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贴}对中医学属性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professor    时间: 2005-2-3 09:42
标题: {转贴}对中医学属性的思考
{转贴}对中医学属性的思考
作者: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中医学是不是“科学”?
? 要回答中医学究竟是不是科学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 “ 科学 ” 。
  关于 “ 科学 ” 的界定,已出现很多种定义,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对宇宙万事万物规律的探讨 ,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有人认为科学必须满足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验证这 三个要求。应该说上述第一、二种定义是宽泛的科学定义,第三种定义是严格的科学定义。
?  就严格意义的 “ 科学 ” 而言,在 17世纪以前,不仅中国没有,西方也没有。严格意义的科 学是在欧洲由16 — 17世纪那场 “ 科学革命 ” 形成的。李约瑟 (Joseph Needham,1900 — 1995) 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但认为它不是理论性的科学而 是经验性的准科学或前科学。董光璧认为李约瑟并没能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现化科学的 理论特征。他在研究了西方与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之后,指出中国传统科学在秦汉时期以阴阳 五行学说和气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医学五大学科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学 范式,并且联合开辟了宇宙图象之历法模式、数学模式和物理模式之先河。其后传统科学的 积累以其三次高峰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行为轨迹。结论是中国不仅有科学而是似乎也可 以说有理论科学,不过它的特征不是公理论而是模型论的。东西方传统科学差异的总源头是 生 成论与构成论的不同。东方以生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中国传统科学的功能的、代数的、模 型论特征;西方以构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西方传统科学的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特征。笔者认为从科学哲学角度看,中国传统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西方传统科学是一种“原型论”科学。
?  中医学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而是宽泛意义的科学;不是现代科学,而是传统科学;不是 公理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国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即不是现代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数学描述,不能实验检验。这是客观事实,没必要遮遮 掩掩。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学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传统科学唯一沿用至今的学科,它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模型论科学把理论看作一簇与经验同构的模型,用模型化方法表达理论,用 “ 同构 ” 概念 来说明理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和物理关系。模型的优势在于,除部分地包括对实际 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外,还可以包含许多非实在因素对应的结构。模型是理论的一种逻辑演算 形式,是一种理论化了的理论形式,其中的命题不一定要看成真的,但是它们的集合中必须 是可逻辑推论的。运用模型可以从原始观察陈述出发,推论出尚未观察到的一些有关的命题 ,而这些推论的结果又可以成为新的初始命题,由此不断地去寻找越来越多的可观察性质。
? “ 模型论的科学理论 ” 是科学哲学的一个新观念,用这个新观念来审视中医学,我们可以 自然地得出 ” 中医学是科学 ” 的结论。
?
2、中医学是不是自然科学?
? 让我们考察一下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就不难回答这一问题。中医学的 “ 气 ” 、 “ 阴阳 ” 、 “ 五行 ” 、 “ 脏腑 ” 、 “ 证候 ” 等概念是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不是自然科学概念呢?
