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3/09/30 02:23am 发表的内容:
杏林兄所言甚是。近来于阴虚之证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早已不同于半年前所见,离阴之论已见端倪,日后当深入发明之。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3/09/30 02:23am 发表的内容:
杏林兄所言甚是。近来于阴虚之证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早已不同于半年前所见,离阴之论已见端倪,日后当深入发明之。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在 2003/09/26 08:26pm 发表的内容:
近日,阅三七君之医论,对君之文笔、见识不禁大为叹服!然品味君之“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尚感意犹未尽,稍作补充。
何谓阴阳?答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就医道而言,人体有阴阳之分,此人所共知 ...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3/09/30 05:19pm 发表的内容:
三七在这里对五积散兄屡次三番不厌其烦的耳提面命致以诚挚的谢意!阴阳互根,不可偏废。执阴执阳,皆非中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然哉!
下面引用由caoxibai在 2003/09/30 09:09pm 发表的内容:
五积散先生,胸怀坦白,直言无忌,在这方面确实是我的老师。搞学术就应该实事求是,一五一十,实话实说。不能象搞政治那样“兵不厌诈”,虚虚实实。关于阴阳的话题,作为中医人,是毕生研究的课题和事业,虽穷经 ...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3/09/30 08:36am 发表的内容:
没有我的再三的棒喝,阴虚之证你焉然能认识到?启蒙老师不要忘记。
:)))
杏林此贴你犹须深研,在医学的面前,我认为面子是一钱不值的。
最近发现了一位针灸高手:江诗古未寒。我正欲拜他为师。
下面引用由FSJF在 2006/05/06 03:26pm 发表的内容:
黄岐建中汤先生说],这种理解是不对的,阴消必然伴有阳长,这是阴阳观的必备前提,如肺阴盛,痰湿阻肺,呼气凉,舌苔白腻的患者,用二陈汤治疗,是以治阴为目的的,没有补阳,但阴消,阳自然就回了.不是吗???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