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打印本页]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2 07:4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以下是病历
身高:   170   
  体重:    120   
  腰围:    30            
  肤色:    较正常 但一晒就黑 黑中有红      
   
  主要症状:腰肋痛(肋主要是从背后最下面一根肋骨疼到两边,背后最下面一根最疼);背也疼,但经常座右变换位置;右颈疼,头部转动不灵活,有响声;右屁股里边疼,右腿小腿后边疼,阴茎有时疼,小便分叉,余沥.全身各关节筋,在关节动时有明显响声.还有身上有很多脂肪瘤似的东西,蹲下后站起来时头旋
  
  发病经过:最开始时,拉肚子每天数次一月之久,(要是那时知道中医,吃点四逆之辈,必不会有今日之痛),之后腰就开始不正常了,疲软无力发展至今,发病后有次后背对着风吹数小时,突然剧痛,(当时不知如何治疗),发展至今.病程较长5年多了,先没有这么严重,但找西医治疗,一直没什么办法,我也就懒得治了,拖到今天,严重多了,惨,身上有很多脂肪瘤似的东西都不知是不是淤血成积了.
面 较黑,但一晒就黑
眼 有血丝 眼皮肿
舌 薄白苔,根部有点腻 舌红色不深
齿 龃龉 有缝 色较黄黑吃四环素
鼻 经常感到有鼻涕,堵住了,呼吸不畅,但又擤不出来 这个情况有时轻有时重
胁  痛 左,右,后(肋骨是圆弧状从后到前的都疼
外阴  有时痛
项 僵,痛, 不能转动
手 痛,酸有时候有
背 痛,酸,重 ,左,右
腰  酸,重,痛,,左,右,中间
腿 有时痛, 内侧
膝 有时痛 左,右
饮 多 喜凉,喜热,特别是夏天喜欢喝水喝饮料
大便 湿,  一日一次
小便 色黄
 出汗多, 少气懒言,  站立觉累 
请问各位,以上病情是什么病状,病机是什么,是属于那种类型(气虚,风湿,血虚,血淤)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5-7-12 14:55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大致印象:痰凝血淤,脾肾气虚,阴虚火旺。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2 19:3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识病难在辩症,更难在辩阴阳.请问先生,"阴虚火旺"这一句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作者: 散邪于外    时间: 2005-7-12 20:45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病人多大年龄??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2 22:0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病人31岁,
请各位大师多来发言啊!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5-7-13 05:43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阴虚火旺
此结论一看症状,二凭经验。
[腰肋痛(肋主要是从背后最下面一根肋骨疼到两边,背后最下面一根最疼);背也疼,但经常座右变换位置;右颈疼,头部转动不灵活,有响声]
整个脊椎骨骼似乎都发生了问题。(腰椎增生?颈椎增生?)
骨骼为肾所主,骨骼病变源于肾气之变,此病人小便黄,属于肾阳虚的可能性小一些,肾阴虚火旺的可能性大一些。
当然,这些都是间接判断,误差可能大一些。如果面诊就比较容易了。

作者: 散邪于外    时间: 2005-7-13 15:28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不知道你在西医方面作了哪些检查??
1、前列腺? 2、类风湿??3、强直性脊柱炎??

在中医方面思考如下:
1、诸多症状多在——脏腑之外,在体系统——骨、筋——总体来说是有“实邪”阻滞——具体是因为“虚”,无真气以贯,而在外之精气不内归;还是因为“实”犯,凝滞于外?还不能说的很清楚;
2、“阴茎有时疼,小便分叉,余沥”这个问题也没有深达脏腑——与前面的体系统的问题在西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中医可能可以用一个道理来解释;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筋骨之气不足是可以肯定的。
   另外肝主筋、肾主骨,筋骨之气不足并不等同于肝肾虚……有实还是可以啊!