?  自然科学概念的一般要求是,内涵确切、外延清晰,所指称的对象往往要有 “ 物质基础 ” 或能用数学描述,而不应该是歧义的、模糊的,即不应该是建立在主观、抽象、意念的基础之上。中医学概念显然难以符合这一要求,因而很难称得上是自然科学概念。从实质看,中医学概念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践 ,另一方面它又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制约。
? 在中国重道轻器、重功能轻实体、重整合轻分析的传统思维方式以及 “ 太极 — 阴阳 — 五行 ” 的思维模式作用下,中医学概念偏重于生命关系、功能、过程、状态的描述,而不重视对 物质实体、形态结构的分析。从中西哲学思维传统看,西方以重器轻道、重实体轻功能、重分析轻整合的原子论、结构论为主流,中国以与之相反的元气论、过程论为主流。再从中医 学概念形成的情况看,当时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几千年后才探明的生物学 “ 物质结构 ” ,因 而不可能从细胞、分子、基因层面建构中医学概念,而如今中医基础研究却要由此出发,揭 示它们的生物学基础。几十年来,这种以寻找 “ 物质基础 ” 为目的,以客观化、规范化、定 量化为要求,以实证、实验为手段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不得不承认,不少成 果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有的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认清中医学概念的实质。
? 如 “ 藏象 ” 并不是表示实体解剖部位的 “ 脏器 ” ,否则 “ 左肝右肺 ” 就无法解释。目前实 验研究的结果,就发现好几个 “ 脏 ” 都与植物神经、神经一体液调节素有关系,与免疫、 内分泌、微循环有关系,这怎么能解释五脏各自的特异性呢 ?至于藏象学说一些命题,如肺主宣发又主肃降、肾主纳气又主耳、心与小肠相表里 、肝主疏泄等等,在实验研究中还 难以作出满意的解释。再如 “ 经络 ” ,无论是看成神经、血管、肌肉、结缔组织等已知的结构,还是第三平衡系 统、原始组织丛、特殊细胞膜、缝隙连接通道等未知的结构,都难以全面合理地解释经典 对 “ 经络 ” 所作的界定。从循经感传现象看, “ 经络 ” 是一种生命功能的描述,最终或可找 到一定的生物学 “ 物质基础 ” ;而从马王堆帛书十一脉到《黄帝内经》十二脉的结构描述、 从 “ 气 ” 的心理感觉上,又不可否认阴阳对称思维、意象思维在 “ 经络 ” 学说中的作用。
? 由此可见,中医学概念绝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概念,它还包含有特定的人文科学内涵,对关系实在而不是对物质实体的描述。中医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医者,意也”,说明中医理论和实践带有主观意念的特色,它来源于客观又高于客观,它是对客观的整合与提高,含有较浓厚的人文色彩。 因此中医学不是 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包含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科学。
3、中医学与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从 20世纪40年代以后,系统论、 信息论、控制论(老三论)等系统理论逐步形成和完善。随后,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 、超循环理论、生命系统论等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
? 系统科学所研究的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的整 体。按钱学森的观点,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中医学的一些原理与系统科学原则基本吻合。中医五脏模型就是研究人 体这个复杂系统的产物,是古人认知人体系统的智慧结晶。它符合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
? (1)整体性原则。该原则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要素 之间存在相干性、协同性的条件下,会有新质的突现。这个新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 是系统整体才具有的。五行 — 五脏系统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 ( 脏与脏、脏与腑等)的关系,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理解,因而五脏是不可分 割的,五脏之间彼此联系才突现生命功能的新质。不仅如此五脏还与时间、空间等体外信息 相互对应,构成一个内外沟通的有机整体。
? (2)动态原则。这是系统科学方法的历时性原则。系统方法将系统看成是动态的 “ 活系统 ” ,五脏学说即符合这种动态原则,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人看成是动态的 “ 活系统 ” ,五脏 之间的生克制化维持人的动态平衡。五脏之间的乘侮逆行打破人的动态平衡,中医就是调整 五脏模型,使之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
