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打印本页]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0-27 20:0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wqn1在 2006/10/27 08:15p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

天下第一名方“小柴胡汤”的本质——————宗阳明也
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全年
指导  孙广仁
少阳病,以三才模式而化演三类病:少阳本态病、兼态病、它态病。
一.少阳本态病
少阳本态病,处于寒、热双重特点:闭、开态。因寒故有闭,因热故有开。开、闭交作,随寒热交作也。
1.少阳本态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论》第263条)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第96条)
病机:少阳态,故一定寒、热交作,“寒热往来”。这种状态的产生,多由太阳病转归而来,或因其它原因造成了少阳之为病态。寒者,阴邪进,寒性收引,故有“闭态”或“敛态”。热者,阳邪进,阳热外释,故有“开态”或“热态”。寒者,似太阳之为病有“闭”态之貌;热者,似阳明之为病有“开”态之容。所以,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焦点证状。在这一态下,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引动上乘,灼阴伤津,故有“口苦,咽干,目眩”。脾胃也由于少阳寒热而受影响,故可见“嘿嘿不欲饮食,喜呕”。胸胁为肝胆为辖,故少阳寒热可致阳气运动不畅而“胸胁苦满”。有热可“心烦”。所以,少阳,可认为处于太阳、阳明两态之间的一个过渡态病种。因有寒,所以能将少阳态滞定于太阳之闭态;因有热,所以又能将少阳定格于阳明。寒热交作,因气虚无力祛邪所为。
治法:清热解阳明开态之热,补气聚能祛太阳闭态之寒。
方药: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水煎服。
方解:柴胡、黄芩,苦寒,气质轻清,以清阳郁之热为最佳,治阳明开态热胜恰如其分。又顺阳明主阖主敛。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补中,大补阳明“土”位之气,使“阳明”有足够的能量“阳明主阖”。所“阖”能量,以阳气聚化热的方式外越,祛除残寒,消太阳之为病的寒性“闭”态,恢复“太阳主开”。寒热消除,阳明、太阳各回到生理意义上的态势。
中焦“土”位,在脏为胰(传统认为脾)、肝,在腑为肠胃。腑主消化、吸收,主纳、主入;脏主传输、上达,主升、主开。阳明主阖,就是消化吸收;太阴主开,就是升清上达。半夏、生姜,降逆止呕,顺应腑气以降为和。
全方合,内聚阳明之热能,以祛太阳之为病的“寒”;苦寒之药,清解阳明之为病的“开”态余热。所以,本方主治,实只从阳明入手,这才是张仲景大师小柴胡汤的千年之妙。阳明之生理在于“阖”,故可补不可泻,参类故也;阳明之为病在于因热有“开”。故可泻不可补,柴、芩可为。
说明:由于拘于传统六经的“经络说” ,所以少阳病提纲误认为“口苦、咽干,目眩也”。笔者在创立伤寒“六态”新说后,认为提纲应该是“少阳之为病,寒热往来也”。它是阳明与太阳互有胜负打持久战。阳明故有热,太阳故有寒。寒、热,最能反映机体性质的两大类病性因子。所以,以“寒热往来”命定少阳提纲,更具有临床意义。小柴胡汤,以补阳明之“土”位固其本。《内经》云“阳明多气少血”,所以,大补气为首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再,寒、热,是《伤寒论》热性的区别要点:太阳寒热,同时出现;少阳寒热,交互而为;疟疾寒热,发有定时。所以,采寒热定性少阳提纲,最为精确。
三阳病,本质均为热病。所以刘完素依据《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指出伤寒发而为热病,其机理主要是“阳郁化热”。如他在《宣明论方.热论》中说:“寒藏于肌肤,阳气不行散而内为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病热。”此处的“怫结”,即“阳郁”后而化热。阳者,阳气也,阳郁而盛而化热。热胜则成火。任何病理因子,如果瘀而成患,都可造成阳郁,阳郁则化火,故刘河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伤寒三阳态病的热,各有所因,均由阳化。太阳之为病,因寒成闭态,因闭而阳郁而化热。阳明之为病,内阖阳气聚集,遇热化热。阳明病热,或由于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或因太阳闭态阳郁已化之热,均可引动阳明主“阖”主“敛”的能量而化热。此能量,附于内阖之“气”而存在,气化阴气、阳气。阳热之邪,恰好引动的是阳气。两阳叠加,必生大热。故阳明态病,以发热为主。最极者,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白虎汤主之,清阳明热用石膏。次热,如心烦懊恼不眠,可用栀子豉汤,清阳明热用栀子。太阳、阳明合病的“利遂不止”,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清阳明热用黄芩、黄连。而小柴汤,寒热往来,寒时是太阳,热时是阳明,用柴、芩清阳明之热。可见,随阳化热的“阳明之为病”产生的热量多少,所用清阳明之药,随证而变。不拘泥于白虎汤也。
二.少阳兼态病
即在少阳病的基础上,又兼带其它与少阳态不同的疾病品种。
1.大柴胡汤证:太阳病,过经七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第103条)
病机:少阳兼阳明证。
  太阳闭态为病,七余日太阳证已罢,转为少阳证,故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少阳之病有寒、热交作,故是“闭-合”态。在太阳或阳明之阳郁之热态中,可有“呕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烦者”,为少阳证兼态阳明证。此处心下,为胃脘部。因呕、烦,均由阳郁之热所为。大柴胡汤有大黄、枳实,可猜出必有阳明已成燥热内结,成“痞、满、燥、实”的阳明大便秘。既有少阳寒热往来、喜呕的少阳证,又有大便成结、成燥的阳明证,是本方主要特点。
治法:和解少阳,兼清阳明燥结。
方药:大柴胡汤:柴胡半斤,芍药三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大黄二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
水煎服
方解:本方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炙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组成。少柴胡汤和解少阳之开闭态,又兼清阳明为病之热性开态,故去人参、炙草,防止补阳明之阖而“补中益邪”,闭门留寇。补阳明之气者多收敛或收摄,所以慎用或此时不用补气药,实为上策。湿、痰、瘀的病人,慎言补气之药,待邪气祛,方可言补。如治肺病,多先清痰、瘀,其后方可补。
三.它态病
已经脱离了少阳之为病的“开闭态”。少阳态是一个过度态类型,是介于太阳之寒、阳明之热,故有寒热往来。这一态的本质所求,是由于“正气不足”,可因伤寒日久,阳明主阖之能量亏所致,所以大补阳明之“土”,是主治之法。故小柴胡汤用人参、甘草、大枣。清阳明余热的和黄芩、柴柴,是权宜之计。故治少阳宗阳明,实为少阳奥妙。
四.少阳病总论
        中庸之道,是一种人格或境界,一般人还难以作到。因为我们难免不走偏峰,处世极端。但从演生学而论,少阳产生有根有源。
        元态:一个因伤寒日久,或多种原因所致的正气已虚,太虚之不甚,寒、热之邪相争互有胜负,进退两维。所以,寒进故似太阳为病有闭态之貌,热进故有阳明为病有开态之容。时有太阳,时有阳明,太阳、阳明这两个“大王”交互争夺主宰人体的“一身之气”。所以,开-闭态,是少阳生动的写照。这是少阳所有病的演化“元态”。
         少阳态病势如下:
1.阳明主阖,日久渐亏,是少阳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阳明之为病阳热耗散,是少阳病发生的外在表现。
3.寒、热往来,是由于正气虚所致。
4.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演生轨迹:可由太阳失治或误治演生,或由杂病演生。少阳兼太阳证,可少阳、太阳双治,用柴胡桂会汤,如“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满,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少阳证,内有阳明郁热成大便实者,“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均可用大柴胡汤主之。
少阳之为病的演生轨迹,均是以“寒热往来”为少阳本态为主,在此态中,阳明胃受制可有“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胸阳不舒,可有“胸胁苦满”。少阳病有从太阳来者,有自发于少阳者,有里证夺少阳枢机而解者。总之,它是一个重要的“态”,能进能退,能寒能热,进退双关,由“虚”作主。所以小柴汤巧用参、草、枣,以补“其气必虚”。
演生律:拾三才而化,成三在类少阳演化:本态少阳病、兼态病、它态病。《伤寒论》少阳它态病论述颇简,这是历代医家少有所述。为什么?因为少阳病,本宗阳明,是太阳、阳明杂合而成,它本来就是一个过度态品种,进可成阳明,退可成太阳。热为阳郁而为,寒为太阳之闭。清阳明之耗散之热,柴、芩故也;补阳明之内阖之能,参、草故为。补气者,鼓阳明内敛之能抗寒也。
——————摘自待版论著《中医演生学》
[/watermark]文字
作者: waihang    时间: 2006-10-28 18:0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少阳提纲等于小柴胡汤证。还有少阳退可成太阳,乖乖珑地个洞。忽悠。干脆,重写一《王氏伤寒论》不更好吗。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0-28 19:3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从演生学而言,少阳篇应该重点把握如下几个要素:
(1)深刻理解“少阳主枢”的“枢”机:阳明所蓄能量虚。
(2)枢的意义,在于它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可闭、可阖,由“中”作主。均由阳明主敛之气的盛衰所所致。
(3)少阳,是在偏激的太阳、阳明两态之间,走“中间道路”。
(4)少阳寒热往来,寒故有闭态;热故有开态。故可称为开闭态。
(5)少阳病属热性病,说明它仍然以发热为主要形式。清利少阳之热为首务。
(6) 少阳主枢与少阴主枢,有重大区别。少阴之枢,主生命演生之枢,而不是气化的阴阳之枢。而少阳之枢,主要指气化之枢,并主宗阳明。
(7)治少阳病,有寒但没用发汗药者,盖寒因“虚”故也。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0-28 19:3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少阳传统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没有抓住要点。因《伤寒论》是以病性的“寒、热”定其性,所以,本提纲实为不妥!应以“寒热往来”提纲!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0-28 19:5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中医界的落后,在于继承传统中,缺少创新,只知道背原文,不知道其中的深奥道理。如少阳病,什么该是提纲。如果少阳是半表半里,为什么其寒没用一味发汗药?只用清阳明的柴、芩?而阳明极热缺用石膏清阳明热?而心中烦热懊恼,却用栀子清阳明热?
所以,中医界,只知其然者,十有八九。正象一个大中国,创新能力是日本的几分之一!中药出口是日本的十分之一!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6-10-28 21:0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0/28 07:36pm 发表的内容:
少阳传统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没有抓住要点。因《伤寒论》是以病性的“寒、热”定其性,所以,本提纲实为不妥!应以“寒热往来”提纲!
王老师,给学生讲解此条时,我认为你应该给学生讲明:我对此条的定义现在暂时解释不了,或许将来我能解释,不过我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有一天给我解释此条。

