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奇葩    时间: 2007-3-1 20:52
标题: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樊正伦
  
    编辑手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举办2007年度新闻媒体座谈会,特邀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原古籍编辑室主任、研究员樊正伦作了题为《中医药文
化与养生》的科普讲座。他阐释了中医养生的四个要义——顺四时、
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行。
  在场的各大新闻媒体几十位跑口的记者,对中医药也属于略知一
二了。然而他们不仅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还不停地做着笔记。
演讲结束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向樊教授提问,纷纷表示听君一席谈,
受益匪浅。
  是什么吸引住了这些见多识广的老记们?是樊教授通俗易懂的语
言和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是当今生活工作快节奏的人们对养生保健
知识的迫切渴求,也是前一段时间网上热议是否要将中医逐出主流医
学,从而使记者们对古老而神秘的中医药更加好奇。
  中医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治病的?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还能指导当今的中医治疗现代的疾病吗?
  众所周知,中医药是唯一没有断代的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中华
民族历经战乱、瘟疫而能繁衍昌盛几千年,中医药功不可没。然而,
由于记载中医药的语言是艰涩的古代汉语,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就
好像雾里看花。
  如果《黄帝内经》里讲的道理就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能让市井
坊间的老太太们都听得懂,如果将中医古籍里那些文言文翻译成大白
话,让那些没有受过严格古汉语训练的年轻一代也能读懂、能接受,
如果……借用樊正伦教授的话“顺时则生”,在现代化、快节奏的当
今,中医要想继续延续几千年的辉煌发展历史,也要顺时而变。当然,
变通的是表述形式,不变的是实质内容。
  当代的中医药人,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让古老神秘的
中医药理论从神坛上走下来,变成大众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东西。
一旦被大众了解了,接受了,信任了,一旦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从
临床上尝到中医治病简便验廉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甜头之后,传统中
医在现代化的今天,就依然能够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继续发扬光大。

  诀窍1  顺四时
  《黄帝内经》说,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
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
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
自然界的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
,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
的营养都从根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人也一样,春天,人的
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
内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
为人的阳气都跑外面去了,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
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
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很多南方人相信吃膏滋药的好处。为什么膏滋是冬天吃而不是夏
天吃呢?因为夏天人的气血都跑外面去了,内里是空的,别说吃膏滋
药了,就是多吃点涮羊肉都吸收不了。而冬天由于人的气血都藏到里
面去了,这时用点阿胶呀,熟地呀,吃进去能够运化,运化是为明年
春天做准备,就像树要冬灌一样。
  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
这句话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天热人出汗,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
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人在一呼一吸时,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
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每到夏天,人们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
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环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
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物
由汗排出体外去。如果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就留在身体里面做病
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人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
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
那么多的汗,有人却老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
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
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
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当春天
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影响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
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有助于
肝气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生麦饮由人
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
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人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
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
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主闭藏、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
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用一点秋梨膏,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
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桂附八
味丸等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大枣、核桃
仁等制成的膏滋药。

  诀窍2  节饮食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
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
病等。《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鱼生火  肉生痰
    《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
猪肉、羊肉。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很多四五十岁
的人,小时候饿着,改革后吃饱了,吃好了,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
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
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些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
  代谢缓慢  晚上少吃
    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
上升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
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
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那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
老年人尤其如此。
  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
    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其实我们吃的食物也有
它的偏性。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鸭,那个鸭为什么要烤?到广
州要煲老鸭汤,为什么不拿嫩鸭子煲?因为鸭子在水中,习性偏寒。
你如果不吃那老鸭,不拿火烤,那么吃完就可能拉肚子。鸡就不用烤
,炖鸡汤用越壮实的鸡越好。南方人没有北方人那么强壮,因为他吃
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麦,小麦是温性的
。中医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遇到寒性的胃溃疡,我
就不让他吃药,回家吃烤馒头片去。小麦粉本来就是温性的,再发起
来,在里面放点碱,就很容易消化。你再给它烤糊了,它就更温了,
温胃散寒。
  中医学的很多道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节制饮食的问题上,
不是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当你想吃的时候(除去孩子,孩子
太馋,什么都想吃),只要是成年人,一定是你体内的需要。中医没
那么多特殊的忌口,不要把中医的忌口开出一大堆。但是有一条,要
浅尝辄止,什么东西一吃多了,人就要受损伤。

    诀窍3  调情志
  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在风、寒、暑、湿、燥、
火等气候的变化中,完成其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另一方面,
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
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
了的。
  勤动脑体不动心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
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
说,在今天这样的现代化、快节奏条件下,还能做到恬淡虚无吗?其
实,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
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
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
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
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则五内俱焚。
  老子说“无为,无不为”。其实说的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
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我当医生,
你当记者,他经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不管你压
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
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
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
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
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
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
必须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
智慧就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
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诀窍4  慎医药
  用药性之偏纠人体之偏
    药好比是开门的钥匙,门打不开的时候怎么办,你要用钥匙把它
打开。人得了病就是你这门打不开了,假如那门本来是通的,你没完
没了地用钥匙去捅那个锁,一把好锁也会捅坏的。中药也有毒性,这
毒性是它的偏性,不是说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
然是一味中药,关键看你怎么用。
  找我看中医的女同志很多,问她年龄,我是看她处在哪一期的哪
一个段上,这个段的正常状态是什么,她的状态和正常状态有什么区
别,这是中医大夫的理念,是决定使用中药的关键。
  孩子老人慎用药
    我发现,抗生素使用越多的小孩,到成年时候发病几率就越高。
西药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西医看病其实很负责,也写得很清楚,这
个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副作用是什么,可能伤害肝脏或是肾脏。西医
用这些药是慎之又慎的。
  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张三喂完
李四喂。我对家长说,孩子还小,脾胃功能调整能力弱,你却把什么
东西都给他吃,唯恐他不胖。其结果是什么呢?吃进去了不能运化,
里面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内热的环境。如果他里面是凉水,对外面就
不敏感了;如果里面已经变成了热水,毛孔打开了,外面稍微受点风,
就感冒发烧了,一发烧就得肺炎,就打针或吃抗生素,当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后,药的作用很明显,烧退了,但由于机体的调整
能力很差,排毒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体内就会有很多有毒物质储存下
来。到了青春发育期需要调动起来的时候,隐性的问题出现了。还有
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一定要慎用药。因为你的解毒能力、排毒能力、
调整能力都减弱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原古籍编辑室主任、研究员樊正伦
(2007.02.01  3版)  

作者: 夏红光    时间: 2007-3-24 15:43
标题: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作者: hktcm    时间: 2007-3-28 20:57
标题: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讚. 頂一個.
作者: 吴知外行人    时间: 2007-3-28 21:25
标题: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很值得一看
作者: 君竹    时间: 2007-3-28 21:37
标题: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好!
作者: kfz3042    时间: 2007-4-6 13:26
标题: [转帖]中医养生有诀窍
谢谢分享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