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打印本页]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4 18:0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24 06:53pm 第 2 次编辑]

五积散不才,愿在新年之始,招收徒弟二人,主要授课内容:
1:《伤寒论》
2:《金匮要略》
3:《温病条辨》
要求:必须是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学生也可以)
一周二次,时间一小时,授课方式:网络讲座。
五积散的义务:解答徒弟的疑问
考试内容:谈谈你对《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理解。
报名在此。
考试通过者入选。
有效期:一个月。

作者: 奥译    时间: 2004-1-24 20:3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五兄要收徒了,这是一件值的恭喜的事.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4-1-25 09:4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的创举.
但愿中医界有识人士,人人能如五积散先生一样,中医何愁不发展.
二人,似嫌少了点.
作者: jlzhhj    时间: 2004-1-25 15:4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我打算报名做个旁听生,等时间充裕了,在正式学
作者: 心无所住    时间: 2004-1-25 15:5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能教出一个就不错了,二个人不少了。
作者: 小柴胡    时间: 2004-1-25 19:2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应该支持 恭喜拉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4-1-25 19:5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孔夫子当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这就是说,学的不少,能成才,仅为百分之二.
两个,还是少了点.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1-25 20:5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caoxibai在 2004/01/25 08:53pm 第 1 次编辑]

一发吐芳菲,桃李满天下。歌者继其声,神州遍奇葩。
作者: zjc888465    时间: 2004-1-25 21:1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门槛太高,我这江湖中人可惜无缘,为什么必须中医学院毕业,如果把对桂枝汤的理解做为自己的考题那不更好。
作者: ssp007    时间: 2004-1-25 21:4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报名!!!
我为中医世家,中专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现主要从事中医的诊断治疗工作。希望五先生不弃!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6 18:2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27 08:47pm 第 1 次编辑]

五积散在这里招收徒弟:
绝对没有一点卖弄的意思!
我希望各位理解我!!!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招收中医学院的,我知道大家都知道。
作者: 寿世保元    时间: 2004-1-26 19:26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我是一中医爱好者,希望做一个旁听生,请求批准:)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6 19:3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寿世保元2004/01/26 07:26pm 发表的内容:
我是一中医爱好者,希望做一个旁听生,请求批准:)
特许:通过!

作者: 寿世保元    时间: 2004-1-26 19:4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26 07:35pm 发表的内容:
特许:通过!
谢谢老师!
作者: 五味子    时间: 2004-1-26 19:5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申请,旁听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6 20:1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味子2004/01/26 07:58pm 发表的内容:
申请,旁听
你没有旁听的理由。

作者: ssp007    时间: 2004-1-26 22:2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对了,执业医师资格为中医专业。
五先生是否可以收为徒弟?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6 23:5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具体的介绍一下你自己好吗?
好象很少看到你。
我讲课是很严格的,我要求背住的东西,必须要牢记,三次提问不合格,一定开除,每次的反应时间限定在10秒,我给你计时。
还望你三思!!!
作者: ssp007    时间: 2004-1-27 17:0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我尽力吧,一般我晚上会上网,我的机器很老,有时会死机反应很慢等,但是我想我会尽力去做的!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7 17:2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如果你是搞中西结合的,我劝你,就别学中医了,学习这行,是很枯燥的,也很单调,很辛苦。
再者,你临床也不一定开中药,其实西医搞好了,同样可以服务于大众。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04-1-27 18:0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我可以报名吗?我大学念的生物学,工作后念的是自学考试中医专业,坚定的中医爱好者,
我可以报名吗?我大学念的生物学,毕业后才知道自己其实喜欢中医,又念了自学考试中医专业,现在国外做中医。我一直都在学习,但是能得到高人指点的机会太少了。如果不够格做徒弟的话,可以先旁听吗?
谢谢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7 18:2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很抱歉,我不是高人,所以不够资格,
谢谢!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04-1-27 18:5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那就是说,我可以做您的徒弟了,谢谢!
作者: 火车侠    时间: 2004-1-27 18:54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业针灸者,必须深研《伤寒论》!”
这是五积散老师在  10年学医心得  中发表的贴子
我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由于我是自学中医针灸的,所以很想旁听五积散老师讲课,不知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在哪里,希望老师名士!多谢(详细的网址)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7 19:2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曾经沧海2004/01/27 06:52pm 发表的内容:
那就是说,我可以做您的徒弟了,谢谢!
您需要的是高人,我不是高人,谢谢!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7 19:2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火车侠2004/01/27 06:54pm 发表的内容:
“业针灸者,必须深研《伤寒论》!”
这是五积散老师在  10年学医心得  中发表的贴子
我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由于我是自学中医针灸的,所以很想旁听五积散老师讲课,不知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在哪里,希望老师名 ...
敬业精神可嘉!
准许旁听。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7 20:5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zjc8884652004/01/25 09:18pm 发表的内容:
门槛太高,我这江湖中人可惜无缘,为什么必须中医学院毕业,如果把对桂枝汤的理解做为自己的考题那不更好。
我的门槛很低。
1:和一群西医谈论什么《伤寒论》是很无聊的事情。
2:和一群中医爱好者,似乎也没有探讨的必要,毕竟爱好者不接触临床。
3:为了保证质量。学习诸如《伤寒论》这样的经典,没有一点中医基础怎么可以?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又怎么可以?

