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民间常用外治法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茶余饭后    时间: 2005-12-2 21:13
标题: 民间常用外治法简介
LBSALE[500]LBSALE
    民间用外治法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有方法简便、费用经济、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的特点,为群众所乐于接受。以下介绍一下民间常用的外治疗法。
    1、敷法:将鲜药捣烂,或将干药研成细末,加以水类,或醋、蜜、香油、茶油、猪油、鸡蛋等调和,
直接敷于患部或穴位,间隔一定的时间换药一次。本法有止痛消炎、止血等作用。
    2、熨法:将药物炒热后,用布包裹,熨摩肌表一定的部位,并移动,能收到祛风、散寒、止痛、活络等效用。本法可以治疗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症,使用时须注意勿烫伤皮肤。
   3、熏蒸法: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或煎煮沸腾后产生的蒸气来熏蒸肌肤以起到解毒、止痒、止痛、活血化瘀、消肿、透疹等作用,本法适用于皮肤癣疮、风湿痹痛、小儿麻疹不透等疾病。
    4、洗浸法:将草药煎成药汤,过滤后倒入盆内,用以洗浴、浸泡全身或局部,以达到解毒、杀虫、消肿、止痒的作用。
   5、涂刷法: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酒、醋、蜜、鸡蛋清等,调成稀糊状,直接涂于患部,一日数次,以达到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一般用本法时将患部暴露。
    6、含法:将药物制成丸或生草药,先含在口里,然后徐徐咽下,适用于口腔、咽喉的疾病,日数次。
  7、漱法:将草药煎成水剂,先含在口中,漱涤后吐去,轻者一日3~4次,重者5~6次,用于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用时须注意汤药不能太热,以免烫伤口腔。
    8、滴点法:将药物制成药水或研成极细粉末,滴入或点入眼、耳、鼻等窍道中,以起到清热、去翳、消炎、止痛等作用。
  9、贴法:是将药贴在皮肤上,利用它所含的各种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或者将药粉撒在膏药中心,贴于局部,或将药粉调成饼,贴于局部,以起到祛风化湿、活血化瘀、止痛、去腐生肌等作用。  
    10、吹法: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取少许用喷药器吹入病人的咽喉、口腔、耳中,每日3~4次,以起到消炎、止痛、通窍、开噤等作用。
    11一、吸法:是将药物研成粉末,由病人自己吸入鼻腔内或吸入某些药物的烟或蒸汽,以起到消炎,通窍、止呃逆等作用。
    12、扑粉法:是将药物研成细末,扑在人体上或患外;以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收敛、止汗等作用。
    13、罨法;罨是掩覆的意思。一般可分为冷罨法和热罨法两种。冷罨法是用毛巾浸冷水或药水中,取出拧干,罨贴局部。如鼻出血时,则菴在前额上,毛巾一热立即更换,至血止为止。热菴法是以毛巾浸在热水或药汤中,略绞去汁,掩覆于疼痛处,以起到止血、消炎、定痛、活络等作用。
    14、发泡法:是把能刺激皮肤药物捣烂或研未,敷贴在皮肤,使之发泡,以起到消炎止痛、祛除病邪的作用;但发泡药不能误入眼内或粘膜,以免受到损害。
    15、热烘法:是在患部放药末或药膏后,再加火烘或隔布火烫。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病。
    16、塞法:是将药捣烂或研末,用纱布包裹扎紧,或将药粉制成各种剂型塞于耳、鼻、阴道、肛门等处,以起到消炎、止痛、杀虫、通便等作用。
作者: 山野居士    时间: 2005-12-2 21:15
标题: 民间常用外治法简介
好贴!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