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分享]动意功 [打印本页]

作者: hnzyts    时间: 2009-1-3 10:54
标题: [分享]动意功
[这个贴子最后由杏林奇葩在 2009/01/03 00:37pm 第 3 次编辑]

郭志辰动意功
   
动意功运用形象思维,充分发挥场效应,形、气、意、神同时并举,表、中、里一起蛹动,起动命门之火,治病强身、开发智能。


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舌顶上腭。目视前方,两眼微闭,全身放松。

起式:两手侧起(半阳半阴掌),沉肩坠肘,与肩等平,转掌心向上,两臂体前合拢,与肩等宽。

第一节:合手站桩
两肘回收,回照印堂(手式多变),两腿微微弯曲(静站),两手胸前合掌(合手站桩,静站),手、膝同时起,两手举至头顶上方(身体直立)。


第二节:扣手站桩
左脚拉与肩宽、开体贯气,两手至胸前合掌,下蹲(马步站桩,赤龙揽海)。回照肚脐,两手沿带脉向后,回照命门,身体微起。(扣手站桩、静站)。两手捂在肾上(静站),身体慢慢直起,两手分开,还原体侧。


第三节:光照站桩
两臂慢慢侧起(半阴半阳掌),至头顶上方,默念“嗡、阿、哄”三遍,意念用甘露水从头到脚冲刷五脏六腑和肌体,(排出病气病灶三次)光照全身(静站)。


收式:
左脚收回,两手向下引导至肚脐,意念:两手和头上的光沿体中线向下引导;同时两束光从涌泉穴沿腿骨向上导引,至肚脐会合(静站)。两手分开,还原体侧,两眼慢慢睁开.
动意功图象解说词
动意功运用创造性形象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场性效应,形、气、意、神同时并举,表、中、里一起蛹动,起动命门之火,融化雪山。式子简单,变化万千,动静结合,奥妙无穹。

一、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舌抵上腭,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目光回收,两眼微闭(似闭非闭,略有余光),全身放松。从两脚并拢起,松静自然站立,气机即内守,外气直接向身体内走,达到顶天立地天地人合一的气功态。

起势:
两臂侧起(半阴半阳掌),慢而匀,同时沉肩坠肘,抬与肩平。转掌心向上,两臂体前合拢,两肩划弧与肩等宽。

第一节:合手站桩 两肘回收,回照印堂,两膝微屈。
手的场性与头部场性交合,随着时间的延长,场性引力增强,从而变化万千。两膝微屈,膝关节向里扣,胯关节外翻,尾闾,命门,脊椎骨一些相应穴位都开,腰部无阻碍。下腭回收,督脉通畅,促进大脑潜能开发。随着场性变化,出现颤动,不引不助。这时要充分运用场性效应。回照眼部:治疗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回照耳部:治疗耳鸣耳聋。回照脑血管部、咽喉部、随着手形的变化还可以回照心肺部、胃部、肝胆部、肾部,大小肠等。对脑血管疾患,脑神经病,咽炎、高血压、心肌炎,冠心病,肺气肿,肝胆各病,均有显著疗效。总之哪里有病即回照哪里。

两手慢慢下落,胸前合掌。神光看手指,重点看中指,神光(连眼似闭非闭)与手上经络场性交合,有热、麻、账感觉。场性效应增强,打开手的穴位,可看到双手变成四只手,八只手,十六只手,无数只手,手指变粗。十指为手三阴手三阳的会穴,不仅通畅经络增强脏腑机能,并为发气治病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等慢慢变回双手,手膝同时起,两手举至头顶上方。

第二节:扣手站桩 左脚拉与肩宽,楷体贯气。

意念:把整个身体左右拉开,向全身贯气,向五脏六腑贯气。这是大的开合。气感盛,效果好。两手胸前合掌。两腿下蹲(马步站桩,静站),这时形、气、意、神同时并举,尾闾下垂,胯关节,膝关节,趾关节全部放松,气机内走,腰腿有力,再加“赤龙揽海”,舌在口腔内上下左右运转,津液充足,能温养肌肉,润泽皮肤,润养空窍,滑利关节,环流周身以充养五脏六腑、肌肤百骸,填精补髓。回照肚脐。两手沿带脉至背后,随之身体微起回照命门。(扣手站桩,静站)。全身放松,两膝微屈,盆腔,胯骨向后,脊椎骨向前,使脊椎骨与盆腔摘开,这样“雪山”、“峡谷”一带全部展开,气感很盛,有的冒凉气,是“雪山”地带凉气太多,腰肌劳损,关节炎,类风湿,妇科病,中老年肾虚都有这种现象,“常将神光照雪山,造化炉中炼金身”,就是充分运用场性效应,把这地带照热,达到强身祛病,是本功法的重点。这时也可象第一节回照印堂那样,充分运用场性效应,手法多变,上至心肺,下至足趾,哪里有病就照哪里。主要是运用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照到哪里,都能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

两手捂在肾上。这是进一步调动丹田、命门之气,也可转小小周天,丹田-会阴-尾闾-命门-丹田。也可丹田-命门。可体会丹田火枳,命门温蒸,肾间动气等奥妙。起动命门之火,融化“雪山”,压气不引气不领气,达到温阳补火,肾气充足,直至命门以下两胯、两腿,两大足趾发热,产生爆发力,元气腾然的境地。