作者: 紫极先生    时间: 2004-1-27 22:54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象我这样的不是中医专科,只是师传,地下游医,只为药师一愿,苟且偷生者可以吗?
作者: ssp007    时间: 2004-1-27 22:5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对不起五先生,鄙人的意见不敢苟同,请参见论坛的“[原创]中医西医派别之争到底争出了什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有过中医的底子我也知道中医的精髓,呵呵~中医基础是博大精深的而不是“枯燥”的,还有中医是属于全世界的财富,我、我们应该积极的以正确的方式发扬它而不是象个人财物一般愿给谁就给谁(纯属个人意见,望五先生勿怪!),我却是真心诚意的想学习一些东西,我知道现在我还没有振兴国医的能力,但我有这个报复也有这个信心,“振兴国医”也是需要大家所有人的努力才会实现的呀!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7 23:3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27 11:4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ssp0072004/01/27 10:55pm 发表的内容:
对不起五先生,鄙人的意见不敢苟同,请参见论坛的“中医西医派别之争到底争出了什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有过中医的底子我也知道中医的精髓,呵呵~中医基础是博大精深的而不是“枯燥”的,还有中医是属于 ...
我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和我反不反对西医没有任何关系的,西医也是一门科学,我的妈妈就是西医。
问题的关键就是:怎么看待中西之间的关系。西医有西医的体系,中医有中医的体系,二者差异很大,我最反对的就是生拉硬套,要么就去踏踏实实的搞西医,同样也能取得成就,为什么要走到既要开西药,也要开点中药?给人的感觉好象很时髦,好象知识很多?这就是个最大的错误!这样走下去,对于业医者是个最大的错误,你的一辈子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因为你总有一个扶手,你永远也不可能独立的行走,这就是我的初衷。
我五积散脑筋一点不呆板,要想不愧对你的一生,要想踏踏实实的研究好一门学问,请从治疗感冒开始,就用纯中药,治疗不好?你只能承认你的无能。怎么办?继续看书,继续学习。
10年之后,假如你就用纯中药能治愈感冒,你在当地一定是名医!
我一人在当地要面临数千名的西医挑战,我就是要开一个纯中医的门诊部,压力当然是很大,不过,我喜欢挑战,我喜欢面对各种困难,这是我最大的性格。
我就不相信这里的百姓不认可中医?我的门诊部的定位已经确定:主要特色,医治感冒,各种类型的感冒,一个感冒患者,在西医哪里,通常药费是在100元上下,看中医,很便宜,大概在10多元就可以。
简单的为了生存开一个门诊部,绝对不是我的性格。我们原来的院长亲自到我家请我回去上班,我都没有应允。
事情就是这样,当一个中医,要先不为五斗米折腰!眼光一定要长远.....载下梧桐树,还怕招不到金凤凰?关键就是你怎么种这棵树。
没有这个气度,我劝你,最好别学中医。
为什么国外不允许搞中西结合?值得深思.....

作者: ssp007    时间: 2004-1-27 23:54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我爸爸的老师和我爸爸的爸爸曾经说过“想发财别学医”他们指的不是西医是地地道道的祖国医学,我学中医不是为了求财。我同意您以上观点,但如果治感冒我用中医实在治不好在承认我的无能时想另一种途径来解除患者的痛苦(但不是放弃使用中医学)如果因为我只用中医而耽误病情是不可原谅的,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啊!
话又说回来,我们中医要想发展也是要有物质基础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我说的是中医要正确(这是前提)、快速(中医的拯救工作迫在眉睫)、完全(中医学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中医基础,她是活的是建立在古代哲学这一庞大而系统的理论之上的)的推广开来!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8 00:0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28 00:17am 第 1 次编辑]

1:一个名医,在任何社会,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属于上层阶层,在外国尤其如此,我不相信一个仅仅因为生存而生存的门诊部,他的医术有多高:)
要是单单的为了发财,最好什么都别学,有这个想法,学什么都发不了财。
2:我几乎好几年都没有开西药了,包括感冒。
我是这么认为:一个中医,要是连感冒这样的疾患,还去开点西药,这对我是一个莫大的侮辱。虽然我早就知道,抗生素加抗组织胺药,甚者用上激素,效果立杆见影,上学的时候,我是系统的学过西医的:)再者,我的妈妈是个纯西医。
我一听我们原来医院的那个姚专家谈论这些经验,就犯困。
作者: ssp007    时间: 2004-1-28 00:16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同意!所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中医们!让那些冒着唾沫星子对中医指手画脚的西医们见鬼去吧!从自身做起,就把中医研究好就行了!呵呵~我明白了!中医的败落实际上是学中医的人自身的败落!我终于明白了!
作者: 五味子    时间: 2004-1-28 01:5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理由:热爱中医,热爱伤寒,无人指点,难窥奥旨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04-1-28 05:3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多谢五积散先生。不管怎样,我认为您是高人。
我会多学习的,从伤寒论开始向您请教。如果问题愚蠢,不可骂我。
作者: 安宁客    时间: 2004-1-28 09:0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27 11:38pm 发表的内容:
我一人在当地要面临数千名的西医挑战,我就是要开一个纯中医的门诊部,压力当然是很大,不过,我喜欢挑战,我喜欢面对各种困难,这是我最大的性格。
我就不相信这里的百姓不认可中医?我的门诊部的定位已经确定:主要特色,医治感冒,各种类型的感冒,一个感冒患者,在西医哪里,通常药费是在100元上下,看中医,很便宜,大概在10多元就可以。
开一个纯中医的门诊部,感觉不错。我不想当你的徒弟,想当你的合作者,可否?
治感冒我不知道行不行,预防感冒却有独得之秘。信否?
作者: 蜀山剑客    时间: 2004-1-28 09:2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蜀山剑客在 2004/01/28 09:31am 第 1 次编辑]
一个中医,要是连感冒这样的疾患,还去开点西药,这对我是一个莫大的侮辱。
一百个赞同!向五积散先生学习、致敬!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8 17:0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安宁客2004/01/28 09:00am 发表的内容:
开一个纯中医的门诊部,感觉不错。我不想当你的徒弟,想当你的合作者,可否?
治感冒我不知道行不行,预防感冒却有独得之秘。信否?
可以合作。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8 17:1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味子2004/01/28 01:53am 发表的内容:
无人指点,难窥奥旨
过分的强调客观。
我听说你是云南中医学院的本科生?

