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打印本页]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39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响应渔翁美文疗疾之帖,希论坛诸君集历代美文如下,在百家争鸣后,精神放松,聊作休闲之娱.
答谢中书书
南朝 梁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44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唐]王 維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春,複與疏鍾相間。此時獨坐,僮仆靜默,鄉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鰷山水,白鷗矯翼,露濕青臯,麥隴朝雊。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乎?非子天機漬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45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右溪记
[唐]元结
道州城西百馀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46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47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9],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49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右,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53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54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與宋元思書
[南朝•梁]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嶂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猨則百叫無絕。鳶飛唳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1:59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髫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03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三 峡
[北朝•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04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采蓮賦
[南朝•梁]蕭繹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援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柬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橈,芦侵罗荐,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枉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06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誡子書
三国 蜀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复何及!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8-8-26 12:07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要说疗疾,最管用的还是毛选。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11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晚春赋
[南朝•梁]萧纲
待余春于北阁,藉高宴于南陂。水筛空而照底,风入树而香枝。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望初篁之傍岭,爱新荷之发池。石凭波而倒植,林隐日而横垂。见游鱼之戏藻,听惊鸟之鸣雌。树临流而影动,岩薄暮而云披。既浪激而沙游,亦苔生而径危。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8-8-26 12:15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俺喜欢这个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19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洛神赋
[三国•魏]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盼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覩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文璀灿兮,
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阴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珮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瓠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惊乘,鸣玉銮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戴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20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春賦
北朝 周 庾信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佩凌波之水。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 《阳春》 《水》之曲,对风回鸾之舞。更炙笙簧,
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o协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车小苑,连骑长杨。金鞍始被,柘弓新张。拂尘看马埒,分朋入射堂。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凰。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哺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25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玉台新咏序
南朝 梁 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汗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押,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颖川,新市,河间,观津,本号娇娥,曾名巧笑。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卫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阅诗敦礼,岂东邻之自媒;婉约风流,异西施之被教。弟兄协律,生小学歌;少长河阳,由来能舞。琵琶新曲,无待石崇;箜篌杂引,非关曹植。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女。
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至若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得横陈于甲帐。陪馺游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反插金钿,横抽宝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亦有岭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宝风,授历轩辕。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嫦娥竞爽。惊鸾治袖,时飘韩掾之香;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珮。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加以天时开朗,逸思雕华,妙解文章,尤工诗赋。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九日登高,时有缘情之作;万年公主,非无累德之辞。其佳丽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
既而椒宫宛转,柘馆阴岑,绛鹤晨严,铜蠡昼静。三星未夕,不事怀衾;五日尤赊,谁能理曲。优游少托,寂寞多闲。厌长乐之疏钟,劳中宫之缓箭。纤腰无力,怯南阳之捣衣;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虽复投壶玉女,为观尽于百骁;争博齐嫉,心赏穷于六箸。无怡神于暇景,惟属意于新诗。庶得代彼皋苏,微蠲愁疾。但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散在鸿都。不藉篇章,无由披览。