作者: pylp    时间: 2006-10-28 23:2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到底模型与实际的符合度有多高,关键要在临床中接受检验。
怎么样与时俱进,使中医易学易用,提高疗效,是现代中医发展的需要。
中医不能越整越玄。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0-29 09:0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只所以我不对任何网友的反问回答任何问题,是因为没有任何你自己很的把握的观点,充其量是气话!
对牛弹琴,没有意义。在大学搞个人讲座,就是比所谓大师招人喜欢。因为人人思创新,对传统很觉得腻了!
所以我要重新解释伤寒!
相信大家详细看完贴子的,没几个。正所谓你们的孤傲!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6-10-29 18:02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0/28 07:34pm 发表的内容:
从演生学而言,少阳篇应该重点把握如下几个要素:
(1)深刻理解“少阳主枢”的“枢”机:阳明所蓄能量虚。
(2)枢的意义,在于它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可闭、可阖,由“中”作主。均由阳明主敛之气的盛衰所所致。
(3)少阳,是在偏激的太阳、阳明两态之间,走“中间道路”。
(4)少阳寒热往来,寒故有闭态;热故有开态。故可称为开闭态。
(5)少阳病属热性病,说明它仍然以发热为主要形式。清利少阳之热为首务。
(6) 少阳主枢与少阴主枢,有重大区别。少阴之枢,主生命演生之枢,而不是气化的阴阳之枢。而少阳之枢,主要指气化之枢,并主宗阳明。
(7)治少阳病,有寒但没用发汗药者,盖寒因“虚”故也。
看此七条,想必王老师深研伤寒多年,能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并且能公之于众,与大家共享,真有学者之风范,在下深感钦佩!
但看王老师此七条对少阳病之理解,余保留不同的看法,等有时间再和王老师探讨。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6-10-29 18:21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0/28 07:36pm 发表的内容:
少阳传统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没有抓住要点。因《伤寒论》是以病性的“寒、热”定其性,所以,本提纲实为不妥!应以“寒热往来”提纲!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0/29 09:04am 发表的内容:
只所以我不对任何网友的反问回答任何问题,是因为没有任何你自己很的把握的观点,充其量是气话!
窃思仲景之所以定“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之提纲,有其一定的深意。
盖口,咽,目,此三者皆能动(相反,耳鼻不能动)
口能张能闭,
咽能上能下,
目能开能合,
此三者运动之状,正似“枢”之意。
盖“枢”者,能开能阖也。
此为其一。
咽通地气,口通人气,目通天气,
枢者,正天地人三者沟通之道路也,
经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正是此意。
人禀地气而生,故人死于水中,腹都朝下,鱼禀天气而生,故鱼死腹都朝上,
故人虽无目,一样生活,鱼要失目,立刻即死。
此为其二。
其实少阳不但贯穿于三阳,也贯穿三阴,
少阴不但贯穿三阴,也贯穿三阳,
何故?
枢之本性也。
明此者,读仲景之书,饮上池之水。
一孔之见,王老师见笑了。

