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中医养生与食疗(五)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weiheng
时间:
2009-8-1 09:34
标题:
[原创]中医养生与食疗(五)
[watermark](六)蓄养正气 气功养生
王惟恒/文
http://bbs.service.sina.com.cn/platform/?uid=1617016550
{气功养生 国之瑰宝}
被誉为“国之瑰宝”的气功,一直是历代医家、养生家极力推崇的医疗保健方法之一。佛家、道家、儒家、医家、武术等均涉猎其中,且流派繁多,论述各异,名称很多,如导引、吐纳、行气、服气、炼丹、内视、玄功、定功、静功、养生、静坐、禅坐、禅定、性功,等等。?
据考证,晋朝道士许逊的《净明宗教录》中就有《气功阐微》的记载。1953年,我国第一所气功疗养院,河北省唐山市气功疗养院院长、著名的气功大师刘贵珍同志在与同行们广泛切磋、商榷后,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对“气功”二字作了完整的解释。把上述不同名称的各种功法统称为“气功”。
各种功法都是以身、息、心锻炼为手段来培养人体正气,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气功的“气”字,不仅包括呼吸之气,也包括人体内的正气。“功”字就是用意识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都是通过以调身、调吸、调心,以意引气,循经运行,促进和加强脏腑功能的气化。即运用意识的作用,采取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对机体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祛病延年的一门科学。是一种锻炼人体真元之气,增强体质的功夫。
{“意守丹田”的意义与方法}
说到“意守丹田”,先就得说说这个“丹田”是什么?在什么位置?有一初练气功者,进行意守下丹田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后,感到以关元为中心的皮肤发痒,甚至产生跳动,并向四周逐步扩大,因而恐惧前来就诊。经询问,原来其意守部位就是以关元处的皮肤为中心进行练习,因而产生上述偏差。那么丹田究竟在人体什么位置呢??
丹田一般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关于丹田的位置,众说不一,如上丹田有百会、印堂、人中之说;中丹田有膻中、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之说;下丹田有关元、会阴、涌泉之说。名称亦各异,如“龙宫”、“北斗”、“祖窍”、“海底”等。?
所谓“田”,不是指某一点,而是指某一区域。一般认为,上丹田为印堂,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中丹田为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下丹田为关元,在神阙穴(肚脐)下三寸处。从实际练功来讲,不能将体表定位作为意守部位,丹田应在体内,如将上述体表定位由前向后引一直线,丹田的中心点即在前七(分)后三(分)的位置,以此为中心周围形成一个区域(田)。意守丹田即意守此区域。练功者只要意守部位准确,长期坚持演练,都可受到满意的效果。
[意守丹田的意义]
意即意念,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练功要求入静,其入静的过程,是大脑思维杂念相对减少,进入“气功态”。这种“气功态”能使大脑皮层处于某种“内抑制状态”状态。练气功就是在这种“内抑制”状态下,进行有目的的意识支配,形成单一的意念活动。并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各种功法的练习。
丹田是人体真元之气的源泉。丹田的练习以静养意守为主。待丹田中真元之气充足,可有规律地在机体内周而复始地循环,则“小可却病恶,大可养性延年”。丹田的具体修炼,一般均强调从下丹田开始,为什么呢?《难经•六十六难》中有“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下丹田为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称之为“呼吸出入系乎此,阴阳开合存乎此,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亦为真元之气升、降、开、阖的枢纽,男子藏精,女子养胎之处所,是汇集、储存和运转真气的地方。凡肾气充足,泌尿生殖系统功能旺盛;而肾气虚衰,泌尿生殖系统功能低下。因此,注重对下丹田的修炼是气功练习的重要内容。
初练气功者,应在练习功法的同时,进行下丹田的意守,待丹田之气逐步充实,有明显的热感效应时,增加意守时间,并注意调控这种气感。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这种热效应逐渐凝聚并壮大之时,可自行或引气通周天的进一步修炼。气通小周天后,只要每天坚持修炼,则可使机体保持旺盛的精力,百病难以侵袭。
[良性意守的方法]