作者: 红花    时间: 2004-1-28 18:5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报名。
不过我不是正式院校毕业的,是在职的乡村医生,不只五先生同意吗?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8 20:54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红花2004/01/28 06:59pm 发表的内容:
报名。
不过我不是正式院校毕业的,是在职的乡村医生,不只五先生同意吗?
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可以吗?
谢谢!

作者: 安宁客    时间: 2004-1-29 09:4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如何合作。可否邀三、五志同者,议一议,搞个组织,定个目标。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29 12:1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沧海一声笑在 2004/01/29 12:53pm 第 2 次编辑]

报名。
我的志向和五兄相似。学好本领,在省城开一个诊所,让不相信中医的人看一看,让事实来说话!
我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在当地有点名望。受家中影响,在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就自己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书,自己从小就深爱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考大学时事与愿违,只考上了个西医临床专业,很想去中医专业,但又事与愿违,转系没转成!非常遗憾,因为当时中医科的主任是刘渡舟老师的徒弟(他在当地主要看肝胆病)。实习那年,一次内分泌课的主任让我跟她出门诊,一糖尿病人向她说看过中医吃过中药也不见好,她和这患者说:“中医还能治病?都是骗人的!”我当时顿感很气愤!另一个实习的MM随口附和这主任:“就是,就是”。我恨恨地盯了这MM数眼,心想:你们懂个啥!真是无知者无畏!她叫我和她出门诊,我就没理她。现在想起来很后悔,当时为什么就没和她理论一翻呢!参加工作后,我自学中医,一有空就跟医院的中医老大夫学习,去中药房抓药。我一看中医书就不想睡觉了,越看越有精神,能看到凌晨4点钟,我们医院的副院长知道后,对我另眼相看,因为她也是中医。当我和我的一个朋友(浙江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生)说要报他们学校的研究生时,他象看到怪物一样看我,说我们很多人都想学转西医,你却是西医学中医?我听了后无语……,振兴中医还待我辈啊!报了浙江中医学院的研究生,只可惜英语不好,去年没考上。今年又考了,估计还是英语不行。其实我很想考四川的中医,只是那儿要求严所以我不能报考(因为我的学历是专科)。上网见到五积兄的关于伤寒的帖子,大有启发,每一个都保留在我的邮箱里。现在我不论是对中医理论理解的深度,还是临床实践的效果都比5年制的中医本科生强(同事们的话),以至于我们科的主任都要跟我学中医:)。就先写到这吧!希望不要因为我的学历问题,而……!千万不要打消一个有着振兴中医为己任的有志青年的积极性啊!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1-29 15:4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五先生在网上开科收徒,开网络及中医教学之先河,实在是可庆可贺。今天 沧海一声笑先生撇开门户之见,一个西医大夫报名学习中医,令人耳目一新。这说明中医的光辉毕竟没有被西医强劲而浓厚的乌云所遮盖,依然能显示出它动人的魅力。几千年经久不衰的中医药文化,坚持不渝地保佑我中华民族繁衍发展,其功不可没,其情可追忆,其事业正方兴未艾。
    虽然如今的中医,在时代的炼狱中,正忍受着煎熬,享受着悲壮,但也在广大民众的拥戴中渴望着辉煌,期待着发展。当西医内分泌课的主任粗野地说:“中医还能治病?都是骗人的!”的时候,那知道她旗下的大夫正追求着客观存在的真实和对民族传统的忠诚。
     中医之星,依然闪烁,千秋万代,依然闪烁。
   
作者: 五味子    时间: 2004-1-29 17:1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味子在 2004/01/28 01:53am 发表的内容:
无人指点,难窥奥旨


过分的强调客观。

客观如此(中药系的),加上“先天不足”(功底不够)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9 17:3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味子2004/01/29 05:12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五味子在 2004/01/28 01:53am 发表的内容:
无人指点,难窥奥旨

...
既然如此,最好别当医生,做中药的前途要比搞临床光明多了。
而且很实际。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9 17:3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沧海一声笑2004/01/29 12:11pm 发表的内容:
报名。
我的志向和五兄相似。学好本领,在省城开一个诊所,让不相信中医的人看一看,让事实来说话!
我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在当地有点名望。受家中影响,在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就自己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书,自己从 ...
仔细看过。

作者: 五味子    时间: 2004-1-29 17:4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似也合理,思考中~~~~~~~~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29 20:0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29 05:39pm 发表的内容:
仔细看过。
看来希望渺茫~啊

作者: 罗汉果    时间: 2004-1-29 23:3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虽然没有这个缘分和福分,但还要恭喜一下!羡慕一下!
作者: 銀花    时间: 2004-1-30 04:1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我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 , 在一家門診內當個小醫生 , 時有用方用葯的 , 不知能否做
個旁聽生....多謝
作者: 安宁客    时间: 2004-1-30 08:0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五积散不必用三个图作签名,那不过是电脑合成的,且用小猫上网者会觉吃力。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1-30 09:0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安宁客2004/01/30 08:05am 发表的内容:
五积散不必用三个图作签名,那不过是电脑合成的,且用小猫上网者会觉吃力。
    这个意见,我有同感。五先生非常富有个性,但用三个图作签名,占用空间太大,且给网友浏览带来不便。希望五先生从善如流,适当予以更改。不胜感谢。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0 15:1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沧海一声笑2004/01/29 08:00pm 发表的内容:
看来希望渺茫~啊
看到。

