物质的倾向,集中地表现在学生和工人当时涂写在学院和大街上的标语口号中:
“消费社会不得好死,异化社会不得好死,我们要一个新的独创的世界,我们拒绝一个用无聊致死的危险去换取免于饥饿的世界。”
“直到用最后一个资本家的肠子勒死最后一个官僚之前,人都是不自由的。”
“革命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是对工业文明的起点的挑战。”
“我们在领导一种奇异的生活。我们睡,我们吃,我们不触及钱,没有人想它,这已是我们创造的社会。”
即便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最初接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这一代校园人,由于缺乏对西方物质富裕和人性压抑的切身体验,面对西方青年的愤怒宣泄也难以真正理解和认同。  引自周穗明《文明的震荡》P2-12
《论坛反应与交流》
军民软件(论坛版主):所谓“后现代”是西人对“现代”的反思,但它仍与“现代”构成因果。在中国,没有西人的那种“现代”,更没有什么“后现代”;不过成为西化者新的西化手段而已。
张诚敬:医学远未到达巅峰!现代医学理论是与现代生物学、生理学脱节的?由于过细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很难用来阐释人类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后现代医学也算是正在反思!应该值得欢迎!
杨鸿智:“现代”与“后现代”是因果关系。因为我们没有“现代”,所以我们也谈不上“后现代”——这个说法对吗?如果有这样的绝对的因果关系存在,那么,“没有”就始终是“没有”。“有”是如何产生的呢?版主总是打着民族的旗号反对西化,是否还知道中国的一句老话:“无中生有”?而且按版主的思想,我们还能够进行“现代化”建设吗?这是否已经与中国的现实矛盾了?难道版主希望我们永远停留在封建社会吗?按系统论思想,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是旧事物内部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生事物不是旧事物,但是,又离不开旧事物。这是一个道理。还有一个道理是说,不仅第一个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中产生的,而且,以后任何一个这样的“新生事物”都需要经过这个过程。如:人是这样进化来的: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我们现在的人,不是父母用什么人工方法突然制造出来的,一个胎儿在母体中还是要经过上面说的生物进化的全过程。即,不同时期的胎儿外型会象鱼,有尾巴,有时候会生出有尾巴的孩子。把这个道理应用在社会科学中,就得出一个原则是: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不能够跳过应该有的发展阶段。比如我们中国,不可能从封建社会跳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反过来说是:我们中国一定会有一个资本主义阶段的。事实上也是这样。我们曾经有过“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阶段。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阶段走得还不充分,现在还必须重新再走一回,当然,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中国特色的。这就是说我们一定会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的。至于说到“后现代”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现代”还没有实现,还不到说“后现代”的时候。这里。又要说一个新道理:新生事物虽然在产生的时候必须重复旧事物发生过的过程,但是,不可能“完全重复”这个过程。在重复的时候会发生质变,最后的产物是新生事物,而不是旧事物。比如人的胎儿,虽然要经过“鱼”或者“猴子”的阶段,但是,我们不会生鱼或者猴子。把这个道理应用在社会问题上就得出一个原则:一个国家,在一个社会阶段不发达时,在下一个阶段就会发达起来。这样国家的发展虽然不能跳过一个阶段,但是,会出现“发达”与“不发达”交替出现的情况。如:西方奴隶社会发达,封建社会不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又发达,社会主义又不能出现。而我们中国,奴隶社会不发达,封建社会发达,资本主义不发达,社会主义又发达。按这个规律,虽然我们现在在“现代社会”的建设方面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但是,我们应该在建设“后现代社会”问题上走在资本主义的前面。我们现在学习西方,学习现代化,但是,我们并不把目标停止在现代化上,而是要建设后现代化。这是我们的理想,而且是有科学理论指导能够实现的理想。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 05:2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7篇  后现代科学的发现(4)— 后现代主义在美国的演变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与欧洲大陆不同,后现代主义在北美呈现为另一种景象。并且,这股思潮最初不是发生在哲学领域里,而是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战后的美国社会世风日下,传统的权威中心已经腐烂,传统习俗已经不再受到重视,到处弥漫着消极厌世的情绪。年轻的一代缺乏社会目标,缺乏事业心,缺乏坚强的信念。在当时,恰好有一些小说描述了美国社会这样一幅阴暗的陌生化的虚无主义的景象。于是一种所谓的“后现代小说”应运而生。后现代小说家们已经不再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亲密的和可知的。他们摈弃了传统的文学创作规范,摈弃了英雄和英雄人物的冲突。他们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极度畸形极度病态的世界。因此,他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衰落的标志。在当时许多美国学者看来,后现代主义被当作是一股改头换面的“反智性思潮”。被看作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终点。而且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终点。因此,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最初是一个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尤其是一种文学现象。而它作为一种学术现象则比欧洲大陆要晚得多。
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文学评论家对后现代主义的评价开始发生变化。有人开始从积极的肯定的角度来看待后现代主义。这样,后现代主义在北美得到了不同的表现。在后现代主义的旗帜下,一些当代艺术家崇尚实验,拒斥理论,抵制解释,也逃避解释。他们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原有观念,也大大地拓展了艺术活动的空间。他们注重体验甚于注重理解,注重境界甚于注重形象。他们以游戏的态度对待艺术,也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借助文学和艺术,尤其是小说,诗歌和绘画等形式,后现代主义思想开始在北美获得全面的泛滥。《中心与边缘》P30-32
《论坛反应与交流》
《天一论坛>放眼宁波>甬城医院》
lixt9229:中国需要象你一样有思想的医生。你可看看:《微漪之塘--宇宙中的第五种场》这本书。作者:欧文.拉兹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 05:2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8篇  后现代科学的发现(5)— 科技人员介入后现代主义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罗马俱乐部1968年4月成立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并由此得名。名马俱乐部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性的,非意识形态的,结构松散的学术研究团体和社会团体。它首创对当代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的研究,在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罗马俱乐部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工业革命的生态负效应及其严重后果作出了激烈反应。它也是为解救人类的生态困境而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团体。它认为,新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全球时代,人类的失控制引起的严重后果相互纠缠,在规模上具有全球性,在性质上涉及全人类的利益。所以被称作“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口问题,工业化的资金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罗马俱乐部提出,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行动。罗马俱乐部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和传播对人类困境有较为可靠和有深度的理解,在一切可用知识的基础上,鼓励那些能纠正现在状况的新态度、政策和制度。也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上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和行动方向。罗马俱乐部聚集了一批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天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未来学家等。他们围绕罗马俱乐部的宗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交了一系列专题报告:
1969年,贝切伊发表《深渊在前》
1974年,贝切伊发表《前途如何》
1977年,贝切伊发表《人的素质》
1981年,贝切伊发表《未来的一百页》
1972年,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
1974年,梅萨罗维奇《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1976年,廷伯根等,《重建国际秩序》
1982年,弗里德里希与沙夫《微电子学与社会》
等等。
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这份最著名的报告中,清醒地提出了“全球性问题”,即前面所列的5个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等人在报告中的主要结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处在经济矿山速增长的繁荣期,这是“一个充满巨大幻想的时期”。如果当前的这种增长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在今后几代,我们这个实际上很小的星球将要达到人类扩展的极限,从而使这个体系陷入无法控制的崩溃和瓦解的境地。如果能限制和控制增长,改变增长目标,还来得及避免最终的灾难。但是,如果时间过得越长,这种改变就越痛苦,成功的机会就越少。该报告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使罗马俱乐部一举成名。对于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面临空前困境的天才预言,在当时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人们根本听不进去。同年,荷兰出版了《反罗马俱乐部》一书;1973年,塞塞克斯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出版了《毁灭的模型——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1973年,柯尔主编了《崩溃的模型》一书。反罗马俱乐部的势力迅速形成,人们思想一片混乱。但是,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同时,许多国家俗物欠收,导致物价上涨,饥荒发生,经济陷入严重混乱。“黄金时代”的经济奇迹结束了。西方流行的高速增长论的乐观调子难以为继,世界发展态势被罗马俱乐部不幸言中。罗马俱乐部的危机警报终于得到了广泛认同。报纸、传媒、会议室、研讨班、乃至跨国公司、全世界的人都在讨论增长的极限问题。《增长的极限》一书,在发表后的短短几年内,被译成30多种文字,再版十几次,发行几百万册。
罗马俱乐部另一个影响很大的报告是美国学者梅萨罗维奇和德国学者佩斯特尔等人合作完成的《人类处于转折点》一书。该书指出,人类目前突然面临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等等是一场全球性危机。与过去的自然灾害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危机是人为的。人类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不要认为自然的供给系统在所有方面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当避免过去那种在全球发展方面追求所谓的进步而越来越快地走上了不加区别的发展过程。报告还指出了危机的全球性、并存性和迅捷性这三种性质。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人类必须从全球的观点和长远的观点从事世界范围的合作,否则,不能根本矫正世界现状和人类前景。由于拖延不及早作出决策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对经济、政治方面,而且对人类本身的伤害方面都将极其可怕。该书指出人类要走有机增长之路,避免细胞分裂式的无差异增长,指数增长、走上全球性世界发展的新道路。为此要进行社会变革和个人价值观变革。发展一种新的全球伦理学,包括:发展一种世界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发展一种使用物质资源的伦理学,使人们不以浪费和丢弃为荣。发展对待自然的新态度,其基础是与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人类为生存下去,养成一种与后代休戚与共的习惯,并准备以牺牲自己的当前利益去换取后代的利益。这一“有机增长”的观点比米都斯等人提出的“零增长论”更容易被人接受,从而为罗马俱乐部争取了更大的支持。
与此同时,罗马俱乐部还通过与各国政府首脑和高级政治家会晤、举行各种类型的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他们的观点。推行他们的主张,其中有影响的有:
1976年4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人类新的地平线”会议。
1980年5月,与联合国培训和研究中心等机构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探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国际会议。
1982年10月,在东京召开的“通向21世纪——全球问题及人类的选择”会。
1983年9月,在布达佩斯召开的世界粮食问题讨论会。
等等。
罗马俱乐部的这些活动,很快使生态意识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勿庸讳言,罗马俱乐部早期对未来预测有悲观主义倾向。然而,罗马俱东部的活动,在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唤醒当代人类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新的责任感,敦促人类共同行动等方面,影响深远,功不可没。不仅如此,它还直接触发了西方世界7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生态保护运动(环境保护)
周穗明《文明的震荡》P20-27
我们在这里引用罗马俱乐部的事例在于说明人类走向后现代科学的途径。罗马俱乐部的出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反思这个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个反思首先发生在法国,在法国是以哲学思考和政治冲突的形式表现的。这一反思在美国则表现为各个领域中出现的“反社会”的“西皮士”的表现。表面看来,这些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但这正是人们用“无意义”来抗议资本主义现代性对人性的压迫。罗马俱乐部的出现,表明这一反思已经从哲学家、普通市民,转向自然科学研究者。他们使反思又深入了一步。他们的工作指出,资本主义的危机原因,不仅在政治制度层面,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技术层面,是由这些科学技术所制约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从罗马俱乐部之后,人们除了继续认识大工业生产方式造成的环境破坏之外,将进一步研究为什么现代科学会产生这个结果。研究发现,原来现代科学本身就是形而上学机械论的只看局部,不顾全体,因而才造成了人类局部经济的发展而整体前途却受到威胁的结果。由此,人们呼唤一种新的系统论的科学,并将这种新科学命名为“后现代科学”。当人们有了对系统科学的需要时,当人们为此而对现代机械论科学进行批判整理时,才发现原来系统论科学早已经产生,只不过象所有新生事物的早期发展形式一样,被“现代科学”这个大帽子压制着,还没有独立出来,而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努力,使人们认识,发现了后现代科学的存在,并使后现代科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 05:22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
杨雪:杨鸿智老师真的太精彩了!!!
低调行者:放屁贴唬人不浅。强忍着恶心,看完全贴,文章中间充斥着主观的臆测,这样的文章出自所谓的专业委员,呵呵!我到网上一查,嘿,吓我一跳,不过是民间学术团体而已。再一看,又下一跳,早就有不同的声音了。不知到这个杨××,为何不一并转过来。这么高的干细胞理论,颠覆了我数年的研究呀,呵呵!真的有临床价值吗,老美投资了这么多钱,不如来请你。哈哈哈!笑破肚子。
杨雪:看来这次是高手遇见高手啦!
杨鸿智:首先,纠正《低调行者》网友的一个错误:《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不是民间学术团体。在信息社会中连民间与政府都分不清,我不知道怎么与你讨论复杂系统问题。第二,我在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附有《论坛反应与交流》栏目,把网友的回帖附在里面。特别是有激烈反对意见的帖子,不论长短,我都附上。目的是怕有些论坛比较沉闷,没有讨论,有些网友进入的论坛比较少,不知道其他论坛的讨论。这是有目共睹的,怎么会“为何不一并转过来”?第三,你的反对意见没有新意,没有实质内容,没有超过前面反对者的水平,所以,我也就不用再回答了。如果你能够看懂我的文章和对反面意见的回帖,你应该在那里面得到答案。但是,不论如何,我感谢你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JXJIANjian:中医及与其相关的所谓中医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其对国人科学与理性素养的损害正日益为包括国人在内的广大世人所认识,应该大力揭穿中医的虚假面纱,如所谓脉诊的欺骗性,然而却总是不断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帜宣扬反科学的中医,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法来证明中医是科学,甚至套用现代科学前缘的一些学说来证明中医甚至比现代医学还先进,荒谬至极!肺炎.结核,内外妇儿,中医对在那些疾病确实有效甚至现代医学目前的水平而使中医在当今社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各种讨论,总是吹毛求疵.惟独难见实际效果的科学分析,或者又说不能用西方科学标准衡量评价中医.或许他们又要搞一套不同于现代科学的中国科学了.可不要忘记,如不是现代科学从西方传入,中国还没有高血压病的概念呢!科学不是万能的,但离开科学却万万不能.作为现代科学一部分的现代医学,确实还面临许多难解之谜,这只能依靠不断发展的科学才能不断解决,而不是非科学存在的理由,试问中医在起几千年的历史中解决过什么难题,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取得过什么实质性进步?科学工作者应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正确引导公众,而不能为私利误导社会安!
没有必要把中医无暇拔高。用现代科学前缘的一些还无定论的一些假说或学说硬套在中医上,以为几千年前的国人就已达到极高的认识境界,其实是对古人的一种亵渎。人类社会认识客观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低级的的过程,产生于几千年前的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怎么能达现代水平?中医只是古人对人体及疾病一种低级的很模糊的认识,但由于中国现代科技起步很晚,加上长期封闭,国人理性与科学素养较低,特别是长期不恰当的渲染,使得中医及其相关的中医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给国人认识客观世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对国人科学与理性素养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牙痛了,几乎每个国人都会说是火气,可很少有人探讨火气是什么?就认识而言,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之上的中医已无多大实用价值。当然,中医内容繁杂,其中或有少量有价值的东西,可通过科学方法加以识别整理并进一不提高到现代社会需要的程度。但这并不妨碍对中医的全面否定。医学首先就是治病救人,传说中医治疗麻疹有特效,但是否得到确认?现代医学认为多数麻疹能自愈,相反的事实却是,关于传染病的危害,历史上中国并未因中医的存在而比世界其它国家要轻。尽管如同不知道能治好何病一样,中医也不知不能治好何病,从诞生到现在,整个中医学内就没有什么治不好的病!可是SARS时期却有人来赶热闹了,对于众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技术都未完全破解的疾病,倒好象由几千年前的古人准备好了什么方子似的!据说还有证据,不知道能否的到普遍认可?但另一事实是,尽管已经证明,中医药对癌症几乎没啥作用,可总是不断有人宣称经过多少年来研究某人挖掘祖国遗产在攻克某某癌症上取得重大进展!
至于一些人提出不应该完全用所谓西方科学标准来评价中医的问题.首先应确认,科学无国界,事实也反复证明,科学真理放之四海皆准确,也没听说美国的电灯在中国点不亮,什么东方西方科学?!如果谁真搞出了一套东方科学并得到普遍公认的话,那西方也得来学了,不还是普遍的科学吗?
现在各地各级都建有至少一所中医院,但有几个是纯粹以中医看病呢?大概只有几个江湖郎中吧?社会上不少人相信中医治慢性病好,能得到科学确认吗?一些人认为西医对感冒,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疗效不好,中医是否会更好呢?假如确实疗效更好的话,那欧美医学科技人员全都偏见,而且为了维持这种偏见,宁愿疗效低也不大力引进中医药,他们就不怕公众的谴责吗?
杨鸿智:现在我根据 JXJIANjian网友的帖子,说一下关于中医是否科
学的问题。当然,首先感谢他这样认真地参加讨论。
关于经验医学第一个重要讨论的问题是:它是否科学?就我们中国来讲就是:中医是否科学?首先应该知道,这个问题是在现代西医产生并传入我国之后才产生的。在我国几千年、数万年历史中,有什么人会怀疑自己的中医学的科学性吗?经验医学是认识论中第一个阶段感性认识的成果。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产生、发展、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认识过程的某一部分给予否定。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表明提问者不明白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产生的正确过程。我们前面曾提到,因为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是由当时的自然科学直接派生出来的,不可能由经验医学直接上升为现代实验医学。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经验医学在认识史上的感性认识的地位及与现代实验医学的内在联系。只不过,它是古代自然哲学的部分的身份,与自然哲学一起向近代实验科学转化,并成为近代实验医学的基础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基因与个体生命的关系作比喻:父母生育了我们,我们以为是父母的身体变成了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父母的身体是由上一代基因增殖分化而来,这个机体一旦形成,只能走向死亡,只不过在父母的身体死亡之前,基因离开他们的身体,又发育成了我们。我们与父母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和父母都是基因的产物,是基因的依据,是基因的房子。这个观点,出自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与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相联系,产生了一种为许多人接受的流行的说法,即: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这种说法企图以中医与西医无关系来避免对中医的否定。既然无关,既然无可比性,可就无所谓谁科学,谁不科学。然而,研究科学的人都知道,任何结构的物质只能有一种与该结构相对应的运动规律。不可能有两个。这在哲学上也形成一个规律,就叫做结构与运动的相关性。如果我们现在承认中医学与西医学是说明同一个生命结构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理论体系,那就等于实际上承认,这两种医学中一定有一种是不科学的。而这种说法实际上增加了否定中医的可能性。为此,我认为,还是将中医学视为认识史上的一个阶段,以此来保证它的科学地位更好些。
低调行者:杨主任,你的后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结合得如何呀??你得所谓得干细胞理论渗透了什么自然科学理论呀??呵呵,你重来就是把自己弄得太高,好得,我到你们网上把你们的身份摘下来,看你在这里说我搞不清民间,在zf
http://www.cmia.info/AboutUs.asp
CMIA-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简介
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分会(CMIA--China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是从事研究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应用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民间学术团体,是国际医药信息学会(IMIA--International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的成员,是中国在该国际组织中的唯一代表。学会也称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分会,于1981年成立。其学术活动一直得到电子部、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等领导部门以及中国电子学会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目前,学会有会员5750多人,83名理事,专业委员会31个,地方学会23个。
医药信息学是近年来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医药信息学探索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医药信息学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医学和药学的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医学和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曾先后于长沙(81)、西安(83)、昆明(84)、厦门(87)、大连(91)、武汉(94)、承德(97)、苏州(99),召开了八次《全国医药信息学大会》,进行全国性地学术交流。出版论文集十册,汇集论文1680余篇。1983年被"国际医药信息学会"接纳为国家会员,并于1989年主办了《第六届世界医药信息学大会》。1990年在北京主办了第一届中日医药信息学会议。1997年在日本神户举办了第二届中日医药信息学会议,1999年在苏州举办了第一届中日韩医药信息学会议,国际间交流论文500多篇。
我的反对意见没有新意??哈哈,你只要把那些问题自己弄清楚了,就知道你的所谓理论没有依据,很多是唯心的凭空想象而已——譬如你的所谓干细胞理论。披着好看外衣的垃圾理论而已!!!
杨鸿智:在我们中国,一切学会组织都是民间的群众组织,像《中华医学会》也是民间的群众组织.但是,这样的学会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立的,甚至学会的领导人也都是政府安排的.所以,我们中国人称这样的组织是半官方组织.如果谁真的按字面去理解,认为这些组织是民间的群众组织,实在是天真.我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医生,一个在省卫生厅科教处工作十年(医学会的政府主管部门)的人,我想,我的理解不会错吧.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你尽可以随便贬低,但是,我想,大家心里是明白的.其实,我所宣传的是后现代理论医学这个知识,这是主要的事情.我只是担心,你为了"斗气"放弃了学习后现代理论医学这个新知识,就不值得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 05:23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39篇  后现代科学的发现(6)—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后现代主义传布到科学界之后,自然科学研究者发现,现代社会是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的诸多弊端,均来源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机械论的思想。这样,反对现代性的社会运动就转变成在自然科学中如何反对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问题,要反对机械论,必须要有一个武器,当人们回顾科学发展史,希望在科学界找到一个能批判机械论的工具时,发现这个工具早已存在了,这就是系统论科学,而当后现代主义拿起系统论作为工具批判现代科学的机械论时,也就同时使系统理论与现代科学分离开来,使系统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人所知,并走了脱离现代科学独立发展的道路,后现代主义将系统科学命名为“后现代科学”。当后现代主义与系统理论结合之后,后现代主义就完全摆脱了对现代社会消极抵抗的破坏者形象,而走上用系统理论建设更美好社会的道路,因此,现在社会公认,这样的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目前,美国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雷•格里芬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下面我们就依据由他主编的《后现代科学》一书,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进行初步介绍,从中也就了解到后现代科学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后现代科学在后现代主义发展前景中的重要地位。
下面就是他主编的《后现代科学》一书中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进行介绍的有关内容:
正是现代性及其在西方世界所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构成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存在依据。也正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奠定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存在价值。首先,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哲学的二元论和还原论。它认为,坚持二元论和还原论的现代哲学家是一种“祛魅的哲学”。正是这种哲学最终导致了世界和“自然的祛魁”,所谓“自然的祛魅”是指否认自然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由于这种否认,自然被剥夺了其丰富的属性,被抽象为“空洞的实在”。在这个过程中,由伽利略所创始,继而被笛卡儿所完善的分析的方法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分析方法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发展史上功不可设。但它毕竟是一种有限的方法。一旦将这样一种有限的科学方法非法地升格为哲学方法,夸大为无限的方法,就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还原论。还原论要求将事物从复杂还原到简单。从多元还原到一元。根据这种方法,要了解事物的真象,就必须尽可能地了解构成事物的最简单的基本粒子或“终极粒子”。它是事物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它代表着存在本身,是存在的存在。它的特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性。在终极粒子中是没有精神的位置的。它排除了色彩、声音、结构或质量这样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
这样一种理论和方法实际上是“机械的”。由此产生的世界观便是机械论的世界观。机械论的第一要旨就是尽可能地将世界还原成一组基本要素。第二,这些要素彼此之间基本上是外在的,它们不仅在空间上是分离的,而且每一要素的基本性质彼此之间也是独立的。第三,由于要素之间仅仅是通过彼此推动而产生机械的相互作用,因而其作用力难以影响到其内在性质。在过去的年代里,机械论一直是行之有效的,而且,现在在某些领域中也仍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并不能因此将它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事实上,尽管机械论的拥护者们也承认这一原理是有局限的,它在许多方面有待改进,但仍不恰当地将之夸大为唯一普遍适用的方法。他们声称:所有事物最终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处理。并认为“如果我们运用了这种方法,我们便可应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则向这种机械论哲学进行了挑战。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机械论世界观的挑战武器是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后现代有机论坚持认为,所有原初的个体都是有机体,都具有哪怕是些许的目的因。一切事物都是主体,它们都有内在的联系。从目的论意义上看,所有的生物都是生命的核心,都有其自身的利益,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整体主义则认为,我们之所以对保持一个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健全的生命圈关怀备至,是因为这样一个世界远比一块溶化的岩石更有价值。但是,除非我们能够说出,从哪种观念上它更有价值,否则,这种信念很难于理解。这种使整体主义者认为生命的价值高于岩石的价值的观念,便是“整体的观念”。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以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进一步对机械论的还原论进行了质疑。生物学中的机械论认为,有机体从单个的受精卵发展为一个复杂的生物有机体,这一过程与汽车从零件组装成整车没有什么两样。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发育着的青蛙胚胎早期切下其肢体的雏形,摇散其细胞,然后随意把它放回原处,一条正常的青蛙腿还会发育出来。位于某一位置的细胞并不是注定要成为某一部分,任何细胞都可以依其整体环境而成为腿(但不是眼)的一部分。机器的零部件可以拆散和重新组装,而胚胎与此不同,它的各组成部分的形成似乎是由它们在胚胎发育的关键时刻的空间关系所决定的。据此,菜沃丁质问道:“如果发展真是事物间关系的产物,那么我们如何能将关系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还原成为一组可操作的规则呢?我们又如何使用那种属于笛卡儿式分析的实验方法来达到这一点呢?”
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昭示人们的是:我们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中,而且包含在自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世界观的人类中心主义。根据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并有权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掌握和控制自然,甚至随心所欲地塑造自然。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的理解基本是为了如何征服自然、超越自然,而不是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告诉我们:从思维方法上看,“我们首要的错误是假设我们能够把某些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事实上,我们对于作为整体的宇宙的任何认识都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抽象出的结果,这种方式有时极为便利,也很有功效。但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它的局限性,陶醉于一时之得,便会导致盲人摸象的境地,其结果是可悲的。有鉴于此,奥德姆教授强调指出,任何一个层面上的发现,都有助于另一个层面上的研究,但绝不能完全解释那一层面上发生的现象。当某个人目光短浅时,我们可能会说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许,阐明这种方法的更好的方法是:“要理解一棵树,就必须研究树所构成的树林,和构成树的细胞和组织。”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来源于它所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一个有机体和无机体密切相互作用的无止境复杂的网络。”  《后现代科学》序言P4-10
关于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科学产生经过和内容的介绍,此处就无需叙述了,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在《后现代科学》一节中有专门的介绍。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科学的结合,对后现代科学起了一个宣传作用,使人们认识到后现代科学与机械论的现代科学有什么不同,并促使后现代科学脱离现代科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现在,后现代科学还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但后现代主义却已经为大家所熟悉(当然对中国来讲仍是陌生的),通过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科学的宣传,能帮助后现代科学的更快普及。
《论坛反应与交流》
《博客中国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
江湖破:要将科学纳入一种主义?不敢想象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可怕。 具偶所知,科学史对科学不是以古典,现代来论述的,何来后现代?还主义? 你发明的吧? 一个概念当它超出其源定义时往往会产生谬误,特别是就科学而言!
杨鸿智:后现代科学,或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正如本篇文章所介绍的那样,这个概念是美国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雷•格里芬发明的。现在,大卫•雷•格里芬这个名字和他的书《后现代科学》,是在世界科学界很著名的。在这里,我只是向我国的医生们进行一个介绍,希望大家也能够有这方面的知识。我怎么敢说是自己发明了后现代科学这个概念呢?如果你看过本文章还这样说,这就不能用简单的玩笑来理解了。至于科学与主义的关系,我认为科学当然是有主义的。现在,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有两种主义的科学,一个是机械论的科学,另一个是辩证法或系统论的科学。你所说的凌驾与一切思想之上的科学,实际上不过就是机械论的科学。机械论科学的信仰者认为除了机械论科学以外再没有科学存在。而且人的正确思想也只能是这个科学的产物。但是,在机械论科学产生以前,人类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而机械论科学也正是这个历史的产物。现在简单表这个态度,在后面的文章中会有详细的说明,请大家注意收看。
《三思论坛 > 地宫 > 城隍庙 》
snorri三叶虫:大师啊!!!在下五体投地!!佩服啊,专业得不能再专业了!!
《精品文化论坛>四海搜奇》
Guojun(论坛管理员):您的理论专集非常棒,由于本版块和您的主题不对应,因此把您的<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移动到“我的博客”版块了,本版的专集继续保留,新对应的专集板块请进:
http://www.009bbs.com/thread.php?fid=4
或者直接进入您的文集:
http://www.009bbs.com/read.php?fid=4&tid=17
(请以后直接在新的文集的位置续接您的论文,谢谢!)


作者: 炎黄子孙    时间: 2005-6-2 11:4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两年前,当胡松华因重症心脏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时,已经62岁了。手术非常成功,医生、媒体和他周围的人纷纷向他贺喜,说在他身上创造了医学科学的奇迹——因为他是当时国内成功接受别人心脏年龄最大的人。两年后的今天,这个和那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同名同姓的老人,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手术后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他深感当初这场“以生命为赌注换来的医学奇迹”是否值得,他一度甚至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他说他每个月必须付出8000元的药费,以防止那颗来自异体的心脏被他自己的免疫系统“谋害”。

西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能是属于在几千之前黄帝内经就已经定义为的:下工
也就是最初级的医学,
用中药来彻底根治第一杀手病,就是等于"伪科学"?
有病还是没病?
作者: 炎黄子孙    时间: 2005-6-2 11:5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医院不再赔本赚吆喝》
  
前些天,多位心、肝、肾三大脏器移植者齐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望着这些健康、乐观的昔日患者,曾为全国最长寿的“换心人”杨玉民主刀的夏求明教授等专家预言,器官移植将在新千年里成为寻常手术。7年前,患晚期扩张性心肌病、生命垂危的杨玉民,在这里接受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一年,他重操刀卖肉,第二年喜得“千金”,目前仍是我国最长寿的“换心人”。26岁的张胆是该院第二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已安度两年零九个月,生存质量很好。主持手术的普外科主任韩德恩教授介绍说:“张胆现在可以轻松地从一楼跑到四楼。有一次他去帮一位护士买自行车,他竟然骑着自行车把她从十几里外的商店驮了回来。”哈医大二院普外科教授陈昭民说,目前器官移植还是常规疗法无望后的救命手段。相信在新的千年里,越来越多的适应症患者,可以更早、更主动地选择器官移植,以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生命科学是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命运动是属于生物质运动规律,中药[90%]较多的也是属于生物质,也是属于生物质运动规律的,
因此,治疗人类的生命疾患,唯中药生物质为第一选择!
西药是化学物质,西医外科是人类的科学技术,而不属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更不属于生命生物质运动规律,而是属于以人类的科技智慧来粗暴干涉自然规律的产物.
所以,中医药一定是要复兴的,人类的医学科学一定要回归于自然!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0篇  后现代科学(1)— 自然科学从机械论向非机械论的转变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现代实验医学向后现代理论医学的飞跃,必须吸收现代自然科学的系统理论,以系统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可是由于行业分工的限制,医学研究人员大多数人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理论的产生知之甚少。为此本小节就该问题做一专门的简明的回顾,以帮助读者对这方面内容有所了解。
一  文艺复兴与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欧洲文化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和罗马。其中尤以希腊为主。公元五世纪左右,欧洲北部野蛮民族南侵,公元410年西罗马灭亡。134年后,东罗马灭亡,欧洲进入野蛮的中世纪。欧洲古代优秀的科学文化知识保存在巴尔干半岛的拜占廷帝国。公元五世纪时,西亚的阿拉伯人还属于落后的游牧民族。公元六世纪诞生伊斯兰教,并统一阿拉伯建立了一个地处西亚、北非,直至欧洲西班牙的阿拉伯大帝国。拜占廷的希腊文化遗产被阿拉伯人继承保留下来。再加上中国古代文明的西传,阿拉伯成为当时世界的一个文化中心。从公元11世纪开始,欧洲发动“十字军东征”。名义上是以基督教的旗号进行圣战,夺回被伊斯兰教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其实是一场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战争进行了二百年。在这漫长的战争中,欧洲不但掠回来阿拉伯人的财富,同时也把保存在阿拉伯的古希腊文化遗产带回欧洲。同时还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此基础上,欧洲开始了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自然科学也随之诞生。欧洲也因此从封建社会进行资本主义社会。
二  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自然科学可以说是从伽利略开始,到牛顿完成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统一的基础。因此常用牛顿力学,或经典力学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代表。现代自然科学的特点是机械唯物论的思维方法。即:世界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特殊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可以认识的。人类认识物质的方法是分析的方法,即任何一个复杂的大的物体都可以分解成简单的小的物体。认识了简单的小的物体的运动规律,再将这些规律综合起来就可以解释复杂的大物体的运动。这样就得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两条基本的原理,或称为思想方法,第一个称为“决定论”,即任何事物肯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如果你还没有得到,你只要再继续寻找。第二个是“还原论”。即大的事物可以分解成小的事物,并可以用小的事物来说明大的事物。
三  非机械论物理学的开端 — 相对论
20世纪刚开始,爱因斯坦就以其相对论打破了牛顿机械论的一统天下。开创了非机械论自然科学的新时代。牛顿力学有一个不变的参照物,就是地球,或地球上观察物体运动的人。而任何没有地球或人直接参与的其他物质之间的运动,必须转换成标准参照物的运动,这样才能被我们人类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消了牛顿力学中这个永恒不变的参照物。不论任何物质之间的相对运动,都可彼此之间互为参照,直接进行计算。同时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光速不变和光的波粒两重性原理。粒子运动是间断的,波,物质运动是连续的,在牛顿经典力学中这两种运动属于完全对立的两种形式,是不可能有同一个物质中存在的。而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的波粒两重性,即光子运动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不能确定光子只有哪一种运动特性。在这之后,是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牛顿经典力学完全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他们发明了统计理论和概率论。因为在微观领域中的高速运动,无法确定物质粒子的确定位置。只能有一个统计的概率。并将这个发现总结成一个叫做“测不准原理”的理论。即对于微观高速运动的基本粒子,当你准确测量其速度时,空间位置即不能确定。而当你准确测量其空间位置时,其速度又不能确定。(电子云)以上两项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彻底否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决定论。动摇了人们对经典力学的迷信和崇拜,为自然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和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因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从实证科学的出发点开始研究的,所以,应该称它们为实证科学。可是,因为它们又否定了实证科学,开创了非确定性的系统科学,所以,又可以称它们是系统科学。其实,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既不是实证科学,也不是系统科学。它们是介于实证科学和系统科学之间的过渡性科学。正因为如此,后现代科学把爱因斯坦称为“经典力学的最后一人,也是后现代科学的第一人”。爱因斯坦打开了物质世界一扇新的大门,发现物质世界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可是,作为机械论教育出来的研究者,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此,他用自己的后半生研究如何将二者统一的“统一场论”。当然,这是不能成功的,因为这两种物质是根本不同的。现在,我们中国的实证论者仍然希望用机械论来处理包括复杂系统在内的所有物质。可想而知,他们也不会成功的。但是,爱因斯坦的失败具有神秘和悲壮的色彩,而我们的机械论者却不会得到爱因斯坦那样的光环了。虽然是同样的事情,但是其间相距了整整100年。100年的时间都不能让我们觉醒吗?这样的麻木是应该受到惩罚的。特别是这其间已经有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问世。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丁香园》
yunxiang云想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贴错板了吧
biodna丁香园超级版主:也不算走错地方,【科技与人文】子版干的就这事:与科技相关的人文、事件、思维、方法论。谢谢杨鸿智老师的一直支持!
杨鸿智:我不知道这位网友在医科大学里是否学过数学,物理,化学.如果也学过,是否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贴错板了吧>这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事例,说明我们现在的许多医生已经把医学与自然科学隔绝到什么程度.而实际上自然科学是医学的源泉和母亲.我们的老师之所以在我们一进入大学的时候,首先教我们数学,物理,化学,就是为了使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源泉和母亲.现在的事实表明,我们到底还是忘记了.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希望大家重新记起我们的源泉和母亲,并且,从她那里得到启发和力量,解决我们现在医学所遇到的困难.谢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1篇  后现代科学(2)— 爱因斯坦生平简介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
爱因斯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知名人物。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再一次为我们的医生做一个介绍。特别是我们把爱因斯坦作为后现代科学的第一人来介绍,这是其他介绍文章所没有的新观点。我们介绍的顺序是:生平,相对论。后现代科学。
这一节是生平,这里选用《上海•小智点科普网》上的一篇文章,其特点是全面,通俗,有趣。下面请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父亲和叔父在那里合办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
     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继续在慕尼黑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学校窒息自由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主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身去米兰。
     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
     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两年后才找到固定职业。
     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
     1902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
    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
    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至1933年。
    1920年应H.A.洛伦兹和P.埃伦菲斯特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
    回德国不到四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他经过8年艰苦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A.S.爱丁顿等人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
    1933年1月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任新建的高等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
    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二、科学成就
    1.早期工作
     爱因斯坦早期的工作主要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方面,在1900-1904年间,他每年都发表一篇论文发表在德国《物理学杂志》。这些早期的工作为他在1905年辐射理论和分子动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2.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无先例的奇迹。这一年他写了6篇论文,在3月到9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8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在三个领域作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分别是:
    (1)光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
    (2) 分子运动理论,1905年4月、5月、12月他发表了三篇有关布朗运动的论文,为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3) 创立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写了一篇开创物理学纪元的长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理论。这是他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4)质能相当性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揭示了质量(m)和能量(E)的相当性:E=mc2,并由此解释了放射性元素(如镭)所以能释放出大量能量的原因。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40年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3.量子论的进一步开拓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的提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反对。尽管如此,他依然孤军奋战,坚持不懈地发展量子理论。他把量子概念扩展到物质内部振动、光化学现象及统计物理学的研究中,在许多领域中做出了开拓性成就。
    4.广义相对论的探索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感到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惯性系。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即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相等)这一古老实验事实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此后经过曲折的探索终于1915年完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
     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是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时期,类似于1905年,他也在三个不同领域中分别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除了1915年最后建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以外,1916年在辐射量子论方面又作出了重大突破,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科学的宇宙学。
    5.对统一场论的漫长而艰难的探索
     建成广义相对论后,爱因斯坦依然没有满足,致力于寻求一种能将引力场与电磁场,将相对论与量子论统一起来的统一场论,这耗费了他后半生的精力,始终没有完成。