于是燃脂螟写,弄笔晨书,撰录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忝于雅颂,亦靡滥于风人,泾渭之间,如斯而已。
于是丽以金箱,装之宝轴。三台妙迹,龙伸蠼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高楼红粉,仍定鱼鲁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灵飞太甲,高擅玉函;鸿烈仙方,长推丹枕。至如青牛帐里,馀曲既终;朱鸟窗前,新妆已竟。放当开兹缥帙,散此绦绳,永对玩于书帏,长循环于纤手。岂如邓学春秋,儒者之功难习;窦专黄老,金丹之术不成。因胜西蜀豪家,托情穷于鲁殿;东储甲观,流咏止于洞箫。娈彼诸嫉,聊同弃日,猗欤彤管,无或讥焉。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2:32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谢谢分享!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2:39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15楼再来先生引李清照词, 写尽少女纯情神态,英雄还是爱美的,古文,诗,词,曲,赋,文言小说,不但可疗疾,还可阅情怡性,毛选开智之文.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2:58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
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
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
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
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
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青霜,
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
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
得仙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
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
青雀黄龙之轴。
虹销雨霁,
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
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
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济,
命运多舛。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安贫,
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
空怀报国之心;
阮藉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
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
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
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
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
今晨捧袂,
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
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
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
幸承恩于伟饯;
登高作赋,
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诚,
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
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
各倾陆海云尔。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02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唐•白居易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06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英雄之言-唐·罗隐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07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12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苏轼〈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
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接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
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
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於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
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後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厚也。公
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
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後之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
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绦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
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
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
其君,下得其大臣,如降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举天
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
为覆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後以自伤哭泣,至於夭绝,是亦不善处穷
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
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
称符坚得王猛於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
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
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以仅其所发哉!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14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东京梦华录》序
孟元老
仆从先人宦游南 北,崇宁癸未到京师, 卜居于州两金梁桥西 夹道之南。渐次长立, 正当辇毁Z下,”太平 日久,人物繁阜产垂 髦之童,”但习鼓舞; 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 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 珠帘,雕车竞驻于天 街,宝马季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结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激产 按管调弦于茶访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2会禁区之异味,悉在唐厨。”花光满路, 何限春游Z萧鼓喧空, 几家夜宴。技巧则惊人耳目,修春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 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是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深。“观妓籍则府曹衙罢,”内省真回;看变化则举子唱 名,武人换授。仆数十年烂赏曾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 午之明年,出京南来, 避地江左,情绪牢落, 渐入桑榆。暗想当年, 节物风流,人情和美, 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暴昔,“后生 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 久,论其风俗者,失于 事实,诚为可惜。谨省 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 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 梦游华晋之国,其乐无 涯者。仆今追念,回首 怅然,岂非华普之梦觉 哉!目之曰《梦华录》。