作者: 安宁客    时间: 2004-1-30 15:4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从毛泽东送给儿子武侠小说看伟人的教育胸襟
? 来源:[ 新华网 ]?
  电视剧《延安颂》说到毛泽东给儿子写信寄书的事。确实,在延安时毛泽东曾两次寄书给正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1941年1月寄出第二批书时,他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少年集团,泛指和岸英、岸青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
  这是一批什么书呢?毛泽东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写道:“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峨嵋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
  细看这份书单,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历史教程》,大概都是当时的中国教科书,可用来补充岸英他们只读苏联教科书的不足。《大众哲学》是书单中唯一的一本政治类书,毛泽东对艾思奇的这本著作曾反复读过,并和作者当面讨论过,认为写得通俗易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这些都在意料之中。
  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在这份书单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毛泽东自己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读这些书。这里的《三国志》恐怕不是陈寿写的记传体史著,而是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1950年中华书局还曾以《三国志》为名出版。《精忠岳传》即清人钱彩编著的《说岳全传》。“洪秀全”即清末黄小配写的《洪秀全演义》,章太炎写有序。《清史演义》,当时流行有三种:陆士锷《清史演义》、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毛泽东寄出的,很可能是蔡东藩的。1936年毛泽东致电在西安的李克农:“请购整套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演义)。”就是指蔡东藩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子不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袁枚写的笔记小说,正编二十四卷,续编十卷,都是怪异的民间故事,包括神狐鬼怪、三教九流,长则数千字,短则几十字,如《四耳猫》一则仅两句:“四川简州,猫皆四耳。有从简州来者,亲为余言。”书名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何典》是清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英语方言写的讽刺滑稽小说,通篇描绘了阴曹地府里的形形色色的鬼。刘半农于1926年获得四十七年前的印本后,标点刊印,一年之内居然印发了两版。鲁迅对《何典》也非常感兴趣,曾感叹“访而不得”,故刘半农请他写序时,竟在1926年5月25日一天内写了《题记》和《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两篇文字,并向日本友人增田涉推荐,被收入日本编印的《世界幽默全集》。
  毛泽东向儿子推荐《子不语》、《何典》这两种带有“野狐禅”味道的书,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岸英他们毕竟还是中学生嘛。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毛泽东居然寄出了好几部武侠小说。《小五义》、《续小五义》讲的是“七侠五义”后代的故事。《峨嵋剑侠传》类似著名武侠作家还珠楼主写的《蜀山剑侠传》。《侠义江湖》不知是否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或《侠义英雄传》?现在风行的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新派武侠,均源于这些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历来遭到正统派人士的贬斥,却在民间广泛流布,迟至近年才引起学界的重视。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设辟过“武侠小说漫谈”专栏,学者陈平原著有《千年文人侠客梦》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开设过“新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讲坛。确实,青少年读一些武侠小说,有利于开发思维能力。试看那些剑侠,上天入地,修身寻道,仗义除恶,既是江湖社会的折射,又突破了时空界限和人力界限,跟西方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超人”、“魔幻”形象异曲同工,极具幻想力。而思维幻想力是思维创造力的基础。剑侠使出种种剑光斗武,或紫金色,或青白色,岂不就是激光武器?那些邪恶的剑侠,往往采集毒物用作武器,岂非就是细菌化学武器?
  武侠小说和《岳传》、《三国》、《水浒》、《洪秀全》、《薛刚反唐》等历史小说,是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前者多用浪漫笔法,后者多用写实笔法。浪漫的尚武,现实的英雄,构成了这些书的文化主调。而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正恰是充满浪漫气息和英雄气概的。反观时下为提高学生素质而推出的种种必读书目,谁会选入《子不语》、《何典》、《小五义》、《峨嵋剑侠传》、《薛刚反唐》等?这是胸襟所使然!
  《兰花梦奇传》,笔者查过一些资料,未见著录,望有识者补正。(张铁民)········
作者: 红花    时间: 2004-1-30 18:5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报名!!!
我是农村工作的乡村医师,想系统的学习中医知识。不知五先生同意吗?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01:0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31 02:03am 第 4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沧海一声笑2004/01/29 12:11pm 发表的内容:
报名。
我的志向和五兄相似。学好本领,在省城开一个诊所,让不相信中医的人看一看,让事实来说话!
我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在当地有点名望。受家中影响,在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就自己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书,自己从 ...
和先生探讨一个问题:
在北京的长安街行驶着这样一辆公共汽车,图中黑色的部分代表车窗,黄色的代表轮胎,红色的代表车身,蓝色的代表车顶。
问题是:请判断它的行驶方向,并说明道理。谢谢!
大图如下: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01:0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31 02:04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31 01:00am 发表的内容:
和先生探讨一个问题:
在北京的长安街上行驶着这样一辆公共汽车,图中黑色的部分代表车窗,黄色的代表轮胎,红色的代表车身,蓝色的代表车顶,本图为侧面图。
问题是:请判断它的行驶方向。谢谢!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31 13:3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沧海一声笑在 2004/01/31 01:46pm 第 1 次编辑]