4、从舌苔来看,感觉不能说明很大的问题,仅仅舌根腻,可能可以提示:下焦有湿——与大便及小便的“分叉,余沥”到也还有点相符。
总的来说——病位不是很深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3 17:18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散邪与外先生,你的分析很不错,西医的已被你说中了,中医方面的辩症和我感觉的很接近,病位不深,但在筋骨,顺着您的这个思路,我想说明的是治疗实在不易啊!我这里有最近自己的治疗方法:
生黄芪120 葛根90 桂枝30 炙甘草30 生姜30 大枣12枚(掰开) 白芍30 枸杞30 菟丝子30 盐补骨脂30 仙灵脾30 桃仁20 红花20 及全虫12只、蜈蚣4条,研粉分服
这一个想的是既然邪气在表,则用汗法透邪外出,因是久病,则重用生黄芪,兼补肾和活血,可惜吃了后,没感觉,就是第一天后大便胶糊状,色较黄褐.第二天色就变褐了,病没变化,就改下方
生黄芪60 葛根60 桂枝60 炙甘草30 生姜45 大枣12枚(掰开) 黑附子60 枸杞20 菟丝子20 盐补骨脂20 仙灵脾20 桃仁10 红花10  及全虫12只、蜈蚣4条,研粉分服
用这个是想师金匮法,带点治风湿意,但只服了一副,因第二天就滑精了,看来夏天不太好用这样的阳药啊!而且服药后身体也是没感觉啊
因此,想请问您,对这种在筋骨的病,用什么样的方法好对付呢?
作者: 散邪于外    时间: 2005-7-13 20:21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这个病本来就是比较难于治疗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实邪留滞在筋在骨,已经不象邪在表那样可比较满意地随汗而解;也不象在腑那样比较满意地泄而解;如果病在脏,由于影响到脏之机,如果搏动机转,效果也还可以比较满意!
在筋在骨者,外有肌腠,皮毛裹之,内远离于脏腑之气血殷实。所以治疗时往往效果不太理想也很正常。而且先生用药不过几副!!
在治疗上温化通利,辅以柔肝疏肝
在临床我多用这个处方
当归细辛桂枝赤勺白术茯苓续断生泽泻何首乌羌活桑枝乌梢蛇
具体剂量根据情况。另外需要辨证加减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4 06:3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朱雀之威,如果用他来使全身发热,不知道可不可以顺便驱除筋骨之寒呢?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4 07:42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按照中医理论来说,中医应是无所不能,怎么会在筋骨就特别难呢,难怪那么多中医大师的医案医书里,都没有对相关类型病案的治疗病例,搞半天都治不好是吗!真是灰心啊!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5-7-14 12:5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希望锻炼生命把这个病例续写下去,我就不信病人尿黄还能承受这等的热药。
[只服了一副,因第二天就滑精了]虚阳亢复增阳,不滑精才怪呢。与天气何干?
再这样用下去,恐怕就不是滑精之事了。
作者: 散邪于外    时间: 2005-7-14 13:54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你觉得是寒症??——这个我觉得需要根据情况来辨证!从本例的资料来看,寒象并不是很明显!
热症也不是很明显。附子可用,夏天应该是正可用附子之时(天行热,人气在外,脏气相对不足。若本有脏之运不足者,确实需要附子之辈——起在内之气,达于上外。本证目前尚不合适——在外之径路尚有不通,起内之气,则在外之壅更甚!!)
滑精并不是附子之过,是整个处方的原因——起气于上外,劫气于下,下当然不足!下不足当然不固!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4 15:58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散邪先生的分析很中肯,溪流先生有所不知,在我这个病急发时本来是寒多些的,经过三个月热药治疗,寒症确实是去得差不多了,当时就在夏天6.7.8三个月服用附子总有个10斤吧,一次用到最高量是500克,所以我对附子这个药是一点都不怕的,溪流先生如果不信就可看看下面的连接
http://37tcm.com/cgi-bin/topic.cgi?forum=26&topic=400&start=0&show=50
只不过服到后来,附子对我来说好象都没用了,我只好想别的心思了!
我的中医水平就是那时后慢慢看书得来的,我现在也不大认为自己是寒证了,按照病机来说,风湿\肾虚的可能性更大,本来我认为是痰阻淤血的,本想用个"大黄蟅虫丸'一试的,可是看散邪先生的说法,认为不在腑,下也没用,所以没用,现在暂时没有什么方向了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4 18:4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今又看到一段与己病有关之文字:
"痹症有瘀血说"--医林改错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放。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
身痛逐瘀汤秦艽一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甘草二钱羌活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二钱灵脂二钱炒香附一钱牛膝三钱地龙二钱去土若微热,加苍朮、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一、二两。
【方歌】身痛逐瘀膝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黄耆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散邪\溪流及诸位路过先生们,请不要吝啬各位的专业知识,多多帮忙,为我指点一下.
我最近本没有治疗方向,今看到以上文字,决定试用,请那位好心人帮我将上面方子的克数换算一下,我只知道汉代的换算方法,对请代的没有研究.
