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张鑫    时间: 2004-8-12 21:53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一血气胸病人,经一周西医保守治疗,不效,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左肺压缩2/3。刘博士之师父诊后,认为是阳明病,属阳明不降,只要设法恢复阳明之降,血气胸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处方: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枣120克。服药以后出现大量腹泻,自觉症状迅速缓解,第四天,体温恢复正常,治疗一周血气全部吸收,左肺复原。
敬请各位高手栓释一下方义,此四味药是如何恢复阳明之降的,药量一定要这样大吗?谢谢!

作者: 张鑫    时间: 2004-8-15 20:16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敬请各位高手栓释一下方义,此四味药是如何恢复阳明之降的,药量一定要这样大吗?谢谢!
作者: 自由思想    时间: 2004-8-16 13:00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这应该让《思考中医》的作者来解释啊!
我也很想知道。
作者: 阿伽陀    时间: 2004-8-24 10:48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陈皮可理胸中乱气,白芷归阳明经。恐主功在此两味,药量不大不足以效。
玉竹、大枣防止过泻伤阴,为佐治之品。
臆测之言,不足为信。诚请刘博士前来讲解。
作者: 陈实功    时间: 2004-10-12 21:22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此病人患气胸病.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经曰"虚则补其脏,实则泻其腑" ,今脏实从其腑出发,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既为阴阳,手足阳明又为六腑,六腑以降为顺,今用陈皮降阳明之气,玉竹补其阴,大枣缓其性,白芷与陈皮互用,升降阳明之气,升寓于降,又攻补相施.初学中医,斗胆妄言,请多斧正.   
  
作者: 罗本逊    时间: 2004-10-13 19:18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个例不足为训。毕竟素体如何,脉舌俱所不明,故难以臆测。
作者: tonywz    时间: 2004-10-15 00:18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陈皮120克太多,是罪人
作者: 东方先生    时间: 2004-10-15 20:19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阳明以降为顺,以降为补.此方滋腻之过,可引起缓泻.
至于其它,需详明方能定论!
作者: 天翻地覆    时间: 2004-10-21 23:43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乱开方子,不治病,要人命。
作者: 衷中参西    时间: 2004-10-29 12:13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李阳波是临床大家!能让陈亦民的博士生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中医实在了不得!他的境界太高了!关键是理论而不是具体的用药!!!
作者: jlx    时间: 2004-11-1 13:06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喜来乐的方法吧!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4-11-1 15:51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再看又受启发,中医需要的是不能受任何成见的束缚的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
     没有刘博士提起,世间又有几个人知道李阳坡是谁呢?
     民间藏龙卧虎,此之谓也。
作者: 中医治肾炎    时间: 2004-11-1 16:09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中华第一医    时间: 2004-11-1 18:45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就是这些不讲科学的人,坏了中医的名声,试想一下,480g的药量要煎多少水才能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其实都是浪费,并且这些药含有很高的钾离子,服用后一定会导致高钾血症,别说治病,就是死都来不及,请尊尊科学,不要信口开河,尊尊我们的祖先,他们创造中医不容易。
作者: xyyh    时间: 2004-11-13 17:02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下面引用由中华第一医2004/11/01 06:45pm 发表的内容:
就是这些不讲科学的人,坏了中医的名声,试想一下,480g的药量要煎多少水才能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其实都是浪费,并且这些药含有很高的钾离子,服用后一定会导致高钾血症,别说治病,就是死都来不及,请尊 ...
除了含钾离子外还含什么离子呢?什么叫对证,为什么要组方,明白了吗?日常所用之电会电死人的,但为什么你还用呢?
作者: 清远    时间: 2004-11-13 19:26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
此病人患气胸病.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经曰"虚则补其脏,实则泻其腑" ,今脏实从其腑出发,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既为阴阳,手足阳明又为六腑,六腑以降为顺,今用陈皮降阳明之气,玉竹补其阴,大枣缓其性,白芷与陈皮互用,升降阳明之气,升寓于降,又攻补相施.初学中医,斗胆妄言,请多斧正.   
   
