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凤菊    时间: 2003-12-9 23:19
标题: [原创]
[这个贴子最后由张凤菊在 2003/12/09 11:31pm 第 2 次编辑]

脾胃禀承土性,但其职不同,胃主纳且降浊,脾主化且升清;其性也异,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二者纳化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主化育。由于二者位居中焦,能上引下联,斡旋其中。
此如《医圣心源》所言:“脾升则肝肾亦升,故乙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以中气之善运也。”因而脾胃被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因于此,有关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其它任何一个脏腑也没像脾胃病变如此充分和典型。
气的基本病变形式——虚、陷、滞、逆,在脾胃病变中均可出现,其中虚与陷始终为因果关系,滞与逆则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作为虚的结果。也就是说,仅在脾胃气虚的状态下,就可分别出现滞、陷、逆诸种病变,即因虚而滞、因虚而陷、因虚而逆,因虚而滞。 
  
脾胃气虚的形成原因很多,如素体不足、饮食所伤、劳倦过度、它病所及等。一般临床表现为胃纳不佳,面色无华,肢倦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濡缓。此为纳运无力,生化乏源所致。
同时因升降失宜,而常见脘腹胀满或胀闷,或痞闷,即所谓“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临证来看,这种胀满或痞闷多于午后明显,并多伴见不欲饮食或食而即饱。虚滞并见,可以说是脾胃气虚最为基本的病理变化。
因虚而陷 脾胃气虚状态持续日久,一者因气虚之甚而可发展成为阳虚,临床特异性的表现有脘腹痞闷或疼痛,喜温喜按,伴见四肢不温;一者因气虚无力升举,脏腑难以系固而致脱陷,临证可见头昏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甚则可致脏器脱垂,如胃、肾下垂或子宫、直肠脱垂等
因虚而逆 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上逆则可致呕。临证可见饮食失慎即吐,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便溏乏力。此外,中气受损,和降无力,上逆动膈,还可发为呃逆。临证可见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食少乏力
由上述可知,脾胃气虚往往伴随着升降失宜,因此,“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吴医汇讲》)。
治疗时应时时注重调理气机,燮和升降。脾胃气虚自当益气健脾,用人参、白术、茯苓之类,方选四君子汤;阳虚则应加附子、干姜之类,方选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因虚而滞者,当补而理气,加用陈皮、木香、香橼、厚朴之类,方选香砂六君子汤,此即所谓塞因塞用法。因虚而陷者,当益气举陷,加用升麻、黄芪之类,方选用补中益气汤。因虚而逆者,当补而降逆,视病情选用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柿蒂之类。由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故治疗虚、陷重在健脾,治疗滞、逆则重在和胃。
作者: 三教小虫    时间: 2003-12-10 10:21
标题: [原创]
羞答答的凤菊静悄悄地开……
       小虫有礼了:》
“脾胃气虚往往伴随着升降失宜,因此,“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吴医汇讲》)。
治疗时应时时注重调理气机,燮和升降。(——以为极当遵行)
[脾胃气虚自当益气健脾,用人参、白术、茯苓之类,方选四君子汤;阳虚则应加附子、干姜之类,方选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因虚而滞者,当补而理气,加用陈皮、木香、香橼、厚朴之类,方选香砂六君子汤,此即所谓塞因塞用法。因虚而陷者,当益气举陷,加用升麻、黄芪之类,方选用补中益气汤。因虚而逆者,当补而降逆,视病情选用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柿蒂之类。由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故治疗虚、陷重在健脾,治疗滞、逆则重在和胃。]——但见脾运失健,即有升清不及。可否认为“健脾不佐升清非其治也 ”。
   俺胃气素弱,以为凡健脾可同时助以升清。升清者,葛根最良。阳虚时肉桂温脾似更有所长。若是虚逆胃弱,旋复、代赭还当慎用。另生麦芽似亦可升发胃气,随证稍佐砂仁,开胃尤良。
     一点浅见附于先生大作之后,敬请方家指教焉。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03-12-10 14:41
标题: [原创]
医理文字写得很好,但似乎有点不全面,因为虚可以导致陷逆,实邪同样可以下陷气逆,气虚下陷为常,实邪下陷为变,虚可致实,实也可致虚。曾经看见有用枳实白术治疗胃下垂的报道,古代医案有清热导滞法治疗痢疾脱肛者。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