? (3)最优化原则。即整体优化原则,它要求在研究解决问题时,统筹兼顾,大力协同,多 中择优,采用时间、空间、程序、主体、客体等重要的峰值佳点,进行整体优化和系统筛选 。五行 — 五脏模型可以说就是最优化的结果,为什么不把人的功能结构系统分为六脏、七脏 ?为什么最终选定五行模型?这固然有文化观念的因素,但也是古人在经过理性选择、临床验 证之后的最优化选择。
? (4)模型化原则。系统科学的方法需要把真实系统模型化,即把真实系统抽象为模型。五 行 — 五脏系统即是把人体的真实系统抽象化的模型。模型化原则要求模型的形式和尺度符合 人的需要和可能,适合人的选择。对于人体生命的复杂系统,则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适当地采用模糊方法加以简化和理想化。五脏模型即是对人体功能的简化和理想化产物。
? 20世纪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计算机作为研究手段 的广泛运用以及与理论、实验手段相结合,促成了 “ 非线性科学 ” 的建立。非线性科学是研 究复杂性 — 非线性问题的科学。
? 线性和非线性本来是数学名词。所谓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的正比关系,用直角坐标形象地 画出来,是一根直线。在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描述线性系统的方程遵从叠加原 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来仍然是解。非线性则指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败,非 线性方程的两个解之和不再是方程的解。非线性物理现象表现为从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 参量的极微小变化在一些关节上可引起系统运动形式的定性改变,可以促使空间规则性结构 的形成和维持(如孤子、涡旋、突变面等)。
? 近 20年来非线性科学在探求非线性现象的普遍规律、发展处理它们的普适方法方面取得了 明显的成就:相干结构的孤子揭示了非线性作用引起的惊人的有序性;确定性系统的混沌使 人们看到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而人们多年来视而不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分形和分维的研究把 人们从线、面、体的常规几何观念中解放出来,而面对更为多样而真实的自然;自组织现象 和图形生成反映非线性地耦合到一起的大量单元和子系统中由于有序和混沌竞争而形成的时空组织和时空过程。
? 人体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不确定、不可数、不可计算、不可预言的现象,中医学在研究和分析这些现象时,采用了十分巧妙的方法。可以说中医学说与非线性科学的系统性、自相似性、自织性原理有一定对应相通之处。如中医五脏模型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中医以这个简单模型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现象。非线性研究、混沌 研究的 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寻求复杂的现象的简单根据,是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使无序变有序, 这就需要建构简单模型。一个理想的模型能包含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 “ 自相似性 ” 。五脏模型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比较理想的简单模型,这个模型可分为很多内 在层次,如肝、心、脾、肺、肾是一个层次,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是一个层次,目、 舌、口、鼻、耳是一个层次……另外,每一脏又包藏五脏 (五脏互藏)如肝中又有肝、心、脾 、肺、肾……各层次之间存在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性。
? 五脏模型与自组织原理有某些相通之处。所谓 “ 自组织 ” 就是系统自行产生组织性的行为 。自组织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Ⅰ•普里高津 (Ⅰ.Prigogine,1917~)提出的,又称耗散结构 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 涨落,有可能发生突变,即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这种非平衡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自我组织行为叫自组织现象,这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宏观结构叫耗散结构。要产生这种稳定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需要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从外界吸 收负熵流,还需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 五行-五脏学说与医学相结合揭示人体各部分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复杂联系,从整 体上把握人体生命活动的总规律,这一原理与系统论有相似之处。中医五 大功能系统之间在总体上呈现动态均势,五行不是一个静止的模型,而是一个动力模型。每一行都不能孤立存在,须通过与其他四 行互相联系的形式存在。与系统论 “ 联系 ” 原则一致。中医五行归类和划分原理与控制论同构系统原理相似, 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构成一个闭环 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多级的控制和反馈自动调节,保持整体的协调平衡。五行是一种多级多路的反馈联系,是一种内稳定器模型从信息论角度看五行归类是建立在反复信息感知的基础之上,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体现了对 信息的控制和利用。