我觉得五兄有这样的担忧:先学西医,易使人的思维程序化,僵化;从而形象思维差,学不好中医。对于这点,我想你是多滤了,我从初三开始学周易,主要是学其中的预测。为了验证预测的结果对不对,一整天坐在院子里记录天气的变化。大学时候结识了本地一很厉害的人,向其学习六爻,梅花等,他对我很是赏识:),是不是有点自夸啊?呵呵。现在由于某种缘由放弃了对周易的研究,他很是惋惜。似想,若是形象思维不行的人,怎么能学进周易去呢?我说以上这话,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或许是为了怕我说不对你的题,而找的借口:)。
我认为这古怪的汽车是向右行驶的,即向有红字的方向走的。不知对否?还望赐教!
句句实话,若是有人不信,可去www.yiwenhua.com(易文化)网站问鼎升,这网即是他开办的。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14:1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1:周易是周易,医是医,二者只是有联系,不能完全等同,我在大学的时候,是我们学院周易研究学会的会员,差点掉进两个圈里:一是周易,二是围棋。幸亏我意识的早,腿抽的快:)因为我不可能成为玄学家,我也不可能成为职业棋手,因为我的职业是医生,其余的都是爱好,等你系统的学习中医后,你就知道我说的话是对的了。
2:为什么向右行驶?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31 14:36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呵呵,你是认为我没系统的学过吗?我把中基,诊断,中药,方剂,中内,都曾经抄过一遍,试问:哪个所谓系统的学过中医的5年制学生这样认真过?
什么是系统?我有点不明白?如果说系统的概念就是在学校里的板凳上坐了几年听一听老师讲课的的话,古人先从黄帝内经伤寒学起是不就不算系统了?
我不会说理由,好象是感觉吧?
另:这画是不是你儿子画的?正好拿来考我?呵呵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15:3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是我上学时,老师出给我们的一个考题,我在画图板上画完,可是发不上来,就找了这么一个大概的图,虽然图难看点,意思是到位了,不是戏言。
你不用回答了,答案是向左行驶。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31 15:4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既然无缘,那就算了。
不过说实话,这副图怎么也能说的。
作者: 安宁客    时间: 2004-1-31 15:56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车没走,轮子下塞着石头呢。
作者: 摩尼珠    时间: 2004-1-31 16:0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老五的跟屁虫不少啊,哈哈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16:16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31 04:19pm 第 1 次编辑]

我说向左行驶,是一定有道理的,它绝对不会向右行驶。
1:别的你都看到了,唯独你没有看到公共汽车的车门。
2:在中国的道路上,它一定向左行驶(欧洲国家正好相反)
3:如果你还不信,请出门观察公共汽车。
读《伤寒论》者,要学会于无字处读伤寒,此题的无字处正是没有车门,这反映了一个人的推理性和洞察事务的能力,答不对没有关系,最关键的是你不要轻易的否定这道题,我为了找这张图片,昨晚搜索了2个小时(看发表时间),结果在你眼里,就很轻易的否定了。
你能轻易的否定这道题,同样,你也可以轻易的否定你不能理解的历史上著名医家的观点,如果你是真想学好中医,此题为戒。
我很遗憾,先生。
谢谢你的回答。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31 16:4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沧海一声笑在 2004/01/31 04:49pm 第 1 次编辑]

很是抱歉,心急了点,对于向你学习的这件事情。
看来你是有先入为主的念头在考虑是否教我的,这念头便是:他以前是学西的,转学中肯定思维受到了西医的影响。于是先在这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找证据。如果我说我是某某中医院毕业的,你还会这样吗?不公平啊。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以诚待人,所以我如实说了我的个人情况,没有说是某中医院校毕业的,虽然我知道这样说一定会加大向你学习的难度。
如果说注意车门的话,那司机的车门呢?他总不能也从乘客的车门下吧?司机的也总不能光有车门没车窗吧?
但如果说凭此题就能说明一个人适合不适合学中医话,是不成立的。“你能轻易的否定这道题,同样,你也可以轻易的否定你不能理解的历史上著名医家的观点”这点绝对是说错了的。小举一例,很多的大家都否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的时候,我经过考察,非常赞同这论点。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16:5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你观察过公共汽车吗?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31 16:5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观察过,我见司机那边的车门也有窗户的。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17:0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31 05:1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沧海一声笑2004/01/31 04:57pm 发表的内容:
观察过,我见司机那边的车门也有窗户的。
西医的思维就是这样:微观世界
中医的思维是这样:宏观世界。
这是一道世界上很著名的看图题。
我不能不承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可能是我错了。
我并非想难为你。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4-1-31 17:3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不幸被我言中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多么可怕啊。如果大家都这样的话,中医该如何发展?自己就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宏扬祖国医学从何谈起?
如果说这道题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考虑乘客的上下门的话,那么司机的门就不是个疑点了吗?“读《伤寒论》者,要学会于无字处读伤寒,此题的无字处正是没有车门”那我能不能说此题的无字处正是司机的门呢?你说我的思维是微观的,那我能不能说你考虑问题不周全呢?学习伤寒不能芒从历代医家的注释,应敢于提出问题,找出问题。
不管这道题多么有名,从我看来,这题有问题。学中医何尝不是这道理?不能说某某人水平如何如何高,就不允许我们提出疑问了。
呵呵,……这道题我见过的。
作者: haocai    时间: 2004-1-31 18:04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一天不上就有了这么多个回合了。
我判断向左,理由也是车门。公汽乘客的车门有两个,而我们看到的车窗是连续的,所以应该不是乘客上下的一边,因此是向左开的。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19:1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31 07:1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沧海一声笑2004/01/31 05:33pm 发表的内容:
不幸被我言中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多么可怕啊。如果大家都这样的话,中医该如何发展?自己就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宏扬祖国医学从何谈起?
如果说这道题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考虑乘客的上下门的话,那么司机的门就不 ...
提问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看问题。
如果我是你,我一定回答:不知道。
主观上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客观上对一个问题盲目的认识,比如小孩吃过冰糖,吃过白糖......于是很容易认为:凡是白色透明颗粒状可以吃的,就一定是甜的,于是妈妈就给他盐让他吃。
你是西医出生,学习中医最要克服这个问题,如果你能从我上面这道题学到些什么,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我不喜欢吹捧,我喜欢客观的事实求是的看问题,不然我不会给你出这道题,到现在为止,只为你一人出过题。
我相信,我的徒弟我代他半年,他一定会从我身上学到某些学习中医的方法,我学习中医10年来通过走了不少的弯路所得出现在的学习方法,不敢说全对,至少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借鉴,比如学习伤寒从哪里着手,就能直接上道,学习温病主要从何处着手,看古书也是如此,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各个医家都有长处,如何发现他的长处,并且仔细体会,这也是最重要的。
还要知道,在学习的问题上,面子一钱不值。
你可能还记得我说过这么一句话:这里谁如果能授我一招中医知识,我五积散当场拜他为师。
我们的缘分真的很浅,只是擦肩而过。
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作者: 牛道士    时间: 2004-1-31 21:0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31 07:11pm 发表的内容:
这里谁如果能授我一招中医知识,我五积散当场拜他为师。
如果你所说不虚,你应该至少有一位老师.
可是好象你骄傲的宣称过:你没有任何师承!难道你的中医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的?
鄙视你,无耻的[五积散]