作者: 瞽者    时间: 2006-10-29 21:5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人禀地气而生,故人死于水中,腹都朝下
-------------------------------
这是错的。应该是分男女,男腹朝下,女腹朝上,概莫能外。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6-10-29 22:03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瞽者2006/10/29 09:55pm 发表的内容:
人禀地气而生,故人死于水中,腹都朝下
-------------------------------
这是错的。应该是分男女,男腹朝下,女腹朝上,概莫能外。
可能是如先生所言。
但是如果按照先生的这个推论:那么雄鱼死,就是肚朝上,雌鱼死了呢?疑惑中......

作者: 瞽者    时间: 2006-10-30 07:43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人非鱼,人死非鱼死,何由效鱼之死?疑惑中......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6-10-30 08:4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引用)人禀地气而生,故人死于水中,腹都朝下
-------------------------------
这是错的。应该是分男女,男腹朝下,女腹朝上,概莫能外。

呵呵,果真如此吗?这种推论是很有意思的,只是不知符合实际否。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0-30 09:3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瞽者2006/10/30 07:43am 发表的内容:
人非鱼,人死非鱼死,何由效鱼之死?疑惑中......
人非天地,《内经》何以天地论人?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0-30 09:41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6/10/29 06:21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少阳不但贯穿于三阳,也贯穿三阴,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作者: 新手1    时间: 2006-10-30 09:42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为了贯彻本版医、教分离的宗旨古水流的头像应该换一换,如果真信佛,这头像不庄重;如果为好玩,好玩的多的是;如果为了钻研医术,不用顶这个不伦不类的头像。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0-30 09:4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0/30 10:08am 第 1 次编辑]

口苦、咽干、目眩皆为半表半里水少之象,若继续少之则陷里证于阳明的胃中燥烦实,大便难。
水少则火多,用苦寒,水少不达表又需辛温。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0-30 09:5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0/30 10:01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新手12006/10/30 09:42am 发表的内容:
为了贯彻本版医、教分离的宗旨古水流的头像应该换一换,如果真信佛,这头像不庄重;如果为好玩,好玩的多的是;如果为了钻研医术,不用顶这个不伦不类的头像。
在论坛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我不信佛。你是瞎子当然看不到。
哈哈,我就是爱笑。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0-30 10:13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请教王老师一个问题,既然太阳闭态为病,为何太阳病有自行出?
作者: 新手1    时间: 2006-10-30 10:1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斑竹骂人是瞎子?与斑竹的光辉形象不符合吧
1、这个头像确实令人恶心,不能把自己的搞笑建立在别人恶心的基础上吧。
2、即使不信佛,学中医里的人信佛的也很多(民间中医里就很多),也得尊重一下吧,不能把自己的搞笑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吧。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0-30 10:5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口苦,咽干,目眩,不应该是少阳提纲。
因为任何热性病,都可以出现此条。不唯少阳也。
再,张仲景从来没有说哪条是提纲,都是我们后人睡不着觉乱整,尿了坑乱发情所致!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0-30 11:0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6/10/29 06:21pm 发表的内容:
窃思仲景之所以定“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之提纲,有其一定的深意。
盖口,咽,目,此三者皆能动(相反,耳鼻不能动)
口能张能闭,
咽能上能下,
...

你这是为证明张仲景是伟大的,来演义伤寒,或美化伤寒。与张的本意也许太远。正象当年中医界尿着坑解释“七损八益”。长沙马王堆一出土,尿坑的观点就不攻自破!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0-30 16:4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新手12006/10/30 10:14am 发表的内容:
斑竹骂人是瞎子?与斑竹的光辉形象不符合吧
1、这个头像确实令人恶心,不能把自己的搞笑建立在别人恶心的基础上吧。
2、即使不信佛,学中医里的人信佛的也很多(民间中医里就很多),也得尊重一下吧,不能把自己的搞笑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吧。
哈哈!那要看是骂什么人了。

作者: 新手1    时间: 2006-10-30 19:13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古水流先生如果不对本人道歉的话,我将向五斑竹投诉。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0-30 19:2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0/30 07:32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新手12006/10/30 07:13pm 发表的内容:
古水流先生如果不对本人道歉的话,我将向五斑竹投诉。
呵呵!我只会当面道歉!估计你不敢接受,不能怪我!
要在这里道歉!一个字!难!