三、趣闻轶事
    1.惊奇
     阿尔伯特到了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父母亲心里着急:“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不,不可能。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他那可爱的小脑袋这样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有多少聪明的怪主意呢!可是他的小嘴为什么不说话呢?”他们请来了医生。孩子当然没有病。不善于说话,不喜欢说话,那不是病。 可是有一天,阿尔伯特似乎真的有些不正常了,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他玩。孩子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不听他的话,照样指着北边。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着北边。不管他怎样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一直指着北边。阿尔伯特惊讶了,他张大眼睛,盯着玻璃下面那根红色的小针。“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的呢?”他想问父亲,可是话到了嘴边,说不出来。他被这神奇的现象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家的好奇心——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这种神怪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发现的幼苗。
    2.韦伯先生的慧眼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有“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青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著名的电影演员查理•卓别林在他的影片《城市之光》于好莱坞首映之日,邀请爱因斯坦夫妇去看。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走出汽车时,许多人发现爱因斯坦来看戏,大家围拢欢呼,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而不是卓别林。爱因斯坦不喜欢这样的场面,问卓别林:“这是什么意思?”卓别林马上安慰他:“这没有什么。”
    3.“相对论”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爱因斯坦太太曾对查理•卓别林讲述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工作的情形。后来卓别林把这事记在他的自传里。这故事倒是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这历史性发现的时刻是怎么样工作的:
  博士像往常那样穿着睡袍下楼吃早餐,可是那一天却什么也没动。我想一定有什么问题发生,我问他什么事使他魂不守舍?
  他回答:“亲爱的!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
  喝完咖啡后,他就走到钢琴前开始弹奏起来。几次停下来在纸上记录一些东西,然后重复地说:“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非常美妙的想法。”
  他说:“这是很困难的,我仍需要进行工作。”
  他继续玩钢琴,并且写下一些东西,这样半小时之久,然后走上楼去他的研究室,并且告诉我不要打扰他,他就一直留在房子里两星期。每天我上楼把食物送给他,傍晚时他就散一会儿步当作运动,然后回来继续他的工作。
  最后他走下楼来,脸色显得苍白。“这里就是我的发现!”他把两张纸放在桌上,这就是他的“相对论”。
  4.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5.上帝与自然
爱因斯坦还在家里接受宗教方面的教育,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爱因斯坦一家是犹太人,但并非极其严格地遵守他们的信仰。有一段时期,爱因斯坦深深地专注于宗教——他甚至在来回学校的路上谱写一些乐曲赞美上帝。这种宗教上的兴趣仅仅持续了一年,当他12岁时,爱因斯坦就不再相信他的老师们所描绘的那种上帝了。然而他从未对大自然的崇高伟大失去敬仰之心,也不希望放弃研究那些比他所谓的“仅仅个人的”东西更加伟大的事物。
6.音乐与数学
爱因斯坦一家为他们的孩子创造了一种快乐、温暖和可爱的家庭气氛,爱因斯坦在整个一生中与他们以及他的妹妹玛亚始终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从这种家庭温暖中继承了某些东西,而这就成为他的性格中最具吸引力的特征之一。虽然他天生就是一个孤独者,但成年后他结交了许多亲密的朋友,写了许许多多书信,与全世界的朋友们分享他的思想和信念。在大多数现在尚存的爱因斯坦照片中,他总是开朗地微笑着。
    爱因斯坦是一位出色而又不同寻常的老师。通常,他会地黑板上写出一个方程式之后停顿下来,在学生们面前长时间地保持沉默,似乎他已陷入了沉思。
    爱因斯坦的父母是一对颇有才智的夫妇。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聪明、活泼、勤奋和充满活力的妇女,而且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她非常重视学习,并鼓励爱因斯坦和他的妹妹在学校勤奋学习。
    回首往事,爱因斯坦记得他是通过聆听母亲弹奏钢琴才开始喜爱音乐的。爱因斯坦的父亲的一位工程师。还在学校读书时,他就已经显示出数学方面的极大前途,但他家太穷,无法送他去读大学。他与其兄弟雅各布合伙经营,1885年时兄弟俩和他们一家迁往德国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并在那里开办了一家工厂。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父对爱因斯坦在科学和数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感到非常高兴。爱因斯坦5岁时,有一次他生病躺在床上,他的父亲送给了一个指南针。这件普通的礼物成为阿尔伯特一生的转折点。指南针内的那根指针从表面看完全封闭、孤立和无法接近,它似乎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掌握着,使它指向北方。他非常激动,以至“浑身颤抖并患了感冒”。虽然他只有5岁,他已经意识到“这些物体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一些东西”。从那时起,他就想要找出这种神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几年以后,爱因斯坦意识到一种类似的神秘事物,这次是与数字有关。他的叔父雅各布一直让他去解许多数学上的难题。每当他找到正确的答案时,他并没有感到高兴、自豪或者满足,事情更像是他已经瞥见了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一个美丽而有序的结构。这种认识引出了“一种强烈的快乐感”,并激励他找出有关数学方面所能发现的所有内容。同样,他对科学也相当着迷。他还缠住父亲和叔父问这样的问题:黑暗是如何发生的?“太阳光的组成成份是什么?”“沿一条光束传播会是什么样子?”
7.小城里的伟人
普林斯顿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学城。它只有几千人口。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退休的时候,就在这里向他的军队发表了演说。一百多年过去了。无数摩天大楼在城市里升起,夺走了城市的阳光。可是,普林斯顿这个小城,依旧是古风纯朴,阳光灿烂。林荫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道路两旁星星点点散布着一些一两层楼的小房子。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每一座房子都象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这里似乎闻不到金圆帝国的铜臭,听不见工业巨人的叫嚣。这里就象莱顿小城和苏黎世湖畔那样娴雅幽静,具有古老欧洲的情趣。
    1933年,一个秋天的下午,街道两旁的树叶已经是金色斑烂。大学生特别爱光顾的那家冷饮店里,只有一个学神学的大学生在吃蛋卷冰淇淋。女服务员坐在柜台后面,没精打采,等着下班。
    突然,玻璃门“伊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女服务员一下子怔住了。这位老先生好面熟呀!她正在发愣,老先生却看了一眼大学生桌上的蛋卷冰淇淋,又点点自己的鼻子。女服务员忽然明白过来了:这是爱因斯坦,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教授呀!大学生也跳起来,跑到柜台边上,抢着要给爱因斯坦付钱。爱因斯坦向他微笑一下,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一枚硬币。女服务员双手接过钱,捧在胸前,嘴里喃喃自语: “这枚硬币,我要藏起来留做终身的纪念!” 爱因斯坦坐到大学生对面吃冰淇淋。这位大科学家还是象小孩子一样爱吃甜食。他用支离破碎的德国腔英语和大学生攀谈起来。大学生巴不得这客冰淇淋永远吃不完。爱因斯坦也在尽情享受着做一个普通人的自由。
    来到新大陆,摆脱了警卫的影子、记者的跟踪和好奇者惊讶的目光,有多么自在! 正当爱因斯坦在小店里津津有味吃着蛋卷冰淇淋的时候,纽约码头上却有成百上千欢迎的人群在等候他。这些年来,爱因斯坦学会了一些脱身妙计。今天,“西部号”还没有进港,一艘小汽船就把他接走了。岸上等着几辆汽车,悄悄地把爱因斯坦送到普林斯顿的一座房子面前。半个小时之后爱因斯坦就溜出来逛马路,开始了在普林斯顿的新生活。
    从此以后,普林斯顿这个僻静的小城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成了科学的圣地。人们到这里来拜访爱因斯坦,旁听他的课,瞻仰他的丰采。爱因斯坦给普林斯顿带来光荣,普林斯顿人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骄傲。他们感到骄傲,是因为这位伟人象个普通人那样,生活在他们中间。你可以看到他嘴里含着冰棍,脚上穿着拖鞋在马路上走过,要是他在田野里散步,你想替他拍一张照,他会耐心地摆好姿势让你拍,等你拍完,再继续他的散步……普林斯顿人尊敬他,热爱他。大学生编了一支歌,在马路上唱:
    谁数学最棒?
    谁爱上微积?
    谁不喝酒,只喝水?
    ——我们的爱因斯坦老师!
    我们的老师饭后不散步, 我们的老师时间最珍贵。
    我们要请天上的造物主,
    把爱因斯坦老师的头发剪短些!
    关于爱因斯坦,流传着数不清的趣闻轶事。每一则趣闻都代表一分敬意,每一件轶事都带来一分爱意。
    譬如,爱因斯坦的心不在焉,就有许多故事。他在比利时王后“御笔”题赠给他的诗的背后做计算。他在鞋店的发票背面写好答词,跑到庄严的授奖仪式上去掏出来宣读。
    有一则故事发生在柏林:一次他在朋友家里,边吃边和主人讨论问题。忽然间来了灵感,他抄起钢笔,在口袋里找纸,一时找不着,就在主人家的新桌布上写开了公式。
    还有一则故事发生在他刚到普林斯顿后不久。 一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秘书拿起听筒,听到德国口音很重的英语。
    “我能不能和院长讲话呀?”
    “很抱歉,院长出去了”,秘书回答说。
    “那么,也许,嗯……你能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什么地方吧!” 当时有规定,绝对不准干扰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连罗斯福总统邀请爱因斯坦到白宫去作客,都要事先征得院长同意。因此,秘书很客气地拒绝回答爱因斯坦住在什么地方。这时,电话听筒里的声音变低了,低得几乎听不见。
    “请你别对人讲,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要回家去,可是忘了家在哪里了。”
    又譬如,爱因斯坦不爱钱财。对于他来说,每一份财产都是一块绊脚石,它破坏人的恬淡心境。在美国这个拜金成风的国家,有这样的品格,也是使人感兴趣的。有一则轶事说,爱因斯坦把一张一千五百美元的支票夹在书里当书签用,结果把书弄丢了。还有一个故事说,人家请他在无线电上讲话,他拒绝了,说他不爱出风头。人家出了一千美元,请他只讲一分钟话,他也拒绝了,说他不需要钱。
    关于他的谦虚、纯朴、善良和幽默,也有许多故事。一个中学生听老师说,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就写信问他一道几何题怎样解法。他果真用颤巍巍的手写了回信,给那个孩子解几何题。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普林斯顿有个十二岁的女孩子,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总是跑到爱因斯坦家里去玩。妈妈发现之后,把孩子骂了一顿,同时赶紧来向爱因斯坦道歉,说女孩子不懂事,浪费了教授许多宝贵时间。爱因斯坦笑着说:“噢,不用道歉。她带甜饼给我吃,我帮她做算术题。不过,我从她那里学到的东西,恐怕比她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还有这样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一家医院要聘请一位X光专家。一个犹太难民来求爱因斯坦帮忙,爱因斯坦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从希特勒铁蹄下逃出来的犹太人,要求帮忙。爱因斯坦给他也写了一封推荐信。这样,一共给四个逃难来的犹太人,写了四封推荐信,去争夺同一个职位。后来,爱因斯坦的亲笔介绍信实在写得太多,那些犹太难民跑到英国、美国的大学里,沾沾自喜地拿出介绍信,还没来得及开口,校长秘书就会给他当头泼一盆冷水说:“行了,行了,收起你的介绍信吧。每人都有这样一封介绍信!”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群大学生说说笑笑,跑来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他回答说:“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紧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了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这样的轶事写不尽,说不完。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8.永恒的神圣的好奇心
在纽约赫德逊河畔,有一所大教堂。白色的石墙上,雕刻着人类有史以来六百位巨人的像。有哲贤、君王、大将、智者,还有十四位科学家,这其中只有一位当时还活着的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现在这位巨人早已退休,但是每天早晨,他还来到高等研究院自己那间斗室里,有时,有几个学生、教授来讨论问题。更多的都是他独自一个人,站在小黑板面前,用苍老的手写下一个个娟秀的小字。这些小字组成一行行公式,代表着宇宙间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最普遍的规律。爱因斯坦想想写写,写写停停,对着这些奇妙的公式出神。这世界显然是可知的——可以从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出发,经过逻辑的推演,找出它的规律来——这是最不可思议的事。这世界为什么偏偏那样秩序井然,而不是朦胧混沌,乱麻似地一团呢?爱因斯坦又陷入了哲学思辨之中。他的感受,仍旧象少年时代第一次读到那本“神圣的几何小书”的时候那样,清新而又亢奋,惊讶而又狂喜。 中午,爱因斯坦步行回家。同事们要用汽车送他,他总是谢绝。他穿一件旧毛衣,象小学生似地,圆领上插一支老式钢笔。一双光脚塞在旧皮鞋里,在街上蹒跚地走过。熟人向他亲切地微笑致意,他也向人腼腆地微笑答礼。有时会投来惊讶的一瞥和饥渴的眼光,那是外来的陌生人。爱因斯坦不去管那些,他只顾走自己的路。
    老年是第二个童年。垂暮之年复归为少小之时。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洒满树荫的街上走过,他的心情和六七十年前那个在慕尼黑大街上歌唱上帝的小学生一样。爱因斯坦仍旧在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理想。
    午睡过后,爱因斯坦处理书信事务,或者接待客人,有时也在书房里工作。梅塞街二楼的书房,两壁排满了书架,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是书。另一面墙壁上,挂着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像——柏林的阁楼书房里挂的也是这两张像——还有一张甘地的像。大窗户开着,把鲜花的芳香迎到房间里,把几片不听话的枝叶也迎了进来。书房和花园连成了一片。爱因斯坦站在大窗户前,看着那几棵橡树。它们婷婷玉立,交构成大大小小的拱门;它们枝叶扶疏,在微风中婆娑起舞。这时,爱因斯坦又会感到惊讶,就象他幼年看着罗盘上那根红色小指针的时候一样惊讶。这里是几个丫杈,象拳头一样有力;那里是几片叶子,轻轻地、快乐地摇动着;还有几个芽苞,露出了它们小小的、嫩绿的芽尖,焦急地,羞羞答答地。
    啊,这自然界的生命,多么美丽、奇妙!单是要理解这几棵普普通通的橡树生命,我们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还差得远呢!这时,爱因斯坦心头又会产生出一种神秘感。这是人类一切感情中最美丽、最深邃的感情。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播种者啊!
    “一个人要是再也体验不到那种神秘感,那种惊异和狂喜交织而成的崇高的激情,那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爱因斯坦想。 他转过身去,回到大写字台前,对着那一大堆草稿纸,自言自语地说:“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有合理的事做。所以,在生活的苦难之中,又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他那合理的事就是为人类服务。为了解宇宙而思索、探求、计算,为和平呼吁,为自由呐喊,这一切都是在为人类服务。
    爱因斯坦步履蹒跚了,思想的行进缓慢了,创造的灵感逃遁了。一般学者到这个年龄,早就退出了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战场。最多不过挂一个校长、主任的名,指挥指挥罢了。可是爱因斯坦象一名老兵,依旧在前线冲锋陷阵。他坐在写字台前,又写下了一行行公式,很快就写满了一张。一张张草稿,又堆成了一小堆,就象半个世纪前,他在伯尔尼专利局里一样。
    爱因斯坦还在搞统一场论。不象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黑暗中摸索,走过许多弯路和错路之后,终于见到了光明。统一场论,这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年,仍然在黑暗中。
    在多年前,爱因斯坦就说过: 我受不了这样的科学家:他拿起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上许许多多孔。爱因斯坦自己的钻头,是决计不朝薄地方钻的。在统一场论上,他找到了最厚最厚的地方。也许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不可能钻透。但是,犹豫、怯懦和爱因斯坦无缘,他永远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他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助手和学生,一个个来了,又走了,只有爱因斯坦坚持在阵地上。他还要继续摸索,迈着老年人蹒跚的步子摸索。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是的,莱辛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在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上,有一颗童心。多少年前,那根小小的罗盘指针所点燃的神圣的好奇心,依旧在熊熊燃烧。在爱因斯坦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普林斯顿举行了盛大的科学报告会,有三百多位著名的科学家出席,向他致贺。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拉比致词说:“什么时候有过另一个人,曾经有过这么大的贡献?……在爱因斯坦以前,在爱因斯坦以后,从来也没有人这样深入地探索、研究过我们关于空间、时间、因果性这样一些人类最本能的观念。” 世界已经不要求爱因斯坦做出新的成绩,爱因斯坦却在生日前、生日后,都拿出了新的科学论文。有人看了他的论文,摇头说:“还是统一场论!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一样,只有数学形式,缺乏物理内容。该结束了!” 爱因斯坦是不是该结束了呢?不,决不结束。他对人说过:“没有统一场论,就没有物理学。如果没有物理学,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1951年1月6日,这位当年的第一小提琴手写信给第二小提琴手比利时王太后伊莉莎白: 我不拉小提琴了。这些年来,听我自己演奏,越听越难受。希望你没有遭到类似的命运。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
    但是,也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打搅他的科学研究。世界和平没有保障,公民权利遭到践踏,这使他无限忧虑。大自然创造出人的生命,人也热爱生命,战争却毁掉生命。这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战争。大自然给人自由活动的天地,人也热爱自由,法西斯分子却要剥夺人的自由。这也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法西斯。
    还有别的事情敢来打搅他。
    那是在1952年,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去世以后。一天晚上,电话铃响了,又是一位记者打来的。“听说要请你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你会接受吗?” “不会。我当不了总统,”爱因斯坦说。“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职位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你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你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你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不,我干不了,”爱因斯坦说。 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杜卡斯去接的。
    “天哪,是华盛顿打来的,以色列大使要和你讲话。”她把话筒递给爱因斯坦。
    “教授先生,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你当总统候选人,你愿意接受吗?”大使说。
    他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之命来向爱因斯坦探询的。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你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现在,梅塞街已经很不安宁了。”
    “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你能胜任的。”
    “不,魏茨曼和我是不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大使的话,是很真挚的。
    “那……,”爱因斯坦也被自己同胞这一番好意感动了。“我怎么办呢?我要使他们失望的。”
    当然,提名当总统,拒绝当总统,这样重大的事情,哪能随随便便在电话上决定呢?11月8日,大使先生走进梅塞街112号的绿色大门。他带来了以色列总理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
    爱因斯坦也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荣誉和颂扬,这腐蚀灵魂的烈酒,爱因斯坦有办法规避,那就是工作。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精神矍铄,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又开始工作了。
  9. 热心于社会正义和人类和平事业的世界公民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只有N.哥白尼、牛顿和C.R.达尔文可以与之媲美。可是爱因斯坦并不把自己的注意力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关心政治。他深刻体会到科学思想的成果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应负怎样的责任。他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他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是非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一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四.巨星陨落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巨星陨落,举世同悲。
    在爱因斯坦去世的前几天还录音对以色列广播,他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分成两个互相对敌的阵营:共产世界和所谓的自由世界。由于“自由”及“共产”这两个词的意义对我很难理解,我宁愿用“东方”和“西方”的权力冲突来说,然而,这地球是圆的,这样“东方”和“西方”的真正精确意义也不能清楚。”
    爱因斯坦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他留下遗嘱,要求不发讣告,不举行葬礼。他把自己的脑供给医学研究,身体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让人知道的河里,不要有坟墓也不想立碑。在把他的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的时候,随行的只有他最亲近的12个人,而其他人对于火化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知道。
    爱因斯坦在去世之前, 把他在普林斯顿梅塞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并且强调:“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他不希望把梅塞街变成一个朝圣地。他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以后的人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最后连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但是正如英费尔德第一次与他接触时所感受到的那样:“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
爱因斯坦——世界为他喝彩
"人们都发疯了,可明天,也许就会把我忘到脑后。人人都谈我,可谁也不理解我。"
  在爱因斯坦完成相对论的研究以后,他病倒了。1916年这年,他写了10篇论文,劳累过度。加之与米列娃长期分居,缺乏很好的照顾,爱因斯坦的身体越来越差。爱因斯坦的医生极力劝说他去瑞士疗养。但他觉得在没有与米列娃解决情感矛盾的情况下去瑞士是不合适的,他拒绝了医生的劝告。
  在得病的这段时间,爱因斯坦多亏得到了艾尔莎的照顾。艾尔莎比爱因斯坦大3岁,她的父亲是赫尔曼的堂兄,她的母亲和波林是姐妹,所以,她既是他的堂姐,也是他的表姐,从小他们俩就很要好,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商人,生了两个女儿,离婚后就带着两个女儿住在柏林。
  病中的爱因斯坦,确实从艾尔莎那儿得到了从米列娃那儿得不到的温情。他躺在病榻上,这位幼时的伴侣坐在身边替他织毛衣。艾尔莎操着一口他们共同的方言,讲起话来带"儿"音,就像小河在汩汩地流。
  在艾尔莎的精心护理下,他的身体明显康复。
  1918年秋,德国的战争使国内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柏林发生了士兵和工人的起义,推翻了帝制,德意志帝国完蛋了,共和国成立了。爱因斯坦非常兴奋,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这场革命的发生,欢呼军国主义、官僚政治的死亡和共和国的诞生。
  战争结束后,爱因斯坦去瑞士探望米列娃和孩子,与米列娃办理了离婚手续。回到柏林后不久,他便与艾尔莎结了婚,这年爱因斯坦40岁,艾尔莎43岁。艾尔莎的女儿与他们一起居住。
  婚后,他们将母亲波林接来柏林。波林长期辛苦操劳,落下了重病,但仍然热爱生活,表现了乐观、活跃的精神。第二年,她去世了。
  战争结束后,科学家们的实验、考察工作又积极地开展起来。爱因斯坦关于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偏转的理论可以开始观测检验了。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发表后,通过中立国荷兰传到了英国。英国科学家爱丁顿看到后,立即准备测量光线的弯曲,验证这一理论。测量光线的弯曲,就要在日全食时对太阳拍照,看照片上显示的宇宙背景中恒星的位置与原先认定的恒星位置之间有没有位移,从而得出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时的弯曲情况。战争还没结束,爱丁顿就为观测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作了准备。
  1919年春,准备工作完毕,奔赴巴西索布腊和西非普林西比的两支考察队出发了。
  几个月后,两支观测队回到英国。日全食的照片表明,太阳背景上金牛星座的星光路线在经过太阳附近时发生了弯曲,弯曲的度数与爱因斯坦计算的结果一致。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起先不相信狭义相对论,后来与爱因斯坦成了好友,他给爱因斯坦打来一份电报,告诉他观测的结果。爱因斯坦看了非常高兴,然后就把电报放在窗台上。这时,有个学生来见他,爱因斯坦就和他讨论起来。突然,他停了下来,拿过电报说:"看看,也许你会感兴趣。"
  学生激动起来:"广义相对论被证实了!"这对它的主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可教授看上去毫不动容呢!爱因斯坦说:"我知道这个理论是对的。"学生进一步问:"假如没能得到证实,那会怎么样呢?"爱因斯坦说:"那我将为亲爱的上帝感到遗憾。"
  1919年11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召开联席会议。人们早已非正式地知道了观测的结果,会场的气氛很特别。当与会者抬头看见悬挂的牛顿像时,更觉得有种异样、难述的感情。
  会议一开始,会长汤姆逊就急切地致词:"这是牛顿以来关于万有引力的最重大的成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这项科学奇迹注定爱因斯坦成为全人类心目中的科学圣人。而我们从相对论的命运中还可以看到另一个"奇迹":狭义相对论,连学童也能弄懂,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却不相信、不容忍;广义相对论,当时全世界的科学家也没有几个人能懂,而全世界的人都崇拜它。
  1919年11月7日,早晨一打开门,爱因斯坦发现自己成了世界名人了。
  《泰晤士报》将川流不息的记者、摄影师引到了哈伯兰大街5号爱因斯坦家。
  谈话、采访、拍照、没完没了的追问、故作深刻的对话、添油加醋的渲染,还有廉价的吹捧,把爱因斯坦全弄糊涂了,也弄得紧张万分。
  爱因斯坦不无感慨地说:"我最凶恶的敌人还是邮递员,我已摆脱不了他的奴役了!"
  那真是可怕的场景!
  每天早班邮件一到,围攻就开始了。他会收到成百上千封讨照片、讨亲笔签名的信。许多信封上连地址也没有,只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收"几个大字。也有一些讨论科学问题的信。有人请他解释空间怎么会弯曲,有人请他证明宇宙怎么能有限,有人请他说明时间怎么能像橡皮筋似地拉长缩短。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小问题,只要教授花费一分钟时间回答。也有请求帮助的信:一个青年学生没有考上大学,请教授在教育部说说情;一个青年发明家的新发明被埋没了,请教授在科学院里讲几句话;一位年轻妇女作为"天文观察者"自荐效力;更有趣的是,有一个人要赠送给他一把价值15000马克的意大利小提琴,爱因斯坦怎么也不愿收下;也有的是要利用他来赚钱,一个烟商准备生产一种爱因斯坦牌香烟,好莱坞一家公司请他去拍电影。
  怀着各种目的和心情而来的人潮使爱因斯坦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痛苦。他说:"人们都发疯了,可明天,也许就会把我忘到脑后的。人人都谈我,可谁也不理解我。"
  爱因斯坦向普通人说清楚相对论,的确不是件容易事。有时,他近于认真地说:"简单地讲,就是这样的,过去按牛顿的理论,如果由于什么奇迹,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消失了,那么,最后还剩下时间和空间;而按照相对论,如果物质都没有了,时间和空间也就没有了。"
  而在给《泰晤士报》写稿时,他半幽默半对社会偏见挖苦地说:"今天,在德国我被称为'德国科学家',在英国我是'瑞士犹太人'。而有朝一日我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时,英国人就会称我为'德国科学家',德国人则会称我为'瑞士犹太人'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对现在的爱因斯坦来说,最珍贵的就是能像一个平常人那样平静地生活。而对他稍有些了解的人,也能发现这个科学伟人确是一个真诚、朴素的人。
  在家中,艾尔莎操持家务的能力很强,地毯、壁挂、窗帘,干干净净。不谐调的是爱因斯坦经常光着脚就套上了皮鞋,甚至就这样去客厅见客人。在大街上,他经常穿的服装是运动装,这对路人来说,服装与主人的身份也不谐调。而赴宴的时候,有时他就穿着便装来了。
  出门旅行回来,满满出去的箱子就空了一半,那空出来的东西呢,他自己也不知道扔到哪个旅馆里了。艾尔莎常常为此抱怨。
  这一次,爱因斯坦回来后,艾尔莎惊喜地发现,箱子里整整齐齐,一件东西不少?quot;是谁帮你整理的,阿尔伯特?"
  他得意地笑了:"没有谁。"停了一会儿,他接着说:"我根本就没打开它。"他要换的衬衣都是从商店里买的,此时身上的那件比他应穿的大了3号。
  有一次,比利时王后邀请他去作客。爱因斯坦与比利时王后有很深的交情,他习惯称他们为"王家",好像他们姓王一样。为迎接他,王后向车站派了一个欢迎团。可欢迎团等了一个多小时,始终没有等到客人,他们沮丧地回到王宫。这时,爱因斯坦左手抱着小提琴,右手提着箱子,正向王宫大门走来。他下了火车,出了车站就自己直接来了。
  爱因斯坦与弹得一手好钢琴的王后等人愉快地演奏了一下午的乐曲后,就留在王宫吃晚饭。晚上只有鸡蛋、菠菜几种简单食品,这显然是为了取悦客人。比利时王宫是令爱因斯坦感到愉快的地方。
  爱因斯坦向往和喜欢的另一个地方是荷兰海滨的莱顿。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掌门人是洛仑兹。洛仑兹退休后,继承他的是埃伦费斯特。洛仑兹开始曾反对相对论,但和爱因斯坦相识后,热情、坦诚的爱因斯坦打动了他,他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埃伦费斯特与爱因斯坦相识多年,他们俩是天生的一对,从思想、感情到爱好都相似,成为挚友。
  爱因斯坦经常去莱顿大学讲课,他更喜欢在埃伦费斯特家作客。在这里,他心情舒畅,可以像孩子一样娱乐。晚上,与主人一家演奏巴赫的小提琴、钢琴二重奏,埃伦费斯特操钢琴。埃伦费斯特夫人为他放了一张桌子,摆有牛奶、干酪、饼干和水果。
  爱因斯坦快活极了:"有了这些,我还需要什么!"
  一个夏季的傍晚,爱因斯坦和埃伦费斯特正在轻松地讨论,突然,电话响了:荷兰女王夫妇和王太后晚上要参加一个典礼,听说著名的爱因斯坦教授正在莱顿讲学,很想见见他。这下可忙坏了埃伦费斯特夫人,埃伦费斯特的礼服压在箱底,爱因斯坦的则远在800公里之外的柏林。她到处打电话,找朋友借衣服。于是爱因斯坦穿了一身借来的紧巴巴的礼服,埃伦费斯特的礼服也是皱巴巴的。两人在典礼上呆了一会儿就想溜走,被王宫侍从?quot;抓"住了,王太后要见他们。
  王太后笑着说:"到底抓住你们了,教授先生。你们不会拒绝和一个老妇人握握手吧?"
  1919年11月9日后,世界各地的请帖潮水般地涌来。出访荷兰后,爱因斯坦风尘仆仆,从一个首都赶到另一个首都。他到处作关于相对论的演讲,也到处呼吁和平、宽容与理解。
  1921年春天,爱因斯坦踏上了访美的旅途。当鹿特丹号船抵达纽约港时,照例是大群的记者在码头等候着他。
当纽约市长走向船边舷梯时,他看到了一个更像是艺术家的人,爱因斯坦的手里提着小提琴。纽约市民在街道两边向他欢呼,哈定总统在白宫会见他。
  在波士顿演讲时,他给人留下了有趣的印象。
  当有人问他声音的传播速度时,他想了一下:"对不起!我想不起精确的数了。"他接着说:"不过,哪一本物理手册里都能查到,没有必要非记住不可。"
  他还到普林斯顿大学讲学,他似乎从此开始了与普林斯顿这个小城的缘分。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美国,与卓别林在一起,受到了人们的狂热欢迎。卓别林说:"人们欢呼我,是因为理解我;人们欢呼你,是因为不理解你。"
  在离开美国的归途中,爱因斯坦应邀在英国伦敦短暂停留。要知道,爱因斯坦推翻和发展的理论的主人牛顿正是令英国人骄傲的英国人;而且,德国是刚结束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敌对国:所以,当爱因斯坦走上伦敦大学讲台时,会场是沉默的,没有往常的热烈,英国人有种冷漠和隔阂的情绪。然而,渐渐地,随着演讲的进行,英国人被这个质朴、真诚的科学家打动了。当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欢呼。
  在伦敦,爱因斯坦来到威斯敏斯特大厅谒拜了牛顿墓,向这位伟人献了花圈。
  爱因斯坦来到了法国,人们更要为此紧张一些。德国与法国间的世仇似乎更深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是第一个在法国公开露面的德国人。为了安全起见,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到国境线来迎接爱因斯坦,并提醒他可能会有极端民族分子和排犹主义者来围攻。果然,警方通知说,巴黎车站外聚集了不少的人,他们便在巴黎郊区提前下了车。后来知道,那是一群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是来欢迎爱因斯坦的。
  在返回德国的那一天清早,爱因斯坦访问了法国东部备遭战争破坏的城镇和乡村。面对颓垣残壁,他再次流露出对战争的无比憎恶,表示应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战争;并极力谴责威胁人类文化基础的法西斯主义。爱因斯坦对陪同他的郎之万等沉痛地说:
  "每一个德国学生,不,全世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到这里来看看。他们会看到,战争有多么丑恶、可怕?quot;
  1922年,爱因斯坦到远东访问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在上海,爱因斯坦受到知识文化界的热烈欢迎。大学生们欢呼着把他抬了起来。爱因斯坦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他曾对这位古代圣人产生深深的敬意,这也是他对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敬意。
  在上海时,爱因斯坦得到消息,他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诺贝尔奖金授予爱因斯坦的问题已酝酿多年,但由于当时有不少人对相对论有偏见,直到1922年秋天,瑞典科学院才决定回避相对论的争论,授予爱因斯坦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并称此奖是奖励他在物理学尤其是光量子方面的研究成就。对此,爱因斯坦既豁达又嘲讽地哈哈大笑。
《论坛反应与交流》
《佛山市一健康论坛 →  健康讲座、医学交流》
清枫:好齐全,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关于爱因斯坦的书,但是这一节看到了我在那本书上看不到的知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2篇  后现代科学(3)— 爱因斯坦《相对论》浅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会感觉爱因斯坦《相对论》离我们太遥远了。不可能理解,也没有必要去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了解了《相对论》所说的宇宙的复杂性以后,我们就可能感觉到,我们用简单的物理化学来说明生命是否有点太幼稚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感觉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离我们有多么近。当然,我们还是要承认现实,因此我这里选择了一篇为中小学生读者写的科普文章。了解的具体深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去了解这个知识。下面请看文章原文。文章来源于网上。(具体网站没有记录)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原理已经快一个世纪了。它的这一理论曾被当时很多人认为纯粹是一种怪诞的异想,而现在早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石。就象没有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现代物理学不能存在一样,没有相对论,现代物理学也不能存在。没有相对论,大量的物理现象将不可能得到解释。粒子加速器的设计和原子反应的计算,都是建立在相对论的基础上的。相对论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但是遗憾的是,相对论的原理除了少数专业人员,却很少有人知道,特别是对我们的中小学生读者,这一理论则显得格外艰深。
    我们希望我们正在刊登的这篇文章能够简明而通俗地向少年读者介绍有关相对论的一些基本原理。也希望读者不要认为相对论就是主张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相对的。相反,读者肯定会发现,象任何其它正确的物理学理论一样,相对论告诉我们,客观真理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趣味转移的。当摆脱了一切关于空间、时间和质量的陈旧观念之后,我们就会对世界的真正本质有更加深入的洞察和理解。
1. 我们常见的相对现象:是左还是右
    我们都知道,天安门城楼前面是一个大大的广场,假如有人问你:天安门是位于广场的哪一边——左边还是右边?你很难马上回答好这个问题。如果你面朝东方,那么,天安门是在左边;但是,如果你面朝西方,天安门是在右边;而如果你面朝南方或者北方,则天安门既不在左边也不在右边。也就是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必须明确一个相对的方向。说一条河流的右岸,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这是由河流水流的方向来决定的。同样,我们可以说,汽车沿公路右边行驶。因为车辆的来往可以表示一个相对的方向。因此,“左”和“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只有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作为根据的情况下,这一对概念才有意义。  
    《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以地点或者位置而言。当北京是白天时,而纽约却是黑夜,这是毫无异议的。仅仅说白天或者黑夜就是相对的概念,因为不指出具体的地点,你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相对的现象看来似乎是绝对的
    当我们观察某一物体时,如果稍微改变观察点,角度也就随之产生相应的改变。由于这种情况,角度法常被用于天文学。星图表明星球之间的角距,即从地球上观察其它星球之间的距离时的角度。无论我们处于地球上的任何位置和任何不同的观察点,我们观察到其它星球之间总是处于同样的距离,这是由于我们与这些星球之间有着极大的、甚至是难以想像的距离。同如此巨大的距离相比,我们地球上从一点到另一点移动的距离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而我们就很容易忽视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不同的角距就会被认为是绝对的。如果我们将观察点所处的范围扩大到像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这样大的空间,那么从不同的观察点所观察到的结果,其变化就相当可观了。但是,这一变化还不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我们把观察点移到另一个星球上,比如说,移到天郎星上,情景就会彻底改变。这时所观察的角度都将和原来的观察角度绝然不同了。而且我们还会发现,那些远离我们的星球之间的距离,有些比我们从地球上观测到的它们之间的距离近了,而有些星球之间的距离则更远了。
    《绝对的现象实际上却是相对的》
    我们常说“上”和“下”。那么,这两个概念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呢?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这一问题会给以不同的回答。当人类还处在不知道我们的地球是圆的,而把他设想为一个扁平的锅饼似的东西的时代,垂直方向被认为是一个绝对的概念。那时人们设想,在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上,垂直方向总是相同的,因而也就把“上”和“下”说成是绝对的是很自然的事了。后来,当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于是“垂直是绝对的”这一概念也就自行淘汰了。的确,由于地球是圆的,垂直线的方向实质上是由这条垂直线通过的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而定。处于地球的不同点,垂直方向也将不同。自然,“上”和“下”这两个概念因此而失去任何绝对意义。
    《任何一句话都有意义吗?》
    显然不是这样。即使我们以严格的语法规则将几个词组合起来,这种组合的结果也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例如:“水是三角形的”这一句话根本是荒缪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荒谬都是显而易见的,情况往往是这样:一种初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法,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就会发现是错误的。
     《违背“常识”》
    上面谈的情况今天对我们来说已是十分明显的,根本不会有任何怀疑。尽管如此,我们由历史得知,人类并不是很容易就认识到“上”和“下”的相对性。如果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相对现象没有明确的认识,就很容易将某些纯粹主观的感觉,认为是普遍真理或一般规律(关于“左”和“右”的关系就是这样)。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反对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的某些谬论,是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那时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如果说地球是圆的,人们怎么能倒着身体走路呢?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忽略了垂直方向的相对性,而垂直方向的相对性是基于地球是圆的这一客观真理。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垂直方向的相对性,而把它看作是绝对的,那么,在北京的人就会认为在纽约的人都是倒身体走路的;同样,在纽约的人也会认为在北京的人也是倒着身体走路的。这样说是毫不矛盾的;因为垂直方向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概念。只有我们涉及到地球表面上相距相当远的两点时,如北京和纽约两地,我们才会感到垂直方向的相对性的真正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相隔很近的两点(比如北京的两幢房子)加以考虑的话,我们就有理由说,所有同着两幢房子分别垂直的线是相互平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垂直就是绝对的了。上述情况表明,在我们地球上,只有当涉及到整个地球表面积这么大的区域时,使用绝对垂直这一概念,才会导致荒谬和矛盾。上述情况的讨论结果又表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概念都是相对的。这些理论也表明,只有我们规定出具体的观察条件,这些概念才有意义。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0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2. 空间是相对的
    《位置的相对性》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介绍的那样,人们在言谈中,总是喜欢运用绝对的概念,但实际上这种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的道理,宇宙空间的位置,这一概念是相对的,当我谈论一个物体在宇宙空间的位置时,我们的言下之意总是指该物体与另外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如果没有其它物体,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例如,当我们说:有两颗星球在天空中重合,这个说法同样包含着相对意义。只有具体说明这个现象是从地球上观察到的,这种说法才有意义。
    《物体的运动》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物体在空间的移动。这一概念同样也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说,某一物体移动了,我们是特指它与其它物体的相对位置改变了。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两个位置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我们会发现这一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方式。例如,一个人从正在飞行的飞机上抛下来一块石头,对这个人来说,石头是沿着直线落向地面的,但对站在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则是一条抛物线。那么,这块石头究竟是怎么运动的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个物体沿着抛物线运动的轨迹形状同样也是相对的。这个道理和古诗中描写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一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定义静止状态》
    外力能够影响物体的运动。对于这种外力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就会对这一现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假设在我们面前,有一个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由于我们的观察点不同,这一物体就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动。十分明显,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对于观察者来说,自然是最适宜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考虑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运动情况,给静止状态下一个定义:一个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参照系与惯性系》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来说的。要说明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定另一物体作参照,这种用作参照来说明其它物体运动情况和位置的物体,通常叫做参照物体,也叫参照系。我们已经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但是,经典物理学认为存在着“绝对静止状态”。为了得到这样的状态,设想使一个物体尽可能远离那些可能作用于它的其它物体,作为参照系来观察和研究运动的特性。我们把这样的一个参照系叫做“惯性系”。如果在另一参照系里观察到的物体运动与我们在惯性系里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方式不同,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说,那个参照系本身是运动的。
    《火车在运动吗?》
    假如当一个参照系由于外力的作用而运动,在这个参照系里物体的运动规律会发生改变吗?要回答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坐上一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如果你向空中抛一个球,你的手仍在远处不动,这个球仍然会落到你的手上,并不会因为火车的运动而斜落到别处。这种情况与在静止火车上观察到的情况是相同的。当火车的速度有增减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改变方向,我们也会马上感觉到。火车突然向右转弯,车上的人会向左倾,如果突然向左转弯呢?车上的人就会向右倾。总之,我们可以作下面的结论: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同一个惯性系(处于静止状态的参照系)相比较,我们很难发现在他们中的物体运动情形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运动着的参照系的运动有所改变(加速、减速或者改变方向),这种变化立即就会对其中的物体产生作用。     
    《静止状态永远消失了》
   前面我们由实践证实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对其中的物体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一令人惊异的事实,迫使我们必须修正我们对静止状态这一概念的解释。这就是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无不同。因此可以认为:相对于一个惯性系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这就告诉我们,绝对静止状态是不存在的。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无数各种不同的“静止状态”。这就是无数相互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处于“静止状态”的参照系,只是其运动速度不同罢了。所以,静止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既然静止状态是相对的,那么每当我们观察某一物体时,必须指出,该物体是相对于哪一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因而我们不能把运动作为一个绝对的概念。对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观察和探讨,使我们明白了自然界的一条重要规律:在两个处于相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里,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相同的。这一规律通常叫做相对性原理。
    《惯性定律》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表明:一个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惯性定律。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定律往往被掩藏在某些现象背后,只是我们不能直接而明显地认识它。根据惯性定律,一个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甚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它应永远保持其运动状态。但是我们的观察表明,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它必然处于静止的状态。解释这个谜的关键在于这样一个事实:通常我们看到的物体,都受着某种外力的作用,这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破坏了观察惯性定律所需要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必须没有任何作用于物体的外力。运动相对性原理的发现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这一原理的发现,物理学根本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情况。
    《速度也是相对的》
    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如果并不指出某一物体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只是说,该物体以一定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概念。
    于是我们发现,速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不同的参照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然而速度的每一种变化,无论是由加速、减速或者方向改变而引起的变化,从意义上却都是绝对的,而并不因我们观察时所处的不同参照系而有所不同。
3. 光的悲剧
    《光的传播并不是瞬时的》
    我们已经讨论了运动的相对性以及可能有无数个惯性系的存在,在这些惯性系里,物体运动的规律都是相同的。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运动,乍看起来同我们建立的原理是矛盾的。这就是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这一巨大的速度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这是因为我们通常熟悉的速度要比光速小得多,他们之间的差异非常悬殊。例如,在我们知道的与之有关的物体运动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速度是很大的,但尽管如此,地球旋转的速度也只不过是每秒30公里而已。
    《光速可以改变吗?》
    光传播的巨大速度,其本身也不是什么奇特的现象,但令人惊奇的是光速的永恒不变性。我们能够人为地加大或者减低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甚至可以增减枪弹的射速。我们只需要在子弹前方,放置一个沙箱,子弹穿破沙箱后,其速度就会减低。光传播的情况就不同了。让我们在一束光线通过的途中,放置一个玻璃盘子。因为光通过玻璃的速度,要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小。按常理说,这样一来,这束光传播的速度就会降低,但是,光线通过玻璃以后,它又恢复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子弹的速度主要由于枪内的构造和弹药的特性来决定。而对于光来说,不管是什么光源,光的速度总是相同的、不变的。由此我们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有其非常重要的特性,即光速不可能加大或者减小。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会被动摇吗?》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特性,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之间似乎产生了矛盾。设想有一列以每秒24万公里飞驰的火车,我们乘上这列火车的第一节车厢,在最后一节车厢里同时打开一盏电灯。这时测量电灯光从车厢一端向另一端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很容易推断出一种“奇特”的现象。相对于每秒24万公里的火车来说,光看起来仅以每秒30万-24万=6万公里的速度传播。这似乎是光必须追赶第一节车厢。如果,位置相反,我们在火车的第一节车厢安置一盏电灯,并测量出光到达尾节车厢所需的时间,这时的速度就是24万+30万=54万公里。于是在一列运动的火车上看起来,光传播的方向不同,其速度也不相同。而在一列静止的火车上,光传播的方向不同,速度却是相同的。子弹运动的情况完全不同。假如在运动的火车上打枪,不管子弹运动的方向同火车运动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相对于火车子弹的速度总是不变的。事实是这样的:子弹的速度是由枪的射速决定的,而光的速度却并不会因为灯泡的运动情况而改变。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的传播速度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相矛盾。相对于运动的或静止的车厢,子弹的射速都是相同的。而在一列以每秒24万公里的速度飞驰的火车上,光传播的方向同火车运动方向相同时,光的速度是在静止火车上的1/5。而当光传播的方向同火车运动方向相反时,光的速度是在静止火车上的1.8倍。这同我们在上一节所介绍的相对性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1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由实验做出决定》
     面对这一矛盾怎么办呢?在提出这一情况的看法和意见之前,先让我们考虑下面的这样一个情况:光的传播同运动的相对性之间的矛盾完全是来自人们的主管臆造。必须承认,这一主观臆造在某种情况下,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相信主观推断,就会成为那些试图从脑袋里生成自然规律的古代哲学家。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解释世界,有朝一日,客观世界将成为一个面目全非的东西。实验是一切物理理论的最高鉴定者。因而我们不应把自己束缚在空泛的议论与想象之中,因而必须投入到实验的实践中去。实验将会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光实际是如何传播的。我们的实验将因为这样的事实变得比较方便:我们自己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运动的物体。地球绕着太阳转,它的运动不是直线的,因而相对于任何惯性系,它不可能处于恒久的静止状态。与一个参照系相对而言,地球在二月是静止不动的。但到了七月,地球又肯定是处于运动之中了。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旋转的方向改变了。实际上,我们在地球上研究光的传播,是在一个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运动着的物体上进行的,这一条件对我们的研究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前面我们讨论过光在一列运动中的火车上传播的情形。那么我们的地球是否和这一运动中的火车一样呢?我们曾设想,那列火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地球却是沿着圆形轨道运动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地球看作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观察的的观点考虑,这其中存在误差,但这一误差是极其微小的,甚至小得很难观测出来。既然我们把地球比作火车,我们自然会想到:光在地球上的传播情形应该和光在火车上的传播情形相同,即光沿不同的方向传播,其速度不同。
    《相对论被证实》
    1881年,美国实验物理学家A•麦克尔逊作了关于上述问题的实验。A•麦克尔逊以高度的准确性测量了光沿着不同方向传播的速度数值。为了探测预想中的微小差别,A•麦克尔逊使用了非常精确的实验设备,他的实验精确性很高,他测量出来的速度差别比预想中的差别要小得多。A•麦克尔逊的实验,以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又作过多次。他的实验得到了出乎预料的结果。在一个运动着的参照系里,光的传播情形同我们在前面推想的恰恰相反。A•麦克尔逊发现,在地球上,光向任何方向传播,其速度都是相同的、不变的。在这一意义上,光的传播使我们联想到子弹的飞行。前面我们曾经设想,在一列运动中的火车上,子弹运动同火车的运动无关。同车厢相对而言,子弹向任何方向运动,其前进速度是相同的。于是,A•麦克尔逊的实验证明:同我们的推想恰恰相反,光的传播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并不矛盾,而是完全符合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前面“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会被动摇吗”一节中所作的推理是完全错误的。
    《为什么犯错误?》
    我们已经摆脱了光传播的规律同相对性原理之间令人不快的矛盾。当然,这种矛盾是由于我们错误的推想而造成的,而不是真正存在着矛盾。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从1881年到1905年,几乎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物理学家们为了这个问题绞尽脑汁。但是他们对这一问题的一切解释,都不可避免的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新的矛盾。在相继出现的各种解释中,一切无视A•麦克尔逊实验所取得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坚持与其持相反观点的,都将归于失败现在,不妨让我们总结一下。A•麦克尔逊的实验进一步证实,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不仅适用于一般物体的运动,而且也适用于光的传播,因而也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我们已经注意到,速度的相对性直接源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理论。相对于运动中的不同参照系的物体,其运动速度不同。但是,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在任何参照系里都是相同的,因此光速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4. 时间是相对的
     《确实存在矛盾吗?》
    乍看起来,似乎我们在讨论一个纯粹逻辑上的矛盾。光沿任何方向传播而速度不变,充分证实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而同时,光速本身则是相对的。让我们回顾一下中世纪人们是如何对待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因为中世纪的人们认为,如果地球是圆的,一切物体都会从地球表面“滚落”下去。对于他们来说,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是同地心引力相矛盾的。但是我们完全知道,这里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道理很简单,因为“上”和“下”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光的传播同样如此。要在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之间的寻找逻辑上的矛盾是徒然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当我们提出另外一些假定,矛盾就出现了。这就象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上”和“下”是绝对的概念,而拒绝承认地球是圆的一样。他们这种荒诞的概念源于实践经验的缺乏。那时,人们很少有长途旅行的可能。他们只能了解地球表面很小区域的一些情况。显然,同样的情况也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由于我们的实践经验不足,只是我们把一些相对的现象,误认为是绝对的。这些现象是什么呢?为了发现我们的错误,今后我们只能接受有实验证实而确定的那些正确的假想。
    《在一列火车上》
    设想有一列长540万公里的火车,以每秒24万公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假定于某一规定时刻,打开火车中部的一盏灯。再设想,当灯光达到火车首尾的两个车厢时,车厢的门都立即自动打开。这时火车上的人将看到什么现象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只承认由实验而得到的数据。在火车中间的人将看到下列现象:根据麦克尔逊的实验,由于相对火车而言,光向任何方向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即每秒30万公里。那么光在9秒后同时到达首尾两个车厢。首尾车厢的门也同时打开。相对月台而言,光也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但是,尾节车厢是迎着灯光运行的。所以灯光是在2700000/(300000+240000)=5秒后与尾车厢相遇。而对首节车厢来说,灯光是在追着它传播的。所以灯光需在45秒之后才能到达首节车厢。对于月台的人来说,首尾两节车厢的门似乎是在不同的时刻打开的,即尾节车厢的门先打开,而首节车厢的门则是在40秒之后才打开。于是,对于在火车上的人来说,首尾两节车厢的门的打开是完全同时的,而对月台上的人来说,首尾两门的打开却相隔40秒。人们在对这一现象的感觉和理解过程中产生了困难。以常识为依据来否定这一新的现象,当然是很自然的事。而麦克尔逊的实验获得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为物理学家们提供了新的事实,并促使他们不顾“常识”的干扰,去进一步观测和探讨诸如两个事物的同时性这类明显而平凡的概念。
    《时间和空间有相同的命运》
    以前人们认为,从任何角度来看,两个同时发生的现象必然是同时的。然而实验证明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个结论只适用于相对静止的参照系。假定有人问我们,两个现象是否真正同时发生,而不涉及任何处于某种状态的参照系。遗憾的是,这样的问题就象并不涉及任何观察点而问两颗行星是否真正处于一条直线上一样毫无意义。事实是这样的:同时性不仅决定于两个现象,而且决定于观察这两个现象时所处的参照系。就象两颗星球是否处于同一直线上,不仅决定于它们的方位,而且决定于观察它们的点。在相对论创立之前,绝对的时空观在物理学中占着统治地位。在时间方面,绝对的时空观认为:时间的量度与参照系的运动无关,也就是存在着与参照系无关的绝对时间。在空间方面,认为空间的量度同参照系的运动无关,也就是存在着同参照系无关的绝对空间。但是,我们发现,时间和空间一样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时,“在同一时间”这一概念,正与“在同一地点”一样,都是没有意义的概念。这就是说,必须对一个特定的参照系来论述时间或者空间。如上所述,对于在火车上的人来说,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月台上的人来说,就不是同时的,除非我们讲的时间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系,否则,关于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说法,就是没有意义的。
    《科学胜利了》
    时间是相对的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关于自然界的观念。这一发现是人类理智战胜千百年习惯传统观念的伟大胜利,只有象地球是圆的这样的的伟大发现才能与之相比。它是人类思想上罕见的革命性的变化。时间的相对性这一发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905年为人类科学做出的伟大贡献。1905年,德国的《物理学杂志》相继发表了这位年轻作者的五篇论文。这些论文,给整个物理学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并导致了现代物理学的建立。这时,爱因斯坦还只是一个26岁的青年。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使它进入人类思想巨人的行列,成为象哥白尼、牛顿一样的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的开路先锋。时间的相对性理论与其一系列有关推论,通常被称为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不应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相混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1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速度有其极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飞机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声速。今天,超音速飞机早已出现。无线电波以光的速度传播。那么,我们能否创造出“超光速”电讯设施来传递信息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假如能够以无限大的速度传递信息,那么我们就能够建立这样的一种理论:任何两个时间的同时性是绝对的。如果关于第一事件的无限快的信息同关于第二个事件的信息同时到达,我们可以说,这两个事件发生在同一时刻。这样,两个事件的同时性这一概念,就获得了绝对的特点,而不管与这一结论有关的参照系的运动情况如何。但是,实验证明时间的绝对性是不可能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信息的传递不可能是瞬时的。从空间一点传到另一点的信息传递速度,不可能大于某一极值,该极值即为速度的极限。这一速度极限等于光速。存在于宇宙的这一最高速的发现,是人类才智的最大胜利之一,也是人类实验能力的最大胜利之一。相对论表明,最高速度的存在决定于物质的内在本质。假定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使我们得到比光速更大的速度,这就象下面的说法一样荒唐可笑:在地球表面两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并不存在任何点,但是,如果有人竟希望有朝一日,当地球上地形发生变迁的时候,在更遥远处发现地球上的新点,这显然是十分荒唐可笑的。正由于光速的最大速度,因而才使光速在自然界中发挥如此特别的作用。光速或者可以超过其它一切现象的传播速度,或者至少同其他现象的速度相同。假如太阳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星球,那么地球的运动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家们由于不了解自然界里存在一个最高速度,他们很自然会设想:一旦太阳分裂成两个,地球的运动立刻会发生变化。但实际是,光从分裂后的太阳传到地球上尚需8分钟之久。这就是说,在太阳分裂8分钟之后,地球的运转才会开始发生变化。在这一时刻之前,地球仍继续按原来的方式运行。在太阳发生分裂后8分钟内,与太阳有关或发生在太阳上的任何现象,将不会对地球本身或者地球的运行产生任何影响。信息传递的最高速度,当然不会排除建立两个现象的同时性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做到的,就是注意观察信息的时间滞差。这就是通常的做法。建立同时性的方法,同这一观念的相对性是一致的。的确,为了减小时间的差别,我们必须将以光速传递的信息发生在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分割。
5. 反复无常的钟表和标尺
     《我们再次坐上火车》
    假定我们现在再次坐上爱因斯坦火车,在无限长的轨道上奔驰。在这条轨道上有两个车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864,000,000公里。这列火车以每秒240,000公里的速度前进,需要1小时跑完这段路。两个车站各有一只钟表。一位旅客在第一个车站上车时,按车站的钟对了自己的表。当到达第二个车站时,他却吃惊地发现,它的手表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假定,这位旅客在车上点起一只火把,放置在车厢地板上。火把发出的光束很快到达车厢顶壁。在车厢顶壁与火把垂直处,有一面镜子,镜子又将光束发射回到火把上。这时旅客看到光束往返的路线是垂直的。但是,月台上的人看到的情景却很不相同。月台上的观察者看到,在光束从火把到达镜子的过程中,由于火车的运动,光线的传播路线是向后倾斜的。在这一过程中,光束经过的路线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腰长的和。通过这一事实使我们发现,月台上的人看到光束在这一过程中传播的距离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之和。而火车上的人看到光束传播的距离则仅仅等于这个三角形高的二倍。显然,前者的长度大于后者。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光速是一种绝对速度。对于火车上的人和月台上的人来说,光速当然都是相同的。于是我们就得出结论:从月台来看,光从射出到返回所经过的时间要比从火车上看经过的时间长。
    《自相矛盾的钟表》
    从上面的事实我们很容易计算出这样的结果:从车站上经过了10秒钟,而火车上看仅仅经过了6秒钟。这就是说,根据车站的钟表,如果火车运行一小时到达另一车站,那么按照乘车人的手表,火车仅仅运行了36分钟。换句话说,乘车人的手表要比车站上的钟表每小时慢24分钟。显而易见,这列火车的速度越快,时间滞差就越大。如果将火车的速度提高到接近光速,那么车站上一小时的时间,在火车上的速度就能减小到极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一切运行中的钟表比静止的钟表要慢。这是否与我们提出问题所依据的相对论相矛盾呢?这是否意味着最快的钟表就是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的呢?不是。情况并不如此。因为火车上的钟表和车站上的钟表的快慢,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的。实际上,这里有三个钟表,而不是两个。这位旅客是根据两个不同车站上的两个不同的钟表来校对他的手表的。相反,如果在这列火车的前后车厢都有一只钟表,当火车飞驰之际,旅客将车站钟表同前后车厢的两只钟表对照时,他就会发现车站钟表所表示的时间,总是落在后面。假定这列火车相对于车站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就可以认为火车是静止的,而车站是运动的。自然界的规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相同的。当一个观察者相对于它的手表处于静止状态时,他就会发现下列事实:相对于他处于运动状态的钟表,总是比他自己的表快;而且这些运动中的钟表运动的速度越快,它们所表示的时间就越快。这一现象和下面的实例是一个道理:两个站在两根不同电线杆旁边的观察者,都从各自所处的位置来断定他们各自观察电线杆的角度要比对方的观察角度大。
    《步入将来》
    现在让我们假定,这辆爱因斯坦火车沿着一条圆形轨道,而不是直线轨道运行。火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就会回到它出发的地方。就象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那样,这时乘车的人就会发现他的手表慢了。而且火车运行得越快,它的手表慢的就越多,如果不断增大火车的速度,直至火车运行速度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乘车人仅仅经过了一天的旅程(根据他自己的手表所表示的时间)回到他出发的车站,对于车站上的人实际上确实数年已经过去了。在这一圆形轨道上旅行的过程中,只有两只钟表——火车上的钟表和出发车站上的钟表。上面讨论的问题是否与相对论相矛盾呢?我们可否认为旅行者是处于静止状态,而出发时的车站则是以爱因斯坦火车的速度沿圆形轨道运行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车站上的人仅仅经过了一天的时间,而火车上的旅行者则度过了数年。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下面我们谈谈为什么是错误的。我们已经讨论过,只有当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时,才能认为这一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两个静止的物体,可以是相互处于匀速直线运动中。这也就是说,两个相互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静止的物体。但是在圆形轨道飞驰的爱因斯坦火车上的钟表,却承受着离心力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这只钟表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车站钟表和火车上的钟表所表示的时差是绝对的。假如两个人在分别时,他们的表所指的时间是一致的,然后两人又相会了。处于静止不动或以匀速直线运动的人所携带的表就会快,因为这只表没有经受任何外力的作用。设想我们乘上一列以接近光速飞驰的火车。在这列火车上,可以使我们进入将来,但不可能回到过去。为什么不能回到过去,也就是说,为什么不可能看到过去的事件重演呢?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物体运动的速度,只能接近光速,而不能超过光速。实际上人们还未发现过比光速更快的运动。例如,我们可以得到高速运动的电子,它们的速度可以接近光速,但从未发现超光速的电子。进入将来只不过从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这是相对论阐述的客观规律。
    《星球旅行》
    宇宙空间有很多离我们远达40光年的星球。我们已经知道,不可能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到达这样的一个星球上去,不可能少于40年的时间。但是这样的一个推论是错误的,因为在做出这样一个推论时,没有考虑到运动中时间的收缩。假定我们乘一艘飞船,以每秒240000公里的速度飞向距地球40光年的一个星球,需要50年才能到达。但是当我们乘上以如此高速飞行的飞船,时间将以10比6的比率收缩,于是我们就只需要30年,而不是50年到达这个星球。我们可以尽量提高宇宙飞船的速度,以至将速度提高到接近光速,以便减少我们到达这一星球的飞行时间。从理论上来讲,将飞行的速度提高到足够的程度,我们能够在一分钟之内到达这一星球,而且再返回地球。但是就在这同时,地球上已经过去了80年。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我们发现了一条延长人类寿命的途径,尽管一个人的年龄是以他自己实际经历的时间而定。所谓延长寿命,只不过是从另外一些人的角度来看的。然而遗憾的是,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就会发现,所谓延长人类寿命这种前景只不过是虚妄的幻象而已。首先,超越地球引力而进入任何可见宇宙领域后,人体不能适应那种长期加速度状态。要将速度提高到接近光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次,人类无法承担星际旅行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实际上,即使是宇宙飞船达到比光速还要小几万倍的第二宇宙速度所需要的能量已是非常巨大,而我们设想中的宇宙飞行所需要的巨大能量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1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长度的收缩》
    我们已经发现,时间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时间是相对的,而且必须根据观察时间的参照系来确定某一具体时间。现在我们来讨论空间。在讨论麦克尔逊实验之前,我们就已经发现空间是相对的,然而,我们仍然认为体积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这一属性是不以观察它的参照系而转移的。但是,相对论又使我们放弃这一信念。就象由于我们接触的速度总比光速小得多,因而产生了认为时间是绝对的这一偏见一样。我们设想,那列爱因斯坦火车现在要通过一个2400000公里长的车站月台。火车从月台一端到达另一端,按车站钟表需要10秒。但是按火车上乘客的手表,火车通过月台则只需6秒。所以乘客完全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月台不是2400000公里长,而是240000X6=1440000公里长。这里我们看到,从相对于月台处于静止的参照系来看,月台较长;而从相对于月台处于运动状态的参照系来看,则月台较短。由此可知,一切运动中的物体,沿运动方向而收缩。但是这种收缩根本没有证明运动是绝对的:一旦我们从相对于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的参照系来观察该物体时,这一物体就有其真实的体积。同样,火车上的乘客会发现月台收缩了,而在月台上的人则会认为这列爱因斯坦火车变短了。这种现象也并不是一种光幻觉。用任何测长仪器来测量,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同这一发现有关,现在必须纠正我们前面做出的关于爱因斯坦火车上前后两门打开时间的结论。在“早”与“迟”这一节里,当我们以月台上观察者的角度,来测算前后两门打开的时间时,我们假定运动中火车的长度与静止火车的长度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对于月台上的人来说,火车要短些。同样,根据车站钟表,打开前后门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实际上等于24秒。而不是10秒。当然,这一纠正,对我们前面已经作过的那个结论,并没有实质性影响。从长度的收缩,我们顺便谈一下标尺的收缩。我们要问,飞船飞行的时候,飞船上的标尺和地球上的标尺是一样长吗?我们已在前面讨论过,空间的量度与观察这一量度的参照系有关。所以,在飞船上的尺和地球上的尺是不会一样的。通过火车相对于月台的长度问题的讨论,我们得知:沿运动方向固定在高速运动飞船上的尺,如果由地球上的人来观测,就比飞船上的人观测的长度短。至于长度收缩多少,是与飞船飞行的速度,也就是两个参照系之间的相对速度有关。
    相反,固定在地球上的尺的长度,若由飞船上观察者来观测的话,则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不是伸长,也是缩短。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当一个物体对于某参照系是静止的时候,就这个参照系来看,物体长度最大。沿垂直于运动方向时,长度则不发生变化。这种长度收缩的现象是真实的吗?这是不容怀疑的。不但运动的物体沿运动的方向产生收缩,而且收缩遵循着一定规律。这些都已从实际现象中得到证实。我们平时看不到这种收缩现象,是由于在低速缓慢的运动中,这种现象是不显著的。例如,即使物体运动速度达到每秒3万公里,长度的收缩也不过是千分之五。但是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情况就不同了,这时候长度的收缩非常显著。静止的时候,一米长的尺,沿相对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收缩成几厘米。如果物体速度变得就等于光速,那么长度就会缩减成零。然而,这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也说明了光速是速度的最高限。一般物体的速度,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光速的。
    《反复无常的速度》
    如果在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运行的火车上,一位乘客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朝着车头方向行走。那么相对路轨而言,这位乘客的速度是多少?显然,他前进的速度是每小时55公里。这一回答是根据速度相加定理得出来的。而且我们认为,这一回答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确实是这样的:火车一小时运行50公里,火车上的人又在这一小时内行走了5公里。于是人一共走了55公里。但是,因为有一个最高速度的存在,所以使速度相加定理不能普遍适用。比如说,爱因斯坦火车上的乘客以每秒100000公里的速度行进,那么相对路轨而言,它的速度就是每秒340000公里,但是由于这一速度超过了光速,所以这样的速度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我们通常运用的速度相加定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精确无误的。它仅仅适用于比光速小得多的低速度。在关于相对性原理的讨论中,经常要提出与各种同传统观念相反的论点。速度相加定理,就是我们根据这种表面看来是合理的论点推导出的。根据这一定理,我们将火车在一小时内运行的距离,同乘车人在车上沿火车运行方向一小时内运行的距离相加。但是相对论告诉我们,这两个距离是不能相加的。另外,要求的相对于车站乘车人的前进速度,必须按车站钟表计算出乘车人一小时前进的距离。而要求的乘客在车上的速度,必须使用固定在这列火车上的钟表。我们已经知道,这两处的钟表所表示的时间是大不相同的。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接近光速的高速度的相加方式,同我们所习惯的速度的相加方式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一速度相加现象。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同光在静止水中传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和并不相同,而是小于后两者的和。这一发现也要归功于相对论。假如两个速度相加,其中一个速度恰好是每秒30万公里,那么速度相加就会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出现。我们知道,光速具有永恒不变的特性,因而不必考虑观察这一速度的参照系的运动情况。假如我们将任何一个速度,同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相加,仍会得到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根据速度相加并不能普遍适用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作一简单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这一现象。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两个直角(180度)。现在设想,在地球表面画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就会大于两个直角。这是由于地球是圆的,因而这个三角形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仅当三角形的面积近于地球表面这样大的面积时,上面提到的两个三角形的不同才能被发现。只有当我们讨论普通速度时,才能运用速度相加的一般原理。这就象测量地球表面的小块面积时,才能运用平面几何学的原理是同样的道理。
6. 质量
    《质量》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不因静止或运动而有所变化。一个人在地上站着,质量是60公斤,当他乘上运动的火车,质量还是60公斤。这在低速世界当然是事实的。可是当这个人乘上高速运动的飞船的时候,它的质量却不是60公斤了,而是比60公斤要多。飞船的速度和光速越接近,人的质量变化就越显著。如果飞船速度达到光速,人的质量将变成无限大。当然这是不可能达到的。这也说明,一般物体的速度不可能达到光速。现在我们进一步来讨论这一问题。设想我们要使某一惯性物体以某一确定的速度运动,这就必须将一定的力作用于该物体。如果没有外力,比如摩擦力,来阻滞物体的运动,我们将能按需要来加速物体运动的速度。我们发现,用一定大小的力加速不同物体的运动,使其达到所需要的运动速度,就必须用不同的时间。为了排除摩擦力,我们设想,在宇宙空间由两个同样大的球体,一个用铅做成,另一个用木做成。现在用同样的力作用于这两个球体,直到将它们的运动速度增加达到每小时10公里。显然,将一定的力作用于铅球的时间,比作用于木球的时间要长些。铅球的质量比木球的质量大。在恒力作用下,速度的加大是与时间成正比的。所以质量与加快一个惯性物体运动速度所需时间有关。这就是说,质量同时兼有一定的比例,其比例系数由所加的力而定。
    《质量的增值》
  质量是一切物体的重要的属性。我们习惯于永恒不变的物体质量,即物体的质量不因物体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不同。这同我们下面的结论是一致的:在一种恒力的持续作用下,速度的增加与力作用于物体的时间长短成正比。这一结论是基于速度相加定理之上的。但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证实,速度相加定理不能在一切情况下都适用。比如说,我们用两秒的时间,对一个物体施加一定的力之后,将获得多大的速度呢?我们通常使用普通的速度相加规则求物体的末速度,即把第一秒末的速度与物体在第二秒获得的速度相加,以求得第二秒末的速度。我们可以这样继续不断的加下去,一直到使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在这种情况下,速度相加这一陈旧的定理就不再适用了。根据相对论的观点,速度相加定理在这种情况下就无能为力了。如果继续运用这一陈旧定理,我们得到的速度就要比预想的速度小。这就是说,在高速运动中,速度的加大不再同对物体加力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换句话说,虽然以同样的时间将一定的力作用于物体,但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加大率,要比在低速运动中小。出现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因为宇宙间存在一个最高速度。如果将恒力作用于一个物体,当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在逐渐接近光速的过程中,它的运动速度加大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小。因为物体运动的速度永远也不能超过速度的最高极限,即光速。只要物体运动速度与物体外加力的时间是成正比例的增加,我们就可以认为,质量与物体运动速度是无关的。但是,一旦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间与速度的增加就失去了比例,于是质量就变得与速度息息相关了。由于时间可以无限加长,而速度却不能超越最高极限。由此我们发现,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当物体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质量就成为无限大。
  计算结果表明: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长度的缩减而增加。这样,一列爱因斯坦火车在以每秒24万公里的速度运行时,其质量要比它在静止时大10/6倍。很显然,与光速相比,我们日常接触的一般速度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在低速世界里,我们可以不考虑质量在运动中的变化,也不必考虑物体运动速度与其体积之间的关系。同样,也不必考虑两个事件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同事件观察者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质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根据相对论的理论推导而出。要观察和检验这两个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对电子的快速运动情况的观察实验。利用现代实验设备,使电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已是相当普通的事。在加速器中,能将电子运动速度加大到仅仅比光速低每秒30公里。 实验结果表明,现代物理学完全能够将处于高速运动中电子的质量同静止电子的质量加以比较。实验也充分表明,质量与物体运动速度息息相关。这也是相对论阐明的客观规律。物体质量的增值与作用于物体的力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切作用于物体的力,以及任何物体能量的增值,都会使物体质量增加。这就是当物体被加热时,其质量就比未加热时大的原因。这也就是当弹簧被压缩时,其质量就增加的原因。但是质量变化同能量变化之间的比例系数是微乎其微的。例如:要使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一克,就必须对该物体施加2500万千瓦小时的能量。这就是在一般物体情况下,物体质量的变化是非常微小的原因,即使是运用最精密的仪器,也无法测量出来。如果将一吨水从零度加热到沸点,其质量大约会增大一百万分之五克。
  在现代物理学中,我们也观察到质量的变化起着非常显著作用的现象。例如,当原子核相互碰撞后产生新的原子核的现象。又如,当一个锂原子与一个氢原子相互碰撞,产生两个氦原子。再这一过程中,氦原子的重量比原物质的质量减少四百分之一。前面已经提到,将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一克,必须对该物体施加2500万千瓦小时的能量。因此,将一克锂和氢转变成氦需要的能量就比上面这个数字小400倍,即62500千瓦小时。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1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结束语》
  