作者: 钟老鸭    时间: 2004-1-31 21:4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钟老鸭在 2004/01/31 09:4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牛道士2004/01/31 09:08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你所说不虚,你应该至少有一位老师.
可是好象你骄傲的宣称过:你没有任何师承!难道你的中医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的?
鄙视你,无耻的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1 21:48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1/31 09:4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牛道士2004/01/31 09:08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你所说不虚,你应该至少有一位老师.
可是好象你骄傲的宣称过:你没有任何师承!难道你的中医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的?
鄙视你,无耻的
这里的师承表示师傅,我没有师傅。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我的祖上只是留给我成箱的医书。

作者: 真武汤    时间: 2004-1-31 21:5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牛道士?
作者: 坎离卦    时间: 2004-2-2 15:0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节后今天刚上网,看到此贴后赶紧去搜索招徒的贴,但我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那就是资历。我不具备这种资历,但我拥有具备这种资历的人所不具有的优势,那就是下面与五兄有过的简单交流。(在以前的贴中)
谢谢五兄的鼓励!
我自认为我成功的机会比别人大,因为我热爱她、崇拜她,更主要的是我不需要她作为我谋生的工具。

我毕业于计算机软件专业,从商已有几年,这辈子已没有衣食住之忧。从半年前我迷恋上传统文化以来,接触到许多传统的东西,虽只是些皮毛,但也深深感受到了其博大精深,改变了我的认识观、科学观和文化观,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热爱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国家,我甚至强烈地认为我生为中国人是幸运的。但在同时,残酷的现实也是让人揪心的,西化的思想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甚至在珠峰),主流文化已不是自己的文化,主流科学就更不是自己的科学。于是我想退休了,从现实中退出来,认认真真学习一下世界上唯一连绵五千年的文化,我们自己的文化。
而中医最能体现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她能直接地、最具说服力的发挥我们文化的作用。所以我决定先从学习中医开始。欣闻五兄授业,更是欣喜若狂,如果五兄觉得我资质尚浅,能否收我为旁听,我将感激不尽!谢谢!
作者: 日出江花    时间: 2004-2-3 14:16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无论怎么学伤寒论,都比不上张仲景,更谈不上超越了——如此连二千年前一古人都不如!如果老五真想收徒,不妨教授一些自己的东东,呵呵,否则只是在替老张收徒!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3 14:3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日出江花2004/02/03 02:16pm 发表的内容:
无论怎么学伤寒论,都比不上张仲景,更谈不上超越了——如此连二千年前一古人都不如!如果老五真想收徒,不妨教授一些自己的东东,呵呵,否则只是在替老张收徒!
我没有什么东西,我的所谓的“东西”都来源于《伤寒论》
如果抱着想学习什么秘方之类的东西,那在我这里任何东西都学不到。
至于有什么秘方,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抵挡汤(丸)治疗乙肝效果就很不错。治疗各类虚劳症候,桂枝汤就是秘方。大陷胸丸治疗某些类型的高血压和颈椎病,效果叶不错。问题的关键是你会不会用:)
就是给你一架飞机,你不会开,还不如你去骑自行车。
西医是最关注经验方,特效方的。

作者: 空谷足音    时间: 2004-2-3 21:2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五先生说到:抵挡汤(丸)治疗乙肝效果就很不错。大家都知道临床医疗最讲究的是疗效。你能不吝传授一些你用上方治疗乙肝的经验吗?真诚的期望能得到你的指教!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3 23:1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空谷足音2004/02/03 09:21pm 发表的内容:
五先生说到:抵挡汤(丸)治疗乙肝效果就很不错。大家都知道临床医疗最讲究的是疗效。你能不吝传授一些你用上方治疗乙肝的经验吗?真诚的期望能得到你的指教!
谈不上什么经验,最多也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凑巧而已。
要说经验也有一点:多读仲景书。
抵挡汤(丸)的条文下说的很清楚的。

作者: 玄隐子    时间: 2004-2-5 23:3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味苦甘,平) 大黄三两(酒浸,味苦寒)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味苦寒) 虻虫二十五个(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右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作者: 玄隐子    时间: 2004-2-5 23:36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有是证,用是方,有是机,用是方。
然否?
作者: 牛山活套    时间: 2004-2-6 12:2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牛山活套在 2004/02/06 03:52pm 第 1 次编辑]

五积散就吹行,真本事可不一定有,哈哈哈哈......