作者: 云游郎中    时间: 2006-11-1 22:4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0/27 08:09pm 发表的内容:
(水印部分不能引用)
文字
阳明应是多血多气,而非“多气少血”。引用经文应准确无误!
作者: 新手1    时间: 2006-11-2 11:1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在哪里犯了错,就在哪里道歉。作为中国顶尖中医学术论坛的斑竹,希望古水流先生能给中医界作个表率。否则,本坛人士一见骂人不用道歉,可能会纷纷效仿,瞎子、瘸子的乱骂。此风一开,坛将不坛。望古水流先生三思。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2 11:51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1/02 11:52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新手12006/11/02 11:14am 发表的内容:
...本坛人士一见骂人不用道歉...

希望大家都效仿我当面道歉!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2 11:5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10/30 09:48am 发表的内容:
口苦、咽干、目眩皆为半表半里水少之象,若继续少之则陷里证于阳明的胃中燥烦实,大便难。
水少则火多,用苦寒,水少不达表又需辛温。
人参之用在于增液补水,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

作者: 医源    时间: 2006-11-2 12:1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医源在 2006/11/02 00:3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11/02 11:55am 发表的内容:
人参之用在于增液补水,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
  
    先生怎么如此说?立于人参为补阴,那么立于黄芩则为清热了?立于柴胡则为辛凉解表了?立于半夏则为化痰去湿了?立于生姜则为辛温发散了?立于甘草则为和解之剂了?如同瞎子摸象,摸到大象的哪个部位象什么,就说大象的形态是什么样子,到底大象像扇子,还是柱子,绳子,甚至是墙壁的样子呢?只有整体观察的人知道。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2 12:4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1/02 01:04pm 第 2 次编辑]

不是仅立于人参而言,而是:口苦、咽干、目眩皆为半表半里水少之象,若继续少之则陷里证于阳明的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水少则火多,用苦寒,水少不达表又需辛温,人参之用在于增液补水。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古水流2006年11月02日 01:01pm 时添加 -=-=-=-=-
半夏于小柴胡汤中非化痰去湿,其用需参《内经》十三方之半夏秫米汤。
作者: banned    时间: 2006-11-2 13:3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古妹妹,别在这里吵了, 快说说我给你转贴介绍的那个天然药品的衍生物你有没有去问过吧!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2 15:1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再禁我一次我就不来了,呵呵,祝大家玩好!"
说到做到?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2 16:53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古水流 :
人参之用在于增液补水,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
[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1/02 01:04pm 第 2 次编辑]

不是仅立于人参而言,而是:口苦、咽干、目眩皆为半表半里水少之象,若继续少之则陷里证于阳明的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水少则火多,用苦寒,水少不达表又需辛温,人参之用在于增液补水。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
-=-=-=-=- 以下内容由 古水流 在 2006年11月02日 01:01pm 时添加 -=-=-=-=-
半夏于小柴胡汤中非化痰去湿,其用需参《内经》十三方之半夏秫米汤
以上是古水流先生对小柴胡汤的高见!哈哈!
"人参之用在于增液补水。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看!看!看!:医理探源的古版主把小柴胡汤中用于扶正的人参看成是用在于增液补水;用于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证的小柴胡汤被古版主看成是"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真是希世少有的高于科学者的高得不能再高的高见了!!!如此高的人在主持中医医理探源版块,竞要把中医本原歪曲到何方?表有邪不解而里又被犯而郁热,你又补到哪里去?你补了阴,那表邪能解?你不是在害人吗?你就这样理解小柴胡汤证的"理"和"法"和方药?
我警告你这个不够格的版主,不懂就老老实实的学,不要不懂而胡点高低胡乱歪曲害人害中医!否则投言撤你的版主职务!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2 18:52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云游郎中2006/11/01 10:47pm 发表的内容:
阳明应是多血多气,而非“多气少血”。引用经文应准确无误!
谢谢改正。
《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2 18:5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6/10/29 06:21pm 发表的内容:
窃思仲景之所以定“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之提纲,有其一定的深意。
盖口,咽,目,此三者皆能动(相反,耳鼻不能动)
口能张能闭,
咽能上能下,
...
仍然觉得你很有思想!我会反复考虑你的意见!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2 19:0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aihang2006/10/28 06:00pm 发表的内容:
少阳提纲等于小柴胡汤证。还有少阳退可成太阳,乖乖珑地个洞。忽悠。干脆,重写一《王氏伤寒论》不更好吗。
不负众望,正在写《伤寒六态论》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2 20:2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2 04:53pm 发表的内容:
我警告你这个不够格的版主,不懂就老老实实的学,不要不懂而胡点高低胡乱歪曲害人害中医!否则投言撤你的版主职务!
呵呵,再说些你不懂的,若说少阳枢机之意在小柴胡汤,那么即指小柴胡汤中的柴胡,更是半夏.
小柴胡汤真正妙在人参半夏.欲明此意比先明半夏为何能去(降)痰,无火之水不成痰而已.