另请教诸位,我这到底是属于"痉病呢,还是痹呢"?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5-7-14 19:22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身痛逐淤汤的活血力比较大,望你把一下舌脉关,确实有淤血像再用。
原方的量没多大的意义,关键要参照病人的淤血证轻重而下量。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4 20:4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请问,这个汤喝错了会产生什么后果吗?如果危害不大我还是准备一试
我决定按一钱等于5克来算,另外,这个方子中的地龙是要研粉吃,还是一起煮,在或者我就这样嚼着吃可不可以呢/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5-7-14 21:44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换算大约是一钱3克吧。
活血药的后果当然是出血了。
地龙煎服吞服皆可,只不过吞服量要小。
作者: 天冬汉    时间: 2005-7-14 22:5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楼主的情况,好象用独活寄生汤化裁还行。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5 20:3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今天中午\下午我已喝过按一钱5克换算的身痛逐淤汤了,喝过后似乎疼痛减轻了一点,但还不肯定,等我再多喝几天再说,其他现象都没有出现,什么活血出血的,没出现什么异状.
想我这症状,又不象热又不象寒的,那应该还是有淤血或则有痰了吧!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7 09:55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身痛逐淤汤喝了没有什么用,还是有背和肋部疼痛,而且白天轻,晚上重,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不知道是不是白天有汗.而晚上无的关系,也不知道是不是湿!
作者: 散邪于外    时间: 2005-7-17 11:3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虽然身痛逐瘀汤并不合适,但是有这次的经过可见你真的很急躁!病非一日所患,岂可一剂而全功??
个人认为你目前之证为——筋气不足,复有湿邪停滞;内有湿,原因在问诊单中不能较好地体现——至于其他由于没有能够把脉,察舌不能说的清楚!
作者: 熟地    时间: 2005-7-17 12:1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散邪先生,谢谢您,希望您能经常来为我解惑!
我一直以为,肝主筋,肾主骨,筋骨不好,一定是肝肾不好了,但您只是说是筋不足,那就是说不是肝不足啦,想来也是,我以前去中医院看病,都说我肾只是稍虚,既然肾都不是很差,肝也不应该差到那里去,但我手头的书,就没有解释筋气不足的治疗原理的,请先生给我解释一下,再为我介绍一下有没什么讲这方面的书和医案看啊?
您说我下焦湿,可为什么不是脾胃有湿呢?我最近口中到不怎么干,有唾液,但有喜欢喝水的想法,但其实水也喝得不少了,我知道这有点象"土不纳水",但情况不是很明显,因为我控制得住.
作者: jlzhhj    时间: 2005-7-17 13:08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石仰山关于伤筋的文章和书可能有帮助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7 16:54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请问,石仰山的书叫什么名字啊?
作者: 散邪于外    时间: 2005-7-17 16:5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石仰山谈软组织损伤》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19 21:5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我发现一直以来我还有个症状,就是眼睛以上的头皮发紧,不知道这代表点什么呢?
作者: 青山隐隐    时间: 2005-7-19 22:2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先生之病,或当考虑一下肝。
作者: 青山隐隐    时间: 2005-7-19 23:27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所谓“久病成良医”,先生于伤寒金匮必用功甚多。
从腰、小腿、项背皆酸疼来看,太阳经不利,我和你的看法一样。手酸疼,是阳气不达,风寒湿邪阻滞。白天轻,晚间重,是为阴症的象。如是在已午未三时最轻,则太阳病完全可以确认。小便分岔余沥,黄,舌后腻,当是化气不利,可看一下五苓散证,有否参考价值。蹲下站起头旋,里虚,特别需要考虑肝血是否亏虚。站立觉累,是腿累还是什么?可要考虑一下,久立伤筋。我以为,第一方中的20克桃仁红花,破血太甚,可去。这生黄芪用在这里感觉不好。第二方中去了白芍,是否嫌其阴寒?有如此之多的阳药,不必过虑,可护肝。另,你对汉时一两今时多少,好象并不是很清楚。当然,你用数十克之多并无大的不适,可见病重,不是大问题。

作者: micalfan    时间: 2005-7-20 05:33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看本例似乎是太阴中风症。
另间有少阳经脉循经症。
或与柴胡桂枝汤,或先与桂枝汤调和营卫,继之柴胡桂枝汤。
脂肪瘤临床有报道用柴胡桂枝汤治愈的。
方中计量以汉时计量为准,一两约合15.6克。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20 11:57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谢谢,非常感谢提供的思路,不过我最近先是用肾着汤,没什么效,现在在用
黄芪18 党参8 炙甘草9 白术15 当归6 陈皮6 升麻6 柴胡6 防风12 羌活10 嵩本9 苍术12
补中益气汤,等这个试完后再想别的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21 21:47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各位大虾,我今日去本地市中医院看一老专家门诊,我要他为我看脉,他竟说了一大堆脉象无用之话,我再三相求,他推荐我去找另一位中医,我想这位看着一把年纪了,却没想连看脉都不会,真是也不知道平时是怎么骗人钱财的,中医真令人悲哀啊!