  相对论揭示了我们周围世界大量令人惊异的现象,而且精确而令人信服的大量实验,使我们必须承认相对论的正确性。相对论揭示的大量现象,如果是粗略的观察,往往会被忽视或者不易理解。相对论对人类通过实践经验积累起来的基本观念,带来了极其深远和根本的变化。那么,这是不是说,由于相对论的出现,以前长期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理论,就像一只旧鞋一样而被抛弃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从事科学研究了。新的理论必将不断出现,而且不断改变旧的理论和旧的观念。设想,如果一位乘上一般火车的旅客,一上车就开始矫正他的时间,因为根据相对论的理论,他的手表将比车站的时钟慢。这时,大家都会把他的做法当成笑柄。发动机设计家门是根据经典物理学的原理设计发动机,而且他们将继续这样做下去。因为,如果他们根据相对论来改进发动机的设计,那么这种改进的效果,就象把一个微生物放到发动机的飞轮上一样,丝毫改变不了发动机的性能。但是,研究高速运动的电子物理学家,却必须时刻记住运动速度同质量变化的关系。相对论决不排斥和否定经典物理学建立起来的观念和理论,而是大大扩展了经典物理学的领域。另一方面,相对论也规定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和它建立起来的观念适用的范围,从而避免了导致错误的危险。相对论诞生以前,物理学家所发现的自然规律根本没有、也不可能被废弃,相对论只是明确地规定和限制了这些规律运用的范围。相对论物理学对经典物理学的校正,同高级大地测量学对基础大地测量学的校正大体相同。前者认为地球是圆的,而后者则忽视了这一点。高级大地测量学是从垂直的相对性出发。相对论物理学注意物体体积以及两个事件时间间隔的相对性,而经典物理学不研究相对性这一概念。同高级大地测量学是在基础大地测量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样,相对论物理学是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假定地球半径是无限的,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运用球面几何学的基本原理,转而运用平面几何学的基本原理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面积。这样,地球就不再是一个球体,而是一片无限大的平面,那么垂直也成为绝对的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也恰恰等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如果我们假定光速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光的传播速度是瞬时的,那么在相对论物理学中,也就会出现同样的变化。的确,如果光的传播是瞬时的,那么同时性这一概念就成为绝对的了,事件发生的间隔和物体的体积也就成为绝对的,而不必考虑它的参照系。于是,如果认为光速是无限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保留经典物理学建立起来的全部观念。然而,企图将光速的极限性同旧的时空观混为一谈,就会使我们自己处于一种荒唐滑稽的境地。这就如同一个明明知道地球是圆的,但他还是固执地坚持,只有在他的家乡,垂直才是绝对的,从而不敢走出家乡一步,因为他害怕掉入浩瀚无涯的宇宙空间。
摘自《飞翔物理》(经校正)
《论坛反应与交流》
《博客中国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
3565111:杨主任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知識。哲學和邏輯以比物理学更加深邃的目光,观察世界;和比物理学更加抽象,更加概括的语言描述宇宙。我的意思是:谈哲学和逻辑的内容太少了。哲学和逻辑比物理学更深刻。感谢楼下网友的指教。“这里是‘哲学论坛’不是‘少儿科普论坛”,我有同感。
菠萝菠萝蜜:楼上的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影响了拍马的精准度,遗憾啊~~(副主任给拍飞了)杨主任,在这里相对论已经不用“浅说”了(随便买张探索频道的光碟连小孩都知道“广义相对论了”),这里是“哲学论坛”不是“少儿科普论坛”,我想您不会傻到连论坛都分不清楚,毕竟是个“主任”啊,呵呵。我猜您在这里发“对少年儿童浅说相对论”的帖子可能有您的更深层的“哲学思考”。比如您可能想让大家“切身体会到相对论的魅力”。人们对不新鲜的又拖沓的文字“看一会”就觉得看了很久,很疲劳,最后只能记住文章的开头就是“杨主任为小朋友做了科普工作”,如此正符合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又记住了“杨主任”,颇有深度。
*蓝色海洋*: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爱因斯让大家知道了什么是相对之说。因此,对有些人来说,杨的说法就是为某些人准备的。
杨鸿智:感谢网友们的关注,谢谢!我的这一组文章的总题目是《后现代理论医学》,主要是写给医生看的,因此,在许多自然科学和哲学问题方面,我不得不采用科普的方法。因为医生的知识结构是有他的特殊性的。我不得不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希望哲学界的朋友给予理解。当然,网友们的说法都是对的。我来这里发表文章的目的正是为了听取哲学界专业人士对《后现代理论医学》的意见。《后现代理论医学》包括许多内容,有自然科学,有哲学,有医学。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并给以指正。谢谢!
楚在边:医生有必要看"浅说"吗?我看杨先生还是不要折磨他们了.
杨鸿智:如果是做现在医院里常见的医生,我也知道是肯定不用看"浅说"。我想让医生看"浅说",是希望他们走出机械论的困境,解决机械论医生所不能解决的疾病。
《湘雅二院论坛>灌水论坛》
自由撰稿人:呵呵!好文章!楼主水平很高,应该做F2的院长嘛!现在公立医院大部分院长都是业务出生,管理出生的不多啊!医学和医院管理,在下认为应该跳出医学、医院来看,所谓“功夫在诗外!”坛子里学生读者居多,楼主的文章,真正理解的人不多!因为读者相对阅历太少,社会经验不多!很多东西,不是学位高就干得好的嘛!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而且这门学问不是光靠书本就能做好的,靠的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理解!恕我直言,楼主的良苦用心,在这里不见得被人理解!不是有人叫嚣要封杀你吗?这就是明证!所以楼主应该上书国务院或者卫生部!那样效果比较好些!因为“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引用CHAIRMAN MAO语)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12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中国思维 → 科学无界》
silin007:研相攻略:通读爱氏《浅说》破解“百年”疑团!百年以来亿万学子谁不想领悟爱氏相对论的真谛?但由于人们因盲目崇拜其伟大而盲目应用其思想,所以将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硕大无比的伟大学说,从而使人们无法真正了解其伟大之处究竞在哪里,进而使就其是否真的伟大的百年纷争至今无结果,因此无论持相的还是否相的想要结束这百年纷争,必须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浅说》原文入手,因为只有他自己说的才是真正的狭义相对论思想,而知到了他自己是怎说的才能理解相对论的真谛,至于理解了相对论真谛自然就结束了这百年纷争,这就是研究相对论的快速取得成果的方法或攻略。
研相速成攻略案例:
《赵本山看爱因斯坦浅说狭义相对论》
引子
爱因斯坦的伟大与相对论的神奇令世人敬仰万分,而在世界物理年赵本山想了解一下这伟大与神奇,至于如何了解当然是看爱因斯坦自己说的相对论。那么赵本山看过爱因斯坦推介相对论的浅说之后,发现爱氏推销相对论的技巧比自己卖拐高明万倍,于是在万分感慨之余十分小心的将爱氏秘诀公开。以便提高观众的物理意识与坚定对物理学的信念,推动社会对物理学的认识促进物理学的全新发展,进而克服学术界的浮躁情绪让科学早日走下神坛。
正文
《爱氏卖怪秘诀》
~~爱因斯坦卖奇怪的相对论的不传之秘的诀窍
~~解读《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之第一部分
爱因斯坦卖奇怪的相对论的不传之秘的诀窍简介
导言:
因为爱因斯坦在向公众介绍其狭义相对论思想时,采用了与卖拐异曲同工的方法只是手段更加高明。所以在研习爱氏秘诀时千万注意别再让其拐卖了。
秘诀一:爱因斯坦先一步一步的动摇人们坚持真理的决心。
01、先置疑几何学的点、线、面等公理的真实性;
02、并假定欧氏几何的定理适用于物理学的距离;
03、再声称人们对位置和空间的理解是不清楚的;
04、并将牛顿定律的有效性局限在宏观惯性系中;
05、最后断言经典力学还是不够充分或有局限性;
06、并声称经典速度相加定理不正确性或是错的;
这是爱因斯坦推销其《狭义相对论》的第一步骣。
点评:爱氏此秘诀是为了施展骗术而在混淆是非。其实从几何量到物理量再到时空量最后到力学量,原本都是清楚的概念只是让爱氏等解释乱套而已,因为这些量无一不是从真实事物上抽象出的概念;
秘诀二:爱因斯坦再一步一步的诱导人们走上相对论飞船。
07、先提出光与参考系间的速度相加不变的谬论,
08、并置疑同时发生的两个物理事件间的同时性;
09、再依据光速不变假设否定同时性的物理事实,
10、并按照光速不变假设否定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11.最后给出依据光速不变假设建的洛伦兹变换,
12.并通过洛伦兹变换方程导出慢钟缩尺的谬论。
这是爱因斯坦推销其《狭义相对论》的第二步骣。
点评:爱氏此秘诀是为了骗人入局而在强词夺理。其实从物体的移动到电磁光热声水等的波动现象,原本都服从经典速度相加定理只是爱氏不看而已,因为这些现象无一不是真实事物之间的相对运动;
秘诀三:爱因斯坦最后一步一步的将人们带进了科幻世界。
13、先强调其速度定理能很好的解释移斐索实验,
14、并夸大其狭义相对论的启发作用或指导意义;
15、再宣扬狭义相对论具有普遍性的一系列结果。
16、并极力为狭义相对论的正确性提供实验伪证;
17、最后抛出了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的科幻世界,
附、并在附录中才指出其基础是怎么变换出来的。这是爱因斯坦推销其《狭义相对论》的第三步骣。
点评:爱氏此秘诀是为了继续行骗而在自圆其说。其实从惯性参照系到非惯性参照系等物理坐标系,原本都满足伽利略变换只是爱氏等无法理解而已,
因为这些坐标系无一不是对真实事物系统的抽象。
结语:由此爱因斯坦就用极其模糊的雄辨达到了其目的,但因假的终究真不了而日益受到越来越的人指责,只不过由于其太能忽悠了才使人很难以识破而已。详见爱因斯坦浅说狭人相对论的秘诀一、二、三
参考:《相对三论——运动物体的波动力学》
《自然物理观——自然力学与物理统一论纲》
附件;《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之目录
第一部分狭义相对论
1、 几何命题的物理意义…………………………………………………………4
2、 坐标系…………………………………………………………………………5
3、 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7
4、 伽利略坐标系…………………………………………………………………8
5、 相对性原理(狭义)…………………………………………………………8
6、 经典力学中所用的速度相加定理 …………………………………………10
7、 光的传播定律与相对性原理的表面抵触 …………………………………10
8、 物理学的时间观 ……………………………………………………………12
9、 同时性的相对性 ……………………………………………………………14
10、距离概念的相对性 …………………………………………………………15
11、洛伦兹变换 …………………………………………………………………16
12、量杆和钟在运动时的行为 …………………………………………………19
13、速度相加定理斐索实验 ……………………………………………………20
14、相对论的启发作用 …………………………………………………………22
15、狭义相对论的普遍性结果 …………………………………………………22
16、经验和狭义相对论 …………………………………………………………25
17、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 ………………………………………………………27
    第二部分广义相对论
18、狭义和广义相对性原理 ……………………………………………………29
19、引力场 ………………………………………………………………………31
20、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是广义相对性公设的一个论据 ………………32
21、经典力学的基础和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在哪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34
22、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几个推论 ………………………………………………35
23、在转动的参考物体上的钟和量杆的行为 …………………………………37
25、高斯坐标 ……………………………………………………………………41
26、狭义相对论的空时连续区可以当作欧几里得连续区 ……………………43
27、广义相对论的空时连续区不是欧几里得连续区 …………………………44
28、广义相对性原理的严格表述 ………………………………………………45
29、在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解引力问题 …………………………………47
第三部分关于整个宇宙的一些考虑
30、牛顿理论在宇宙论方面的困难 ……………………………………………49
31、一个“有限”而又“无界”的宇宙的可能性 ……………………………50
32、以广义相对论为依据的空间结构 …………………………………………53
    附录
一、洛伦兹变换的简单推导 ……………………………………………………54
二、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世界) ……………………………………………57
三、广义相对论的实验证实 ……………………………………………………58
(1)水星近日点的运动…………………………………………………………59
(2)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60
(3)光谱线的红向移动…………………………………………………………62
四、以广义相对论为依为依据的空间结构 ……………………………………64
五、相对论与空间问题 …………………………………………………………65
(1)场……………………………………………………………………………70
(2)广义相对论的空间概念……………………………………………………73
(3)广义的引力论………………………………………………………………76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15 00:12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杨鸿智:
一  网友silin007的观点是什么?
网友silin007用了幽默的文艺的笔法写了自己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认识。这很好。可以减少学术论坛的枯燥。不过,为了方便讨论,我还是想首先把网友silin007的观点摘录如下:
1 现代科学是客观事物的抽象
从几何量到物理量再到时空量最后到力学量,这些量无一不是从真实事物上抽象出的概念;
2 现代科学早已经包括相对运动理论
从物体的移动到电磁光热声水等的波动现象,原本都服从经典速度相加定理,因为这些现象无一不是真实事物之间的相对运动;从惯性参照系到非惯性参照系等物理坐标系,原本都满足伽利略变换。因为这些坐标系无一不是对真实事物系统的抽象。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不相信相对论,这个事实就证明相对论是错误的。
假的终究真不了(相对论)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指责。
二  我的问题是什么?
我认为,网友silin007在上面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是真正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看了这句话,大家可能会想,我下面就要说我同意并且支持网友silin007的观点。其实,正相反,我要说的是,我不同意网友silin007的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是错误的。我的观点如下:
1 世界上有一个思想学派叫《后现代主义》,他们在分析自然科学发展历史的时候,认为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作为分界点,其前后两段自然科学的本质是不一样的。按他们的分类方法,他们把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前的自然科学叫做:《现代科学》。其实,这是大家历史形成的叫法,是一个事实,不能改变,也不容讨论。他们把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后的自然科学叫做:《后现代科学》。即,一个在《现代科学》以后出现的新的科学。
2 有了这样一个划分,我们就可以知道爱因斯坦地位了。他是后现代科学的开创者。也就是说,他的理论说的是一种被叫做《后现代科学》的新的理论。而不是大家已经承认并且习惯的《现代科学》。
3 在上面两条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要讨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正确与错误,除了要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说了什么以外,还要看讨论者是什么人,站在什么立场。如果讨论者是后现代科学立场的,他就会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正确的;如果讨论者是现代科学立场的,他就会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是错误的。这样,讨论者不是在系统以外,而是在系统以内。因为讨论者的立场不同,而影响了讨论的结果。这也有点相对论的意思了吧。
4 网友silin007的观点是反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所以我说他是一个真正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那么,他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呢?还是错误的呢?是先进的呢?还是落后的呢?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看讨论者的立场是什么。如果讨论者是后现代科学立场的,他就会认为网友silin007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讨论者是现代科学立场的,他就会认为网友silin007的观点是错误的。
5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问题,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就是说,看你是否知道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看你是否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的物理学有本质的不同,知道了这些,就会同意这两个科学是科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如果牛顿的物理学已经叫了《现代科学》,那么爱因斯坦的科学是不是应该叫一个新名称呢?如果同意了这一点,是否叫《后现代科学》就没有原则的问题了。虽然我们中国大多数人对这个《后现代》不习惯。
三  怎样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怎样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确实是从实证科学的出发点开始研究的。可是,研究的结果却得出两个否定实证论的结论:
1 牛顿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宏观宇宙和微观高速运动。
2 量子力学还得出“测不准原理“,明确否定了机械论的决定论。
因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从实证科学的出发点开始研究的,所以,应该称它们为实证科学。可是,因为它们又否定了实证科学,开创了非确定性的系统科学,所以,又可以称它们是系统科学。其实,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既不是实证科学,也不是系统科学。它们是介于实证科学和系统科学之间的过渡性科学。正因为如此,后现代科学把爱因斯坦称为“经典力学的最后一人,也是后现代科学的第一人”。爱因斯坦打开了物质世界一扇新的大门,发现物质世界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可是,作为机械论教育出来的研究者,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此,他用自己的后半生研究如何将二者统一的“统一场论”。当然,这是不能成功的,因为这两种物质是根本不同的。现在,我们中国的实证论者仍然希望用机械论来处理包括复杂系统在内的所有物质。可想而知,他们也不会成功的。但是,爱因斯坦的失败具有神秘和悲壮的色彩,而我们的机械论者却不会得到爱因斯坦那样的光环了。虽然是同样的事情,但是其间相距了整整100年。100年的时间都不能让我们觉醒吗?这样的麻木是应该受到惩罚的。特别是这其间已经有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问世。
四  应该怎么样对待新生事物
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是上层建筑,是受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历史性的,是有时间性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会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实证科学与后现代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面都是不同的,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科学。对于实证科学者来说,不是如何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说明后现代科学,而是应该让这些实证科学者放弃自己的实证科学,转而接受新的后现代科学。实证科学是机械论科学,后现代科学是系统论科学,是辩证法科学;机械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简单物质的简单机械运动,系统论研究的对象是由简单物质按照等级差别原理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物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科学。
几乎每一门新科学出现的时候都会受到旧科学的阻挠和反抗,这已经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常识。用“推销不出去”作为是否科学的标准是站不住脚的。这里也表现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局限性。
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子基因理论经过科学界40年的检验,终于承认是正确的,并给予诺贝尔奖。你可以说这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最好证明。但是,在这以前的39年中你会怎样说呢?你只能说:“实践证明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子基因理论是错误的”。同样是实践,既是“错误”的证明,又是“正确”的证明。这说明单纯一个实践因素是不能证明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是正确的。还必须有另外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判断者的理论水平。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任何一次实践都不可能是盲目的实践,而是在自己现有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的实践。人类的第一次实践肯定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纯实践,可是,第二次实践的时候,人类就有了由第一次实践所产生的简单理论做指导了。从此人类不再会有“没有理论指导的纯粹的”实践。我们现在不可能知道人类第一次实践的时间了,但是,总是几十万年的时间了吧。几十万年来我们人类已经积累了多少理论来影响和指导自己的实践?即使有些人不承认这是理论,但是,起码承认是“习惯势力”吧。难道可以认为在“习惯势力”限制下的实践是科学和公正的吗?
任何新生事物出现都是这样的过程。反对者最有力的证明是新生事物没有实践资料,没有得到大家的公认。这就是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这些反对者往往忽略了一条:实践是需要时间的。你今天说它是错的,也许它明天被证明是正确的了。科学的历史,就是正确不断变成错误,错误又不断变成正确的历史。几十年被认为是错误的事情,几十年后被证明是正确的事情太多了。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事情。我只是为这些反对者担心,有朝一日真的证明他们的反对是错误的时候,他们又怎么说?不过,这也用不着担心,因为,历史上记录下来的都是他们批判别人的说法,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些人的自我批评。
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被批评是错误的事情将来都会证明是正确的。那样一来,我真的成了伪科学的代表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许多新生事物,特别是那些真正具有创新内容的科学知识,是经常被批判为“伪科学”的。不知道批判伪科学的人是怎么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的。
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新思想的引进,在我国肯定会出现一个科学发展和创新的高潮。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解决如何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和方法问题,竟然把这个时间称为:“在20世纪80年代,伪科学在中国极为吃香”的时期。因为伪科学太多,也就造就出一大批反伪英雄。时间总是要过去的。当有朝一日国家真的会思考我国总是不能出现创新成果的原因时,这些反伪英雄会不会为阻碍科学创新负责?
后现代理论医学是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医学理论。而我们原来所在的现代医学是以机械论为指导思想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指导思想。所谓接受后现代理论医学,就是要我们在思想中完成从机械论向系统论的转变。所以,后现代理论医学问题的实质不是医学问题。而是思想方法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在真正说明医学问题以前,首先是说明一系列思想方法问题。关于现代医学的机械论性质不是一个新问题,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老问题。所以,有时说起来不会引起人们的激动。但是我们一般人有谁能够说出医学机械论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变呢?基本没有。所以从这个角度,我现在所做的是一个重要而实在的工作。
接受一个新思想不可能是短时间的事情,但是,只要没有特别的偏见,也是容易接受的。真正新颖的观点还在后面,现在只是绪论部分,请大家继续看来。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学习新知识是主要的,首先看一个知识自己是否知道,如果不知道时会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先学习学习再说如果学习后认为是对的,当然接受,如果认为不对,再反对不迟.另一个是见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立刻反对,这实际是他认为自己是真理,凡是与自己不同的.包括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都是不对的.我认为面对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应该采取第一个态度
现在,社会上最出名的大科学家,一般都是自己的学说一出来就立刻得到社会承认的人。这也是社会民主的一种表现吧。但是,出名不见得就是最好的。因为,按着民主的模式,是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的。而谁都知道,所谓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最一般人的意见,最没有创意的意见,这个意见肯定不是最坏的意见,但是,同样肯定的是,这个意见也不是最好的意见。因为最好和最坏一样,是少数人的意见。历史的事实也是这样,凡是好的超过了时代人们的一般水平的东西,总是要等几十年,上百年后才能够被人们接受。我们本来可以做一个名利双收的现代人,可是,命运把我们推向后现代的未来。当然,后现代实现的那一天,我们肯定已经不是活人而是灵魂了。但是,我想,那时,我们的灵魂也会快乐的。因为,历史将证明,我们在我们的那个时代曾经应该是最好的。
1905年是值得纪念的,因为从爱因斯坦开始产生了非机械论的自然科学。但是,非机械论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与机械论自然科学结束应该是两件事情。两种自然科学还有一个交替过程。20世纪的100年就是这样一个交替过程。在这100年里,虽然非机械论自然科学在生长,而机械论自然科学也没有停止,也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在我们所在的生物医学领域,机械还原论更是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基因理论的发展使生物医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科学界许多学科已经开始进行机械还原论批判的背景下,生物医学领域机械还原论的发展显得特别突出。因此有人提出这样的评论,说生物医学领域可能是机械还原论最后的一个堡垒。现在。20世纪已经结束,21世纪已经开始。人们预测,21世纪可能是非机械论自然科学大发展并最后战胜机械论自然科学的世纪。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许多科学家做许多工作。因为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虽然非机械论自然科学有了许多发展,但是,现在仍旧是机械论自然科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这也正是说明我们现在宣传非机械论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习惯是客观存在不能忽视的。习惯是既往真理的继续,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是,新生事物的出现也总是不可能阻挡的,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不能忽视的。不能够要求人们在新生事物一出现的时候就出来支持新生事物,但是,在新生事物与习惯的斗争中开始占优势的时候,人们都会“急不可待”地“迫切”地“热烈”地表态支持新生事物。这是人类历史的常见现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3 14:2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3篇  后现代科学(4)— 量子力学与生命科学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我的系列文章的主题是要介绍一种以后现代科学为指导思想的新的医学理论。我把这个新的医学理论称为“后现代理论医学”。为了要了解这个医学理论,就要了解后现代科学,为了要了解后现代科学,就要了解现代科学。这样,就必须得讲一讲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的医生作为现代医学的从业者本来是应该知道这些知识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医生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漏洞。这样。讲一讲科学发展史就成为学习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必要阶段。
当然,我们医生中也有人是有这方面知识的,于是,他们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批评,认为讲这些东西没有必要。当这个意见又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时,他们说:
“说实话,我看不到什么理论,只看到自然科学史、哲学史、医学史和一些科学新进展等等等等的大杂烩。正确的讨论态度是什么?是去和杨鸿志讨论自然科学史么?”
    对于这样的批评我的回答是:“好象我们的医生是不需要讨论自然科学史的。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也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历史中是处于什么位置,那么你怎么能够说明你的医学技术是正确的呢?现在,在西方医生都已经时髦双博士了。一般就是在医学博士之外,再拿一个哲学博士,或者其他自然科学博士。为什么?就是要向患者表明他这个医生的医学技术是经过哲学或者其他自然科学的论证的,是可信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证明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你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自然科学与医学相互关系的生动故事。
DNA是生命的重要组成物质,这是每一个医生都知道的事实。但是,有一件关于DNA的事情是许多医生所不知道的。那就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在一位量子力学家的启发下做出的。
当我们说到量子力学的时候,我们医生会感觉与自己的工作距离很远,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就会对量子力学有新的感觉。下面我就来讲这个故事:
半个世纪以前,在人类尚未发现DNA之时,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欧文?薛定谔就因重申这个永恒的哲学命题而激发了一代科学家们的灵感:什么是生命?在他1944年以此为书名的经典著作中,薛定谔就这一命题论述道:尽管无法对生命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我们最终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原理来说明它。薛定谔说,生命是一个好似结晶体的东西,一种奇特的、无周期性可言的晶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着自身的结构;但生命又远比任何晶体矿石迷人和变幻莫测:
    两者间结构上的差异就如同一张普通的墙纸和一件杰出的刺绣工艺品之间的差异一样:前者是同样的图案按一定的周期不断地重复,后者可比作拉斐尔的提花绒绣,不是简单乏味的重复,而是一幅由艺术大师描绘出的精美的、有着内在联系的、富有深意的图案。
    薛定谔,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对生命所有伟大的复杂性都崇敬有加。的确,虽然他发明了波动方程,为量子力学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但他从没有把生命视作一种简单的机械现象。
有一个叫田松的人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薛定谔对生命科学的影响,文章写道:
60年前,一位忧郁的,有诗人气质的物理学家写了一本小书,他在序中承认,对于所讲的内容,他并没有专门的深入的研究,只不过由于学科分化过于严重,每个专家都钻到越来越小的小圈子里,没有人能够把已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只好由他这个敢于做蠢人的二把刀跳出来做这件事了。这个二把刀叫薛定谔,这本小书叫做《生命是什么》,它扭转了20世纪生物学的方向。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系主任吴成礼教授说: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物理学就是科学的皇帝。弄得我们在下面个个小腰溜直。物理学是给上帝把脉的学问,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作为一个物理学家,薛定谔琢磨着用物理学去解释生命现象,简直是一种本能。无论生命多么美妙,她总是原子构成的,是原子,那就要遵从量子力学呀。那么,生物体的原子是如何遵从量子力学的呢?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本来就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物理学家薛定谔所拷问的其实并不是“生命是什么”的这个问题,而是“生命是怎样的”的那个问题!当年伽利略就是这样,他不问物体为什么下落,而是问它怎样下落,就弄出来一个自由落体公式——在大自然和数学之间建立起一种简单的联系,这件事儿实在是太牛了。现在薛定谔也是这样,他问的是:生命是怎样符合物理学的,物理学是怎样解释生命现象的?
  于是,物理学进入了生物学,一杂交就变异,弄出个分子生物学,很多妖蛾子鱼贯而出,什么基因改造啊,什么克隆啊,都来了。
  薛定谔开了物理学家插足生物学的一代新风。很多年轻的物理学家投入到生物学领域寻找物理生长点。和沃森一起发现双螺旋结构的克里克本来是学物理的,据说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转了向。不只是年轻物理学家,很多成名物理学家也忍不住要到生物领域去逛逛。那个著名的天才费曼曾在假期的时候玩过一把生物票,另一位爱搞恶作剧的物理学家盖莫夫有很长一阵子整天和沃森混到一起,参加什么RNA俱乐部,还真把自己当生物学家了。不过,他也的确没有白混,基因遗传密码的思想就是他先弄出来的。连沃森的最新回忆录都把他写到书名里去了。中国物理学家郝柏林也在几年前迷上了生物,自己把大学生物系教材整个自学了一遍,就用物理学武器对付什么病毒啊细菌啊的全基因组去了。
  克里克在拿到诺奖之后,又转了一回向,转到了脑科学那边。他认为,大脑神经元之类的玩艺儿和电子元器件没有什么区别,终有一天,我们弄清了大脑是怎么玩的,就可以把大脑的玩法用电子器件复制出来。虽然他把这叫做《惊人的假说》,但是他自己分明已经当了真:精神,只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并且是可以复制的生化反应。保罗•戴维斯(物理学家)在《上帝与新物理学》中说:20世纪的物理学越整越玄乎,对精神这东东越来越倾向于肯定;而从前很玄的生物学,则走到了19世纪物理学的道路上,正试图完全取消精神。
在50年前的那个时候,很多人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这本书的影响,当然,受益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克里克,另一个是沃森。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年的时候,北京日报发表了一篇纪念文章,文章的题目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年 生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面我们来看文章的内容:
1953年2月28日中午,剑桥大学的两位年轻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步入老鹰酒吧,宣布他们的发现: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这家著名的酒吧位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斜对面,酒吧的标志是一只展开翅膀的老鹰,英文名字就叫TheEaglePub。现在酒吧门口专门有一个介绍这段历史的牌子。当时沃森和克里克在剑桥大学非常普通,甚至有些不得志,沃森才25岁,克里克也不过37岁。他们甚至连一个正式宣布成果的场合都很难找到,到酒吧宣布如此伟大的一项发现总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幸好剑桥人的素质很高,当时并没有人把他们当成疯子轰走。沃森和克里克成名后,他们出场做报告都受到隆重接待,只不过他们讲解和宣布的内容再没有像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这么重大。
  物理学家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开拓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得益于一本科普小册子《生命是什么》,它的作者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年-1961年)。
  长期以来,人们从许多初步实验中发现生物体之间的遗传性是由一个因子决定的,但一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因子在决定这一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很多物理学家把目光投向了生命现象,希望能从物质层次揭示生命的奥秘。1944年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阐明了用物理学的新观点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他从生物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引申出许多新的课题,如遗传信息是怎样编码等,认为最终要靠物理学和化学方法研究解决。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在年轻的科学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从思想上唤起生物学革命的小册子。正在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克里克深读了这本小册子之后,从中品味到生物学广阔的领域需要物理学家参与共同开拓,他深信用自己掌握的物理学知识有助于生物学的研究,便毅然转向了生物学。无独有偶。美国青年学者沃森(1928年-)也受《生命是什么》的影响,从书中悟出联结原子、分子与生命本质之间的关键因素是基因,预言能解开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化学物理密码的人将成为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当时,生物学家开始自由地用基因这个词,表示基因学信息的最小单位这个概念,但他们还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什么。1951年的秋天,沃森在剑桥大学首次遇见了克里克。他们两个一拍即合,相见恨晚,立即开始合作,决心搞清楚什么是DNA。1953年初,沃森和克里克受到伦敦大国王学院科学家成果的启发,沃森回忆道:“突然间,我脉搏加快,思如泉涌,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DNA的结构要比许多人想象的简单许多,它应该是螺旋型的。”
  不过,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在公众中并没有引起重视。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20天后,他们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研究室主任劳伦斯布拉格爵士在一个演讲中提到了这个发现,被媒体报道,这才引起公众的关注。在这一成果问世50周年之际,很多国家在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媒体也利用这一机会开展科普工作。不过,关于这一成果的生日是1953年2月28日还是4月25日仍有争论。按照国际学术界惯例,一项成果必须经过同行评审后在学术杂志上正式发表才能被视为正式宣布,这样做为的是防止有人钻空子随便宣布获得重大成果造成混乱。因此,尽管沃森和克里克2月28日就在老鹰酒吧宣布了这一成果,但包括英国官方机构在内的很多机构把今年4月25日作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庆祝日。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3 14:2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还有一篇文章是《读者》晓晓所写,题目是《走在生命的旋梯上——记詹姆斯•沃森》,内容如下:
说起人类基因组,就不能不讲DNA;说到DNA,就不免想象它的双螺旋结构,就一定会去追寻那些首先攀上生命之梯的高大身影——詹姆斯•沃森、弗兰西斯•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斯。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为此,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什么样的际遇、什么样的人生使他们成为幸运的成功者呢?也许通过沃森博士的经历可见一斑。
爱鸟的少年
  沃森的少年时代是在美国芝加哥度过的。那时,他的父亲非常喜欢观察鸟。在7岁那年,沃森从父亲手中得到了第一本讲鸟的书,书中介绍了有关鸟的迁徒的知识。沃森读了这本书以后,就产生了一些疑问。例如,鸟是怎样从北半球长途飞往南半球的?幼鸟能找到吗?沃森被这些疑问吸引着。不过,不当时这些疑问几乎不可能得到答案,因为那被认为是奇迹。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沃森在每周的星期日都要与父亲一起去观鸟。
  沃森的家住在芝加哥的街市上,他和父亲去芝加哥的周围观鸟,常去一个距离他家四五千米远的公园。他热衷于能发现多少只鸟,好像玩游戏一样。长得更大一点以后,沃森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于是他对“生命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总想知道为什么“生命”能存在。
  那时正值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随后,沃森上了两年公立高中。9年级的时候,他学习了“一般科学”这门课程;10年级的时候,他学习了生物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沃森了解了基因的有关知识和遗传规律,也懂得了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发出决定眼睛和头发颜色的指令,但怎么发出的并不清楚。15岁的时候,沃森去芝加哥大学读书。那时,学校距离家八千米远,他每天乘电车上学。
与《生命是什么》相约
  在大学里,沃森学习了一般的生物学课程。最初学的是遗传学,他觉得没有意思,仍然觉得研究鸟和鸟的行为比较有趣。大学3年级时,沃森接受了一些稍微深入的课程教育,这些课程与生态学有关。沃森对生物的行为模式和生态学比较感兴趣。在学习生态学课的过程中,他读了一本书——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因为著名的“薛定谔方程”而闻名,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当时,物理学家关于生命的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本书提出了“生命是什么”的问题。薛定谔针对这个问题,叙述了生命的本质存在于信息中——某种使人类、老虎、老鼠维持种群特性的信息中,而生命的特异性存在于染色体中。薛定谔认为生命中有一份“说明书”,它印在分子上。此外,分子一定有某种非常特别的结构,有某种复制信息的方法。当然,他并不知道分子的本质是什么。
  沃森读《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时只有17岁,然后他就满怀兴趣地去听著名的遗传学家莱特讲的课。莱特是非常优秀的遗传学家,当时在芝加哥大学执教,他对基因如何发挥作用抱有浓厚的兴趣。
  沃森没有选莱特的课,只是去听讲而已。对于沃林来说,如果想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只有通过这个办法。此外,沃森的注意力也从鸟身上转移到基因上。无独有偶,就在同一时期,或者稍微晚些时候,英国的弗兰西斯•克里克也读了《生命是什么》这本书,威尔金斯也读了这本书。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在沃森读大学的时代,生物学并不被看做高水平的科学,真正的尖端科学是物理学,所以非常优秀的人才都去做物理学研究。物理学是最基础的学科,是真正的科学,而生物学则是记述科学,因为做的都是收集鸟的标本之类的事情。沃森在学习生物学中的植物学课程时,因为绘画技艺很差,因而没有取得高分数。生物学中的植物学是观察自然的学问,而不是用准确的标准来分析问题的学问。当时,生物学中惟一存在的法则的领域是遗传学,因此遗传学也吸引了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遗传学在那时的学生中间一点都不受欢迎。
  与此同时,沃森了解到来纳斯•泡令的工作。当时,泡令是美国最著名的化学家,他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泡令说,要了解生命就必须了解分子。这里的分子指的是大分子,生命的秘密不存在于葡萄糖那样的小分子上。当时的人们认为,信息是由蛋白质分子以某种方式传递的。于是,泡令对蛋白质也开始感兴趣了。
  因为泡令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执教,所以沃森从芝加哥大学毕业之后,也想去加州理工学院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在1946年的秋天,沃森寄出了申请书,但是没有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原因是他们认为沃森只是个接受过简单生物学训练的学生,而大部分的物理学和化学课都没有学过。沃森的芝哥大学的老师能够为他写的评语就是“沃森是一个热心的观鸟者”,了解沃森的人都知道,他的脑袋里装的全是有关鸟的事情。
  不过,沃森的运气还不坏。他继续向印第安那大学提出申请,这回他被录取了。印第安那大学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第二位,是非常优秀的大学。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沃森被印第安那大学录取的时候,校方对他说,如果沃森想继续研究鸟的话,就不必到这里来了。因为印第安那大学与加州理工学院一样,在基因研究方面位居前列。
  印第安那大学的教授赫尔曼•马勒由于有关X身线引起的突然变异的研究工作,而在1946年的秋天刚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除马勒以外,还有一些年轻的研究工作者,比如微生物学家萨尔瓦多•卢里亚(意大利人,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也对基因感兴趣。当时,他正在研究细菌中感染的噬菌体,这种病毒是研究基因的样板。
  沃森到印第安那大学后,立刻选学了卢里亚开设的有关病毒的课程。在病毒课上,沃森了解到卢里亚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马克思•德尔布吕克(德国人,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正在共同展开有关研究,将《生命是什么》一书的精髓作为研究的基础就是他的想法。不久,沃森也见到了德尔布吕克。1948年的夏天,卢里亚让沃森去科尔德•哈博研究所。就在这个夏天,德尔布吕克也在该研究所呆了一段时间。
  沃森觉得能与卢里亚一起做研究工作是非常幸运的事,他从卢里亚那里学到了大量有关DNA的知识。那时,人们已经证实带有遗传信息的物质不是蛋白质,而是DNA。沃森在印第安那大学做了2年半的研究生,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因为卢里亚德布尔吕克都是欧洲人,他们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去欧洲“看看”。于是,沃森也到哥本哈根留学1年,学习DNA的生物化学知识。在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威尔金斯。
  更为幸运的是,在6个月后去意大利开会的时候,沃森看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弗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他与朋友克里克根据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以及威尔金斯博士对该照片的解释,一起提出了DNA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构想。有关获得诺贝尔奖的经过,沃森在后来写的《双螺旋》一书中更详细的介绍。
  沃森曾经担任过哈佛大学教授,从1968年起,他开始担任科尔德•哈博定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21世纪DNA将带给人们福音
沃森认为,在21世纪,与生物学有关的重大课题是解读存在于DNA中的“生命说明书”,有关生命的奥秘都写在那里面,它不仅对人类,而且对细菌、苍蝇、毛毛虫、老鼠等都适用。  目前,人类基因组图谱已经完成,因此对于21世纪的生物学工作者来说,他们拥有“说明书”这个武器,还必须学会解读这份“说明书”,生命奥秘的诠释将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福音。
  了解大脑如何保存信息也是21世纪的重大课题。沃森说,与发生在几十亿前年的生命起源相比,人类在21世纪恐怕应该更精确地了解大脑的活动机理。科学家总想说明基因对于大脑形成所起的作用,这是发生在生物学领域的问题。大脑是细胞的集合体,科学家正在了解细胞的工作原理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不过迄今为止这些问题基本上还是谜团。正如在21世纪人类发现了遗传信息是如何保存在基因上一样,在21世纪人类要是能发现来自眼、耳、鼻的信息如何在大脑中存取就好了。
  沃森还认为,应该让DNA真正地服务于社会,一切基础知识,都应该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产,而不是变成某些企业的机密。现在,有多个国家的科学工作者正在共同研究人类基因组图谱,沃林希望研究者们能够自由地互通有无,而不是彼此保密,以使生命的本质真相大白的一天早日来临。
从以上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然科学与生物医学的密切关系。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应用的产物。为解决目前现代医学所遇到的困难,有必要回顾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到医学中来。因为我们医生知识结构的原因,我们不可能详细了解量子力学的具体内容,但是,量子力学中有一个人叫薛定谔,他写了一本书叫《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促进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我们有希望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的机制——这些,是我们作为一个医生应该知道的。如果我们原来不知道,那么,现在,当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们已经知道了。
《论坛反应与交流》
《肝胆相照>学术讨论》
特深沉:在《三思科学》,网站,有一本书,是回顾DNA发现的历史传记。http://magazine.oursci.org/dna50/dna50-02.htm
纪念发现DNA螺旋结构特集。那本书在三思藏书架,叫《双螺旋》
http://207.152.99.250/~myscience/libarchive.htm
这些都是普通的历史文章,并没有什么高深难测的理论。
杨鸿智:我现在所想的问题是:在自然科学中已经是科普知识的东西,我们在医学中应用了多少?如果已经知道我们与自然科学的距离,我们就应该努力尽快赶上去。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并不等于你自己也走过。当我拿这些科普知识向医生们讲述的时候,我也感觉羞涩。但是,当我知道大多数医生连这些科普的东西也不知道的时候,我就不只是感觉羞涩,而是感觉可悲了。这时候,我知道这些科普宣传是我不得不进行的工作。如果一些人感觉这些知识浅显无聊,那是说明他对自然科学有深刻的理解,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得从浅显无聊开始起步。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又能够怎么样呢?
特深沉:核磁共振几乎用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所有分支了。有关药物筛选的技术,也几乎用到了化学,计算机,自动控制方面的所有分支了。药物公司用来筛选蛋白质空间结构的计算机几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科学是专业化,分工化。
临床医生并不需要了解药物是如何合成,筛选出来的;也不需要了解核磁共振是如何成像的。但他们的临床经验,也是药物公司的化学家们不懂的。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杨鸿智:我们许多人大概都像这位网友一样,对现代科学的分工与线性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这是最好的制度和方法。至于说在这样好的方法面前还有一些问题不能解决,大家是不以为然的,认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思想,是否可以怀疑方法的正确性?系统论思想正是这样,它告诉我们分工和线性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永远也不能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前面网友所说的,在系统论来讲,叫做“决定论思想”,这个问题我已经在第22篇文章中说过了,网友们可以再回头看一看。我现在所宣传的正是要大家放弃分工的思想,而用综合的系统思想研究问题。目的是为了解决那些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决的复杂系统问题。20世纪这100年里,自然科学有很多新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还原论的东西,另一类是系统论的东西。还原论的东西是机械论自然科学的一贯思想产物,具体成果是新的,但是,方向是旧的,是落后的东西。系统论是新的,真正先进的东西,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东西。我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大家知道,自然科学还有这样的两种,我们要放弃旧的机械论还原论的科学,要学习新的系统论的科学。
特深沉:当然,大多数做具体工作的人,是遵循分工化和精细化的。但并不是说,现代科技都是没头苍蝇,在黑暗里撞。还有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在从事过年具体工作以后,从具体研究里脱出来,关心和掌握研究方向,和综合问题。比如那些已经诺贝尔到手几十年后,大多都在考虑指导性的事情。另外,所谓机械论,决定论,是对牛顿,拉普拉斯时代的称谓,自1905年后就没有了,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杨鸿智:1905年是值得纪念的,因为从爱因斯坦开始产生了非机械论的自然科学。但是,非机械论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与机械论自然科学结束应该是两件事情。两种自然科学还有一个交替过程。20世纪的100年就是这样一个交替过程。在这100年里,虽然非机械论自然科学在生长,而机械论自然科学也没有停止,也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在我们所在的生物医学领域,机械还原论更是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基因理论的发展使生物医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科学界许多学科已经开始进行机械还原论批判的背景下,生物医学领域机械还原论的发展显得特别突出。因此有人提出这样的评论,说生物医学领域可能是机械还原论最后的一个堡垒。现在。20世纪已经结束,21世纪已经开始。人们预测,21世纪可能是非机械论自然科学大发展并最后战胜机械论自然科学的世纪。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许多科学家做许多工作。因为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虽然非机械论自然科学有了许多发展,但是,现在仍旧是机械论自然科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这也正是说明我们现在宣传非机械论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现在我们要问:是什么人说自1905年以后就没有机械论了?这已经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机械论,不知道是否现在还有机械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机械论,这样的人还如何参加关于机械论的讨论呢?当然,现在这里所进行的讨论,作为一个案例,从反面证明我在医学界进行系统论科学的宣传是正确的——现在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宣传。
《博客中国 -> 博客论坛 -> 生物科技》
biobot:精彩
《天涯虚拟社区> 科学论坛》
非常很不烦:扫描 了一下,发现只有两个人顶,不过点击率很高,说明这方面不懂的人太多了。我也不懂,但我还是准备那天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佩服楼主。
杨鸿智:感谢关注和支持!点击率很高,说明已经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回帖少,说明大多数人确实对这方面的知识不多,没有发言权。但是,相比之下,这些不发言的人比那些一上来就痛骂“伪科学”的人要有知识得多。因为大家还知道自己的知识不够,还需要学习。谢谢!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3 14:2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4篇  后现代科学(5)— 薛定谔传记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  简历
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 1887~1961),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
1906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实验课助教,
1910年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
1914年1月正式取得大学教师资格。
1920年后移居德国,先后在耶拿大学、斯图加特工学院任教。
1921年至1927年在瑞士苏黎士大学任数学物理教授,
1925年底至1926年初提出了用波动力学方程来处理电子运动问题,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结果,这一方程以后被称为薛定谔方程。他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为此,薛定谔荣获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他致力于研究有关波动力学的应用和统计诠释,以及广义相对论和统一场论问题。
1926年连续发表了“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化”、“从微观物理学到宏观物理学的连续变换”、“论海森伯、玻恩和约尔旦的量子力学与薛定谔的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等6篇论文,成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举家迁居柏林,就任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1933年10月,薛定谔为了抗议希特勒上台后的种种倒行逆施,借口休假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任玛格达伦学院研究员。
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6年回到奥地利,任格拉茨大学物理学教授,同时兼任维也纳大学名誉教授。
1938年,薛定谔为了逃避纳粹党徒的迫害离开了格拉茨大学,
1939年转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了17年,直至1955年退休。
1944年,薛定谔发表《生命是什么》一书。在书中,他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引入了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的突变等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是公认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1956年返回奥地利。
1961年元月在奥地利阿尔卑巴赫山村病逝。
二  对薛定谔的评价
薛定谔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25年底至1926年初提出了用波动力学方程来处理电子运动问题,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结果,这一方程以后被称为薛定谔方程。他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为此,薛定谔荣获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他致力于研究有关波动力学的应用和统计诠释,以及广义相对论和统一场论问题。
薛定谔一生写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其中代表性的有:“量子力学的当前形势”、《统计热力学》(1946)、《时空结构》(1950)、《膨胀着的宇宙》(1956)和《我的世界观》(1957)。薛定谔在1944年写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成为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联姻的里程碑。在书中,他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引入了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的突变等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是公认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三  薛定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授时的情况
1933年10月的一天,以雾都著称的伦敦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街上人很多,仿佛都想得到阳光的恩泽。薛定谔和他的夫人却在伦敦的一家小旅馆里,闭门而坐。从柏林来到伦敦已经5天了。今天,他以牛津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被玛格达伦学院接纳为研究员。这是一个好消息,他可以在伦敦继续他钟情的物理学研究了。当然,他不知道紧接着有一个更大的喜讯在等着他。他坐在旅馆的客房里,与他夫人一起回忆着今年希特勒上台以来在德国的种种倒行逆施。希特勒政权在大学校园里实施法西斯教育,迫害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薛定谔虽然不是犹太人,尚不在被迫害之列。但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对希特勒的法西斯暴行义愤填膺。他不惜放弃柏林大学最荣耀的教授职位,不惜放弃对他个人来说还是安定的生活,借口休假离开柏林来到了伦敦。现在虽然在玛格达伦学院可以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但又怎能和在柏林大学物理系相比。那里有他的老师辈科学家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还有他的好友迈特纳和哈恩等。他们都是最杰出的人物……“滴铃铃,滴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薛定谔和他夫人的回忆。薛定谔拿起话筒,只听得电话另一端传来陌生却又充满激情的声音:“您是薛定谔教授吗?这里是《泰晤士报》编辑部。告诉您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瑞典皇家科学院已决定把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您和狄拉克教授了。您是值得骄傲的。”
薛定谔因为发现了原子结构的新形式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他的波动力学成为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不仅薛定谔本人值得骄傲,他的祖国奥地利也为此而骄傲。薛定谔之所以能成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获得诺贝尔奖金并在后来的科研生涯里继续作出卓越的贡献,既和他有坚实的物理理论功底、优秀的哲学素养和数学素养有关,也和他始终重视理论之间的综合,追求科学的统一有关。
四  粒子和波的综合
  