-=-=-=-=- 以下内容由 古水流2006年11月02日 08:42pm 时添加 -=-=-=-=-
好了,你可以投诉撤我的版主职务了.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2 20:33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2 04:53pm 发表的内容:
表有邪不解而里又被犯而郁热,你又补到哪里去?你补了阴,那表邪能解?你不是在害人吗? ...
呵呵,你还在忙着解表呀!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2 22:5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你不懂还是我不懂?你能说清楚少阳证的"理"吗?方中的柴胡有何用?人参到底是用之扶正还是如你胡说用于"增液补水"?黄芩又有何用?是和解表里这还是如你胡说的"小柴胡汤其实是补阴的方子"?光有你说的口苦眩晕之类也是小柴胡汤的适应证?阳明证的胃中结燥屎的阳明腑实热证怎又搞到了小柴胡汤证来了?少阳证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你要有本事你就老老实实回答上述问题!不要躲闪,不要转移话题!不要整天招摇撞骗而不敢回答实质问题!你是不是又耍什么祝由是什么之类做挡牌以拒回答上述问题?或转移话题?
麻黄、柴胡、白虎三汤是治疗外感病的最基本的法、汤药,你到底了解他们的应用适应证吗?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2 23:0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1/02 11:20p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2 10:59pm 发表的内容:
你不懂还是我不懂?
答案:我不懂!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古水流2006年11月02日 11:11pm 时添加 -=-=-=-=-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2 04:53pm 发表的内容:
表有邪不解而里又被犯而郁热,你又补到哪里去?你补了阴,那表邪能解?你不是在害人吗?你就这样理解小柴胡汤证的"理"和"法"和方药?
而且特别不懂少阳证如何解表,gonmai 老师教教我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古水流2006年11月02日 11:18pm 时添加 -=-=-=-=-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2 10:59pm 发表的内容:
...人参到底是用之扶正还是如你胡说用于"增液补水"? ...
人参不是增液补水的,对不起gonmai老师,我错了,人参是扶正的,请问老师人参既然是扶正,就要有阴阳之别,是扶阳还是扶阴?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3 10:3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小柴汤,如果因寒,却没用发汗药,为什么?是因为此处的寒,非太阳也。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3 10:5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1/03 10:59am 第 3 次编辑]

太阳少阳,阳皆胜阴,却有太少虚实之别,胜盛之辩。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汗之是否尽在太少虚实之异,此为少阳不可汗之根本,阴虚不可汗也是此意。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11:1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11/02 11:09pm 发表的内容:



人参不是增液补水的,对不起gonmai老师,我错了,人参是扶正的,请问老师人参既然是扶正,就要有阴阳之别,是扶阳还是扶阴?
看来是有了基本的态度了。但也不排除是在装样设圈圈套。
人参是补气扶正。当与阳药相配时则扶阳助阳益气;当之与阴药相配时则补气益阴,如配麦冬之生脉饮者是也。
小柴胡汤之人参之用重在于扶柴胡之辛以助表抗表邪,而之于黄芩有助于黄芩清里热益阴,但并不是什么“增液补水”。
小柴汤证即少阳证,为恶寒、发热互显交替,亦即“寒、热往来”。由太阳表不解七八日传变而来。“恶寒、发热“,“寒、热往来”是其主征。恶寒示邪犯表末解;口苦、发热示已有邪犯里并有里热的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半表半里证“的病理基础。治此证不能攻,也不能补,也不能单发表或单清里。而是要和解表、里。攻下必致邪陷里,补则致邪滞表里而不解。单发表必致伤津而痉谵。单清里则必致毁门引邪入里。
是故,则以柴胡之辛以开解表驱表邪和引申里邪外出;以黄芩之苦寒以清里热。人参扶正气助阳助柴抗邪驱邪,助黄芩清里热益阴。姜枣则助阳开表窍。以此则达表里双解。
此乃小柴胡汤证理、法、方药之要义也,你可懂呼?
此前我曾说过,没有立体结构则没中医的生命,此证也可是例也。你可体呼到此证之立体位觉空间结构感?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11:2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1/03 10:34am 发表的内容:
小柴汤,如果因寒,却没用发汗药,为什么?是因为此处的寒,非太阳也。
太阳则麻黄,
少阳则柴胡,
阳明则石膏。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3 11:3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17am 发表的内容:
看来是有了基本的态度了。但也不排除是在装样设圈圈套。
哈哈,是不是圈套?接着往下看!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17am 发表的内容:
人参是补气扶正。当与阳药相配时则扶阳助阳益气;当之与阴药相配时则补气益阴,如配麦冬之生脉饮者是也。
以你之论,人参于小柴胡汤中是“扶阳助阳益气”还是“补气益阴”?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11:3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11/03 10:54am 发表的内容:


太阳少阳,阳皆胜阴,却有太少虚实之别,胜盛之辩。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汗之是否尽在太少虚实之异,此为少阳不可汗之根本,阴虚不可汗也是此意。
你在胡说八道!
太阳、少阳、阳明位觉也!
少阳不可汗是寒热互杂!
你净在歪!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3 11:43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11/03 00:36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17am 发表的内容:
则以柴胡之辛以开解表驱表邪和引申里邪外出;以黄芩之苦寒以清里热。人参扶正气助阳助柴抗邪驱邪,助黄芩清里热益阴。姜枣则助阳开表窍。以此则达表里双解。
...
哦!高见,柴胡之用在辛以开解表驱表邪和引申里邪外出!
既然人参扶正气助[color=#DC143C]阳助柴抗邪驱邪,姜枣则助[color=#DC143C]阳开表窍,那么此处人参姜枣皆为助[color=#DC143C]阳解表,那么为何还要用辛凉之柴胡(阴)而不用辛温之麻黄([color=#DC143C]阳)?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11:4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11/03 11:30am 发表的内容:

以你之论,人参于小柴胡汤中是“扶阳助阳益气”还是“补气益阴”?
你在执偏以利你之私,不可救药!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3 11:5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2 10:59pm 发表的内容:
...人参到底是用之扶正还是如你胡说用于"增液补水"? ...
人参不是增液补水的,对不起gonmai老师,我错了,人参是扶正的,请问老师人参既然是扶正,就要有阴阳之别,是扶阳还是扶阴?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17am 发表的内容:
人参是补气扶正。当与阳药相配时则扶阳助阳益气;当之与阴药相配时则补气益阴,如配麦冬之生脉饮者是也。
以你之论,人参于小柴胡汤中是“扶阳助阳益气”还是“补气益阴”?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44am 发表的内容:
你在执偏以利你之私,不可救药!
明白了!多谢老师解答!人参于小柴胡汤中是我在执偏以利我之私!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6-11-3 12:4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太阳少阳,阳皆胜阴,却有太少虚实之别,胜盛之辩。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汗之是否尽在太少虚实之异,此为少阳不可汗之根本,阴虚不可汗也是此意。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39am 发表的内容:
你在胡说八道!
太阳、少阳、阳明位觉也!
少阳不可汗是寒热互杂!
你净在歪!
口号式的结论不具说服力,gonmai老师能否有理有据的指出哪句哪字是胡说八道!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13:0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2 10:59pm 发表的内容:
...人参到底是用之扶正还是如你胡说用于"增液补水"? ...
人参不是增液补水的,对不起gonmai老师,我错了,人参是扶正的,请问老师人参既然是扶正,就要有阴阳之别,是扶阳还是扶阴?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17am 发表的内容:
人参是补气扶正。当与阳药相配时则扶阳助阳益气;当之与阴药相配时则补气益阴,如配麦冬之生脉饮者是也。
以你之论,人参于小柴胡汤中是“扶阳助阳益气”还是“补气益阴”?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11:44am 发表的内容:
你在执偏以利你之私,不可救药!
明白了!多谢老师解答!人参于小柴胡汤中是我在执偏以利我之私!
-=-=-=-=-=>
以你之论,人参于小柴胡汤中是“扶阳助阳益气”还是“补气益阴”?
="增液补水"“小柴汤是补阴的方子”?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13:1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6/11/03 00:40pm 发表的内容:
太阳少阳,阳皆胜阴,却有太少虚实之别,胜盛之辩。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汗之是否尽在太少虚实之异,此为少阳不可汗之根本,阴虚不可汗也是此意。

口号式的结论不具说服力,gonmai老师能否有理有据的 ...
看来是有了基本的态度了。但也不排除是在装样设圈圈套。
人参是补气扶正。当与阳药相配时则扶阳助阳益气;当之与阴药相配时则补气益阴,如配麦冬之生脉饮者是也。
小柴胡汤之人参之用重在于扶柴胡之辛以助表抗表邪,而之于黄芩有助于黄芩清里热益阴,但并不是什么“增液补水”。
小柴汤证即少阳证,为恶寒、发热互显交替,亦即“寒、热往来”。由太阳表不解七八日传变而来。“恶寒、发热“,“寒、热往来”是其主征。恶寒示邪犯表末解;口苦、发热示已有邪犯里并有里热的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半表半里证“的病理基础。治此证不能攻,也不能补,也不能单发表或单清里。而是要和解表、里。攻下必致邪陷里,补则致邪滞表里而不解。单发表必致伤津而痉谵。单清里则必致毁门引邪入里。
是故,则以柴胡之辛以开解表驱表邪和引申里邪外出;以黄芩之苦寒以清里热。人参扶正气助阳助柴抗邪驱邪,助黄芩清里热益阴。姜枣则助阳开表窍。以此则达表里双解。
此乃小柴胡汤证理、法、方药之要义也,你可懂呼?
此前我曾说过,没有立体结构则没中医的生命,此证也可是例也。你可体呼到此证之立体位觉空间结构感?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14:0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楼主“天下第一名方“小柴胡汤”的本质——————宗阳明也_7dR”的命题是错误的。少阳病并不是什么宗阳明,而是表、里同时被邪犯而出现的复合病理过程。阳明经、腑证都有没有了表证的恶寒。
但楼主太阳、少阳、阳明三者间有位觉空间结构感的认识却是正确的。
探究中医关键的是原位显示它的本来面目。而不是预设框架然后往里装。原位显示客观必然才是科学。主观人为创造则不是科学。如"少阳病,以三才模式而化演三类病"的提法能成立吗?中医或客观是按你的三才框框来病?所以,最好不要带主观意识。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3 17:5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02:08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天下第一名方“小柴胡汤”的本质——————宗阳明也_7dR”的命题是错误的。少阳病并不是什么宗阳明,而是表、里同时被邪犯而出现的复合病理过程。阳明经、腑证都有没有了表证的恶寒。
但楼主太阳、少阳 ...
“阳明经、腑证都有没有了表证的恶寒。”
所以没有表证,只有阳明。再,如果有表证,肯定可解表,但本方只有清热药与补气药。
所以,小柴胡汤在考验中医界的智慧,希望中医界高度重视起来。并理解到深处,开拓新的中医理论!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3 18:02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少阳之为病,本质为气虚:
1 气小虚,而不是大虚,或虚极。小虚者,气虚也,故病有胜复,礼尚往来,互有进退。虚极者,必向一方倒也,不必反复也。
2 人参,大补元气。元气?命门之本气也,化元阴、元阳,固其本。本固可力推邪外出也。而不是补津液之意也。阳明主阖,阖什么?合元气之本也。这是治少阳之内因。
3 柴、芩,一种清解阳明所蓄之能所化的热也。三阳病之热,均为阳郁化热。三阳病均为热病。寒?感觉也,有一份恶寒有一份热也,不似阳虚、阴盛之真实之寒也。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3 21:0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wqn1  先的认识越来越使我感到吃惊:

--所以没有表证,只有阳明。再,如果有表证,肯定可解表,但本方只有清热药与补气药
--所以,小柴胡汤在考验中医界的智慧,希望中医界高度重视起来。并理解到深处,开拓新的中医理论!
--3 柴、芩,一种清解阳明所蓄之能所化的热也。三阳病之热,均为阳郁化热。三阳病均为热病。寒?感觉也,有一份恶寒有一份热也,不似阳虚、阴盛之真实之寒也。
请问  wqn1 先生:
1。小柴证即少阳证没有表证?哪何来“半表半里证”之说?恶寒算不算示有表证的存在? “有一分恶寒有一分表证”不可用或费止了?
2。方中的柴胡不算解表药,没有解表作用?没有辛散透表作用?该方中人参是主药?
3你竟敢冒几千年无数实线者所得出的共同结论;"有一分恶寒有一分表证”改为".寒?感觉也,有一份恶寒有一份热也"即有恶寒即为有热?
4.少阳由阳明而生而不是由邪犯而来?
5.靠实践体感认识形成中医理论还是靠主观创造新中医理论?
你的见解使人吃惊和失望!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4 11:12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3 09:06pm 发表的内容:
wqn1  先的认识越来越使我感到吃惊:

