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下)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qilun    时间: 2006-1-24 08:26
标题: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下)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1/24 09:40pm 第 3 次编辑]

千古一“脉”
不论从传统或近代和现代的角度研究中华医学,如果背弃了“脉”,那才是真正的离经叛道!                  
                                                 ------题记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mail: yuan_mat@yahoo.com.cn
(续前)
6 反思古代典籍对“脉”及“经脉”的阐释
在经络被许多人谓之“千古之谜”的同时,在人们利用现代科技苦苦探索经络本质的同时,奇怪的是人们却也很容易应用经络知识诊治着各种疾病。这种矛盾的局面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笔者认为经络本质研究完全可以从反思古人关于经络的诸多记载中受到启迪。其中,特别是关于脉、经脉、经络概念的演化,及与现代血管和交感性 (内脏性)神经的关系等问题的剖析,就有助于若干疑团的揭示。
对于我国传统医学的诸多显赫成就,以及大量典籍中的明确论述,可见经脉络脉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谜,而是充分认识了的和广泛应用了的一种人体结构!
在古代医家心目中,经络是看得见(如“以竹廷导其脉,知所始终”),摸得着(如“十二经皆有动脉”),有一定分布规律(如“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还可以用于指导针灸治病(如“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等等。所以许多专家都不赞成把经络研究复杂化的思路。
在古代医籍的大量记述中,除了脉被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血管之外,还可以使我们看到现代神经概念的许多方面。这也可能是古人先认识脉再到经脉和络脉的内在深化原因。笔者认为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神经概念,特别是交感性神经的概念,除了古代所提出的“系”“细筋”外,还应在医籍中的“经”“络”,以及与此相关的“气”“卫”“髓”“脑”等的诸多含义中去寻找。
例如《针灸甲乙经》中说,“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这里把经与络明确分开,并且又都与治疗身痛相关。按照现代的理解,感受痛觉应与神经系统相关,因此经与络也与神经有关。在与现代神经功能相关的古代概念中还有“气”。例如穴位是“脉气所发”之处,经络为“血气之道路”,“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等等。
再有,古代关于营气和卫气的论述更为中肯和精彩。《灵枢》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素问》还指出:卫气“不能入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卫”这种物质的论述,使我们更可能联系到分布在血管壁上和壁外的,甚至还分布到胸腹内脏的交感性神经在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如是,则不难理解古籍中其他的深入论述,如:“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难经》)等等,则是交感性神经独到的功能,绝不是用躯体性神经能阐释的。这些深刻含义不知经络学术界注意到了没有?
另外,我国古代医家还认识到了经络系统还与头和脑有密切联系,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发现经络有神经作用,或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系的明证。例如《针灸大成》总结说:“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脉之皆归于头。”《素问》指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有描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等。可见头和脑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与五官及全身有了沟通,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机体的诸多属于神经系统,其中显然也包括了交感神经系统及其脑中枢--具有血管-神经复合结构的下丘脑的功能。古代还有“头者精神之府”(《周礼》),“气出于脑,即事先心如回”(《素问》),“或以脑为脏”(《素问》)等说法,也反映了头或脑的基本功能是被认识到了的。这些早期论述能如此实际、准确和系统,在世界医学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了。
7 “千古一‘脉’”所蕴涵的学术基础和临床价值
如前《黄帝内经》的发展思路,以及现代探讨的大量结果,特别是笔者提出的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强调以“脉”为中心的观点,不仅体现了中国医学特色之所在,而且其中所蕴涵的学术基础和临床价值越发佐证了它的正确性和包容性。现结合其它假说一并分析之。
    例如,经络研究的众多资料已经否定了经络是一个单独独立的系统,所谓的“凤汉管”是不存在的;但绝大多数资料都肯定了经脉与脉管系统(包括血管和淋巴管,主要是前者)相关,也与周围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这两种结构的统一或有机结合,只能是脉管及其壁上和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和传出纤维)复合结构!如若以躯体性神经观点来解释,显然不符合古代论述“十二经皆有动脉”、“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内外相贯,如环无端”等。上述复合结构有利于认识气功中的“大周天” 、“小周天”,及特异功能中的“真气” 、“外气”等等。另外,上述复合结构也具有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特性、神经节段特征和与中枢及内脏相联系的重要属性。例如,现代研究已明确体表与内脏存在着两种神经联系:一是体表的躯体性神经与内脏的交感性神经的非特异性联系,二是体表的外周血管的交感性神经与内脏的交感性神经的特异性联系。尤其是后者近年已在脊髓超微水平发现了它们的突触联系,由此可进一步指示这种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虽然两种神经在针灸刺激及调节效应中都有重要作用,但结合到我国古代文献及当代经络现象的研究,外周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更符合经络那种“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的特异性联系。
深入的研究还表明,交感性神经在神经系统的进化方面是比较古老和初级的。它在环节动物(如蚯蚓)时期形成链状神经。这不仅使其可能具有更初级的网状神经和梯形神经的许多生物特性,而且即使在神经系统发达的人类,也仍保留了交感神经链这种特殊而重要的结构。如是,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作为经络的物质基础,使其一方面具有了许多较低级的整调作用,如自主性、多样性、广泛性、反射性和非特异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了许多比较高级的整调作用,如节段特异性(或准确性)、神经-体液统一性、以及皮层可感性、语言诱导性和意识控制性等。上述复合结构的这些“承前启后”的特性,可以更多地和更合理地阐释各种各样的经络现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表明的经络的神经本质,完全符合大多数学说中对神经系统的认识。例如神经的传导属于生物电的传导,因此具有能量的传导、代谢和转换功能,也会出现电磁波传导、电化学反应、带电胶体流动等现象,并与微波、激光等的基本性质相联系。还有,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展,使其本身就具有了现代控制系统的种种特征,如反馈、多级协调控制等。这在经络调节及针灸针麻效应中表现的很明显。