意守是一种思维活动。气功练习运用意守时,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自己熟识和喜欢的某一项内容作为意守对象,亦可根据病情针对性地选择意守对象。这对于调节入静,排除杂念,治疗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经平时注意与长寿老人进行交谈,发觉他(她)们大部分都喜欢回忆往事中愉快的事情,尤其是童年趣事。这种“童心”应该就是他(她)们长寿的源泉所在。而气功练习中的意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假借性意守,就是通过某一事物,某一场景或现象作为意守对象进行意念活动。对于有一定文学内涵,工作较繁忙的人,可以借助自然美景,如选择蔚蓝而平静的大海边,设想自己静坐在寂静的沙滩上,充分享受蓝天、白云、大海那无限宽广的美丽胜境;或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羊儿在天边悠闲的吃草。喜爱花草的朋友,可借助所喜欢的花卉,如美丽的牡丹花,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散发着春天气息的油菜花,幽香的兰花,俏丽的蝴蝶兰,造型优雅的树桩盆景,阔叶的绿公主等,可以不分季节的充分享受那美丽的景象。有一定文学修养的朋友,可以借助一首诗、一篇散文的内容配合场景,使自己沉静其中亦其乐无穷。
体质虚弱的朋友可以辨证选择有助于机体功能恢复的假借对象。脾肾阳虚患者,出现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大便稀溏、四肢不温者,可以假借初升的太阳(大海边或云海中)来温暖下丹田进行意守,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肝肾阴虚的患者,眩晕、头痛、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膝软、口干者,可以选择农历十五,将晴朗天空中那皎洁的月亮存入下丹田进行意守,具有很好的滋养肝肾之阴的作用。古人云“采月之精华,补人之精神”,正是此意。如年老体弱之人,可以在练功时,选择一株您喜欢的树,想象栽下一棵树苗,适量浇水,并观察树苗→小树→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而这一过程的良性意守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进而使机体逐渐强壮。?
假借性意守,各人均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设计。但有一个原则,就是所选择的内容应平静、缓和,使人心情舒畅,用来调节情志,养性延年而充分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
{气功练习与调身、调心、调息}
调身(姿势)、调心(意念)、调息(呼吸)是气功养生功法的三要素。
[调身]?
调身就是调整姿势,是练习气功最基本要求之一。常用的姿势有坐式、站式、卧式、行走式四种,主要是为了调整气血、放松和入静,并能持久而不易疲乏。?
(1)坐式 有平坐,靠坐,盘坐等。
平坐:取一方凳,高度要求坐下后,大腿与小腿成直角。要求:自然端坐,全身放松。虚项悬顶,口眼微闭,舌抵上颚。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蓄腹塌腰,松胯敛臀,膝关节屈曲成90°,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轻放膝上。此式有利于躯体放松,是坐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初学者及年老体弱者多选用。
靠坐:取一靠背椅,要求与平坐式相同,但背部可轻靠在椅背上,两足略前伸(或一足跟压在另一足的解溪穴上),适用于年老体弱者。
盘坐:有自然盘,单盘和双盘等。盘坐时上半身与平坐式大致相同,身体略前倾,两手平放在大腿上或相互轻握置于腹前。自然盘时,两腿交叉盘起;单盘时左或右足放置右或左大腿上;双盘时,右足置于左大腿上,左足置于右大腿上。盘坐时由于下肢紧张,身体上部紧张状态容易解除,故对神经衰弱患者有较大帮助。自然盘容易掌握,初学者多选用,单盘和双盘对下肢的柔韧性要求较高,须有一定功底才能运用自如。?
(2)站式 又称站桩。要求:虚项悬顶,口眼微闭,舌抵上颚,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蓄腹塌腰,收胯敛臀,两膝微屈,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均着力,如树生根,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
(3)卧式 有仰卧、侧卧、半卧等,以板床较适宜。仰卧:平卧,头正,枕高10~15厘米(高度适宜),口眼微闭,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分别置于身旁或轻握(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置于下丹田部,两脚分开,与肩等宽。或两膝微屈,足底平置于床上。或两腿自然伸直,膝后部垫以高度适宜的垫子,一足跟压在另一足解溪穴上。侧卧:一般以右侧位为主。头微向前低,平稳着枕,口眼微闭,下面之手自然弯曲,放在枕上,手心向上,离枕头约6厘米;下面一条腿自然伸直,上面一只手轻轻放在髋关节处,头略向胸部收,腰向前屈,总之,要使身体弯成弓形,姿势要自然舒适。半卧位:介于平坐式与仰卧式之间,要求参照上述两式。?