-=-=-=-=-=>

作者: t88t88    时间: 2004-11-15 18:01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我曾亲自试服此方,无腹泻,亦无其它不适,药性较平和,与“十枣”有别,中医有是病则用是药,才有药效反应,好象“阿是穴”,有病才有,无病则无,不同的病有不同的反应点,用中医理论来分析才不会误解、误用
作者: 张鑫    时间: 2004-11-17 20:47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楼上的能亲服此方,可钦可佩。我臆阳明不降则承其气,即承气是阳明不降的正治,平人服大剂承气有不泻乎?
作者: starcraft    时间: 2004-11-19 18:44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用方何必如此呆板,阳明不降即用承气乎?明遵伤寒实死伤寒也。
作者: 华佗再世    时间: 2004-11-23 21:46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1、现代的书,造价得太多,博士写的书更不可信,小弟虽然才三十不到,但是见到过得太多了。
此书中的这个病例90%的可能性是作者为了哗众取宠估计夸张或者直接捏造的假病例!看书的同志,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球,世上假的东西太多,尤其是当代博士写的医书!呵呵,听我的没错~不听拉倒。
2、此方,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枣120克。
玉竹60g跟120g跟200g跟100000g疗效一样,多了喝不了,喝下去的也就是60g。陈皮15g以下理气,30g以上有破气之功,但,超过40g疗效一样,副作用增大,破气者耗气也。所以,幸好有大枣在,不至于要了病人老命,呵呵,开玩笑的,死不了。大枣100g跟120g没有两样,又浪费国家食物啊!此人用白芷,其功在二,一个呢,就是促进血液吸收止血。第二个呢,就是入阳明经收阳明之水湿,可惜这白芷以足阳明为主,而不是手阳明。
按他这个方子,玉竹通便理大肠而顺肺,但是量太大了,用白芷来收水湿,陈皮泄气,泄气者顺气也,以开胸中之滞气,但是量太大了,用大枣来减轻其副作用。此乃画蛇添足之举,浪费啊!
这个方子确实可以治疗该病手阳明太阴合病者,其症状被该博士作者故意忽略,以达其故弄玄虚之意图!什么症状呢?就是该患者有数日不大便的症状,而这个症状被一般医师以为住院数日未怎么进食,大便自然少而忽视。
另外,这个方子合理点的处方应该如下:玉竹或生地40g 陈皮20g 玄参20g 知母20g 白芷或白芨10g 两副见效!
临床血气胸、气胸,我用纯中药治愈数例,不足为奇。中医之道,在于度法也。能看好的病,关键在于用的对不对路。
此文的方子的合理性止可信其四分,六分存疑。
作者: 华佗再世    时间: 2004-11-23 21:50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打错一个字,现代的书,造价得太多,应该是造假的太多,跟那些博士、博士导师们接触多了,亲眼见过太多。8好意思。
作者: bffdf    时间: 2005-1-4 19:17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2005年1月3日看一个病人,该病人2004年12月25日天津四院拍X线片显示为左侧液气胸,肺压缩10%,因没钱,医生开的阿奇霉素只服了二次,准备后昨天从津返河南农村老家,今在我院拍片复查完全吸收,与上例一样吗。
作者: 云鹤    时间: 2005-1-8 08:21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这方子我不敢用.
作者: 允明    时间: 2005-1-8 09:06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下面引用由张鑫2004/08/12 09:53pm 发表的内容:
一血气胸病人,经一周西医保守治疗,不效,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左肺压缩2/3。刘博士之师父诊后,认为是阳明病,属阳明不降,只要设法恢复阳明之降,血气胸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处方: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枣120克。服药以后出现大量腹泻,自觉症状迅速缓解,第四天,体温恢复正常,治疗一周血气全部吸收,左肺复原。
敬请各位高手栓释一下方义,此四味药是如何恢复阳明之降的,药量一定要这样大吗?谢谢!
[原创]睡不着觉怨床歪!
昨天我没有睡好,翻来覆去,怎么个体位就是不舒适;
后来突然觉得,好像是床脚的位置有问题——原来是床歪了!
后来,亏得把床调整过来,我才终于睡着了!!!