然以京师之浩镇户 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 于人,不无遗阔。“倘 遇乡党宿德,补缀周 备,不胜幸甚!此录语 言鄙俚,不以文饰者, 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 幸详焉。
绍兴丁卯岁除日, 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18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市隐斋记[1] 元好问撰
马天龙点注评
吾友李生为予言[2]:“予游长安[3],舍于娄公所[4]。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5],渠欲得君作记[6],君其以我故为之[7]。”
予曰:“若知隐乎[8]?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9]、卖浆[10]、抱关吏[11]、酒家保[12],无乎不在[13],非特深山之中[14],蓬蒿之下[15],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16],谓初机之士[17],信道未笃[18],不见可欲[19],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20],喧寂两忘[21],故以朝市为大隐耳[22]。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23],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24],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25],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26],胁肩以入市[27],叠足以登垅断[28],利嘴长距[29],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30],悬羊头,卖狗脯[31],盗跖行而伯夷语[32],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33]?”
曰:“鬻书以为食[34],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35];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36],子何疑焉[37]?”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38],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39]。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40],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41]。’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42]?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43],强为之名耳[44],非公意也[45]。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46]。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8月26日 01:19pm
时添加 -=-=-=-=-
[1] 市隐:隐居于朝市。斋:屋舍,书房。
[2] 予:我。
[3] 长安:古都城,今陕西西安。
[4] 舍:留宿。
[5] 大夫士:即士大夫,居官有职位的人。
[6] 渠:他。
[7] 其:副词,表示推测或询问。这句说:您或许会因为我的关系而写一篇记吧。
[8] 若:你。
[9] 博徒:赌徒。
[10] 卖浆:卖酒。《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有处士毛公隐居于赌徒之间,薛公则藏身于卖浆家。
[11] 抱关吏:管城门的小吏。关,门栓。战国时魏国隐士侯襄,年七十,为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
[12] 保:佣工。汉大将栾布曾经由于穷困,做过酒保。
[13] 无乎不在:无所不在。
[14] 特:但,只。
[15] 蓬蒿:蓬草与蒿草,这里指山林泽薮。
[16] 大小隐:晋王康琚《反招隐诗》认为隐有大、小隐之分,小隐隐于山陵薮间,大隐则隐于朝市。辨:区别。
[17] 初机之士:指最初有智巧变诈之心的人。
[18] 笃:诚挚。
[19] 可欲:心中所喜爱的东西。以上五句意思是说:原本有机诈之心的人,隐于山林中,由于不见心中所欲之事,故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所以称隐于山林者为小隐。
[20] 出处:进退,指出仕或退隐。
[21] 喧寂:热闹繁华与沉寂冷寞。
[22] 朝市:朝廷与市肆。《史记·张仪列传》中说: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指名利之场。以上五句意思说:身处于名利场中,而能心控自如,神志专一,不为外物的诱惑而致迷乱,故而称隐于朝市者为大隐。
[23] 容或:或许,大概。
[24] 山人:山居者,指隐士。
[25] 斯松桂而诱云壑:南齐人周顒隐居钟山(今江苏江宁北),后应诏为海盐令,时人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借山灵之口,指斥他假充隐士,称他“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诱,引诱,欺骗。
[26] 乾(甘gan)没氏:侥幸取利的人。属:等辈。
[27] 胁肩:缩敛肩膀,形容献媚的样子。
[28] 叠足:翘足,指不费吹灰之力。登垅断:垅断指断而高的冈垅,登垅断指操纵、把持集市,以牟取高利。《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古时候的市场上是以有易无,有贱丈夫者“必求垅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29] 距:爪。
[30] 锥刀:小刀。
[31] 脯(府fu):干肉。
[32] 盗跖(直zhi):相传为春秋末期的大盗,名跖,柳下屯(今山东西部)人。伯夷:商孤竹君之子。相传孤竹君原二子伯夷、叔齐,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后来两人都逃到周文王处。武王伐纣,两人曾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山中。在古代,伯夷、叔齐被当作高尚、有气节之士的典型。
[33] 奈何:如何。
[34] 鬻(育yu):卖。
[35] 廉:清廉,不苟取。
[36] 这两句说:清廉与高洁,正是古人之所以隐居的道理。
[37] 子何疑焉:你还怀疑什么呢?子,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客气称呼。
[38] 虽然:即使如此。
[39] 韩伯休:即后汉人韩康,字伯休,霸陵(今陕西长安县东)人,卖药于长安市,因卖药与人争执时被人识破名姓而逃隐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后汉桓帝以安车征聘,他不得已而出,辞安车而自乘柴车,半道逃归。
[40] 贾:价。
[41] 儿女子:小女子。
[42] 这四句意思说:言辞是人们用来修饰外表行动举止的文饰之物,身将隐居,而求文以显耀自身,这种相抵牾的作法又是为了什么呢?
[43] 意:猜度。
[44] 强:强使,硬要。
[45] 这三句意思是说:以市隐为斋名,并求诗文以显耀自己,是好事者之所造,而非娄公的本意。
[46] 贞佑丙子年:金宣宗贞佑四年(1216)。河东:指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作者故乡忻州在河东,故自称河东元某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22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卖柑者言》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于子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托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30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袁中郎 《与张幼于尺牍》节录
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信心而出,信口而谈,世人喜唐,仆则曰唐无诗;世人喜秦汉,仆则曰秦汉无文;世人卑宋黜元,仆则曰诗文在宋元诸大家。昔老子欲死圣人,庄生讥毁孔子,然至今其书不废。荀卿言性恶,亦得与孟子同传。何者?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不然,粪里嚼渣,顺口接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家人一般,记得几个烂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见成字眼,亦曰骚人。计骗杜工部,囤紥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以是言诗,安在而不诗哉!不肖恶之深,所以立言亦自有矫枉之过。公谓仆诗似唐人,此言极是。然要之幼于所取者,皆仆似唐之诗,非仆得意诗也。夫其似唐者见取,则其不取者断断乎非唐诗可知。既非唐诗,安得不谓中郎自有之诗,又安得以幼于之不取,保中郎之不自得意耶?仆求自得而已,他则何敢知。(《袁中郎全集》二十二)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31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袁中郎《叙陈正甫会心集》节录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袁中郎全集》一)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8月26日 01:32pm