(4)行走式 类似轻松散步,须调匀气息,集中意念,要求与站式基本相同,力求做到松静自然、舒适。?
调身的基本要求是人体上中下丹田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
[调心]?
调心就是调节意念,是气功不同于药物治疗及一般医疗体操的主要特征。?
意念就是思维活动。练气功要求入静,使大脑思维杂念相对减少,大脑处于兴奋与抑制的中间状态,即“气功态”,这种“气功态”能使大脑皮层处于内抑制状态,从而有利于调节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练功过程中,如何使思想比较集中,形成一种主动的有条理的和单一的思维活动,是练功中要切实解决的问题。下面谈几种常用意念调节方法。?
(1)放松法 是有意识的引导身体各部分放松的方法。有三线放松法,局部放松法,整体放松法等。?
(2)默念法 默念词句或数息,是调心的常用方法。默念时不要念出声音,词语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如肝阳上亢型的患者,容易急躁紧张,可默念“松”、“静”、“潜阳”等词句。词句力求简单明了。?
(3)意守法 意守就是把意念集中到某一点、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排除杂念,进入气功练习状态。有定位性意守:如意守丹田、劳宫、涌泉、小周天等;壮力性意守:这是一种增长劲力的意守方法,如前推八匹马,三盘落地式等;假借性意守:即借助某一事物作为意守对象,借助的对象应使练功者心情舒畅,如分云捧月,美丽的牡丹,蔚蓝的大海等;微动性意守:即意守身体某一部位的细微运动,如丹田中的跳动感,热气团等。?
(4)贯气法 即集中体内其他部位之气,对练功中出现的气机阻滞现象或疾病病灶部位进行冲击,以达到通行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调息]
调息就是进行呼吸的调整和锻炼。呼吸的调整,有助于意念的调节和形体的放松。呼吸的调整须在“意”的主导下自然进行,切不可一味强求,否则欲速而不达。呼吸的形式有鼻吸鼻呼,鼻吸口呼,口吸口呼等,下面介绍集中常用的呼吸方法。?
(1)自然呼吸法 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的呼吸方法,即不注意呼吸,亦称为不管呼吸法。这是练功伊始常采用的呼吸方法。只需在初步松静的基础上,即精神安宁,形体放松,在呼吸肌协调的前提下,将呼吸调整得更加柔和、匀畅和自然,并逐步向深长和下沉阶段发展过渡。?
(2)胸式呼吸法 是以胸腔扩展和缩小的一种呼吸方法。吸气时胸腔扩展,小腹微缩;呼气时相反。吸气时将吸入之气及腹中之气贯入胸中,??纳入小腹中,废气经口或鼻排除体外。?
(3)腹式呼吸法 是气功练习中最常用的一种,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两种。顺腹式呼吸:吸气时下腹部自然凸起,胸部微缩;呼气时下腹部渐渐缩回,稍呈下凹,胸部微展。逆腹式呼吸:吸气时下腹部稍凹陷,胸部微展;呼气时下腹凸起,胸部微缩。腹式呼吸法练习时,意念应集中在下腹部,呼吸连绵不断,随着下腹部的凹凸变化而起伏。呼与吸均要求细匀而深长,练习时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
(4)胎式呼吸法 是练功过程中无意识产生的一种高深的呼吸方法。出现时呼吸频率最大限度地减慢,呼吸次数最大限度地减少。表现为“鼻息微微,若有若无”,“放著鸿毛而不动”的境界。如同胎儿在母体内呼吸,因而称之为“胎息”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是随着功夫的加深而自然形成的,是培育人体真元之气的一种呼吸方法,决不可勉强追求,以免出现偏差。
调息在气功锻炼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调身放松的先决条件。气功对呼吸的要求是细、匀、深、长。有人误认为气功是呼吸上的功夫,练习时有意识地将呼吸拉长、减慢,有意使腹部胀大或不适当的屏气,结果反而引起不适。?