有学者认为,五行生克意味着五脏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网络,五行生克是一种自组织行为, 五脏通过五行生克维持动态平衡,维持一种稳态,这个稳态就是人体自身追求的目标 —— 健 康。也有学者认为,阴阳就是调节,生命活动就决定于阴阳自和的稳态适应性 自组 织调节, “ 阴 ” 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稳态的调节, “ 阳 ” 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适应的调节。 “ 阴阳 ” 概括了以整体性稳态和主体性适应为目标的、稳态适应性自组织调节为动力的 “ 目 标动力系统 ” 。
? 中医五脏系统从表面上看有生有克,生克制化,保持平衡,是一个平衡系统,而不具 备远离平衡态的特点,其实不然,中医认为人之五脏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合、相应,天地 之 气有正有邪,人如果吸收天地之正气则五脏生克制化,从而达到动态平衡;人如果吸收天地 之邪气,人体内之正气不足于抵御邪气,则会出现乘侮的反常变化,从而导致生克制化的失 衡,人就会得病。我认为,人体五脏是一个开放系统,天地之正气好比是负熵,天地之 邪气好 比是熵,人体不断吸收正气负熵,才能使五脏生克产生自组织行为,使人体无序的病理状态 向有序的健康状态转化,从而产生动态平衡的有序结构 (耗散结构)。因而五行 — 五脏的生克 制化实际是一种自组织行为。
? 笔者认为 “ 五行 ” 从本质上说,只是古人认识宇宙生命非线性现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思维模型,五行不仅 是宇宙生命 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宇宙生命的分类原则;不仅是宇宙生命的动态功能,而且是宇宙生命运 行关系。五行就是 “ 气 ” 的演化模型,就是时间与空间合一的理论模型。
?  当代学者从 “ 老三论 ” 、 “ 新三论 ” 角度研究五行,试图找出五行的科学性,运用科学术 语对五行作新的解 释,这 对于现代人和西方人理解五行学说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诠释不过是一种语言转 换或翻译而已,较少或没有真正揭示五行模型的本质,至于将四面体内五行作数的规定也 缺乏合理的依据,且犯了以因代果、循环论证的毛病。
? 宇宙生命问题是 “ 复杂性 ” 问题,除了线性现象外,还有大量非线性现象,古人企图用简 单的五行模型来描述生命的复杂性关系和非线性现象。五行的宇宙生命关系网是通过五行之 间的生克、乘侮、胜复、制化编织而 成的。五行生克反映宇宙生命运行的相互生发和制约关系,乘侮反映宇宙生命体内部的非平衡关系,胜复则反映这种非平衡态下的一种自我复救的关系,亢害承制反映的不仅是两 “ 行 ” 之间而且是多行之间的生化制化关系,如此则构成一幅环环相连、立体、多维的宇宙生命关系网。
? 值得指出的是,五行模型固然在解说生命、宇宙方面有合理的内涵,然而一切模型都含有 非理性的因素,作为古代一种思维模型,在认识宇宙生命时,往往常有很多非理性的、机械 的照搬和推想,从而与原型产生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发展或突破这种思维模型就成为中医 如何发展的关键所在。
? 5、从科学角度看中西医的区别与优劣
?从科学角度看,中医是模型论科学、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比较符合系统科学、非线形科学的部分原理;西医是原型论科学、是自然科学,比较符合实证科学、线形科学的学术规范。
? 就西医而言,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均从解剖物质实体 即人体原型出发。西医解剖学主要阐明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将 人体分为器官、组织,进而用显微镜观察其微细构造。又按功能将人体器官分为运动系统、 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内脏被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 尿系统、生殖系统等。生理学认为任何一种生理过程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生命物质,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生 命现象。现在已经知道:主使遗传有脱氧核糖核酸 (DNA)分子;促进生化反应,有各种酶系 统;代谢过程的调节,有 “ 调节讯号 ” 和 “ 诱导因子 ” 等物质参与;控制分化,有特殊的激 素,能量是以 “ 能量货币 ”— ATP(三磷酸腺苷)的形式保存和使用;神经传导也是通过神经 细胞的化学过程而成为可能。西医和现代生命科学从物质结构层面将人体生物 还原成分子生物结构,并可望在近几年内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
