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康寿经》之四:长寿者的家族、体质、性别、职业 [打印本页]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6-7-20 14:15
标题: [转帖]《康寿经》之四:长寿者的家族、体质、性别、职业
[这个贴子最后由泰然居士在 2006/07/20 02:16pm 第 1 次编辑]



                    长寿者的家族、体质、性别、职业

    一、长寿与长寿家族
    遗传基因显然是决定寿命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老人85岁左右,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全面衰老,此时即使不患致死性疾病,也要面临老死的威胁,而百岁老人比起普通人,其衰老的速度要慢得多。
    单卵双胎者的寿命往往相差不多。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相对恒定的衰老速度和寿命,同一种动物(包括人类)衰老速度彼此间也有一定差异,这些都是遗传基因的作用。
    作为外因的环境因素及个人卫生等对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即防治老年常见病,推迟和减少病死,使平均寿命增加,使百岁老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增加,但能够活到百岁的人依然是人口中的极少数。要多数人达到百岁水平,必须设法大幅度减慢衰老速度,推迟老年到来。
    遗传基因的内因虽然是不易改变的,但也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由于遗传基因作用,长寿者的子女活到100岁的可能性大些。但是,大量调查报告都提示,不是长寿者的子女也有少数人活到100岁,早老症病人,衰老速度特别快,而其父母并无此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调查统计表明: 81 名记忆清楚的老人,其父寿60岁以上者63人,占77.8%.其中70~79岁者24人;80~89岁者13人;90岁以上者2人。母寿60岁以上者64人,其中70~79岁者20人;80~89岁者28人;90岁以上者6人。平均父寿 62.41岁,平均母寿69.84岁 。1949年以前我国人民平均寿命仅为35岁,这些寿星们的父母寿命是当时中国人平均寿命的2倍左右。因此可以说遗传因素是他们得以长寿的因素之一。然而现在南京人的平均寿命已达74岁。为了研究它的科学意义,我们取75岁和55岁两个座标。在81人中,父寿低于55岁的25人,高于75岁的25人。二者相等 ,无统计学意义。在81人中,母寿低于55岁14人,高于75岁45人,二者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5)。
    家族长寿史中,由于男性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男性的非自然寿命因素死亡多,因此从统计数据来看,长寿与父寿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与母寿有显著的相关性。
    朱志明1987年报告,百岁老人家族长寿率为50.3%~77.9%,明显高于对照组。资料确实的百岁老人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6人,平均寿命为82.6~86岁。
    湖南医科大学生物教研组对11名长寿老人及其家属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多数长寿个体中,性染色体未被丢失。
  二、长寿者的身高、体重
    南京中医药大学对100例长寿者的身高、体重进行了研究,发现:
    1.长寿无巨人  身材矮小的人寿长,而决定身材高低的主要因素为遗传基因。
  大量的调查都显示,百岁老人几乎全是个子矮小者。南京百名百岁老人中,女性平均身高1.50米,女性最高者为1.69米,最矮者为1.45米;男性平均身高1.60米,男性最高者为1.76米,最矮者为1.50米。
  广东苏李克等于1986年调查177例百岁老人发现,男性身高为153±5.4厘米,最高者169厘米;女性身高为142.7±7.8厘米。这些数据明显低于一般人的身高。可以认为,在中国,女性高于170厘米、男性高于180厘米者,活到100岁的可能性较小。
    联邦德国百岁老人身高,男性平均167.5厘米,女性平均157厘米。与中国人相比,这些人不算矮.但德国人平均身高比我们中国人高,因此,这些百岁老人在那里就是矮人。为什么矮人寿长,现在还说不清,有的认为是负荷轻、耗能少所致。也许,促使矮小的基因有抗衰老的功能。
    2.长寿无超重    百岁老人较瘦。其原因之一是人至百岁,体内各器官萎缩,使体重降低。百岁老人年轻时也极少有肥胖者。肥胖者易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这是他们难以长寿的原因。
    不少调查研究都指出,百岁老人平均体重低于一般人。苏李克等1986年报告,广东156名百岁老人体重为:男性44.5±5.9公斤,女性36.3±6.5公斤。男女平均体重为37.2±6.9公斤,其中最高体重58公斤,最低体重21公斤。