作者: lhyyhl    时间: 2004-2-6 12:5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春节有点忙 才看到
现在报名
我是自考的大专 毕业后自己开了个小诊所
最想学的是先生学习的方法 思维
一样都是中药 有的人用了很有效果
有的人一点作用也没有  关键是用什么 怎么用 这个是最想跟先生学的
很想学点东西 以前学的都是应付考试的东西
现在很想学学真正能治疗疾病的东西~   
希望能有这个机会 ~


作者: 三教小虫    时间: 2004-2-6 13:14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我报名。
    我还符合初步条件,我热爱中医。我今年才毕业,在中医院校教学(这学期就有课,惭愧极了,如能得先生之教,我将能更好地避免误人子弟),暂时还没有出诊机会,间或给熟人开开方。以后肯定有机会出门诊。
    我很早就想拜先生为师了。但自知太笨,头脑反应慢,没敢冒昧打扰。看了先生汽车图的考题我有点动摇了,但看到后来,说“不知道”也可以,我就决定报名了。
    我对桂枝汤的理解是它能调和阴阳,能很好地调节肌表的气血,原文的服法很重要。具体的药味之间如何作用我还没有体会,再说就是人云亦云的那些话了。古人说“外证得之解表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我觉得说得特别有好,但具体的落实就不清楚了。
    先说这些吧,因忽然又有事,我要出门几天,我会在2月15日之前把个人简介和考题的正式答案交给先生。
                                               敬 礼!
作者: happy    时间: 2004-2-6 14:3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桂枝是嫩枝,是木。所以,是入少阳经。桂枝补,性善降,所以,补少阳。降少阳经气。桂枝汤,补,和,降。
作者: 三教小虫    时间: 2004-2-6 16:3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happy2004/02/06 02:35pm 发表的内容:
桂枝是嫩枝,是木。所以,是入少阳经。桂枝补,性善降,所以,补少阳。降少阳经气。桂枝汤,补,和,降。
请问先生:“桂枝是嫩枝,是木。”原文用桂枝都要“去皮”,是怎么回事?是把嫩枝的外皮剥掉,用里面的小木棒吗?
作者: happy    时间: 2004-2-6 17:05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三教小虫2004/02/06 04:37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先生:“桂枝是嫩枝,是木。”原文用桂枝都要“去皮”,是怎么回事?是把嫩枝的外皮剥掉,用里面的小木棒吗?
谁说小木棒了?以文害义,,停职反省一年。
去最外层的粗皮,也就是表皮层,真皮层能去掉吗???最有用的就是真皮层。拿根树枝看看,:):):):):):):):):):):)^_^
想一想,桂枝汤要入哪一层啊???
为啥去皮,因为桂枝汤治的不是最外一层。
你还是跟我学吧,我看,,,,,,,,够呛


作者: 三教小虫    时间: 2004-2-6 17:47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TO: happy 老师:
在下稍解您所指的五行之意。我原来只是怀疑原文中的桂枝是今之肉桂,因为觉得小嫩枝没法“去皮”。我小时常上山,大小干嫩的树枝都见过,嫩枝的最外层也不粗,那就是去掉最外层角质、稍透明的薄膜样的东西,对吧?这对于小干枝可真不是易事。
   今得先生一喝,小虫有豁然之感,甚幸!多谢!!早未识先生,甚憾!
   我是真心想跟您学呀!我不怕师父多。先看看 五先生允不允许吧,因为我先报名了,我一直弄不准 五先生说的“方式与方法”,非常想学学。如小虫足够幸运的话,等五先生教我出徒之后您再教我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6 23:01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玄隐子2004/02/05 11:33pm 发表的内容: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 虻虫三 ...
如果没有上面所说的这些症状,可否用抵挡汤(丸)?
学伤寒前,人是人,病是病
学伤寒时,人是病,病是人
学伤寒后,人是人,病是病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6 23:02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lhyyhl2004/02/06 12:57pm 发表的内容:
春节有点忙 才看到
现在报名
我是自考的大专 毕业后自己开了个小诊所
最想学的是先生学习的方法 思维
...
知道。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6 23:0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三教小虫2004/02/06 01:14pm 发表的内容:
我报名。
    我还符合初步条件,我热爱中医。我今年才毕业,在中医院校教学(这学期就有课,惭愧极了,如能得先生之教,我将能更好地避免误人子弟),暂时还没有出诊机会,间或给熟人开开方。以后肯定有机会出 ...
阅!