? 中医则采用 “ 模型 ” 的思维方式,即依据一种抽象出来的理想模型 — 阴阳五行模型,从功能虚体出发,建构人体生 命体系。中医五脏 — 心、肝、脾、肺、肾,并不等于西医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 ,不 是脏器实体,而是指心功能系统、肝功能系统、脾功能系统、肺功能系统、肾功能系统。 “ 心 ” 、 “ 肝 ” 、 “ 脾 ” 、 “ 肺 ” 、 “ 肾 ” 只不过是这五个功能系统的符号、代码。五脏符号 可以统领人体的其他相关功能的器官、组织。《黄帝内经》说 “ 肺与大肠相表里 ” , “ 心开 窍于舌,其华在面 ” ,这在西医看起来莫名 其妙,依照西医的观点,肺属呼吸系统,大肠属消化系统,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中医则认为 ,肺与大肠、心与舌、面等有相同的功能、属性,所以分别归入肺系统、心系统。可见中医 注重的功能,而不是实体。中医藏象是模型,西医脏器是原型。藏象模型是对脏器原型的模拟,因而藏象不可能完全 依据脏器实体。藏象模型的特征是: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分析,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重直觉体悟轻实证 量化。
? 总结中西医的本质差别为:中医和传统生命科学是 “ 模型论 ” 科学,即从功能模型、关系 虚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西医和现代生命科学是 “ 原型论 ” 科学,即从解剖原型、物质实 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
?中医和西医在方法论、生命观、疾病观和医学模式上各有优劣。
 (1)在方法论上,中医遵从中国的 “ 元气论 ” 和 “ 天人合一 ” 的哲学传统,在象数模 型支配下,采用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西医遵从 “ 原子论 ” 和 “ 二元对立 ” 的哲 学传统,采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认识人体生命。从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十九世纪初的 细胞学说,直至当代分子生物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已进入了分子水平。中医方法的长处在于对生命的横向 、宏观的认识和把握,西医方法的长处在于对生命的纵向、微观的认识和把握。中医方法的短处在于对生命的纵向、微观把握不够,对生 命的物质层面认识不足,不重视量化和分析,导致对生理病理的细节认识不清,诊断辨证带 有较大的 “ 艺术性 ” 、 “ 模糊性 ” ,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了中医发展的缓慢, 造成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阂;西医方法的短处在于对生命的横向、宏观把握不够,对生命的精神层面认识不足,对生命系统的整体功能、对人体原有的动态联系关注不够。
? (2)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的总体认识以及功能调整上, 体现在对生命的混沌现象的直觉、灵性观测和把握上。与之相比,西医则体现在生命的 物质 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的具体分析以及实质治疗上,体现在对线形科学领域的生命现象的逻辑分析、理性观测和把握 上。中医阴阳五行的思 维模型是一个动态的功能模型,是对人体生命的功能属性的分类组合,而不是对内脏物质形 态的结构分析。中医注重 “ 精气神 ” ,其本质也是注重功能轻视物质, “ 精气神 ” 虽然有物 质基础,但其含义广、分歧大,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意义上的物质结构,尤其是 “ 气 ” 、 “ 神 ” ,具有超形态超结构的特点。在 “ 精气神 ” 三者中, “ 神 ” ( “ 心 ” )占有重要地 位 , “ 心 ” 被《内经》称为 “ 君主之官 ” ,主神明,而 “ 神 ” 则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和主宰 。在认知生命的方法上,中医靠一种直观的、灵性的、整体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是优势和劣 势并存。
? (3)在疾病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未病养生的预防观念、辨 “ 证 ” 求 “ 本 ” 的诊断方法 、发掘正气潜能、自稳自组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西医的优势 在于对病因病理病位的物质性指标的精确把握,对疾病病灶的定位、定量的准确消除上。 有学者指出,中医的要求是治病要求于本和养生必知本。这种诊断认识是基于实践目的 的决定论,基于对于医学对象整体性、主体性、个体性特征的尊重,如实地反映人作为主体 性开放的复杂系统,找出其自组织、自稳态适应、自调节、自和自演化的主体性特征,通过 对整 体边界出入信息的形证的诊察,上升到对人体正气的 “ 神 ” 的自组适应自稳调节这个 目标的 把握。而养生或治病,都是通过整体边界全息效应为作用对象,以气血津液流为中介环节, 以实现对五藏阴阳网络的间接动员和调节。因此中医学是一门积极的追求人体健康的医学, 一门追求自我稳定的生态医学,一门对于人体正气潜在能力的努力发掘和加以提高的医学。?