把一块石子扔进平静的水池,水池里立即会出现一圈圈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水波。水波涟漪,但是水并没有流动。在生活中,声音和光线也都是波动。波动和石块、车辆乃至像分子这样大小的微粒的运动都不一样,波和粒子不是一回事。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注视到像原子核、电子这样一些极小的粒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物体有着差不多的形状和行为,只不过体积大小上有差别呢?薛定谔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隐约感到,在原子内部这样小的范围里,用粒子的图像、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图像来解释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不一定可靠。他比较了粒子运动时遵循的哈密顿原理和波动服从的费马原理(也叫最小光程原理)的异同,深深感到这两个原理完全可以综合为一个定律。他说:“大自然是把同一个定律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两次:一次是用十分明显的光线来表现;另一次是用质点来表现。”他坚信把粒子和波的概念综合起来,把粒子的力学过程建立在波动力学的基础上,是给出原子内部结构形式的真正出路。1926年,薛定谔终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力学方程。他建立的为微观粒子服从的规律——波动方程,成为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金钥匙。今天我们把薛定谔建立的波动方程叫做薛定谔方程。
  
五  薛定谔猫——哲学思维和物理思维的综合
  
薛定谔在量子力学中构造的波动力学体系一问世,就以它优美的数学方程和用这个方程计算出的原子结构图像的正确性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今天要估算一下薛定谔方程究竟已被人们使用过多少次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薛定谔方程极为有用,但是在这个方程所反映的波动究竟是什么波的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的看法。薛定谔认为是物质粒子的波,与他持相同观点的有著名科学家德布罗意等,爱因斯坦也对薛定谔的观点表示赞赏。但是,包括玻尔、海森伯及玻恩在内的大多数物理学家则认为薛定谔方程中的波不是物质粒子的波而是几率波。描写波的函数——波函数,使我们知道的不是物质粒子的波动行为而是微观粒子出现在某一地方的几率,就像我们事先不知道一枚硬币扔到桌上究竟哪一面向上,但却能知道每一面向上的几率(等于1/2)一样。薛定谔反对用几率来解释粒子的行为。1935年,他以自己的哲学见解,特别是唯物主义观点,加上娴熟的物理技巧,聪明地设计了一个今天我们叫做“薛定谔猫”的理想实验。它使人们相信,粒子的几率行为将会给我们人类所能观察到的宏观世界带来可笑的矛盾。薛定谔想象在一只密闭的盒子里有一只猫,猫的旁边有一瓶毒药。这瓶毒药能不能打开取决于放在盒中的微观粒子的行为(如辐射物质的原子衰变)。一旦装毒药的瓶子被打开,猫就会被毒死。薛定谔说,根据几率解释,这只猫既可能是活猫又可能是死猫,但是只要我们打开盒子就能看到究竟是活猫还是死猫。薛定谔发问,难道猫的死或活是被打开盒子观察的人所决定的吗?这有悖常情,也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
薛定谔关于猫的理想实验,虽然在今天用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大体上能够说明。但是,几率解释真是唯一正确的吗?今天还有一些科学家在努力,希望得到比几率解释更高明的解释。
  
六  更广泛的综合——活细胞和物理学
  
1941年,薛定谔来到爱尔兰的都柏林高级研究所担任理论物理组主任。因为爱尔兰在地理上远离欧洲大陆,二战期间,那里几乎成了欧洲人的“世外桃源”。在都柏林的日子里,他的视野更开阔了,注意力不再只集中在物理学领域,他的目光对准了整个科学。他在追求科学的综合和统一。
生命现象是自然界最神奇、最美妙的现象。自古以来有多少哲人学者想揭开生命现象的奥秘啊。“生命是什么”这个千古难题真可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薛定谔在都柏林也开始思考“生命是什么”的问题,这或许与他的父亲是生物学家有关。和别人不同的是,薛定谔既没有用纯粹的哲学想象,也没有用传统的生物学方法,而是开创了把物理学和生物学综合在一起去思考生命现象本质的新思路。他用原子间化学键的作用,解释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用生物大分子中有关元素的空间排列解释“遗传密码”;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的矛盾性来提出负熵的概念,认为像活细胞这样的有机体是依赖负熵为生的。薛定谔把这一系列和生命有关的研究成果写在一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里。1944年,这本小册子正式出版,震动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界,吸引了许多年轻科学家投身于他所开创的新的研究领域。今天一些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在谈起他们为何投身于对生命本质的研究时,几乎都提及该书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中间有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沃森和克里克,有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卢里亚等。当我们今天享用由基因工程带来的工农业新产品,医疗上的新方法、新药品时,可不能忘记薛定谔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一位开创物理学和生物学综合之路的科学大师的功绩呀!
七  物理学家们如何看待生命的本质
  
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运动有没有规律?多少年来,人们都在积极思考这些问题。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物理学不可避免地向生物学渗透。早在20世纪初,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的一位小有名气的同学洛布就提出,生命运动的规律同一般的物理学和化学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要理解生命现象,就必须用物理学、化学的观点,用实验、定量的方法来研究生物学。
物理学家们也饶有兴趣地议论生物学的问题。30年代,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玻尔对于生命问题发表了非常有意义的见解。1932年他在题为“生命和光”的演讲中指出,试图把有机体简单地还原为化学的相互作用来回答“生命是什么?”的问题,就如同试图画出每个电子的位置来描述原子一样困难。简单地将生物体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系统,那样机体就不能活了,就成为另外的不同系统了。在生物学里承认生命的存在是一个给定的基本事实。旧的概念,即机械论对此不可能作出满意的结论。生物学也必须像物理学那样,当它运用新的概念和新的研究方法时,就能上升到新的认识水平。玻尔天才地预示了物理学与生物学或许也是互补的,这两者相结合将对生命现象作出满意的解释。
玻尔的思想启发了他的学生德尔布吕克。德尔布吕克20年代到玻尔的理论物理所工作过两年。30年代他到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与摩尔根等遗传学家交往甚密,兴趣转到了生物学上。德尔布吕克认为,经典物理学和化学不能为基因如何体现其功能提供充分的描述,某些其他的方法比旧式的机械论更能说明问题。他在美国创建了著名的噬菌体小组,以噬菌体为对象研究起基因来。他的小组作出的杰出贡献是确立了主管遗传的不是蛋白质,而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3 14:3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八  关于生命是什么的物理学新观念
  
使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学实现“互补”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薛定谔。薛定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为此荣获了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与玻尔交往很深,与德尔布吕克也是好友,他充分了解德尔布吕克关于遗传方面的研究。薛定谔出于对科学统一的信念,以及对奇妙的生命现象,如遗传性状的不变性和新陈代谢等的深入思考,运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剖析生命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1944年,反映他主要思想的名著《生命是什么》问世。
薛定谔认为,复杂的生命现象是无法归结为物理学的普通定律的。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沮丧,因为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不是因为生命体中有一种“新的力量”在起作用,而是因为生命体的构造同在物理实验室里实验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他说,要发现在生命物质中占支配地位的新定律,这些定律既非超物理学定律,也不能称为非物理学定律,而是迄今为止已确立的“物理学定律”,以及迄今还不了解的“物理学的其他定律”。
薛定谔在前人把新陈代谢解释为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参照热力学定律,引入了“负熵”的概念。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孤立系统中不可逆的过程,其熵值总是趋向增加,系统趋于几率增大的无序状态,直至达到热力学平衡。而生命却是物质有秩序、有规律的行为,生命有机体作为宏观系统能保持自身的高度有序状态和不可几状态,避免很快衰退到平衡态,并不断向有组织性的方向进化。应当怎样解释生命物质的这种功能呢?薛定谔认为:“一个生命有机体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汲取负熵。……有机体就是依赖负熵为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时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他以高等动物为例,认为它们正是从极有秩序的作为食物的、复杂程度不同的有机物中不断吸取秩序,维持自身组织的高度有序水平的。
  
九  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密码的设想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这部著作里,对于染色体如何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作了最初的设想。他发挥了德尔布吕克的思想。德尔布吕克曾猜想过,基因在世代相传中之所以保持其结构不变,是因为染色体(基因是它的一部分)是像非周期性晶体那样构造的。薛定谔提出了基因大分子是一种由同分异构元素连续组成的非周期晶体,像稳固的晶体结构一样,它的稳定是由于原子间的海特勒—伦敦键(一种化学上的共价键)的作用。他指出,染色体是以遗传密码的形式来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以及生物体未来发育的模式的。可是在微小的遗传物质中,怎么能包含那么多性状的密码呢?他说,就是这种同分异构的非周期晶体结构,“提供了各种可能的(异构的)排列,在它的一个很小的空间范围内,足以体现出一个复杂的‘决定’系统。真的,在这种结构里,不必有大量的原子就可以产生出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排列”。他天才地预示,莫尔斯电报密码只用点与划两种符号,如果每一组合用的符号不超过4个,就可编成30种不同的代号;如果在点与划之外再加上第3种符号,每一组合用的符号不超过10个,就可以编出88572个不同的字母。因此“就基因分子的图式来说,微型密码丝毫不错地对应于一个高度复杂的特定的发育计划,并包含了使密码发生作用的手段,这一点已经是不再难以想象的了”。
薛定谔第一次把量子力学中的“跃迁”概念用来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他说:“突变实际上是由于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所引起的,这种变化在于原子的重新排列并导致了一种同分异构的分子。”对比原子的平均热能,这种构型变化的阈能很高,以致变化的几率极低,这种罕见的变化就是自发突变,它们成为自然选择的基础。
  
十  现代生物学革命的契机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里,倡导从分子水平来探索遗传机制和生命本质,引入了“负熵”、“遗传密码”等一系列新概念。在方法论上,他强调以物理学和化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来研究生物学,并率先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生命是什么》在西方科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物理学家面临着职业选择。原子战争的恐怖和物理学可能导致的毁灭作用,使许多物理学家,尤其是年轻的物理学家重新考虑他们的工作能否给人类带来幸福。一些人感到量子理论的大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他们所能做的工作或许仅仅是完善理论的内容或改正某些细节而已。薛定谔在此时提出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来研究生命的本质,并认为新的物理学定律将在这种研究中被揭示出来,这对一批年轻的物理学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吸引他们投身于这个充满希望的领域。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获得者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都是受薛定谔思想的影响从物理学领域转到分子生物学研究上来的年轻学者。战后,正是受《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放弃了研究基本粒子的计划,选择了“原来根本不打算涉猎的生物学”,而部分由于原子弹对物理学失去兴趣的威尔金斯,“为控制生命的高度复杂的分子结构所打动”,“第一次对生物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沃森则是在大学期间读了《生命是什么》而“深为发现基因的奥秘所吸引”。他们三人因在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
威尔金斯认为尽管薛定谔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物学家和化学家,但他的著作之所以有影响,其中一个原因就恰恰是因为“他是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来写作的,如果他作为一个正式的大分子化学家来写,或许就不会有同样的功效”。正是从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角度,薛定谔对生命物质和遗传机制的研究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途径,促成了现代生物学从定性描述到定量研究,从强调整体到重视具体机制,从强调生命与非生命的差别转到强调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从单科研究转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大转折;同时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日本遗传学家近藤原平评价说:“给予生物学界以革命契机的是一本叫做《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它所起的作用正像《黑奴吁天录》这本书成为奴隶解放的南北战争的契机一样。”
说明:本文内容是由《世界科技英才录》一书中的两篇文章综合而成。这两篇文章是:《善于进行创造性综合的物理学家——薛定谔》(张沁源)和《赋予生命科学以革命性契机的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陈敬全)
《论坛反应与交流》
     
《生物谷——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Blueyixiaodi:终于也知道一点关于薛定谔的知识了。
杨鸿智:这使我感觉欣慰。谢谢关注!
Wangchangwei:玻尔有句话,薛定谔方程比薛定谔聪明!楼主听说过吗?
杨鸿智:一个人的自身和他对人类的贡献相比,永远是后者大于前者。我们生活中所应用的器物,我们很少知道是什么人发明创造的。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你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那么我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后来的时间里,在后来的人那里有了新的发展,所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比马克思本人还伟大。都是这个道理。
Wangchangwei:谢谢楼主,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Kunlunxia:是个人物,向前辈学习!
《中国医药第一论坛 → 一般交流区 → 『医药自由论坛』 》
www_111:向老师学习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3 14:3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5篇  后现代科学(6)— 薛定谔的书《生命是什么》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这里,我们从薛定谔的书《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中,做一些摘录,以便网友对这本书有所了解。限于篇幅,这里只做很少的摘录,因此,这些摘录也不可能表现作者所有的观点,只是给大家一个感性认识,知道这本书大概是什么样的一本书就是了。真正要掌握这本书,还要大家自己去看。摘录中小节前面的标题和数字是书中原来有的。下面就请看摘录:
56. 生命物质避免了趋向平衡的衰退
  生命的特征是什么?一块物质什么时候可以说是活的呢?那就是当它继续在“做某些事情”,运动,新陈代谢,等等,而且可以指望它比一块无生命物质在相似情况下“维持生活”的时间要长得多。当一个不是活的系统被分离出来,或是放在一个均匀的环境里的时候,由于各种摩擦阻力的结果,所有的运动往往立即陷于停顿;电势或化学势的差别消失了,倾向于形成化学化合物的物质也是这种情况,温度由于热的传导而变得均一了。在此以后,整个系统衰退成死寂的、无生气的一团物质。这就达到了一种永恒不变的状态,不再出现可以观察到的事件。物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或“最大值的熵”。
  实际上,这种状态经常是很快就达到的。从理论上来说,它往往还不是一种绝对的平衡,还不是熵的真正的最大值。最后达到平衡是十分缓慢的。它可能是几小时、几年、几个世纪……。举一个例子,这是接近平衡还算比较快的一个例子:倘若一只玻璃杯盛满了清水,第二只玻璃杯盛满了糖水,一起放进一只密封的、恒温的箱子里。最初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产生了完全平衡的印象。可是,隔了一天左右以后,可注意到清水由于蒸汽压较高,慢慢地蒸发出来并凝聚在糖溶液上。糖溶液溢出来了。只有当清水全部蒸发后,糖才达到了均匀地分布在所有水中的目的。
  这些最后是缓慢地向平衡的趋近,决不能误认为是生命。在这里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它。只是为了免得别人指责我不够准确,所以我才提到它。
57. 以“负熵”为生
  一个有机体能够避免很快地衰退为惰性的“平衡”态,似乎成了如此难解之谜,以致在人类思想的最早时期,曾经认为有某种特殊的非物质的力,或超自然的力(活力,“隐得来希”)在有机体里起作用,现在还有人是这样主张的。
  生命有机体是怎样避免衰退的呢?明白的回答是:靠吃、喝、呼吸以及(植物是)同化。专门的术语叫“新陈代谢”。这词来源于希腊字,意思是变化或交换。交换什么呢?最初的基本观点无疑是指物质的交换(例如,新陈代谢这个词在德文里就是指物质的交换)。认为物质的交换应该是本质的东西的说法是荒谬的。氮、氧、硫等的任何一个原子和它同类的任何另一个原子都是一样的,把它们进行交换又有什么好处呢?过去有一个时候,曾经有人告诉我们说,我们是以能量为生的。这样,使我们的好奇心暂时地沉寂了。在一些很先进的国家(我记不清是德国还是美国,或者两个国家都是)的饭馆里,你会发现菜单上除了价目而外,还标明了每道菜所含的能量。不用说,这简直是很荒唐的。因为一个成年有机体所含的能量跟所含的物质一样,都是固定不变的。既然任何一个卡路里跟任何另一个卡路里的价值是一样的,那么,确实不能理解纯粹的交换会有什么用处。
  在我们的食物里,究竟含有什么样的宝贵东西能够使我们免于死亡呢?那是很容易回答的。每一个过程、事件、事变--你叫它们什么都可以,一句话,自然界中正在进行着的每一件事,都是意味着它在其中进行的那部分世界的熵的增加。因此,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增加它的熵--你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熵--并趋于接近最大值的熵的危险状态,那就是死亡。要摆脱死亡,就是说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地汲取负熵,我们马上就会明白负熵是十分积极的东西。有机体就是赖负熵为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的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
  
  58. 熵是什么?
  熵是什么?我首先要强调指出,这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思想,而是一个可以计算的物理学的量,就象是一根棍棒的长度,物体的任何一点上的温度,某种晶体的熔化热,以及熔化一种物体的比热等。在温度处于绝对零度时(大约在-273℃),任何一种物体的熵等于零。当你以缓慢的、可逆的、微小的变化使物体进入另一种状态时(甚至因此而使物体改变了物理学或化学的性质,或者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学或化学性质不同的部分),熵增加的总数是这样计算的:在那个步骤中你必须供给的每一小部分热量,除以供给热量时的绝对温度,然后把所有这些求得的商数加起来。举一个例子,当你熔解一种固体时,它的熵的增加数就是:熔化热除以熔点温度。由此,你可看到计算熵的单位是卡/度(摄氏)(就象卡是热量的单位或厘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
  59. 熵的统计学意义
  为了消除经常笼罩在熵上的神秘气氛,我已简单地谈到了这个术语的定义。这里对我们更为重要的是有序和无序的统计学概念的意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由玻尔兹曼和吉布斯在统计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所揭示。这也是一种精确的定量关系,它的表达式是:熵=klogD,k是所谓的玻尔兹曼常数(=3.2983E-24卡/℃),D是有关物质的原子无序状态的数量量度。要用简短的非专业性的术语对D这个量作出精确的解释几乎是不可能的。它所表示的无序,一部分是那种热运动的无序,另一部分是存在于随机混合的、不是清楚地分开的各种原子或分子中间的无序。例如,上面例子中的糖和水的分子。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玻尔兹曼的公式。糖在所有水面上逐渐地“溢出”就增加了无序D,从而增加了熵(因为D的对数是随D而增加的)。同样十分清楚的是,热的任何补充都是增加热运动的混乱,就是说增加了D,从而增加了熵。为什么应该是这样情况呢?只要看下面的例子就更加清楚了,那就是,当你熔化一种晶体时,因为你由此而破坏了原子或分子的整齐而不变的排列,并把晶格变成了连续变化的随机分布了。
  一个孤立的系统,或一个在均匀环境里的系统(为了目前的考虑,我们尽量把它们作为我们所设想的系统的一部分),它的熵在增加,并且或快或慢地接近于最大值的熵的惰性状态。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个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正是事物接近混乱状态的自然倾向(这种倾向,跟写字台上放着一大堆图书、纸张和手稿等东西表现出的杂乱情况是同样的),除非是我们在事先预防它。(在这种情况下,同不规则的热运动相类似的情况是,我们不时地去拿那些图书杂志等,但又不肯化点力气去把它们放回原处。)
  
  60. 从环境中引出“有序”以维持组织
  一个生命有机体通过不可思议的能力来推迟趋向热力学平衡(死亡)的衰退,我们如何根据统计学理论来表达呢?我们在前面说过:“以负熵为生”,就象是有机体本身吸引了一串负熵去抵消它在生活中产生的熵的增加,从而使它自身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而又很低的熵的水平上。
  假如D是无序的度量,它的倒数1/D可以作为有序的一个直接度量。因为1/D的对数正好是D的负对数,玻尔兹曼的方程式可以写成这样:负熵=klog(1/D)。
  因此,“负熵”的笨拙的表达可以换成一种更好一些的说法:取负号的熵,它本身是有序的一个量度。这样,一个有机体使它本身稳定在一个相当高的有序水平上(等于熵的相当低的水平上)的办法,确实是在于从它的环境中不断地吸取秩序。这个结论比它初看起来要合理些。不过,可能由于相当繁琐而遭到责难。其实,就高等动物而言,我们是知道这种秩序的,它们是完全以此为生的,就是说,被它们作为食物的、复杂程度不同的有机物中,物质的状态是极有序的。动物在利用这些食物以后,排泄出来的是大大降解了的东西,然而不是彻底的分解,因为植物还能利用它。(当然,植物在日光中取得“负熵”的最有力的供应)
61. 在有机体中可以指望有新的定律
  总之,在这最后一章中我希望阐明的是,根据我们已知的关于生命物质的结构,我们一定会发现,它的活动方式是无法归结为物理学的普遍定律的。这不是由于有没有什么“新的力量”在支配着生命有机体内单一原子的行为,只是因为它的构造同迄今在物理实验室中试验过的任何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浅显地说,一位只熟悉热引擎的工程师,在检查了一台电动机的构造以后,会发现它是按照他还没有懂得的原理在工作的。他会发现,他很熟悉的制锅用的铜,在这里却成了很长的铜丝绕成了线圈;他还会发现,他很熟悉的制杠杆和汽缸的铁,在这里却是嵌填在那些铜线圈的里面。他深信这是同样的铜和同样的铁,服从于自然界的同样的规律,这一点他是对的。可是,不同的构造却给他准备了一种全然不同的作功方式。他是不会认为电动机是由幽灵驱动的,尽管它不用蒸汽只要按一下开关就运转起来了。
62. 生物学状况的评述
  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里展开的事件,显示出一种美妙的规律性和秩序性,我们碰到过的任何一种无生命物质都是无法与之匹敌的。我们发现,它是受一群秩序性最高的原子所控制的,在每个细胞的原子总数里,这种原子团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根据我们已经形成的关于突变机制的观点,我们断定,在生殖细胞的“占统治地位的原子”团里,只要很少一些原子的位置发生移动,就能使有机体的宏观的遗传性状中出现一个明显的改变。
  这些事实无疑是当代科学所揭示的最感兴趣的事实。我们也许会发现它们终究还不是不能接受的。一个有机体在它自身集中了“秩序之流”,从而避免了衰退到原子混乱--从合适的环境中“吸取秩序”--这种惊人的天赋似乎同“非周期性固体”,即染色体分子的存在有关。这种固体无疑代表了我们所知道的最高级的有序的原子集合体--比普通的周期性晶体的有序高得多--它是靠每个原子和每个自由基在固体里发挥各自的作用。
  简单地说,我们亲眼看到了现存的秩序显示了维持自身和产生有序事件的能力。这种说法听上去似乎是很有道理的。然而它之所以似乎有道理,无疑地是由于我们汲取了有关社会组织的经验和涉及到有机体活动的其他事件的经验。所以,它有点象一种恶性循环的论证。
65. 产生有序的两种方式
  在生命的发展中遇到的秩序性有不同的来源。有序事件的产生,看来有两种不同的“机制”:“有序来自无序”的“统计学机制”,和“有序来自有序”的一种新机制。对于没有偏见的人来说,第二个原理似乎简单得多,合理得多。这是无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物理学家是如此自豪地赞成另一种方式,即赞成“有序来自无序”的原理。在自然界中,不仅实际上是遵循这个原理,而且只有这个原理才使我们理解自然界事件的长期发展,首先是理解这种发展的不可逆性。可是,我们不能指望由此得出的“物理学定律”能直截了当地解释生命物质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的最惊人的特点,是明显地主要以“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为基础的。你不能指望两种全然不同的机制会提出同一种定律,正象你不能指望用你的弹簧锁钥匙去开你邻居的门。
  因此,我们不必因为物理学的普遍定律难以解释生命而感到沮丧。因为根据我们对生命物质结构的了解,这正是预料中的情况。我们必须准备去发现在生命物质中、占支配地位的新的物理学定律。这种定律,我们姑且不称它是一种超物理学定律,可是难道能称之为非物理学定律吗?
  