作者: 三教小虫    时间: 2004-2-7 12:5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24 06:09pm 发表的内容:
考试内容:谈谈你对《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理解。
    我对《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fu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阳主开,今太阳中风,开机不利,机体之自愈调节功能便欲令阳气外浮、驱散风寒以开之。阳气外浮是气行津、津载气,故令作汗乃得开。阳外浮与邪争则“热自发”。
    阴弱,是阳帅津外浮而出(自汗),则在内的阴(津)自然就属偏弱了。故“阳浮”与“阴弱”在本条中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是互辞。阳浮且汗得出(体质如此,所谓表虚者),汗出即是阴弱,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其实是汗出者阴自弱,这好象还是个文法上的问题。直言之应是“阳浮而阴弱,即发热汗出”。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说的就是这意思,是这一条的简说。恶风寒是卫阳失煦,鼻鸣干呕是气外浮之证。治之应使阳得开而阴不弱,阴平阳秘得复,开合枢便正常工作了。故用桂姜助阳,芍草扶阴,大枣和之,更须啜粥,补阴助阳。禁各种扰阳碍阴之食。
    此证自汗出为病,待药汗出方可解,说明并非是有形之“病邪”居于表,得汗出“散”之即得,其要应是恢复“阴平阳秘”。
                            如 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这都是荣卫不和。用桂枝汤调和之,要以不更伤荣卫为前提,所以要“先其时发汗”。这个发汗,还只是个应机的手段——用和法取汗,意在调和。决不此时“汗法”能“和”,当然就不能用麻黄、荆防之类,轻用也不行。故知桂枝汤之作用是:调和阴阳。治太阳中风时需得微汗,乃是对中风之开机不利而言。若治其他阴阳不和之证,未必亦需得汗,桂枝类方多是不需出汗的,但都是要平调阴阳。
    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是说阳欲浮而不得开时,汗不出、阴不弱,故不可与桂枝汤。当用麻黄汤取微汗一时许,太阳开机得复即愈。若麻黄汤发汗太过了,弄出“阳浮而阴弱”来,还得再用桂枝汤来补救。若情况复杂,亦多在桂枝类方内求之。
    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是吐利后“阴弱”了。这个身痛应该是肌肉、肌肤痛,是不荣则痛。桂枝汤可濡养调和肌表气血,故能“小和之”。若是其人素虚,见脉沉迟细弱之类,应可径用桂枝新加汤法“大和之”。
    故所谓“有汗用桂枝(汤),无汗用麻黄(汤)”大概其实质是“阴弱”用桂枝汤,“阴不弱”用麻黄汤——在“阳浮”,开机不利的前提下。
    所以,桂枝汤是治“阳浮而阴弱”的。有一位前辈说《伤寒论》文法中,凡“而”字之后的,都是重要着眼点,在这里也应该成立。阳浮而阴不弱,则不能用桂枝汤。
    桂枝汤的配伍组成(方解)我还理解不上来。我觉得 happy 先生说桂枝有理。白芍一直不知道怎么理解。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2-7 19:03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下面引用由三教小虫2004/02/06 04:37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先生:“桂枝是嫩枝,是木。”原文用桂枝都要“去皮”,是怎么回事?是把嫩枝的外皮剥掉,用里面的小木棒吗?
违反“够级”原则,越位接排,抱歉!不过,我想说一点儿自己的看法,未必成熟,只是讨论:
(《伤寒论》)原文用桂枝(都)要“去皮”,我的理解也是“把嫩枝的外皮剥掉,用里面的小木棒”,所以区别于“肉桂/桂皮”之不汗出者。
愿意听听五积散先生的看法,可好?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2-7 19:1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名医曰:生南海。
案说文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广数寸,味辛,白花,丛生山峰,冬夏常青,间无杂木;尔雅云:梫,木桂;郭璞云: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攸按:桂心的“心”有“中”义;牡桂的“牡”像阴器,三教小虫的意见,值得考虑。)
菌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生山谷。
名医曰:生交址桂林岩崖间,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
案楚词云:杂申椒与菌桂兮;王逸云: 桂皆香木;列仙传云:范蠡好服桂。
(攸按:菌桂则是桂皮、肉桂,“无骨,正圆如竹”者与?)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8 13:2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2/08 02:0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三教小虫2004/02/07 12:50pm 发表的内容:
我对《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
这样解释桂枝汤,问题还是很多,具体补充如下数点:
1:桂枝汤不是发汗剂。
2:桂枝汤是养阳明之剂,麻黄汤是用阳明之剂。
3:桂枝汤所发之汗,与麻黄汤所发之汗则完全不同。
具体细节,讲座当中,再深谈。
拜师能否通过,短信我已经给你发了,查收就是了。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8 13:50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4/02/08 01:5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黄岐建中汤2004/02/07 07:03pm 发表的内容:
违反“够级”原则,越位接排,抱歉!不过,我想说一点儿自己的看法,未必成熟,只是讨论:
(《伤寒论》)原文用桂枝(都)要“去皮”,我的理解也是“把嫩枝的外皮剥掉,用里面的小木棒”,所以区别于“肉桂/桂 ...

在成都期间,我见到有这样的桂枝出售:机器破碎后的大颗粒,我仔细闻过这样的桂枝饮片,要比没有破碎后的饮片“辛香”很多,确实有桂花那种气味。
就临床而言,去皮的桂枝汤侧重于表之里,不去皮的侧重于表之表,这种破碎后的桂枝侧重于半表半里。这只是一种纯理论上的观点。
但就实际运用而言,三者差异似乎不大。如欲侧重于治里,不妨可以选用这种破碎后的桂枝饮片(得气全),比如运用桂枝汤治疗虚性腹泻,还有桂枝甘草汤之类的方剂。
再者,如果桂枝汤久煎,其表的作用自然会转入里。
就我临床用药而言,我只是用过不去皮的桂枝,和破碎后的大颗粒状的桂枝。

作者: 日出江花    时间: 2004-2-8 13:59
标题: 五积散招收徒弟
桂枝汤发汗不发汗,在于病人的病症和体质!外有寒症(不论外感还是内伤)必定发汗,若无,不一定也!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