? (4)在医学模式上,西医主要采用生物医学模式,而中医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大生态、大生命 的医学模式,以五行 — 五脏模型而言,它既包含有文化社会的因素,又包含有自然科学的 因素;既反映了人体五脏之间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又反映了人体内 “ 藏 ” 与自然万物外 “ 象 ” 的对应关系。有人提出阴阳五行是一种 “ 天人象 ” ,作为天之象的阴阳五行,以及作为 阴阳五行之象的诸象,都是人的体验外向投射所产生的外化形象。阴阳五行所表象的,正 是 充满生命之力的、天人万物交感互应的体验世界。体验,蕴涵着涌动的生命之力。在这个世 界 里,事物无论巨硕细微都充溢着相同生命,蕴涵着世界全体的 “ 信息 ” 。这个世界是 “ 全息 ” 世界,阴阳五行是 “ 全息 ” 之象。中医体现了综合、全息的 “ 象 ” 思维特征 , “ 藏象 ” 是人体生命生理功能的描述, “ 脉象 ” 是生理病理信息的表现, “ 证象 ” 是病因、 病性、病位、病势等各种信息状态的总合。
  有学者认为中医学 产 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它的医学模式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虽为此,但中医医 学 模型却有一种大生态、大生命的观念。自从 1977年恩格尔(G.L.Engel)提出超越生物医学 模式的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中西医都面临着如何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任务,而在这 点上中医学因其比较重视整体和综合,因此在这个转变中有着优势和机遇。
??未来的医学应该是一种中西互补的医学,目前提倡的 “ 中西医结合 ” ,应该是中西医各自优势的结合与互补。
  就操作层面而言,西医的量化诊断与中医的直悟诊断合参,中西药物与中西医疗手段合用 ,中西医的预防与预后方法并行,这些应该是不难做到的,事实在临床上已经采用并取得 良好效果。但就思维方式层面而言,却还有很多课题可做,而这一层面的结合与互补,才是真正意义上 的深层次的 “ 中西医结合 ” 。应该看到中医 “ 模型 ” 论与西医 “ 原型 ” 论,中医元气论与西 医原子论 ,中医生成论与西医构成论,中医系统整合论与西医分析还原论,等等,思维方式与价值理 想的不同,才是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所在,未来的医学应该逐步消除两者的界线,应该在思 维方 式上达到一种和谐的配置。这一点,不少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医学家、哲学家、医 学软科学专家作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探索的路仍然很漫长。
??如仅就目前中医发展而言,笔者认为应该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不必全面开花,更不要处 处 与西医相抗衡。应当看到中医在思维方式上的长处和短处,采用 “ 扬长弃短 ” 的态度,只发 扬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劣势则直接用西医的优势来弥补。中医发展的关键无疑是在疾病治疗 上,中医在代谢性、免疫性、功能性疾病以及多组织、多系统、多靶点性疾病的治疗方面, 在调整亚健康状态、养生摄生、防老抗衰等方面有着优势,应当 “ 有所为 ” ,而对一些明显处于劣势的疾病则可以 “ 有所不为 ” 。在中医发展思路上,发扬 “ 优势 ” 重于保持 “ 特色 ” 。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5-2-3 21:57
标题: {转贴}对中医学属性的思考
对<对中医学属性的思考>一文的认识。
1.关于科学的分类应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类。
2.中医理论内包含着生命变化规律的科学。因而中医理论包含着自然科学的内核。也正是中医理论内的生命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内核,才使得中医理论用于临床诊疗呈现疗效。
3."因此中医学不是 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包含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科学。'',这一定性对中医学是准确的。阻碍中医学发展进步的是中医理论内的人文科学部份的内容。这一部份内容引导着人们走上了追求哲学逻辑的合理而脱离了病人客体的实际。剥离中医理论内的人文科学内容,保留和完善中医理论内的生命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内容是使中医学实现现代化、获得大发展的关键!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