  66. 新原理并不违背物理学
  不,我不那么想。因为这个涉及到的新原理是真正的物理学原理:在我看来,这不是别的原理,只不过是量子论原理的再次重复。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就要说得详细些,包括对前面作出的所有物理学定律全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论断作一番推敲,但不是作修正。
  这个一再重复的论断,是不可能不引起矛盾的。因为确实有很多现象,它们许多突出的特点是明显地直接以“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为基础的,并且同统计学和分子的无序看来是毫无关系的。
  太阳系的秩序,行星的运动,几乎是无限期地维持着。此时此刻的星座是同金字塔时代的任何一个具体时刻的星座一脉相承的;从现在的星座可以追溯到那时的星座,反过来也是如此。曾经预测过历史上的日食和月食,并且发现这种预测同历史上的记载几乎是完全符号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用来校正公认的年表。这些预测不包括任何一种统计学,它们是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作为唯一的依据的。
  一台好的时钟,或者任何类似的机械装置的有规则运动,似乎跟统计学是无关的。总之,所有纯粹机械的事件,看来是明确而直接地遵循着“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如果我们说“机械的”,必须在广义上来使用这个名词。你们知道,有一种很有用的时钟,是以电站有规则地输送电脉冲来运转的。
  我记得马克斯•普朗克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小文章,题目是《动力学型和统计学型的定律》(德文是《动力学和统计学的合法性》)。这两者的区别,正好就是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有序来自有序”和“有序来自无序”的区别。那篇文章旨在表明控制宏观事件的统计学型的定律,是如何由被认为是控制微观事件、即控制单原子和单分子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定律所组成的。宏观的机械现象,如行星或时钟的运动等,说明了后一种类型的定律。
  这样看来,被我们一本正经地当作了解生命的真正线索的“新原理”,即“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对物理学来说,完全不是新东西。普朗克甚至还摆出了论证它的优先权的架势。我们似乎得出了可笑的结论,即了解生命的线索是建立在纯粹机械论的基础之上的,是普朗克那篇文章所说的“钟表装置”的基础之上的。我看,这个结论既不是可笑的,也不是全错的,但是对它是“不可全信”的。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3 14:3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Jackypun:非常感谢杨鸿智!
《医学联盟论坛 >临床专科>内科》
雪山飞狐:好。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内科相关论坛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路久:负熵的概念有些牵强附会。
Smmuyiyan:杨先生的话不见得就对,于脑子里的概念抵触的不少,下回翻翻物理原理,再回帖
《肝胆相照>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
天华:给自己做宣传?
杨鸿智:一个人与他所做的工作是不可分离的.
特深沉:墒增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高中物理都有。只是别人的高中物理没有我学的好罢了。很少人像我这样清楚墒增原理即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等价命题。因为这个高考不要求。薛定谔传记高二就看过。
《杏林论坛》
admin(管理员):熵增加是物质界必须遵守的规律,而我们的生物体却有着一种违背了这个规律的现象,就是我们可以以某种机制是自体保持或者基本保持熵值的不变,这就是生命体不同于非生命体的区别吧。然而是什么机制让我们生物体能够自动获取负熵呢?生命体保持平衡应当是负反馈机制(这里所说的负反馈并不是生理学中的负反馈机制,只是一种十机体保持平衡的类似于负反馈机制的机制,在此暂且称之为负反馈机制),上游物质受到下游物质的负反馈作用,就是说上游物质作用于下游物质使下游物质自动摄取负熵,当下游物质负熵摄取过多时又反馈抑制上游物质。这样的机体似乎是平衡的合乎生命本质的,但是
殊不知上游物质为何自动作用于下游物质使之摄取负熵呢?上游物质必然以熵增加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因为熵增原理是物质界自然的发展趋势。上游物质当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熵,必然有使之摄取负熵的物质调节它。依次推论总得有一个上游物质牺牲自己获得熵增加而使下游物质得到负熵。若如此无限下去的话,我们仍不能得到最终什么是最上游物质,因为这样的可以无限地熵增加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此我感到这种负反馈机制是不应当存在的,这并不同于机体中的负反馈机制。当然正反馈机制也不可能存在于这种系统中,因为正反馈机制是使机体不断趋向一个极限,并不是我们机体现在所处的平衡状态。我想这里应该存在一种我称之为负熵依赖的循环正反馈的机制,以下我阐明一下我的这种想法:假设这条调节通路上自上而下的三种物质a,b,c。  a使b汲取负熵,b又使c汲取负熵,而c又使a汲取负熵,当然这些汲取负熵的过程都偶联了或者至少有一步偶联了从外界汲取负熵的过程,才使得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外界能提供的负熵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机体不会无限制地趋向熵减少,而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然这里限制熵值无限减少的因素可能还有很多,这个还没有考虑到。我曾经试图把癌变和熵原理联系起来,癌的最初起因可能就是由于维持机体汲取负熵的机制受到影响,而使得生物遗传分子在熵增加原理的基础上自动发生了熵增加的突破(因为熵增加是自发的物质过程)。不知道这种解释是否合理,还请杨老师给以指点。另外从熵角度看癌细胞生长,癌细胞从宏观上看是无序性增大的过程,也就是熵增加的过程。而从细胞内角度看,癌细胞又具有高的汲取负熵的本领。这样降低自身负熵能力而增大环境熵值,符合了癌细胞高度分裂生殖且无序生长的特性。以上观点纯出于一个大学本科生将所学的化学和生物学简单的联系,可能有很多疏漏和谬误,请大家原谅并批评指正,谢谢。
杨鸿智:能够进入这个知识领域进行讨论本身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在现代医学队伍中很少有人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希望你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并且进行交流。我这里先提出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你在分析问题时是严格按线性因果关系进行的。这是机械论教育的结果。复杂系统问题中最关键的是突变问题,是新质如何产生的问题。一个复杂系统,是在不断产生中“维持”的。用机械论的线性因果关永远无法理解熵增加和负熵之间的关系。这里有一个突变问题。生命之所以可以逆着熵增加而前进,这里所利用的能量,是在生命产生时候所吸收的宇宙物质能量。这些能量就存储在基因里面。
谢谢你的关注!
《天涯虚拟社区> 科学论坛》
中国杨神经:这么多的文字真不容易,很好。可是,贴到这里就是多余的了,这里的人只相信带有数学表达式的、建立有数学模型的、有实验证明的、非常玄奥的书本,这种论述是不科学的。
杨鸿智:怎样理解“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人类对事物的理性抽象不单是数学一门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更高级、更本质的抽象,就是哲学。所谓哲学,就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最本质关系的抽象,而且,因此,哲学抽象高于数学抽象,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哲学抽象比数学抽象更真实可靠。这样,使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用数学或哲学理论指导,形成假说,然后再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证明。为什么要补充这一点呢?一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全面,同时也是为不懂数学的人寻找一条出路。现在,人们熟知一条格言,不懂数学就不懂科学,或者说你这门学问如果不能应用数学,那么你这门学问就还算不上是一门科学。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不懂数学时,如果懂哲学也可以研究科学,特别是在研究复杂事物时,懂哲学可能比只懂数学更重要。数学研究的是量变,哲学研究的是质变。所以数学只适用于研究以量变为主的简单物质的简单运动,而复杂物质的复杂运动只能用哲学来指导研究。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7 23:44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6篇  量子医学(1)— 量子医学总论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说明:在讲到量子理论的时候,不能不讲一讲量子医学。量子医学这个概念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因为现在临床中已经有许多仪器和治疗方法应用了量子医学这个概念。但是,实际上我们大家对于这个概念又是比较生疏的,因为实际上是我们并不了解量子医学的确切内容。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的内容,下面关于量子医学的一组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连网。
一  能量医学
(一)人体电信号的丰富内涵
人体的器官、细胞, 分分秒秒不断的发生「化学性」及「物理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会产生电性的变化, 任何电性的变化都会伴随「电场、磁场、力场」的确的仪器, 来获取这些电磁波的信息, 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复杂分析运算, 而得到可贵的信息; 很多信息的取得, 是利用「生物回馈」原理, 例如: 拿一包「酸梅」给你看时, 你的眼睛接受到此一「酸梅」的光波信息, 就会产生「流口水」的回馈作用; 相同的, 我问你「要不要吃酸梅?」, 你的耳朵就接受到此一声波信息, 也会做出回馈反应; QX系统内建极多「信息数据波」, 以生理回馈的方式来「问」您的身体 , 您的身体亦利用生理回馈来响应, 生理回馈反应可快到1/100秒, 所以速度极快, 而且本人无法支配神经系统来抵制, 准确率极高, 取得的生理反应信息包括了身、心、灵在内的各种信息, 甚至连「心理、个性」都可了解,
(二)人类研究人体电信号的历史
1955年德国医师Dr. Reinhold Voll 发明傅尔电针,在皮肤表层测量人体电能的传导, 奠定全世界EAV(Electronic Acupuncture according Dr. Voll) 能量医学发展的基础,
美国的BEST, Computon `, Omaga, 德国的MORA, BICOM, LIFE, 台湾的秦值仪,VGH-82A都属此类系统。
俄国科学家为解决航天员在外层空间进行体能检测问题, 而研究设计ARDK系统,可呈现十二经络各原穴的数值反应。
日本亦在1950年代发明良导络系统Galvanic skin resistance, 属皮肤电阻分析仪, 及其后研发的各种共鸣磁场分析器 MRA, LFT, QRS,BA等
(三)“能量医学”概念
人体的电信号是机体内部化学能转变而来,所以,这些电信号表现了机体的能量变化。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能量变化是疾病过程的重要表现,并把通过研究机体能量变化来研究疾病的知识称为“能量医学”。
(四)「能量医学」源启
十八、十九世纪时世界各地医学界就寻求使用各种「能量」的治疗,来改善疾病,包括温热能量、运动能量、辐射能量、电疗、电磁能量、超音波能量、微电流、磁力、声光电疗…等。1950年代德国傅尔医师(REINHOLD VOLL,1909-1989)研究人体电能,他发现人体有「电能」分布在每个细胞内外之间,其震荡频率很低,电磁波的波长极长,此一电磁特性可以表现在人体皮肤上,于是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流回路,在利用适当的电压诱导,即可测出人体「电能」的变化。在傅尔的研究中,他吃惊的发现到,两千年前中国人绘制的「经络图」,竟然与他实际检测病人身上「电能」变化的「路线图」,是几乎一模一样的,于是他发明了「傅尔电针」,开启了「能量医学」的研究热潮。据了解,傅尔本身是癌症患者,作过膀胱切除手术,因为手术不是很成功,长时间装着导尿管,一般人装导尿管,均须数日一换。 但是,傅尔医师以他自己开发出来的电针,每日测试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以电频来保持体内「电能」的平衡状况,竟能不必数日更换导尿管,此外,癌症也未复发过,直到1989年,死于心脏病,享年八十岁。目前全世界的「能量医学」界,仍以EAV( Electric according to Voll)系统占大多数,但此系统以「经络」为切入点,对整个人体「能量状况」,完整性不足,其系统仪器操作的「人为误差」非常大,且发展至今五十年来一直未能突破,故褒贬不一。
(五)KIRLIAN PHOTOGRAPHY 克理安照相术
    在1939年苏俄电子工程师Semyon Kirlian 发明了克理安照相术The Kirlian photographic process,把过去看不到的「能量」显相出来,印证了所有生物都具有「能量」,其原理就是把部份「不可见光谱」的电磁波型态予以「显相」。
 
(六)俄罗斯的ARDK
俄罗斯的穴位反射诊断仪(ARDK), 原是俄国科学家为解决航天员, 在外层空间进行体能检测的问题, 而特别设计的仪器. 由于X光, 超音波等理学检验, 不适用于无重力状态的外层空间, 因此研究出非侵入性的检测系统, 利用探针侦测手, 脚, 腕部皮肤上共24个穴位, 来评估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及对应人体五脏六腑的机能;其接通人体的短路电流为200mA, 含人体电阻的电流值不超过160mA,对受测人无副作用。
(七)磁共振造影( MRI)
磁共振影像扫瞄(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是以一个大磁场(magnetic)、共振(resonance)、影像(imaging)所组成。任何物质的基本单位为原子 ,身体是由很多原子组成,原子内含质子、中子、电子。人体内体积大部份为水(H2O),而每个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proton)带正电荷不停的旋转,电荷的转动即形成一电场及对应的磁场,如果把每一个小磁场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大磁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这些电磁场没有一定的排列,如果将人体放入一个静磁场内,使氢原子排列成相同的旋转方向,便具有一定的磁性,再利用外加磁场垂直于静磁场方向的无线电波,使原子核吸收能量改变排列方向,当关闭外加磁场后,原子核就会恢复原来排列的的状态,并同时释放出吸收的能量,因感应电磁场的关系,同时会放出电磁波信号,由接收器收集后经计算机分析,经傅立叶数学运算转换而构成影像(imaging)。
二  量子医学总论
《何谓量子医学?》
量子医学的发展是由量子物理学的发现而演变而成的。所有生物体及物质均带有极其微弱的磁场,这种磁场是由电子红核转时产生的,通过量子共振检测仪对生物体及物质中的微弱磁场进行捕捉和解析,从而达到了疾病诊断治疗的目的。在临床医学上应用量子共振检测仪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技术则称为量子医学。由于量子医学能测度出人体超微细领域的状态,因此能为患者预早作出调理的指引,在预防医学上有着重大突破及贡献。
《「量子医学」是一件什么事?》
事情是这样的:「量子医学」的发明人是 Dr. Nelson 威廉尼尔森博士(匈牙利籍美国人)。他以 trivector system 三向量的观念,运用量子物理及混沌数学的浑厚理论基础,领导研究团队经二十年实验证明及临床测试比对下,研发人体超速( 1/100 sec.)扫瞄系统Quantum Xrroid C.I. System,其准确度来自身体16种参数的测量,藉由电阻、阻抗、电流、电压、电量、电感、频率与共振频率的测量,把这些测量的数据与机体正常时的数据相比较,就可以了解机体在疾病中这些物理量的改变,在这个基础上再把这些物理量调整到正常,这时机体也就从疾病状态转变成正常状态。
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就是“一个机器两个作用”。
一个机器: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
两个作用:1 诊断作用2 治疗作用
《诊断作用》
人体本身是个「带电体」,每一器官都是「带电体」,每一细胞也都是「带电体」,细胞膜内外都有电位差,任何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引致电位的改变,而产生极微弱的电流,依据电学原理,电场→磁场→力场 都是共生的结构,所有细胞的活动都会发出微弱的「电磁波」。「量子医学」QX系统就是摄取这些人体细胞、器官等发出的信号,利用「电场、磁场、力场」三向量及16种参数的傅立叶数学转换,利用计算机的分析比对,来检测人体的「身、心、灵」所有状况。「传统西医」如以「量子医学」当成辅助检测,可以更了解身体状况,就如使用各种不同的照相机,可以照出更多的影像,尤其情绪压力及心理情况,是生化检验无法查出的;
传统西医大都以验血、验尿等做初部的检测,利用「血」或「尿」的生物「化学」性质来分析。 「量子医学」利用生理回馈方式,依据电磁波信息来分析,是属于生物「物理」性质。
简单来说,「传统西医」由量血压验出「高血压」或验血发现有「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疾病的「结果」,也就是「症状」。
「量子医学」并无法诊断这些「结果」,而可以找出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可以知道是否「血压失调」、「脂肪代谢不良」、「血糖代谢不良」的体质。
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与以前的能量信号检测仪器,如:磁共振造影( MRI)等没有本质区别。通过这些检测可以发现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这是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
三  量子医学如何治疗疾病
《治疗作用》
这些检测机器同时具有治疗作用这是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量子医学」的发明人给我们提供了如下的解释:

《疾病的治疗:》
把改善病变磁场所须的人体标准、磁场信息,通过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注入天然矿泉水中,这种矿泉水就成为有高度磁场记忆性的治疗用磁场水(量子生命液),把这种水用于矿泉水稀释后让患者饮用,治疗水经胃肠吸收,周流全身并将正常的磁场信息也传到细胞各处,从而把体内病态的磁场矫正过来,起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用这种方法已治愈多例癌症患者,慢性患者,疑难杂症患者及金属中毒患者。
《测量行为本身就是对测量对象的改变。》
在机械论的现代科学认为,我们可以在不改变测量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精确测量。而量子力学认为对系统进行测量本身也是对系统的改变,这样,我们测量所得的数据不是测量前的情况。而是在测量中已经发生改变的数据。这就是在量子力学中,由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 提出的测不准原理。站在机械论的立场上,我们认为测量仪器对机体只是单纯的测量,而站在量子力学的立场上,我们会发现这些仪器在测量的同时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应用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进行治疗的理论基础,也是把这个治疗称为「量子医学」的原因。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7 23:44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四  对量子医学的批判认识
下面从网上下载一篇刘振东的文章《量子化,生命科学走投无路的选择?》,以便大家对量子医学有进一步的了解:
《量子化,生命科学走投无路的选择?》
刘振东
现在人们这样评价量子概念:量子概念的引入,确实不愧为牛顿以后最伟大的发现。普朗克的工作打响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第一枪。它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科学上、技术上、社会上、哲学上的多种多样的巨大后果,而量子理论也逐渐成了20世纪物理学中的“唯一思想模式”。但套用普朗克自己的话却是:“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
    量子论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生命科学领域,量子理论几乎是沉睡了整整一个世纪。在网上以“量子医学”为检索词做一下检索,结果可以检索到2万7千多条信息。但结果却令人啼笑皆非,据说量子医学是某国某人的发明专利,并且具有神奇的诊断和治疗功能。据称“量子医学是建立在量子力学、量子生物学、量子药理学和生命信息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新门类。它将医学从细胞层次推进到了构成人体的基本微粒子——量子层次。为治愈当今世界众多“不治之症”开辟了新途径。……而量子检测仪可测出只有5个癌细胞的肿物。及早发现并用量子矫正液治疗,可使癌细胞消失在萌芽状态。同时,量子检测仪还可以减少误诊。”
    量子医学成了江湖医生的招牌,足可见量子论在生命科学中的不幸处境。要揭穿这些伪科学的招牌,还要从量子的基本概念出发,弄清什么是量子。在高山所著的《量子》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量子理论是关于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理论,简单地说,量子就是自然的一种本性——分立性或非连续性。……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人们至今仍未能理解量子理论的含义,并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很显然,尽管量子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到目前为止,量子的概念仍处在完善和发展之中,无论在物理学中还是在生命科学中,我们都不能把量子理解成为一种或几种基本粒子。否则,量子论在生命科学中将走入歧途。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出发,连续的生命过程是由间断的,也就是非连续的,相对独立的基本事件构成的,那么这种基本事件就可以称为量子事件。从这个角度出发,生命中的量子事件几乎无处不在。
    生命中的量子事件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一、单分子或离子层次,比如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酸,氨基酸,以及生物大分子如抗原与抗体,配体与受体等以及电解质离子等,这些分子或离子都符合量子的定义。二、多分子或多离子层次。这在医学中已经有典型的描述,比如神经末梢的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通过囊泡的胞裂外排进行量子化释放,每一囊泡约含有1000~50000分子乙酰胆碱或约10000分子去甲肾上腺素。而且量子释放可能是细胞受激释放的普遍规律[1]。此外神经或肌肉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是由离子通道的激活造成的,这种细胞膜内外离子的转运也具有量子化的特征。三、单细胞层次。任何细胞的功能都具有量子的特征。四、多细胞层次,比如Frost提出骨改建的基本多细胞单位,以及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等。生命中量子事件的其它层次,比如器官以至个体层次在此不做讨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命中的量子概念和基本物质粒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物理学量子概念在生命科学中的哲学延伸,因此很难在生命科学中运用精确的量子计算。量子论在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倍受冷落,但现在该是套用量子论的奠基人普朗克话的时候了,“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那种认为生命现象是连续过程的传统观念事实上已经走投无路了。
    以骨折愈合为例,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发现了骨折愈合过程的基本量子,骨折愈合过程可快可慢,可进可停都是因为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非连续发生的间断事件,否则就无法解释骨折愈合的各种现象。
    量子化不但是物质间能量交换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生命系统内外信息交换和储存的基本规律。比如人的各种感觉,包括视、听、嗅、味,触、痛、温热等都是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系统的,这种感觉的传入具有明显的量子化特征,首先各种感觉是通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来进行传导的,对同一个细胞,动作电位的波形及幅度不因外界刺激的强度而改变,只要达到阈值就会发生,神经冲动不但在产生时具有量子化特征,在传导时具有不衰减,不融合性。因此有理由认为人体对各种感觉信息的储存也应该是量子化的,感觉量子是人类认知与思维的基础。
    由于相同的感觉量子反复地传入,中枢神经细胞对相同的感觉量子基本会产生相同的细胞反应,这种对感觉量子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可能是记忆和思维的基础。因此量子化思维可能是破解生命之谜的必由之路,在骨折愈合机制问题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量子实际代表了可以重复的物质基础,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不可重复的客观规律。
    普朗克科学定律:
    普朗克曾经说过一句关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它可以叙述为“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并广为流传。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少三青:“量子化”,很受启发。整数±1、±2、……也是量子化的,引入了小数后的实数就变成了连续化的了……那么,量子化和连续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了。二者都普遍的存在于世界中,是否不过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的结果呢?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大不同啊。
Litongfu:感觉量子是具波粒二项性的微观物质.
《医学联盟论坛 >临床专科>内科》
雪山飞狐:真详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7 23:4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7篇  量子医学(2)— 水在量子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一  水分子可以把溶质分子的“形状”记忆传递给机体细胞,
当科学家将个别具有不同形状和重量的雪花晶体分别溶化而后再冻结起来时,发现重新冻结的雪花晶体的形状和重量与溶化前完全一样。
由此看来,水本身确实有"记忆力"。
由于水分子本身有其特殊的结构形状,它是由两个氢和一个氧离子以某个特殊角度结合而成。它是一种带有电子"磁极性"之离子化系统,也因此我们可以把流体水分子的形状看成是"液态晶体"。水分子在零度及零度以下呈现固态的结晶体,我们称之为冰。然而,水在零至60°C的温度下并不是完全呈现液状,而是以一种液化晶体的形式存在。但如果温度高于60°C,这液化晶体分子便会遭受破坏;由于水分子的特殊夹角方式,可以将稀释过的溶质分子的形体包含在它的结晶体中,这就是一般所理解的“溶解过程。
现在的新发现是,当用某种办法使溶质分子与水分子分离时(如经由多次的稀释与震荡),水分子仍旧能够保持对溶质分子的“形状”记忆。当机体细胞接触到这样的水分子时,会把这个溶质分子的“形状”记忆当作真的溶质分子一样对待。
在"同类疗法"中,经由多次的稀释与震荡,使草本植物溶质分子与水分子分离时水分子会将草本植物的"磁极特性", 利用细胞膜间层的水"记忆"在晶体中,这就是同类疗法医疗的原理。如Belladonna(颠茄)的例子:
Belladonna这药在意大利语言里:Bella是美丽的意思,Donna是女人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美丽的女人,为什么如此称乎它呢?因为服用了Belladonna后的药理反应是皮肤泛红、干燥、情绪难以控制或是疯狂(red, dry, mad)当我们将同类疗法Belladonna处方给病人时(即把Belladonna 100X或是1000X稀释之后,所存在的水已无原有物质存在,但是仍具有其物质本身之特别形状 "shape"存在),病人体内的接受器会与其形体结合而告知大脑有Belladonna进入体内,大脑则会发布讯息来对抗Belladonna,进而启动抗潮红、抗干燥、抗疯狂反应(Anti-redness,Anti-dryness,Anti-madness)。换言之,我们只是让大脑掉入一个 "shape"的陷阱。从这研究中我们清楚知道:极微量的同类疗法处方会产生与原物质相反或逆转的反应。在药理学里,这叫做Arndt-Schultz's law。Arndt和Schultz是两位德国学者,他们发现响尾蛇的毒液会使血液凝集,但稀释多次后的毒液却有反相反应---血液不易凝集。他们发现有毒的物质在极少量时会产生反相反应。例如麻醉剂在大量使用时可以麻醉人,少量则可以兴奋人的神经系统。蓝尾环章鱼(Blue ring tail octopus)的毒液可导致血癌(Leukemia),但稀释多倍后的毒液可以治疗血癌病患,目前已有35个成功的案例。
再如味觉问题:
在我们的的鼻腔及鼻咽腔中有非常多的微信息接受器,这些接受器与外界分子形状结合吸收而使我们能闻到、尝到味道。所以,当我们闻到鸡肉的味道时,是气味分子结构与接受器结合而告诉我的大脑有鸡肉的味道,但我实际上并没看到或吃到鸡肉,而是这些气味分子刺激到大脑, 形成知觉的。
「量子医学」的发明者得出结论说:“任何液体也可看成是液态晶体”,但是,气味问题表明气体分子也具有保持物质分子形状的功能。气体也具有形成某种晶体的功能。
二  水磁化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特性?
纯水不易磁化
溶解氧是一种弱磁性体,纯水置于磁场可以磁化,但一旦切断磁场,磁化记忆随即消失。
微量金属
Cr In Fe Co Ni Cu Zn Pd Pt等迁移金属
Sc Yi La Ce Pa Sm Ed 强磁性体
Cd Tb Dy Ba Er Tm Yb Lu 等稀土属元素
天然矿泉水磁场记忆能力很强,可望有生物活性。
受磁场作用产生磁化水H+可增加二倍
溶氧量增加了
表面张力增加三倍
使锅炉水垢易被脱落
使它与固体表面附着力降低
使沸点、粘性发生变化
使水泥凝固耐压增加
使磁化率变化
水化热(无水物变成水化物的反应热)发生变化
三  致病因子对机体的作用
可能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致病因子本身物质分子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另一个是由机体水分子所传递的对致病因子形状记忆的作用。许多时候分子的直接作用已经不存在了,可是疾病仍旧存在,这时就是水分子对致病因子分子形状记忆在起作用。这时测量仪器的电磁能量可以改变水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去掉对致病因子分子形状的记忆,这样,机体对致病因子分子形状记忆的反应也就停止,疾病也就停止。
四  水与生命体及将来视点。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不只是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命存续,并且危及到了世界上所有有生命体。所谓环境污染,指难以回到未污染状态的水平而言。空气的污染也是指水蒸气的污染。我们把水作为维持生命的一个焦点来思考时,以前的学说总着眼于水中的溶解质,而未把水自身作为焦点。不过,现在人类以经了解到作为溶剂的水,其分子磁滞和磁场磁滞具有良好的记忆功能。因此,我想人类在思考自身生存时,应把此点作为最最重要的课题。即:
1)水的净化:仅根绝污染源未必就能得清洁的水。
2)消除有害磁场:要作全球规模的消除有害磁场工作,那可能是庞大的计划。但是通过磁场让水记忆磁性信息,却有增殖的特性。如果我们 能制造出消除有害磁场的磁化水,并耐心而仔细地推进这一事业,我们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回复。
3)很有必要开发普及造价低、操作简便,但又有高性能的生物体微弱磁场测定装置。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设置一台,作好定期检查,再把结果通过联网方式输送到信息中心,就会得到有关的诊断及治疗指导。
4)确立量子医学QUANTUM MEDICINE 的地位也是当务之急。有必要让量子医学知识和技术广泛得到认识,从而创造出一个自然轻松去接受它的环境。
水在人体中占体重的70%,它在构成人体结构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旋转。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旋转的电子所产生一种电磁波(场),相同原子的电子发生的电磁波相同,伴随电子运动所产生的电磁波(场)称为横波,而电子是在媒介中运动的,这种媒介称为素粒子。在电子旋转时,素粒子亦随之震动产生基子能,这种基子能是一种纵波。电子运动产生的横波及基子能统称为磁气。当磁气强度在微高斯一毫高斯之间时称为微弱磁气。人体发生的磁气多属微弱磁气。水分子具有特殊的立体结构,这对于传递、储存微弱磁气具有重要作用。
在人体中,六个水分子以氧原子为中心组成六圆环立体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吸收、储存磁气的作用。水中总含有矿物质、微量金属和氧分子,矿物质、微量金属是强磁体,氧分子是弱磁性体,这种水能发生理想的磁场记忆作用,它在各脏器组织中运行,能记忆各脏器组织的固有磁气信息。并把它带到全身各处,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可以用含有水分的毛发、尿液、血液等测定全身脏器的磁气以诊断疾病。在人体发病之初,首先是构成原子的电子运动发生异常,随后原子、分子、细胞的微观结构、磁气信息发生混乱,甚至破坏。用微弱磁气测定便可以早期鉴别脏器病变的有无及其病情轻重。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7 23:4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五  在量子医学诊断治疗中的主力军水的作用
地球有70%是水。人体也有70%是水的成分。水有非凡的特征,它与物质接触后,就能记忆该物质的磁场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性质,通过使用毛发、尿、血液、唾液等到诊断人体发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因为它们都含有水。要注意毛发所带的情报比较微弱。如果受到外来强磁场的影响原有的磁场信息就会走调。例如某人想要接受量子医学诊断,就把自己的毛发放在信封中邮寄。他没有想到信封在邮寄时,要通过自动分拣装置。在通过这类机械时,要受到光电读取机、自动盖邮戳的电磁能量的影响。再受检查时原有的磁场信息已经变了样。不含水的纯元素也能发出磁场信息。但是在地球上生活的大部分生物体一旦离水无法持续生命。换言之,正是水才能起到“磁场记忆因子”的作用。
如前所述,一般来说,水里含有矿物质、微量金属(特别是迁移金属、稀有金属)及约2.0ml/L的氧。矿物质、微量金属是强磁性体,有磁场时能保持磁性,远离磁场源时则失去磁性。但包含矿物质、微量金属和氧的水,就能发挥理想的磁场记忆因子的作用。
而且还有很特殊的磁滞现象。它受到磁化后,再去磁,又受到别的磁场作用就很容易发生磁场记忆作用。因此,把水放在优质矿石中,用QRS中消磁机去磁。然后,把治疗用标准磁场信息插入,让其记忆,它就能成为有高度磁场信息记忆性能的“治疗用磁化水”。把这种水用优质矿泉水稀释200-1000倍,由于磁场增幅作用,使全部矿泉水都磁化。人类饮用它可由肠管吸收。把细胞内外不正常的磁场矫正过来,再排出体外。即完成使命的水经肾脏过滤后排出。所以说水是具有优良记忆力智能物质。水不但能记忆生物体内的生理现象,它还能记忆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及地球环境种种自然情报。如果我们能利用这种特性,可望开发今后的环境对策,预知地壳变动的新技术。
六  疾病的治疗:
把改善病变磁场所须的人体标准、磁场信息,通过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注入天然矿泉水中,这种矿泉水就成为有高度磁场记忆性的治疗用磁场水(量子生命液),把这种水用于矿泉水稀释后让患者饮用,治疗水经胃肠吸收,周流全身并将正常的磁场信息也传到细胞各处,从而把体内病态的磁场矫正过来,起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用这种方法已治愈多例癌症患者,慢性患者,疑难杂症患者及金属中毒患者。
量子医学从诊断思维模式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别于传统的西医或中医。量子医学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我们有时并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生命力量”(vital force)充满了智慧和效率,是人体的另一种智慧形式,它可以让人体尽可能地维持在健康或平衡状态,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致中和”。有时我们的身体已失去了平衡,而身体还没有病态的反应。而量子医学就是从人体的平衡入手,它首先以量子医学超速检测仪,倾听病人身体对电子检测项目的反应,从而替代病人自主的述说。通过检测,确定病人体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是否有遗传因素表现而导致功能变化;是否有毒素存在体内干扰身体机能;脊椎结构是否不正引起神经系统异常;情绪状态是否异常并对生理造成影响;营养状况是否均衡等等。目前的量子医学检测仪可以迅速地检查出数十项人体功能的失衡,从而针对各项原因规划处理方向,将病因去除。
    传统的西医以病人的自我感觉的不适为切入点进行诊断,而量子医学是以人们自身无法意识的身体变化为切入点,它针对整个有机体,直接分析人体的功能状态并寻找病因,完全不需要疾病分类。在传统的医学领域,只有等到疾病形成才能确诊并治疗,而量子医学在疾病形成前就可以早期察觉并有效处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少三青:如此说来,“圣水”“神水”竟然可能是真有其事?!
Jackypun:可能“圣水”或“神水”里含有某些物质吧?!
Howru:请问现在市面上能买到有关量子医学的书籍吗?
杨鸿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学习新知识是主要的,首先看一个知识自己是否知道,如果不知道时会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先学习学习再说如果学习后认为是对的,当然接受,如果认为不对,再反对不迟.另一个是见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立刻反对,这实际是他认为自己是真理,凡是与自己不同的.包括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都是不对的.我认为面对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应该采取第一个态度 。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但是,不是一次飞跃就永远认识了绝对真理。这个过程是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每一次得到的真理,只是我们这一段实践的总结。我们得到一个真理并在这个真理的指导下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会总结这一段实践,并得出新的真理。可以在网上搜索到量子医学的资料,用中文"量子医学"即可。
Litongfu:呵,洁净的水对于人的生命真的很重要,听说,人们不吃饭只喝水,比不喝水只吃饭,活的时间要长得多.
liangmx2008:老大,好象磁化水老早就出现了.那天我看你的这个文章后面挂上卖仪器的东西,怎么还没有回啊.给个解释啊.。磁化水好象也不是你发明的.几年之前就有.主要用于保健作用.以前还有哈磁五行针什么的.。你不要搞出这么多的噱头好把.。我不是不相信你的理论,请你拿出你的证据来!你的大部分文章,我看没有在正式科学期刊上发表的.都是在网上。这是我在最后的文章中看到的. 你如果是个卖仪器的就尽管说,好把。这是我在最后的文章中看到的.。不知做何联想?
第48篇  量子医学(3)— 量子医学的诞生
(五)产品特点及前景
植物磁信息水机(杯)是一种具有原始性创新的发明。植物磁信息水机不但完全具备通常的饮水机所具有的功能,还融治疗与保健于一体,可作为家庭型饮水机的换代产品。利用植物磁性信息水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具有见效快、安全、使用方便、治疗范围广、不添加任何物质、在体内无残留物、费用低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植物磁信息水机在制造方面开发费用很低,大部分零件可直接采用目前型号的饮水机的,然后再投资几套塑料模具即可,不需购置大型设备。它的核心部件在制造工艺上制造复杂,具有较强的技术保密性。植物磁信息水机因为使用纯净水作原料,所以在销售上不需要建立专门的销售网络,只需要嫁接在目前的纯净水销售网络上就可以了,送水工可利用和客户长期保持的良好关系介绍和推销该产品,植物的培养、管理等售后服务工作都可以由送水工来做。植物磁信息水杯制造成本低,使用有线电源时不会使电表运转,在使用时基本上无花费,很适合一般工薪阶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植物磁信息水机(杯)在使用方面,无区域限制,可在全国各地销售和推广。由于植物磁性信息水对诸多疾病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可放心大胆地请用户试用,使用户真正感到购买无风险。
如果是磁化水吧.老早就有了.有一定的疗效,但主要是保健作用.治病好象还要找医生的.
退一步讲,如果你的这个重大发现可以什么疑难杂症都可以治的话,投入又极低,.世界太平的.你可以获得诺贝耳医学讲.联合国要找你的.
走过万水千山:骗子总是用一些通俗的又看起来很科学的语言来骗大众。“水不但能记忆生物体内的生理现象,它还能记忆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及地球环境种种自然情报”。什嘛玩意啊,没一点科学的严谨性,愚昧的老百姓看起来象科学,和李宏治的语言一个风格。
杨鸿智:为人要厚道。
《医学联盟论坛 >临床专科>内科》
雪山飞狐:分析的很客观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7 23:4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8篇  量子医学(3)— 量子医学的诞生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一  总论
20世纪初产生的量子物理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被推上了古典的搁板,从此量子的世界影响到化学、物理学,而且波及医学领域。它的开端是以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的出现。通过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对生物体及物质中的微弱磁场进行捕捉和解析,从而达到诊断治疗的目的,这种用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测定物质的技术称为量子解析法,它在医学上的发展和应用则称为量子医学。
近年来,一种扎根于中国传统中医学理论的新型医学科学--量子医学在德国、美国、中国台湾等地迅速发展并进入实际临床应用。
量子医学发源于德国,一位医师为了证明中医经络的存在,发明了一个简单的装置,来研究穴位的电流状态,这被公认为是量子医学的发祥。1996年,台湾的杨奇峰医师首先提出“量子医学”的概念。
    杨奇峰医师介绍说,目前的量子医学仪器都有一个探针探测人体的穴道,一个显示读数的指示盘。他说:“我们的大脑有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毛病,而我们可以利用仪器‘问’身体几千个问题,身体可以快速地作出回答。这样不仅可以把人体的能量量子化,甚至可以利用电脑进行分析。”
  量子医学检测设备是美国医学博士威廉先生利用量子物理概念在20世纪80
年代研究成功的,操作简洁、方便、准确、无伤害。做一次全身体检,费用320元。
日前在第二届世界养生大会上,一种风靡欧美国家、具有国际专利权的人身健康检测技术———量子能量检测仪落户我国云南世博健邦科技有限公司。
这种被称为私人健康顾问的仪器主要应用量子物理学及混沌数学的原理,研发人体超快速扫描,在无需照X光、抽血、验尿的情况下,便可在几分钟内精确测出人体对5300种物质的生理反应,其准确度来自身体对16种电子参数的测量,不仅能为医生准确提供出患者大量的身体健康数据,而且还能按检测者个人需要测试出有机食物的种种好处。量子能量检测仪适用于人体全方位健康检测,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分析、健康跟踪具有积极意义。
二  姜堪政生物电磁波的发现
(一)生物的本原信息
生命是一个开放体,到目前为止,已经证明生物能以多种形式向外不断地发出生命信息。俄藉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早年提出,一切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发射电磁波,即电磁场,或称生物场。该生物场载有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信息,能向生物体外传播,并能使该生物场所及范围内的其他生物体受其影响发生形态及功能上的变化。后来证明这种生物电磁波的频谱在微波波段,功率在微瓦水平。随后,姜堪政博士在俄罗斯又发明了接收、反射、传递生物微波的装置,称为场导舱;并应用其场导舱使人接受载有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成功地获得了使人体向着年青化方向变化的效应。为此姜堪政博士获得生物电磁波的发现权,其产品在我国一些地方得到推广。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生物光子理论”,并在医疗实践中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生物光子理论认为,任何生物组织或细胞在生命活动的代谢过程中,都自发地辐射出一种极其微弱的光子流,科学家称之为生物系统的代谢超微弱(或超弱)发光。生物的代谢超弱发光则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反映生物体本原的与生命活动过程有关的信息。目前已经发现,动植物的不同生理活动过程,存在不同强度和特征的超弱发光。生物发出的电磁场和生物光子都是生物的本原信息,也是实现生命统一体的信息源。
(二)人体和植物都会产生生物孤子
1993年本人在对假性近视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偶然发现,在接近患者眼部煽动银片能使视力暂时得到提高,认为银片是通过对弥散在眼部周围的隐性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效果(后来研究发现由局部病变部位产生的隐性物质反过来能对人体神经末梢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为此发明了假性近视滤场治疗器(专利号:95214858.7),经过二百多人的试验,证明密闭在塑料内的由金、银等反磁性金属制成的螺旋桨可通过对弥散在人体周围的隐性物质的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根据一些有关资料,国外科学实验证明,人体会产生某种相干性电磁波——光波和相干性的弹性波——声波,认为这两种波在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会形成一定的不变的波形的能量波,这种能量波叫孤立子或称孤立子波,它储存和输送人体的能量。为区别其它性质的孤立子,所以把这种孤立子姑且称作生物孤立子。孤立波仅有一个波峰,波长为无限,具有高度稳定性和粒子性。通过计算机对孤立波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两个孤立波相互碰撞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不变,并与物质粒子的弹性碰撞一样,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孤立波还具有质量特征、甚至在外力作用下其运动还服从牛顿第二定律。目前已经发现光孤子、声孤子和电孤子,其中光孤子在光纤通讯方面得到大量应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认为,在人体周围存在的隐性物质应当是属于一种电磁性质的孤立子。本人根据生物孤立子的特性,在假性近视滤场治疗器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加速器,通过该加速器使生物孤立子加速并对密闭容器中的水进行轰击。在对轰击前后水的硬度和离子浓度进行对比化验时意外发现,化学试剂镉黑T和EDTA在该种水中反应后的颜色产生了异常现象,水中的钙和氯离子的浓度的化验结果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植物磁信息水机的原理及结构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化作用过程中不但能发射电磁波,而且还能弥散出生物孤子。植物产生的生物孤子也是植物发出的电磁性质的本原信息。生物孤子不像电磁波一样以光速向外发散,而是当由植物体中弥散出后,像雾一样集聚在植物表面,由于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空气流动不能对该物质产生影响。植物磁信息水机实质上是一台生物孤子加速器,它自身不会发出任何物质,仅仅是靠机械运动作用于弥散在植物或发芽种子周围的生物孤子,使之加速后轰击容器中的水,当生物孤子在水中快速运动时必然会引起水的磁性的变化。水分子具有特殊的立体结构,这对于传递、储存磁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水在处理过程中始终处于密闭的塑料容器中,生物孤子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一般的塑料对水进行作用。利用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孤子的发生源的植物磁信息水机,如分体空调一样由一台饮水机和两台如同台灯壮的处理器构成,每个处理器下部各有一盆绿色植物。植物一般选用生长茂盛、容易培养和管理的大叶黄杨和生菜。大叶黄杨至少需要一年生长大小的植株,每盆可用3---5年,生菜在播种几天后待出土的两片子叶舒展后即能满足使用,每次播种可使用3---4个月。处理器和绿色植物放置于窗台或窗外,处理器和饮水机之间有两根软管相连。饮水机上有四个水龙头,两个分别与处理器连接,一个与饮水机内部的加热器连接,剩下的一个直接与纯净水相连。用户可通过四个水龙头选择具有两种不同性能的水和凉、热水。只要保证绿色植物良好生长,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具有植物磁性信息的水。每台植物磁信息水机(杯)配备多个性质差异的加速器,随时可以更换,以满足在不同季节或不同疾病使用。也可以制造成简单的杯子样式,即植物信息水杯,靠支架悬置于盆栽植物上,每次饮用完后再加些水放在架子上就行了,杯子里可加装一个简单的过滤器,可以直接使用自来水或井水。利用发芽的种子作为生物孤子的发生源的植物磁信息水机,外观完全同一般的饮水机,使用时只需定期每次向内投放几克特定的植物种子即可,每投放一次植物种子可供使用10天左右,可适应于无光照条件的场所。
(四)神奇的疗效
根据多年的实践发现在不同的植物上制取的水存在很大的甚至相反性能的差异。在小叶女贞、大叶黄杨(俗称冬青,四季常青灌木,叶子椭圆型,表面蜡质,常用来做绿化带的材料)、小麦等这些耐寒的植物上制取的植物磁性信息水,具有调节肠胃,消除疲劳,增强体能等作用,该种水称为阳性水,对结肠炎、胆囊炎、胃炎、老年性便秘、鼻炎、阳痿、痤疮等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有肠胃不适症状的患者如结肠炎、胆囊炎、胃炎和老年性便秘,大多数饮用30——50分钟后会出现较剧烈的肠鸣,然后大量排屁,症状随之缓解,然后产生饥饿感。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在饭后饮用会出现排空很快,在初期多数患者每天需要加餐2——3次,一般在7——15天后才逐渐减至正常。饮用者普遍反映体力明显提高,不易疲劳,耐寒,男性感到性欲明显增强,甚至会出现亢进。有些鼻炎患者饮用后很快会感到鼻子通气,饮用量大时,有的患者感到有股热辣感的气流自头侧部向鼻翼出冒出,持续几个小时时间,然后感到鼻炎症状减轻很多。对胃炎或胃溃疡引起的胃痛可在5——10分钟内达到止痛效果。对急、慢性腹泻疗效最好,一般可在30分钟内感到腹部下坠感消失,出现大量排屁现象,腹泻停止。
在菠菜、油麦菜、生菜之类这些不耐寒的草本的植物上制取的植物磁性信息水,有生津解渴、消除内热、利尿和的作用,该种水称为阴性水。一般用于对慢性肾炎、前列腺炎、肝炎、慢性扁桃体炎、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对糖尿病人的口干、口渴效果十分显著,帮助消化的作用不明显,对大便不成型有很好的作用。阴虚内热的患者,饮用后会感到头顶、手心和足心热感减轻,感到头顶百会穴有通气感。性功能亢进的男性饮用后性欲锐减,有的很长时间不会博起,短时间内接近阳痿。
这两种水对人体似乎存在正好相反的作用,即存在阴阳偶性。长时间过量饮用一种水引起的副作用往往可以通过另一种水加以消除。例如,当饮用阳性水过量出现牙痛、口发干和发热、耳闷、内热、性功能亢进等不良的反应后,饮一杯阴性水很快可以得到缓解;当饮用阴性水过量出现牙龈水肿、两腿酸困、乏力、血压偏低、性欲降低等不良的反应后,饮一杯阳性水也很快可以得到恢复。用户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利用两种水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目前已近百人在使用植物磁信息水杯,有的已连续使用三年多。经过长时间饮用试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证明植物信息水疗效可靠,正确使用不会产生副作用,为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产品特点及前景
植物磁信息水机(杯)是一种具有原始性创新的发明。植物磁信息水机不但完全具备通常的饮水机所具有的功能,还融治疗与保健于一体,可作为家庭型饮水机的换代产品。利用植物磁性信息水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具有见效快、安全、使用方便、治疗范围广、不添加任何物质、在体内无残留物、费用低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植物磁信息水机在制造方面开发费用很低,大部分零件可直接采用目前型号的饮水机的,然后再投资几套塑料模具即可,不需购置大型设备。它的核心部件在制造工艺上制造复杂,具有较强的技术保密性。植物磁信息水机因为使用纯净水作原料,所以在销售上不需要建立专门的销售网络,只需要嫁接在目前的纯净水销售网络上就可以了,送水工可利用和客户长期保持的良好关系介绍和推销该产品,植物的培养、管理等售后服务工作都可以由送水工来做。植物磁信息水杯制造成本低,使用有线电源时不会使电表运转,在使用时基本上无花费,很适合一般工薪阶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植物磁信息水机(杯)在使用方面,无区域限制,可在全国各地销售和推广。由于植物磁性信息水对诸多疾病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可放心大胆地请用户试用,使用户真正感到购买无风险。
生物孤子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根据目前的科学实验能证明该物质的存在。这个发现不仅会对物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说俄藉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发明的场导舱是通过一种封闭的装置来利用植物信息的话,那么植物磁信息水机(杯)则是以一种开放形式的装置来收集植物信息,在成本及方便程度上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植物磁信息水机(杯)的发明成功使这一既普遍又宝贵的植物信息资源更好地得到利用,在场导舱和植物磁信息水机(杯)的基础上必将发展为一种新兴产业。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6-27 23:4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liangmx2008:感觉象骗子的招术啊.先列举大量先进的科学理论,然后落到中国.然后根据原理,发明了一个超级的好东西.然后大家还等什么,掏钱把.
杨鸿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学习新知识是主要的,首先看一个知识自己是否知道,如果不知道时会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先学习学习再说如果学习后认为是对的,当然接受,如果认为不对,再反对不迟.另一个是见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立刻反对,这实际是他认为自己是真理,凡是与自己不同的.包括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都是不对的.我认为面对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应该采取第一个态度 。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但是,不是一次飞跃就永远认识了绝对真理。这个过程是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每一次得到的真理,只是我们这一段实践的总结。我们得到一个真理并在这个真理的指导下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会总结这一段实践,并得出新的真理。
Litongfu:呵呵,对于饥饿的人,食物是最好的药品.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路久:习惯思维是排斥新东西的!
杨鸿智:习惯是客观存在不能忽视的。习惯是既往真理的继续,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是,新生事物的出现也总是不可能阻挡的,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不能忽视的。不能够要求人们在新生事物一出现的时候就出来支持新生事物,但是,在新生事物与习惯的斗争中开始占优势的时候,人们都会“急不可待”地“迫切”地“热烈”地表态支持新生事物。这是人类历史的常见现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5 17:3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9篇  量子医学(4)— 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的原理和机能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下面对量子医学所应用的检测(治疗)仪器做一个介绍。资料从网上下载。
《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的原理和机能》
现在已有多种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开发出来,并已在市场上销售。其构思各有千秋、纷纷登场、性能略有差异,但测定构造则大同小异。其原理至今尚末公开,还是一个黑匣子。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生物体及物质微弱磁场信息比较容易测定了。本论文主要内容是:按照笔者以前做过的种种实验结果和经验,来讨论微弱磁场能量测定原理、机能、特性及广泛应用的可能性,以解开这个黑匣子的部分谜底。
《仪器的量子学原理》
根据病理学的理论,人体发病时,首先是组织细胞发生变化。而组织细胞的变化,又是由于构成组织细胞的生物分子发生变化所致。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电子有其特定的运动规律。因此,对于生物分子的构型及其变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中外层电子的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电子运动和磁场的相关性,不同的生物分子将辐射特定的电磁能量。也就是说,病变的生物分子与正常的生物分子辐射的电磁能量是不相同的。人体是由众多的、不同种类的生物分子构成。这些生物分子的电子运动产生人体的复合生物电波。那么,通过检测这种复合生物电波并加以分析,可以细微的探知人体的健康状态。同康信息检测仪采用独创的回馈电压传感器,来获取这些复合生物电波信息。这些信息的取得,是利用生物回馈的原理。检测仪内建立大量的人体标准生物波,检测仪将内置的某种人体标准生物波形作为诱导电波加于人体,在这种诱导电波的刺激下,人体作出非意识的生理回馈。检测仪采集这种被激发的信号,与标准生物波比较,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复杂分析运算,计算出差异,以-22 ~ +22的量化值来表示,并将结果进行显示、保存以及打印。
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的测定对象是生物体及物质中的微高斯~毫高斯磁场。磁场有二种,一种是用传统方法可以测定的横波磁场(质量波),还有一种是无法测定的纵波磁场(粗密波、压缩波)。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对两种磁场均能感知。将磁铁从测定台上向远处移去,其测得能量值与距离的二次方程反比率减少。纵波磁场是电子运动的支持媒介基本粒子群与电子发生共振后产生的。这种基本粒子群的定义是所有物质基本结构单位。故用“基子”来命名。所谓“气”的能量则为基子能的一种,为熵收敛型。把标准磁场编成代码输入微弱能量测定装置,再进行比较检索,就能测定生物体或生物发出的微弱磁场是否变调。标准磁场可通过含矿物质、微量金属元素和氧而传导进入水中得到记忆,该水即称为磁化水。如果饮用这种磁化水,它就能进入细胞组织角角落落,把生物体内混乱的磁场矫正过来,使身体恢复健康。测定生物体微弱磁场,可使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成为可能。此外,它还用于:水质好坏测定、药物有效性、食品中有否农药判定等,应用范围很广。在二十一世纪中,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将做为先进医疗及技术相关产业引人注目。
《量子共振检测仪简介》
所有的生物及物质均带有极其微弱的磁场,这种磁场是由电子绕原子核旋转时产生。要想测得这种磁场,可用富利哀解析法,将生物体及物体的标准磁场波形计算出并编成代码(如:肝脏,其代码是D273),储存于量子共振检测仪中。检测时,收集生物体(头发、血液、尿液均可)及物体的磁场波形送入量子共振检测仪中的解析回路,与量子其振检测仪中的标准磁场进行共鸣分析、比较,计算出异常程序。根据波形分析结果,如果被测对象磁场没有混乱,则量子共振检测仪也会把该波形送出,并发出不带有回声的共振声音。共鸣则为正常,非共鸣则表示已病变,病变的轻重程序用量化数--22~0表示,负值越大病情越重,健康人体量化数值多在0~+22之间。现假设维他命C之波动值为800,如透过量子共振检测仪向人体内输入波动值800之波长,身体便会作出生理反应,经计算机计算就可油知此人是否缺乏维他命C。相关之反应对象包括:药草、细菌、病毒、寄生虫、过敏原、矿物质、重金属、辐射电磁波、芳香疗法制剂、器官、染色体与其它多种类别的物质。按以上原理,今后如欲作初步的健康检查,可能不必花昂贵的检查费,不用超音波扫描,不用计算机断层,更不用抽血化验或照X光,只要握住传感器或用尿液(毛发亦可),即可于数分钟内获知你身上5,300多项健康数据。例如肠胃问题、体内毒素程度、免疫功能、器官功能、癌症危机、脊骨结构是否正常,甚至个人情绪心理状态等均可测得一清二楚,有助对全人整体健康的分析。
《量子共振检测原理:》
人体是大量细胞的集合体,细胞在不断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调亡,细胞通过自身分裂,不断自我更新。成人每秒大约有2500万个细胞在进行分裂,人体内的血细胞以每分钟大约1亿个的速率在不断更新,在细胞的分裂、生长等过程中,构成细胞最基本单位的原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这些带电体也在一刻不停地高速运动和变化之中,也就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人体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代表了人体的特定状态,人体健康、亚健康、疾病等不同状态下,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也是不同的,如果能测定出这些特定的电磁波信号,就可以测定人体的生命状态。量子医学认为人生病最根本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和轨道发生变化,既而引起构成物质的原子变化,再引起生物小分子的变化,再引起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接着引起整个细胞的变化,最后引起器官的变化。因为电子是一个带电体,当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和轨道发生变化时,原子对外发出的电磁波就会发出变化,人体疾病和身体营养状况变化所发生的电磁波变化,其能量是极其微弱的,通常只有毫微高斯至微高斯,通过手握传感器或直接测定头发的微弱磁场的频率和能量,经仪器放大、计算机处理后与仪器内部设置的疾病、营养指标的标准量子共振谱比较,输出相应的由负到正的量价值,其量价值的大小标志着疾病性质、程度和营养水平等,最后由临床医生对检测结果予以解析。例如,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一样,癌细胞所发出的电磁波与正常细胞也不一样。量子共振检测肿瘤就是向标本发出癌细胞的标准波,如果人体内有癌细胞,就会发生共振,仪器就能测出这个信号,癌细胞的数量越多,信号就越强烈,量价值越趋向负值,如果没有癌细胞就不会发生共振,量价值趋向正值。这就有点类似于收音机收听电台的原理,空中有很多无线电波,如果要收听某个指定的电台,那就把收音机调至该频率,这时就发生共振,就能收听到该电台,量子共振就是利用该原理进行检测,称简QRS。
量子共振检测的是人体特定状态下的电磁波,人体身体状态只要稍有变化,其发生的电磁波也就有变化,因而这种检测方法是极其灵敏的。同时由于量子共振检测的是通过肿瘤标准频率与待测物的频率相比较,发生共振而检测,因此这种方法的特异性是很高的,在我们研究和其它文献报导该方法检测的特异性高达91%以上,但是对于灵敏度的研究至今未见相关报导。灵敏度研究在临床上无法直接验证,本文检测的癌细胞是在实验室中培养的,这个灵敏度是否代表了人体癌细胞的灵敏度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根据量子共振检测原理,量子共振检测的是癌细胞发出的特定的电磁波,人体仅仅是传递电磁波的介质,因此我们推则这个灵敏度可能就代表了人体癌细胞的灵敏度。
QRS技术在仪器设计时,将正常人体脏器组织及数百种疾病的磁气分别用代码表示,并储存于电脑中。其恶性肿瘤代码为F005,当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时,将患者尿液放于QRS测试板上,以测定患者是否与电脑设定的F005码共鸣,即可做出诊断。若非共鸣则定性为恶性肿瘤患者;共鸣则否认患有恶性肿瘤。因此,本检查手段具有简捷、快速、易操作等优点。
量子共振仪对疾病诊断及病因的测定简洁、快捷、灵敏,主要是通过含有水分的毛发、尿液、血液测定全身脏器的磁气。因为人体患病初期,首先是构成原子的电子运动发生异常,随后原子到分子到细胞的微观结构、磁气信息发生混乱,甚至被破坏。通过对人体微弱磁气的测定,可以早期发现脏器的病变及程度,用量化数值—21—0表示。健康人体量化值多在0—+21之间,负值越大则病情越重,而且对一般认为难以定量的模糊的症征及病因都可用数值量化,来帮助我们判断人体损伤的严重程度。
量子共振健康检测仪的测定对象是生物体及物质中的微高斯———毫高斯磁场。磁场有两种,一种是横波磁场(质量波),一种是纵波磁场(粗密波、压缩波)。量子共振健康检测仪,对两种磁场波均能感知。物质及生物体是由无数个原子组成,由这种复合物质发出的磁场可以合成波形式测得。要解析这种复杂的合成波中的成份,就要用博利哀解析法,使用完全标准正交函数,先形成各种标准波形,再将生物体及物质发出的波形与之相比较,计算两者相关联的程度。这种方法的精彩之处,在于依据代码输入,可只把与代码有关的情报取出进行处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5 17:3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异常磁场测定原理》
人体发病时,构成原子的电子的正常运动就会异动,以至于原子到分子到细胞的规则的信息传递发生混乱、破坏,结果引起异常的生理状态。量子共振健康检测仪就是为了解析这种现象开发出来的。
《微弱磁场感知机构》
根据波形分析,如果生物体或物体的磁场已变得混乱,仪器会把波形送出,这时仪器会发带有回声的声音;如果生物体或物体的磁场未混乱,仪器再把波形送出,速度很快,同时发出很干脆清晰,不带回响的声音。
《沟通中西医学》
中医基本概念中的阴、阳、气、血、经络可用量子共振检测仪加以量化,中药的药性理论、方剂的配伍原则也可用量子共振健康检测仪进行验证。可以说,量子共振检测仪为中西医结合架起了桥梁,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量子医学的基本理论----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一种形式。1923年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假设每种粒子都有自己相应的物质,波长=普朗克常数/质量×速度。普朗克常数=6.625×10-27erg.sec,这一假设不久即被实验证实是正确的。物质波的概念不仅对微观粒子而且对宏观物质也有同样适用,例如:单一原子派生的信息属X线范围(10-8-0-12 m),而分子发出的信息属于紫外线范围(10-6-10-9m),人体细胞的波长属于微波范围(0 1-30cm)。波都具有共振的特性,当两个波长相同的波相遇时可发生波的叠加而增幅。这种共振的原理同样存在于声波、电磁波等一切波动的物质,是自然的普遍原理。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鉴别一种波与另一种波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发生共振,不相同则不发生共振,量子共振检测仪(QRS)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开发出来的。----量子共振检测仪(QRS)是测定生物体及物质中的微高斯--毫高斯磁场。磁场有两种,一种是用传统方法可以测定的横波磁场(质量波),另一种是无法测定的纵波磁场(粗密度、压缩波),量子共振检测仪(QRS)对两种磁场均能感知。虽然物质及生物体是有限的,但它们是由无限个原子组成,而这种复合物质发出的磁场合成波,可以被解析检测。要解析这种复杂的合成波中的成份,就要用富利叶解析法,使用完全标准正交函数,先提出调查项目的标准波形,用代码形式输入仪器中,使用时以这种代码为钓针,将相对的生物或物质发出的合成波钓出,再与标准波形比较,计算与被钓波的关联程度。这种方法独特之处,是输入代码函数只能与代码有关的成份或数据钓出处理。因此,任何电磁杂音,包括宇宙线、电子设备等发出的电磁均对它没有影响。微弱的磁场感知机构----量子共振检测仪(QRS)直接装有50毫高斯以下的微弱的磁场回路,从生物或物质直接收集电磁波进入仪器。机内电容、电阻、变压器成串连排列,经除去静电电容及电阻后送入解析后回路,然后参照事先设定的标准波形(有代码表示)进行比较,判断生物体或物质的波形的磁场已经变得混乱时。根据波形分析结果,如果生物或生物的磁场已经变得混乱时,仪器会把波形送出,这时仪器会发出带有回声的声音(双声-非共鸣音);如果生物体或物体的磁场未混乱,则发出很清晰不带回音的声音(单声-共鸣音)。异常磁场的测定原理----人体发病时,体内原子的电子正常运动首先异常,由原子-分子-细胞的规则信息传递发生混乱,破坏,造成异常生理状态。量子共振检测仪就是为了解析这种现象而开发出来,对人体进行检测。
《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的对象是什么?》
答曰:磁场。
通常由电子运动而产生的磁场视为电磁场。这种磁场的本质为电波和磁波。可分为横波或质量波。它要受到障碍物的阻挡。熵值取增大方向。电子运动时与基本粒子群产生能量。基本粒子大小不同,该理论尚未完全证实,处于提案阶段。有人认为它有1046种。这种基本粒子群产生的电磁场为一纵波中的中性波和熵收敛型,可远距离操作而不受遮蔽。它与光和电磁场有叠加作用。此外,它有利于伤口的治愈。其自身信息又可贮存于水、木材和石块之中。这种波又能被精神所控制。这类基本粒子群能把握所有物质的基本性质,故名曰为基子。它具有的能量,称为基子能。这两种磁场均能被含有微量转移金属、稀土元素及气的水来记忆。其机制会在下文说明。
测定对象是微弱磁场的结论是由以下实验来证实的。
(1)将环状磁铁用SARAN塑料薄膜包裹,再用绵线扎住吊起。测定台上装上三只脚,再把这块磁铁吊起来悬挂。让这块磁铁记忆B222这个代码。然后调节绵线长度用QRS测定所得点数。其结果可见得点数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结果与测定磁场强度的定常原理相一致。
(2)我们使用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QRS,经操作磁化部分使中性水以B222代码磁化,此时测得+6000以上点,但是我们使用消磁回路则可将已被记忆的B222代码消除去。
(3)把装有150ml中性水塑料瓶让高级气功师发功,其所用信息为“治疗恶性肿瘤之气”,让它进入瓶中。把它放的测定台上,以恶性肿瘤代码F005来测试计算,测得点数达+27000以上。用过敏性代码G683来检查,结果是 0。反过来做试验也得同样结果。这种记忆方式如用QRS消磁回路或用电磁炒菜锅也不能除去。上述结果说明电磁场有两种,即一般电磁场和相当于基子能的磁场能。QRS则可以识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磁场。
(4)微弱磁场的磁场强度有多少?磁场强度单位为高斯或特斯拉。有名的磁贴药膏“比波一粒克病”,其一粒磁石的磁场强度为1000高斯左右。一般微弱磁场装置能测得的磁场强度为微毫高斯,这种磁束是很微弱的。仪器设计时已把它定为50毫高斯以下。
(5)微量磁场的测定原理。物质及生物体是有限的,但是它们是由几近无限个原子组成。由这种复合物质发出的磁场可以合成波形式测得。要解释这种复杂的合成波中的成分,就要用傅立叶解析法。使用完全标准正交函数,先提出调查项目的标准波型,用代码输入仪器中,使用时以这种代码为钓针,将生物体或物质发出的合成波中,与此代码相对应的成分钓出。再与标准波形比较,计算与被钓波的关连程度。这种方法的精彩之处,在于依据输入代码,可只把与代码有关的成分或情报取出进行处理。也就是说,虽然有很多电磁杂音,包括宇宙线、办公电子设备等发出的电磁场均对它没有影响。万一有妨害时,可用经时观察法,把一时性的混乱解除。按照天才物理学者LOUIS VICTOR PRINCE DE BROGLIF(1892-1987)的新说,计算运动粒子发出的波长可得到下述结果:单一原子派生的信息属于X线的范围(1P-10nm)。而分子发出的信息属于紫外线范围(170-400 nm)。由于分子所组成的细胞的波长则属于微波范围(1mm-30cm)。
(6)异常磁场的测定原理。发病时,构成原子的电子的电子首先异常。基于电子运动的磁场共鸣相关性,电子运动出了问题,以至于原子到分子到细胞的规则信息传送发生混乱、破坏,结果引起异常生理状态。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就是为了解析这种现象而开发出来的。
(7)微弱磁场感知机构。本仪器装有直接测知50毫高斯的微弱磁场回路。从生物体可物质直接收集电磁波再进入仪器。机内电容、变压器成串连排列,经除去静电容及电阻后送入解析回路,然后参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波型(用代码表示)进行比较,判读样品的波型是否变得混乱,根据波型分析结果,如果样品的磁场已经变得混乱时,仪器会把波型送出。这时仪器会发出带有回声的声音。如果样品的判读结果认为波型没有混乱,仪器再把波型送出,速度很快,以至发出声音不带回声,“比一”的一声,很干脆清晰。
(8)量子解析法及量子医学的诞生。如上述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的测定对象,是由电子运动发出的磁能和基本粒子群即基子发出的能量,两者可归纳为量子,因此用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测定物质的技术称为量子解析法,QUANTUM ANALYSIS TECHNOLOGY。它在医学上的发展和应用则称为量子医学。
过去的解析技术主要是分子水平的对象,应该说新技术敏感度更高。举例来说,在检测人体内恶性肿瘤时间用QRS可检出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把放有几个肿瘤培养细胞的稀释液放在无菌试管中,让健康正常人握住,再用QRS仪器做测试实验,稀释到只有5个肿瘤细胞时也能测出至此我们可以想象出QRS仪测定的敏感度之高。而且,感染症的各个病因因子、过敏源、影响脑神经和内脏器官的重金属测定、残留农药的有无、环境污染物质等均可以pmol浓度检出。今后,有必要有更多人的重复试验,以建立这种新技术。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5 17:40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0篇  量子医学(5)— 在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第一章  量子检测在临床中的作用
一  概述
由日本量子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量子共振检测仪,能够测出人体细胞微弱磁场的异常改变。目前用于对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具有诊断快速,灵敏,准确,方便,无创伤,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检验,准确率在93.17%。
二  疫病诊断
量子共振检测仪在研制时将正常人体脏器组织的磁场及病变磁场分别用代码标志,并储存与电脑中。测患者某脏器是否有病时,只需将其毛发或尿液中所含某脏器磁场是否与电脑设定的代码共鸣,即可做出诊断,若是共振蜂鸣音则为正常,若是非共振蜂音则表示已病变,病变的轻重程度用量化数“-22—-4”表示,负数绝对值越大病情越重,健康人体量化值多在“0—+22”之间。此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及病源的测定有简便,快捷,灵敏,准确,无创伤等特点。在对病情的判定上用数值可以判断病情的亚健康期,早中晚期,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和预防的目的。
第二章 量子共振检测仪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指标意义说明  
一  量子共振检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任何生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电子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产生磁场,发出电磁波。量子是能量的单位,也是波的单位。量子力学认为,每种粒子都有自己相应的物质波,波都有共振特性,及当两个波长相同的波相遇时可发生波的叠加而增幅。波的共振是量子共振的宏观体现。人体发病初期,首先是构成人体的物质,结构要素发生变化。构成原子的电子的正常运动首先异常,由于电子运动和磁场的相关性,一旦引起正常电子的共振磁场变化,从原子到分子,从分子到细胞,从细胞到器官的顺理成章的传送信息的通道发生混乱和破坏,结果引起异常的生理状态,久而久之,引起细胞损伤和身体器官的异常,疾病也随之发生。若能将生物体病变的生物波采集到计算机,并将其与标准的生物波(正常生物体的生物波)相比较,即可诊断疾病。生物体是一个复合体,其发出的波也是复合波。量子共振检测仪从传感器采集进来的信号,不仅包含生物体的复合波,也同时包含了少量外来干扰产生的杂波。采集信号的关键就在于怎样从复合波中挑选出所检测项目的生物波。量子共振检测仪采用波的共振原理将所检测项目的生物波通过波的共振后进行折叠加放大,这样,就很容易地将所有检测项目的生物波挑选出来,而将不需要的生物波及杂波过滤掉。
量子共振检测仪就是解析这种现象的新型仪器。它能直接从生物体或物质收集电磁波进入仪器,从被测定的物质中取出需要的成分,然后参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波进行比较,计算异常的程度,用富利叶分析法判定样品的波形是否变得混乱。根据波形分析结果,如果样品的磁场已经变得混乱时,则仪器会把该磁波形送出并发出非共振蜂鸣音;如果该磁场没有混乱,则该仪器发出共振蜂鸣音。例如:对癌来说,当非正常组织的分子累积时,该组织的磁场波形和标准波形之间的差异变大,于是产生非共振蜂鸣音的概率增加。由上可见,量子共振检测仪是测定电子运动产生磁场和基子群发出的能量,两者可归纳为量子。这种技术成为量子解析法,它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则成为量子医学。
二  测量参数说明及临床应用
(一)一般情况
健康正常值(0至+22),其本健康(0至-4),自觉症状(-5至-9),初期症状(-10至-13),中期症状(-14至-17),晚期症状(-18至-22)。
(二)特别说明
注:放疗、化疗以及药物治疗期间,对疾病诊断的结果仅表示当时健康状况。
抗癌能力:-9至+22为正常,高于-9要关注(在放化疗及药物治疗期间根据治疗程度不同,判断值不同)。
免疫能力:-6至+22为正常值。
记忆力、肾脏功能:-6至+22为正常值。
结石、肿瘤、增生、肥大、肝硬化、囊肿、息肉、小结、神经、器官摘除、骨折、扭曲、变形、血栓、淤血等-6至-22为病变值,值越大,病情越重(程度、大小、摘除等情况根据脏腑、器官及组织部位不同而定。)
乙肝:-6以下为基本正常(未服药者),-6以上为小三阳或表面抗体阳性;-4以下为基本正常,超过-4可能为小三阳或大三阳
维生素、微量元素:-6至-9轻度缺乏,-10至-15中度缺乏,-15至-22重度缺乏。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符号“-”无数学意义。
诊断发病前兆及病状适合健康普查和疑难病检查,能够及时从亚健康状态(健康与疾病之间)中发现早期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各种疾病和潜伏期隐患。识别病源因子 适合对过敏源、不明高低烧、炎症发病源(病毒、细菌、真菌)等的查找和鉴别。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5 17:41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三章  糖尿病
如果常规体检血糖正常,通过你的一束头发却可能发现体内有糖毒素蓄积、胰腺代谢功能失调,提示你是潜在糖尿病患者。这就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预防医学技术———量子共振检测。这并非化验不准确,而是因为目前体内病
变仅表现在细胞代谢的过程中,临床还不能发现。量子检测却能及时测出你体
内细胞代谢的变化,提前预防。记者在北京协和方通量子共振检测中心采访时,遇见民进中央的张女士,她说:“我的身体一直没什么不适,除了眼睛在傍晚看不清东西。我来这里做了一次体检,经专家分析后,建议我进一步检查血压、心脏、肺、肝、胆、眼睛。结果低压偏高;肺部有一个钙化点,有早期肺结核史;有轻度脂肪肝;胆壁增厚;心电图异常;眼睛是早期白内障。《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量子检测符合这个观点。”
  该中心主任黄铸说,量子检测可以检测出正常人的新陈代谢及细胞生物磁
场的变化,发现潜在疾病,即亚健康状态。有一个肥胖患者,经过检测体内糖
毒素较高,胰腺细胞生物磁波紊乱,有糖尿病倾向,这就是预报疾病。我们建
议他注意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他遵照建议,改变生活习惯,3个月后来检测,
糖毒素下降,胰腺细胞生物磁波接近正常。黄主任还介绍说,量子医学可以检测尿糖毒、蛋白毒、酸中毒、X射线侵蚀、美容中毒等等。尤其酸中毒检测,正常人体液呈弱碱性,pH值7.35~7.45时,人的精神和体力处于最佳状态。如果精神压力过大,动物蛋白质摄入过多,肾功能不好,会使人体液偏酸,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下降。此外,糖尿病专家认为体液偏酸0.1,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就增加10%~15%;痛风、血压高等疾病的几率都会增加,还会使皮肤减少光泽、皱纹增多、肥胖。量子检测也能检测美容中毒,美容中毒通常因为染发水含硫、磷量超标。根据一些肿瘤医院的大夫的临床观察,乳腺癌患者都有经常染发的历史,当然这与个人体质的敏感性也有一定关系。
《赵健美自然免疫平衡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继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引起致残致死的第三位杀手,它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调查指出,廿一世纪,糖尿病在中国成为流行病,到2015年我国的糖尿病病人将达到6000万人,而且发病率的年龄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这将给病人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疑难病,是长期困扰着医学界的一种顽症,谁要想健康长寿,必须要有一个健全和功能良好的肾脏,百各类肾病正危害着无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防治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医学界的一项艰巨任务。阳信县中医院把宏扬祖国医学为已任,充分发挥中医这一国粹文化,依靠我院内科优秀人才群体,成立糖尿病、肾病专科,向糖尿病、肾病这一人类健康顽敌挑战!
《主治中医师赵健美挑起建设糖尿病、肾病专科的重任》
中医中药,博大精深,这一祖国医学瑰宝,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具大贡献,她是世界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攻克糖尿病、肾病这一顽症症,必须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路子。由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由遗传、环境、免疫、病毒等多方面复杂致病因素引起,所以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消痹"的范畴;它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而导致的代谢紊乱,同时伴随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的代谢障碍,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的各种脏器的慢性损害;因此,继发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病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因素;而平常应用的西药制剂容易产生拮抗作用,病人因效果不好,不得不经常更换药品,更要命的是不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肾病是免疫系统的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水肿"、"尿闭"、"关格"、"肾绝"的范畴,西医治疗常用激素,治标不治本,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院委会决定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挑起这一重任,经过选拔最后决定由具有敬业精神和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内科主治医师赵健美坐诊糖尿病、肾病专科门诊。"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赵健美提出新观点,并独创了"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显著效果
赵健美,39岁,主治中医师,她出身中医,二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医内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96年在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一年,师从全国著名糖尿病专家程益春教授,肾病专家徐希兰、陈书华教授,使自己的诊疗技术及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中,她深深感触到了糖尿病、肾病给病人及家人带来了具大痛苦,矢志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创新,自从她挑起这一重任后,她翻阅大量古今中外医学书籍,夜以继日地学习和研究,在工作中她惊奇地发现,当糖尿病患者和医生备加关注合并症对眼睛、肾脏的损害时,8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冠心病而死亡,她这一发现得到了证实,英国著名的UKPOS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只控制血糖,仅能减少眼病和肾脏并发症,而威胁生命的心脏病和脑卒中并没有减少,只有控制血压、血脂,同时控制血糖,才能综合控制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发展,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的终点事件降低30-70%之多;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比一般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得更低。赵健美对防治糖尿病有了新的认识,在治疗糖尿病上有一个质的飞跃。而对糖尿病本身而言,她有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中医学属于传统医学、自然医学的范畴,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人与自然、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包含两层含意,一是机体与外界的关系,人体适应自然,内外环境协调,则不易发生疾病;二是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关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只有各脏腑功能关系保持平衡,气血经络运行通畅,内外环境稳定,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保持机体"阴平阳秘"是人体不发生疾病的关键。中医学的这种"整体观、平衡观、经络观"与现代医学之量子学说,免疫理论是相辅相承的。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内分泌失衡,代谢紊乱所致,与免疫也有一定关系,所以扶正固本,疏通经络,调节各脏腑功能关系是她的治病基本思路。她认为西药治标,中药治本,且西药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具有多方位,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她研制的"补肾活血方"系列方药可从调控血糖来源转化,抑制糖元分解,促进糖的氧化利用为中心等环节入手,有效营养激活修复胰岛?细胞,恢复胰岛功能,重建血糖调控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免病力,全面调整内分泌,从而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赵健美全新理论的提出,给病人带来了实惠,一些患者长期不规范西医治疗,效果了了,并产生了耐药性,使肝、肾、脾、胃损伤,胰岛功能衰竭,并发症叠出,而慕名前来求治;由赵大夫根据中医的理法方药,辩证施治后,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有效控制并发症,延长病人寿命。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水肿,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可"打激光",早期缺乏有效措施,而中医药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有效保护视力。糖尿病足的截肢率达50%,她给予丹参、川芎嗪、血塞通等中药内治与中药外洗,外敷相结合,中药内服与西药静点相结合,可明显减轻病人麻木疼痛症状,使众多糖尿病足坏疽病人免于截肢致残之苦。可以说,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独特优势。糖尿病专科在积极开发个人自治剂的同时,还成功引进了国家专利产品,纯中药制剂"国良消渴灵",具有价格低、降糖平稳、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赵健美大夫坐诊两年来,诊治各类糖尿病病人千余例有效率达100%,受到了一批重症糖尿病人的首肯,如阳信镇的商兴山、商店镇的张付华、流坡坞镇的周秀凤、洋湖乡的焦固清、温店镇的张俊英及其它县市的众多糖尿病患者,在倍受糖尿病折磨的痛苦多年,终于摆脱了病痛,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繁述。
自然免疫平衡疗法,治疗肾病取得重大进展
赵健美在多年的工作中,目睹了无数例肾病病人的痛苦,特别是一些慢性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而治疗费用昂贵,病人因病致残,因病致贫屡见不鲜。对于肾病的治疗她有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肾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肺、脾、肾三脏的亏虚,而以肾虚为主,标实是指外感、水湿、湿热、湿浊、淤血等,源于脾肾虚弱;水肿的发生主因脾肾虚弱,外加寒湿侵袭,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蛋白尿多是因为脾气下陷、固摄无权、肾气不固,封藏失职所致;血尿则多因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血淤所致。肾性高血压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居多,亦有气阴两虚、肝阳上亢者;贫血与脾肾亏损有关,脾虚水谷乏源,生化无权;肾虚精微下泄,精血同源。总之,脾虚不能治水,肾虚不能行水,脾肾失去气化作用,固摄无力,以致精气外漏,正气虚弱,邪气乘虚而入,导致肾脏功能的各种病变。总的治疗原则要扶正祛邪,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又要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气血、经络理论进行详细的辩证,通过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理气机等多种治疗手段,来纠正机体的失衡状态,以达到"阴平阳秘"治愈疾病。她的这种整体平衡观之现代理论依据可以从量子理论中找到支持基础,量子理论是继相对论之后最前沿的现代学科,着重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物质与物质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单个物质本身的重要性。在此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分支学科量子医学则把这种观点应用于对人体疾病的研究,认为人体各脏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正常,人体是否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西医治疗肾病无论什么病人都是一套治疗方案,且常用激素,造成患者对激素的依赖,而激素的负作用更是危害极大。赵健美汲取了北京同济医院自然免疫平衡疗法的精华,主张整体协调心肝脾肺肾五脏,调和阴阳气血内环境免疫平衡,疏通经络、调畅气机、激活再造肾功能,通过系列中药辩证施治,可以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节,恢复机体内环境阴阳平衡,纠正机体的免疫紊乱和代谢紊乱,达到脏腑生理功能动态平衡以治愈疾病。 赵健美这些治疗肾病的观点,在病人身上得到了证实,她根据病人的病情,标本缓急,给予辩证施治;经过2年来近百例病人治疗,总有效率达95%以上,病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如银高乡儿童陈明福,患肾病综合征5年,曾辗转多家医院冶疗,花费5万余元,经常复发,不见好转,2001年7月接受赵大夫治疗,当时病人尿蛋白+++隐血++,在经过1个月治疗后,全部检查均正常,后巩固治疗3个月,至今未复发。再如惠民县何坊乡李勇,患慢性肾炎,多次在省市级医院治疗,屡用激素,且不能撤减,激素的副作用已比较明显,病人有很重的思想负担,她听说中医院有个赵大夫治疗肾病,堪称一绝,就慕名前来就医,经过赵大夫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不但激素平稳撤减,且尿蛋白一直阴性,随访至今无复发。还有多例典型肾病患者在她的治疗下,重新恢复了健康。"酒香不怕巷子深",目前,肾病患者前来就医者络绎不绝。
《糖尿病、肾病专科在新理论的指引下,蓬勃发展》
中医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奇特疗效,受到广大群众的信赖,治愈的病人奔走相告,纷之沓来,赵健美大夫撰写的有关糖尿病、肾病的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八篇,获得科技成果一项,她所研制的"补肾活血方"正积极申报科技成果和国家专利,为弘扬祖国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阳信县中医院糖尿病、肾病专科在院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本着"服务社会、忠诚患者"的精神,力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回报社会,在防治糖尿病、肾病领域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6 06:2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1篇  量子医学(6)— 癌症治疗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早期癌症“望远镜”——量子共振分析
诊断早期癌症有了新的“望远镜”——量子共振分析,上海交大微电子技术研究所量子医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科研成果表明,量子共振分析仪可以根据人体头发磁场的变化得知癌细胞的活动情况,从而为癌症被消灭于萌芽状态创造了条件。
  量子共振分析仪器内储存着健康人体的磁场波形数据。人生病了,体内的原子、分子、细胞都会发生结构变化,其排列发生混乱,人体内便形成了异常的生理状态,这就会引起磁场的变化。再与健康人的磁场对比,根据其偏移与否和偏移的程度,可得出是否有病还是亚健康的结论。从1996年开始,上海交大量子医学研究中心从日本引进先进设备,从一小束头发中检查诊断肿瘤和疾病,迄今该设备已用人体毛发诊断肿瘤和疾病近万例,其中在市六医院作了60例肿瘤患者手术前的双盲临床诊断,确诊率达90%以上。
  一位姓张的患者在1999年得了鼻炎,鼻孔出现血性分泌物,在大医院做CT检查表明一切正常。后来他将自己的一小束头发送到量子医学研究中心,查出的结果是如不抓紧治疗就会发展成肿瘤。他服用了该中心配置的一种提高免疫功能的口服液,如今恶性肿瘤指标已趋于正常。
量子医学认为人生病最根本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和轨道发生变化,既而引起构成物质的原子变化,再引起生物小分子的变化,再引起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接着引起整个细胞的变化,最后引起器官的变化。因为电子是一个带电体,当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和轨道发生变化时,原子对外发出的电磁波就会发出变化,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一样,肿瘤细胞所发出的电磁波与正常细胞也不一样。量子共振检测肿瘤的原理就是向标本发出一种肿瘤细胞的标准波,如果人体内有肿瘤细胞,就会发生共振,仪器就能测出这个信号,如果没有肿瘤细胞就不会发生共振。这就有点类似于收音机收听电台的原理,空中有很多无线电波,如果要收听某个指定的电台,比如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就把收音机调至该频率,这时就发生共振,就能收听到该电台,量子医学就是利用该原理进行检测。
量子医学在检测肿瘤病人时,对于正在进行放化疗的病人,结果就会产生干扰,这是因为放化疗病人体内的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对结果产生的干扰,临终前的肿瘤病人结果有混乱,那时因为肿瘤病人到临终前,肿瘤细胞的信号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结论与TAP(早期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结果得到相互论证。对于怀孕的妇女,其结果会出现偏差,因为在量子医学看来,怀孕也是人体内生长了一个不断增长的新生物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水平。方法;对临床上已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用量子共振同康信息检测仪检测其体内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结果:肿瘤患者严重缺乏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结论:肿瘤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
癌症患者血清硒和癌组织硒显著低于正常人和正常组织
对癌症患者血清、癌组织中微量硒的测定研究报导很多,大都采用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等。早在1996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洪素珍、孙昕[1]等人用催化光度法测定了40名健康人和118例肺癌、肝癌患者血清硒水平,健康人为0.1197μg/ml,病人为0.0721~0.0735μg/ml,P值<0.001。2001年山东省胸科医院赵秀香、孟献春等人[2]用荧光分光光度方法测定26名健康人和35例癌症患者血清硒,健康人为0.102μg/ml,肺癌患者为0.08μg/ml。2002年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俸家富、李少林[3]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测定了36名健康人和111名肝、胃、结直肠、乳腺、肺、食管、脑等癌症患者的血清硒,健康人为1.413μmol/L,病人为1.175μmol/L。2003年广东农垦中心医院肿瘤科和广东医学院分析中心李子庆、蔡康荣等人用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硒有明显差异,如癌组织中硒为0.65μg/g干重,正常组织为1.87μg/g干重。由以上研究结果可见恶性肿瘤患者缺硒是肯定的。这与用QRS方法测定健康人和肿瘤病人的结果是一致的。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成分,硒在体内以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形式,起到清除自由基和修复生物膜的损伤,硒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细胞畸变、有防癌、抑癌作用。用测定硒作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标志指标非常有意义。
对于维生素C与恶性肿瘤的关系,80年代人们已经作过广泛的研究,正常人每100ml血浆中平均1mg左右,癌症患者为0.1mg-0.4mg,癌症患者体内维生素C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量子共振检测方便、快速、准确,标本为头发、尿液或手握传感器,在无创的情况下快速了解人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提醒人们及时补充维生素C。
从不同人群用量子共振检测维生素C的结果来看,维生素C在正常人群、良性肿瘤患和恶性肿瘤患者之间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用量子共振检测维生素C的结果是可以作为诊断恶性肿瘤依据之一。
微量元素硒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近二十年来更是火热,大多数临床医学工作者与分析化学科技人员相结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催化分光光度、石墨炉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生物组织中微量硒,操作手续特别繁杂,尤其是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性很强,稍有不慎会导致硒的损失结果严重偏低,因此通过测定人体体液或组织中硒作为诊断参考不仅费用高,而且准确度也差,至今难推广,而用量子共振检测极为方便,平均每项测试不到1分钟,可以及时准确了解人体内微量元素硒的水平。
从用量子共振检测微量元素硒的结果来看,微量元素硒在正常人群、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用量子共振检测微量元素硒的结果作为诊断恶性肿瘤依据既简便快速又准确。
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者都属于抗氧化物质,在正常人群、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量子共振检测数值结合4个癌症诊断指标作为肿瘤确诊及定性依据将能提高肿瘤良恶性鉴别准确性。
从相关文献和本文量子共振对恶性肿瘤病人检测结果发现恶性肿瘤患者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正常健康人应随时了解自身体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水平,注意及时补充,量子共振检测不失为一个方便、快捷、准确的方法。
检测F005值对恶性肿瘤疾病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疾病的良恶性鉴别对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及判断后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初期恶性肿瘤患者,如能及早做出定性诊断,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以准确定位,从而采取相应根除手段,将明显提高其治愈率。而对较晚期的具有复杂表现,临床一时难以做出正确诊断的肿瘤病患者,及时做出恶性病的定性诊断,将能达到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近期发展起来的量子医学,对解决这一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2 08:23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2篇  量子医学(7)— 量子医学与中医学说相容性之思考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这里转载网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量子医学)与中医学说相容性之思考》。因为下载时没有准备引用,所以没有记录作者和文章出处,在此表示歉意。
1《与中医学说相容性之思考》
生物学及基于生物学模式的西方医学的巨大进步与现代前沿科学的最新发现及基于这些最新发现提出的关于生命及实现生命统一体之信息源、生物体之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因果关系之质疑,同样使人感到极大兴趣。
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生物光子理论”,并在医疗实践中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虽然,这些学者也坦然承认,他们的演说目前还不被西方主流科学所接受,但其敢于突破传统认识,大胆探索的勇气值得称道;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无疑是一个催化剂,应予重视。本文拟介绍生物光子理论及实践的某些进展,并对该理论与中医学说的相容性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2《生物光子理论、生物光子现象及生物光子性质的某些发现》
光子与生物光子
本世纪早期,研究光现象的科学家开始对物质的传统理解提出挑战。由于这方面的研究,于是出现了一种新模式—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组成。此一原子结构的微卫星系统藉电磁力得以维持,若电磁力消失,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物质也将停止存在[1]。
此一“行星”模式出现后不久,一些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如Plank、Bohr、Debroglie、Schodinger、Pauli、Heisenberg、Dirac等的研究就使我们接触到一个十分陌生未曾想过的亚原子世界。物质的原子单位是非常难于理解的具有双重性的存在。取决于如何看待,有时显示为粒子,有时显示为波,此种双重性也可以显示为粒子或电磁波的光展现出来。更近些时候,物理学家David Bohm提出,物质,无论其质量大小,实质上皆由高度凝聚的光组成,其运动速度低于光速,因而呈现为固态[1]。Einstein将光的最小计量单位称之为“量子”,也就是现时我们所称之光子。所有光子的弥散在性质上都是电磁[1]。
194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Szent—Gorgyi注意到,生物科学并非如机械论者宣扬的那般完备,“看起来似乎失去生命的某些事实,而失去了这些,任何生命的真正理解是不可能的。”Frohlich在随笔中写到:“生物学能适应超越物理学的法则吗?”,而Rosen则提出,不是物理学作为演绎工具统治生物学,而是生物学强迫物理学改变自己,或许最终将超出现在的认识[2]。Adey提示,物理的而不是化学的变化是代表细胞交际(The cells Communication)的信号流的特征[2]。
F.A.popp在实验研究中描述了一种被称之为来自生命组织的超弱光子弥散现象,并认为,正常细胞弥散稳定的光子流,即生物光子(Biophoton)。设想生物光子在活体内是信息的载体,是物理调节的渊源,而不是如主流派所认为的是物理活动的结果。当细胞不再处于平衡状态时,生物光子弥散即会增加。由此推断,细胞内环境平衡的任何紊乱均可导致体内平衡信息流(光)的改变。犹如将石子投入平静的水池时可以想象的那番情景,一个细胞生物光子弥散的改变将最终导致邻近细胞生物光子弥散的紊乱。此一偏离和谐振荡的光的转变最终也将导致和谐的破碎,形成病态[1][2]。
A.S.pressman,1968年在其所著《电磁场与生命》一书中复习了当时已进行过的数百种试验,结论是:电磁场可以三种形式被机体利用,a、机体可利用电磁能获得关于环境的信息;b、可为组织利用并在机体内调节;c、可能被用于机体间之交际。科学家在以上三个领域进行了探索,在从细菌、蜂到鸽这些有机体如何利用地磁场定向方面作了许多工作。Adey强调电磁场在细胞间交际的重要性,并把细胞电磁信号形容为细胞间的“悄语”。 F.A.Poppp则把生命体弥散出的生物光子、电磁波解释为从细胞分化、生长调节到酶活性与免疫反应的调节信号。德国科学家Gunther Becher基于其对白蚊群体的研究,假设存在非化学信息体系,在群体内,白蚊能感知其它的生物场。 Becher发现,非常微弱的电流可对细胞DNA进行调节,刺激产生一种所谓反分化(dedifferentiation)现象。更近些时期,Reba Goodman Ann Shirley-Headerson发现,非常微弱的低频场能够通过改变细胞DNA产生蛋白在DNA水平上影响细胞[3]。电磁能依据其在物体上的作用可分为粒子两种(ionizing and nonionizing),粒子场有很高的光子能,有可能将电子撞离原子,形成电离子。能量较低的场称之为非粒子场,其主要作用是使物体加热[3]。
Adey认为,细胞膜表面是弱场相互作用的关键部位,电磁能对从细胞膜受体发出到达细胞内部的信号产生影响,即使是这些场非常微弱。何况,这些作用可因高度谐调的生物分子过程而放大,而此一过程也只有用非线性电磁与非平衡物理模型才可理解。该氏还认为,不仅弱场(weak non-thermal fields)可引起生物效应,而且生物电磁(生物光子)也是这个世纪最有意义的新科学前沿之一[3]。
3《生物光子现象的某些实验依据》
M.M.van Benschpten在作类似EAV药物试验时观察到,患者可能忘记手握电极,而试验却能照样进行。对此,该氏最初的解释是:患者的生物场可从体表扩展到足以获得受试药物信息范围。随着光量子诊断法的发展,该氏对此作了另一种假设:药物实验时信息的传递不是通过电,而是通过生物光子。为了验证这一假设,Benschoten安装了一个12英寸长的有机玻璃管,两端开口,有一个槽可安装有色滤板。实验发现,放置铜管电极于有机玻璃管中,于距离12-18英寸处指向患者,可始终产生准确的药物试验结果。当放置有色滤器以决定光子离散波长(a discrete wavelength)是否与试验结果有关时,发现仅只靛色滤器阻断试验,其它有色滤器无任何作用。于是该氏断定,这个场绝不是电性质的,因为试验时挪用有色滤器由数层塑料作成,应能阻断任何以电为载体的信息传导[4]。
为了证明生物光子是细胞间相互交际的工具,Popp作了以下实验:在两只密闭的石英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活细胞培养皿。随后在一只玻璃瓶中加入病毒,使细胞发生感染,再将两只瓶子接触,另一只瓶中的细胞同样也发生了感染。但当用非石英玻璃瓶重复同样试验时,病毒却不能扩散到第二只瓶中。我们知道,石英玻璃可窗透紫外线光,而普通玻璃则不能,于是Popp得出结论,紫外线可传播病毒生物光子脉冲[1]。
Omura通过0—环试验,研究放置于患者可视范围内之试验物电磁场信息能否通过光进入患者眼睛。试验时将一纯a-链球菌玻片置于患者前面,并保持一定距离,结果看到如下现象:a、当链球菌感染患者注视该玻片时0—环试验即呈弱阳性;相反,当其它条件相同,若患者闭眼,或虽未闭眼,但因眼前放置障碍物,无法看到玻璃片时,0—环试验则不出现弱反应;b、当非链球菌感染患者手持a—链球菌玻片,同时注视如上述放置于相同距离具有同一试验物的玻璃片时,则显示相同的0—环试验反应[5]。此一试验不仅显示了光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同时反映出具有相同立体特征、同一分子结构的物质弥散相同频率电磁辐射,产生共振。
4《生物光子的某些相关性质》
(1)、DNA是生物分子信息传递与储存的介质
M.M.van Benschpten经过大量实验后发现,放置于检查者腕部的装有DNA D30的玻璃瓶能有效阻断检查者信息对受检查信息的干扰,而若将DNA D30标本置于患者手中,则可阻断所有生物光子共振试验,使0—环试验不再发生反应。Popp认为,生物光子信息传递与储存是以DNA为介质的,Benschoten的实验结构显然支持Popp结论[2][4]。
(2)、生物光子弥散的氧能源性
M.M.van Benschpten在实验中令患者暂停呼吸数秒,此时生物光子反应消失,表明生物光子弥散的氧能源(气)(oxidative origin)性质。该氏假定,暂时性缺氧可使线粒体能量减少到足以明显减少光子弥散的程度,使之低于测定阈值。同时,Benschoten还在另一组屏蔽肺经能量的试验中制造了一个缺氧阻断生物光子弥散的能量等同状态 [4][6]。
(3)、血液是体内生物光子信息传递的最佳通道
根据Bjorn Nordenstrom医学博士的研究,血液是内器官代谢活动产生的电磁信息传递的最佳通道,体内任何其它解剖结构对电流的阻力均大于血液的200%。Benschoten则发现PC-6(内关)穴弥散的生物光子与全部十二经及复杂的生物光子场相关,而此一生物光子场又与神经介质、氨基酸、激素及酶相关[4][6]。考虑到,内关穴是血管汇聚之处,临近三个动脉,因此极易与全身血液所含信息发生共振,就不会感到难解。
(4)、生物光子弥散是紫外线调制的红外辐射
1992年,德国人Poul Eckhoff提出,生物光子试验法是以红外光谱为基础的,由于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癌细胞可用红外光谱鉴别,因而生物光子试验法可用于探查恶性组织。为了验证此一假设,实验中采用了可通过红外线的滤镜,发现生物光子试验可正常进行,不受干扰,而试验挪用的滤镜实际上消除了可见光。更有趣的是,摄影用的紫外滤镜可阻断全部生物光子实验,即使是这种滤镜可允许红外线与可见光通过。结论是:生物光子弥散是紫外调制的红外辐射。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2 08:23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5《生物光子理论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阴—阳向量平衡测定
M.M.van Benschpten在Omura双指0—环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光子理论及中医学说,创立了一种称之为“阴—阳向量平衡测定(Yin—Yang Vector balance test )”的方法,用于疾病理诊断、药物试验及治疗等临床医学的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该氏利用此一方法不仅对淋巴病变、高胆固醇、慢性疲劳、乳腺疾病、卵巢激素紊乱、病毒及细菌感染、癌症、奶制品的危害、牙科填充物之汞中毒、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狼疮Sjogren 氏综合症、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抗磷脂血栓病(Antiphospholipid thrombosis disease)、甲亢、硅乳房植入病、秃发、精神病、HIV感染与AIDS病)等的病因病理定性定位诊断、治疗及通过药物试验寻找有效治疗方案与中药复方组方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而且还利用此一方法的高度灵敏与简便,对疾病早期的亚临床状态的诊断及防治作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4][7][8][9]。此外,利用生物光子弥散测定,还对中医理论的一些方面,如经络穴位与体内器官的对应关系、不同穴位生物光子弥散的特异性、气功能量的性质等进行了研究[4][8][9][10][11]。
奥能色针疗法(Esogetic colorpuncture.ECT)[1]
1987年,德国自然疗法及时性针灸医生Peter Mandel在能量弥散分析体系、针—脉冲疗法、感应疗法(induction therapy)及色声疗法的基础上,开始构思一种可包容所有疗法的整体疗法模式。考虑到本法应是生命的深奥知识(the esoteric wisdom of life)与生命过程的能量原则(the energetic principles)的结合,所以创造了一个新术语——奥能(esogetics)。Mandel关于奥能医学的概念是,古代深奥教义的主要原则与现代能量科学思维及中医基础的合成。
ECT疗法是以不同颜色的光频经由针灸穴位及经络向体内导入信息,借以重建内环境平衡。之所以决定利用针灸体系,利用其皮肤穴位及经络作为引导光进入能量解剖(The energetic anatomy)的通道,受到下列研究的支持:
(1)俄罗斯Nowosibirk临床及实验医学研究所和研究人员证明,经络可以是光的通道;
(2)Orm Bergold 发现,人类光子受体并非如逻辑上看来只限于视网膜,而是相当广泛,实际上可见于所有组织。
由于穴位对各种刺激(针、热、冷、压等)都起反应,Mandel推论,穴位也应对光刺激发生反应。由于穴位与器官、身体结构及功能相对应的特殊性,针灸穴位的利用就为光进入人体内环境提供了一个比先前的光疗更有效的途径。经过广泛实验, Mandel断定。“特定针灸穴位真正与特定光色有特殊关联”。而且,所有穴位只相应于3对互补色(红/绿、橙/兰、黄/紫)之一对。利用互补平衡穴位能量的治疗方法的形成,标志着ECT的实际诞生。
光波通过皮肤受体进入,这些受体对光和色(光的固有振动成分)作出反应。根据Popp的说法生物光子允许一个比沿着神经通道传递的电脉冲更快的脉冲交际。利用生物光子,脉冲不通过神经传递,而是通过细胞的原子结构扩散到机体的最小成分中去。根据共振原理,最小的振动将激发最大的效应。色针可经由紊乱区域传递信息到体内,并借助固有的共振力帮助发生障碍的功能系统康复。
ECT是根据Mandel氏能量弥散分析体系与Kirlian摄影结合进行的。治疗前及治疗后Kirlian摄影法仔细追踪能量状态的微妙变化,光疗的特殊目的是纠正Kirlian摄影显示的能量失衡。根据Mandel氏的治疗模式,探寻疾病的更深层次的原因,ECT特别调身体、意识与精神之间相互作用。除用于缓解身体症状外,本疗法也设计用于扩展自我意识,轻轻“解开”并消除任何创伤、情感伤痕及存留于微妙的能量体系并使失衡及病态得以延续的负性信念。
6《生物光子理论与中医学说的相容性》
生物光子理论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订合同支持及发展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表现为,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精神与身体的统一、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此一深刻的具有哲理性的认识一直是中医学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各个方面的指导原则。西方医学虽也对本身的局限性有所觉察,近年来开始提倡医学模式的转变,无奈其主导思想上根深蒂固的机械论的桎梏至今仍牢牢地束缚着医疗实践。
17世纪,当Descarter提出“人犹如机器”的模式后,就产生了精神与肉体分离的概念,标志着哲学与医学传统的深刻而根本的分离。由于允许对身体进行解剖及创伤性检查,又不再有可能损害灵魂本身的顾虑,这就为现代医学铺平了道路。但是正如Oaul pearsall博士在其《超级免疫》一文中所述,“很不幸,我们忘记了重新把它们安装在一起”[12]。
许多前沿科学家感到,西方生物学的主导模式虽也有用,但也局限,因而努力探索一种理解限定生命状态的基本过程的新途径。这些科学家正在试图回答关于生物整体性、交流、组织及整体性形成途径诸类问题。在前沿科学家正在创立的新生物学框架内,整体才真正大于部分的总合,并认为在实现此一整体性的交际(Communication)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电磁能[2]。
以生物光子理论看来,亚临床状态可能提示机体调节与统一功能之失衡,能够引起症状的生化结构与功能改变并非疾病的“原因”,而是整体不谐调的反映。许多前沿科学家认为,细胞交际的破坏是癌症过程的重要部分,因而强调电磁能作为信号的作用[2]。这里,我们在中医模式的与新生物波之间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立场:平衡与和谐就是健康,失衡与不谐即是病态。
在许多前沿科学家的新生物学概念中,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也是一个极为关注的领域。Mandel认为,疾病与痛苦是阻滞个体展现自身潜能的病理能量或难于专注于自己生命之路的信号,常常是由于过去的创伤所引起的能量系统中`。因而,要达到持久的治愈,不仅需要消除现体症状,还需要将患者带回可能触及“我为何人,何以在此”的精神体验中去。所以认为色针提供了一个利用光促进意识、无意识及超意识之间信息交流,清除创伤之能量蓄积,支持个体进化的精确体系[1]。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光子理论的提倡者对精神与身体关系的认识与传统中医的观念又是如何的相似。
应用生物光子测定技术对气功师发放的外气的研究证明,外气弥散具有磁性特征,是生物光子的弥散。日本Hiroshi Motoyama博士的研究显示,发放外气时计算机控制的AMI设备测定到能量弥散加强。在其他学者的实验中,若12X6X1/8英寸之铝板放置于是气功师的CV—20(百会)穴及K—1(涌泉)穴、即显示屏蔽,不再有生物光子弥散。同时,实验还发现了日照与生物光子弥散的关系。所以认为,气功能量源于天地之环境能量[10]。这不仅与古典气功理论相符,而且尤其体现了人与环境的统一。
7《生物光子理论是对中医“气”的概念的证实与深化 》
中国传统医学常强调“气”的作用,可以说,在中医学说中若取掉“气”这一概念,就是取掉核心,就是中医哲理的离散。但,气为何物,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甚至是怀疑派攻击的把柄。在这一方面,生物光子理论作了一些具体的回答。
中国医学不仅承认“气”的存在,而且将气分为两种,阴和阳,两者相互相成,维持人体的健康与和谐。Mandel将气之阴阳比拟为电系统与电磁波运动现象之正负两极。由于光在本质上是电磁,光现象又涉及电磁波的恒久不息的震荡,此一震荡的给定界限,在中医模式中即可形容为类似阴—阳参数。因此,气可以类比为前沿科学家用以形容光现象的具体化了的特殊表象[1]。
卓越的生物电磁(BEM)研究者 W.Ross Adey声称,不是化学现象,而是物理现象形成生物分子系统信号及能量传递的特征。强调有机体控制与调节的性质从化学到物理方面的转变,就直接指向了东方医学、针灸学及广泛称之为能量医学的许多治疗体系。法国免疫学家Jacques Benveniste正在致力于研究稀释的顺势疗法制剂,根据常规生物医学理论,这些制剂,从统计学上讲,并无活性物质存留,不应有生物活性,所以Benveniste设想,在实验室观察到的生物活性传递的试管内效应只能用电磁场作用解释[3]。
作为中医学理论基本框架的“气”,在西方科学中没有直接的对应物,虽然“气”常常被译作“能”,但仍与生物化学为基础的生物学难以对应。Frohlish、Delgiadice等在其著作中描述了一种新生物学理论,该理论假设,此一重要能量与化学的不同,与Manfred Porkert所译的“气”作为构型能量(Configuration energy)极为相似[3]。
有人将先天之气看作是遗传信息在经络系统的投射,此与Popp的生物光子模型非常类似。根据Popp的生物光子模式,相干(coherent)电磁波被认为是来自DNA的投射。该氏提示,生物光子是物理调节与控制之源,可能涉及生长过程等许多方面,或许生物光子代表了形态生成场全息投射的某种类型。基因可能起传递及受体的作用,转入生物场信息中。因此,在生物光子、分子发生学、形态生成场及经/先天之气间似乎存在非常广泛的类似[2]。
此外,生物光子理论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广泛研究,也为中医讲究个体化的治疗模式与复方组方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及许多启迪[3][6][8][13]。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2 08:2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8《生物光子其它可能的作用机制》
生物光子作用机制中存在夹带现象
具相同立体特征,同一分子结构的物质,弥散相同频率的电磁辐射,产生共振,是广泛认同的关于生物光子作用机制的解释。那么,对于已行动原有生物特性及分子结构因而已不再能以原有频率弥散电磁辐射的病理组织而言,又是以何种方式还原其固有频率因而恢复其功能的呢?著者认为,不能忽视光子振动中夹带(entrainment)现象的存在。
Joshua Leeds在其《节律、共振与夹带》一文中写道:当我们研究外部节律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时,会遇到一种久为人知却鲜作讨论的现象。我们的机体具有自律机制,常使人们自身与别的节律相匹配,并且模仿或者趋同于大于自身的脉动节律,这就是夹带现象,夹带是共振的一个方面,但是,共振的一种重大扭曲。正如Goldman所说“由于夹带现象,你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自然震荡形式,并用另一物体的不同的震荡形式替代之”,并认为夹带是能量守恒的一种经济手段。Jonalea Hoffman还认为夹带现象意味生命体都在不断地试图彼此保持和谐[14]。声学中存在夹带现象,光学中也应如此,二者都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在生物光子作用机制中,注意夹带现象的存在,就可能使我们对生物体固有震荡节律的封闭理解,变得更为开放,对于外界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病变与康复的机制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9《生物光子作用机制中可能有下丘脑—植物神经系统的参与》
 