找到另一医生,说了来意,没想这位,也说了半天不敢动手,还说什么,其当年中医学院的老师说,脉多不准,应舍脉从症,并举当年一事为例.
昔年,周恩来总理得了感冒,找了多位名医位其诊脉,谁知最后一总结竟有7种脉象之多,故谓之不准矣!
我说,赵绍琴老师说过,为人看病,当细查脉象,看得越细,看的越准,就会看出越多种的脉象,这很正常,赵师好象还说,他为人看病,一般都会看出五种脉象,才动手医人的.
我又说,两手有寸关尺,每部又分别有浮中沉,三种取位手法,水平越高的医生,能看得到越多的脉象很正常嘛,
他看说不过我,就帮我看了,看了右手之后,告诉我,有弦 细,再看舌,说我自己看的舌象错了,应是暗红色,胎薄白腻,说了句,你的舌看的出是有痰象.
以上就是现在我们中医的水平,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可是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啊,我们这里强一点的,就只省\市中医院各一,可里面的专家都这水平了,还有,里面有一医生连太阳经在那里都不知道了,我操!!!
各位啊,我在网上看都过一个帖子,说是台湾某名校校长,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还不对,应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看这个帖子的各位.你们里面不乏好手,但是又有几个人,有上面这句话的心胸呢?你们里面有些人可有想过,把自己的精力少用些在争吵上面,多用些在拯救中医上面呢?
我自去年5月发现这个网以来,看了不少,说的很少,因为,我没说话的资格,因为我不懂中医,也不是高级会员,既不能使用查询功能,也不能参与网站建设,更因为,我一开口,最多的只是说,请教各位大医,帮忙看看我的病,救救我的命,然后,会遇到一些真心帮助我的人,也有那些位走过路过的,心情好,看两眼,说两句,更多的是看多不看,或是看了就走,而我们这个网站上的各位高手,特别喜欢的就是--打嘴仗,今天揭露某人的真面目,明天对某人的医案摇头换脑,可真要他为谁治疗一下呢,不是说什么网诊不安全,就是不削一顾.
我并不是说,那些不帮人治又只动口的人,怎么怎么样,我想说的是,你们,你们这些自诩为医道高手的人,有一点危机感吗?中医都到现在这个样子了,难道你们就没责任吗,难道还可以只一心想着挣钱,或只一心想着批评别人,或只一心在网络上靠打击别人来标榜自己水平高吗?
再这里我要提醒各位的是,好好的治学,实在的做人,谦逊的学风,这些不都是大医精诚要求吗?就算我们做不到,也还要记住的是,我在这中医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在做什么?我为中医做了什么,哪怕一点点,,,,,,
在这里,我还要说,在整个论坛中,有一个人,我不是认为他是水平最高的(我也没资格,因为我不懂),我也不是认定他的道德境界就一定是最好,但是,他一定是在整个论坛中,对中医贡献较大的人,因为他放弃休息时间为很多人认真看病,,因为他开办了中医网站,传播了中医知识,因为他教给了很多人,中医是可以用来治病的,不管是不是治好了,但我们都知道了,中医是可以治好这些病的,所以啊!各位,好好努力啊!让中医在社会上有地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不正是大家该做也是很容易做的吗,多看看求医的帖子吧,多给病人们一些建议吧,多多的拉拢一些相信中医的人,不要让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一个真正的中医来为我们治病的同时,又在网上把我们推到西医那一边吧!
作者: 顺气丸    时间: 2005-7-22 10:43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楼主您用药真猛啊。我也是才学不久,斗胆一二:楼主的病是否有风痹的成分在里面。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22 17:37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不管是不是有风,我觉得,我用药不算猛,因为按照汉一两换15克,我自己吃的药基本上从没有出过问题,只有一次,是吃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用到30克,结果我不停出汗4小时以上,把我吓了一下,在就是附子,其实以我用附子的经验,附子煎一小时,就根本没有毒了!