--所以没有表证,只有阳明。再,如果有表证,肯定可解表,但本方只有清热药与补气药
--所以,小柴胡汤在考验中医界的智慧,希望中医界高度重视起来。并理解到深处,开拓 ...
回先生的话:
1、半表半里,是一种思想模型,真实的人体,有半表里病,没半表半里证。所谓半表半里者,是思想模型也。
2、如果少阳之寒,却是太阳之寒,我问你,你的辛温发汗药在哪里?因为你是太阳吗,又是寒,肯定用温药发其汗,你的温药在哪里?
3、三阳热本质一致,皆为阳郁。来源同:阳明之阖也。


-=-=-=-=- 以下内容由 wqn12006年11月04日 11:23am 时添加 -=-=-=-=-
寒、热、阴、阳,均是全方位的概念,不会老实地蹲在你的半里半里也。
中医古人之所以用模型思维,因为科学落后时代,这是最好的一种黑厢操作研究行为。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4 14:0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1/04 11:12am 发表的内容:

回先生的话:
1、半表半里,是一种思想模型,真实的人体,有半表里病,没半表半里证。所谓半表半里者,是思想模型也。
2、如果少阳之寒,却是太阳之寒,我问你,你的辛温发汗药在哪里?因为你是太阳吗, ...
1。半表半里,只“是一种思想模型”而不是实体?那法、方药都不是有针对性了?都只是徒有其名了?
2。 柴胡不辛?不具辛透表邪之功?生姜不辛?人参是苦寒?人参、大枣不具助阳、助柴+姜以解透表之功?
3。“我问你,你的辛温发汗药在哪里”---你在把太阳表证与少阳半表半里证等同,都能用辛温发汗药法?两证间在解表法上没有区别?柴胡汤证也可用“温发汗”法吗?还是助阳辛透表邪?有里证也可“温发汗”解表吗?
4。---“中医古人之所以用模型思维,因为科学落后时代,这是最好的一种黑厢操作研究行为”---只是“模型思维”而没有实体?
你的错误的根在于没有认识和区分太阳、少阳、阳明三证的特点和差别.必须看到概念的差异正是事物本质的差异。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4 15:3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4 02:08pm 发表的内容:
1。半表半里,只“是一种思想模型”而不是实体?那法、方药都不是有针对性了?都只是徒有其名了?
2。 柴胡不辛?不具辛透表邪之功?生姜不辛?人参是苦寒?人参、大枣不具助阳、助柴+姜以解透表之功?
3。“我 ...
那就问一下,你的半表半里,到底指啥?如果不是思维模型,到底是什么?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4 20:5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1/04 03:37pm 发表的内容:

那就问一下,你的半表半里,到底指啥?如果不是思维模型,到底是什么?
弄了老半天"半表半里,到底指啥"尚不知,也不知你是如何走过来的.有表证(恶寒)也有里证(内热、发热)的同时存在,并寒、热交互出现的病态即是也。即少阳证。不懂少阳证,何又懂太阳证、阳明证?都、之不懂,又何知少阳宗阳明?
还是弄明了少阳尚可知阳明可否宗少阳。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5 08:11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6/11/04 08:50pm 发表的内容:
弄了老半天"半表半里,到底指啥"尚不知,也不知你是如何走过来的.有表证(恶寒)也有里证(内热、发热)的同时存在,并寒、热交互出现的病态即是也。即少阳证。不懂少阳证,何又懂太阳证、阳明证?都、之不 ...
慢慢品吧,一人一道,所以才叫大千世界!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13 08:3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1/05 08:11am 发表的内容:

慢慢品吧,一人一道,所以才叫大千世界!
中医理论所含真理只能是其本身的一道.对它的认识可以有深浅,但不能改道的。你的那些东西是人为造作,不能算作道。也不是中医之道。道者也,不随主观而必然也。你的那些东西只能是误导误人误中医。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13 17:3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世上本无路!!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1-14 10:0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有目标之径为之路。无目标之路何之路?离开中医基本原则之路何之路?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16 18:41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本文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许多读者与我联系,反应不一。但都认为,思维创新极大。尤其大学老师反映强烈!
毕竟柴胡汤,是中医的命根子。所以,它的思维改变,意义重大!
希望大家深思后再发言。你总不会比那些大教授更有思维吧,他们还是比较肯定的!
作者: owl    时间: 2006-11-22 20:3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1/16 06:41pm 发表的内容:
本文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许多读者与我联系,反应不一。但都认为,思维创新极大。尤其大学老师反映强烈!
毕竟柴胡汤,是中医的命根子。所以,它的思维改变,意义重大!
希望大家深思后再发言。你总不会比那些 ...

我看了您的大作,感觉您的观点确实新颖,但同时感觉对实际的临床工作可能不会有太大的知道意义。不过还是满有启发性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个人感受至深,有时间还是多读几遍书的好,也许您会有不同的领会。