判断体重的大小,一般以体重指数来衡量。体重指数:
男性:本人身高(cm) – 105 = 体重(公斤)。
女性:本人身高(cm) – 100 = 体重(公斤)。
在标准体重的基础上,有10%范围内的变动。体重指数小于20为消瘦型,20~23为正常型,24~27为超重型,大于28为肥胖型。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资料与广东156位百岁老人的资料都表明,百岁老人消瘦型占多数,正常型次之,超重型、肥胖型者极少或没有。1982年联邦德国报告575名(男165名,女410名)长寿老人中,男性平均63.4公斤,女性54公斤,这在联邦德国属于消瘦型。
    南京百岁老人中女性平均体重44公斤。女性最大体重为65公斤;最小体重为29公斤。男性平均体重57.02公斤。男性最大体重为70公斤;最小体重为44公斤。
    三、长寿者出生时父母年龄及胎序
    有一个有名的动物试验:把年轻动物的卵巢移植到无生殖能力的老年动物体内,此卵巢不久就因衰老而停止排卵;反之,把年老动物的卵巢移植到年轻动物体内,这种已停止排卵的卵巢不久又恢复排卵。对此可以理解为:有血液循环相通的机体各个部件可以互相影响其衰老。年龄不同的动物联体实验也有类似情况。
    有些调查报告显示,百岁老人中属第一胎的较多。例如郑志学等在1991年对上海160位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属第一胎的占39%,第二胎的占15.6%,第三胎的占 16.9%,第四胎占11.7%。如果说,第一胎真的比后面的弟妹寿命长,这首先使人联想到的是母亲生第一胎时年龄较轻,以后则相对老些。年纪大些者,其血液循环中“年老”的因子多一些,从而通过胎儿血液循环影响胎儿。
  南京百岁老人有关资料也表明,80%的母龄小于30岁,70%的父龄小于30岁。父母年龄大于40岁者仅4%,其中同时大于40者仅2%。
     四、性别、职业与长寿
    男性为何长寿者少,女性为何长寿者多?难道造物主偏爱女人?
    有人提出以下4种原因: ①女性雌激素对冠心病似乎有预防作用; ②女性生育龄期间,月经流出血液较多,铁的丧失较多,使女性血红蛋白明显低于男性,铁离子对衰老似有促进作用; ③一些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如消化道癌肿、肺癌和肝癌等),男性多于女性; ④女性食量明显小于男性,符合动物实验的少食增寿法则。
    一般认为:男性阳刚多动,多动多消耗则易衰竭,多欲望则耗精神。男性主外,社会接触多,跟户外接触也多,社会伤害和自然伤害、疾病感染罹患的机会均较女性多得多。女性则完全相反,阴柔主静、主内守,绵久不息,且对许多疾病有特殊的免疫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调查100位百岁左右的长寿老人。其中男性29名,女性71名,女性占绝对多数,男女之性别有极为显著的差异。
    我们通过调查认为,造物主对男人和女人都是公平的,而影响每一个人的寿命的情况是复杂的。在这100名老人中农民和市民确实是少见须眉。如农民37人,其中女性30人,男性7人,相差达4 倍之多;市民39人,36名女性,男性仅3名,相比达12倍之多。男性农民之艰辛劳作,男性市民多非健康生活方式;女性则完全不同,家务劳动虽很重,但毕竟在室内。尤其在进入晚年之后,由于女性尚能操持家务,并为子辈、孙辈带孩子,更易得到下辈的善待,即使丧偶,也易从生活中找到补偿和乐趣。男性往往不同,一是不习惯做家务,一贯要人服侍,一旦丧偶,极易对子女造成负担,孤独感更著,生命之树容易枯萎。在我国,市民和农民大多数人尚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当其进入老年这个脆弱的群体之后,一旦在家庭中地位下降,不受欢迎和尊重时,情况就糟得多。我们看到三位男性长寿市民,多与60~80岁的儿子在一起生活,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本人的身体状态也都不太理想。
  百名长寿者中,职业为工人的有12人,男性11人,女性1 人,男女之差别达10倍以上;职员3 人,男性2人,女性1人;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画家共9人,其中女性3人,男性6人(见表4-1)。
    表4-1   性别、职业和长寿的关系
━━━━━━━━━━━━━━━━━━━━━━━━
职业    工人 农民  市民  职员   教师等各种 合计(人)
                                脑力劳动者   
━━━──━━━━━━━━━━━━━━━━━━━
男性(人)  11   7     3      2      6        29
女性(人)  1    30    36     1      3        71
合计(人)  12   37    39     3      9        100
────────────────────────
       p<0.05
    作者认为,职业对不同性别的寿命有影响,这与旧时代的就业和受教育状况有部分关系。这起码可以说明,男性如果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社会保障,与女性一样能出现更多百岁寿星。从事教师、工程师等职业的人员文化层次高,自我约束力强,与社会相容性强,较少有恶习,受人尊重,自我满足多,自我感觉好,男性百岁寿星更多。