{气功养生简易功法}
[卧式内养功]
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呼吸停顿,舌体起落,气沉丹田等动作与意念活动。对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者有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1)姿势 根据体质情况,可采用卧式或坐式练功。体质较弱者,先练卧式,侧卧或仰卧均可。可侧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脊柱微向后弓。右侧卧位时,右上肢自然弯曲,掌心向上,置于面前枕上;左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关节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屈曲约120度,放于下面腿上。或平身仰卧,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伸,十指松展,掌心向上,放于体侧;下肢自然伸直并拢,两足相靠,足尖向上。两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舌抵上颚。体质较好者,可练平坐式:端坐凳上,虚项悬顶,口眼微闭,舌尖抵上颚,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蓄腹塌腰,松垮敛臀,两脚平行站立,膝关节屈曲90度,小腿与地面垂直,两肘自然弯曲,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上。?
(2)呼吸与意念 摆好姿势,用逆腹式或顺腹式呼吸,鼻吸鼻呼。意念默想“自己静”、“自己静坐”、“自己静坐身体好”、“自己静坐身体健康”等字句。先从少的字句练起,逐渐增多字句,但最多不能超过9个字。练法是:吸气时默念所想念的第一个字,然后停顿呼吸,默想中间的字,呼气时默想最后一个字。如练“自己静坐”字句时,以鼻吸气,同时舌抵上颚,收腹提肛,默想“自”字,再停闭呼吸,默想“己静”二字,然后以鼻呼气,同时放下舌尖,鼓腹,松肛,默想“坐”字,如此反复练习。?
(3)意守丹田与收功 为诱导入静,练功时要意守丹田部位,一般从下丹田开始,可增强疗效。每次练功结束前,用自然呼吸法意守丹田一会儿。最后搓搓手,摩摩面再收功,如能配合保健功法则效果更好。?
内养功强调呼吸与意念的运用,呼吸法较为复杂,第一种形式是:吸—停—呼。第二种形式是:吸—呼—停。第三种形式是:吸—停—吸—呼。初练者先选择第一种练习,待掌握后再练习第二种和第三种。默念字句不仅可以帮助排除杂念,通过词句的暗示、诱导,还可产生与词句相应的生理效应。词句的选择练功者可以因人而异,辨证使用。默念字句开始应少,待呼吸调成细、匀、深、长时再增加字数。
[强壮功]
“强壮功”是我国著名气功大师刘贵珍同志将释、道、儒、俗的练功方法,取其精华而整理发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功法之一,适用于神经系统疾患,如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和用于一些慢性虚弱性疾病的康复。
(1)姿势 姿势大体有5种,可根据自身要求选择。①自然盘坐:两小腿交叉,足掌向后外,臀部着垫,两大腿置于两小腿上。头颈躯干正直,臀部稍向后,以便于含胸。颈部肌肉放松,头微前倾,两眼轻闭,两上肢自然下垂,两手四指上下互握,也可将一手置于另一手心上,放在小腹前的大腿上。②单盘坐:两腿盘坐,左小腿置于右小腿上,左足背贴于左大腿上,足心?向上。③双盘坐:右小腿置于左大腿上,再把左小腿搬起置于右大腿上,两足心?朝上。④站势: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身体正直,松肩垂肘,肘部微屈,五指自然分开如抱球状置于腹前。⑤自由势:不要求采取某种固定的姿势,完全根据自身所处境地进行练功,调整呼吸或意守丹田。
(2)呼吸 ①静呼吸法:不要求练功者改变原来的呼吸形式,不用意识调整呼吸,任其自然。适合年老体弱患者。②深呼吸法:吸气时胸腹部均隆起。要求逐渐达到深长、静细、均匀的程度。对神经衰弱、便秘者比较适用。③逆呼吸法:吸气时胸部扩展,腹部往外凸。逆呼吸的形成要由浅入深,逐步锻炼,不能勉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就会达到细、匀、深、长的目的。
(3)意守 意守丹田,从下丹田开始,即可集中精神,排除杂念利于入静,又可培育真元之气,从而达到补益脏腑,强身健体,养性延年之目的。?