时添加 -=-=-=-=-
《寿存参张公七十序》节
山有色,岚是也;水有文,波是也;学道有致,韵是也。山无岚则枯,水无波则腐,学道无韵则老学究而已。昔夫子之贤回也,以乐;而其与曾点也,以童冠咏歌。夫乐与咏歌,固学道人之波澜色泽也。江左之士,喜为任达,而至今谈名理者,必宗之。俗儒不知,叱为放诞,而一一绳之以理,于是高明玄旷清虚淡达者,一切皆归之二氏,而所谓腐滥纤啬,卑滞局局者,尽取为吾儒之受用。吾不知诸儒何所师承,而冒焉以为孔氏之学脉也。且夫任达不足以持世,是安石之谈笑,不足以静江表也;旷逸不足以出世,是白苏之风流,不足以谈物外也。大都士之有韵者理必入微;而理又不可以得韵。故叫跳反掷者,稚子之韵也;嬉笑怒骂者,醉人之韵也。醉者无心,稚子亦无心。无心故理无所托,而自然之韵出焉。由斯以观,理者是非之窟宅,而韵者大解脱之场也。(《袁中郎全集》二)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8月26日 01:34pm
时添加 -=-=-=-=-
《行素园存稿引》节
物之传者必以质。文之不传,非曰不工,质不至也。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古之为文者,刊华而求质,敝精神而学之,唯恐真之不极也。博学而详说,吾已大其蓄矣,然犹未有会诸心也;久而胸中涣然,若有所释焉,如醉之忽醒,而涨水之思决也。虽然,试诸手犹若掣也,一变而去辞,再变而去理,三变而吾为文之意忽尽,如水之极于淡,而芭蕉之极于空,机境偶触,文忽生焉。风高响作,月动影随,天下翕然而文之,而古之人不自以为文也,曰是质之至焉者矣。大都入愈深,则其言愈质,言之愈质,则其传愈远。夫质犹面也,以为不华而饰之朱粉,妍者必减,媸者必增也。(《袁中郎全集》三)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8月26日 01:36pm
时添加 -=-=-=-=-
《呙氏家绳集序》节:
苏子瞻酷嗜陶令诗,贵其淡而适也。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惟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不复辛,惟淡也无不可造;无不可造,是之真变态也。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虽有顾吴,不能设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以之。东野长江,欲以人力取淡,刻露之极,遂成寒瘦。香山之率也,玉局之放也,而一累于理,一累于学,故皆望岫焉而却,其才非不至也,非淡之本色也。(《袁中郎全集》一)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40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3:43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花史跋 陈眉公
有野趣而不知水者,樵牧是也;有果窳而不及尝者,菜亻庸牙贩是也;有花木而不能享者,达人贵人是也。古之名贤,独渊明寄兴往往在桑麻松菊,田野篱落之间。东坡好种植,能手接花木,此得之性生,不可得而强也。强之,授以《花史》,将艴然掷而去之。若果性近而复好焉,请相与偃曝林间,谛看花开花落,便与千万年兴亡盛衰之辙何异,虽谓二十一史尽在左编一史中,可也。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8月26日 01:44pm
时添加 -=-=-=-=-
答张上马毅仲
某衰病下劣,日与农师渔丈人为群,不敢齿及风雅二字。即小有撰述,如沈梦溪云,退处山泽,更绝过从,所与谈者,惟笔砚而已。不意明公好奇太过,札贶先施,属以糠?比之导,神交知已,宇宙寥寥。谨撰数言,以候斤削。明公主盟文苑,吴儿辐辏龙门,不异众鱼之曝鳞点额。某老怯道路,近结苕帚?,莳嘉蔬,种修竹,远望轩后寒山,如在肘下。又以饮冰俸钱,多市村醪,从黄肥紫壮中,细嚼寥吟好诗,颇觉受用太奢,呢不得明公过此,共享黑甜白醉之乐也。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8月26日 01:46pm
时添加 -=-=-=-=-
游桃花记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爰酒提小?,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卫筵前索酒,请移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老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双如孤猿狂鸟,探叶窥{艹杲},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老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又遇袁长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便更衣冠出肃客。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父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佐之。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蛤蜊佐之。是时不速而会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十一,酒七八壶觞,酒屈兴信,花醉客醒,方苦缶?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尊送城下,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辈大喜,赏为韵士。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长史伯灵角智局上。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时酒沥尚余,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赞}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昔陶徵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推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3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讒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4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4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黄冈竹楼记
〔宋〕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5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材,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是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而愚以为,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6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送天臺陳庭學序
〔明〕宋廉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裏.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灩澦之虞。跨馬行則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仭.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爲之悼栗。水行則江石悍利,波惡渦詭,舟—失勢尺寸,輒糜碎土沈,下飽魚鼈。其難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遊;非材有文者,縱遊無所得;非壯強者,多老死於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臺陳君庭學,能爲詩,由中書左司掾,屢從大將北征.有勞.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揚子雲、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傑戰攻駐守之迹,詩人文士遊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無不曆覽。既覽必發爲詩.以記其景物時世之變。於是其詩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歸,會予於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蓋得於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時,嘗有志於出遊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速今聖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合爲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欲如庭學之遊,尚可得乎?