作者: 顺气丸    时间: 2005-7-22 22:05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病去如抽丝, 重剂未必就能平衡阴阳.
真的很佩服您, 我到现在还不能给自己开药.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23 19:23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也不用佩服我,我这也是没办法,本地没什么真正的中医,只好自己边学边治,反正都是慢性病,只要治不死自己就有机会吧!至于我给自己开的方子,真正是自己开的可以说没有,都是找的书中的,看看与自己病情相近,就放胆拿来一试了,当然我也很怕,所以,但凡药方中有大毒,或会大下,大汗,大吐之类,我都不会轻易去吃的!呵呵!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0 17:45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我看了一些医书,总觉得,中医,其实应该叫"调气师",它的治疗应该是以使人体内的气按照正确的方式运动来达到这样一个平衡的.而且有黄帝内经中说,中医最先的治疗方法是用针灸,再用药,可见药应该和针一样都是调气的,只可惜,那些药书里,好象就没有介绍,药物的调气功能的地方,最多只是说到归经,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专门介绍药物的升降出入功能的书呢?请问各位有这样的书么?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5-7-30 18:2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下面引用由锻炼生命2005/07/23 07:23pm 发表的内容:
但凡药方中有大毒,或会大下,大汗,大吐之类,我都不会轻易去吃的!呵呵!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7-30 18:2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目前最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背和肋部痛?可能是相应的肌肉痛,因为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痉挛状态。治疗上药物效果不一定好,可考虑用当归穴位注射,选相应的夹脊穴、阳陵泉试一试,药物上可用西药芬必得等治标缓解疼痛,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改善病变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来治本,同时可以改善整体的气虚状态。
——仅供锻炼生命君参考。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0 18:47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非常感谢,南京陈斌老师,其实,最近疼的最厉害的已不是背肋,而是右肋背及左大腿根部那个骨头圆的地方,真是可恨哪!左边这个害的我坐着就难受,只好靠右坐了,结果腰也酸疼起来了,
但是我其实想说的是,这些疼痛都只是暂时的,过一阵子就不那么厉害了,只要不影响睡觉和行动,我想就用不着进行穴位注射了吧,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7-30 19:13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三分治,七分养;发时治为主,平时养为主。应重视养护调理,一、不负重;二、不受凉;三,不坐沙发等软物。若症状加重即参考前法治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7-30 19:1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另外应查一下抗O,类风湿,以排除一下风湿病。
作者: 九天雪鹰    时间: 2005-7-30 19:2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有时间我给你指点指点
作者: 九天雪鹰    时间: 2005-7-30 19:27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此病当从肝脾肾,痰淤搏结论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7-30 20:33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若抗O,类风湿阳性,当从九天雪鹰先生见解入手——从肝脾肾,痰淤搏结论治,独活寄生汤之类,以调节改善机体紊乱的免疫系统,消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消除其对机体自身肌肉的损害。
若阴性,则补气活血即可,改善病变肌肉筋骨的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自然可缓解其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的炎症、缺血、痉挛的病理状态。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0 20:3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我当初得病之时,就查过抗"0",不是风湿,
我还有一事,看了很多书都没想明白,是不是邪未去就不能补,象我这样邪实症状,我想不管其他,直接些补好肝肾,这样行不行啊?若行,可以用什么方呢?
作者: 金谷子    时间: 2005-7-30 21:05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1.痛有定处,从瘀;
2.在背胁,太阳少阳;
3.兼见尿不利,太阳。
是为太阳经筋之瘀血症。方,就看大家出了。
至于其它藏腑的说法,未见因证,不便支持。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0 21:2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最近因久坐,忽大腿根部疼痛难忍,现坐则疼,腿后面的太阳筋有点疼,足跟也有点疼,
我在傅山的书中找到一方,不知道可以用吗?
腰疼足亦痛:黄芪半斤  防风 茯苓各五钱 薏仁五两 杜仲一两 车前子三钱 肉桂一钱
请问,此方可服吗?还有清代的两\钱斤,怎么换算的啊?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5-7-30 21:31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锻炼生命 ?