Joshua Leeds在论述声音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时指出,第10对脑神经不仅到达耳部,同时也分支到胸腹内脏。正是由于迷走神经的这一分布特征,凡能引起耳膜震荡的声音刺激,也同时会使许多内脏器官产生震动[14]。根据德国解剖学家Helmut Becher的研究,视网膜—下丘脑束起源于视细胞间的视网膜多极植物细胞[10]。由于下丘脑对植物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而植物神经又广泛分布于人体内脏。由此可以推断,光色刺激一旦到达视网膜,就能传至下丘脑,也会对所有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广泛的作用。
生物光子理论对于中医研究、中医现代化、中医与西医互融与相通,应该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虽然还不能冀望借以解释中医学的所有问题,但我们不必再面对企图硬将中医学纳入西医生物化学模式寻找对应物的圆孔楔方铆的尴尬,毕竟是另树新帜。我们禁锢于生物医学模式已有很长时间,而且常常由于近年来西方医学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不知自省,因而情不自禁地排斥不符合主流派认识的见解,以至于离开此一模式就停止了思维。然而,为了中医现代化的需要,为了中西医合璧的未来医学的需要,我们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从当代前沿科学的最新进展中寻找出路。我们知道,在许多方面,中医学都带有浓厚的能量医学色彩,因而生物光子理论应该是一种适当的选择。正如Mantak chia据说:前沿科学家对于生命信息与能量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推进东西方医学的结合,在这一点上讲,我们是在共同的土地上播种,截然不同的二十一世纪医学将是收获的一个部分。[2]
10《论坛反应与交流》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
菠萝菠萝蜜:近代量子物理和生物学发展的杂烩,如果杨同学没有贯通二者思想内核创立自己思想体系的能力,就可能有骗稿费的嫌疑。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2 08:26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3篇  量子医学(8)— 量子医学与经络学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下面转载两篇文章论述量子医学与经络学说的关系:
一  量子医学与经络学说
经络学新说
作者:内蒙古包头市气功科学研究会 张连发
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和智慧的结合,创造发明了惊世的经络学说。现代量子学的出现,对经络的物质存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怎样研究经络呢?我认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及方法论为指导,结合多系统多层次的现代科学,尤其是应从现代量子理论和高阶系统论入手,方为正确的途径。
    1.古人以有无体用研究经络系统
    《内经》是古代医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结合之作,以朴素直观的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人体,用系统的观点来说明天人之间,人的本身内外脏腑百骸之间的整体关系。由于古代医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未分化,那么《内经》研究人体就充分体现了道器、形神等哲学理论,以阴阳、五行、经脉贯穿始终。作为人体巨系统中的子系统,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经脉、孙络、浮络、十二经别及十二经筋等内容。《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德经》说:“有无相生”。以经络系统来看,有形者经筋,无形者经络,前者为体,后者为用,体用一源,无形寓于有形之中,经络无形,实为先天一元之,以无精为生化之源。在元神有序化的调节制约下,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形式的机体,能调节的反馈性自动控制系统。经络这个由元精、元气、元神合一之物,沿着五体(皮、肉、脉、筋、骨),脏腑及四肢百骸等后天有形之体的特定轨道出入往来,如环无端,一日一夜五十周而复大会,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有形人体是基础,无形经络是功能。古人以道器、形神、体用观来认识世界,那么当时与哲学尚未分化的医学也必然以这种认识论决定它的方法论,不可能只留下一套玄妙的经络学说,使后人扑朔迷离。
    2.用现代量子观研究经络系统
    古人以有、无、体、用、唯象观,研究经络系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一些误点:如部分人把肌健、血管、经脉、经筋、韧带、系膜等组织,误认为是经络,属于误点。但是他们始终坚持,经络系统及其巨大作用是物质存在的真理。西方解剖医学,因为从宏观细胞组织结构上,找不到经络系统,就公开否定,经络系统及其巨大作用的物质存在,公开否定经络学说。这是个历史性的错误,是学术上、科学上的极大错误和误解。
    现代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从微观量子层次,高阶系统整体,以生物电子动态平衡认识论,来研究经络的实质,阴阳的实质、经气的实质和气功的机理。
    经络的形式,是生物电子运动相对较频繁、电阻相对较低的量子层次通道。可以细胞组织形式存在,但主要经络并不存在特殊宏观细胞组织结构。神经是电阻相对较低的生物电子通道,适宜生物电子运行,神经是经络的一部分。神经是部分原始经络进化而成,但基本经络仍以量子层次形式存在。
    当生物电子在经络中运动,相对不平衡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时,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失调”而呈现疾病。中医的“阴阳”实质,就是生物电子动态变化相对不平衡的表现。中医的“辩证施治”,正是辨别和调节整体微观生物电子的动态不平衡的情况。西医的辨病原理,只是辨别由于生物电子动态不平衡的微观变化后,而致成的局部宏观细胞组织的病理改变。可以预见,在21世纪新医学的诊治疾病上,必定是既“辨病”又“辩证”,既治疗局部,又调理整体。以系统论整体观为纲,应用现代物理量子理论,结合高等数学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定量动态计算,得出明确数据,针对“协同”处理,以实现防治疾病的中西医合并,“医学量子整体化”的“系统量子医学”。在未来的新的医学革命中,我们祖先发明创造的经络学说及其哲学辩证原理,仍将大放光彩。
    在经络中运行的“经气”,就是生物电子直接或间接的传输,经络的实质就是在经络中运行 的“经气”。经络中如无经气运行,即失去经络的实质意义。事实上,决定生命体,生、老、病、死一切变化的,正是经络中运行的“经气”的变化,并非是经络组织形式的变化。多年来人们一直未能确切的揭示和决定,生命变化、变幻莫测的经络实质之迷,正是由于将揭示经络实质的重点,放在细胞层次的组织形式上。现代量子学,更确切的肯定了经络系统及其巨大作用的物质存在。
    3.经络与气功的关系
    生物电子按其整性、对性、复性、惯性等规律在经络中运行传输,是为了保持整体相对平衡而不停地运行着,本不受意念控制。但是,对高级生命体的人来说,生物电子又同时必须受意念控制着运行。这就是除动作电位和损失电位外的意念电位。从低阶系统研究生物电位,认识生命体存在动作电位和损伤电位,这些都属“反应性生物电位”。从高阶系统以生命体整体来研究高级生命体的人体,认识生命体还存在意念性生物电位、功能性生物电位和平衡性生物电位,尤其意念性生物电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气功之“真气”的物质基础,就是在经络中运行的生物电子。气功即是用意念控制生物电子,按一定规律运行,每个人都存在意念性生物电位。但一般人的意念电位,控制运行的生物电子量不多,且无规律,不能产生能量作功。而气功修炼有素之人,才能用意念控制大量的生物电子,按一定途径有规律的运行,产生能量作功。气功师的功力、能量大小,决定于其能控制有规律地运行的生物电子量的大小。
    气功控制着大量的生物电子,按一定途径有规律地运行,对某些原来生物电子动态不平衡的病灶区,途径时使其向平衡转化,所以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由于其的“复性”规律,气功控制的大量生物电子行经病灶时,可对病灶区电子起疏导作用,带走多余电子,提供缺少的电子,所以说气功治病时呈双相作用,即可治实症,亦可治虚症。
    中医针灸刺激经络改变电位,亦可调理生物电子动态变化,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中药以其本身的电子和生物电子增强“经气”运行改变电位,调节不平衡的生物电子动态转向平衡,以达治病目的。气功通过本人的或者他人的意念性生物电位,调理生物电子动态变化,来治疗疾病。其三者的治病原理,在理论上基本是相同的。
    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经络学说”是科学的。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结合“经络学说”,采取中医气功综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一万五千余例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对中晚期癌症病例的临床治疗上,疗效神速,治愈率极高。中晚期癌症的治愈率达80%以上。最晚期癌症,均能不同程度的延长生命,有的延长生命十三年之久。其他各种疑难顽症,治愈率达98%以上。临床治疗实践证明,气功、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是科学的治疗方法。
    下丹田为气功生热安炉之地,为炼精化气之所,下丹田内通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脏腑神经,外通五体、四肢百骸。通过特殊的呼吸修炼方法,安炉生热和后天之气的烹炼,能产生大量的生物电子输送到全身,以增强“经气”的运行、传输和生发力,使经络更加畅通。经炼精化气,以补充先天之元。经炼气化神,使脑神灵更明。经炼神还虚,以壮元神之灵光。
    元神灵,对外能吸收宇宙统一场信息和宇宙之灵气。对内能向大脑神灵,发出更强的能量和指令。脑神明,能高度有序的指挥全身的生物电子,正确有序的运行。元神灵,脑神明,元气足,经络畅,诸脉顺,生命力强,病从何来呼?何不长寿呼?
二  现代科学逼近经络的实质
作者:张泽民 陈文军
由于经络研究这一领域中有着太多的神奇和秘密,更由于经络疗法在对付各种疑难杂症中常常显示出不可思议的效果,因而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通过调整经络所带来的独特的治疗和保健效果,使我们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的推断:一旦经络之谜得以破解,很可能导致一场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革命,人类对自身生命的了解和把握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国的经络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从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络现象再度发现,到80年代的经络客观定位,又到90年代的经络运行血气和物质基础的研究。可以说正步步逼近经络的实质。从近期召开的首届全国经络理论与中医保健研讨会的论文集中,记者明显看到,目前对于经络的研究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一些研究人员已放弃了从组织解剖学的层面寻找经络实体的努力,转而注重于超组织结构的间隙形态,从分子水平以及量子水平去破解经络。
  以往运用组织解剖学手段进行经络研究时,在古典经脉线和穴位上所观察到的只有神经、血管、淋巴、肌肉等生理学早已熟知的组织结构,未见有特殊结构。对此,科学家们作出了多种解释。得到比较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是: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系统,存在于间隙中的体液即为经络物质。按照现代分形理论,任何形式的组织结构都不可能全部占据三维空间,总有一个分数维空间作为间隙维存在,人体结构也不例外,它的间隙维遍布全身,其中由有序流动着的体液填充。
  李志超教授列举了近年来“经络实质研究”的新进展,如:武汉大学曹连欣教授实验室发现针刺穴位时,有液晶性质的纳米级颗粒在间隙体液中有序排列;美国奥克兰大学吴建华教授实验室发现,人体体液中有十倍于红细胞数量的纳米级非DNA蛋白质生命小体在间隙体液中做自主运动;复旦大学费伦教授实验室、天津中医学院徐汤苹教授实验室分别发现针刺穴位处的体液恰是人体“第二信使”钙离子的富集区;北京医科大学樊景禹教授实验室证实,细胞间隙通讯具有沿经脉传导的特性;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实验室针刺穴位时,在经脉线上测到与动脉同步的微小波动,而离开经脉线两毫米就测不到;等等。他认为,这些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与人体间隙维经络假说不期而遇,决非偶然———它们可能正在逐步地揭示着经络的谜底:中医所说的运行于“分肉之间”的气,应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体组织液间隙中的由粒子和波动共同组成的复合信息载体;古人所概括描述的经络主体———14经脉,恰是人体这个开放系统的自组织活动所形成的无形的信息通道。
  关于经络线的结构,林中鹏教授依据人体组织间充斥各类微小管的发现,建立了经络量子化通道假说。他认为,经络是维系人体各层次(器官、组织、细胞等)代谢水平梯度分布,并使之处于稳态的量子化、非连续的点线结构,而新近发现的类液晶微小管则是经络管道的物质基础。
  郭炳宇教授从量子医学的角度提出,经络事实上是调节人体“场”的粒子运动的传导通道。他认为,人体“场”的层次结构发生变化必然导致人体内脏腑器官的生理变化,经络通道也表现为出现故障或变异,即人体生病。针灸等治疗手段调整经络的实质,就是根据人体“场”层次间的失常变化以相应的不同能量、不同波长的电子予以“校正”,使人体“场”序恢复正常。
   最早提出人体间隙维经络假说的张声闳、陈静二位学者则试图将古典经络学说与现代科学相接轨,他们根据很多实验报告都观察到标记物质沿经络线定向流动这一事实,认为人体内有三个水系统: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是两个有管道水系统,功能早已明确;组织间隙网络系统即经络是无管道水系统,它与两个有管道水系统相通,还直接供应每个细胞的营养,对生命整体协调的意义更大。经络这个水系统的物质中有组成人体的一切精微物质,有信息传递所需要的一切中介物质和载体物质,有各种酶及把它们激活的物质,有各种调节激素及现代科学远没认识及命名的其它生命物质。经络内所发生的自组织超循环调整均属于量子生物学所讨论的长程的、专一的电子转移内容;被各种干扰引发的蛋白质大分子构象的功能无序,在电子转移的调整中,重新出现功能有序,即病愈或更有精力等表现。因此,经络学说与量子医学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另外,李德明教授等也从大脑与生命破缺的深度提示了经络系统的量子性特征。
  总之,对人体间隙维形态的跨学科探讨正在成为经络研究的一个热点,其诸多的科研成果正向学术界展示着其前沿学科的突破口和绽发点。可以相信,彻底破译经络之谜已为期不远,中国传统生命科学必将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www.ChanceLine.com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医药第一论坛 → 『医药自由论坛』》
海船(版主):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分析。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2 08:27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4篇  系统论(1)— 系统论的综合介绍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资料从网络下载,mengyungs.nease.net)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妥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此个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直辖市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的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商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子。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了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
  当前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朝着统一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目标前进着。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系统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而这些系统(理)论的统一业已成为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
  系统理论目前已经显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和特点。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现已明确系统论是其它两论的基础;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有必要概括出一门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理论;第四,系统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把他的系统论两部分。他的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两部分。他的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科学来理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3.系统哲学,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有人提出试用信息、能量、物质和时间作为基本概念建立新的统一理论。瑞典勘探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1976年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科学应包括“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包括在内)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等五个部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自1979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他把系统科学看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支筹学、控制论、巨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这些研究表明,不久的将来系统论将以崭新的面貌矗立于科学之林。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2 08:2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Litongfu:钱学森等人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杨鸿智:钱学森的复杂巨系统的重点是在对系统结构的描述,对于如何介入系统,并按照人的主观目的去操作系统方面作用不是很大.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正确,希望大家讨论.
Litongfu:恰恰相反,他的方法的重点是在应用上,而不是描述,即如何具体解决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据说,在导弹方面早已有很好的应用了。
杨鸿智:钱学森的复杂巨系统,实际上是有人参加的简单系统.真正的复杂巨系统,应该是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系统.钱学森的控制论还是以负反馈为内容的线性控制.而我所说的控制,应该是以正反馈手段为主的,其目的不是维持系统的状态,而是要使发生问题的系统重建.
《湘雅园论坛 &raquo; 校园学习 &raquo; 医学交流》
Esherman:楼主到底是谁?医生吗?坚持不懈发这种帖子
杨鸿智:我是“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是医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不知道你对“这种帖子”是支持还是反对?
《博客论坛 -> 爱科学吧》
沉默小猪:杨老的知识太丰富了,只是有点缺乏条理和系统。年青人看了容易走火入魔啊。杨老能不能把您的知识做些整理,再给大家看?
杨鸿智:感谢关注!特别感谢提出的意见!我们都是现代科学培养教育出来的人,我们对后现代的系统理论知识实在是知道得太少了,所以我不得不从头多讲一些。好在,在这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竞争,不是非学习不可。这些知识只是对那些感兴趣的人准备的,我想这些人会有自己的办法消化这些知识的。另外,我在第20篇文章中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应用的,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不长,我再发一次,方便大家学习。

第20篇  学习方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由于《后现代理论医学》牵涉到的知识面比较广,也许一些医务人员读起来会有困难,故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些学习的方法,或许会有所帮助。
①从头开始
从学校里出来的人都知道一个名词,叫做“重点”,即学习要学重点,这可以少费力,并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这种学习方法之所以出现,有一个原因就是应付考试。试题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考试成绩又决定一切,所以把学习内容集中在试题范围内,当然是应试的最好办法,如果单纯从应试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个正确的好办法,但是,将这种办法贯彻到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就不对了。因为这不符合物质运动的根本规律,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连续的,不间断的,这不间断的运动,就表现为时间和历史。在这个连续运动中,前面的运动所造成的条件,总是后面运动的基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实际上分不出重点和非重点。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从头开始”顺序研究下去。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就从目前,这个问题的现状开始,向前,向历史上推过去,直到挖出这个问题的最早的历史源头,这样,你就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纵向的连续的、历史的了解。具体讲,遇到问题,你“不会”时,你就向前推,向历史推,是因为什么基础知识没掌握才使你不会解这个问题的,找到了就学会它,如果这个问题你也不了解,那么再看是因为哪个问题不会,如此一直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你就都会了。
②横向积累资料
学习问题除上面说的纵向的历史的连续性外,还有横向的联系问题。任何复杂问题,除了有层次的上下继承外(第①个问题),还有在本层次内部的横向联系问题。要想真正认识某一事物,该事物在本层次内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定要弄清楚的。具体方法,就是对每一个重要问题,都尽量收集相关的资料,从中取得对该事物更丰富的认识,然后再进入上下层次的问题。比如现在是研究“儿子”的问题,那么就尽量收集有关“儿子”的各方面资料,收集越多,你对这位“儿子”就越了解,而在这个时候,先不要注意“父亲”和“孙子”的资料。这在历史研究中,相当于“断代史”,如研究明朝的历史,就集中收集有关明朝的各方面资料,而不管宋朝或清朝的事。而你把每一个时代的断代史都搞清楚了,连起来,中国的历史自然清楚。这是一种规定,一个纪律,否则,你只知道几个朝代的情况,其他朝代知识很单薄,你就不能称为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具体讲,研究某一个问题时,要尽量选择多一点的书,同时看这些书中关于你所研究问题的议论,而不看书中其他的内容。这样,就是针对一个问题,同时看许多书,许多书同时看。因为另一个具体问题是我们没有时间将许多书的内容全部看完再落实在所研究的局部问题上。消磨时间的人都是拿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看到哪时算哪里,而研究学问的人,一般不会从头到尾看完一本书,他是同时看许多书,所以,学者照片的桌子,总是有很多书不会只有一本,只有一本书的人,肯定没有在工作。
③跳跃式读书法
读书肯定会遇到困难,有一些问题我们不懂或有一个名词概念不懂。怎么办,因为我们知识是有限的,这种事是肯定要出现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况,我们也就不用学习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跳过去,继续向下边读。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没有时间,先把这个概念搞清了,再向下去读,要是那样,我们一天能读几行书?另外,跳跃不是不想弄清这个概念,而是说,在下边继续读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找到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有人会觉得奇怪,实际不怪,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你现在对这个概念不明白,那好,你继续读下去,在下边不知讲到什么问题时,这个问题正好与你前面不懂的概念有关系,作者在解释现在这个问题时,顺便也就解释了前面你不懂的概念,这个方法,也就是利用了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在相互作用中认识事物。
④印象派
前面讲了“跳跃式”读书法,可有人会担心,在这个概念不明白的情况下,如何理解下面的内容呢?从客观上来讲,从绝对的意义上讲,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白是一定不会理解下面的内容的。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绝对中,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一定已经有了许多知识,而根据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道理,我们的这些知识也一定会有某些间接的渠道与这个不懂的概念有关系,这样,这些已有知识的间接联系,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模糊的间接的印象。所以,当我们说我们不懂某个概念时,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不了解,相反,一定会有某种直觉和印象,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时我们会遇到不了解的难题要回答,我们虽然不了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说“它可能是……吧!”这就是说你有一个印象,那么,我们就暂时以这个印象作基础试着读下边的内容,一直读到有关这个概念的解释为止。如果真正的答案与印象一致,我们就在这印象与答案一致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如果印象与答案不一致,那么,我们也因为这个矛盾的刺激,同样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总之,在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印象,这个印象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坏处,相反,它能使我们顺利地读下去“好像”我已经懂得了,而最后,我真的懂得了。
⑤灌输式
灌输式学习方法好象已经千真万确地被现代教育理论否定了。其实,这是唯一正确的基础的学习方法,最好的例子可以看一看电脑的工作程序,如果你不给它灌输大量的资料,它怎么为你提供这些资料呢?电脑的一切神奇作用都是从枯燥的输入资料开始的。人也一样,特别是与前面所讲的“从头开始”、“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相匹配,没有大量的资料的输入是不可能的。启发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对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可能是有益的,可是对于真正作学问时,是不适用的,除非你为了快乐而去选择体力劳动,否则,如果要选择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第一件事就是无条件地向自己的头脑中灌输尽量多的资料,资料数量的多少与你的创造力成正比,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灌输法的好坏,不在灌输本身,而在于是谁给谁灌输,如果自己不情愿地被别人灌输,那永远是最痛苦,最惨痛的事,而如果是自愿的,自己给自己灌输,那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除了自己所付出的辛苦)。
⑥潜意识的发挥
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发现意识与物质关系,即意识是外界物质与人类大脑这个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就解除了意识的神秘性、超物质性。把意识与其他的物质运动统一起来,变成可研究,可操作的对象。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不可能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意识在大脑中形成的过程。这个问题是由奥地利的一位精神医生弗洛伊德发现的。他发现,外界客观物质作用于人体感官,这些感官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并贮存在脑中。人体之外的客观物质与人的感官都是客观的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客观存在,因此,这些相互作用在大脑中的产物,即某种意识也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如,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只要他的眼睛睁开着,他会看到成百上千的人,这些人的形象通过视神经的传入,贮存在大脑中,这个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想看不想看,你总是看见了那么多的人。但是,当你回到家里,让你回想街上的人时,你却想不起几个人,可能会想起几个样子突出的人,但大多数人,成百上千个看见过,擦肩而过的人,都回忆不出了,这个现象表明,那个通过眼睛初次存入大脑的意识并没有表现出来,弗洛伊德发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给这种初次存入大脑,暂时不能表现出来的意识起个名字叫做“潜意识”。与潜意识相比,我们常说实际上是指已经可以表现的意识,那么潜意识与意识是什么关系呢?潜意识如何会上升为意识呢?这一般需要二种过程,一个是强化,即量变到质变,反复同样的次数多了,就会上升为意识,如我们背书,看一遍两遍背不出,十遍二十遍后就能背出了,另一种过程是联想,当意识中的事物与潜意识中的事物有关系时,容易将这个潜意识提前上程式到意识领域。
所谓学习,就是如何将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过程,我们一般人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反复强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第一,费时费力,这不用解释,每个经过学历教育的人都有这个切身的体会,第二个缺点是,缺少创造性,只能作简单的重现,不能对潜意识进行加工,因此,我们说这种方法叫做“死记硬背”。
第二种方法,即联想的方法,通过意识的多方位诱导,可将原来刺激程度较弱的潜意识,提前上升为意识,比如现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快乐学习法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以上所讲的都是“现代科学”范畴内发现的规律,现在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使我们对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研究表明:潜意识作为大脑意识系统的低级子系统,它并不是静止不动地存在大脑中,这些潜意识也有相互作用,并不断组成各种复杂的关系,这就象万花筒,在不同的时间,会组成不同的图案。这个过程不断地快速进行,进行的速度比我们现在最快的电脑还不知要快多少倍,比如现在美国最好的电脑每秒运算几十亿次,那么人脑相互作用可能是每秒数百亿次,数千亿次,所以,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多样的巨大的可能性。而这些意识之所以不能随时表现出来成为意识,是因为受到大脑意识的压制和阻碍。神经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是受大脑意识统一调控的,因此,凡不符大脑意识的潜意识多被压制和否定,因此,很难表现成意识。研究表明在这时取消意识的控制,潜意识即可容易表现出来。
现实中这个现象已被人们注意到,人们将这种潜意识的突然上升称为灵感。而且已经知道灵感往往出现在休息或睡眠中。潜意识的相互作用能量很大,很有创造力,所以灵感产生的结果是非常突出的,但人们以往只能被动地等待灵感的产生,现在,通过后现代科学技术,取消中枢意识的控制,即可促发潜意识的上升,那么,我们只要主动使自己处于中枢抑制状态,如休息或睡眼,或者通过药物或催眠等方法,主动进入中枢抑制状态,这都可以使潜意识的上升成为主动的可操纵的事,这样,我们的学习过程就会大大提高效率,当然,潜意识上升的前提首先是潜意识的存在,这就要求你在意识清醒时,主动地向大脑中输入足够的资料,形成足够的潜意识。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6 22:04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5篇  系统论(2)— 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传记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  简历
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v,1901~1972), 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出身于奥地利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从小即博览群书,受到良好的人文知识的熏陶。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贝塔朗菲早期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生物学研究,他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癌症诊断方法,并设计了一种数学方程,可用于预言不同物种的生长速率。后来贝塔朗菲又涉猎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以其渊博的知识、浓郁的人文科学修养,创立了本世纪具有深远意义的一般系统理论。尤为可贵的是,在贝塔朗菲的理论中,还强烈地体现出对近代科学思想中机械还原论思潮的不满,以及对现代社会中漠视人性现象的深恶痛绝。所以,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系统理论。1954年,贝塔朗菲受邀成为加里福尼亚州斯坦福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在这里,他为系统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做了大量的工作。1968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一般系统理论》,该书被译成德、意、法、西、日、汉等文,影响极为深远。
在生命的晚年,贝塔朗菲一直在美国的大学任职。他讲授多种有关系统科学和哲学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1972年6月9日,贝塔朗菲因心脏病发作而不幸去世。但他的系统思想将与历史永存。
贝塔朗菲,L.V.(Luduig Von Bertalanffy)。加拿大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
1901年9月19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 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夫。
1924~1928年曾多次发表文章阐述系 统论的思想。他反对生物学中机械论的思想,强调生物学中有机体概念,主张把有机体当作一个 整体或系统来考虑,认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应当 是发现生物系统中一切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1926年获维也纳大学哲 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任教。
1932 年,他发表了《理论生物学》。1934年又出版了 《现代发展理论》,进一步论述了整体性原则,提 出用数学和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 统论的概念。
1937~1938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
1937年,他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
1948年任加拿大渥太 华大学医疗系系主任、教授。
1949年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
1950年发表 《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开放系统理论》。
1954~1955贝塔朗菲受邀成为加里福尼亚州斯坦福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在这里,他为系统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4年同 A,拉波波特等人一起建立一般系统论研究会, 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1955年 出版专著《一般系统论》(1969年第二版,1973年 第三版)。
1955~ 1958年任蒙塔西郎医院生物研究所主任兼南加 利福尼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1~1969年任阿尔 贝塔大学理论生物学教授。
1968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一般系统理论》,该书被译成德、意、法、西、日、汉等文,影响极为深远。
    1969~1972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
1972年6月12日卒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
贝塔朗菲认为机械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主 要错误观点:一是简单相加的观点,即把有机体 分解为各要素,并采用简单地相加来说明有机体 的属性;二是机械观点,即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 作机器;三是被动反映的观点,即把有机体看作 只有受到刺激时才能反映,否则就静止不动,他 概括地吸取了生物机体论的思想,并加以发展, 提出了新的机体论思想,其主要观点:一是系统 观点,认为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并把系统定义 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二是动态观点。 认为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活的东西的基本特征是组织:主张从生物体和环 境的相互作用中说明生命的本质,并把生命机体 看成是一个能保持动态稳定的系统;三是等级观 念,认为各种有机体都是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 的,生物系统是分等级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 个体,再到超个体的聚合体,可谓层次分明,等级 森严。贝塔朗菲的上述思想,既受到一些科学家 的赞赏,又受到一些科学家的责难,几经波折,直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的系统论思想,才逐 渐得到承认,系统论作为一问新学科才得以成 立,并不断发展。 50年代,贝塔朗菲为宣传和发 展系统论作了艰苦的努力, 60~70年代,系统论 思想才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他临终前,发表了 《普遍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突破人门对一 般系统论,仅从“技术”和“数学”上去理解,认为 系统论作为新的科学规范,可运用于广泛的研究 领域。它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系统”的科 学和数学系统论;二二是系统技术,涉及系统工程 的内容,研究系统思想和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和 社会各种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三是系统哲学研究。
二  贝塔朗菲:隐匿中的奇才
一种注定要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观念
  在他的学术生涯即将完结之时,他蓦然回想起新婚燕尔时与妻子的一段对话:“玛丽亚,我应当成为一位生物学家呢?还是应当做一位哲学家呢?”她回答:“我认为你最好以生物学作为职业,因为生物学家更被人们所需要。而且一个生物学家能够利用他所知晓的知识再去成为一位哲学家。”
  科学的前沿要么在深井里,要么在10的最大指数的电子显微镜或射电束流望远镜的视野里。而贝塔朗菲却趴在“井”沿上用哲人的睿智仰望星空,尽管他也熟知还原论的价值旨向,并且在细胞学层面曾做出过卓越的成绩。
  除了与传统科学范式与价值的固有冲突之外,贝塔朗菲的治学禀性与表达风格也显得与众不同,他强烈的沟通激情与演讲天才曾经令许多听众倾倒,被人誉为一道划破技术时代天空的思想灵光,但是演讲词汇集的专著却常常受到崇尚严谨与实证的学者们怀疑和挑剔。
  他的学生、读者不曾真正或完整地理解他的学说与思想,那些号称理解了他的人事实上误解或曲解了他,那些卖力在为他的理论作阐释的人实际上歪曲了他的本义。
  记得另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科学家卢里亚曾断言“科学家的传记要比国王的传记乏味多了”,因为在国王的传记里充满了权力的角逐与宫帏艳情,这些都是平头百姓所乐于窥视的,而科学家的传记只能拘于职业生活,说不定还会冷不防冒出一串专业术语和公式,让圈外人发呆。但卢里亚同时又指出:“任何一本值得一读的传记,其最让人激动的内容是人格特质的描述与阐释,无论传主是一位诗人、画家,或是一位科学家。”而“人格特质的阐述应该是一幅有着许多街景的风景画”。说到“街景”的丰富,以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为传主的这本《隐匿中的奇才》最值得一读,尽管其内容侧重于思想与学术的流淌,其人生的“街景”却可以赛过半打国王。说来这只能怪国王的宫殿太瑰丽,御座太尊贵,一朝爬上去就不想再活动了,除非被人撵跑。相形之下,贝塔朗菲这帮科学家为了内心的精神冲动,也为了生计必须浪迹四方。搬家史便成为他人生一条挣不断的红线,映出他的人生的色彩,也牵出他的学术扩张史与治学禀性。这本传记即充分展示了贝塔朗菲的学术迁徙地图与精神半径,就让我们一同去追溯吧。
  1924年,23岁的贝塔朗菲由维也纳大学毕业,先在阿尔卑斯山位于库夫斯坦的一个滑雪胜地邂逅一位“爱上他的大脑”的玛丽亚小姐,不久她成了贝塔朗菲夫人,并终生欣赏他的才智。在母校,他虽以才华换来了荣誉和教职,却未能摆脱囊中羞涩的窘况。新富的“山姆大叔”便趁机许之以利,猎来他的人头,于是,他们夫妇以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人员的身份来到芝加哥大学。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他首次公开宣讲了一门学科,即他终身为之建构与阐释的一般系统论。也许是“山姆大叔”给的钱太多,贝塔朗菲夫妇潇洒地作了一次横跨全美的学术旅行。此时,“二战"爆发,许多科学精英别欧赴美,他们却返回了维也纳,做了第三帝国的顺民,成为人们从道德上指责他的唯一理由。二战期间尽管在学术上未受到纳粹政权的干扰,但他们却饱尝了饥谨与短缺的生活。为了挣稿酬改善生计,他于贫寒之中完成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潮评述》。
    战后,他怀揣10个瑞士法朗和厚厚的书稿去了瑞士,随后又迁至英国、加拿大。在渥太华大学,他发明了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的细胞学方法,后来被命名为贝氏方法。这是他在还原论研究方式与轨道上所取的最显赫的成果。名声鹊起后乐颠颠地东奔西跑,曾到美国18所大学作巡回学术演讲。
1954年,已经53岁的贝塔朗菲接受福特基金会的邀请,又一次举家南迁到美国加州的斯坦福大学,而且告别生物学研究与教学,转入行为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59岁时,又从加州的洛杉矶搬家到堪萨斯州的托皮卡。没呆多久,又动身去了加拿大的埃德蒙顿,这是他学术生活中最辉煌的一段时光,身兼生物学、心理学、科学哲学多个教席,完成了《机器人、人和思维》、《有机心理学和系统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三本专著。若想捕捉一点戏剧性亮点的话,他曾作为贵宾由加拿大被请到华盛顿参加尼克松总统的就职仪式,就是那位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而彪炳史册同时又因水门丑闻被迫辞职下台的共和党总统,但是贝塔朗菲却没有显出什么异样的激动,礼节性地参加了舞会、却未下舞池。舞会上不下舞池但搬家仍不知疲倦,65岁退休之后,还作了一次异动,搬到位于水牛城的纽约州立大学;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搬家了。教席却换成了社会科学系教授,并在理论生物学中心兼职。主讲的课程是有关系统科学与哲学的“科学、社会和文化”、“展望哲学和人类新图景”。在他的学术生涯即将完结之时,他蓦然回想起新婚燕尔时与妻子的一段对话:“玛丽亚,我应当成为一位生物学家呢?还是应当做一位哲学家呢?”她回答:“我认为你最好以生物学作为职业,因为生物学家更被人们所需要。而且一个生物学家能够利用他所知晓的知识再去成为一位哲学家。”玛丽亚的建议确定了他毕生的学术轨迹。不过,最初的规划只设计了起点与终点。事实上如同他的搬家史的曲折丰富一样,贝塔朗菲的学术扩张史也不是线性的或平面的,它经历了由生物学行为科学精神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过程。此外还有数学语言的习得与运用。他的一般系统论学说的建构与阐释即是这一精神扩张历程的整合。由于他的出发点是生物学,所以在他的一般系统论中浸淫着一股不同于机械论气质的有机论传统、博物学传统与生态学姿态,甚至还不时流露出生物学与物理学观点和法则之间的冲突。譬如他坚持认为机械生命观无法解释生物学中的等终极现象(等终极现象最有戏剧性的表现形式是再生,蝎蜥再生失去的尾巴,蝾螈重新长出失去的肢体……),这是因为有机体中存在一种神秘的定向能力。所以,无论在生物学,还是行为学、心理学研究过程中,他都顽固地拒绝单纯机械论的观点物理学的立场。他坚信生命处于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决不能完全地用物理学和化学定律来解释。而且他还痴迷地倡导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劝诫人们用尊敬之情来看待生命并学会彼此尊重。但是,最能表现贝塔朗菲清醒与睿智的是他游刃于机械论和活力论的夹缝之中。他既反对将生命的独特性等同于理化过程,又反对将其等同于神秘性。
    最终,他将生命引向开放的系统研究,通过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生命中的活力因素。同时又将生物学上对系统关系的认知与把握扩展到一般意义上的系统中去。即在科学上清晰地阐明有机系统的概念并把它发展成为一般系统论的观点。
  1971年9月,70岁的贝塔朗菲到了纽约州大学为他宽许的退休年龄,但校方仍然决定延聘他,并送他一件特殊的生日礼物,以他的名义举办了一次跨学科的系统论专题讨论会。全美的系统理论学者与哲学家聚集在水牛城,让他再一次感受到学术交流与交锋的乐趣。此时,他再也无力搬家了,但心脏病的发作让他几次客居医院,第一次在肯穆默西医院住了三个月。这一回他没有轻易认同这个他曾得到精心治疗与关照的居所。而是透过技术性的服务与照顾感受到人性温度的降低与人的自主性的丧失。他告诉他的学生们:“躺在医院里可不是什么舒心的事情,虽然我未曾蹲过监狱,在我看来,病人和犯人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巨大的。”有谁会带着心脏病去蹲监狱呢?但带着心脏病去住医院却是天经地义的。贝塔朗菲由一般系统论的眼光洞察到技术时代的政治与技术时代的医学,法律制度与医院制度的同构性,只是前者以正义的名目,后者以拯救的名目剥夺人的自主权利,隔绝社会交往和情感支撑。来不及完成这个体验中的个案研究,没有玛丽亚的抚摩,不管是额头或者是手心,贝塔朗菲带着淡淡的忧伤走完了生命的历程。由于未作张扬,法国科学家委员会仍提名他为当年的诺贝尔奖的候选人,当提名被送到奥斯陆之时,评委会才得知贝塔朗菲已经驾鹤西去,按规则他已无缘入围了。


