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贴]国宝诞生记
[打印本页]
作者:
蜀山剑客
时间:
2003-11-29 15:42
标题:
[转贴]国宝诞生记
唐朝的时候,一个小村。丁家一位老人死了,家里穷,家人请不起有学问的人写墓碑,就让十三岁的孙子来凑合。孙子找了一杆磨得快不中用的秃笔,在小石碑上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急得留了不少汗。最后终于把字写得差不多端正了。碑的正面是“丁某某之墓”,反面又加了几行字。
岁月沧桑,一千多年过去了,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某省考古队在一堆沙砾中发现了这块碑。大家眼光发亮,如获至宝。随行的电视台记者急忙现场录像。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碑抬上车,回去以后洗干净,擦得一尘不染,并垫上鲜艳的红毯子。晚上,省台发布了一条重要新闻,我省出土一件重要文物,是一块罕见石碑,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著名学者刘老鼎先生经过半个月的潜心研究,考证出这是汉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它跟古书上记载的某碑在风格、地点十分吻合,因而可确定就是那个石碑。
著名书法家周老矢不同意他的意见,他仔细研究了拓本上的不规则花纹和斑痕,并实地考察碑的全身。最后认定,其书法既有汉代帛书的韵味,又有宋代“尚意”书风的格调,功力深厚,笔法精湛,富有奇趣,是宋代书法大师蔡襄的作品。
大家争论不已,在专业刊物发表了论文好几十篇,真可谓百家争鸣。有人认为此碑是明代的,还有人认为是汉武帝手下的一位退休大臣写的,还有人认为秦朝的丞相李斯写的。年代虽有些争议,但大家公认这是一件国宝,艺术价值很高,不能低估。
某省出版社捷足先登,率先出版了彩色拓本。第一版很快销售一空,接着再印,再卖光,再印。书法界兴起了学习该碑书法风格的热潮。报刊上凡是这种风格的书法都很好发表。有个专门研究此碑的书法家还得了艺术大奖。虽然大家十分推崇这个石碑,但是到底什么时候写的还是有争论。大家开完一个学术研讨会,一起去请教他们的老师,也就是当代艺术大师蒋古庙先生。蒋先生已过百岁,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大师捋了捋胡子,面对录像机和不停闪亮的镁光灯,亲切和蔼地对大家说:“大家的论文我看了,百家争鸣,很好嘛。我谈点粗浅的看法。我觉得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此碑的艺术风格与现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的风格有惊人相似之处。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于先生早年曾参加革命,他曾经在那里战斗。他的战友死了,临时做了个碑,以寄托哀思,这也很合乎逻辑嘛。我今年一百多岁了,1939年曾经见过于先生,他也曾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因此,我断定这是于先生早年之书法。”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学者们为蒋古庙先生的超人见解所折服。蒋先生拱手致意。
两个月过去了,权威杂志《艺术考古月刊》发表了访谈录,蒋古庙先生的大幅照片、学术成就以及对石碑的认识放在了头条显眼位置。以后,蒋先生的观点便频频被引用,后来还载入了大学的教科书。
最新消息:这块国宝最近已进入了权威博物馆,以供世人观摩、欣赏。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