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打印本页]

作者: 赵红军    时间: 2007-6-7 00:40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watermark]红军“捉鬼”一案
2007年5月20日
     为生计奔波于西安十数日返,妻告知,一妇携幼女求诊三次不见,失望而归,并嘱若归,定电话勿误!二日至,云其女今10岁,读三年级,一贯聪颖,二月前突患怪病,多方寻医经治惘效,因此辍学,言辞甚凄切。询之何病?支支吾吾,不能答。只云:不可名状。后方知,平素无异常,并发则如见鬼状,其女只言眼前有鬼,万分惊恐,哆哆嗦嗦,避于墙角,过则如常人。或一二日一发,或三五日,发时全家惊恐,爱莫能助。先去县医院以及某专治神经精神专科,以为神经精神错乱,皆处以镇静安神之剂,徒增昏睡,精神萎靡,茶饭不思,而病当发则发,无丝毫递减。后无法,请一阴阳先生,善看院基,贴一符,而竟一周未发,暗窃喜,以为病除,孰料再发,符不济事矣!奈何?奈何?当此时,相邻一妇闻,面甚神秘,旁下私语之,其子三年前亦患此病,他医屡治无效,后打听得吾曾治愈某某患者,后果经汤剂条理而安,今已读初一 。然乡下之人,唯恐旁人得知其子患病,妨成人后迎娶媳妇,故不敢轻易示人。催嘱其速来找吾就诊,保密!保密!
    至此,病情吾已了然,然病因不明。问:可有惊吓?答:未曾。可有外感?亦答无有。既无惊吓,精神刺激,亦无外感,外邪不曾入内;且其女平素聪颖,学业甚佳,非逃避上学致此。究其病因何处?吾再三思之而不得。又细询问,发病已经二月,病前可曾患它病?平素身体若何?其母云,去年腊月曾患腹痛,亦时做时止,然每痛时,皆在黎明时分,当医者至时,已不痛矣!后反复发作,亦去医院诊治,因每次就医时,病即不发,故始终病情未明。余一振,问:可否此次发病之后,腹痛再未发作?答:是。其母自云:此二病,各是各,想必不会有因果联系?余点头曰:非也!病因吾知之矣!病时发作不定,多由肝木使然。木邪克土,遂黎明时分经气留驻于脾胃之时腹痛发作。腹痛日久失治,肝木愈盛而脾土愈虚,脾虚则不能运化津液,炼灼为痰,痰堵肝脾二经,肝藏魂,魂不守舍,遂发病如见鬼状。
     细查其女面色,黄黯无光,目光呆滞。舌淡苔薄白润,口淡不渴,饮食渐减,大便平素多数日一行,亦无所苦。诊脉双沉弱,久按之小滑数。因处疏肝健脾,化痰消导之剂:
羌活5克    独活5克   柴胡5克   当归5克
白术10克 云苓10克 炒白芍5克  川芎5克
山楂10克   胆南星5克     
                                                      7副水煎服
    其母于病状甚担心,余告之曰:无忧!此病吾有把握,但放心服药 ,愈后不影响上学。亦不必寄居他人之家,与院基无关,回家服药就是。其母窃疑而归。
2007年6月3日
    果未出吾所料,今日其妇携女复诊,吾一见其女神情,迥异于前日。精神振作,言语活泼。询之:服药第二日病似欲发,而终未发作,迄至今日,已近半月,竟一次未发,病若失矣!饮食倍增,惟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且平日有盗汗一症,烦一并除去。询之:尚惊恐否?答曰:不惊。余曰:病几愈矣,可再疏方调理即安:
羌活5克   独活5克   柴胡5克    当归5克
白术10克 云苓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黄芪10克 枳壳5克 枳实5克 胆南星5克
                                                 5副水煎服
     嘻!余此治,可令西医汗颜否?因为之志。[/watermark]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7-6-7 12:05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好!
作者: 观瀑亭    时间: 2007-6-8 14:40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 作者: 王勇123
-- 发布时间: 2007/06/03 06:09pm
善!值得学习!


--------------------------------------------------------------------------------
-- 作者: 卫士
-- 发布时间: 2007/06/03 06:31pm
妙!辨证贴切,方理稳妥。然论诸如精神疾患,大多尚属“痰阻、痰弥心包”,狂躁者气,呆痴于血;血行气流,何患而有?!


--------------------------------------------------------------------------------
-- 作者: 医源
-- 发布时间: 2007/06/03 08:35pm

  好!强顶!!!


--------------------------------------------------------------------------------
-- 作者: 9981
-- 发布时间: 2007/06/03 09:13pm
此辨证论治让人仰慕!