    在百岁老人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表4-2)。

     表4-2国3次人口普查的百岁老人数和性别比
━━━━━━━━━━━━━━━━━━━━━━━━
年份    总人数    男性     女性      男性占%
━━━━━━━━━━━━━━━━━━━━━━━━
1953    3373      1585      1790      88.55
1964    4900      2134      2766      77.15
1982    3851      1135      2716      41.79
────────────────────────
    但也有一些地区男性百岁老人多于女性,例如我国的新疆、宁夏、吉林和内蒙的百岁老人就是男多于女。新疆百岁老人男女性别比为3.65:1。
   
    五、寿命对大学教授和工人、农民一样公平
    长寿现象的研究容易出现以偏概全,以个例掩盖全部。过去人们在研究广西巴马地区的长寿现象时,发现那里的山民多为文盲,遂有人以文盲的人思想单纯返朴归真为原因来认识,其实是很不全面的。教育程度高的人,能够从理性高度上去理解“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比如,献身于社会改革、科学研究、慈善福利、教书育人、救死扶伤、工程技术、书法绘画、艺术……他们力求自己事业的成功,每天都有期望,都有追求,其实这也是一种返朴归真。因为这种追求的结果主要是精神的产品,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自我感觉特好”。物质需求容易满足,人最难满足的就是精神需求。敬业、献身在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特别普遍,这就是他们的养生长寿的最重要的秘诀。著名水彩画家李剑晨教授说:我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爱画画。除了画画,其它没有喜欢的了。
    各种调查统计表明, 教育程度对人的寿命无显著相关性。
    教育程度低的人,他们的朴与真,是无意识的朴与真。
    知识分子也能和工人、农民一样获得长寿。
     六、婚姻与长寿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发现一些重要疾病症状的不是病人本人,而是他最亲近的人--丈夫或妻子。不仅如此,老伴还会帮助自己去战胜疾病,增进健康。老夫妻间的健康监护是自我保健的一部分,能起到医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老年夫妻间的健康监护项目有: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变化,饮食情况是否异常,体重是否有下降或增重太快,大小便是否正常,血压,心跳是否正常,有无其它特殊症状,如头痛、眩晕、视物不清、突然耳聋、鼻血、痰血、龈血、身体肿块、手脚麻木、胸前闷痛、肝区疼痛、淋巴肿大等等。丈夫还要注意妻子阴道是否有流血,是否有乳房肿块。
    恩爱益寿。老夫妻恩爱对健康长寿的影响很大。据日本厚生省人口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离婚或丧偶者与家庭生活美满和睦的夫妻相比,男性的寿命平均短12岁,女性短5岁。
    夫妻恩爱是感情上的一种和谐共鸣,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分忧解愁,互励互勉,共享欢乐,可以避免恶性情绪的累积刺激,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延缓组织器官衰老,使身体物质代谢调节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对身心健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夫妻恩爱能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恩爱必然是无微不至的体贴照顾,关心冷暖,调节劳逸,注意饮食。这一切有利于抵御致病因素的干扰,减少疾病。
    夫妻恩爱有利于双方的健康监护 ,能帮助爱人戒除生活和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嗜好。对生病的一方细心照顾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感情升华。人们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来情比少年浓。老夫妻的老来情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性爱:老伴间仍有性爱,两性间相互吸引。
     2.生活上互相关怀。
     3.事业上互相支持。
     4.老年夫妻社会活动减少,逐步把生活重心转向家庭,老夫妻间相互依恋程度增加。
     5.与老伴间的共同语言、共同兴趣增多。
     但是,老夫妻间的“情浓”不是随着年老自然增长的。事实上,它需要夫妻间共同努力,不断调适,才能得到保持和升华,夫妻感情才能恩爱如初。
   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调研100名百岁左右老人,他们的婚姻基本状况见表4-3。

