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吴中御医曹沧洲为光绪诊疾案
[打印本页]
作者:
jqjqjq2001
时间:
2003-12-8 23:28
标题:
吴中御医曹沧洲为光绪诊疾案
[这个贴子最后由jqjqjq2001在 2003/12/08 11:46pm 第 1 次编辑]
曹沧洲为光绪诊疾案——三钱莱菔子换个红顶子
曹沧洲,名元恒,字智涵,晚号兰雪老人,苏州人,住阊门西街。世传内外科,并师法叶、薛、吴、王诸家,擅治温病,结烂喉痧尤有独到经验。光绪丁卯曾应召入京为上疗疾,吴中医家首屈一指。
我曾于八十年代随何近仁先生同事中医内科工作,常闻何先生论及先辈之轶事。何先生早年从苏州名医曹植甫学医,植甫乃光绪御医曹沧洲的叔叔,他经常谈起曹沧洲发迹的故事,颇耐人寻味:
曹沧洲与清朝末代状元陆润庠有姻亲关系,陆润庠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亦精谙医道,光绪皇帝幼年经常到市上去买另食小吃,吃坏肚子后慈禧太后命太医院诊治,御医给进补药,不效。
陆润庠向慈禧推荐内亲曹沧洲,慈禧乃诏之。
曹植甫认为侄儿沧洲年纪尚轻,经验不足,甚忧之。
沧洲进京,陆遂将光绪的病情详告,并介绍曰:皇家的规矩服药须以人参为首,否则太后必拒之。
沧洲思索良久,仍以前医之方将人参炒炭(去性),加上莱菔子三钱呈上。光绪服药后,大便畅解而愈。这便是“三钱莱菔子,换个红顶子”的出典。
本人认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为医应该不卑不亢,毋忧毋虑,因病论治,对症下药。
如今仍有些医生在给权贵治病时,动则冬虫夏草、鹿茸、西洋参,动则白蛋白、高档抗生素、转移因子,岂能奏效?
我尚闻有所谓名医者给某省领导治失眠症,处方用虎眼一对置枕头之下,实在是荒诞可笑之极。
因此本人认为,曹沧洲为光绪诊疾用莱菔子获效的验案对后世尚有师法之意义,而孙思邈那种不问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的大医精神仍然值得今人所倡导。
作者:
寿宏堂主
时间:
2003-12-8 23:42
标题:
吴中御医曹沧洲为光绪诊疾案
那么多御医不可能看不出病根 大概是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