就这样靠吃药来锻炼吗?!!!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0 21:5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呵!我起这个名字之前,是想已进行体育运动来锻炼的,可冬季的时候这病变轻了,我就变懒了,再说了,在武汉市我找不到真正的中医啊,只好自己锻炼自己的水平了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5-7-30 22:04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学几手太极吧,一个起式,一个云手,一个怀抱日月,扭转乾坤,足够你受用终身了!!!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0 22:4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我去年就去学了,还是从武当山的道士那里传下来的招数,但是那好象不是气功,只学会招数了,好象也没能怎么样了呢!,您说这话,不是说非要和您学的才行吧?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5-7-31 09:38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那好象不是气功,只学会招数了,好象也没能怎么样了呢!
-------------------------------------
呵呵,原来只学会了花架子,太极本来就是调气的,没心法怎行?有了心法也无式可循,道法自然,招式可随手拈来,呵呵!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1 10:14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呵!看你说的,气功我到那里去学去,这年头,连找个真正的中医我都找不着,找一个真正的气功师!呵呵!叫我去找恐龙还容易一点!
要不你推荐一下,我到那里去找啊!要不要到武当山去啊?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5-7-31 10:2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正好逸湘在,学太极气功可找他,看你造化了,呵呵!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1 10:49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各位大师,我最近最烦的是左腿根疼,不能坐了都,有没什么法子的药啊!这疼的位置不知道叫什么,反正是腿根部,不是肌肉部,摸着里面,腿骨和身体联系的位置,这在古书中应该叫什么位置啊,古书中一般都是说腰疼,这又算那一种啊!
作者: yuqincheng    时间: 2005-7-31 11:02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我不是中医,是做推拿的,不知道你愿意试试我的方法吗?你的大腿根部疼痛是因为你对应的肝脏有积水。所以你应该按摩疼痛的那一边的肝经,反复几次,当肝脏的经络比较通畅时,你的大腿根部就不痛了。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1 11:11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这个这个我当然希望试拉,请问你说的肝经是,足厥阴肝经吗?我就顺怎么这条经脉来回按就行了吗?那我从"冲门一直按到大敦"您看可以吗,要用什么样的手法,用多大的力量啊,轻揉还是重按才行啊?最后要用多长时间呢?
作者: 锻炼生命    时间: 2005-7-31 11:2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还有一问题请教,为什么是肝经?我疼的部位都是在屁股里,那是身体后面,不在身前,可看肝经的位置,都在身前及大腿内外侧啊?
作者: 修1206    时间: 2005-8-6 20:16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1.痛有定处,从瘀;
2.在背胁,太阳少阳;
3.兼见尿不利,太阳。
是为太阳经筋之瘀血症。方,就看大家出了。
至于其它藏腑的说法,未见因证,不便支持。

我比较统一金谷子的观点 但痛有定出从淤也可能是湿引起的 且又为太阳少阳经病 是否可用九味羌活汤加减
作者: 拳拳男人    时间: 2005-8-10 13:02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
   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作者: 天冬汉    时间: 2005-9-21 13:04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下面引用由锻炼生命2005/07/17 09:55am 发表的内容:
身痛逐淤汤喝了没有什么用,还是有背和肋部疼痛,而且白天轻,晚上重,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不知道是不是白天有汗.而晚上无的关系,也不知道是不是湿!
身痛逐瘀汤喝后,白天轻,晚上重,是引阳邪入阴份,小心哪!
阳气不足,血瘀痰结,夹风与湿,独活寄生汤主之,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05-12-5 19:11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作者: 大象若水    时间: 2005-12-6 00:10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善哉,君之慨言,中医兴亡,实在我辈手中,同仁其共勉! 上医医国,志之!   先生在中医,实有心得,余唯赞数言,供先生参考.  此贴论药,论理,实佳,然余以为,为医者,莫迷信药.君言补气,补血,去风等,试问,当归下肚,即化为血?  黄奇过肠,即变为气?药,因何而能?
余以为药必因正气而能也. 所以有虚不受补者,盖正气不化不运,故反为滞.愿先生勿多忧滤,暗耗心神,肝火常炎,常自安心,则知自身有良药,谓之神补,服药则事半而功倍.
又,莫迷信药,病之不治,盖未得法也,药所不达,何不针灸导引?   又,莫迷信药,锻炼,气功,易筋勁乃练身练神之妙法,可收形神具,妙之功,君但有信心,安得不愈?    祝安康,请指教

作者: suluji    时间: 2005-12-6 11:33
标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此病的病机和症型
不要沉。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