三  贝塔朗菲系统论在系统科学中的位置
系统科学(Systems Science)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的一类新型的科学群。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管理技术等等许多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了展最快的一大类综合性科学。这些学科是分别在不同领域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如系统论是在30年代由贝塔朗菲在理论生物学中提出来的;信息论则是申农不解决现代通讯问题而创立的;控制论是维纳在解决自动控制技术问题中建立的;运筹学是一些科学家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法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问题的决策而形成的;系统工程则是为解决现代化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问题而诞生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则是理论物理学家为解决自然系统的有序以展的控制问题而创立的。它们本来都是独立形成的科学理论,但它们相互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在发展中趋向综合、统一,有形成统一学科的趋势。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把以系统为中心的这 一大类新兴科学联系起来,可以形成一门有着严密理论体系统科学。
    早在60年代至理名言0年代之间,美国一些学者看到了系统工程的发展与有关的基础理论紧密相关、系统工程与控制论的大系统理论互相渗透的情况,就将系统工程称为系统科学,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萨缪尔森教授,在1976年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上的报告中,谈到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关系时,用幻灯打出一幅“心脏构型示意图”,说明它们合一情况。
    国际系统协会联合会主席、《国际一般系统论杂志》主编、美国宾厄姆纽约大学教授G.J.克利尔,在其发表的《关于系统的科学:新的科学测度》一文中,充分评价了系统科学的地位和功能及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他认为,20世纪下半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产生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联系的研究领域:一般系统论、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决策论和人工智能研究等。所有这些研究领域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成功的结果。认为,现在这些相互联系的研究领域都被看作是关于系统的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系统论创立者贝塔朗菲,就把他的一般系统论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系统论是对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描述和分析的理论;而广义系统论则是与应用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基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等等是一般系统论应用的产物。他认为广义系统论可归结为一般系统科学。他还把这种广义系统论区分为“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很显然,贝塔朗菲的广义系统论与我们说的系统科学相近似。
    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系统科学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许多学者在各种不同的会议上讨论系统科学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种关于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的见解。其典型者有如下几种:
    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有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系统概念是关于系统的基本思想;一般系统理论是指用数学形式描述的关于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纯数学理论;系统理论分论是指为解决各种特定系统的结构与行为的一些专门学科,如图论、博奕论、排队论、决策论等等;系统方法论是指对系统对象进行分析、计划、设计和运用时所采取的具体应用理论及技术的方法步骤,主要指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的应用是指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的应用是指将系统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应用到各个具体领域中去。如图2所示。
    再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系统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三部分。系统学有系统概念论、系统分类学、系统进化论。系统方法学有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系统方法学有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等。系统工程学是系统科学的应用领域,可定义为:系统工程学=系统方法+运筹学+电子计算机技术。
    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体系结构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出来的。钱学森长期以来倡导系统工程,重视系统科学的研究。1979年他发表《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的文章以后,多次发表关于系统科学的观点,到1981年发表《再谈系统科学的体系》止,逐步形成了他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钱学森把系统科学看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等具有同等地位的一类科学。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成四个台阶:居于第一层的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巨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技术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个台阶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则是系统观,这是关于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其具体关系如图3所示。
    钱学森认为,系统学是建立系统科学严密体系的关键学科,它是整个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这个系统学,不同于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它应该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归一概括出来的基础理论科学。钱学森认为,从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到协同学,虽然他们从各种角度研究系统,对系统学的建立作出一定贡献,得是他们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原来要用定量的、逻辑的方法描述整个自然系统的规律和模式会遇到两面三刀个不可克服和矛盾。第一个矛盾是牛顿力学所描述的物理过程是可逆的,而热力学和生物进化论所描述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这就是所谓牛顿时间与柏梅森时间的矛盾。第二个矛盾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自然增熵原理与生物进化论的矛盾,也就是自然界是由有序走向无序,不是由无序走向有序,即退化与进化的矛盾。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申农的信息论,维纳和控制论,都注意到了这个矛盾,论述了系统的有序性、目的性和稳定性的关系,把信息看成是负熵流,但都未能使无机界系统和生命系统统一起来,没有找到它们统一的计量模式。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从另一侧面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他在不违背热力学增熵定律的情况下,用系统从外部吸收负熵流来抵消系统自然增熵而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理论,摆脱了二者的矛盾。但是这动态有序的耗散结构,是以系统的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的,“非平衡状态成为有序之源”。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提出的协同论则又比耗散结构论前进了一步。他用复杂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进而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新的有序的自组织现象来说明无机界、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并且不论是在增衡状态,还是在非平衡状态都能适用。德国的物理化学家艾肯的超循环论,从分子生物学入手左究生物进化论问题,为无生命的大分子到原生细胞的进化建立了自组织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了从化学系统到生物系统的进化机制、使系统科学又前进了一步。钱学森教授主张在吸取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学。他说:“我认为把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同贝塔朗菲、普利高津、哈肯、弗格里布、艾肯等人的工作融会贯通,加以整理,就可以写出《系统学》这本书。”
    系统科学的统一的体系结构,究竟建成什么样子的最好?目前也很难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是,大家对建立系统科学统一体系结构的做法则是一致的。本书中收录的系统科学类的学科,从基础理论到技术科学再到工程技术,共有18个学科。它们是: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论,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控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
www.kp365.com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6 22:0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四  系统科学的演化过程
出处:你的博客网(yourblog.org)
一、20世纪40-60年代(老三论)
“三论”几乎同时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构成了20世纪综合性学科。
    1、系统论——贝塔朗菲
    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Bertalanfy(贝塔朗菲)。他于1947年发表《一般系统论》。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论认为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即是系统。认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和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为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一般系统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生物和生命现象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同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联系起来:有序,因为只有这样才使系统结构稳定;有目的,因为系统要走向最稳定的系统结构。
    2、控制论——维纳
    控制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美国学者、数学家N.Wiener(维纳)。他于1948年发表了《控制论》一书,此书的副标题是“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此书指明了在生物科学和物理科学中,关于控制和通讯有着共同的规律。控制论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认为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就是控制,而系统的输出转变为系统的输入就是反馈。控制论的思想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较大影响。控制论提炼出了包括生物和人工系统极为广泛的一大类系统的共性和规律,提炼出的基本概念有:目的、行为、通信、信息、输入、输出、反馈、控制以及在这些概念基础上的控制论系统模型;
    3、信息论——香农
    信息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美国数学家、工程师C.E.Shannon(香农)。他于1948年发表《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标志了作为一门科学——信息论的诞生。狭义信息论主要是研究有关电信的问题,是属于物理科学的范围。由于控制论指出了在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讯有着共同的规律,所以狭义信息论很快就发展为广义信息论,除了通讯外,还包括心理学、语言学、遗传学、神经生理学各方面的内容。信息论成为探索生物世界和物理世界中共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并很快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信息论是关于研究各种系统中,信息的计量、传递、贮存和使用的规律的科学。信息论认为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既不能脱离物质也不能脱离能量。是否传递了信息,用系统是否消除了事物的不确定性来量度;是否贮存了信息,用系统的有序度来量度。
    (控制论从系统的外显的目的行为出发,把目的行为和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关联起来,概括成了一个反馈控制模型;香农信息论则避开所谓信息的语义,从信息的语法方面建立了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模型;冯.诺伊曼计算机则实现了一种处理信息的“物理符号系统”,这是人类智能物化的起点;)
    二、20世纪70-80年代(新三论)
    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系统自组织理论的建立。
    1 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1969年
    普利高津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统计力学所揭示的是孤立系统(和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平衡和近平衡态条件下的规律。但在开放并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系统通过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旦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阀值,系统就有可能从原来无序状态自发转变到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普利高津把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2 哈肯——协同学(Synergetics),1969年
    哈肯发现激光是一种典型的远离平衡状态时有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但他也发现即使在平衡时也有类似的现象,如超导和铁磁现象。这就表明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关键不在于系统是否平衡,也不在于离平衡态有多远,而是通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产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稳定的有序结构,这就是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哈肯还指出,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行为由少数慢变量决定,系统的快变量有慢变量支配。
    3 艾根——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1979年
    在吸收进化论和自组织理论基础上,艾根把生命起源解释为自组织现象,提出了一个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原理——超循环。
    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从宏观、微观以及两者联系上回答了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的基本问题,两者都被称为自组织理论。
(国际上有关定量的系统思想发展基本上沿着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这三大学科在发展)。
五  关于系统论内容的一些介绍
(一)开放系统与生命
曾经有位学者这样表述道:“生命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件侥幸做成的艺术品,而理论生物学则要探索它是如何做成的?”面对这一问题,机械论和活力论有不同的回答。前者拘泥于简单还原观点,后者乞求于非科学的神秘因素。贝塔朗菲则独辟蹊径,通过“开放系统”来定义和描述生命体。
开放系统通过持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从而维持其动态存在,生命的新陈代谢就是这样一种过程。贝塔朗菲写道:“生命的形式不是存在着,而是发生着,它们是通过有机体同时又是组成有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永恒流动的表现形式。”这种动态的过程以一种稳态的形式出现。在有机体中,稳态的维持基于下列事实,即有机体是由复杂的碳化合物组成。一方面,它们富有能量但在化学上呈随机性,结果有可能保持相当大的化学势能;另一方面,这些能量迅速而有控制的释放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所以,稳态得以维持。
值得注意的是,贝塔朗菲所强调的稳态突出了生命系统的主动性。传统的机械论观点将生命体的行为看作是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结果,这是一种被动的生命观。贝塔朗菲针锋相对地指出,基本的生命行为恰恰是一种自发主动的过程。研究已经显示,器官的自律性活动,如心脏、呼吸中枢等的运动具有原始的自发性,而不是仅对刺激作出反应。当有机体处于一个缺乏外界刺激的环境中时,其正常状态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由此看来,对刺激概念必须作出修正。如果有机体基本上是一个自主的系统,那么刺激(外界条件的改变)并不引起一个过程而是修正这一过程,这就导致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与通常看法相反,并不是刺激而是内在状态同正常状态的距离——需要,才决定了有机体的反应。这种需要对动物来说表现为寻找食物、交配等,在人类身上则有更高层次的表现。所以,贝塔朗菲认为在他的科学思想中,极其关键的核心内容是“有机体并不是被动地对刺激作出反应,而是一个在本质上能自主活动的系统”。
从开放系统的角度出发,贝塔朗菲还进一步讨论了生物进化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经考察后贝塔朗菲发现,开放系统的演化会伴随着逐步机械化这一事实。这就是说,原始的系统往往具有全能性或无限制的可能性,随着过程的展开,这些特征逐渐丧失,代之而起的是功能的精确化和固定化,无限的可能性被有限的现实性所替代。这就是系统演化的机械化过程。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生物的进化、个人的成长、社会的演化乃至人类思想史的进程,都体现出这种逐步的机械化过程以及为此而付出的代价。
从人类的起源来看,人类的诞生正是以人类的祖先在体质上的原始性作为前提的。与动物相比,人类没有可以快速奔跑的四足,没有御寒的毛皮,没有高度发达的嗅觉和视觉,没有尖利的牙齿、强而有力的咀嚼功能等,但正是器官上的劣势给人以压力,潜力上的优势给人以能力,使人在形成过程中,通过意识的中介走上了一条跟动物完全不同的进化道路。人以自己的智力而不是体力去适应各种特殊环境。正是凭借智力上的优势,人类的足迹甚至踏上了月球。但这一进化途径同样值得反思,人类是不是该对自身如此发达的智力优势有所警觉,以免误入进化的死胡同呢?
开放系统的概念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想。虽然贝塔朗菲并不是第一个使用开放系统概念的人,虽然这个概念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但他对这个概念的应用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是他使这个概念成为思维的多方面工具。在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中,开放系统概念成了一把钥匙,不仅在生物科学,而且在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开启了许多新领域。
  
(二)人类的独特价值
近代科学诞生的几百年来,随着科学尤其是技术的迅猛进步,源于宗教和哲学的荣誉感日趋衰落,人性日益贬值,对此贝塔朗菲怀有深深的忧虑。他担心,这将使人成为千篇一律的产物而不是理应受到尊敬的独特个体。于是,探寻人类的本质,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关键问题。
从开放系统的概念出发,贝塔朗菲首先看到的正是人类身上弥足珍贵的主动行为能力,这是人具有自由意志的前提。关于自由意志,历来是哲学家们争论的课题。本世纪初,生理学家洛布曾以动物的向性实验①来推论高等动物乃至人的大脑也受制于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控制,无自由意志可言。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同样否认自由意志的存在,而把一切行为归咎于环境的控制。所以,设计更好的环境而非更好的人,才是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贝塔朗菲针锋相对地站在开放系统的立场上,以生命体的主动性来论证自由意志的存在,并将此看作是人的最高特征。他指出:“个体的不可预言性会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人类作为生命系统中最复杂的事物,充满着最高的个体自由。”
忽视人的主动行为能力,也就是忽视人的创造性潜能。贝塔朗菲由此对受刺激/反应模式影响的教育理论表示关注。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只是把知识塞到学生的脑袋中,仿佛学生是一个空的容器,被动地等着装填。这一模式还导致了教师窒息学生的自发创造能力,把下一代培养成机器人似的消费者和无灵魂的科学家。所以,贝塔朗菲大声呼吁,教师要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以及对于探索的欲望及其对成功的内在愉悦”。他强调:“合格的教育总是并且总将是在揭示人类潜能的意义上进行,纯粹功利性的教育最终是与人类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科学事业不仅要知道如何,而且还要补充人文意义上的为什么”。贝塔朗菲还进一步地对艺术、诗、历史等人文现象作了阐述:“它们不是短期的、有用的价值,而正是自身的目标……当人这种可怜的生物带着动物的本能,在数千种压力下,在复杂的社会中疲于奔命时——能超越动物的也仅仅是这一无用性,但这却构成了人类的本质……”
出于一位人文学者的关怀,同时也出于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激情,贝塔朗菲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重建人类特有的尊严。这意味着要拒绝接受人类所有价值来自于生物学需要这一机械论观点,因为人类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超越了简单的生存需要。精神上的危机不是来自于生物学需要的受挫,而是来自于现代社会中生命的无意义,以及价值、前途、目标的失落。“一个病态的社会,其特征是极其简单的,这就是它为生物学需要提供得太多,但同时却处于精神饥饿状态。”
正是在力主弘扬“人性”这一意义上,贝塔朗菲拒绝还原论。他认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我们行为的方式,或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认为他只不过是物理、化学层次上的机器,他就会不愿为人类的远大目标和尊严而努力;如果人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动物,他就不会致力于使人类的创造性和同情心达到顶峰。由此可见,贝塔朗菲在他的理论中,始终一致地体现和把握人文主义这一思想,他的理论的出发点和结果都是围绕着这个基点而展开。所以对他来说,拒绝还原论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技术处理,而是服从于一个最高信念,这就是人类的独特价值。
由于将人文性引入到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贝塔朗菲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贝塔朗菲的思想远远超越了生命科学本身的范围,他为20世纪的科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为我们对生命、进化、人性等问题的探讨留下了一些可供进一步思索的话题。
(陈蓉霞)
《论坛反应与交流》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路久(版主):我们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有时是正确思维的障碍。
迟阿鲁:我永远记住了您的名子——杨洪智。因为您很勤奋,您很执着,您有水平!敬礼!
杨鸿智:感谢关注和鼓励!在创造新生事物的寂寞中,特别需要这样的关注和鼓励。现在,一个粗俗的玩笑,或者一张色情的图片,立刻会得到千万人的注意,而一个真正科学的创造,就像一滴水掉进沙漠。正如鲁迅所说的,我以我所感觉者为寂寞。当然,不论什么时候,战士总是有的,真正的战士不会因为寂寞而停止前进。
《医学信息学论坛>学术杂谈》
听雨弹剑:我当年也是学物理的,不过实在是学的很差,尤其是量子力学更差。实在是对不起风度翩翩的徐教授。听说前不久清华开设了医学物理专业,不知道是不是和杨老师的课题相近。好像这个话题在美国挺热门的,我一个同学就正在芝加哥大学读医学物理的博士。
中级会员:当年脑白金的作用也是吹得厉害。可以长生不老、返老还童。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6 22:05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6篇  系统论(3)— 系统的分类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  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原始的系统都是自然系统,如天体、海洋、生态系统等。人造系统都是存在于自然系统 之中的,如人造卫星、海运船只、机械设备等。人造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界面,两者 互相影响和渗透。近年来,人造系统对自然系统的不良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如核军备、化学武器、环境污染等。 自然系统是一个高阶复杂的均衡系统,如季节周而复始地变化形成的气象系统、食物 链系统、水循环系统等。自然系统中的有机物、植物与自然环境保特了一个平衡态。在自 然界中,物质流的循环和演变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系统没有尽头,没有废止,只有循环往 复,并从一个层次发展到另一个层次。 原始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影响不大,但近几百年来,科技发展很快,它既造福于人类,又 带来危害,甚至灾难,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例如,埃及阿斯旺水坝是一个典型的人造系 统,水坝解决了埃及尼罗河洪水泛滥问题,但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东部的食物链受到 破坏,渔业减产;尼罗河流域土质盐碱化加快,发生周期性干旱,影响了农业;由于河水污 染使附近居民的健康受到影响等。但如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来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有可 能得到一个既解决洪水问题又尽量减少损失的更好方案。 系统工程所研究的对象,大多是既包含人造系统又包含自然系统的复合系统。从系统 的观点讲,对系统的分析应自上而下地而不是自下而上地进行。例如,研究系统与所处环 境,环境是最上一级,先注意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然后再进行系统本身的研究,系统的最下 级是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或要素。自然系统常常是复合系统的最上一级。
二  实体系统和抽象(概念)系统
所谓实体系统,是指以物理状态的存在作为组成要素的系统,这些实体占有一定空 间,如自然界的矿物、生物,生产部门的机械设备、原始材料等。与实体系统相对应的是抽 象概念系统,它是由概念、原理、假说、方法、计划、制度、程序等非物质实体构成的系统,如 管理系统、法制、教育、文化系统等。近年来,逐渐将概念系统称之为软科学系统,并日益受 到重视。 以上两类系统在实际中常结合在一起,以实现一定功能。实体系统是概念系统的基 础,而概念系统又往往对实体系统提供指导和服务。例如,为实现某项工程实体,需提供计 划,设计方案和目标分解,对复杂系统还要用数学模型或其他模型进行仿真,以便抽象出 系统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多个方案分析,最终付诸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计划、设计、仿真和 方案分析等都属于概念系统。
三  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系统的静和动都是相对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在宏观上没有活动部分的结构 系统或相对静止的结构系统为静态系统,例如大桥、公路、房屋等。而动态系统指的是既有 静态实体又有活动部分的系统,例如学校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不仅有建筑物,还有教师和学生。 在中世纪以前,人们曾认为宇宙现象是永恒不变的,习惯将事物看成是恒定的,静止 的,这种看法在哲学上是唯心的或机械唯物论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才逐断 认识到世界不是恒定事物的集合体,而是动态过程的集合体,运动是永恒的。宇宙是一个 动态系统,静态是相对的。
四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是一个与外界无明显联系的系统,环境仅仅为系统提供了一个边界,不管外 部环境有什么变化,封闭系统仍表现为其内部稳定的均衡特性。封闭系统的一个实例就是 密闭罐中的化学反应,在一定初始条件下,不同反应物在罐中经化学反应达到一个平衡态。开放系统是指在系统边界上与环境有信息、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的系统。例如商业系统、生产系统或生态系统,这些都是开放系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开放系统通过系统中要 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的调节作用,使系统达到某一稳定状态。因此,开放系统常是自调整或自适应的系统
(资料从网络下载,mengyungs.nease.net)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6 22:08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57篇  系统论(4)— 系统论思想的历史发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转载:乌杰文库——《系统辩证学》
系统辩证论的提出和研究虽然时间不长,但就系统思想渊源来说,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整个人类思想文明发展史都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最初认识,是习惯于从事物总体方面来观察的。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了用分析的方法代替综合的方法,侧重于分析事物的各个部分,然后再把对事物各个部分的认识相加起来作为对整个事物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前两种认识方法都不能满足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于是人类的认识方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从事物的内部有机联系、从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的外部联系来辩证地系统地看待客观世界,这就进入了系统辩证思维阶段。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认识道路发展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进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系统辩证论思想。
    一、朴素的整体思想
最早的整体思想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实践经验。人们要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就要在实践中同各种对象打交道,于是逐渐积累了认识系统、处理系统问题的经验,这就产生了朴素的整体思想即系统的萌芽思想。例如,古代巴比伦人和古代埃及人就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分层次构成的整体。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家,我国从殷商时代,在畜牧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阴阳、八卦、五行等观念,来探究宇宙万物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开始了最早的对系统的思考与实践。《管子•地员》篇《诗经•七月》等著作,对农作物与种子、地形、土壤、水分、肥料、季节诸元素的关系,都做了较为辩证系统的叙述。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从天时、地利、将帅、法制和政论等各方面对战争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也强调了人体内部各系统的有机联系。
    在对整体的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整体的哲学认识。朴素的整体思想在古代希腊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中以朴素辩证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以及后来的赫拉克利特、德漠克里特都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阐述过系统整体的观念。亚里士多德是欧洲思想史上第一个把许多门科学系统化的哲学家。他提出了“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总和”的著名论断,指出了运用“四因论”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的原因:
    质料因,即事物由什么东西构成;
    形式因,指事物具有什么形式结构;
    动力因,说明是什么力量使得一定的质料取得某种结构形式的;
    目的因,说明存在的目的何在。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以及整体论、目的论和组织论,是古代朴素系统整体思想的最高表达形式和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关于整体问题的哲学论述也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思想家都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易经》以人们在自然界中能够感觉到的人和自然物,作为世界的万物之源,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也就是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天地之母,产生雷、火、风、泽、水、山六个子女,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因素,五行八卦构成了自然界。思想家老聃在《老于》书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苟况在《天论》书中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的萌芽系统模式。宋代著名的变法家王安石进一步发展了五行学说,他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金、木、水、火、土是由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运动变化而成的:“寒生水,热生火,风生木,燥生金,湿生土。”同时五行之间也具有相生相克的功能,由此而构成了一个象征着宇宙万事万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五行生克系统世界。这种系统思想虽然是萌芽状态的、浑沌的、朴素的,但也是十分宝贵的。因此,我们把古老的这种整体思想称之为萌芽的系统思想。
    二、机械的系统思想
15世纪以来,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的方法,开始取代古代朴素地、系统地、整体地观察事物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相适应的。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近代自然科学把系统地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这种机械系统,最著名的有从“哥白尼革命”中诞生的日心系统,有产生于第一次科学大综合时代的力学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生命机器系统理论。弗兰西斯•培根根据科学实验的成果,认为必须对一切可以获得的事实进行记录,然后再将这些记录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出来,编成表格。这样就出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后来被十七世纪初的哲学家霍布斯从哲学上加以概括,使其带有理论的性质。他把培根的理论系统化、极端化,用力学和几何学的原理来解释物质及其运动,认为物质运动纯粹是机械运动,是靠外力推动的。他认为把“物体——活的——理性”三个东西加到一起就是人。接着牛顿又把这种思想发展到顶峰,并贯穿到力学和物理学当中。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以严密的数学推理和实验观测相结合,对物质组成、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普遍有效的力学理论体系。他的另一部著作《论宇宙系统狈》把宇宙万事万物当作相互联系的大系统来阐述。但是,牛顿同哥白尼一样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认为宇宙是没有任何发展变化,完全是机械的僵死的,这样便陷入了形而上学。
    一位被恩格斯称之为近代哲学中“辩证法的卓越代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9页。同时又是著名科学家的笛卡尔,把机械原理运用到有机生命上,在他的《方法谈》、《哲学原理》等著作中,首次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观点。他说:“宇宙为一大机器,生命机体也是一精密机器”②。《医学与哲学》杂志,1980年,第1期,第26页。这反映了他的机械的系统思想。在机械系统思想阶段,有三个人的思想最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17世纪斯宾诺莎的实体思想。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自然实体,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实体内部是错综复杂的,无究无尽的因果联系,自然实体存在和变化的原因在于实体本身,这是朴素的系统思想的发挥。再一个是狄德罗的思想。他认为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过渡,只有整体不变,世界生灭不已,每一刹那它都在生在灭,从来没有例外,也永远不会有例外。他关于整体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这种思想,是可贵的。还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他的单子论同现代系统论比较接近。他认为“单子”是事物的元素,并且是“组成复合物的单元实体”。单子不是僵死的,而是能动的实体,一切所谓事物都是单子的表现,单子的彼此不同,构成了干差万别的事物,表现为事物由低级向高级过渡,单于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了整体世界。他强调单子的整体性、不可分性和独立性,以及单子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总之,莱布尼茨的单子理论具有比较完整的系统思想,他的许多论述已经接近现代系统论,他的科学方法论也近乎系统方法论。所以贝塔朗菲赞赏地说道:“莱布尼茨的单于等级看来与现代系统等级很相似”(①。《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06页。)机械的系统思想虽然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它是人类系统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它的局限性在于其观点是“机械的”,即仅用力学的尺度来衡量化学过程和有机过程,不承认“整体大干部分之和”的原理而坚持“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因而作为一种普遍的思想方法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这种思维方式虽然过分强调分析方法,但就思想的部分来说,它并不是完全否认事物各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仍然承认从整体出发去认识自然体系,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为现代系统思想的产生也确实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说,机械的系统思想作为系统思想史上的承上启下的理论,为后来系统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三、辩证的系统思想
17世纪上半叶以来,自然科学的成就使辩证的系统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41-242页。)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认识的根本转向。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生物有机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而系统思想的发展同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着最直接的渊源关系。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一个变化的系统,是在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选择下,相应改变本身内部结构的系统。达尔文的有机进化思想冲击了机械的系统思想,使系统思维方式有了长足的发展。系统思想分为两个发展过程:第一个是唯心的系统思想;第二个是马克思主义唯物的系统思想。德国“先验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对唯心的系统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影响。他把人类的知识理解为一种有秩序、有层次,并由一定要素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他还强调整体高于部分,把自然科学界中的整体划分为机械整体与含目的性整体两大类,认为运用系统整体的目的观点来分析事物,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对此,贝塔朗菲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康德的观点中包含着系统的要素,具有丰富的系统思想。作为世界哲学史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看成一个过程。他的哲学理论充满着深刻的系统思想。黑格尔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正(肯定)、反(否定)、合(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部分,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绝对精神”辩证发展的哲学体系。他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有机的整体,它“作为自身具体,自身发展的概念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体,包含很多的阶段和环节在它自身内。”(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957年.第1卷,第32页。)黑格尔把人们的思维能力看成一个具有等级层次的系统过程:即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的系统发展过程。他还把真理和科学作为有机的科学系统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了这种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真实性和层次性。他说:真理的存在要素只在概念,真理的真正形态是科学体系。“科学只有通过概念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成为有机体的系统”(②《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第277页。)他认为范畴体系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地由抽象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就是一个独特的科学领域并组成一个系统,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过渡,反映了科学认识的扩展。由此可见,黑格尔的概念体系就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当然,也必须承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就是说是用概念的系统发展来颠倒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系统发展过程。但是我们也同样必须承认,他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系统过程的整体的思想是伟大的,正如恩格斯赞誉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240页)
19世纪中叶以来,以细胞学说、进化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扬弃,汲取了其“合理内核”,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开拓了系统思想的新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从哲学的高度来明确使用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如“系统”、“有机系统”“总体”、“整体’、“过程的集合体”等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系统理论的哲学表达方式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相互联系的宇宙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二)系统整体的自然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事物、过程,以至于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与依赖,相互作用与制约的系统整体,“思维的本质都在于把事物综合为一个统一体’(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0页。)
;“要认识这个体系,必须先认识整个自然界和历史”(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63页。)
    (三)运动形式和科学分类的系统层次。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认识水平,在其《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把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列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五种形式。认为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秩序的分类和排列。
   
(四)社会运动的系统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看作为一定经济形态的社会有机系统,认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个统一的整体”(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145)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部完整地体现系统观念和运用系统方法的重要典籍。他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商品出发,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机体进行系统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列宁也有关于系统的思想。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a)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②《列宁全集)}第35卷,第238页)又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③(《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斯大林也曾指出:“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依赖的各个对象或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④《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5—426页。)都强调了认识系统的重要性。以上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是关于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的系统科学概念的奠基人,是对系统性原则最早进行了广泛而具体的科学研究的学者。这一点连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也认识到了。
    四、定量化的系统思想
19世纪末期以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系统思想由定性的哲学理论概括到定量的具有广泛意义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我们知道,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都是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的研究和描述,而后才进一步研究其量的规定性,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计算。同时,也只有在精确地作了定量研究以后,方可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能够充分运用数学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系统思想的发展也是这样,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现代科学技术又提供了一套数学工具,来定量分析和计算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通过定量的分析与运算,以便作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从而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系统思想之所以发展到定量化的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人们面前的认识对象不断复杂化,人们经常会遇到大范围、高参量和超微、超宏的问题,这在客观上推动着人们必须不断地去探索认识复杂事物的方法,因而也就在客观上确定了定量分析的系统思想的产生。适应这个需要,贝塔朗菲从30年代开始,逐步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他针对生物学界的机械论与机体论的争论,总结和概括了生物学的机体论,阐述了系统的科学原则。他认为,把孤立的各组成部分简单地相加不能说明高一级水平的性质和方式,如果了解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高一级水平的活动就可以推导出来。这就为系统思想的定性分析转入定量分析指出了一条道路。1945年,贝塔朗菲正式发表《关于普通系统论》的论文,1968年写了《一般系统论》的专著。他指出,一般系统研究应当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或内容:一是关于“系统”的科学和数学系统论,即“普通系统论”;二是“系统技术”,其中包括系统工程和系统方法;三是“系统哲学’即系统论哲学研究。
接着心理学家米勒创立了一般生命系统理论,认为一切活着的具体系统都叫做“生命系统”,生命系统分为7个等级层次,这些层次又分为19个关键系统。有人认为,米勒提出的生命系统层次——子系统表可与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相媲美,为解决生命世界的统一性又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明和途径。
    1969年物理化学家普里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论”,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宣称“非平衡可能成为有序之源,而不可逆过程导致所谓‘耗散结构’这一种新型的物质动态”(①《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技出版社,1982年,第110页。)普里高津的这一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宇宙中的各系统,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无一不是与周围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协同学又称协合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又一种系统理论。它表示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复杂系统中,许多要素的协同作用即联合作用将超出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产生出整个系统的统一宏观模式。这一过程就被哈肯称为协同过程。他为各种类型的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转变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
    苏联学者乌耶莫夫于1975年提出了参量型系统理论,解决了贝塔朗菲建立的类比型系统理论对有序性、目的性论述的不足。此外,一些社会科学家或者从社会科学中抽象出系统理论,或者用系统理论研究社会系统,由此形成了种种社会系统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作者: 杨鸿智    时间: 2005-7-16 22:09
标题: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社会系统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社会各要素协调一致的行动和相互关联的功能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人类社会是自适应系统。代表人物有T•帕森斯、M•邦格、W•巴克利。尤其是M•邦格在数理逻辑、离散数学以及系统分析中提到了用以研究和表达唯物主义本体论的数学工具,即集合论、抽象代数、命题演绎、谓词演绎、矩阵、图论、状态函数和状态空间分析等一系列数学工具,使哲学的精确化和形式化由可能变成了现实。邦格运用现代数学工具描述唯物主义哲学范畴,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并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哲学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使哲学与现代科学相互表征,实现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实现了恩格斯提出的目标:使数学成为“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57页。)
    经济系统论。一是美国经济学家W•列昂惕夫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产品交易的数量编制的一个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它依据各个部门各单位产出所需由其他部门投入的产品数量编制投入系数表,从而进行有效的经济分析。二是经济学家K•保尔丁提出的熵过程经济系统,他认为消费是一种典型的熵增过程,生产是一种典型的熵减过程即进化过程。经济学家N•乔治斯库在这个问题上也提出有价值的学术见解,认为经济过程是熵过程,经济系统是熵变系统;力学现象是可逆的而熵现象是不可逆的等等。三是日本学者槌距田敦的熵资源系统论,认为资源的导入,资源的消费以至废物废热的排出这一完整的“流”,乃是社会、经济和生物等定量开放系统赖以存在的和运动的动力。
    组织管理系统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物质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几方面要素组成的一个“合作系统”,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这几个方面要素的协调。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等。
总之,在定量分析的系统思想时代,各种现代系统理论竞相争艳,为系统哲学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  系统辩证论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系统辩证论是当代哲学的新形态。它主要是根据我们对哲学的本质的认识,考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所进行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因此,为了使人们了解这种哲学,有必要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与哲学的关系,做一些介绍和阐述。
(一)哲学的时代特征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特性是什么?这是人们在建立一种哲学理论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作了科学的回答。他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第131页。)
这里,他强调了两点,一是哲学是“精神的精华”,二是哲学具有时代性。前者,揭示了哲学的本质,后者说明了哲学的基本特性,即时代性。马克思正是本着这种认识,在上一个世纪的中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实,不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此,一切有价值的哲学也都是如此。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2页。)黑格尔在这里也强调了哲学的时代性。不难理解,黑格尔也正是基于对哲学的这种看法,在上一个世纪的初叶,建立了他的博大精深的唯心辩证论哲学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列宁、毛泽东等人,同样由于他们密切关注时代风云的变幻,抓住时代普遍面临的问题,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当我们思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时,就不能不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予以特别的关注。现在,我们已处于20世纪的90年代。当今世界,如果同150—170年前黑格尔所处的时代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100—140年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同列宁所处的时代,甚至同毛泽东生活的时代相比,人们也会感到变化是极其巨大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近十几年来,全世界出现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世界也不再是两个大国、两大阵营对立的状态或三级、三个地带的态势,而是多元或多极竞争的形势。
    实践是系统辩证论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实践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然要随之而发展。历史发展到今天,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有价值的思想。所有这些,都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概括,更加需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中国和世界已经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方面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一方面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同时要研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研究当代各种思潮,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门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只有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于突破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或不适合变化了的情况的判断和结论,而不是用僵化观念来裁判生活,马克思主义才能随着生活前进并指导生活前进。”
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世上没有不死之物,只有那些能够在死亡中不断新生的东西才是不朽的。由此可以引伸,只有那种勇于变革自身不断创新的东西,才会有长久的生命。
    哲学也有自己的生命。哲学的生命不仅在于它所具有的真理性——这当然是基本前提——而且在于它由此而对实践所具有的价值。黑格尔说过一句很有深度的话,哲学是“思想所集中表现的时代”。哲学反映时代,它是时代精神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表现形式;转过来,哲学又服务于时代,正是那些看起来十分抽象的原理和范畴,规定着一个时代人们用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这就是哲学的价值,也就是哲学的生命基点。一种哲学的命运如何,主要看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表达时代的特征,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回答时代所提出的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论、彻底的辩证法,是业已获得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在历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自觉地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因而成为一切哲学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回答当今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提出的基本理论问题,应当随着历史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不断以新的内容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尤其是在今天的改革时代,要适应改革的形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二)现代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怎样才能发展?毛泽东指出;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恩格斯也谈到: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从来不是纯粹思维的力量,而“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①。因此哲学只有在总结当代科学的成果、在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时才能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它的创立,完成了哲学史上的一大变革,但它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②马克思主义哲学问世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世界是个改革发展的时代,是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层出不穷的时代,是世界范围内“多极”竞争的时代。从整体上、本质上看,更确切地说,这个时代应该称之为系统时代。恩格斯曾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③与19世纪相比,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已使人类的视野,从反映比较简单的机械运动深入到揭示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发展规律;从研究人类居住的地球扩展到浩渺的太空;从描述宏观事物的属性发展到探索微观世界的本质,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去深入探索物质的结构和宇宙的奥秘。量子力学的诞生,把粒子性(非连续性)、波动性(连续性)这种看来难以结合、甚至截然相反的特性联系起来考察,揭示了波粒二象性及测不准性,说明了能量的连续性与不连续性的对立统一,即非严格的决定性。相对论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运动速度的相对性,对运动着的物质在其空间和时间结构的内在对立统一联系,以及物质的质量、能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做出了新的理论解释。控制论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社会和人工技术这三种不同运动形式间的控制关系,在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进一步深化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信息论的发展,不仅揭示了人工技术、生物、社会等领域中存在着共同运动的规律,而且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并使我们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反映过程的理解更为丰富了。而系统论,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思想,我们常讲的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实际就是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以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为主体的自组织理论,在科学史上首次初步成功地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或从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进化的一般条件、机理和规律性,把辩证法从一般发展(进化)现象的哲学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就为新的哲学——系统辩证论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的、经济的和科学的充分根据。
(乌杰文库——《系统辩证 学》)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