敬请各位高手栓(诠)释一下方义,床的角度是如何如何影响人体阴阳出入的,卫气一定要这样的床位角度才可以“夜行于阴”吗?敬请大方之家解释解释,谢谢!

作者: 允明    时间: 2005-1-8 09:23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下面引用由张鑫2004/08/12 09:53pm 发表的内容:
一血气胸病人,经一周西医保守治疗,不效,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左肺压缩2/3。刘博士之师父诊后,认为是阳明病,属阳明不降,只要设法恢复阳明之降,血气胸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处方: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枣120克。服药以后出现大量腹泻,自觉症状迅速缓解,第四天,体温恢复正常,治疗一周血气全部吸收,左肺复原。
敬请各位高手栓释一下方义,此四味药是如何恢复阳明之降的,药量一定要这样大吗?谢谢!
[讨论]有时有效有时无效为什么?
前几天的一个大量血性胸水病人,穿刺抽取800ml胸水后,给予口服利尿剂(双氢克尿塞25mg,Bid;氨苯喋啶 50mg,Bid),两天后再复查,胸水竟然没有了!
敬请各位高手栓释一下方义,此利尿药是如何恢复阳明之降的,药量这样大就一定不用变通了吗吗?

后来,又一个大量血性胸水的病人,其实也在同一个病房,还是完全同样的方法治疗,竟全然无效——后来才悟到,可能是利尿剂的作用不能用“恢复阳明之降”来解释,或者,发生胸水的机制未必尽可以用“阳明之降”的异常来解释。哈哈!我真是胶柱鼓瑟,刻舟以求剑了,不该不该,莫莫莫!
受教!下不为例!
作者: 一鹤    时间: 2005-1-8 10:42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视其前后,何处不利,利之即愈。
  余单服陈皮,每次二三百克,吃完只是大便通畅,觉胃气下行而已,并无破气感觉。
  朱进忠有用陈皮120加甘草治便秘的验案。
  
  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枣120克
  对白芷的使用方法不理解。希高明赐教。
  大承气汤攻下燥结,理气之功就未免逊色。
   余以前练针导致血气胸,只是住院观察,未作治疗,一周自愈。
作者: dmydxyaf    时间: 2005-1-8 11:46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能否重复疗效呢?这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根本区别!
作者: fdwwl    时间: 2005-1-10 20:50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下面引用由张鑫2004/08/12 09:53pm 发表的内容:
一血气胸病人,经一周西医保守治疗,不效,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左肺压缩2/3。刘博士之师父诊后,认为是阳明病,属阳明不降,只要设法恢复阳明之降,血气胸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处方: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 ...
不知是外伤性血气胸,还是自发性血气胸?病史不详不足这信!!!

作者: 中医方    时间: 2005-6-1 14:43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气胸与胸水完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不能比照刘若红博士的方法去思考,与降阳明无关,胸水有二:一为无血性胸水,一为血性胸水,前者病较轻,姑且不论,后者病重,多为癌症所致,病例一用利尿剂虽获一时之效,其后必复发.其二不效,在情理之中.
作者: czc1905    时间: 2005-7-30 20:46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一血气胸病人,经一周西医保守治疗,不效,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左肺压缩2/3。刘博士之师父诊后,认为是阳明病,属阳明不降,只要设法恢复阳明之降,血气胸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处方: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枣120克。服药以后出现大量腹泻,自觉症状迅速缓解,第四天,体温恢复正常,治疗一周血气全部吸收,左肺复原。
敬请各位高手栓释一下方义,此四味药是如何恢复阳明之降的,药量一定要这样大吗?谢谢!
  我用一次;却是大量腹泻患者缓.因无玉竹代以黄精120;为何显效?望达者教我
作者: lrx    时间: 2005-9-3 19:35
标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是陈亦人不是陈亦民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