第三节:光照站桩
两手分开,还原体侧,两臂侧起,至头顶上方,掌心向下。这节是光照,练光的层次。默念:“嗡、阿、哄”三次,这个口诀,是藏密功的口诀,是走光的层次,头部是红光,胸腹部是白光,下肢是蓝光,默念了口诀,感到光由上而下,身体放松可达到脚心。百会穴到涌泉穴相通是人体中线,再加天地人和一,光照全身。

                                形象思维:甘露水从头到脚冲刷心、肝、脾、肺、肾及肌肉,皮肤三次,有病者冲刷病气病灶,无病者意念各个脏腑红润正常,机体健康。甘露水从头到脚冲刷后,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用矿泉水,大海水冲刷。冲刷完后用光照全身。
收式:
左脚回收,两手向下导引至肚脐。导引的同时,两手和头上的光沿体中线导到肚脐;两脚心的两束光沿腿骨向上导引同时至肚脐。上下之光同时在丹田会合。男左女右两手重叠在肚脐上,静养。两手分开,还原体侧,回到原来预备式站桩,两眼慢慢睁开。

  动意动功与动意静功同时修炼,真正把命门之火起动起来,由表及里从人体膜络、经脉、脏腑、走四末,同骨髓,直至中脉,充盈周身各处,强身健体,开发智能。
动意功静功的练法 《动意功》分为两部分:一、动功部分;

二、静功部分。
《动意功》功法,动静结合,即练动功又练静功。性命修,打开人体智能库,融化人体的“雪山”地带,开发潜能,祛病健身。
下面主要谈一谈动意静功部分的内容。
动意功的静功和动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在练功方法上是形、气、意、神,表、中、里同时并练,但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动意”两字在静功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动意静功的特点:

压气。练这套功是自然呼吸,但是我们在这讲一点小功法。一开始吸气时,意想气从肚脐进入吸到命门内侧,呼的时候从命门到肚脐,但意念不要呼到肚脐外面,这样反复练3-9次,当练到一定的阶段,也就自然而然地配合上了呼吸。因为人体的丹田部位时刻都在进行着升降开合,这就必然要影响人体的呼吸。但是,一开始练功时,不要强制性的呼吸,应始终把握住“松静自然”,否则容易导致气泄。

在练静功时,坐好放松以后,利用这个小功法,把命门部位的气机调动起来,等它发热了、跳动了,这时气可能会沿督脉上行,这时你的意念一定要向下压气,把气机压到尾闾,使尾闾这一带气机充足,当尾闾这一带发热了,气机充实了,它再返回来向上的力量就大拉,这叫反冲力。也就是我们动意惊动在练法上启动气机快,出功快的一大特点。也就是我们动意静功在练法上和其他静功有着截然的区别点。

有很多的功法普遍主张向上领气、引气,而动意功则主张向下压气。如果直接提气,按中医的道理,就会造成人体上盛下虚,上盛下虚人则无根。所以,我们这种练功的方法,正符合中医理论上盛下虚的主张,也符合武术、气功中所提倡的上虚下实、气沉丹田。

在坐静功时,不是把气引向头部,而是应用了处处截击的方法。什么时候不内部的气机压的自己能跳动起来了,气就充足了。气机也就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才挖掘了潜在的能量,在应用到给人发气治病时,才能用之不竭,才不至于疲乏。那么,怎么截呢?如果在练静功过程中,命门部位跳动起来了,这时,我们不能让气向上走,要用意识把气向下压,使下部的气机充实,当气满了以后,再也压不住了,不然要产生一个“反冲力”,气冲过命门可能一下达到脊关。这时,你要继续用意念把气压住、截住,不让它向上行,当气把整个背部都布满了、充足了,背部跳动开了、发热了,这时用意念再也压不下去了,它必然又会向上冲。由于截击,使这一带的气机都发动起来了,而且两个太阳经脉也发生了变化,致使整个背部都气血充盈发生变化。这时,它还要向中脉发展,就是说人体的内部正中方、后部,同时都要起到变化。

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你的意识是压不住的。这时也得顺其自然。当气又走到大椎时,再用意识,用最大的力量压住它,一直压到两肩胛都充满了气,两臂充满了气,手指也发账了,最后,指尖上的穴位都打开了。这时压也压不住了,经脉也就同了。到了这时你就会感到手指的气嗖嗖地向外走,如果这时给人治病,只要把手一抬气就过去了,不用再发气和采气了。

当手指、上肢、后背穴位和关窍都通了以后,这时气都充满了,气机都调动起来了,再也截不住了。这时,会有一股集中的力量冲向头部到玉枕,你还要截住它。当气再向上走到咽喉部,就截不住了,整个咽喉部都成了凉爽的了,这就说明内气和咽喉部都通了,这时还不能引气上行,让它自动上去达到大脑内部。这时,大脑里就会出现跳动感,甚至连骨缝都会叭叭做响,这时就挖潜了大脑深层的智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