  表4-3 百名百岁老人的婚姻状况
━━━  ━━━━━━━  ━━━━━━━━━━━━━━
初婚龄(岁)           婚姻次数         现在有无性伴侣  
───  ───────  ───────────────
≤15 ≤20 ≤29 ≥30 0 1  ≥2 无伴 有(再婚) 有(原配)
───  ───────  ───────────────
男  1    15    9   1  3  17  9   24     4     1
女  3    48   18   1  1  65  5   71     0     0
───  ───────  ───────────────
计  4    63   27   2  4   82 14  95      4    5
───  ───────  ───────────────
    过去偏于早婚,大多数人20岁以前结婚。2次以上婚姻者,男性9 人,占31%;女性5人,占7%。现在仍有性伴侣者5 人,全部为男性。可见男性对婚姻状态是十分敏感的。南京大学德国语言文学教授张威廉夫妇都是年近百岁的寿星,几十年来,夫妻恩爱,生死与共,虽然子孙满堂,但他们仍然夫妇同居,真是夫妻恩爱得长寿啊!著名水彩画家李剑晨,家庭和睦,子女孝敬。他说:“尤其是在重庆第二次结婚的妻子,对我特别好,精明能干,把家务搞得有条有理,生活起居的照顾很是周到,从而使我一心一意搞事业。”
    著名生物化学家、抗衰老学会名誉理事长郑集教授的家庭幸福、和睦,续弦的夫人对他晚年的生活起居照顾周到。儿女再亲也代替不了老伴的作用,俗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这一点对男性来说是至关重要!通过我们对100位寿星的调查总结更证实了这一点。
    南京大学原生物系主任,102岁的陈纳逊教授为1次婚姻,但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子孙满堂,夫妇白头偕老,老伴直至96岁方才离他而去。我们的研究显示,男性终生独身无性伙伴者可以长寿,有性伙伴而中途丧偶者,若无新的性伙伴,多不能长寿。
    宗教界社会活动家卫立民,一生4次婚姻,始终夫妇相伴生活,是他得以长寿的重要原因。
  七、独身能长寿吗?
  独身也可长寿。
    南京师范大学百岁女教授李美筠。终生未嫁,全身心献给了教育事业。
    她曾取得美国三所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三度摘取美国两所著名学府的“金钥匙”奖。
    她,曾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座上客,罗斯福曾亲自为她签发了自由出入白宫的通行证。
    她,淡泊名利,回国后清贫一生办教育,将多年节省下的两万元作为教育奖学金……
    由于旧社会妇女地位卑微,对她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似的恐惧。她说:“目睹姐妹们的遭遇,我选择了独身。但我并不缺少爱。我把爱给了最需要爱的人。”无嗣并没有让她失去快乐,她把爱全部倾注到了她所锺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身上。
    整整一个世纪,李美筠教授的生活道路走得绚烂辉煌。而面对她仿佛面对一湾宁静的湖泊,一座幽深的茂林,浮燥的灵魂即变得安定,心胸也被感染得净亮坦荡起来。
    仁者寿。静者远。淡泊宁静,仁德博爱,是生命的顽强柱石。
    独身百岁寿星魏思源,清•光绪 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三月十七日出生。魏老先生是南京植物油厂的退休工人,江苏睢宁人,小学文化程度,终身未娶。
  独身之人,虽无家室之累,但孤寂难耐,青壮年时精力无处排遣。总结魏老人的经验,他是由于以下原因而得以成功的:
  终生劳作,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做得很好,很认真,很负责。人际关系良好,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受到领导和同行的好评,所以一直至今,单位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届领导都对他关照有加。他自己心理上感觉极好。
  看书看报看电视,关心国内外大事。近年来视力下降,方才中断阅读。
  用善心爱心来充实心灵,爱同伴、爱领导、爱周围的人,1992年主动拿出多年积蓄1000元捐赠灾区。人民政府发给95岁以上的老人经济补助他也不愿意要。具有善意的人长寿,因为他们的心灵和平安祥,他也得到了善良友爱的回应。去年他自己都忘记了的生日,厂领导却前来为他祝寿。
  坚持凌晨1~2点起身跑步33年,98岁后才改为晨起院内散步。
  保持充分的睡眠,凌晨跑步后上床再睡(睡个回笼觉)。中午午休。
  每天饮白酒50毫升左右,固然有活血通脉作用,但与排遣孤寂不无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每天抽1包烟虽然有害,但由此却使他心灵得到安祥,也变成了一种好事。
    但是,一旦结过婚,若早年丧偶,无论男女,均应再婚,以享天伦,否则十分不利于健康长寿。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