[铁裆功]
此功法对阳痿,早泄,遗精,阴冷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功法要领如下:
(1)推腹:仰卧,全身放松,调匀呼吸,排除杂念。两手相叠(左手在下),自剑突部位向耻骨联合推摩36次。两手向下推时慢慢呼气,将真气送入下丹田,意念随着手掌的推动,体会手下的感应。
(2)分阴阳:仰卧,以两手掌自剑突下向腹两侧分推36次,向下分推时慢慢呼气,注意体会掌下的感应。
(3)按揉:仰卧,两手相叠(左手在下),在脐部左右旋揉各36次,自然呼吸,注意掌下感应。若触知腹部有硬块,可按住硬块久久按揉,并有意向硬块引气。
(4)捻阴茎:取坐位,以两手食、中指与拇指对称在阴茎根部的两侧捏起精索,左右捻动各50次。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注意两手捻动精索的感应,以微酸胀,舒适不痛为准。
(5)揉睾丸:坐位,以右手将阴囊、阴茎一同抓起,虎口朝前,阴茎与睾丸露出在虎口的外面,将其根部握紧。先以左手掌心按在左侧睾丸上揉50次;然后换手以同样的方法揉右侧睾丸50次。自然呼吸,将意念集中在揉睾丸那只手的手心里,手法要轻柔,睾丸以轻微酸胀,舒适不痛为准。
(6)搓睾丸:坐位,以两手食、中指面分别托住睾丸,左右搓捻50次,睾丸以酸胀舒适不痛为准。
(7)顶睾丸:坐位,以两手食、中指面托住同侧睾丸,以拇指端将睾丸向腹股沟方向顶上去,然后放下来,共3次。向上顶时慢慢吸气,放下时慢慢呼气,两腹股沟处有轻微的酸胀感,压力不可太大。
(8)挂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将准备好的沙袋和纱布带放在床上或凳子上,并将纱布带结一个活结备用。然后用一手将阴茎和阴囊一同抓起,再将纱布带的活结扣套在阴茎及阴囊的根部扎住,松紧适宜,阴毛留在外面,使扎扣下面的两条纱布带等长。缓缓将沙袋放下,约离地面6厘米,前后摆动50次,自然呼吸(不可用腹式呼吸)。以阴茎与睾丸充血,微酸胀,两侧腹股沟有轻微牵引感而不痛为准。
(9)捶肾:站位同上。两手握空拳,以拳背交替捶击背部同侧肾区各50次。动作要柔和深透,呼吸要自然。?
(10)通背:站位同上。两手握空拳,肩、肘、腕关节放松,以腰的力量带动两手,一手空拳捶胸部,另一手同时捶击背部肩胛骨下方左右各25次。?
(11)扭膝:站立,手掌按在膝上,左右各旋扭25次。?
(12)滚棍:坐位,两脚踏在圆木棍上前后滚动50次。?
(13)收功:两手自然放在大腿上,静坐片刻,搓搓手,摩摩面,站起来自由活动一下,即可收功。?
〖注意事项〗 练功前排除大小便,每天练功1~2次,以轻松舒适为度。初练时腹股沟、睾丸微有酸胀感为正常现象,一般6~7天即可消失,如反应严重,可减少练功次数。初学者最好在有经验的气功医师指导下练习,切记急于求成。治疗疾病期间应禁止性生活,以后亦应节制房事。阴部有手术疤痕、输精管结扎、阴部严重静脉曲张以及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等均不宜练习此功。?
[保神金丹“六字诀”]
“六字诀法”又称之为“六字诀吐气法”,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云:“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唏,皆出气也”。
练习时可采用平坐式,盘坐式,站式或仰卧式等。两手自然弯曲,两掌心向内,指尖朝前,紧贴两胁下,全身自然放松,入静片刻,使心神宁静。用鼻息鼻呼、顺腹式呼吸法。吸气时令气满,然后徐徐吐气,吐气必令尽,吐气的同时选择性地发出“吹、呼、嘻、呵、嘘、唏”六字。注意吐字时不要发出声音,吐气时两手随腹肌收缩往胁下轻按,吸气时还原。每字呼6次,计36次。若单纯练某一字,则吐30次,练功完毕,静养片刻为佳。?