强调经络本质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还非常有利于阐释针灸效应中的一系列变化。研究已经证明,在针灸的良性刺激作用下,通过特异和非特异的神经反射活动及相应的体液活动,是以恢复机体平衡或实现新的平衡为目的的生理应激过程。这个过程恰恰又是以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即交感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为枢纽的平衡过程!简言之,针灸刺激机体后所产生的反应,主要是通过脉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籍以提高机体的平衡调节能力和免疫能力。这种能反映针灸疗法的科学内核,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传统针灸学就高明地表达了:“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灵枢》)。
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包括血管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内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痛觉调制系统(包括脊髓、中缝核群、下丘脑)等七个部分组成的人体生理应激系统,在共同作用和系统地维护着体内平衡。由此不仅合理地总结了针灸针麻原理,而且还破解了现代体内平衡理论的世界难题。因此,那些有关经络假说的“机体机能说”、“化学反应说”等脱离了生物医学基础是空洞的,只以躯体性神经及其功能来认识经络是片面的,凭作用速度来区分平衡系统是失误的,所谓的“全息说”掩盖了经络的节段性联系这种重要的特异性质,那种“一针平衡论”只强调了神经反射作用而未揭示激源与生理应激系统的深刻关系。除此之外,以经络本质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观点,还呈一条红线地贯穿在针灸学中的经络诊断、经穴节段性特异性调节、针灸现代调节规律、以及创建新一代的现代针灸学等等方面,并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3],因而也反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8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中国医学史文献的分析和挖掘,不仅使我们得知了经络本质的研究不能脱离“脉”字所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宝贵遗产,而且还使人们明确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国医学特色的丰富内容。结合到国内外近几十年的大量实验研究,笔者在此再一次重申:所谓“千古之谜”的经络本质早在公元1986年于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就已经揭晓,这就是笔者在此会上宣布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所阐述的那样:经络的外周物质基础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中枢物质基础主要是也为血管—神经复合结构的下丘脑。这种破译可以包容大多数经络假说中的科学要素,也对创新针灸学现代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例如,笔者以此一“脉”相承地在理论上的合理发挥和在临床中的充分应用,从而开拓性地完成了现代针灸学三部曲一百万字的编著和出版工作。这就是《现代针灸学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年)、《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北京)(上述三书在北京图书馆有一套)。这种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性工作,不仅使针灸学顺利地与现代神经-体液理论接轨,而且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了2003年国家级继教的两个项目。由此,面对经络及针灸的国家攻关队伍多年的无明显突破,面对学术界的固步自封或者叶公好龙,笔者还是要不无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在经络本质揭示和应用方面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络科学之谜早已大白于天下!
最后有必要提及,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孟昭威教授生前曾指出,经络之谜的彻底阐明是诺贝尔奖级的科学大事。然而,我国古代医家早就在两千多年前的诸多医籍中,明确地记载了脉、经脉、络脉等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千古一‘脉’”!这些中国医学特色遗产应该是(而不仅仅在口头上是)指导现代经络本质研究和针灸疗法开展的无价之宝。笔者认为只要研究者们实事求是地(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地)遵循古人的发现和思路发掘下去,针灸学及中医学在现代化的可预见进程中必将再现辉煌,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定创世界现代医学的美好明天。面对如此重要的事件及意义,如果要表彰什么的话,那么完全应该归功于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医学文化!
9 参考文献
1 《经络十讲》编写组.经络十讲,2,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 梁伯强.中华医学杂志.(5):404,1955
3何宗禹.中国针灸.2(5):33,1982
4 沈永康等.全国中医经络针灸学术座谈会资料选编.303-304,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5 沈永康等.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28-30,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6 北京医学院.同5
7 西安医学院.同5
8 哈尔滨医科大学经络针灸研究小组.同5
9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 154-164,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7
10 袁其伦.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 中国针灸(网络版),2003;第3期
11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重庆,1990
12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结题验收,中国针灸,2002;22(4):251
13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2002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于英国伦敦通达集团
             yuan_mat@yahoo.com.cn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6-1-24 21:13
标题: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下)
欢迎袁其伦先生到本论坛来交流学术!
作者: 陈鑫剑    时间: 2006-1-25 13:51
标题: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下)
与你持不同观点的理论,被你定义为“离经叛道”?!
原本想结交你共同推动经络学向实质性组织学生理学升华,既然你对《与你持不同观点的理论》持的是敌对态度,就此别过了!
我不愿与人为敌,不愿平白树敌。


作者: yuanqilun    时间: 2006-2-26 20:35
标题: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下)
回3楼:“离经叛道”一词多见于上个世代六、七十年代中医之口。本文就是回敬上述言论的,因为这些人目前已成了权威。从文中内容看也是这个意思,其目的还是为了百花齐放。望你能理解。学术讨论不能非友即“敌”或以“敌”相论。本人也愿化“敌”为友,共同提高!
另回:关于感传速度的问题。本人在新近发表的“纵横谈经络科学本质在中国医学特色中的作用和意义”一文中的相关段落专门加了一段,请参考。

作者: oldsong    时间: 2006-3-11 22:17
标题: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下)
不错,顶一下。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