--------------------------------------------------------------------------------
-- 作者: 夏红光
-- 发布时间: 2007/06/03 09:29pm
精确.
功力与众不同


--------------------------------------------------------------------------------
-- 作者: 哲医
-- 发布时间: 2007/06/03 09:33pm
哲医欣赏赵红军先生这种医理病理药理互相贯通的贴子,言之有物,不提倡说空话。



--------------------------------------------------------------------------------
-- 作者: 赵红军
-- 发布时间: 2007/06/03 11:11pm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7/06/03 09:33pm 发表的内容:
哲医欣赏赵红军先生这种医理病理药理互相贯通的贴子,言之有物,不提倡说空话。

版主鞭策,莫大鼓励!


--------------------------------------------------------------------------------
-- 作者: 神农侍者
-- 发布时间: 2007/06/03 11:15pm
好!


--------------------------------------------------------------------------------
-- 作者: 五积散
-- 发布时间: 2007/06/03 11:46pm
下面引用由赵红军2007/06/03 05:41pm 发表的内容:
诊脉双沉弱,久按之小滑数。因处疏肝健脾,化痰消导之剂:
羌活5克    独活5克   柴胡5克   当归5克 白术10克 云苓10克 炒白芍5克  川芎5克
山楂10克   胆南星5克                                                          7副水煎服
1:如果是此脉,用此方必无效,无论何症。
2:起手就是七剂,未免太多。
3:对于原创,还是鼓励一下。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五积散2007年06月03日 11:53pm 时添加 -=-=-=-=-
4:此证此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更妥


--------------------------------------------------------------------------------
-- 作者: 赵红军
-- 发布时间: 2007/06/03 11:51pm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06/03 11:46pm 发表的内容:
1:如果是此脉,用此方必无效,无论何症。
2:起手就是七剂,未免太多。

整体审查,辨证论治,何必拘泥于脉?
病情既明,胸有成竹,稳中求效."多乎哉?不多也!"


--------------------------------------------------------------------------------
-- 作者: 五积散
-- 发布时间: 2007/06/03 11:56pm
良药苦口利于病


--------------------------------------------------------------------------------
-- 作者: 赵红军
-- 发布时间: 2007/06/03 11:56pm
令: 脉沉弱为脾虚,久按之小滑数为有痰热.此不是因虚致实吗?舒肝健脾,化痰解郁自是正治.何言无效?

作者: 云游郎中    时间: 2007-6-8 17:16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初看题目,还以为是说历史故事,差点错过看内容。原来此红军非彼红军!
作者: 医林春风    时间: 2007-6-12 10:49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楼主以为西医会汗颜否?
西医看后,怎么说:
不科学,
没经双盲检验,
怎么知道好了?
说不定不治也会好。
科学是需要经过双盲验证的。
.........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07-6-12 18:45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建议随访观察,注意远期疗效。
作者: 独活寄生    时间: 2007-6-12 19:37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学习
作者: 最后的中医    时间: 2007-7-20 00:03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2-10 15:08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愈病有真理,公道在人心,汗颜汗不颜,或可放一边.
作者: 赵红军    时间: 2008-2-12 18:29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春节回老家,患儿父母来看望,病已痊愈!吾心甚慰!
作者: 散人    时间: 2008-2-12 19:17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好!受益不浅,愿先生多赐教益。
作者: 我有医句话    时间: 2008-2-15 15:13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方中加羌独活有何作用?
莫非同痛泻要方之防风?
作者: 赵红军    时间: 2008-2-16 12:09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羌活独活与柴胡等为风药疏肝而用。
作者: 金匮真人    时间: 2008-3-4 16:37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作者: 蓝染队长    时间: 2008-5-22 22:25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第2方中如何治疗盗汗和便秘?请赵老师说明一下,谢谢了。
作者: 中医是国宝    时间: 2008-6-5 17:20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好!辨证是中医的精髓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6-6 11:24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受益
作者: zybowen    时间: 2008-6-27 04:46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学习
作者: BerBer    时间: 2009-10-6 10:00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高哇!实在是高!西医根本就无从下手,所以,不必理会。两个世界,根本说不通。什么科学不科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长期观察可以继续,但与西医相比,他们只看短期效果,而且是局部,所以,长期观察也是为了中医自我长进。
再次感谢赵红军提供的精彩案例!
作者: yizhonglao    时间: 2009-10-8 10:05
标题: [原创]红军“捉鬼”一案(重发)
可惜没有方解,
方中加羌独活有何作用?XOn
莫非同痛泻要方之防风?\Q)O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