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顔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於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於山水之外者乎?庭學其試歸而求焉。苟有所得,則以告予,予將不一愧而已也。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7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7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核舟记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8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湖心亭小記
〔清〕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49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黄 生 借 书 说
〔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53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浣花溪记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53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深慮論
〔明〕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當秦之世,而滅六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爲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爲郡縣,方以爲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爲諸侯,以爲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弑之謀。武宣以後,稍剖析之而分其勢,以爲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爲之備;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備之外。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因於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負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於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活己之子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
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惟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苟不能自結於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也,而豈天道哉?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8-26 14:54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登泰山记
〔清〕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6:11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转帖]天工开物(序)
[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卷》序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肃慎之失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著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
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6:16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李渔:一家言释义
一家言释义
《一家言》维何?余生平所为诗文及杂著也。近代名人著述,皆以集名,乃余独异其辞者维何?曰:凡余所为诗文杂著,未经绳墨,不中体裁,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传于后,不过自为一家,云所欲云而止,如候虫宵犬,有触即鸣,非有模仿希冀于其中也。模仿则必求工,希冀之念一生,势必千妍万态以求免于拙。窃虑工多拙少之后,尽丧其为我矣。虫之惊秋,犬之遇警,斯何时也?而能择声以发乎?如能择声以发,则可不吠不鸣矣。
然是说也,止可释余《一家言》,不可以之概天下。凡诗文之不能求肖于人者,必其天之不足,而气力学识均有以限之也。天人既足,我欲仁,斯仁至矣。有力能鞭策古今,而古今不为我用者乎?我肖古今,古今亦尽谓肖我。是同文之书,家弦户诵之文,传于后也必矣。一家云乎哉!时康熙壬子仲秋之七日。湖上笠翁李渔自述。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6:18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1,问道于盲2。窃欢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3;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4;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5。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6;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7;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8,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9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10。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11;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12;自曾子而下13,笃实无若子夏14,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5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16,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17,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18。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19,与孟子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20。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21,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22。伯夷23、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24。”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者25,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其道26,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27,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择28。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29。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30。
(选自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8月26日 04:20pm
时添加 -=-=-=-=-
著书之难
子书自《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成一家言。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①《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chuǎn喘)漏,尚亦不免。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6:23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自立说————[清]张士元
凡物莫不有死草木禽兽昆虫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终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惟人亦然方其生时劳之以所为淫之以所好汩之以所思其经营不已若无复有尽期者及其气散而死则髐然不能肉其白骨与草木鸟兽昆虫之变灭何异乎君子知之故不以形体之有无为生死而以志气之消长为生死吾今日形体无恙而志气以竭斯为死矣吾志气配乎道义发乎文章且与天地同流而奚有于形体乎故简策所载古贤圣人虽死已久矣而其辉光如日星之烂然盖其人至今存也然则死与不死亦在人之自为而已士宜何如自立哉
汩,音鼓。扰乱。
髐,音消。 〔髐然〕骨骼枯空而破损的样子,如“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髐有形。”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6:26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曾国藩 致六弟告读书之道
读史之法莫妙於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於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8-26 16:31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少年中国说
文/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候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头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渐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第一之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诺,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欧罗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作者:
医源
时间:
2008-8-26 18:59
标题:
[分享]美文养性怡情斋
医源曰:
山得水则秀,水得山则柔。
高 山
君不见,峻巍雄山,无水相伴,则高崖参差,冷风渺渺;月下唯显突兀,夜枭声声勾魂!冷崖峻起,无灵雀之徊翔;突兀直下,少溪泉之筝乐!
雄山得水,心中常有筝音;水伴高山,尽舒高山雄姿!叮咚悠悠,思往事之年华;潺潺细流,展心中之柔情。瀑布九天,舒胸中之豪意……
呵呵,有人来了,待续!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