作者: wqn1    时间: 2006-11-28 18:2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不是为着华众取宠,而不自己思考了很久,才写成的。毕竟这是中医界大事,来不得马虎。但观点还是要亮的,知道会得罪人的!!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6-11-28 18:41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owl2006/11/22 08:35pm 发表的内容:
我看了您的大作,感觉您的观点确实新颖,但同时感觉对实际的临床工作可能不会有太大的知道意义。不过还是满有启发性的,
同意这个观点.
老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临床是次要的.所以,对王老师的要求,不能以一个临床医生的标准来要求.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6-11-28 19:39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wqn12006/11/16 06:41pm 发表的内容:
本文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许多读者与我联系,反应不一。但都认为,思维创新极大。尤其大学老师反映强烈!
毕竟柴胡汤,是中医的命根子。所以,它的思维改变,意义重大!
希望大家深思后再发言。你总不会比那些 ...
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离了宗的“创新”,已经不再是发扬,与原来的事物已不再相关了。
作者: wqn1    时间: 2007-1-1 10:3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创新别无选择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1-24 19:3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本人写了篇论文,却被大家批判得只剩下一个裤头,不想写了!!
作者: 雅俗共赏    时间: 2007-1-24 19:5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1-25 09:46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相信能理解中医的,百不至一!!
作者: wqn1    时间: 2007-1-27 09:1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请论坛给我删了这个贴,现在我的思考又有改变!
作者: feng4922    时间: 2007-1-27 19:2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越搞越玄,就是创新,理论上新啦,临床上如何?中医药的生命到底是个???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2-4 16:3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中医没有生活,它是门用简单理论包装一下的治病技术!它不需要生命,而悠久流长足够胜过生命!
作者: zhengYOU    时间: 2007-2-5 08:5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引用31楼医源先生:[ 先生怎么如此说?立于人参为补阴,那么立于黄芩则为清热了?立于柴胡则为辛凉解表了?立于半夏则为化痰去湿了?立于生姜则为辛温发散了?立于甘草则为和解之剂了?如同瞎子摸象,摸到大象的哪个部位象什么,就说大象的形态是什么样子,到底大象像扇子,还是柱子,绳子,甚至是墙壁的样子呢?只有整体观察的人知道。]
   
中医注重的是整体观,但整体由分部组合,药方也如此,知方而不知药难以随证组方,这几味药性确实如医源先生所说,只是还要结合归经,人参补阴在督脉,督脉功属阳,人参实效补阴而温阳,黄芩清阳明之热,运送也,柴胡清少阳之热,半夏化痰去湿实际是温化胃气并发送之,生姜协助升散,阳明从中,中见太阴,故其气“湿,甘草以温和之性调脉,促进血液运行,全方从阳明胃经合督脉并血气共解少阳之结,如若不解,呕不止,是气不达表,在升缩冲撞横泄,,大柴胡方去人参之阳,加芍药养血,调整阴阳之比,芍药柔肝补血,实际是动用肝脏储存,血出肝空自柔,血入脉的量增加,是为补血,全方必以少阳阳实的基础能见速效,以咽干证明病在手少阳,用此方疏肝是一误,即古人旨在补经气之不足,今人旨在除证之实。
若以阴阳分经,阳明经在六经相对属阳,与奇经八脉之督脉相对,则属阴;此为气中阴阳,然与血脉相对,又气属阳,血属阴。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7年02月05日 09:24am 时添加 -=-=-=-=-
[太阴主开,就是升清上达。半夏、生姜,降逆止呕,顺应腑气以降为和。]
此段最是绕人思路,不光王老师如此,教材也如此,又是升,又是降,又是止逆止呕,其实半夏、生姜都是升散之
性,所以说降逆止呕,饮食入胃,食糜下行,但化气走气道,病,气道不通,气夹食物返冲食道,成呕吐,是谓逆,所以降逆止呕是正解,“腑气以降为和”则成画蛇添足。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2-6 17:47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全年在 2007/02/06 06:00pm 第 1 次编辑]

——————-中国人之所以守着好的资源还贫穷着,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很堕性,一有创新求异,抡拳头的肯定比出大拇指的多几十倍。所以自古中国的脊梁生在中国捣了媚。中国人最大特点,就是千方百计将自己民族的精英迫害死。故一流人被逐,二流人被屠,三流人从政当贪。要人格没位子,要位子没人格。养着一根筋货,只有自我感觉得是个人物。
那些因为想作人说了实话的人,都被我们的民族赶杀完了。而我们每个人往往就是帮凶者。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王全年2007年02月06日 05:58pm 时添加 -=-=-=-=-
如单位每年终总结,每个人都在人模狗样地胡说八道:什么在什么领导下,什么什么取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什么不足,纯粹的屁话。
集体说谎,中国人的特点。当年八国联军快打过来了,中国的狗屎文人,还在与太后这个大破娘门,在炮制“太平盛世”的谎言,真是一个无耻的体制!!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3-3 10:22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小柴胡汤,确实是中医之痛,解释淋淋总总,不下十家。这正说明,有效的东西,不一定合理也。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3-10 15:05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feng49222007/01/27 07:28pm 发表的内容:
越搞越玄,就是创新,理论上新啦,临床上如何?中医药的生命到底是个???
____-----
如何基于实用主义,太后时代就挺好,皇帝天天炮制"太平盛世".一个撒谎的民族,丢人显眼.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3-23 16:21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这个贴子,让大家极力反对,我也不太喜欢,但历史将证明,这个贴子让我自豪八百年.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5-5 09:58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有时在想,古人凭什么整出这么些理论,怪怪的,让我摸不着头脑。云里雾里,谈天论地,象是童话!
作者: 依风宿雨    时间: 2007-5-5 23:00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有时在想,古人凭什么整出这么些理论,怪怪的,让我摸不着头脑。云里雾里,谈天论地,象是童话!
鱼鲁亥豕,现在知道象牙塔里的王先生是高手创新了吧!·!可怕,可怕,!知之为知之,不知则莫虚张声势整日里创新,也别老拿论文啊,什么地方发表了的啦,此类钩誉之招牌!医者仁心也,不传匪类千古之理啊!!我为其师羞!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7-5-6 07:1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下面引用由依风宿雨2007/05/05 11:00pm 发表的内容:
有时在想,古人凭什么整出这么些理论,怪怪的,让我摸不着头脑。云里雾里,谈天论地,象是童话!
鱼鲁亥豕,现在知道象牙塔里的王先生是高手创新了吧!·!可怕,可怕,!知之为知之,不知则莫虚张声势整日里创 ...
------让先生耻之,抱谦!
作者: lyh010101    时间: 2008-12-10 18:14
标题: [原创] 小柴汤宗阳明而治,实为千古之秘
[引用1楼]您讲的这个药方我已看过,有一个朋友也想用这个药,就是用了以后不知道会有什么效果?这是我的qq898642237您可以加我吗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