六字诀法的功用,冷谦《修龄要旨•四季却病歌》曰:“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哂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呼气时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齿、喉等处于不同的形态和位置,从而造成胸、腹腔内在肌肉的运动量有所不同,压力也各异,由于感应的加强,经络畅通,因而起着调节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由于六字诀法有吐故纳新,补泻之功用,补时以舒适为度,泻时以不疲劳为佳。
[最简易的保健功法]
(1)浴面 双手先相互摩擦致热,然后顺着面颊、耳旁、太阳穴、前额、眼眶及鼻两旁作洗面状,轻轻按摩转圈24次,可使容颜光彩。?
(2)叩齿、搅海、漱津 叩齿——上下齿轻轻叩击24次,亦可上下齿如咬物不放24次,有健齿、固齿的作用;搅海——用舌尖在牙齿的内外侧(包括牙龈)左右上下运转各12次,可生津液;漱津——在叩齿和搅海的基础上,舌尖抵上颚,使唾液增多,接着漱津24次,然后以意引津分三口送入下丹田,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3)鼻功 以拇示指轻捏睛明穴下方两侧突起处,双向揉捏各24次,然后用两手中指指腹或手握空拳,以拇指指间关节突起处为着力点,自晴明穴至迎香穴上下往返摩擦,左右各24次;最后用中指指腹按揉迎香穴、巨髎穴,顺逆时针各24次。此功有宣肺祛风,通鼻窍的作用,可防治感冒、鼻炎等疾患。
(4)耳功 先用两掌按住双耳叩风池穴各24次,名曰“鸣天鼓”;接上势,手不动,两掌交替按压耳孔,左右各6次,动作需轻匀,然后将食、中指分置两耳前后,上下摩擦,左右各24次,最后两手中指置于翳风穴上顺逆时针各按揉12次。此功具有醒脑、聪耳,防治耳疾的作用。?
(5)眼功 先用两手拇指或中指顺逆时针按揉太阳穴各12次,然后由内向外分抹上下眼眶各12次,再用两手中指指腹按揉四白穴片刻,最后左右运睛转动各12次。此功可醒脑明目,防治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疾患,对预防近视眼有一定的疗效。
(6)颈功 采用站式或坐式,上体不动,虚项悬顶,头处于正中位。先将头向前屈至最大限度,稍停还原,再将头后伸至最大限度,稍停还原;接上势,将头向左转至最大限度,稍停还原,再将头向右转至最大限度,稍停还原;接上势,将头向左转至最大限度,稍停还原,再将头向右转至最大限度,稍停还原。此为一遍。反复做12~24遍,同时可配合呼吸,转出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动作要缓慢,切忌快速。此功可疏通颈部气血,对预防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肩背筋膜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7)摩腹 站式、坐式或仰卧式均可。一手掌平贴于腹部,另一手相覆,按顺逆时针方向各揉摩36圈。有健脾和胃助消化的作用。
(8)擦命门、腰骶 站式或坐式均可。以一手掌按于腰部自命门至腰骶部往返擦36次,换另一只手再擦36次,或以局部发热为度。有强腰壮肾的作用。?
(9)摩涌泉 坐式,先用热水将双脚浸泡15~20分钟后,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左手握左踝关节,右手掌摩左涌泉穴50次;换式,用左手掌摩右涌泉穴50次,如此为一遍,反复5遍。或以涌泉穴发热为度。有交通心肾的作用,对改善失眠症状有较好的效应。?
(10)提敛二阴 站式或坐式,身体放松,心静息匀,随着呼吸的起伏作前后阴的收缩与放松的练习。吸气时腹部微微隆起,前后阴放松;呼气时腹部微微凹陷,并向上提敛二阴,做24~36息。如此一呼一吸,一松一紧的交替练习,可以改善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对治疗前列腺炎、盆腔炎、痔疮等效果较好。
上述功法可以全练,亦可针对性的选练一式或几式。注意按气功锻炼中三要素,做到心静、体松、息匀,力求动作准确、柔和、轻缓。?
[attach]6813[/attach][/watermark]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